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哪些资质?
心病还须心药医
——社会派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一)“精神分析法”(13人物及70种)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在20世纪30~50年代对心理治疗理论的影响最大,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心理疗法的理论家最初都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培训。“精神分析法”又叫“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近现代心理治疗产生较早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响较大的、应该说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是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通过自由联想、梦的解释与投射分析等技术,暴露患者潜意识的内容,追溯其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痛苦体验特别是有关性的情结,让患者尽情吐露内心的郁结,尤其是一些难言的隐私,协助患者对“本我”进行剖析,实现排遣内心郁结、解除自我过分防御、减轻或消除精神症状、提高适应能力、调整心理结构、重建成熟人格的目的,这样的一种心理治疗过程和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弗洛伊德所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既适用于某些精神疾病,也可帮助人们解决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许多亚种如癔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源于压抑在潜意识内的某些本能欲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绪与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祟。这些被压抑的东西,虽然个体自己不能觉察,但在潜意识内并不安分守己,而是蠢蠢欲动、不断兴风作浪,从而引起患者也不理解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与烦躁不安,并产生各种精神障碍。这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得到治疗。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失言、笔误、错误言行与意外事故等心理行为问题,莫不与人们的潜意识心理活动有关,也可通过精神分析辅导得到帮助。
精神分析的人性观认为——
精神分析疗法是以心理动力学即潜意识理论为基础创建的。
精神分析学又称心理动力学(或动力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即潜意识的心理反应。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支撑点是成年期以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甚至是源于“胎儿期”即“回到子宫”。认为儿童期的人格发展全过程就是人生的缩影。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那些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突破口,并且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泄出来。包括:
一是“直接发泄”。不顾任何干扰或道德的约束、纪律的禁止、法律的制裁,直泄于社会,以至成为“有罪之人”。
二是“择机发泄”。顾及到道德、纪律、法律,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且是对适当的对象才发泄,由此便成为“凡夫俗子”。
三是“不敢发泄”。虽动机冲突强烈,但内心压抑也非常大,这就可能成为“精神病人”。
四是“升华”。把冲动或痛苦当作人生的前进动力,迎合社会道德、纪律和法律,或改善社会道德、纪律和法律使之更符合人的本性,做出“利他”的行为,成为“伟岸丈夫”。
由于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症状是“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装或伪装的,背后必有“无意识”的症结;因此,心理分析治疗着重在于挖掘被遗忘的记忆,引发、暴露矛盾,寻求、招回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或欲望,使之与“意识”相见,即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心理分析治疗,使患者意识到自己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在意识层面产生领悟,让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东西,了解症状的真正原因和真实意义,便可以使症状减轻或消除。
精神分析派理论的主要特征:
第一,不是来自对一般人行为的观察或实验,而是来自对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第二,不但研究个体的意识活动,而且进一步研究其潜意识活动;
第三,不但研究个人当时的行为,而且还追溯其过去的历史,以探明目前行为的构成的原因;
第四,特别强调人类本能对以后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把性冲动看作为人类的主要本能。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古典精神分析疗法是很费时间与精力的,通常治疗一个患者往往需要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以后欧美有些精神分析医生作了一些技术性的改良并缩短了疗程——“短程精神分析疗法”即新兴的精神分析疗法,并出现了“现代精神分析派”或“新弗洛伊德派”。
“现代精神分析派”或“新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支包括:“驱力理论”、“自我(Ego)心理学”、“客体关系”和“自体(Self)心理学”。
新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基础则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所不同。新弗洛伊德派反对弗洛伊德以“本我心理学”为核心、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悲观主义,主张从社会、文化因素和人际关系的新视角去说明人的焦虑、内在冲突、心理危机和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把改善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治疗原则的首位,明显地突出了尊重并相信人自己有能力克服冲突、挫折的人本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精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发展——
精神分析治疗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琼斯等)所创建,以后由阿德勒、荣格、奥托·兰克、安娜·弗洛伊德(弗的女儿)及艾里克森等人发展了的一个类种的心理疗法。布洛伊尔、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等被称为精神分析的四位大师或代表人物。
麦斯麦(1734~1815):奥地利精神病医师,他利用心理暗示,诱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医治主要由心理原因造成的“神经官能症”特别是其中的“癔病”等,被称为“麦斯麦术”(由“磁流术”即动物磁力法治疗到“催眠术”)。麦斯麦在200多年前发明的催眠术,直到他死后100多年才被精神病学界承认其具有科学价值,心理学界公认麦斯麦是近现代催眠术之父。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弗洛伊德创建并发展了精神分析学说。
布洛伊尔(1842~1925):奥地利医生,同弗洛伊德曾一起受过生理学训练,进行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两人成为密友。布洛伊尔创造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法,把一女患者催眠到很深的程度,通过让患者自己用言语表达幻觉,来治疗癔病。依据这一方法,克服了患者那反复发作的抑郁性意识错乱,癔病终于治愈。布洛伊尔称这种方法为“谈话治疗法”、“烟雾扫除法”、“涤清法”或“净化法”。他把这种方法告诉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对此方法很感兴趣,并运用于自己的患者。1893年布洛伊尔与弗洛伊德合作出版了《癔病现象的心理机制》一书,1895年又合作出版了《癔病研究》,后来,他与弗洛伊德在对待“移情”的态度上意见不合,再加上催眠方法的疗效不能永久保持,终于结束了和弗洛伊德的合作关系。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如上所述,弗洛伊德受过生理学训练,但后来布洛伊尔的“谈话疗法”使他深受启发,感觉到心身关系的微妙。他感到身体的症候有时候可以通过观念作用而收到疗效。通过实验、临床,他从“生理病因说”逐渐过渡到“心理病因说”。他创用了“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等方法、技术,使患者挖掘和倾吐自己所意识不到的欲望,达到治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产生的思想前提主要有三点:
一是坚信神经症是功能性疾病,即癔病等并非是器质性病变,而是精神或动力创伤所致;
二是坚信性欲的因素在神经症致病中的重要作用,即神经症都有“凹室的秘密”;
三是在初期坚信催眠术可以治病,即重视疾病的心因性病因和心理治疗的重要价值。
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是人类一切心理和行为发生的主要基础,“泛性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支柱。
如上所述,1893~1895年《癔病现象的心理机制》、《癔病研究》的出版,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奠基;而1899~1900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解释)》一书的出版,是精神分析学创立的标志。
除了这三部著作,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学三论》(1905)、《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论无意识》(1915)、《精神分析引论》(1915~1917)、《自我与本我》(1922~1923)、《焦虑问题》(1926)和《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等。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失手、笔误、错放东西等等,他认为实际上这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在《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他说幽默和笑话是乔装的愿望或冲突的一种表达形式。《性学三论》(由“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改变”等3篇组成)是一本最有争议的书,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幼期性欲(口欲、肛欲、性蕾)、性倒错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当时的医学机构联合起来抵制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当然,他在主要强调“本能”的时候,也指出“认知”能够影响情绪和症状;在主要强调“性欲本能”的时候,也提出“营养本能”,以及后来还提出“生本能”、“死本能”。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对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后来,弗洛伊德的弟子厄内斯特•琼斯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决定论。心理过程不是偶然发生的,某些偶发事件如口误、笔误、失手等,看似无因可查,实则有其行为意义,即事出有因。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育、发展障碍。
二是情感过程的自主性。情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脱离原情并移置到其它方面。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由于施治者设身处地剖析求治者的内心,求治者很有可能对施治者产生强烈的、毫无根据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而把施治者当作与其原情有关的人。因此,施治者可以了解到求治者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这有利于进行辅导或治疗。
三是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心理过程是有动力的,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窗口,并往往又以不同方式发泄出来。即如上所述的“直接发泄”、“择机发泄”、“不敢发泄”和“升华”。
四是心理压抑的作用。法律、纪律、道德、习俗等“看门人”随时监视着无意识的冲动。个体心理存在压抑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它与动力性原则是相对应的,否则,社会也便乱了套。
五是精神冲突的存在。无意识的冲动和心理压抑的相撞,便导致精神冲突。相撞不断,则冲突不止。
六是儿童心理的意义。成人期乃至老年期的愿望和重要事件寻根究底都与儿童期的心理愿望有直接关系,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便是人生的缩影,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期心理的研究。
七是儿童心理的性欲。个体的发展从“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到“青春期”,都是以性欲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结合上述六原则,性欲也便贯串于人生各阶段且起着重大的作用。该理论也有人称之为“泛性论”。
由上述观点可看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或病理表现,便是这众多原因或原则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和本能的冲动。将患者对此毫无所知的心理因素召回到意识中来,通过多次的剖析,修理其心理紊乱,让其了解无意识的伪装和真实的涵义,进而扩展意识层面的内容,这便可以达到心理分析治疗的目的。
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新精神分析派”或“新弗洛伊德派”的代表。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人,他的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又是“存在主义运动”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他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阿德勒就读维也纳大学医学系,起先主修眼科,后来转到一般医学,最后则专攻精神科与心理治疗。他是弗洛伊德早期的学生,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1911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阿德勒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个体心理学会,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生命)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强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而产生的。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性本能,而是向上的意志,他特别强调意志的实现对人生的意义,认为人类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要求高他人一等的优越感,即出人头地。这种为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它引导着个人和种族永远不断进步。
阿德勒深信决定个人思维、感觉和行动的不是性冲动,而是权力欲(支配欲)。他认为这种对“权力”或“支配”的需求,是每个人生活里最重要的因素。
阿德勒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与追求是源于该个体的“自卑感”,而一个人的自卑感则肈端于该个体在幼年时的无能。他认为对抗自卑感的主要方法就是“补偿”,即个体力图克服缺陷或无能,补偿自己的不足,以求达到优越的目标。由于补偿方法的不同,个体形成一套有个性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固定下来,以此对付环境。
阿德勒又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第一因素不是“恋母情结”,而是出生顺序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个体的出生次序可能影响着该个体怎样与社会联系,还影响着他的生活风格的发展变化,如老大独立性和家庭责任心强、憨厚,老二嫉妒、刁钻、狡猾,老三娇妖、依赖、社会能力较弱。
阿德勒还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主观目标就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称为“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情结”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该心理学的主要概念有: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它追求经验,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其独特的生活作风。它使人格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独特性。它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
生活风格——是一个人在各个行动中所表现出来、极其独特、因人而异的各种动机、特性与价值观等的集合体。它决定一个人要干什么、如何思维、怎样行动,有哪些经验要渗入他的人格之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风格,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风格是一样的。生活风格是由创造性自我建立、发展起来的,早在儿童四五岁时就形成了。阿德勒提出个体处理问题时表现出的总能量有4种类型的人格特征:社会有用型(为社会作出奉献)、支配型(领导、控制、欺负别人)、索取型(社会寄生虫)和逃避型(逃避社会责任)。
假想的目的论——阿德勒相信,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的经验的激发而发生的。这些未来的愿望可能纯粹是假想的即不可能实现的各种理想,然而这些假想的愿望却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能激发他去完成重大的事情。正常人如必要时能够摆脱这些假想的影响而面对现实,神经症患者却做不到这一点。
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当然试图完全达到自己愿望的方式因人而异。阿德勒观察到神经症患者只顾一味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正常人则往往以“利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自卑感——即自卑情结。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阿德勒特别注意个体对自己身体器官的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体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他认为,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是“自卑情结”引起的。因此,“鼓励”是“阿德勒式分析”最重要的程序,鼓励的意思就是“获得勇气”。当人们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感受到归属感,感到自己并不孤单,感到有希望,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新的选择和可能性时,他们就获得了向上的勇气。他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此种情结使其产生“必须优越于别人”的念头。例如:拿破仑身材矮小却成为一个伟大的将军,诗人拜伦有跛脚的缺陷却使其显身大半个欧洲。依照阿德勒的理论,上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法补偿了身体的缺陷。他又认为个体也喜欢补偿自己的孤独心理、不安情绪。一些人通过写作、捐赠、生育众多子女或别的作为,选择努力方向,就是为了补偿或抚慰那些情绪伤害。他甚至觉得社会喜欢让男性处于支柱或支配的地位,使他们代表力量和领导;相反,女性形成服从和柔弱的象征,因此,这成为女性许多情绪问题发生的原因。阿德勒相信个人的目标在心理症的发生上占着主要的因素,因此他对患者的目标很有兴趣,研究、发现患者现在或下一步要在生活中得到什么。
补偿——自卑感可以使人努力克服缺陷、实现目标,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补偿。
社会兴趣——是一个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自己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一个人往往试图在社会中去完善单凭自己无法完善的东西。阿德勒说,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或遗憾的最后补偿。社会兴趣使得一个人将个人私利服从于公共福利。
阿德勒式分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建立合适的治疗关系。
二是发掘来访者的心理动力。
三是鼓励来访者自我认识。
这三个阶段是弗洛伊德式分析和阿德勒式分析所共有的。
四是鼓励、帮助来访者做出新的选择,也就是重新定向和引导。
第四个阶段是阿德勒的独创。
阿德勒认为,弗洛伊德式分析把患者变成了孩子,如果不去引导,患者可能会永远长不大。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帮助患者成长,而不是把患者变成依赖医生、没有独立能力的小孩。那末,什么方法可以使患者成长呢?那就是引导,给患者指明方向,使生活发生变化,寻求新的可能性。阿德勒是短程治疗的首倡者,为了减少病人的依赖性,他主张缩短疗程。他告诫治疗师不要在病因和病理上纠缠不休,应该把重点放在开发病人的潜能上,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阿德勒非常强调“想法”的作用,认为如果个体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就能够改变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心理障碍同错误的观念有关,这些错误的观念是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但患者现在仍然在生活中遵循这些原则,阿德勒称之为“个人逻辑”。探索个人逻辑,改正错误的假设或结论,是心理治疗的一项重要任务。阿德勒的观点非常前卫,现在的许多心理治疗理论都包含了他的一些观点。霍妮等新精神分析学派者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与阿德勒一脉相承。而认知疗法的“不合理信念”是阿德勒的“个人逻辑”的翻版,阿德勒也非常重视认知的改变。阿德勒强调家庭关系对个体的影响而受到家庭治疗师的推崇,同时他也是最早开展家庭治疗的心理学家。另外,阿德勒认为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并且是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的,所以有评价把阿德勒看成是“存在主义运动”的先驱。
阿德勒的著作主要有:《攻击的内驱力》、《自卑与生活》、《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等。
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他发展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性心理疗法”,他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并将神话、宗教、哲学与灵魂等问题引入分析心理学中,不认同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最初,荣格在研究“联想”过程中发现,如果要求被试者看到某个词语时,自由地说出首先进入脑中的相关词语,许多被试者对某些特定的词语相对其它词语而言,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这种特定词语的种类因人而异。因此,荣格推断:这些词语一定与人的“情结”有关。这些词,荣格称之为“情结指示词”。而且这种情结在潜意识水平受到压抑,潜意识中的情结占用了大量的心理能量,从而干扰了人的正常活动包括记忆,妨碍了人格的正常发展。荣格的这种对潜意识和压抑的理解受到弗洛伊德的赏识。之后,二人来往甚密,建立了师生情谊。荣格的智能和日渐高涨的名声,也让他成为心理分析阵营的新星。在一段时间里,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和弗洛伊德相比。
慢慢地,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出现了差距,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弗洛伊德有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受不了。在一次的交谈之中,弗洛伊德说:“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性’的理论,我们要让它变成一种教条,一座不可撼动的堡垒!”但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性理论”已持有许多疑点,更无法认同“教条”及“堡垒”这样的字眼。荣格认为弗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但荣格需要的却是一个能和他切磋琢磨、将心理学发扬光大的伙伴,并且他不想牺牲自己思维的独立性。
后来,弗洛伊德任命荣格为心理分析运动的继承者,而荣格竟然尝试要推翻弗洛伊德理论的整个架构。于是,心理分析学派内部面临分裂。
精神分析小组出现裂痕,主要是因为阿德勒、兰克和荣格等成员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合而逐渐发展了他们各自的理论并形成风格,而这一事实又不为弗洛伊德所理解、接受。于是,原先的精神分析小组瓦解。相继,兰克被开除出弗洛伊德圈子,阿德勒离开这一小组自己创建了个体心理学,荣格也终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自己创建了分析心理学。
荣格同弗洛伊德的观点主要有三点分歧:
首先是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人早年里比多的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而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所引导而塑造和改变。
第三点,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产生原则分歧。荣格认为人的精神是有崇高抱负的,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自然主义倾向和黑暗势力那些。
并且,荣格把“潜意识”分为两个部分即“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样,荣格的人格理论就包括如下的三个层次——
一是意识(或自我)。
与弗洛伊德的概念没有分歧。
二是个体潜意识。
是指一种民族或一个部落人群中的每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压抑着的个人经历和体验。
三是集体无意识(这里,用了“潜”和“无”以示区别)。
是指与生俱来的知觉、情感、行为等心理要素。荣格发现:一些精神病人的幻觉、妄想具有普遍性,与一些神话故事、寓言有不谋而合之处,而与患者本身的文化程度则往往不相关。因此荣格推论:人类在潜意识方面具有相同的部分,称之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常以原始意向来表达,这种原始的意向称作“原始人的灵魂”、“种族记忆”,荣格称之为“原型”。原型思想可根据民族的不同,出现在本民族的神话、寓言、传说中,也可显现于文学作品和其它艺术创作中,比如英雄原型(普罗米修斯、摩西、阿伽门农、奥德修斯、黄帝、后羿、刑天、大禹、关羽)、母亲原型(玛利亚、嫘祖)、智能原型(诸葛亮)等。可以说这是远古以来人类所继承的共同心理部分。集体无意识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共同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总要外向显示,当它们在意识层面不能表现时,就会在梦中、幻想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本民族所有的原型,但某些原型在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自我”、“自性”(本质)、“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男性具有女子气)、阿尼缪斯(女性具有男子气)等。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词语,将在下面解释。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第一次提出,后人也有拓展。有一些无意识作为种族的东西留下来,似曾相识,但未见过,这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遗传下来的是一种素质、特质,比如血缘关系者之间的心灵感应,当父母垂危时,子女有感应或直觉;再如人类怕鬼、怕黑暗、怕蛇等猛兽、怕洪水、怕孤独、怕疾病等;又如许多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有些已婚女人善“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这些因素或特质,你也许并不想要它,甚至你就根本没有觉察到,但它却永远跟随着你,因为是先祖留给你的呀!
正因为是人类在种族进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所以笔者认为,“远祖集体无意识”的提法或译法也许更好理解一些。
荣格认为,自我、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者互相独立,同时又相互联系。个人无意识是个人经历的积淀;集体无意识是整个家族、民族乃至人类历史的沉积。在心理过程中,意识占很小的一部分;无意识占很大的一部分。无意识对意识有很大的影响;集体无意识对个人无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无意识由情结构成;集体无意识由原型构成。
而“自我”是意识的中心,“自性”是整个人格的中心。自性具有统一、整合、超越的功能,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自性又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既恶又善,既有神性又有兽性;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自性包含着动物成分,它既可以表现为人,也可以表现为动物,这种情况称为“变形”,也称“转化”(转换)。荣格式分析的重点是为了尽可能地了解自己——我是谁,来到这世上干什么,有否使命?通过挖掘自性的种种变形,使人逐步认清自己的本质,并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超越善与恶、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性的对立,达到高度的境界,这个过程又称“自性化”。
笔者认为,其实,与其说“反对”,倒不如说“发展”。荣格在很多方面更改了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在许多方面可说是对精神分析有了进一步的发挥。所以,荣格是新精神分析派或新弗洛伊德派的重要人物。
荣格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友谊、合作和往来于1913年结束,但是荣格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弗洛伊德真诚的敬意。
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荣格也开始了他的危险、艰难的历程。他踏上面对潜意识的道路,竭力寻找历史人物心路历程的资料,他也专心探讨自己的潜意识;在阅读古老的书本的过程中,他发觉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种幻想意象;他又从炼丹术中发现,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特方式与炼丹学不谋而合;他甚至还学习中国的《易经》;他研究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重新思考如何依据个人的体验来表达自身的现象、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人格对每个人的冲击等问题。
荣格曾说,只有受过伤的医生才知道要如何助人。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宁静的心灵,并能以宁静的心态洞悉自己的黑暗或负面。而荣格便是这极少数者之一。
荣格认为,孤独是了解自己的最好的办法。任何人都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各有与他人不同的灵魂。包括通过对梦的分析,都是为了了解自己。荣格勇于孤独,他在乡下独居8年,做自我剖析、体验、反思。
晚年的荣格为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矛盾继续寻找答案。他隐居在苏黎士湖旁由自己设计的塔楼式小屋中。在这个安静、能和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地方,他默默地思考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荣格的著作主要有:《心理类型论》、《心理结构和动力》、《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转换的象征》、《记忆、梦和思考》、《荣格分析式心理治疗》、《古典制约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寻求灵魂的现代人》和《基督教时代》等。
奥托·兰克(1884~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和非常有影响的信徒。兰克提出意志是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力量,还是一个人控制或使用本能驱力的积极力量。他创建的“意志疗法”丰富了精神疗法的亚种。
青年时代,兰克的人生目标是成为小说家和诗人。他在20岁的时候读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受到启发,写成论艺术创造力的论文《艺术家》(后来重写为《艺术与艺术家》)。这篇论文给弗洛伊德留下很深的印象。不久,他加入精神分析学派。
兰克于1924年出版《出生创伤》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但该书阐释的出生焦虑原理使弗洛伊德及精神分析圈内的其他成员都感到恼火。由这本书引起的争论导致兰克被开除出精神分析圈子。兰克离开维也纳,在巴黎和纽约继续他的临床实践和著作,同时还从事教学工作。在这段时间,他一方面修正从维也纳那种传统的社会条件之下发展出来的弗洛伊德学说,使之适应于现代美国这样一个工业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创立他的“自我结构的精神分析”学说,并写成《意志疗法》和《真实与现实》这些论述治疗方法和人格理论的学术著作。
除了《艺术与艺术家》、《出生创伤》、《意志疗法》和《真实与现实》,兰克的主要著作还有:《英雄诞生的神话》、《诗歌和神话中的乱伦主题》和《精神分析的发展》(与人合著)等。
安娜·弗洛伊德(1895~1982):奥地利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女儿。
安娜未接受大学教育,自幼对学术有兴趣,阅读父亲的论文,自行研习精神分析。
1924年,她首次提出研究报告,题为《击败幻想与白日梦》,引起精神分析学界重视。1923~1938年,她在维也纳私人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工作。1939~1945年,她创办私立小学,将原来用于病人的精神分析理念扩展用在教育上以研究儿童。她还在英国伦敦创办战时保育院,初期照顾在战争中失散的儿童,战后她改为儿童诊护所,开设儿童心理治疗课程,并对精神紊乱的儿童及成人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析治疗。
安娜终身未婚。一般认为,她在心理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她对父亲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事业的奉献。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未得到重视时,唯安娜仍坚守在弗洛伊德的身旁。从1923年弗洛伊德患口腔癌开始,安娜一直陪伴他,对他进行照顾、看护。弗洛伊德患重病期间,一个保护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秘密组织成立,安娜是其中一个组员。这以后,安娜便成为弗洛伊德的秘书及代言人了。而当德国纳粹入侵奥地利时,安娜为了保护父亲,替父亲接受盖世太保的侦讯。她编纂了24卷的弗洛伊德全集,协助弗洛伊德使其晚年著作得以出版。
安娜本人在心理学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创建“自我心理学”。她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把绝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因而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我影响的,显得非常的累和被动。安娜不赞同弗洛伊德的过分强调本我,而强调要给自我以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从临床的角度,更应该重视自我的积极力量。
二是对15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诠释。所谓防御机制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弗洛伊德断断续续地提出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安娜在她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系统总结并扩展了其父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指出人类最重要的防卫机制是“压抑”。安娜一共论述了15种防卫机制——压抑、否认、禁欲、投射、利他、转移、自我约束、反向、反转、升华、心力内投、对攻击者的认同、隔离、抵消和退行等。
三是创建“儿童精神分析”。安娜前后花了50年时间把她父亲的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儿童心理分析和教育工作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虽然其人格理论提到儿童的心理发展,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的经验。安娜则不同,她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分析和教育工作,她的《儿童精神分析技术导论》一书,就是她对儿童实施精神分析的经验之谈。
由于儿童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实施“自由联想”或“释梦”技术,安娜创造应用游戏观察(即“游戏疗法”)和家庭访问观察方式进行。1938年随父定居伦敦后,她就在居家附近开设儿童精神分析诊所,一面训练精神分析人员,一面对儿童实施精神分析。她的《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一书,就是在该所时的研究记录,对儿童精神分析贡献极大。
鉴于对精神分析特别是儿童分析的卓越贡献,许多大学授予安娜名誉博士学位。
除了以上所述的论著,她的主要著作还有:《教师与父母精神分析学》、《儿童的心理分析治疗》和《儿童期的常态和病态》等。
艾里克森(又译作埃里克森1902~1994):出生于德国,美籍儿童精神分析师、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大师、自我分析学家。
高中毕业后,艾里克森曾尝试学习绘画,结果未能毕业。1927年,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那年,经介绍,他应邀到安娜·弗洛伊德所创办的私立小学,同意作为儿童精神分析者的身份接受安娜的精神分析培训,并跟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后来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
安娜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她父亲的理论不同,有其独特的创见,这对艾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来,艾里克森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1936~1939年,他研究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儿童的区别。对人类学的研究使他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的人格理论中。1939~1944年,他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并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20世纪50年代,他治疗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书包括精神分析(特别是自我心理学)和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认同”、“同一性危机”和“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60~70年代,他担任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的教授,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
艾里克森的理论中有安娜的理论的影子。1964年,他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献给安娜,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
他在晚年关心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其后期的研究已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异常行为等。他的自我心理学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与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等联系起来,其声望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艾里克森因其“人格发展理论”而闻名。他创造了“同一性危机”这一术语,他修改并扩充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他认为,人格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能够把个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并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可见,艾里克森的自我分析更强调社会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且他认为童年以后人格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可修饰性,这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相比,显示出了更为乐观的态度。
艾里克森认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体验着来自生物、生理、社会事件诸方面的刺激,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的,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阶段又有连续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贯穿整个生命。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性格特质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或重要转折点)即为个体每个阶段性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反之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
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即人生周期论)如下:
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一致。
一是“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欲期”。
二是“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相当于“肛门期”。
三是“幼儿后期”(3~5岁)——创新对罪恶(自发性对内疚)。相当于“性蕾期”。
四是“学龄期”(5~11岁)——勤奋对自卑。相当于“潜伏期”。
五是“青年期”(11~18岁,也叫“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五个阶段的具体表述,参阅笔者的《亲子师生沟通》一书中的“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篇。此处从略。
六是“成人初期”(18~30岁)——亲密对单独。
这个阶段是发展具有爱的能力和学会工作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有确定的“同一感”,才敢与他人建立爱情关系;具有坚定的自我意识的人,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意味着与他人的“同一性”融为一体,这需要有牺牲精神,需要有自我确定感。对自己不敢确定的人是没有能力给与他人爱或感情的,那很可能是孤单、孤独、单身、单亲者。
七是“中年(或壮年)期”(30~50岁)——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或称“生产”对“停滞”。
如果在这个阶段中,个人具有了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那他就会形成爱的品质。他就会把这些能力和品质传给下一代。这一阶段如果不能发展“繁殖感”的人,那会使这些能力和品质停滞并使人际关系贫乏。
此一时期是人生当中最具生产力的阶段,也可能会痛苦地体验到少壮期的雄心梦想与实际的成就之间存在着差距。因此,中年期刺激人们进一步成长的动力是徘徊在“生产”与“停滞”之间的危机。此处的“生产”是广义的,包括对社会工作、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的创造投入。如果未能获得这种意识,则会开始在心理上停滞或枯萎。
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原始积累阶段。
八是“老年期”(50岁至晚年)——自我整合对失望。
老年初期事业有成,自我实现,开始退休。
调适心态,力所能及地做些“利他”和社会公益事情,注重精神收获,乐度后半生。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发展,人就有充实、幸福的生活阅历。而这一阶段则会回首往事,感受人生。如果对人生没有做什么,这时候常常会有无助、绝望、罪恶、悔恨及自我排斥的感觉,以至死不瞑目。
艾里克森对人生的终身理论就是一个人充分发展自我的理论。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他认为人的苦恼就是“我到底需要什么,应该相信什么,应该是怎样的人”等问题。所以他的治疗原理就是重新整合“自我同一性”的过程。
说明,这里的年龄段是相对的,这与时代有关,也与东西方文化背景有关。如笔者把老年期的开始年龄定为65岁。
除了以上诸位大师,还有客体关系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伦敦学派”的克莱茵,新弗洛伊德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先驱霍妮,人际关系心理分析派的沙利文,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主张“重新解释精神分析”并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观点”的拉康等。
从弗洛伊德的“回到子宫”、“童年创伤”到阿德勒的克服过去缺陷、追求未来目标、补偿人生不足,这正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弗洛伊德关注的是潜意识对人的影响,而荣格则强调自己内心灵魂世界的统一,艾里克森的自我分析更是强调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正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完善!因此,笔者认为,学派内部、各派之间,批判不妥,还是整合好!如“心理动力学”原理的发展和整合:包括心理活动3层次——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组织3结构——本我、自我、超我,“里比多”发展3驱力——性欲驱力、攻击驱力、自毁驱力。
精神分析应用的领域或适应的病症——
主要适应于神经症,尤其是癔症、强迫症及恐怖症;也适用于人格障碍,如人际关系障碍、环境适应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还可应用于部分性心理偏离,如窥淫癖、露阴癖、摩擦癖;应用于早期或好转的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其它一些心理创伤等。
笔者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艰难改变人格的过程。对于患者来讲,需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才有可能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首先,必须有足够的接受治疗和改变现状的动力,并愿意付出长期的努力。
第二个条件是,相信并尊重权威,能与治疗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因为和谐的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能够进行的前提,是能够奏效的基础。
第三个条件是,有长期相对固定的空闲时间,用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往往需要疗程,需要有约定的时间和次数。这种设置本身,就是治疗奏效的重要元素,因为连续性的关系,是治疗奏效的关键因素。一个连续性比较差的精神分析,意味着预后不良。
第四个条件是,有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
第五个条件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能经受得起治疗带来的冲击。精神分析治疗之初,痛苦和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治疗的逐渐深入,痛苦可能会有所加重,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会超出平常的程度,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承受力不足,导致防御机制崩溃。由此,说明适于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患者,可能是有限的。
“精神分析疗法”具体又包括如下的亚种和方法——
1.“自由联想法”
让患者很舒适地躺着或坐好,打消一切顾虑,消除自我防御,心理医生鼓励甚至诱使患者讲出头脑中的一切想法,特别是原始的想法,特别是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伤,不管这些想法与主题是否有关、多么零乱、荒诞不经、不合逻辑甚至羞于启口,都让他讲出来;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越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的价值最大。然后心理医生对该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推论其间的联系,发掘患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把它们招回到意识层面上来,即找到病的起因,以便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对此有所领悟,宣泄潜意识中的痛苦,升华本我冲动,并重构健全人格和现实性的健康心理,促进自我成长。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患者为主,心理医生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当然在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一般来说,心理医生往往鼓励患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的一些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哪些是与病情有关的因素。
一方面人的那些无意识的冲动在寻求发泄的突破口,一方面有些前来求治的患者会产生“心理阻抗”。因此,自由联想法往往要辅助“暗示”、“催眠”及“移情—反移情”的方法,引发、暴露矛盾,挖掘被遗忘的记忆,把患者“无意识”的心理因素招回到“有意识”中来,把真实的问题提到表面;并且,冲破心理阻抗,揭开表面的假象,露出问题的“真面目”。然后,才有可能客观地分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提出可行性的治疗方案。
自由联想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各类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与心身疾病等患者,也可用于部分早期或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不适用于发病期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与偏执型等患者。
2.“梦境分析法”又称“梦的解析”
梦境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途径,是对人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境分析是揭开潜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梦境的分析可以探究人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窥见其内心世界。在睡眠中,由于防御机制转弱,因此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希望、需求、惊恐、焦虑等会浮现出来,这些就是做梦的真正动机。分析师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在治疗中,当事人叙述梦境,并在分析师的鼓励下自由联想梦中的要素,回忆其中被唤醒的感觉;分析师在旁剖析,包括解释梦中要素的意义,解开遭到压抑的素材,协助当事人找到困扰自己的根本原因。
梦境分析在古今中外都有——
⑴我国的黄帝“释梦”推知病疾。《黄帝内经》中有阴阳虚实与梦境的论述。
⑵周公“解梦”预知吉凶,预言未来。古代的哲人包括巫师、军师通过托梦、圆梦,预测吉凶,为君王的决策服务。如京剧《刺王僚》中有这样的唱词:“……兄昨晚得一梦实少有,孤王我坐至在打鱼一小舟,见那一尾鱼儿在那水上走,口吐寒光照孤的双眸。冷气吹得难禁受,高叫声渔人快把舟来收。只吓得孤王我就高声吼,回头来又不见那打鱼的一个小舟。醒来不觉三更后,浑身上下冷汗流。这样的机关我解也解不透,御弟与孤解根由。”——释梦:将有刺客,借献鱼肴之机,用藏在鱼腹中的匕首刺杀做梦者。结果:应验。
⑶庄周“梦蝶”,不知是自己在梦中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自己。庄周为什么梦见蝴蝶而不梦见别的呢?因为他认为真正的人间正道是追求最大的自由。不能在人间现实中实现,就在梦中通过用蝶飞这种方式获得。蝴蝶有一个信念,作为虫子的生命好象死了,但这死意味着重生,是一种转化、向往、追求和期待,是“正道”和“自由”的象征。
⑷老百姓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俗语。做梦是白天心理活动的继续,人们可以在梦中继续完成白天的智力活动;由此可揣测人的所思、所忧、所欲、所惧等。
⑸还说“梦是反的”。一个人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可以在梦中实现、达成。有戏文说杨延辉与佘太君“要相见(逢)除非是梦里团圆”,《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唱“再若相逢梦中来”,《文昭关》中也有与这句基本相同的唱词。——是因为在现实中团圆的可能性太小,所以他们只好做梦了。
⑹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有论述。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大意说:苏格拉底说梦境是无意识得以发泄的最佳场所,在梦中人们会犯下、可以犯下各式各样的愚行与罪恶,若以梦境中的行为作为判罪的依据,那末,很可能人人都是罪犯。
下面是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者对梦的解析——
⑺后来有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说:梦是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后的一种达成。
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在其一生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许多人的梦境材料,都来源于他们的童年时候。他认为,人的每一个梦,其“显意”大多与最近的经验有关,其“隐义”大多与很早以前的经验有关。
弗洛伊德一方面认为做梦是人们无理性的、野兽天性的表现,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在梦中也不是完全肆无忌惮的,由于“检察官”或“看门人”的作用,有时在梦中,也会有羞耻心和理性;因此,梦境常得经由化装或伪装后,象征性地呈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而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
在梦中所出现的几乎所有主要物体都具有象征性,如成为性器官和性行为的象征。一些支离破碎梦景通过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本杂乱无章的东西加工整合(于前意识层面)成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梦境,这就是做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于意识层面)。显梦的背后是“隐梦”(于潜意识中),隐梦的思想或含义,做梦者是不知道的。
弗洛伊德指出梦决不是偶然形成的想法,而是要表达人的欲望是否得以满足的途径。他解释说,由于人在睡眠时,其检查、把门作用松懈,潜意识欲望就会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白日人清醒时的把守和抵抗,竟闯进意识而成梦,但是,梦的内容不一定就是平时被压抑的欲望的直接、本来面目;所以,要经过心理分析和解释才能明白。释梦,就是将梦境表面显现的种种化装或伪装层层剥开,进行分析,寻求“隐义”,最终找到梦之所以形成的真正根源。
通过做梦的规律或心理机制而表现出的各种离奇的梦境,有人归纳了以下八种伪装运作情况——
一是象征。即用一种中性事物来替代或表达一种所忌讳的事物,可减少或避免引起梦中本我的痛苦或创伤。例如,用蛇虫、黄瓜、香蕉、烟囱等细长、尖凸的东西来象征阴茎。
二是移置(或叫转移和置换)。指在梦中,把对某个对象的爱或恨的情感转移向另一个对象方面去。如一位神经症男青年梦到一位穿黑衣的陌生中年妇女,开始冲动地对她拥抱,继而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攻击。经过分析,梦中这位中年妇女实际是他的母亲,因为他在童年父亲病死后,母亲抛弃了自己而另嫁他人离去。
三是凝缩。指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集中、简化成一个形象表现出来。最生动的例子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警幻仙境时见到警幻仙姑领他与她的仙妹成亲。这位美女的形象是他所爱的几个女性的意象的凝缩(当然,这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该梦的一种解析)。
四是投射。指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与意念,投射于他人,而减轻对自己的谴责。如一男青年梦到未婚妻别有所恋并与人幽会。经过分析,发现他对未婚妻有所不满进而萌发了追求另一女人的意念。
五是变形(或相反)。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在梦中用其它甚至是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患了焦虑症。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务了。经过分析,是他的潜意识“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到“超我”的严厉压抑,通过“反相形成”就成了“父亲病愈”的“反梦”。
六是戏剧化。将抽象的隐义变换成具体的形象。如一妇女梦见被马践踏,是代表她内心顺从了男友的要求。
七是视像化。影像并有情节、动作,可留下深刻印象,便于醒后的记忆。
八是润饰(或再修饰、二次加工)。指做梦者在梦醒过后或早上起床前,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合乎逻辑一些,或将梦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反而置于次要或不显著的地位。因此,精神分析医生在进行释梦时,就要去伪存真,抓住要害。
为了得到梦的潜隐内容,心理治疗师仍需采用自由联想技术,要求患者对其梦中内容进行自由联想。通过联想,治疗师就可破译出梦的真实意义。在分析过程中,由于“阻抗”的作用,患者可能会歪曲梦的内容。因此,治疗师还需突破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自我心理防御,才能达到理解或破译梦境的象征意义的目的。
许多疾病都会涉及到梦。梦呓、夜惊、梦游、梦魇、梦中遗尿、梦中的焦虑发作等,都是梦和疾病的相互伴发。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变、职场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也随之增多。这些疾病往往伴有睡眠障碍,自然梦境也明显增多,所以对梦境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分析梦境,可以诊治患者的心理疾患。但同样的梦境,可能因梦境分析者对其“显意”(显梦)、“隐义”(隐梦)及象征意义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解释的结果也就可能迥然不同;所以,作为心理医生在为被分析者释梦之前,必须对其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如性别、年龄、性格、职业、服饰、音容笑貌、最近的生活情况等方面)有个大致的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方有可能得出较客观的结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⑻荣格的释梦观。
荣格说:被压抑的个人的独特性及集体无意识,找到梦的想象途径,作为泄洪口。
他否认弗洛伊德的所谓稽查作用和伪装理论,他认为梦是无意识发出的明确的信号,是无意识心理的自发产物,梦把天然而未经粉饰的真实呈现给自己的意识,梦向做梦者揭示出自己人格中的隐藏因素,梦是自我调节性精神系统的自然反应,梦其实是无意识进行的补偿活动,是一种启示。
⑼阿德勒的释梦观。
阿德勒说:梦是生活的预演,个人在现实环境中不如意,导致自卑,可以在梦中找回补偿。
他的释梦观介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他认为梦境与清醒生活并不对立,人做梦与清醒时的人格往往是一致的。想逃避现实生活的人常常做梦,人做梦的目的是获得对未来的指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引起一种准备应对某种问题的心境。由此,他认为大多数梦是属于危险、恐惧和焦虑的类型。他对释梦并不热衷,他说,梦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解释出来的,实际上能获得解释的梦实属凤毛麟角。
⑽拉康的说法:“梦就是你回到自己的家。”
⑾朱建军被誉为中国当代释梦的权威。
朱建军认为,梦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活动,是人的观念、情绪和欲望等的形象化产物,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了解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心理测验。
除了彩梦、噩梦和梦蝶,他对“梦鬼”有独特见解。
他说,任何一个或一种“鬼”都代表着相对应的一个情结或一种心理障碍,所以有情结或心理障碍的人必然会在意象或梦中看到同这个情结或障碍相对应的鬼。而这种情结或障碍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不光是做梦的时候能看到鬼,甚至在醒着的时候都能看到鬼,夜里会看到鬼,大白天也会看到鬼。
包括:白衣女鬼、黑衣鬼(魔鬼和死神)、青面獠牙鬼、骷髅(白骨精)、溺水鬼、吊死鬼、性窒息鬼、跳楼鬼、吸血鬼、食尸鬼、饿鬼和色鬼等等。
既然懂得鬼与情结、障碍相对应,既然知道做梦不过是一种心理测验,那以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在梦见鬼追赶你自己的时候,你就不要逃跑或躲藏了,而是停下来,回转身,面对着鬼,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跟他聊天、交流,问他需不需要帮助,看他干些什么,听他说些什么。这样,鬼反而会转身、掉头跑了,抑或变成另外模样的人甚至细看竟然是自己!这就是在梦中直面恐惧障碍等的方法及其效果。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⑿其实,人们做梦大量的一种情况是因为睡眠时躯体受到某种刺激。如房间太冷或被子被蹬到床下,则会梦到身陷冰天雪地或感到肚子疼;睡眠中膀胱积尿充盈,便会有提着裤子找厕所的梦境;睡眠时体位不当或双臂压在胸前,便会有巨石压身透不过气来的梦境或感觉。
⒀“溢洪道效应”。因为在梦里没有“自我”的把关和审查,所以过多的压抑在夜里得以释放,这可以缓解人的紧张、焦虑,第二天负面情绪会平静许多甚至基本没有了。所以许多的梦是有意义、价值的,做这样的美梦是好事。
⒁不是所有的梦都有价值,也很难辨别哪些梦有价值,有重大价值的梦寥若晨星。很多的梦境在早上醒来时都被忘记了一半,于是做梦的人躺在那里使劲地回忆,回忆不出来,就用意识再创作加工,于是,与本来的梦境面目半非。——这时,你再去释梦,又有多大的准确性和意义?
⒂许多的梦是具有补偿性的,而且成为调整个体人格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梦也许预期着将来的事件或行为;一些梦成为现实存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个体的生活轨迹、目的和命运。
⒃有的梦做不下去了,但又没法收场。怎么办?于是就编出一个惊险情节把做梦人吓醒,或编导的自己跟演员的自己说:只好等着主体的自己自然醒了。
⒄笔者剖析自己一生各个阶段的主要梦境都是焦虑型的。
①梦境情节,从略。
②分析方法和过程,囊括了以上中西方所有的原理和因素而以“日有所思”为主。
③结论印证:少小时是没有安全感,青春期是饥寒交迫,青年期是进不了大学的门,现在中年后期是焦虑“心理健康系列丛书”能否在有生之年把它们全部写完并出书奉献给社会。
⒅如果我们把释梦当作一种游戏而不是治疗,这里整合一些分析要件或注意事项,作为“游戏规则”供参考:
①梦境情节开展的方位、地点、建筑物、场景或风景等。
②梦境中的人物及其性别、性格、仪表、身份甚至面孔等。
③人物的情绪、情感、态度、观点和信念等。
④人物的语言、行为、经历等。
⑤出现的象征性动植物。
⑥象征性的物品。
⑦总体的表演氛围及角色体验。
⑧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符、数字或图形等。
⑨画面或场景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
⑩时间在上半夜、午夜还是下半夜,梦前有否“重大生活事件”?
如果想通过释梦游戏得出点什么结论,那需要有文字记录,长期坚持记录,并配合写日记。
3.“自我分析法”
是弗洛伊德早些时候的一种精神分析方法,结合对梦的解析进行。这个“自我”开始是指的他自己,换句话说,主要分析的是他自己的童年。自我分析的过程是从童年生活的自我再现开始的。他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无意识动作、习惯性行为及情感表现都不过是自己童年时候的经历的翻版,他发现人类潜意识的基本成分恰恰就是童年生活的凝缩物;因此,有目的地再现童年生活经历,将有助于了解潜意识的内容及形成的过程。
4.“直接分析疗法”又称“直接解释疗法”、“交流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认识心理治疗”
施治者不是去等待求治者产生顿悟,而是用通俗、直接的语言,提出自己的解释并且向求治者陈述,让求治者正视那回避的东西,是一种“现代心理动力学(即谈话)疗法”。
以改良的和新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为例,稍做阐述。
⑴改良的和新的弗洛伊德学派的提法和释义——
分析性心理治疗,是指治疗师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分析和认识其病态或不健康行为的根源及性质,从而达到领悟并改善症状,这样的一种较为短程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疗法的焦点放在潜意识层次,主要是了解病情的来龙去脉,帮助病人去领悟自己的情结,以便去纠正,所以也可称是“领悟性”或“动态性”的心理治疗。
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与早期弗洛伊德的长程性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区别,尽管也运用精神分析的某些机理和原则。
它采用普通面谈的方式,可以是个别治疗,也可为集体治疗所采用。因此,是较为普遍且实用的治疗方式。
⑵理论背景——
①在理论方面,它对传统理论及方法有某些扬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派的一种综合。
②它摒弃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甚至放弃“潜意识”说,强调个体生活方式的形成对心理结构的影响。
③它除了沿袭释梦及释艺术品的象征意义等内容,也主张治疗师的主动参与。
④它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及人际关系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注重当前面临的问题及矛盾,提倡回归社会。
⑶辅导和治疗范围的拓宽——
①有心理挫折、创伤特别是有早期心理刺激史或有特殊情结的来访者。如,母亲对自己的婴儿有喜爱与厌恶并存的矛盾心理但不知所以然的个案,这样的母亲可能受潜意识层次心理因素的干扰。又如,一个人幼小时目睹父母行房事,对男女间的性交产生不正确的观念,而长大后对与异性交往或结婚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
②属于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情况,如性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障碍、环境适应障碍者等。
③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
④各种神经症亚种患者。
⑤精神分裂症、思维混乱、退缩型的患者。
⑥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⑷方法与技术——
①对心理活动的探索。详细询问来访者的个人史,全面了解其家庭背景、亲子关系、幼时心理发展历程及后来的生活遭遇和经验(包括心理挫折、情绪性应激以及对这些挫折、应激通常采用的某种心理防御机制或行为反应模式)等。
②深入、透彻、综合了解患者心理及病状:
a.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
b.沟通有意识与无意识,
c.发掘理性与情绪化的关系,
d.对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外在行为加以比较。
③对转移关系即移情的分析,通过巧妙引导、妥善处理,促进治疗效果。
④对掩饰、阻抗现象的处理。挖掘患者内心隐藏的动机时,常常会遇到心理上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这是面对潜意识境界的一类情结反应。此时也要巧妙引导、妥善处理。
⑤解释与指导。对患者心理动态的来龙去脉逐渐了解后,治疗师适时并适当地给予指导、说明。指导和说明应尽量注意表述的方式,多采取迂回、间接或暗示的方式,让其启而有发、自行顿悟。
5.“精神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非分析性心理治疗”
施治者通过与求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施治者的权威、智慧和爱心,通过了解、理解、同情、启发、安慰、鼓励、关心、解释、保证、指导,来支持、帮助求治者,从而让求治者挖掘、发挥自己的潜力,面对现实,认识、处理问题,改善心境,提高信心,克服那些悲观、焦虑、恐惧、失望的心理,以度过心理危机,避免精神崩溃,促进心身康复,这样的治疗过程和方法、技术。
心理治疗提供的支持主要有如下六种成分——
一是了解。了解本身对患者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缺乏了解,那解释、鼓励和保证等都可能归于无效。
二是解释。要注意的是,解释过多不仅没有必要,甚至还有害处。
三是鼓励。也是适度的。
四是保证。保证是对医患双方而言。是指患者保证按医嘱“对因吃药”方可有疗效。施治者的保证必须实事求是,言过其实即使暂时有效,将来迟早要出问题。
五是指导。告诉患者如何对付疾病,如何安排休养和生活,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因患病而带来的若干新问题。
六是促进。这里指促进环境的改善,指的是患者的社会环境,又主要是人际关系问题。帮助患者同领导、同事进行协商或展开谈判,调动患者配偶的积极因素(必要时可安排家庭治疗),鼓励患者学习某种技艺或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
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应该注意下述三个问题——
一是,就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疗而言,要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重点地交谈,要防止含糊笼统的支持。
二是,对于慢性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要有计划和疗程。
三是,防止两种倾向。患者不合作、掩饰、阻抗,很容易引起治疗者的注意;但过于顺从、赞许、“听话”,则掩盖了患者的依赖心理,却往往被治疗者忽视。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心理疗法,它的适应范围——
一是,求助者突然遭遇严重的事故或心理创伤,精神接近崩溃,急需他人支持,来度过心理上的难关。
二是,长期在不良的环境中形成和存在矛盾、紧张、压抑,致使内心抑郁不安,感到前途渺茫,甚至产生消极观念,这样的求助者。
三是,求治者的自我能力脆弱或未成熟,需他人给予长期心理支持,以免精神状态恶化。
四是,求助者刚从严重的精神疾患中恢复过来,又面临适应现实环境的康复期,需要支持。
五是,在进行特殊性的治疗之前,可先施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稳定求治者的情绪。
六是,患有各种顽症、绝症如恶性肿瘤的病人,为减少其恐惧、痛苦及绝望心情,支持性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七是,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对疾病本质不了解,以致顾虑重重、消极悲观,或长期治疗不愈,对治疗信心不足,甚至对医务人员产生抱怨,这样的患者。
八是,患有各种心身疾病并对疾病疑惧的患者。疾病对人是一种威胁或危害,同时它又是一个不以患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患者往往会多少有些不安全感、恐病。不安全感、恐病的心理本身对患者又构成一种新的危害,它可以破坏患者稳定而愉快的心情,造成焦虑、疑虑和恐惧,也为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大开方便之门。进而,不良以至恶劣的心情往往又会造成患者机体功能的紊乱,阻碍疾病的康复,它还能使患者自我感觉恶化,使疼痛加剧。这时,支持性心理治疗成为有效的“抵抗剂”。
九是,患有各类神经症的人,通常要首先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其它心理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十是,人格障碍者,一般也需要支持。
十一是,除了心身患病,需要支持的情况和方面还很多,如因学习困难、考试落第、工作压力、下岗失业、失恋、夫妻感情危机、亲人死亡、人际关系紧张、自伤自杀等各种生活事件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挫折、失败、损失和不幸,所引发的心理危机,都需要支持。
从上面的表述看,精神支持疗法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施治者对精神接近崩溃、感到手足无措、需依靠别人的支持来度过心理难关的求治者,提供支持、帮助;另一个含义是对人格不成熟、情感脆弱或患有慢性精神障碍、退化性障碍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支持与照顾甚至是护理,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和恶化的程度,增强适应现实的能力。但“支持”不是“包办”。如果对人格不成熟、情感脆弱的年轻人长期、过分如此,则有包办之嫌。这会使其形成“依赖”,反倒不利于治疗,不利于成长,所以,笔者的辅导和治疗是“事不过三”。
“支持性心理疗法”≥“精神支持疗法”。现在,有一种观点是把“支持性心理疗法”单列。因为“支持”的范畴已远远超过“精神”,甚至主要包括“认知”的,还有“人本”的和“行为”的等。当治疗者提供的“支持”,构成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这时的治疗便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6.“暗示疗法”
是指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引导求治者顺从、被动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意见,从而达到某种治疗目的,这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即暗示感受性,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手势、眼神、表情、语言、行动或某种符号对人如求治者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使求治者接受施治者或求治者自己的某种意见或观点,或按施治者指引的一定方式进行活动。它不“以理服人”,不是“劝说”,更不是“指示”、“命令”;而以无批评的接受为前提。暗示的内容不一定有根据,有时还要“善意欺骗”或“有意误导”即“权威性谎言”,但由于求治者在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因此心理上便竭力趋向这项内容。它是产生于潜意识的一种心理反应机制。
心理学上的暗示标准或效果不在示意方,而是指接受示意的人的心理、生理、行为在自身不明不白、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受语言、动作、意念或情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避开接受示意方的思考功能而影响其“潜意识”的现象是“暗示”。见上面的表述。
经过接受示意方的思考功能以影响其“显意识”的现象是“明示”。如群众请求领导办事,领导说:“等研究研究(烟酒烟酒)!”
暗示疗法是心理医生有意通过暗示促使患者得到心身康复,属于有意暗示中的“善意暗示”。
“恶意暗示”为江湖骗子和阴谋家所用。
分法不同,暗示包括——
⑴“直接暗示”:生活中的望梅止渴、思梅止渴、推销的“托”。
直接暗示疗法,让求治者舒适静坐,施治者以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以诱导,从而使求治者接受暗示,改变原有的病态感觉或不良行为。
⑵“间接暗示”:生活中的广告特别是“软广告”、某些信息。
间接暗示疗法,借助某种刺激、仪器检查或注射某种无副作用药物(“安慰剂”)的配合,再用语言或表情、行为进行暗示强化的方法。
⑶“反暗示”:生活中的“激将法”就是一种反暗示。反暗示引起逆反、反抗,反而达到本来就想得到的效果。
⑷“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这种暗示实现于或落实在动作或行为之中,还可以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如有人被医生误诊为绝症,而这人的精神和身体一下子都一落千丈,不长的时间便死了。
他人暗示疗法,是由施治者对求治者施加暗示的方法。
⑸“自我暗示”:是源于自己,当然他人暗示也要通过自我暗示而起作用,即从自己这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意识中或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这种暗示实现于或落实在动作或行为之中。
自我暗示又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
一是语言性自我暗示。利用内心独白对自己进行暗示。这种性质的自我暗示,常与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相关。如,恐怖症患者可以这样喃喃自语:“大丈夫应该是无所畏惧的!”再如有的患者想像并对自己说:“我的身体会一天天好起来!体内的白细胞在杀掉那些病菌!”
二是动作性自我暗示。通过自认为有助于疾病康复的动作对自己进行暗示。例如散步、做气功等能使身体复原,于是便抱着极大的希望去从事这些活动。
三是情景性自我暗示。创造足以引起积极情绪发生的情景对自己进行暗示。如认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能陶冶自己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于是就设法去旅游。
四是睡眠性自我暗示。相信睡眠能使人消除疲劳、改善心境、恢复精神和体力,于是利用睡眠休息对自己进行暗示。如“躺一会儿就会好的”,“夜里好好睡一觉就能痊愈的”。
自我暗示疗法,是个体以内心的主观想像并自信这种想像必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心理变化而进行自我刺激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求治者在施治者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认知、思维、言语、联想等心理活动过程,而调节或改变不良状态、去获得心身健康,这样的一种方法。自我暗示疗法的实质是个体自觉地诱发出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地排解因疾病产生的消极、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转变成可增强抗病能力的心理状态,并利用心理状态的稳定使其保持下来,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许多松弛训练方法实际上包含了自我暗示过程。自我暗示疗法要坚持进行才有效。
⑹“积极暗示”(正面):早上起来照镜子,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漂亮、精神,我的心情很好,我一定会成功。
⑺“消极暗示”(负面、否定式):如活一天离死近一天、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四面楚歌,有人说:“我有绝症,我的身体越来越糟。”
⑻“咒语暗示”:灵不灵验,不在于是不是,而在于信不信。不要轻易地说什么“这是迷信、反科学”。
有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人被关进冷藏间,见有“冷冻”二字,顿时紧张,遂在惊恐中死去。其实冷冻机未开。这是自我暗示、无意暗示、负面暗示的综合。
暗示特别是自我暗示的力量有时大得非常惊人。暗示能强烈地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所以有专家认为癌变主要是由于主观情绪、自我暗示所致;有的患者的“简单联想”可使自己信心大增,潜能发挥,疾病得愈。
能影响暗示的因素有——
一是施术者的权威越高越好。
二是患者在情况不明或困惑的时候。
三是松散的群体。
四是年纪小、体质弱、惰性大、独立性差者。
五是多疑者。
六是神经衰弱和癔病的人。
七是多为农村女性。
日常生活中的暗示现象非常多,受暗示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暗示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辅导、治疗角度说,它不只是催眠的要素,也是其它心理分析治疗的要素。所以,笔者认为,其实,广义的暗示疗法不但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渗透在诸多的心理疗法之中;由此,进而可以说,暗示是任何心理医生都会采用的方法,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
“催眠暗示”单独于“催眠疗法”中表述,“安慰剂暗示”单独于“安慰剂疗法”中表述。
暗示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特别是癔症、强迫症)、性心理疾病、口吃、运动障碍及某些身心疾病。
7.“安慰剂疗法”——暗示疗法的派生疗法
“安慰疗法”—“安慰剂疗法”,这里的“安慰”指的是通过一些所谓的“进口药”、“特效药”和“祖传秘方”(它们都是非处方药药品)来完成,所以称“安慰剂疗法”。
一位双腿瘫痪的患者,打了一针“特效药”(其实是葡萄糖水)后,马上能够走路了;一位严重失眠的患者,服了一粒“进口药”(其实是维生素C片)后,竟安然入睡;一位突然说不出话的女教师,给她在“某个神奇的穴位”扎了一针,她又能口若悬河了;注射维生素B12,这种药对贫血症有帮助,但对癔病患者或过于紧张焦虑的求助者说“这是给你打的进口高级镇静剂,并且绝无副作用”,结果他真的镇静了。
这些本身没有什么药理效应却有暗示作用的东西,叫做“安慰剂”。
从上面举例的情况看,目前常用的安慰剂有两类:一类是无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葡萄糖、乳糖、生理盐水等;另一类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与治疗现在的疾病无关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维生素类及无关的中药煎剂等。虽然安慰剂本身是无特殊治疗作用的或与治疗此疾病无关的一些药物,但是临床应用后常常可以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就是说,有时还需要给患者用“假药”(安慰剂)——“暗示”的一种。
安慰剂疗法的突出特点是无副作用、见效快。但它也有显而易见的限制,只能在某些疾病中使用,并且不能反复运用,而且对患者要严格保密,否则一旦真相暴露,便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了,今后甚至即使给予“真药”,也未必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咳,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天机”真的不可泄露,因为一旦泄露便不灵验了。但另一方面,你一点都不泄露,世人不理解,事情再好也不被认同或接受。从心理健康宣传角度说,“天机”就是心理辅导、咨询、治疗中的“策略”、“提法”和“技术”、“方法”等,也包括“权威性谎言”(一种“伪装暗示”)和这样的“特效药”。
安慰剂疗法常常需要与其它心理疗法配合才能收效,它常常用于治疗疼痛、哮喘、性机能减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癔病、麻醉药品成瘾及精神病类等疾患或症状。
8.“催眠疗法”
采用“催眠术”,使求治者的神经疲劳、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或动作,控制求治者的心身状态和行为,使其彻底放松,缓解或消除求治者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这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的恍惚状态,是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移行现象”。催眠的要素便是“暗示”。
催眠与睡眠有区别:催眠是假睡,被催眠者能听到催眠师的说话,但别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而睡着的人对外界没有思考,但在潜意识里会做梦。催眠的后半部分可以导致睡眠。
“催眠术”是心理医生运用不断重复的、单调的言语或动作等,对求治者的感官进行刺激,诱使其意识状态渐渐进入一种特殊境界,这样的治疗技术。通过催眠,求治者认知判断能力降低,防御机制减弱,表现得六神无主,被动顺从,容易“招供”,甚至会失去理性。这时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可随心理医生的暗示或指令转换,而对周围环境却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状态下,求治者对暗示词会象海绵一样地吸取,仿佛“溶化到了血液中”并成为自己原有观点的一部分;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经历或体验,畅述内心的秘密和隐私。这样,这时,心理医生对求治者运用心理分析、解释、疏导或采取模拟、想像、年龄倒退及心灵传感等方法进行心理辅导或治疗,把那些抑郁、焦虑、厌恶、紧张等有害的负性意念及不愉快的事件、痛苦的经历清除掉,用自信、满足、勇气、沉着、胜任、协调、专心、信奉等积极的“正性意念”来调整心理、生理活动,改善情绪,增强机体的免疫、生长与修复功能。
催眠术起源于中国、印度、埃及,之后却是在西方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并形成催眠疗法。
例如,中国古代巫师、方士让人神游阴曹地府——他人催眠,佛教坐禅——自我催眠,宗教徒们膜拜——集体催眠等。最初运用催眠是为了服务宗教活动、怀念已故先人、个人修身养性。把催眠术用来治疗疾病应当归功于古希腊、古埃及的医生们。当时人们笃信宗教,因此,让人们进入催眠状态无需很高技巧。
⑴发明和发展催眠疗法者主要有——
麦斯麦(麦斯默):由“动物磁力法”到“麦斯麦术”。前面有交代。
布雷德:英国外科医生,他扬弃了麦斯麦的“磁力”理论,提出催眠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或暗示性睡眠现象,把“麦斯麦术”改为“催眠术”。布雷德被认为是现代催眠术的创始人,是尝试对催眠进行科学解释的第一人。
夏科:弗洛伊德的老师,他在癔病者身上进行了催眠实验。他把催眠过程分为放松睡眠阶段、嗜眠阶段和僵直性昏厥阶段。
布洛伊尔:前面有交代。
弗洛伊德:前面有交代。
巴甫洛夫:参见行为主义疗法。
麦独孤:美国心理学家,在对催眠的研究中,他提出脑部缺血说。认为,催眠现象是被试者脑部缺血造成的。当被试者被要求静息和少动的时候,脑部的血液因流向四肢而减少,进而导致眩晕状态的出现,并因此诱发催眠现象。他对催眠术做了纯生理学的解释。
横井武陵:日本的心理治疗家。他的催眠治疗效果非常有效,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人格高尚、本身就具有权威的暗示作用;二是他拥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⑵催眠治疗的步骤等——
首先向求治者说明催眠治疗的性质、要求、目的、步骤、方法和技术。
催眠过程主要应用直接暗示(凭着催眠师的威信,用简短、明确、权威性的言语或催眠师轻柔地抚摸被试的额部等部位,而使其进入催眠状态)、间接暗示(借助“催眠药”如葡萄糖酸钙等药物,或“催眠物”如面对天花板上发亮的灯光和听单调、深沉的“拍节器”声音等)、引发想像、催眠分析、年龄倒退及心灵传感等方法。
催眠诱导的技术主要有凝视法(包括光亮法、吸引法、补色法)、倾听法、抚摩或按摩法、观念运动法(包括食指紧贴法、双手并拢法、身体摇摆法)及借助脑波等生物反馈装置等,帮助放松身心。
其次测试求治者受暗示性的程度。
催眠前告诉被试或求治者要对他的神经系统进行测查。催眠易感性的测定主要有:鼻嗅法、触手法、口渴法、导热法、记忆法、后倒法、摆垂法、幻想法及卡片法等(具体作法从略)。
最后进行催眠。
⑶催眠诱导语及示例——
催眠诱导语,是催眠师在诱导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时所讲的一些暗示性的话。其内容虽不一定相同,但基本上必须符合三个原则:一是语音平抑、低沉,二是语意单调、柔和,三是语句重复、肯定。
温度适中的催眠室里,在温馨的光线下,让被试者放松地躺在舒适的沙发椅或床上(若是浅度催眠可坐着),调整呼吸,注视头部上方的灯盏、水晶球(或前面的什么)……
催眠师在一旁以单调、低沉、肯定的言语,反复暗示受试者:“现在你专心看着那灯盏,眼睛盯着看,眼皮越看越沉重,越看眼皮越沉重,眼皮沉重得睁不开……全身也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没劲儿,越来越想睡……”当受试者显示头颈和四肢无力、眼睛眯缝时,可诱导受试者:“你的眼皮沉重得睁不开了,真的。你试试看!”接着暗示:“你的手也放松得没劲儿了,动不了啦,真的。你试试看!”受试者欲睁眼而不能,想举手却举不起。这标志着受试者已进入催眠状态。但要检查他是否在真心地合作。
验证确是在真心地合作后,诱导语:
“把你的眼睛闭起来!好。现在,希望你专心仔细地听我说话,心里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眼睛闭起来,眼睛闭起来……相信你会觉得很舒服,轻松,保持内心的清静,除了我的话,以外的什么都不想……闭起眼睛,舒舒服服地闭着眼睛,保持内心的空宁,除了我的话,什么都不想……现在,你觉得双臂、双脚都很重吧,好,放松双臂,放松双脚,放松,放松全身……好,两腿肌肉放松,手臂肌肉放松,全身放松……很好,现在,仿佛你已来到冥冥之中,回到冥冥之中……在冥冥之中,你觉得更加放松,更舒服……你更加放松,更舒服……你现在只能听到我在说话,只听到我的声音,只听到我的声音……要继续保持内心的清静,保持内心的空宁,全神贯注,只听到我的声音……你觉得很舒服,全身很松弛……你开始想睡了,想睡了,很想睡了,非常想睡……保持内心的清静,保持内心的空宁,只听到我的声音……你觉得全身放松,全身舒适,很舒适……
“均匀地深呼吸,深呼吸,深深地呼吸……放松全身,只听见我的声音,保持内心的平静……你开始入睡,开始入睡……保持内心平静……你已入睡,你已入睡,你已睡着了,深深地睡着了,深深地睡着了……舒舒服服地睡吧……深深地,舒舒服服地,睡吧……你睡得更深,更舒服,你睡得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你深深地睡着了,保持内心平静,你睡得更深,更舒服……你睡得更深,更舒服,睡着……睡着……睡着……全身舒舒服服地,睡着,睡着,睡着,睡着……你睡得很舒服,睡着……
“当我从一数到九的时候,你会睡得更深,睡得更深……当我从一数到九的时候,你会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睡得更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更深,更深,更深……你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
就这样,诱导性暗示,使受试者进入催眠状态。
在浅度催眠基础上可继续深化,诱导受试者:“你现在很安静,睡得很好,全身很舒服,全身越来越轻松,你的左手轻得往上飘起,越飘越高,越飘越有劲,左胳膊越来越有劲……”当受试者缓缓抬起左手,催眠师可弯屈他的左臂,感到有抗力,这是中度催眠的标志。再度深化,暗示:“你全身越来越轻松,双腿轻得要自己走动,自己走动……”若受试者缓慢站立并行走,便是深度催眠即“梦行”的标志。
诱导催眠的时间短的约3~5分钟,一般为10分钟左右。半小时仍不能入眠者,停止催眠。
当患者进入催眠状态,便可进行治疗(从略)。
治疗结束,催眠师对患者说:“现在,治疗结束,治疗好了……你可以安静睡吧……”让患者再安静地睡眠,即转入自然睡眠,几分钟后,解除催眠—睡眠状态,肯定地对患者说:“好,现在,已经治疗好了……你该醒了……你会随着我数的数越大,头脑会越清醒,数到九,你会完全醒来。”催眠师缓慢地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好,现在,你的病已经治疗好了!你开始清醒了,越来越清醒了,清醒了,完全清醒了……”这时可看到受试者的身体开始活动,眼睛慢慢睁开。有的受试者可能听一次数数醒不了,可数两次到三次。若还不醒者,可让患者继续睡一会儿再唤醒。
⑷催眠的分类——
①按手段可分为语言及非言语(如声响、触摸、药物)催眠。
②按程度可分为浅度催眠:如呈宁静、肌肉松弛状态,催眠解除后,能记得催眠中所发生的事情;中度催眠:如呈无力、迷茫状态,催眠解除后,只保留部分记忆;深度催眠:如呈僵直或“梦行”状态,痛觉减退,对针刺无明显反应,除了施术者说话的声音,其它什么也听不见,催眠解除后,对催眠过程中的事全部不能回忆。
③按施术者可分为自我与他人催眠。
④按人数可分为个别与集体催眠。
⑤前世疗法:是催眠暗示疗法中的一种扩张心理层面的治疗方式,如通过宗教、星象、风水、求神、观相、问卜、算命、解梦、气功、过阴(又叫走阴)等方式进行催眠暗示,瓦解脑子理性的抑制层面,进入潜意识区域,提取创伤记忆,予以疏通,使受创人得以发泄,进而脱离情绪低潮及排解各种痛苦或症状。前世疗法又叫前世回溯疗法,该疗法的原理是,人们现世的一些心理疾病和长期疼痛的根源有可能来自于前世。通过让来访者在催眠或入定的状态下闪回其经历、症状和伤痛之“果”,同时解读其前世之“因”,进而使来访者今生的疾病和疼痛得以治愈。
⑥还有药物催眠治疗和音乐催眠治疗等。
⑸关于“自我催眠疗法”——
自我催眠:人类具有利用自我意识和意象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资源,进行自我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实际上,人们早已应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祷、宗教仪式、印度“瑜珈术”中的某种类型、我国气功术中的“静功”和日本的“坐禅”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自我催眠。在自我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不仅能够改变感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射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因此,在催眠状态下,根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性情感、良好的感觉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这样,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机制作用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及控制。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是通过自我催眠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调节或控制心身状态和行为,这样的一种心理疗法。
自我催眠,通常采用自行闭目安神,调整呼吸,数呼吸次数、听呼吸声音,辨别吸气和呼气的气流温度差别等,再结合使用意念,按一定顺序放松全身各部肌肉等方法来进行。
学会并使用“自我催眠疗法”,可以为自己做心理保健。
智商比较高、具有想像力、能够放松自己、性格比较稳定、能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人,适合做自我催眠。
催眠治疗时会产生“通感作用”,患者和治疗师之间有密切的感应关系。治疗时一般要在安静、昏暗、温馨的房间进行,有时还要有背景音乐。
⑹催眠疗法主要适应于——
①神经症。如癔症、疑病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②身心疾病。如胃溃疡、痉挛性结肠、慢性哮喘、冠状动脉机能不足等。
③情绪性反应等人格障碍。
④性功能障碍。
⑤烟酒滥用和麻醉药成瘾。
⑥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痛、偏头痛、经痛、癌痛。
⑦心因性遗忘、失音、瘫痪。
⑧睡眠障碍,尤其是紧张焦虑引起的失眠。
⑨儿童行为障碍。如遗尿、口吃、多动等问题。
⑩通过催眠麻醉进行外科手术。
该疗法疗程短、疗效快、所需条件简单,不少心理医生都乐于使用。但也有缺点,如并非所有求治者都能成功地接受,疗效往往不巩固。
“暗示”与“催眠”两疗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催眠是暗示的一种形式,催眠时又离不开暗示。
许多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并不因催眠师的暗示而完全失去自我。催眠效果取决于受试者是否主动接受暗示。受试者接受暗示程度的高低,称为催眠易感性。一般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接受催眠。
而笔者对催眠疗法持低调子,原因还不是因为有那几点缺点。而是——在催眠状态下,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大脑皮层也失去了对新刺激的鉴别批判力;因此,新刺激具有极大的征服力,患者明显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时,遗忘的经验可以再现,压抑的情感可获释放,真实的想法得以流露。进而说,催眠治疗师言语的刺激、安慰、疏导、保证、许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从而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在潜意识区域唤出受创人完整的创伤记忆时产生二度伤害。可见,催眠和催眠时的暗示是操纵潜意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因素,它要求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伦理规范、责任心和掌控能力都非常强,因此不是所有的心理医生都适宜或能够运用的。
因此,深度或治疗式的催眠,笔者基本不用,虽然还是一家催眠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当然,浅度和广义的催眠(暗示),则渗透于各种疗法之中。
9.“冥想疗法”又称“自律疗法”
所谓的冥想疗法就是停止大脑皮质的悟性和理性作用即停止意识对外的活动,调适“自律神经”,使其呈现活络状态,达到“忘我之境”,保持愉快心态,这样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或方法。
这不是要消失意识,而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让潜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进而与“宇宙意识波动”相连接。
宇宙本身充满着波动,波动即是资讯,充满着未知的构想。冥想可以调动人的生物信息场,让我们的左脑平静下来,让意识听听右脑的声音,即由冥想开启右脑,自由地使用宇宙的资讯与构想。人类的脑,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受到天体星球运动的影响以至支配,甚至具备同宇宙波动同频道的机能,如同收音机一样,调对了频率,就能接收到信息,冥想就是调整自己与宇宙波动使其共鸣的一种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身养性行为,如坐禅、瑜珈、气功等,而现如今已被运用在许多心灵活动的过程中。
冥想的方法很多。如坐禅,祈祷,读经,念诵某个题目;也有站立姿势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另外,欣赏喜欢的电影、恭听喜欢的古典音乐或是兴奋地憧憬自己的未来等,都可以算是冥想的一个方式。当然,如果采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方法时,不但有痛苦,而且也是白费心力,这反而带来身心的疲劳。因此,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来判断。
10.“领悟疗法”又称“顿悟法”、“内省法”、“认知领悟疗法”
参见上面的“直接分析疗法”。
参见下面“认知疗法”中的“认知领悟疗法”的表述。
11.“心理动力(学)疗法”又称“谈话疗法”、“烟雾扫除法”、“涤清法”、“净化法”
参见上面“直接分析疗法”的表述。
这是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创造的一套治疗方法,治疗癔症。参见上面的对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的介绍。
该疗法后来一般为短程疗法。
12.“疏泄疗法”又称“排泄疗法”、“疏导疗法”
对求治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合理宣泄,使之畅通,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进而促进身心健康,这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也像通常所讲的“打扫烟筒法”,即把积存的心理郁闷打扫干净,使神经通畅无阻,心情轻松愉快。“发泄”—“排泄”—“宣泄”—“疏泄”,广义地说是一码事,但这里有境界高低和效果大小的不同。笔者主张境界高的“疏泄”。
疏泄疗法利用或创造某种情境,让求治者把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疏泄疗法的作用在于把因挫折而产生并压抑下来的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等各种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得以排解,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
当一个人遭遇到突然的、意外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生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负面情绪的方法。这时别人的善意劝告就是“疏导”。心理学劝告人们: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提倡“喜怒哀乐形于色”,因为强行压抑自己情绪的表露,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当然要把握一个“度”并注意时间和场合。
疏导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心理疗法,也是疗效较显著的一种心理疗法。疏导法的工具主要是语言。心理医生以鲜明、准确、生动、灵活、亲切的语言,分析患者疾病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疾病的程度和特点,教给患者以武器和方法,激励、鼓舞患者增强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患者自我领悟、自我分析和自我矫正的能力,改造个性缺陷,促进患者自身病理心理状态的变化,缓解以至消除症状,巩固疗效。
疏导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疏通阶段。
二是矫正阶段。
三是引导阶段。
四是巩固阶段。
其操作又有谈话性、书写性、运动性和哭泣性等疏泄方法——
“谈话性疏泄”是通过与亲朋好友交谈,尽情地将消极情绪倾诉出来。但谈话对象必须是自己最亲近、最理解自己的人,否则就难以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也难以获得理解、同情和安慰,甚至反而会惹来新的烦恼。
“书写性疏泄”是通过写信、写文章、写日记或作诗等方法,将内心的消极情绪排泄出来。其好处是让那些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直接对人表露的消极情绪得到排解。但如写信,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麻烦,不要将信发出,待消极情绪消除后,立即将其焚毁。也可以叫做是“文字排郁法”。
“运动性疏泄”是通过打球、游泳、捶击枕头、撕碎废纸等方式,将消极情绪排泄出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容易产生激情的人,但也要进行自我控制,不能进行诸如捣毁室内摆设等破坏性的疏泄。
“哭泣性疏泄”是通过嚎啕大哭或偷偷流泪将消极情绪排泄出来。研究表明,流泪能将人体内导致情绪抑制的化学物质排除,从而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发生或赶走不愉快的情绪。当然,哭泣应该注意场合和时间,但就排泄消极情绪的程度来说,痛快地、毫无顾忌地声泪俱下,一般要比有节制、偷偷哭泣的效果要好得多。
这里捎带说说纸巾。纸巾与纱布。纱布是传统医学手术用来止血和包扎用的,而纸巾是给来访者做“心理手术”时止泪用的。笔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发现,患者什么时候流泪、流多少泪,是检验他的阻抗或配合以及辅导或治疗有否效果的“试金石”。而纸巾,在患者“宣泄”的时候起到及时的辅助性工具的作用。
13.“精神集中法”又称“前额法”
当弗洛伊德发现许多患者难以顺利地进入深催眠状态时,他毅然放弃了经典催眠法,一度采用了精神集中法。具体做法是:让患者在清醒或比较清醒的状态下,集中精神去回想过去患病的经历或体验,并报告给治疗师;假如患者一时尚不理解或不能回想与报告时,就让他闭上眼睛,然后治疗师把手按放在他的额部,对他说:“经过这样用手按压,你现在可以想起来了,或者有些事像图画一样出现在你的眼前。在停止按压时,不管你想起或看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但是,使用前额法治疗也可能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用手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其难以进行联想;二是不断提问,干扰了患者的思路。这还是一个接受暗示程度的问题。
14.“意志疗法”
奥托·兰克对心理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意志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兰克动员患者以自己的意志来对抗其逃避痛苦和冲突的倾向,鼓励患者在治疗中扮演一个更主动、负责的角色。所谓意志指的是人格中奋发成长、克服冲突、发展自律的部分。兰克相信动员意志可以促成治疗的进展。
意志疗法是兰克根据其“出生创伤学说”而设计的治疗技术,他建议精神分析家应直接了解这种与出生有关的焦虑,帮助患者在一个有限的治疗期内度过这种焦虑。他论证说,在传统的精神分析中,患者不愿结束分析、中止治疗,这类似于不愿同亲人分离;因此精神分析家应让患者像断奶一样逐步脱离这种在治疗上的依赖关系。兰克提出,意志是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力量,还是控制和使用本能驱力的积极力量;因此,精神分析期间患者不愿停止治疗,这也是意志薄弱的表现,所以应当用意志、毅力和自控力引导患者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
另外,兰克也非常强调存在于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对治疗的效果。他认为,患者自身具备个人能力,治疗者只是一个积极的协助者,营造出一种情境,使患者唤起他自己的积极意志,由此成长。他甚至把他的疗法称作为“关系疗法”。
人本疗法的鼻祖罗杰斯曾邀请兰克做演讲。从兰克的疗法中,罗杰斯看到“患者中心疗法”的雏形。在这方面,罗杰斯感谢兰克。
15.“解释法”
解释就是为来访者提供对于现实世界的另一种看法的方法或技术。通过解释,让来访者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无意识之中的内容变成有意识的内容,以便辅导或治疗。
参考下面的“解释”一专业术语。
16.“意象(意向—意境)疗法”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意象对话疗法”近似荣格的精神分析法。该疗法使患者产生一种“意向—意境”并使其在“意向—意境”中放松,排郁,升华。意象对话也包括自己跟自己对话。
如让癌症患者想象肿瘤的样子并将其绘成图形,然后鼓励他们(最好是小组疗法)想像自己体内的“特种部队”(白细胞)正在攻击和吞噬这些癌细胞,仿佛见到图形在渐渐缩小,进而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再如,对一个失意、甚至是绝望中的人进行治疗。先让他闭上眼睛,想像:冰河时代到来,茫茫冰原,一望无垠,自己挥舞着竹刀在应对着漫天的飞雪,这雪下得好像永远都不会停止……然后再想像:太阳出来了,冰川融化成河水,草木禽虫复苏,崇山峻岭披绿,空气中能闻到花香,丛林里会听见鸟鸣……
而对大多的来访者则是让他“走进”房子里。如前面“投射测验法·关于意象的象征与投射”中介绍的。
还有通过联系动物意象来分析来访者的意象。
实际上做意象对话就象是在编一个故事,来访者会说出一些人物、鬼神、动物、物品之类的意象,咨询师先跟着、再引导着来访者走。在引导来访者走的过程中,当来访者与咨询师进行白日梦般的对话时,治疗作用正悄然而至。它通过诱导来访者做想像,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象进行改变或调整,把难看的改成好看的,让荒凉的变成郁郁葱葱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只要这个故事编到最后有一个好的结局,就是意象对话的成功。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很快建立医患关系,减少治疗中患者的阻抗,它是调动潜意识的一种捷径,是对深层人格认知的工具(即直接在人格的深层进行操作)。它像催眠疗法一样,以内部意象为手段、方法,对求助者的内在世界进行探索。求助者能将治疗师的解释和指导迅速、无条件地接受,并在潜意识里内化。通过与求助者内心“原始人”的交流,治疗师能洞若观火地看到人的潜意识,进而通过意象调节,帮助求助者在潜意识里解决矛盾冲突,让个体获得深入的人格改变,促进其人格成长。这种在“心理X线透视”下治疗的方法,就是意象疗法。
意象疗法适宜于辅导人格问题,咨询负性情绪问题,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等。
心理学家朱建军是国内“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创立者。意象对话技术,主要是由朱建军融合东方的佛教、道教等文化思想,融合西方精神分析中的释梦技术、催眠技术、主动想象技术、人格意象分解技术以及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意象技术等,并结合自己长期的实践加以改进、整合,而形成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门技术。因此,应该说意象对话疗法是我国自己的一门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是东方和西方心理学正在走向融合的一个产物。朱建军于1990年创立,十几年来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对国人的作用,其效果是很好的。
17.“游戏疗法”
安娜·弗洛伊德创立,主要用于患童。
18.“非我疗法”
是指利用兴趣、移情、转移注意、改变价值观或方法论等手段,将自我认识特别是负面情绪挤出意识层面,让患者在特定时期忘记自己,这样的一种心理疗法。
非我疗法的关键在于降低对自己的关注,让心在“我”外放松和解脱。少关注自己,多关照他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关注太多只会带来无穷的烦恼,不要过于认为自己很重要。“无心插柳”、“只管播种”而已。
非我疗法能获得“置身事外”的轻松心境和清醒认识,结合“兴趣疗法”等,对辅助治疗“强迫症”、“焦虑症”及排解紧张和焦虑,很有疗效。
人总是在过分回顾自己时触到孤独,如果说追忆是水,那么孤独就是潜在水里的怪兽。如果不过分想到自己,是不会感到孤独的。“非我”就是个体对自身的突破,是将自己的一部分时间、精力和资源用于自己以外的现象和过程。这也是热心肠、乐于助人、有着专注和献身的人较少感到孤独的原因。
当然,这只是机械的分类而已,其实有很大的交叉性或边缘性,一个治疗师不会去机械地、单一地按此操作。另外,同一个疗法又有几个提法,这是疗法的尚未成熟或者是翻译的尚未规范的缘故,不必较真。
下面要介绍一组专业术语。它们与精神分析疗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一些可以列为精神分析疗法的亚种、方法、技术或产生的现象,有的也可以看作是对诸多亚种的补充说明或辅助解释——
19.“治疗设置”
在系统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对治疗师产生“移情”,而治疗师也会对患者产生“反移情”。尽管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精神分析治疗师早已把识别和处理移情与反移情作为理解患者和治疗患者的强有力的工具;但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或识别后处理不当,移情与反移情会成为一种阻碍治疗的力量,将会给治疗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移情与反移情都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因此它既不被患者所认识,有时也很难为治疗师所察觉。而能够帮助治疗师察觉到自己的反移情,也能够像镜子一样使患者在治疗师的帮助下看清自己对治疗师的移情反应的,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所强调的“治疗设置”。
治疗设置就是患者与治疗师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基本框架或规定、规则,如治疗的具体时间、场地、频次、疗程、是否用药(包括安慰剂)、费用、付费方式、如何改变治疗方案甚至包括治疗师与患者的座位如何安排,等等。这种具体且严格的治疗设置的意义在于,它就像一个灵敏的、可比较的、甚至是量化了的检测工具,治疗师可以将设置作为“标准”,通过观察医患或咨访双方是否遵守这些设置(如,是否忘记预约时间了?是否付费?忘记收费了?想提前结束还是想延长治疗时间?是否在治疗以外的时间试图保持联系?等等),从而体察在治疗过程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20.“移情”
“移情”,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所使用的一个术语(也是一种分析法)。指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疾病患者有可能把心理治疗师当作与原事、原情有关的某个或是恨的、或是爱的人,如自己的配偶、父母或仇人等,对心理治疗师产生强烈、毫无根据、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或叫“情感迁移”,并借以调节自己行为的体验。
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或早些时候同他有关系的人的情感关系,转移到正在施治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上去,形成了患者与治疗师普通医患或咨访关系之外的另一种情感关系;尽管心理治疗师的举止言行并不存在对该患者产生的这种“移情作用”需要做出解释或负责的原因。正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爱慕、敬佩、赞扬、依恋、信任等,叫“积极性移情”(正移情);负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憎恨、仇视、恐惧、厌恶、不信任等,叫“消极性移情”(负移情)。
移情,表示患者的“里比多”(即利比多、力比多,是翻译不规范造成的)离开原来的症状而向外投射给治疗者,此时移情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治疗的障碍甚至是一种失败,另一方面也成了治疗的又一个对象或内容。治疗者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患者对其亲人或其他人的情绪反应,引导他讲出痛苦的经历,找到病状的根本原因,揭示移情的意义,再通过“反移情”方法、技术,使移情成为治疗的突破口、推动力或向导,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移情对于神经症特别是癔症的治疗是十分有价值的。基本上说,早期关系的影响或情结,会在与分析师的治疗关系中,借助突破类似的情绪冲突而加以化解。
当然,这种现象不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并且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发或下意识地表现出来。特别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受到严重心理创伤会一生难以愈合,其“阴影”会显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随时都有可能“迁怒”到他人身上或别事上来,虽然他人或别事往往与这个人此时、此地、此事毫无关系。由此形成“决定论”:我的现在是由过去形成的,我的将来由现在决定。此观点虽偏激,但有一定的倾向性。许多人往往通过辨认别的人和事,从而产生“共鸣”或“通感”,并借此调节自己的行为体验。如“兔死狐悲”,尽管狐狸对兔子并不是真正有感情;有的中年科学家突发脑溢血死去,同龄人伤感,虽然死者和伤感者并不认识;“同病相怜现象”;有的小学生把男老师当作自己已故的父亲;有的中学生高考落榜后自杀,究其因是少儿期多次受到心理创伤一直没有愈合,高考落榜只是“导火索”。
由此可见,移情的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患者一方,鉴于治疗者本人也有童年时期的那种经历、情感以及关系,他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个人情感,这是一种反向移情。若此,这种移情会导致治疗的失败。——正因为如此,所以心理师必须以中性的情感或角色面对患者,这在心理师必须具备的原则和职业道德中都有表述。
21.“反移情”
“反移情”,指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患者有“移情”现象,心理治疗师通过制定有关“自由联想”等的方案,让患者的自由联想穿过“阻抗区”,暴露出真实的想法,上升到意识层面,以便了解患者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和找到证据。可见,反移情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策略或手段,为的是达到清除患者“掩饰”或“阻抗”的目的。
对于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反移情有潜在的用途,可以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因此,也成为协助患者克服依赖、适应环境、走向独立、培养优良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22.“同情”
在反移情的时候,需要表示出对患者了解、理解、同情。“同情”是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搞好医患或咨访关系;所以,“同情”成为治疗的辅助性方法、技术。而笔者的临床实践表明,当它要成为辅导或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时,进而应转换为“同感”,然后进行操作。
23.“共情”
“共情”,也有译为“神入”或“感情移入”,有设身处地的意思,是为了调动患者的潜能,使其在治疗师的治疗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它一定是手段。正如笔者在前面的心理师应具备的原则和职业道德中所表述,“同情”的深一步,并且双方产生情感互动,这便是“共情”。“共情”很可能会失去理性,稍微把握不好,便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笔者不主张或赞同“共情”,而坚持“中性感情”的提法。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对共情也有阐述。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桥梁。
正因为“移情”、“反移情”、“同情”和“共情”这4个词,很专业、复杂,本来就不好理解,不同的人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也很不好把握;所以笔者认为,重点掌握好这“四情”,是作为心理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师,也包括下面将要介绍的人本治疗师)的基本功之一。
24.“掩饰”
“掩饰”,是把真实或事实掩盖起来。对于求助者来说,什么是“事实”?什么叫“掩饰”?笔者似乎在咨询时形成了个“开场白”,即首先询问求助者对事实和掩饰是怎么理解的。
对于求助者来说,事实包括自己过去和现在发生的生活事件,是过去时,要么肯定地回答,要么因时间的久远而可以使用“大概是”、“好像是”、“应该是”之类的模糊词语;而对于求助者同别人交往、互动时特别是对方的想法,一定要使用“我认为”、“我感觉是”、“可能是”、“也许是”等词语,就是不能使用“肯定是”、“保证是”、“就是”、“应该是”之类的词语。
掩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意识层面的掩饰,一种是潜意识里的掩饰。对于意识层面的掩饰,可对求助者说:要么实话实说,要么无可奉告;潜意识里的掩饰,求助者是基本不知道的,这需要心理师动用“无形的听诊器”或通过“技术流程”鉴别出来。语言表达意识,所以意识层面的掩饰已经显得不怎么重要了;肢体语言表达潜意识,因此,鉴别出潜意识里的掩饰,才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技术。——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些求助者一方面需要心理师的帮助,另一方面又不信任心理师如掩饰。
“掩饰”的进一步便是“阻抗”。
25.“阻抗”
“心理阻抗”,是说在接触、沟通特别是进入深入性咨询、治疗时,求助者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要掩饰或隐藏隐秘的“心声”,即真实的问题被埋在心理防御机制和外表症状的深层下面。阻抗是患者对治疗的一种抗拒力量,它维护现状、阻挠改变、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过分谴责,它不愿放弃那些形成情感症状的幼稚冲动的想法、态度、感受或行为,它往往会使治疗受阻、重心偏移;所以敏锐而老成的心理师能用“心理听诊器”,透过“心灵的窗口”,听到求助者心理深层部分的声音,把真实的问题提到表面,并且,揭开表面的假象,露出问题的“真面目”,然后,才有可能客观地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治疗方案。
阻抗的表现形式:
一是态度不主动。
二是反复诉苦,阻止治疗师解释。
三是要求给具体办法,回避治疗师的提问。
四是为症状辩护。
五是把原因归于别人,自己是受害者。
阻抗产生的原因:
一是不愿否定自我。
二是不愿放弃“初级获益”。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症状是患者无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是无意识的心理冲突妥协的产物,即患者因症状的出现才会缓和其内心的冲突。症状使患者得到了“好处”。这种“好处”弗洛伊德称作“初级获益”。
三是不愿放弃“二级获益”。神经症患者在患病以后,得到周围人的关怀、照顾,甚至可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叫做“二级获益”。
四是不敢面对困难,逃避疾病。
有意识的阻抗可能是患者担心说错话怕治疗师对自己产生坏印象,或对治疗师一时还不能信任,这种情况经治疗师解释、说服便可消除。无意识的阻抗则表现为对治疗的抵抗,而患者自己却并不能意识到也不会承认。
能否克服阻抗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成败的关键。
所以,弗洛伊德认为,除了坚持让患者遵守“自由联想法”的规则,“解释”也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重要的方法或技术。
要解释阻抗的表现和性质,向患者说明其特别是无意识阻抗的真实意义,反复进行长期的沟通。所以心理分析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克服阻抗的方法如下:
一是用同样的内容反复向患者解释。
二是解除患者的戒备心理。
三是必须给予准确的诊断。
四是以诚恳的态度对待阻抗。
上面说到的移情。其实,即使是正移情,也不是单一的爱,而是爱中有恨,甚至以爱的方式捉弄心理师,因此很容易由爱转变为恨。如果不配合心理师,无论正移情、负移情现象,都是求助者对治疗的一种抵抗,因为它偏离或回避了本来的治疗目的。
许多阻抗很大的成分是意识层面指使的。
笔者临床发现,阻抗者多为女士,期间,眼泪越少说明阻抗越严重,且多为偏执型人格者。阻抗越大往往说明求助者内心的症结越严重,说明这里有值得去发现的东西,
这里,提出一个较尖锐的问题:要不要点破或揭穿求助者的阻抗?
有种观点说,不要点破,心理师可装憨,给求助者个面子,避免其心理崩溃。
当然,对某种特殊情况如用“自杀”来要挟亲人,预测是不利于治疗的,就不要揭穿他。因为你一旦点破,他可能真的就去自杀。
笔者主张在一定的情况或条件下,为了有利于辅导或治疗,有必要点破。一定的情况或条件是:求助者的求助、求治心迫切,突破了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或外表症状便可以发现心声。
如同反移情那样,作为心理师要具有“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应对求助者的阻抗。
可见,心理师对阻抗如果处理得当,这便可成为一种有效的辅导或治疗方法、技术。
笔者还认为,如果因为阻抗而形成“长程”,那还不如中止辅导或治疗。
26.“非语言”
说到阻抗现象,就引出“非语言”的概念。“非语言”(也叫“肢体语言”),是指在晤谈包括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途径或技巧,如身体姿势、肢体动作、眼神流露、目光接触、嘴部表情、面部松紧、声调语气、皮肤接触、坐位的方向和距离以及见面或分别时的握手、招手、挥手等,这些都属于非语言。它同语言的内在或本质区别在于:语言是经过思考后有意识表达思想的;而非语言则是潜意识的一种自然流露,是表达情感的,即使当事人的意识、理智不承认。由此可推知:求助者心理深层部分的声音或问题的真面目会通过一些非语言的表现而流露或暴露出来;当然,一些发自潜意识的阻抗,也会从肢体语言中被发现的,这就看心理师如何去捕捉了。
27.“原型”
或译为“原始意象”。“原型”是荣格的研究发现。他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即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原始人的灵魂”,这些“原始人”以种种不同的形式或形象出现包括在梦中出现,当人们遇到难题时,它帮人们想主意,当人们面临危险时,它警示人们。换句话说,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原型最初是以某一部落或民族群体共同遵照的守则出现的,久而久之,这些守则演化为这一群体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并遗传下来,因此,原型是人类的潜在性格,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结构中,原型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生死、权力、预兆、英雄、上帝、大地、父母及个体自我等的内容,包括了角色、“阿尼玛”和“阿尼缪斯”的性别本质、影子、梦境及象征等的因素。它代表了知觉类型的可能性,它的印象是经验。
如“死”的原型承载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并且是一个普遍的体验;人有时会有某种预感或预知,那是因为有“预兆”这一原型因素;“自我”的原型是指与生俱来的完整感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当我们身陷绝境或是当外界的压力超过人的应付能力时,自我原型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反映出来;“角色”是个体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方式;“影子”是潜在的、最危险和最强有力的原型,它包含着性的冲动和攻击性冲动,在生活中它常常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关于“梦境”,荣格认为,不是所有的梦都有价值,有些梦只涉及琐事,并不重要,但另有一些梦是原型介入了的梦,这种梦则震撼人心,它是那么神秘和神圣、奇异和陌生、不可思议,它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这样的梦是重要的;“象征”则蕴藏着能应用于将来的人类智慧,并能表达个体的自我实现。
28.“象征”
象征—象征表现—象征化—象征意义。
精神分析学认为,象征表现注意的是一种意象、观念或活动对另一种意象、观念或活动的无意识替代,是一种人类原始的认知方式和过程。
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发现妻子有外遇,这妻子是个女巫,用咒语把她男人变成了一个下半身是石头的人。翻译成现代生活的事件就是:一个男人发现妻子有外遇,这以后他妻子用非常恶劣的态度对待他,他一生气就没有性能力了,与妻子在性方面没有交流了。
任何一个“鬼”都象征着相应的一个情结或相应的一种心理障碍,所以有情结或心理障碍的人往往会在睡梦中或意象中看到和这个情结或障碍相应的鬼。如重度精神病患者的幻视、幻听和妄想。
“死鬼”的死法也与情结有关:如“吊死鬼”,上吊时是憋气,说明平常必是个受委屈者,经常受委屈,又不能宣泄委屈、一吐为快;再如跳楼者,现在动不动就有跳楼的学生,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孩子名落孙山,没有考上重点大学,没法交代,于是自杀,且选择跳楼的方式,所以,学子易跳楼,那是因为心理落差太大,心理落差有多大,跳楼的楼层就有多高,这也与“状元意象”有关。
上面说,象征蕴藏着能应用于将来的人类智慧,并能表达个体的自我实现。如“炼丹术”
是象征对完美的追求;“飞碟”象征对未知、未来的探索,——为什么人们都相信飞碟,并且有那么多人都说自己看见飞碟了?
29.“镜像理论”
拉康的镜像理论说:6~18个月的婴幼儿利用反映于镜子之中的身影确认自己的形象,产生一种完形的格式塔图景。通过镜子中介帮助主体实现了自我认识,这使儿童摆脱了“支离破碎的身体”认知,而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统一性。
另外,库利的“镜像自我”概念:指的是当个体与他人交流时反射给个体的关于自己的视像(他人评论)。他由此从深层次上探讨了自我的起源,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本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典故和说法。
30.“阴影”
上面说,“影子”是潜在的、最危险和最强有力的原型,它包含着性的冲动和攻击性冲动,在生活中它常常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时的含义便是“阴影”。
阴影中所蕴藏的人的基本动物性比其它任何的原型所蕴藏的数量都多,阴影也是由人类祖先遗传而来的,是人性中代表黑暗、邪恶、攻击的象征。它常以妖魔、鬼怪或仇敌的形象投射出来。如果某人对某事具有强烈的反应,这常预示着这事触及到他的阴影。为抑制阴影的种种显象,人就须发展自己强有力的“人格面具”去抵消阴影的能量。荣格认为,阴影有时也是现实世界中对自我的一种积极补偿,譬如,人在意识层面经历负性体验时,潜意识水平会作出补偿,进而产生正性体验,这种体验会指导人重振勇气。
31.“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就是“脸谱”、“角色”、“制服”,是指人同外部环境协调的部分,只是心灵的一部分,是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的方式。它能够保证我们与人甚至是与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个体认知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对个体的认同。它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全在于表演时的适度、得体。人在不同的场合可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并不等于人有不同的内在人格。一个人“左右逢源”,“两面三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但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就会被人格面具支配,人就会渐渐地与自己的天性、本来的面目相疏远,进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中。如果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不能灵活地表现自己,就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忧伤或适应不良。比如,一个工商税务或城管人员,下班了,还穿着制服到菜市场购物,那老百姓会说他“有病”或“没有人格”。
32.“双重人格”
一个人一身兼具两种人格特征,如一方面常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生活中依赖性很强;而许多时候又表现得颇为狡猾和世故,习惯支配别人。
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同时又隐藏着自私、邪恶的本我——天使与魔鬼。
一身兼具两种以上的人格,为“多重人格”。
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有关活动。
一个人一方面在心灵深处有着个性化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时又用另一种人格特征或心理防御来随机应对。
若应对不当、适应不良,则有可能产生“双重人格障碍”。
在实际当中,较多见的是“亚双重人格状态”或“双重人格倾向”。
大部分艺术家都具有多重人格的气质和倾向,正是由于多重人格倾向的丰富多彩,才能使艺术家们的灵感永不枯竭、常变常新。
自然界的现象往往是这样的神奇——同样一种东西在某种情况下会带来危害,在另一种情况下又会为人类造福。双重人格现象也是如此。
33.“阿尼玛”和“阿尼缪斯”
阿尼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意向,男人身上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女性基因,阿尼玛使男性具有女子气,并可提供男子与异性交往的模式。
阿尼缪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意向,女人身上具有少量的男性特征或男性基因,阿尼缪斯使女性具有男子气,并可提供女子与男子交往的模式。
每个男子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女子形象,或是蒙娜丽莎或是西施。反之亦然。每个男子或女子身上所蕴涵的异性成分究竟怎样才为合适,这取决于各自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期望。一旦现实生活中异性的形象与自己心目中的模式相左,心理上就会出现剧烈的冲突。
荣格提出,人类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性的倾向性,在发育、发展过程中,某一些倾向逐渐占优势,但在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以另一倾向作为补偿。
现在有一种观点:提倡“双性化”性格,每个人,都有一些异性的特征,说男人不能太男人了,不要太粗犷,还要心细一些。反之亦然。这样的人格才完善。
男人也学会织毛衣,女人都去扛枪打猎。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不必去寻找“另外的一半”?所以笔者认为,到那时,必是“男人不刚,女人不柔,辣椒不辣,苦瓜不苦”的局面,甚至是“雌雄一体”的状态。
34.“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情结”、“心结”,是被压抑的欲望在无意识中的固结,是一种心理的损伤。该损伤若不解决好,个体很可能会焦虑以至形成神经症,所以有称之为“心理按钮”。“按钮”这比喻,很生动、形象,一不小心碰到它,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象或出现什么过程。
“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总的称为“俄狄浦斯情结”,通常指“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又译作俄底普斯)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故事,故事说俄狄浦斯在不知道双亲的情况下杀死了父亲并娶母亲为妻。
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组无意识观念和情感,其核心愿望是占有双亲中异性的一方,排斥同性的一方。该情结产生于3~6岁期间,这一时期为“性器期”(又称阴茎、性蕾、前生殖器、俄狄浦斯期),表现为男孩子有弑父娶母、女孩子有弑母嫁父的冲动。其实是:在这一时期,男女孩子都开始对男孩子的阴茎好奇、感兴趣。男孩子往往会排斥爸爸喜欢妈妈,如有的男孩会说“我长大了要娶妈妈做妻子”;女孩子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羡慕男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排斥妈妈喜欢爸爸,中国对恋父情结(“伊勒克特拉情结”又译作“厄勒克特拉情结”、“伊赖克辍情结”)有一种解释是“父女在前世是情未了的一对情人”。
弗洛伊德是在父亲去世后开始进行的自我分析过程中形成这一概念的,不久在《梦的解析》中,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一块基石,后来,精神分析师越来越侧重于恋母方面的分析。
精神分析还认为,6岁以后,恋母情结会潜抑起来即认同所要“弑”的人。如果潜抑不住,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为自己已经弑父娶母,从而产生罪恶妄想;
二是因为弑父娶母而幻想自己正在受到惩罚,产生受罚妄想;
三是把弑父娶母归咎于大人的诱惑,产生了性骚扰妄想;
四是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弑父娶母,而是无辜的受害者,产生受虐、受害妄想。
这就是说,所谓的创伤或罪恶不是事实,而是恋母情结引起的虚假记忆或幻觉。
35.“去势情结”
指对认为可能会失去生殖器所产生的焦虑心态。精神分析学的一种观点认为,几乎所有男性都会产生去势焦虑,包括成人或儿童,特别是男童在“弑父娶母”期间会担心被父亲“阉割”——“去势”。在去势的威胁中,男人可能会停止手淫,失去性欲的快感能力,或者丧失男性的某些特征。女性也会产生去势情结,形成“阴茎嫉妒”,在这种情结的作用下,她们认为自己被去势了,感到有一种强迫性冲动,并要证实身体上存在着阳具的象征性替代物,或者把许多器官已经同阳具等位,又进而感到焦虑。
36.“矛盾心理”
弗洛伊德等人用这个词来描述个体与某一客体同时存在的一种对立冲动或不和谐的情感。一般指既爱又恨的潜隐的复杂的对立情绪,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其态度都同出一源,是因为感到对方不完美,如发生在一对母子或夫妻之间的矛盾心理。
37.“浓缩”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凝合为一个新的合成意象,但仍然包含着原意象中的含义和能量,这样的一种心理过程。浓缩是无意识思维的一种形式,可以在梦境的表现或精神病症状的形成中找到例证。把浓缩翻译成意识层面的东西,需要在时空和逻辑等方面做调整,并把情节详细化。
38.“固结”
指对在早期某一发展阶段时的某一客体的依恋及其固执、偏激的定格。固结的出现,说明个体未能顺利通过“里比多”发展的某个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固结者沉迷于幼儿时期的、已不合适的行为形式,或者迫于压力,退行到这类行为。过分满足、挫折过大或过度的爱和恨,都有可能引起固结。所形成固结的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某一时间或某一场景、某一事件,就是固结点。
39.“解释”
该理论认为,患者的心理障碍或症状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幼年时期或早些时候所遭受的某些精神创伤所致;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内省的方式,用自由联想等方法将这些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召回到意识层面,让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这时,对患者所提供的谈话内容进行分析、解释,或指出其所叙述的内容有什么“心理动力学”的涵义,使患者领悟,并克服其病态的防御反应,从而改变原来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解释包括:指出、引导、疏导、说明、确认、澄清及转译当事人的素材、评鉴当事人的人格等。
对“解释”可以有三种理解——
一是,广义的解释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的辅导或治疗过程中。
二是,把握或选择解释的时机相当重要。在做适当解释前,分析师必须感受到对方已有倾诉的意愿或准备。否则,会遭到阻抗。
三是,整个辅导或治疗过程中的解释阶段,一般在后半部分。
解释的通常规则——
一项是,当解释的现象或内容接近意识知觉时,就是解释的最好时机。换言之,当患者能够接受与吸收,但尚未能明了,这时,分析师对素材就应该加以解释。
二项是,解释时应由浅入深,使对方能够理解、思路能跟得上。
三项是,在解释潜伏的情绪或冲突前,最好先指出可能会发生的掩饰和阻抗现象。
另外,不知是处于时髦,还是为了形象易懂,抑或是处于商业的目的,一些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心理题材的电影表现出来,但这也成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的一种形式或认识心理疾病的一种途径。
可参看贯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片《爱德华大夫》。
还有好莱坞和日本等的一些所谓“心理电影”,如《第六感》、《精神变态者》、《沉默的羔羊》、《本能》、《鹅毛笔》和《催眠》等。
日本的《催眠》影片,与其说是心理片,不如说是恐怖片。这部影片夸大甚至是歪曲了催眠术的作用,离心理学本来意义的催眠相去甚远。
《飞越疯人院》,是描写20世纪60年代初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方法未必得当、效果未必见好的情节的电影。
近年,港台的所谓“心理片”,漏洞较多,理论基础也很薄弱,有的只能算是闹剧。
国内2006~2007年的影视剧《背后有人》属于心理片,套路有摹仿好莱坞心理片之嫌。但这难能可贵!
继而,于2009年1月播出的影视剧《赶走你的忧郁》,当属正宗的心理题材的片子。从剧情中可看到中国大陆心理咨询业“摸着石头过河”的现状;似乎也看到国内某些心理咨询师的影子;还有对大陆心理咨询业春天到来的呼唤。——潜台词:介绍到这里,笔者不禁激动、感慨、思绪万千:该片的外景是在昆明。昆明的心理咨询师能不能以此作为一次契机,推动本地区的、已“先来者居后”的心理咨询业向前再发展一步?
还有,这期间播放的影视喜剧片《卫生队的故事》中,也有着鲜明、生动、浓厚的心理咨询色彩。
当然,作为心理师大可不必当真、较真儿,因为它们毕竟是艺术片而不是科教片。
总而言之,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的影响之深远,不仅至今不衰,而且在其它的心理学派里都能看到他的和它的许多影子。事实上,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几乎都与精神分析学说脱离不了关系:有的是踏着精神分析理论而加以扩充,有的是把它的一些概念与治疗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有的是针对他或它而提出相反的看法。总之,诸多心理治疗学派均或多或少采撷或整合过精神分析学说的原理与技术。
由于精神分析疗法要求时间较长,属“长程”心理治疗,有的需坚持几年,经济上花费也大,所以难以推广。精神分析疗法的最后结果或最佳效果是人格的深度改变,使患者能现实地对待问题、适应环境,又不会旧症复发;因此,因而,被其继承者和后来者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或整合,采用非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以至形成其它疗法,特别是包括“行为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