陈鹏老师-心理育人-昆明钱锡安文稿
近年来,笔者我先后应邀给一些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老师做心理健康的讲座或培训。特别是在讲座或培训的后半场,他们会提问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各样问题,请我作答;还有的一些问题,是在个案咨询期间,来访者提出的;另外,有的人是在电话里提问题咨询的。这些问题,有的是一般理论性或知识性的,要求了解的;有的与提问者有直接的厉害关系,要求解答或治疗的。这次,《心理育人》一书主编陈鹏老师约稿,借此机会遴选整理出10个问答,与本书读者见面、分享。
1.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男)提问。首先他说他没有心理问题。他是想问问心理老师:作为我们教书育人的人,应如何防御心理疾病在自己身上发生?
钱老师回答:
有调查显示:学校25%以上的老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这是个很大的比例,尤其作为教师群体,如果自身的健康得不到保证,那末对“育人”或“心育”工作的效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是,有心理健康工作者为学校老师做自我心理调适提供了一些办法:
⑴修定成功的人生目标。人生不是去迎合他人的期望和需要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会处于一种表现自己所能表现、享有自己所能享有、成为自己所能成为的心理状态,即“自我实现”状态。
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但如果把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这会适得其反,且会导致自己终日郁郁寡欢。因此,要量力而行,拿得起放得下。
⑶改变认知。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或事件,为何不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呢?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是看你怎么考虑和看待;进而改变原来习惯的行为模式。
二是,有人提出学校教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⑴健康、正常的心态。
⑵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⑶较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⑷基本的职业个性品质。
三是,学校如何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⑴开辟安静的休息室,以减少教师身心的干扰。
⑵建立对教师的心理咨询和支援机制。
⑶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⑷倾听教师的心声,进行群体沟通。
⑸劳逸结合,做放松运动。
⑹协调教师与其家庭成员的关系。
这些办法和建议,可供你及广大老师参考。
2.有位妈妈感到自己太委屈了,咨询时在我面前控诉孩子,说把心都扒给孩子了。孩子反而反感,像仇人似的,还说这是在干涉自己的“内政”。困惑:到底什么是“母爱”?
钱老师回答:
分三个方面给你解答吧。
一是,教养、监护的动机不是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教养、抚育、监护孩子,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
成人是用“超我”指挥“自我”去做事情,包括去监控“本我”。但少儿时的“超我”和“自我”是父母,其主见、意志和人格正在发育和发展;所以父母的个人意志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父母在监护孩子的时候不要伤害孩子的主见、意志和人格。
所以,温馨奉劝父母:警示自己,要运用“意识”,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教养、抚育、监护自己的孩子。
二是,“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无意识”:
所谓“远祖(集体)无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以来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
笔者在一次问卷中发现:90%的已婚女性具有控制子女或丈夫并子女的这种“无意识”。
如,家长给孩子人生的设计、生活的亮点只有一个——“学习”。一旦失去学习的机会或“学习不好”,人生便没有希望了。这使孩子生活兴趣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成为成长中的烦恼。
再如,面对青春的骚动、爱慕与学习的冲突,家长定性为“早恋”,也拿“影响学习”等来压抑之,结果成为一种负性“暗示”。其实本可顺其自然,不要惊动他们。因为当一对异性少年发生所谓的“早恋”——实为“爱慕”时,双方都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以取悦对方。所以,满足要求,处理得好,还是学习的动力。相反,父母的压抑、控制、盯梢,会引起孩子反感以至逆反的爆发,更不利于安心学习。
笔者通过案例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甚至是规律:孩子0~3岁时,“母爱”很有效果;3岁以后效果见差;青春期前后,效果越来越差,每每产生副效果——形成“控制”与“反控制”的状态。
亲人相处,不要拿“动机是好的”来压人。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其效果,孩子往往会感到窒息。
三是,那到底什么叫“母爱”?
前面讲了“控制”。这里说“母爱”。
一些母亲在笔者提出这一问题时表现出不屑一顾:这,谁不知道呀!可是通过提问和问卷,半数以上的父母亲竟然回答不出来!
母爱,是指以母亲为主,父母共同对孩子进行情感呵护包括通过物质表达的情感呵护,孩子能体验到并接纳,进而产生快乐并把快乐的感受反馈给父母,这就是母爱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这种释义在一般的工具书中是找不到的。
父母对孩子施爱(“母爱”)与“控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过程。那“母爱”与“控制”两者有什么区别或怎样鉴别?简单地说:施爱者无条件地施爱并体验对方的美好感受就是“母爱”,有附加条件地施爱并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孩子的厌烦和逆反就是“控制”。
举例子——
施爱:吃完早点,孩子说:“妈妈,我上学去了。”妈妈说:“等等。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你要不要把棉袄穿上?”“没有那么严重,我浑身热着呢,穿件毛衣就可以了。何况下午还有体育课。”“那好。如果需要就打电话,我送过来,也很方便。”“谢谢妈妈!”——直到放学前,孩子也没有来电话。放学到家,妈妈两手伸过来摸孩子的脸蛋,脸上热乎乎的。孩子笑了。
控制:孩子放学回到家里,说:“妈妈,妈妈,给1000块钱!”妈妈问:“这么多,你干什么用?”“交学费嘛!”“怎么又交学费?真的假的?”“哪个会骗你?爱信不信!”“好好好,——这可是妈妈的血汗钱。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再将来找个好工作!”“——那我高中毕业了就去找工作,挣钱还你!”
孩子是谁的?18岁以前,是上帝的,上帝委托父母抚育,那期间爱护孩子是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18岁以后,是社会的,是孩子自己的,这时关爱孩子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
母亲同志,你懂了吗?
3.在咨询室里,青春期的孩子同离异并到了更年期的妈妈吵了起来。母女二人都委屈、怨恨地朝对方吼叫。母亲责备我:为什么不帮开导一下女儿,要女儿听话、体谅妈妈?
钱老师回答:
我在做“亲子代沟”个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是“父母离异的怨恨”、“父母更年期综合症状”以及“孩子青春期的反叛”三者搅和在一起,那简直是一种灾难!这样的案例是很难做到底或做成功的。
不懂得心理学的妈妈面对孩子的逆反还感到委屈,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爱?其实发问的应该是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这里,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作为心理老师应该先“哄”谁?
作为母亲,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这样的攀比:你“青春期”怎么了?我还是“更年期”呢!
作为母亲哪,请一定记住是先有青春期后有更年期,青春期是未成年人,而更年期则是成年人!
有可能形成这样的3个等式或现象——
⑴青春期=困惑→烦恼;
⑵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烦恼→麻烦;
⑶离异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麻烦→灾难。
如我在这类案例中遇到这样的一位母亲:
有“偏执型”的人格障碍。离异时间达7年之久,但还陷在恩怨之中,即离异时怨恨的阴影一直“闪回”在脑海,对原丈夫的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6:4),把孩子当成一个“筹码”。
给母亲打分:6.5分。
辅导困难:偏执型人格障碍不易配合心理老师对孩子、对母亲本人的辅导或治疗。
母亲现在对离异的怨恨还耿耿于怀,下一步需防止更年期综合症状的出现。若离异的怨恨和更年期综合症状两者加在一起,自己可能会精神崩溃;若迁怒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现在是困惑和烦恼的问题,下一步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到那时,要唤回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小鹿”则非常困难。
所以,对前夫怨恨比关爱孩子的比例还重的离异母亲不能辅导或教育孩子!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反抗期,使“危险期”变成“黄金期”。
孩子的母亲,我这样回答你,你能理解心理老师吗?
4.有一次,一位母亲深更半夜来电话,说自己的初中儿子离家出走了,请帮忙找回孩子。我回答说:找回孩子,那不是心理老师职责范围的事。她不满意地反问我:那你们的职责是什么?
钱老师回答:
心理老师的任务,是帮助父母或监护人一起找到离家出走的原因。
中学生逃学和离家出走的原因都有哪些?
“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某些表现及特征,如果不能善待,可能会导致或引发逃学及离家出走。
这里,主要从外部环境刺激,做如下的归纳,作为出走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
⑴有些学校对“差生”不负责任,把他们推给家长或社会。
⑵学校老师对学生不公平的惩罚特别是侮辱人格的“心罚”,使心灵创伤严重。
⑶一些学生对学校“应试教育”中采取“魔鬼式训练”的恶劣环境产生适应不良。
⑷“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容易被老师冷落甚至推出教室在门外罚站,这时容易出走。
⑸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孩子感到难以承受。
⑹父母把自己的生活标准或模式强加给孩子,孩子难以接受。
⑺父母辱骂、责打孩子,使孩子没有了面子或自尊。
⑻家长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
⑼孩子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
⑽或者在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恐惧等情况下。
⑾社会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孩子出自一时浪漫的想法。
等等。
换个角度看,哪些孩子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
从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主要表现及特征的剖析看,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
有一组调查数据——
⑴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⑵70%的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⑶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一方抚养。
⑷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⑸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孩子到学校,应试教育、应赛教育是“魔鬼式的训练”,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回到家里,只有吃饭、做作业和睡觉,家长是“冰箱母亲”,是学校“统一战线”的盟员,对学校“魔鬼训练”助纣为虐。因此,学校使孩子恐惧、伤心,家庭使孩子失去信心、吸引力;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心碎了,心飞了,飞到“理想”的世界,进而身走了,逃学,离家出走。
总之,老师冤枉了孩子,家长不容孩子申辩,孩子无路可走,这些,往往就是孩子逃学或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索。
找到原因并解决了原因,“出走”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这位母亲,你说是吗?
5.因为这次中考又没有考好,母亲忍无可忍,指着孩子的成绩报告单,骂孩子是“笨蛋”,指责孩子说:我的心血白费了,我的钱白花了!母子找到我,咨询。孩子要母亲当着心理老师的面解答:什么叫做“笨蛋”?
钱老师回答:
还是让我来替这位母亲解答吧。
我们总是听成功者的报告,其实还要教育或告诉孩子:要“承受挫败”。
考试失败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可家长总是批评或责怨孩子“笨蛋”、“不努力”。
我总结出“考试有时或偶尔没有发挥好”的一些原因或可能如下,不妨这位母亲看一看哪些是不能责怨孩子的——
⑴遗传因素。
⑵智商不高。
⑶不感兴趣。
⑷考前生病。
⑸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⑹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⑺有考试焦虑症状。
⑻患考前紧张综合症。
⑼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⑽脑器质有损,等等。
这其中,父母就占了4~5条。
于是,这不禁要问:为什么孩子考不好,家长总是把罪过和罪因都定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骂自己的孩子是“笨蛋”。但这“笨蛋”是你生出来的,“笨蛋”的基因是你遗传的。——还不如骂自己这个“笨鸡”!
于是,请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咒骂孩子及谩骂自己。
家长还应知道有个“考试成败的四归因”——
⑴能力:大小问题,相对稳定(靠平常努力积累),不能控制(指临场不能马上把能力变大),属内控制点、内归因(主观因素,每个孩子的能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⑵努力:程度问题,不稳定(因情绪的好坏或意志的大小,或加把劲,或泄劲),可以控制(凭意志),属内控制点、内归因(常说主观努力);
⑶任务:难度问题,稳定(如考试题由学校老师决定,由不得考生),不能控制,属外控制点、外归因(外部环境,客观规律);
⑷机遇:好坏问题,不稳定(偶然来到,稍纵即逝),不能控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属外控制点、外归因(外部环境,客观规律)。
解释:任务是固定不变的,能力靠平常积累,抓住偶然的机遇,顽强地把它完成。对平常的考试是这样,对中考、高考也是这样。
自慰:谋事在自己,成事在客观。尽心又尽力,无悔也无怨。孩子尚如此,家长也应如此。
孩子的母亲,你能不能当着心理老师的面向孩子保证以后再也不提“笨蛋”二字?
6.一位母亲电话联系我,在咨询高中女儿的“考试恐惧”问题后,问:考前如何处理好复习和休息的关系,考时如何应对试卷,考后如何休整身心?
钱老师回答:
2006年6月6日下午,有位家长电话询问我:孩子明天就要高考了,如何调节心情,才会有良好的状态去应考,今天晚上怎么调节睡眠?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让这位家长她转告孩子,简单一句话:大战前夜需要宁静,今晚彻底放松!
考前的放松是重点——
⑴考前的几天,有张有弛,自信、自觉,刻苦、用功。劳逸结合,适当满足“本我”的一些欲求。
⑵考前一天的晚饭后,孩子自己一个人出去到附近的公园之类的“第二自然”里漫步。可在一簇花丛面前或松柏树下驻足伫立,目中无人,四周无人,闭目,上下牙齿微开,舌尖上舔,做放松动作。
⑶暗示自己,悄声地对自己说话:我已经复习好了。我已经提前看过考场了,我明天早上完全可以放松地进考场。我能,我行!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会成功!……
⑷漫步大约30~40分钟。回家。吃一点芒果或香蕉之类的水果。看5~10分钟你平日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随即离去。
⑸约在10:00左右,洗个温水澡。
⑹喝一点酸奶。躺下。
⑺今天晚上,不“开夜车”。否则,第二天早上脑子会一盆糨糊。所以,只是拿过明天第一门课程的复习提纲,浏览一遍。约30分钟左右的时间。
⑻懒散地,把复习提纲扔在一旁。仰卧,四肢放肆、沉重地张开,闭目,做放松动作。展开想象或联想:
我现在,在北海银滩,一马平川的沙滩,一望无垠的大海,大海在歌唱,迎接我的造访,沙滩把我送上沙床,给我做放松按摩……
我现在在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我躺在用松毛织做的地毯上,晨曦透过松枝,照射在我半闭着眼的脸上,我吸溜着翠绿的松枝释放出的氧气,聆听着微风扬起的松涛……
我现在在……(如在维也纳听古典的、朦胧的音乐)
⑼睡中,大脑在自动整理对刚才浏览的复习提纲内容的记忆……——这是睡觉的好处或功能之一。
⑽早上起床,到洗手间洗刷的时候,用2~3分钟的时间,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话,喃喃自语:我很自信,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一定能成功……
⑾计算好时间,从容地到考场。
⑿不同任何人猜题、对题。
⒀考前10分钟,深呼吸等,做放松动作。
⒁直到考前5分钟,然后慢慢地步入考场。即使最后一个进考场都不怕,最好听不到那监考老师多余的、噪声般的废话。
各人情况不同,此说仅为参考。
考时适度—高度紧张——
紧张与松弛。或张或弛,都要有个限度和时段。是文武之道,人生之道,健康之道,也是考试之道——考时紧张,考后松弛。
⑴过于放松。不好,也不现实,因为过于放松不能集中精力答题。
⑵过度紧张。考煳了,一时脑子一片空白。若一片空白,不要看卷子,赶快闭目,深呼吸,放松。
⑶适度—高度紧张。体育运动会上,有的运动员在比赛的前几秒钟默默祈祷,这实际上就是在做自我心理调适。调整到“适度—高度紧张”的程度,以利于临场发挥。考场上,也是这个道理。
具体作答,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叮嘱N遍了。我就不说了。
考后彻底放松——
⑴大睡一场。
⑵玩球,游泳。
⑶跳舞,唱歌,听音乐。
⑷喊山,哭叫。
⑸互相拍打肩背。
⑹松弛训练。
⑺保健按摩。
⑻观光旅游。
⑼其它。
如此宣泄,放松,休整。
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或条件。并且,不要给周围的人带来干扰和损害。
这期间,家长最好是“无为而治”——
考前,家人,同孩子免谈考试的话题。让孩子有宁静的心。孩子不主动求援、不授权给父母,你最好不要主动照顾、帮忙,更不要包办代替。
并且,父母最好弄清楚“考试情景”和“考试预后”的含义。
“考试情景”:简言之,孩子在答卷的时候,看到试题,就紧张、恐惧。生怕不会做。
“考试预后”:简言之,孩子在交卷以后,生怕家长追问要是考不上大学那可怎么办?
最后,我送给来电话咨询的母亲及各位家长几句话,与自己的孩子共勉:
⑴谋事在自己,成事在客观,尽心又尽力,无悔也无怨。
⑵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考分如何,于心无愧。
⑶接纳成功。
⑷再接再厉。
⑸承受挫败。
⑹屡败屡战。
⑺坚持不懈。
⑻迎接光明。
综上所述之后,祝愿你及你们的孩子高考成功!
7.有位妈妈前来咨询自己初中的女儿是不是有“学习能力障碍”。咨询结束后,她问我:中学生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疾病?
钱老师回答:
十几年来,我在咨询和辅导实践中,整合出少儿期—青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大约有25种,如下——
⑴儿童孤独症。
⑵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⑶儿童抑郁症。
⑷儿童强迫症。
⑸儿童多动症。
⑹儿童恐怖障碍。
⑺学校恐怖症。
⑻儿童焦虑障碍。
⑼攻击性行为。
⑽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⑾考试焦虑症。
⑿神经性紊乱综合征。
⒀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⒁应试教育并发症。
⒂青春期神经症。
⒃吮手指、咬指甲。
⒄遗尿症。
⒅口吃(又称结巴)。
⒆肥胖。
⒇神经性厌食。
(21)偏食。
(22)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23)睡眠障碍。
(24)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25)大脑发育不良症(又称婴幼儿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其中,几种同学校、教学、学习、考试有关系的心理疾病或问题是——
我在归纳及整合青少年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过程中,发现“儿童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学习能力障碍”、“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征”、“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和“抑郁症”等9种病症或问题同“应试教育”—“魔鬼训练”直接有或基本有关系。
8.当谈及“应试教育并发症”时,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说,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问: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钱老师回答:
如上所述,我整合了青少年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25种,发现“儿童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学校恐怖症”、“儿童焦虑障碍”、“学习能力障碍”、“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征”、“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和“抑郁症”这9种病症和问题同“应试教育”—“魔鬼训练”直接有或基本有关系,并且往往不是单病独行,而是多症并发;因此总称为“应试教育并发症”,轻者为“应试教育适应不良”。
给“应试教育并发症”下个雏型定义——
主要由后天应试教育环境下习得而形成的考试焦虑诸多症状表现并兼有神经性紊乱综合症等多种心理病症或问题的症状表现以至恐学逃课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等等的症状表现,更甚至于出现杀害老师、攻击社会的恶劣行为,其持续时间长久、程度严重,这样的一组症状构成的心理病症。
应试教育并发症是应试教育特别是“魔鬼训练”下的“副产品”。
2010年,我在《新谈“应试教育并发症”》一文中说——
一晃,应试教育已20多年。这里不妨做一个科学假设:对于应试教育并发症这样的“后天习得”如果持续30年,那末会形成“观念烙印”,借用“百年树人”的说法,若后天习得60~100年,则很可能会形成“遗传因素”;因为长期应试教育的学习过程不仅影响到形成“观念烙印”的人的行为,还可以改变那“行为着”的人的遗传结构。如果该“假设”成立,如果优越的应试教育模式优越到20~30年还不修正或改善,这岂不是教育的悲哀、国人的悲哀?!
这就向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神经学、遗传学等学界提出挑战或倡议,可以共同研讨这个课题。
——我的《新谈“应试教育并发症”》学术论文,发表在昆明医学院2010年第2期总第47期的学报上。这是我从事6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和20年(2002~2010~2022)的心理咨询工作所总结出来并命名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疾病。目前国内没有第二个人正式提出,但它需要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论证并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9.进而,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问我:那“应试教育并发症”是怎么产生的?
钱老师回答:
高考是最大、最高、最后的应试,或说应试的最大、最高、最后的冲刺就是“一锤定音”的高考。这就成了应试教育并发症的根源;当然,上面所表述的每种心理疾病的原因也是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原因。其根源或原因非常复杂,有宏观的、微观的,有共性的、具体的、个性的。但这原因,那原因,都是后天学习——应试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并发症的产生或形成,与下面的一些具体的环境和因素有关——
⑴学生产生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应激源之一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暗示”性的应激源。社会对学生的学业、升学、就业等表示世俗的关注。具体表现主要有——
一是攀比、议论。如说谁家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列为“差生”,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还是名牌大学,谁家的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听说只差一分,云云。
二是大学毕业后,在白领层里找工作容易些,特别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去“号”着。
三是有一技之长但没有文凭的初高中或技校生,往往被社会轻视且工资待遇很难能上得去。
上述议论和现象,是无形压力。这些议论及现象通过父母和学校的“加工”,间接给学生造成负性刺激。
⑵应激源之二是以父母为主角的家庭成员即家长:
父母和孩子在血缘、经济、社会等关系上,是“包含”和“交叉”关系,虽然断了胎衣,但又有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拴在父母的心上,另一头拴在孩子的脖子上。对孩子一直呈“特别操心”状态,所以是微观的、直接的应激源。其主要表现——
一是家长心理动机和价值观,认为孩子是我私有的,我得为他负责。孩子从上小学到中学,一切都是为了上大学,而且一定得“给我考上”。父母是大学生的,说是要走父母的道路;父母不是大学生的,说是孩子得给父母圆这个“梦”。望子成龙,不能成虫。
二是家长行为,往往是武断、偏激的。听信老师一面之词,特别是自己一旦在家长会上受到老师的责备,回来就迁怒,不问青红皂白,审问孩子。父母虽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但常因观点与方法有分歧难以搞成统一战线,结果还引发出夫妻矛盾。在父母观点、方法发生分歧的情况下,往往又冒出爷爷、奶奶。他们过于溺爱孩子,当着孩子的面严厉指责孩子的父母。这就使处理孩子错误问题更加复杂化,并常因此引起家庭纠纷。父母想直接辅导孩子,但水平不够或与老师讲的不一样因而不能胜任。孩子要求出去找同学切磋,又往往得不到允许,认为这是想借故出去玩。灌输“可以不参加劳动(主要是家务活),可以轻视副科课程”的思想,不惜花钱,重视在“孩子成才工程”上的投资。
三是家长行为的效果往往不好,甚至还起反作用。长期学习负担加重,还要在父母的监督下做作业,心理压力增大,终于给人格尚未成熟、意志脆弱的孩子造成心理障碍,恐惧学习。深层次说起来,家长本身也是受害者。我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90%的这样的父母互为因果地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85%的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实际上孩子无病是父母自己有病。孩子就在这样的病态环境中接受着家庭教育。
⑶应激源之三是不健康、不卫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
一是扼杀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只拘一格降人材”。
孩子们本来都有各自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可是老师只要孩子做应试的“机器”。一些呈“弱势”的孩子,承受不了来自学校方面无形而坚挺的压力,就消极反抗;对大环境适应、改变不了,防御、反抗失败,又想不通,就产生应试教育并发症的诸多症状;有的甚至以“出走”、“轻生”来反抗及警示学校方面的压力。
二是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只是为了考试升学。
那份高考的卷子,集中一点就是一个高考指挥棒。通过这一指挥棒,指挥千军万马过这一独木桥。过了桥的彼岸,对国家是输送了人才,对个人则是成了“人上人”、“劳心者”,是人生命运、前程的“分水岭”。——可是,那些过不了“彼岸”的孩子呢?
三是一些教学方法揠苗助长,学习环境三六九等。
其教学方法近年多采取“多媒体”(如投影)手段和采用试验、讨论的方式上课,有的如政治课还实行开卷、讨论式考试;但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揠苗助长、催化速成吃“夹生饭”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说学习环境三六九等,是指教学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存在——
①前些年分“重点”、“一般”中学,近年分一类、二类完中。
②课程设置前些年分重点、一般科目,轻视音体美;近年以中考、高考的科目为上课内容,不考的科目不被重视。
③按考试分数或成绩排队,即使制止了,实际上也在暗排。
④前些年分“尖子生”与“差生”,后来又有什么“议价生”,近年有“条子生”、“选校(自费)生”,还有什么“后门班”。
⑤早自习,晚自习,课外活动要补课,寒暑假还要上补习班。
⑥每天学习时间长,超过8小时。现在昆明地区学校的课程一般在8~9节,有些省份的学校甚至在13节左右。前者接近8个小时,后者超过8个小时,但再加上早自习、晚自习和做家庭作业,全都超过8个小时。《劳动法》规定成年人每天工作8小时,而我们的《义务教育法》却没有去禁止“未成年人每天脑力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的“违法行为”。
⑦“升学率”,成了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老师能力和责任心大小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标准,是老师评职称、发奖金乃至分房的重要“硬条件”。
⑧近年重视了“特长生”,这体现了“不拘一格”和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的阴影尚未消除。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有个“毕业考”,但还不行。还要“升学考”,有的学校还有“择校考”和新生入学“编班考”。
⑨“偏题、怪题”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搞得教与学关系紧张。
⑩“三仙过海”各显神通——“尖子”学生考高分,到哪儿都走“正门”;分数差点,家长交钱,学生可以走“侧门”;家长有权,学生能走“后门”。
四是一些老师变得功利,其执教动机变质变味。
老师,在这里是代表教育体制和方针、学校的教育模式和规章制度以及教学方法、以班主任为主的全体教职员工,这样的广义概念。
老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学生在校读书求知时,他们有很多的“交叉关系”。老师对教育又是“服从关系”,为了事业、职业或生计,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无条件地、积极主动地围绕着高考上大学这一指挥棒转。老师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特别是学习成绩狭义地说是考试分数,“十分关心”。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此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培养学生。所以老师也是微观、直接的应激源。
教师有如下的执教动机:恪守职业道德和职责,扮演好教师角色;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考上大学;为自己评职称、长工资、拿奖金、分房子等,创造硬条件;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这也无可厚非。——可是,搞联络图、关系网,把家长分成有用的和没用的;把教师节庸俗化,搞成收受礼品以至收受贿赂的日子;课外搞有偿培训班、补习班。这会给受教育者造成怎样的心理阴影啊!这的确不是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角色所应该做的事情!
五是应试教育—魔鬼训练对一些孩子的伤害。
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好”工作。有些家长和学生称,甚至有的老师自己也承认,一些学校是“魔鬼学校”,老师则是“魔鬼训练者”。对接受或不得不受这种训练的心理脆弱的未成年人来说,能不得应试教育的“心病”么?
六是教育在取得正面成果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大约有以下几点——
①“马拉松”式超负荷地做功课,造成许多学生身心疲惫。
②许多学生恐惧考试。
③培育出一些高分低能、擅长考试不善做事的“偏才”。
④有的学生因恨某门功课而恨其任课老师,或因恨某一位老师就恨他所担任的那门功课,进而恨读书。
⑤客观地生产出一些家长出钱、施权为孩子读书的“副产品”。
⑥形成了一种考分过线为“胜者”、不及格为“败者”的世俗;把学生分成等级,以分数高低“排座次”、“论英雄”。
⑦一些金榜题名者对学校、老师千恩万谢,而有的名落孙山学生则在心里对学校、老师千恨万怨。
⑷还有一些具体的、狭义的病因:
①由某些刺激如受惊、恐惧、抑郁、压抑、孤独等因素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
②情感上受到重大打击。
③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④攻击性所致。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就会产生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又不直接表现出来,于是转化成抑郁。
⑤自己的不良性格的影响。
⑥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如父母有抑郁症状的言动,父母性格内向、偏执,有洁癖、强迫行为。
⑦教育因素。以父母、老师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不当为重点。其中,家庭对孩子的吓唬、威胁方法和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不一贯性,负面作用尤其大。
⑧饮食因素。如饮食方面的营养片面、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以及人工色素添加过多、锌和锰缺乏、铅和镉过多等的可能性。
关于“应试教育并发症”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就给你回答完了。仅供参考。
10.
最后,这位读初中女儿的妈妈问:怎么预防和治疗“应试教育并发症”呢?
钱老师回答:
读初、高中的时期,是青春期,是英雄崇拜时代,是黄金时代。可是在应试教育下,成了“危险期”、“灰色时代”。
六月花儿香,六月好阳光。可如今变成“黑色六月”。六月,被人们戏称为“黑色六月”,这是因为一年一度的高考都在6月份进行,它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每一根神经。而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考试前夕是考生精神最紧张、压力最大的时候。所以如何克服考前的过度紧张,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以便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就成为考生和家长急切关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这都因为是高考闹的和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如果全社会形成共识,打破“应试教育”的框子,“应试教育并发症”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⑴有识之士从社会学角度慷慨陈辞抨击现行高考制度:
这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学生家长经济负担过重,中小学生身体羸弱、心理问题突出、择校风屡禁不止,高校近乎办成衙门、大学教学质量下滑、大学生学习质量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技工荒,职业教育裹足不前,许多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社会发现他们是有教育没教养,有文凭没水平,懂理论懒实践。等等。对此,有人尖锐地指出:现行高考制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总根源!
作为学校来讲,则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和生源的特点、社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和考核,自主地选拔适合于在本校读书的学生。
这就是说,统一的高考必须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定位,自主地组织考试和考核,不拘一格地录取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
将人才的培养权交给学校,将人才的发展权交给个人,将人才的选拔权交给市场。
我们只需关注人才市场的公平、公正即可。只要人才市场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真正是量才录用,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那学校在录取时就难以腐败!道理很简单,如你不适合或不符合上北大,但却用不正当的手段上了北大,结果学东西没有兴趣或吃力,学成四不像,在人才市场上就没有职业竞争能力,自然就难以找到工作。这样,招生和招工腐败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那末,对人才市场公正性的监督靠谁来完成呢?直接监督靠竞争,根本监督靠政府——这才是政府应做的事情!
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建立并实施,刻不容缓!当然,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建立还要与其它改革措施相配套。
——笔者认为,以上有识之士的高见,正是送给“应试教育并发症”的一个治本良方。
⑵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
①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本来含义的升学教育。提倡爱式教育。在情感上,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应尽量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人格独立、能发挥个性特征的学习环境或氛围。
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和“不拘一格降人材”。不要搞竞技式教育,应该是普及中的提高。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纠错式和角色转换式等的教学方式。学海无涯,以“乐”作舟;培养兴趣,张扬个性,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③开设心理卫生课程,编制专职的心理老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在学校设立“心灵信箱”或“心桥沟通”之类的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创造倾诉、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定期给学生做“心检”、群体心理咨询特别是考试前的心理调适。
④对学生不但要开展理想教育,树立前进目标;也要进行“挫折教育”,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的能力。
⑤在当今市场经济形成的时候,一些中专、职业学校除了开设普高,为高考提供生源;还能开设计算机(操作型)、网络、旅游、财会、广告、装潢、幼师、法律、商贸、英语等诸多中专专业,以方便学生毕业后的择业问题,这难能可贵!
⑥如果一些“非重点中学”能正本清源,干脆做到“麻雀不跟着蝙蝠飞”,撇开“应试教育”,回到“素质教育”的原本轨道;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是对老师也是一种“解放”啊!
⑦近年,我国有的地方出现“择差教育中心”。它的问世,当然不排除市场经济的乘隙而入,但确实能够解决被“重点学校”劝退了的“差生”的继续求知的问题。这是对“有教无类”的一种“注脚”。
⑧还有,昆明一有识之士在文庙开辟“童蒙书舍”,敬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招收3~13岁少儿,进行“启蒙教育”和“传统教育”,这是“认祖守根和呼唤良知”的教育。该教育对海外华人来说反倒正常;可当今在国内却实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⑨除了恢复或保证“课外活动”,还应在节假日设置“社会课堂”。为发现兴趣、培养人性、提高觉悟、关爱社会,大中小学生都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其中包括到孤儿院、残疾协会以及老年公寓、关爱医院等地方去做志愿者、义工,哪怕一个人一年做一次或一天;而不独是一心只读应试书,而不光是去参观少管所、戒毒所等地方。
⑩此外“欣赏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欣赏教育包括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欣赏、家长对孩子的欣赏和老师对学生的欣赏;生命教育,是指大家都要关爱未成年人的生命,防止因为“学习差”而走上轻生的道路。
⑶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劳动模式、生活方式:
①有序的竞争,净化了的社会环境。这是政府的责任和任务。
②所干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自己的专长,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可以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甚至是“第一乐趣”!
③所从事的工作或劳动,既可以糊口养家,又能给社会创造财富,如果能提升为事业则更好,即生计—职业—事业。
⑷关于教育制度、方针的科学实施和正确落实:
据我的记忆和理解,“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百事待兴,亟需人材,邓小平同志视教育为本,提出赶快抓教育。于是决策者和执行者恢复高考、办重点中学,欲从快培养出一批所需人材。但5~10年过去了,就应当走上正轨,按常规或规律办事。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地方愈演愈烈,烈到“魔鬼训练”的地步。这就走上另一个极端。因为“文化大革命”搞的是“政治教育”,现在许多地方搞的是“应试教育”,它们都不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功利主义,是权宜之计,从长远和战略上说,这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并不可取。现在和下一步应该回到素质教育的真正轨道上来。
学校和老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不要叫学生围绕教育和教学转,而应让教育和教学围绕学生转。教与学、老师同学生应是统一和谐的有机体。教与学,“教”是手段,“学”是目的;老师与学生,老师是服务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这方面,好多老师在理论上知道,但在实际中疏忽了,或在实际中是站在自己“教绩”的角度为学生服务。
努力促成素质教育事实的形成。即使目前还得落实应试教育指令,但也不要推波助澜。不要把教育仅仅理解是为了升学和就业。
这些年形成的应试教育很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发育成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说“教书”、“授业”、“解惑”是为了“成才”,那末“传道”、“育人”则是为了“成人”。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育人”就是让青少年在学校健康地发展人格,培养“情商”,使其成为健全的人——“成人”,而“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
所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这就是我主张或赞同的教育宗旨——教育方针!如果实施了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兴趣教育、特长教育和本来意义的升学教育,则会实现这样的教育宗旨,也就会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并发症。
⑸防治应试教育并发症的一些措施、方法:
正因为“考试的刺激,其实主要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学生自己及老师、家长对考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所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过度紧张、担忧,进而考试焦虑的诸多症状产生了。每年,因为恐考而厌学、逃学、患病、休学、退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应试教育并发症成为必须认真分析、加紧化解的心理障碍或疾病。
防治考试紧张综合征的一些具体措施、方法也是防治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具体措施、方法。我归纳、整合考试减压10点(主要是适合于考试情境)以及防治考试紧张综合征(重点在考试预后)的23个方面的措施、方法,还有一个治本的方略。也可以说,这34点就是为有可能产生应试教育并发症所开的防治“药方”。
①考试减压10点措施、方法——
◇接受任务。
◇熟悉环境。
◇调动能力。
◇有张有弛。
◇考试前夜宁静。
◇考时适度—高度紧张。
◇准确审题,顽强作答。
◇冷静复查。
◇心态坦荡。
◇彻底放松。
②防治考试紧张综合征的23个“药方”——
◇接受对考试的“认知—行为”辅导。
◇掌握面对恶性应激源的一些原则和做法,主要说如果你不能消灭或躲避它,那你就去适应它。
◇对正患考试综合征—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学生,可采用“脱敏疗法”和“暴露疗法”,使患者紧张、恐怖心理逐步脱敏并适应。
◇运用“心理分析疗法”,追寻考生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验,使考生对考试焦虑的原因及其因果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考试综合征—应试教育并发症较严重的患者,在参加重大考试之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服用少量镇静或抗焦虑药物。
◇有时还需要给患者用“假药”(“安慰剂”)——“暗示”的一种。对患考试综合征—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学生等于是“考试镇定剂”。
◇对确诊患该症的考生,可另辟专室作为他单独使用的考场。并且,监考老师要避免人为的严肃、严格。
◇不妨在考前安排一点时间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在那里,你能找到同你既往的学习环境相似的地方,从而抵消因考场环境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松弛训练法”:平日,可微闭双眼,身体坐正,全身放松,有意识地让呼吸减慢,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让“思路”随着气流而上下。
◇“音乐疗法”:有十大好处,好处之一是消除神经紧张。
◇“自我暗示法”:“我的能力很强”,“我一定能考好”,“我一定会胜利”……选择以上任何一句反复默念5遍左右,可以稳定情绪,排除紧张,充满自信。在卫生间独自对着镜子默念则更好。
◇“愉快想象法”:考生可以想象,自己在考试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种想象来消除紧张心理。
◇有人提出预防和矫正应试教育并发症的六个方面:一是要以平常的心态迎接考试,二是要以负责的精神对待学习,三是要以轻松的情绪调节生活,四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提高成绩,五是要以坚强的毅力承受挫折,六是要以自信的态度评价自己。
◇还有人提出中医防治的一些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如:针刺疗法、按摩疗法、热水泡脚淋浴、服用安神的中成药、“食疗”及“中药代茶饮”
等等。——均有养心、滋阴、健脑、安神之功效。当然,真正施用,须到中医院由专门的医生开处方。
◇另有人提出“应以中药治本,辅以饮食调理和心理辅导,标本兼治,达到解除考生烦恼的目的”的观点,并对症下药具体化(药量的具体化从略),也可供参考。
◇做一点简单的气功,也会有排解紧张的效果。
◇清除心理紧张恐惧情绪,轻装前进或上阵。
◇培养自信心,不断克服“自卑”。“自卑”与紧张焦虑紧密相关,所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勤奋”和“自尊”的心理,是排解紧张焦虑、防治应试教育并发症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对于高考来说,考试前夕停止迎考活动,让大脑得到“大战前”最宝贵的宁静休整时间,养精蓄锐。
◇关于复读生——高四生。他们比起应届毕业生,主要不是有了高考一次经验的问题,而是多了一份“去年高考失败的阴影”。条件反射,更容易紧张、焦虑。所以还要多一项克服“阴影”的事情。
◇更有有识之士提出由学校老师、家长、心理健康工作者和学生一起防治的措施,学生方面遵循规律—按方吃药—尊重权威—相信自己—调动毅力—自我控制—心理暗示—吃药养药—收获积极效果。
◇归纳、整合一些狭义的预防、治疗或矫治的方法,在辅导不同心理状况的同学时使用,如情感疗法、家庭疗法、环境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矫正、正强化技术、系统脱敏、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支持疗法、疏导疗法、娱乐疗法、暗示疗法、教育引导训练、“安慰剂”疗法、饮食疗法及药物治疗等等。
◇最后赠言与祝愿:谋事在自己,成事在客观,尽心又尽力,无悔也无怨。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考分如何,于心无愧。宽心、轻松地参加考试包括高考并成功!
10点方法和23种“药方”,在整合的时候可能会有交叉甚至重复,因为是选自在两种情况下制作的课件里的表述。也就不去管它了。
③“应试教育并发症”的一个治本方略——
对于“应试教育并发症”,上面的33条方法都是治标的。而要治本,则必须取消应试教育及其魔鬼训练,并恢复素质、创新教育。
限于篇幅和问答要求,其措施和方法,不能在这里一一展开表述。请见谅。
以上的回答,不知道你是否满意。谢谢你的提问!
昆明社会自由撰稿人、心理健康工作者
钱锡安
2022-7-6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钱锡安(13908856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