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笔者出版的是“心理师备忘录”一书。不是说做不到这些,就不够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谁也无法为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规定一个统一的样板标准。而是说,如果掌握或做到这些,那肯定就是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 “备忘录”洋洋二十万字,仅为参考型的一家之言,愿与同行商榷,愿与听众和读者分享;如果能实现导言中所说的“初衷”,则是笔者的一大“精神收获”。

 

   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些资质?

 

心病还须心药医

——社会派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作为心理咨询师特别是已获得中级以上资格的心理咨询师,不少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个案咨询实践,获得了一些案例资料,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教训;也有不少人还在“十字路口”徘徊,想做但又不知如何去做,不敢走出第一步。在这种时候、情况和前提下,和广大心理咨询师一起进行对心理咨询基本知识的系统重温,对业务基本技能和实践水平的再提高,对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咨询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做一回顾或反思,是笔者制作本备忘录“软件”的初衷所在,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师“联谊会”、“协会”、“专委会”等组织,为正在“十字路口”谋划开业的及刚从事个案咨询实践不久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实战演习和督导等方面的方便;从而使大家一起提高、进步,共同为昆明地区和我省的心理健康工程做些工作和奉献,这也是笔者开展诸多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广大来访者、求助者、患者以及对心理健康话题表示关注和感兴趣的社会各界朋友,也可借此机会一起分享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咨询工作是怎么一回事,认识心理咨询师并和他们交朋友,进而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心理保健师。

这是一件“双趋”即“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或概念

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应给自己画像,知道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是谁?

所谓“心理咨询师”,是指掌握“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遵循其原理和原则,运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的方法与技术,帮助求助者缓解或排除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这样的专业人员。

这样的专业人员应具备“三有”,即有资格证书、有职业道德、有方法技术。

先前我国设置初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咨询师和高级心理咨询师这三个等级,后来“规范”提法为心理咨询员(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一级)而先前的三级是高级

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医生,广义地说基本是一码事,狭义地说是有区别的。本文只谈广义的,所以这里不做专门表述。心理医生同纯医学背景的医生也是有明显区别的。(生理)医生一个上午一般可以看10个以上的患者;而心理医生只能看1~2个。心理医生的方法与技术是艺术,是在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设计或改造,十几分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二、《心理学》与相关的若干学科

《心理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类。当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又发展出许多分支,如基础类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和应用类的临床、咨询、教育、司法、运动、航天、广告、职业、劳动、军事、艺术、管理、工业、商业、消费、人事、环境心理学等。作为心理咨询师,其中我们至少要学习掌握《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这几门学科,以便作为心理咨询过程的理论指导。

(一)《哲学》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规律的学问,是研究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学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是对人类处理和驾御外部生活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概括。哲学是“智慧”之学。

(二)《心理学》

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就成为一门科学,叫“心理学”。它是近现代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它是重新形成和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它有时候指基础类和应用类的所有内容,有时候只指《普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社会个体的心理、行为规律和群体的心理特征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它的主要课题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动机、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社会化、社会促进作用、社会影响、侵犯行为、“利他”精神和群体心理特征等。它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注重对社会环境同个体、群体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现象的探讨。社会环境包括微观和宏观的。微观的社会环境即“社会情境”,包括与他人直接交往的真实情境、想象情境和隐含情境,是影响个体心理的直接动因;宏观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集体舆论、群体气氛、风俗习惯及自然条件等,它是能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发生影响的全部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社会情境”对人的心理影响,这是在充分肯定社会制度等宏观社会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情境”它常常以社会“应激源”的面目出现。

(四)《生理心理学》

也称《心理生理学》,是研究心理同大脑生理机体(即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载体)的关系的学问。

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一切心理现象和过程的生理基础是由成百亿上千亿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的放电提供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感觉神经元”把感觉信息从感觉受体传至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把指令从大脑传至腺体和躯体肌肉;“中间神经元”将诸神经元彼此连接起来。可见,人的各种感觉和运动在脑内都有相应的主管部位。而这些部位如果发生病变,相应的感觉和运动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症状。人脑的“感觉区”和“运动区”主管兴奋、抑制以及分析综合活动,同心理处于错综复杂、极其密切、有机联系的关系之中,形成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完美的指挥、联系、执行体系,对外调整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调节机体各个器官,编排功能,使之相互协调,成为统一体。

“中枢神经系统”(相当于司令部)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

脑部分又分为大脑、前脑、丘脑、下丘脑、脑干、小脑。有各种分法,这是其一。

其中,大脑是脑的主要部分。包括外面的一层大脑皮质(也叫大脑皮层,简称皮层或皮质)和其它皮层结构。这些皮层结构是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结构参与情绪、动机、学习和记忆的活动,基底神经节结构参与控制运动。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致对称的半球构成,两半球是分开的结构,中间胼胝体一束神经纤维是两半球的联结结构。两个半球的表面外层就是大脑皮质。大脑半球的表面有许多深浅不同的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按照这些沟裂,可把大脑及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nie,去声)叶等四个部分,它们具有或执行着感觉、运动、视、听和嗅等功能。

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区域,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右半球是感性认识优势区域,执行着形象直观思维的功能,如体育运动、音乐等艺术活动和情绪等。左半球损伤的人,往往不能讲话或记不起事物的名称;右半球损伤的人,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住处或认不出熟人等。

在正常情形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胼胝体是两半球信息交流的桥梁。

脊髓主要作为“中继站”,把来自躯体各部分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中继(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并将指令传到肌肉和器官。

“外周神经系统”(或叫“周围神经系统”,相当于通讯网络)由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送信息的神经元组成,分布全身。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两类:“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亦称“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律神经系统”,因为它一般不受意志支配,故为“植物性”或“自主”、“律”)。

躯体神经系统:由从皮肤、肌肉及其它诸如眼睛等部位上的感受体接受信息的感觉神经元和指导骨骼肌行动的运动神经元构成。

内脏神经系统:它又由两部分构成:“交感神经系统”(面对威胁做反应时激活)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使躯体复原,以保持躯体的能源)。交感和副交感两个系统的控制中心位于脊髓外的交感神经节,调节心跳、消化、呼吸等基本生命过程。内脏即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损害和刺激,均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上面说到“运动神经元把指令从大脑传至腺体和躯体肌肉”。说到“腺体”就要提到“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一类无导管的腺体,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它们通过分泌激素(体液)来控制、调节躯体的各种功能。内分泌系统是对神经系统细胞及细胞通讯的一种重要补充。

生理心理学是“二战”后心理学新兴的一支学科,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五)《医学心理学》

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是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心身健康”的一种学问。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它包括临床心理学、变态(或病态、疾病、病理)心理学、心身医学、神经心理学、躯体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药物学、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心理康复和患者心理鉴定等。它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以及在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它证明心理因素在各种类型疾病中都有不可忽视的关系,都起直接或间接作用。同时还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疾病的预防、发生、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在临床对病因的分析、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都注意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整体健康即“新健康”或“身心健康”。

三、掌握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参见《心态心病心药》一书中的《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篇,包括何谓心理、何谓心理健康、何谓心理疾病、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应激”中会采取哪些“心理防御方法”及如何积极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等6个方面的问答内容。此处从略。

关于如何排解心理困惑、咨询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理论、技术、技巧和方法等,本篇下面有专门的较详细表述,并且部分是本备忘录的重点。

四、学习心理理论及掌握咨询技能的动机或任务

备忘录主要包括心理辅导、保健、咨询、治疗工作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心理咨询师们的学习,既有共同的任务,也有各自不同的动机。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通过学习,认识自己,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

其次,了解当前社会各群体和个体心理健康现状,把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工作或叫职业(包括第二职业)。

再次,在有了生活的物质条件保证的前提下,“不以赢利为目的”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工作,做些“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公益即“利他”事情。

最后,认识到心理健康工程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长远性,把人类心理健康当作一种事业,从“应用”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旨在追求“精神收获”即科研成果,并将该成果再奉献给社会“心理饥渴”的人们共同分享。

应该说,“首先”是心理咨询工作或事业的精神基础,“其次”、“再次”和“最后”三者从根本上也并不矛盾,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具体处理。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