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笔者出版的是“心理师备忘录”一书。不是说做不到这些,就不够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谁也无法为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规定一个统一的样板标准。而是说,如果掌握或做到这些,那肯定就是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 “备忘录”洋洋二十万字,仅为参考型的一家之言,愿与同行商榷,愿与听众和读者分享;如果能实现导言中所说的“初衷”,则是笔者的一大“精神收获”。

 

   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些资质?

 

心病还须心药医

——社会派心理咨询师备忘录

 

(四)“认知疗法”21人物38种)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运用认知和行为的理论、方法、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改善负面的情绪和矫正适应不良的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样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它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这期间,行为治疗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即认知行为治疗。它指出在社会性学习过程中,人的反应并非是被动的,人的行为是以认知过程为中介的,人本身具有能指导和改变自己行为的潜在能力。

认知疗法,一方面,它兼容了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许多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技术来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它没有同出一源的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也不只一人,他们各自独立地发展各自的体系,而基本观点大致相同。

认知疗法有三个假设:

一是情绪是通过认知过程产生的,因此认知疗法的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即重视意识层面的事件而不是潜意识里的东西。

二是在认知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影响认知过程。

三是心理医生应作为“诊断家和教育家”,能发现患者不良适应的认知过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找到并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学习认知理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努力去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或认知过程。

认知疗法是基于理性认知的心理治疗,无论是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或是格兰瑟的“现实治疗”,还是贝克的“认知图式转变治疗”,都是通过逻辑思维和认知,克服不能正确对待客观现实问题的。

它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的定义——

“认知”,是心理活动的范畴,是指主体带有自己主观心理特点对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理解,即对所感知的客体的辨认,是指通过感知、记忆、判断和推理,去获得事物信息的加工技能和过程,这样的总称。

人们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当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知道它是从前感知过的,称之为认知或再认。它把现存的知觉同记忆中所保持的痕迹,加以对比,它和知觉、情绪、思维等其它心理活动同时进行,它还和回忆、比较、推论等思维过程相联。它是因对某事物的看法而引起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当该事物发生变化就会使认知发生困难或改变。

认知应该是指客观、辩证、发展地看问题,是系统、深层、信息反馈科学化的认识,简而言之,就是信息化、系统化的认识、知道、识记和再认。

从广义上说,认知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理解等心理现象和过程;从狭义上说,认知就是“认识”;有时等同于“记忆”或“思维”。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对刺激的接收、评价、编码、存储、交换、检索、修改、决策、提取、使用和预测等一系列阶段或环节,并且,这一过程可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又提出听觉、视觉、语义等三种编码,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性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而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位置的,而后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加工这一记忆。

人们对于各种信息并不是都能正确或客观接受与评价的,有些信息因为和人们原先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协调,因而不加重视,有些信息的含义甚至常常被曲解。由于认识上的曲解,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同理,有心理疾患的人之所以出现情绪和行为的问题,也是因为认知发生曲解乃至错误的缘故。

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心理痛苦归咎为受了外界的刺激。可为什么对于同样的刺激,有些人却不以为然?在认知心理学看来,人们的心理疾患并不是刺激直接引发的,而是因为对内外刺激信息的认知评价发生扭曲或失真,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消极的认知评价必然导致负面的情绪体验。

所以,认知疗法的目标,在于帮助、协同患者一起检查自己的认知过程发生了怎样的曲解,发生认知曲解的原因是什么,评估认知曲解及其环境,然后提供一系列学习或训练的方法包括策略和作业,用合理的认知来取代原先歪曲的消极的认知,直到使患者修复了其支配行为的认知方式,使其重新过一种积极的生活。简单说来,是帮助患者转变认知。随着认知曲解得到矫正,情绪和行为障碍也必然会随之好转。

可见,认知及其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产生于美国,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7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又译作奈瑟、尼塞1928~)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立足于心理学界了。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凡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过程及其规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的是指:通过把人脑与计算机相类比,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用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现代科学成果为基础而产生的。它所探讨的课题其中包括:人们是如何获得知识技能的,人类是如何思维的,其思维障碍以至思维错误是怎样形成的,等等。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研究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心理评价,不仅要研究外观的、可观察的行为和现象,而且要研究内部的心理过程。研究行为和现象是为了了解心理过程。由行为和现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又会引导新的行为,形成新的现象。认知心理学重视实验方法,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突出“认知过程”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认知理论”提出了SCR(新行为主义SOR,或SER)公式,认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存在着意识、经验等因素,称之为“C”。这一公式中的“S”不再指简单的外部刺激物,而扩大为整个现实世界中可以起到刺激作用的成分或因素,如事件、情境、人际关系及自己的行为等。认为,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环境(为刺激)产生的看法、观念或印象(为认知),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个体的情绪或行为(为反应R),即“ABC理论”。其基本观点:人们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过程不同,就决定了不同人的不同人格。

根据这一理论,诊断一些非适应性的、非功能性的异常心理或行为,发现常常是由于不正确或扭曲的认知而产生的。

如,对同一个消极或恶性的社会“应激源”,不同人的不同“感知”:

有人感到非常适应不了;

有人感到一般的不适应;

有人感到无所谓。

不同人的不同“思维”:

有人越想越窄、越气愤;

有人“转移”去想别的事;

有人去直面、承受、适应、习惯它。

不同人的不同“认知”:

有人正确、现实地认识;

有人正确但不现实地认识;

有人不正确也不现实地认识。

不同人的不同“行为”:

有人不改变或没有改变得了认知,还要“拿着鸡蛋碰石头”;

有人改变了认知或消灭了应激源,因而消除了心理的不适应;

有人避开了应激源,也就不存在了心理的不适应。

现举例剖析,当今一些人对医院的认知及对医生看病行为的心态:

例一、有人(如小孩因为害怕打针)认为是“可怕的场所”。

例二、有人(老年人看到太平间)认为是进入“坟墓之门”。

例三、有人(一般人)认为是“救死扶伤”(指医院的确做到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地方。

例四、有人(被医院“稳准狠”宰过没商量的患者)认为是“一切以病人兜里的钱为中心”的“屠宰场”。

例五、有人(遭遇医德差、医术低、不负责任医生的住院患者)非常气愤地说:“就是健康的人也能住出病、气出病来!”

由此可总结出作为医院、医生这种应激源的四种情况:

一是正常或中性的刺激,却引出不正确的认知,并导致消极、不适的情绪;

二是不正常或恶性的刺激,引出不正确的认知,也导致消极、不适的情绪;

三是不正常或恶性的刺激,引出正确或客观的认知,导致积极、适应性的情绪;

四是正常或良性的刺激,引出正确的认知,并导致积极、适应性的情绪。

对前两者,要求个体既然要改变或调整不适的情绪,——不能改变或不能消灭不良的应激源;这就要求改变或克服错误的认知、异常的信念或歪曲的思维方式,只要异常的认知克服了即认知端正了,就会产生适应性、平稳性的情绪或就能解除患者的痛苦,进而就会对中性或不良的应激源看得惯、想得通、变通地对待或客观相处,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有时会产生“认知障碍”,如以下几点:

一是“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是“光晕效应”,如对毛主席无限崇拜就是光晕或叫光环、晕轮效应,还有以偏概全、一见钟情、一坏百坏、一俊遮百丑;

三是“定势效应”即“刻板效应”,如认为北方人豪爽,上海人精明,乡下人如何,城里人如何,不要相信河南人;

四是“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如嫉妒-固执-挑剔-勤奋-聪明→他是个嫉妒之人,聪明-勤奋-挑剔-固执-嫉妒→他是个聪明之人;

五是“近因效应”即“最后印象”,如有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现在才把你看透,想不到你早就骗我;

六是“角色固着”,个人的言行过于拘泥特定的角色,如有的老师回家对妻子、子女说话还是上课时的腔调和内容,等等。

再如,偏执患者总是把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认为与自己有关,抑郁患者总觉得事事不如别人和自己是个废人或多余的人,疑病症的患者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疾病的象征,焦虑患者把任何“风吹草动”都视为危险的信号,还有一些妄想倾向的患者把主观与客观、假设与真实、理想与现实常常混为一谈,等等。

可见,人的情绪来自个体对所遭遇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件本身,因此,通过改变或修正这些异常的认知,则可以改变或改善这样的情绪和行为从而使个体恢复正常。即认知疗法的根本或关键在于矫正个体的异常认知,只要异常的认知克服了,紊乱的情绪就会条理化,行为便有了良好的适应,认知—情绪—行为三者和谐了,其心理疾病也就治愈了。

认知度——

“认知度”,是指认知的速度和程度。提高认知度,指通过追忆、感知旧事物,使旧事物被熟悉并使熟悉被巩固,能及时识记这一旧事物发生的变化并使其巩固,从而使认知的速度加快、程度加深。

社会认知定义——

另外,“社会认知”,是认知者依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及有关线索,依赖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等思维活动,对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社会互动行为的动机以及人际关系建立的意向等,进行推测与判断,这样的过程。人们就是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的,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偏差的认知),这“度”就是社会认知。可见,许多的“认知”其实就是指的“社会认知”。

认知治疗的步骤或过程——

一是建立治疗关系。

二是确立治疗目标。

三是确定患者问题范围,拟定提问等技术。

四是检验患者的“表层错误观念”(或称“边缘性错误观念”),提出建议,进行模仿和演示。

五是纠正“核心错误观念”(或称“深层错误观念”),运用语义分析和认知转换等技术。

六是进一步改变认知,施用行为矫正技术。

七是布置家庭作业,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新观念进行复习、巩固。只有当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治疗才算达到目的。

认知疗法的适应范围或病症——

认知疗法可以用于治疗许多心理疾病、身心疾病和心理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疗情绪抑郁患者,尤其对于单相抑郁症的成年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短期的治疗方法。

情绪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特别是偏执型)、性心理障碍等;

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包括考试紧张焦虑、强迫症、恐怖症特别是社交恐怖、疑病症、神经性厌食症等;

性变态、偏头痛、慢性结肠炎、慢性疼痛等;

酒瘾、药瘾等。

与药物治疗结合,可治疗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症状。

认知疗法的代表人物及发展——

阿德勒1870~1937):在精神分析疗法中,介绍了阿德勒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人本主义疗法中,又介绍他是“存在主义运动”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对于认知疗法,他还是理性行为治疗的先驱。他相信人们的情绪反应同生活方式和基本信念息息相关,因此负面情绪是扭曲的认知造成的。他提倡通过增强社会兴趣、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而奋斗,来改变自我挫败行为。

托尔曼1886~1959):美国心理学家,现代认知论的鼻祖或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参见“行为疗法”中对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托尔曼的介绍。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们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才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素,所以模式是SOR(或后来的、别人的SCRSER)。中间变量“O”又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包括性、饥饿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包括知觉、思维、运动技能等。托尔曼探索认知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还提出“认知地图”和“认知—目的论”。他的认知学习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及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他的主要著作:《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和《行为的和心理的人》等。

贝克1921~):美国心理学家,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有认为他是认知疗法的鼻祖),提出“情绪障碍认知理论”,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对抑郁症的治疗和研究。

贝克论证说,抑郁症的产生在于患者对失败的体验。无论这种失败是否真实,患者对此都会过分地夸大,认为它是一成不变或不可逆转的,并进一步将这种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缺陷,对自我作出否定性的评价。

贝克还用认知的观点对疑病症和强迫症进行分析。疑病症患者总认为自己身体受到伤害,并坚信自己有病,把每一种微小的不适感都当作是病症的表现。这种信念增强了他对不适感体验的敏感性,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他只满足于或只相信由于敏感所显示的证据,而不去做任何努力来验证他是否真的有病。而强迫症患者的典型特征是把某一事件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过分地夸大,认为必须做些什么来制止这种后果的发生,而且为了彻底避免这种后果的发生,他认为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总是不断地重复同一种动作或思考同一个问题,以表明做出努力的程度,从而象征性地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

贝克认为,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不适应性认知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并且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会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面,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有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消极情绪互相强化,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

贝克认为,是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其内心的体验和行为的反应。他的理论出发点在于确认:思想、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换句话说:人们不是被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困扰,而是被自己对事件不同的特别是消极的感知、思维、推理、认知、信念所困扰。

贝克还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主要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这种错误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比如错误的学习,或者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或者不能适当地区分现实与想像之间的差别,等等。

贝克的“认知图式”:个体在看世界的时候,对自己和他人、事件、环境等的信念和假设,形成一个不变模式,就构成了该个体的认知图式。

包括适应性(积极的)图式、不适应性(消极的)图式和中性图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老大以卖雨伞为生,老二以晒盐为生。老太太天天忧心忡忡,埋怨天公不作美。天晴出太阳,她忧愁:“我卖雨伞的儿子又赚不着钱了。”天阴下雨,她沮丧:“我晒盐的儿子又要赔钱了。”

在她的认知图式里,无论好天坏天,总往消极的方面去想,认为都对她不利。——这是不适应性的图式。

故事还是这样,如果她改变一下认知,天晴出太阳,她高兴:“我晒盐的儿子又要赚钱了!”天阴下雨,她喜欢:“我卖雨伞的儿子又要发财了!”——这是适应性的图式。

若能够辩证地看:天晴出太阳、天阴下雨,是自然规律,任其自然,有利有弊,随遇而安。——这是中性的图式,甚至是适应性图式的最高形式。

不适应性图式就是“认知歪曲”。

贝克指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歪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任意推断”。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便任意下结论。

二是“选择性概括”。根据整个事件中的部分细节下结论,不顾整个背景的意义。

三是“过度泛化”。从单一琐事出发,做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四是“夸大或缩小”。过度强调或过分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

五是“极端化思考”。思考或解释问题时采用“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的方式,或“非黑即白”的方式,极端地分类,没有中间色彩。

六是“个人化”(或“人格化”)。将外在事件硬与自己发生关联,即使没有理由也要这样做。牵强附会:“我一脱下毛衣,天就变冷。”

是这些扭曲导致了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发生,而往往其本人还并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贝克认知疗法”在于帮助患者改变认知图式,重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和外物。

贝克的著作主要有:《抑郁症:原因与治疗》、《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

G•米勒1920~:美国心理学家,是认知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于1956年发表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对于“短时记忆”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1913~):创立认知理论,从事认知治疗的研究与实践,把自我概念作为研究的中心问题,提出“边缘—中心”模型,治疗的目标可以首先关注那些处于边缘和表层的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去挖掘、改变那些深层次和处于中心位置的错误观念。著有《自我的错误理解:认知治疗与错误观念的假设》

E•琼斯(1928~199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采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人际感知”,并对“归因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埃里克•伯恩1910~1970):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治疗领域的先驱。他向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法提出挑战,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沟通分析理论”(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用于心理治疗。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改变。60年代末,该理论形成巅峰,70年代风靡欧美,80年代又在日本得到大力推广,至今,该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仍不断得到发展和传播,不仅被用于心理治疗,而且还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教育等领域。学习和掌握该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状态,增进人们的“自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了解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进行交往的,帮助人们改进沟通方式,避免人与人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的主要著作:写于1961年的《心理治疗中的沟通分析理论》和1964年的《人们玩的游戏》。

梅钦伯姆(又译作梅钦鲍姆、梅琴鲍姆1940~):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情绪和行为。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或受阻,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他创立“认知行为矫正疗法”,鼓励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连贯、一致的健康谈话”,矫正一些儿童的冲动和攻击性行为。

凯利1921~2002又有资料为1921~200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贡献集中于人格建构理论、归因模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米歇尔1930~):美国人格心理学家,提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在用认知变量解释人格方面做出了贡献。他用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模型来取代“特质论”。

皮亚杰1896~1980):瑞士现当代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提出“发生认识论”和“认知五因子”,又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在“发生认识论”(或“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理论”)中,他对儿童智力技能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是前运算思维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2~7岁)。

三是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这期间,儿童的道德判断多以成人的意见为标准,故又称为“他律道德期”。

四是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期间,儿童的道德判断则是参照自己的意见,故又称为“自律道德期”。

互相影响的“认知五因子”——

一是思维。

二是情绪。

三是行为。

四是生理反应。

五是环境状况。

主要著作:《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世界概念》、《儿童的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心理学》、《儿童智力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发生认识论导论》、《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和《哲学的洞察与错觉》等。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探讨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三期六段论”,一生从事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包括思考和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在什么时候或情况下,一个人不服从法律和权威,但却是符合道德的。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到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

他的论文《10~16岁学童道德思维与判断方式之发展》,是研究儿童在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况下所做的推理,他假设道德的困境会使儿童产生诸多具有弹性的道德推理。

科尔伯格有个著名的“海因茨难题”,要儿童(也可以是大人)对故事作出判断并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

故事大意为:欧洲某地一妇女海太太患严重癌症,医师说只有一种新制的镭锭药物可治愈。海先生奔走药店,店主将成本仅200美元的药物,提价为2000美元。海先生为妻子的病已耗尽所有积蓄,向亲友借贷,凑得1000美元。他恳求店主允许先付此款数取药回去,救他妻子性命,余款保证稍后补足。但店主拒绝并称卖药目的只求赚钱,不考虑其它问题。海太太危在旦夕。海先生走头无路,就在当天夜间他撬开药店窗户,偷得药物。终于救了妻子的性命。

在这则故事的后面,科尔伯格要求被试者回答:你认为海先生偷药救妻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这是一道“道德两难问题情境”测试题。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期六阶段——

一是“前习俗道德期”(10岁以前)。被试者的道德心理特征是,只考虑自己需求满足,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习俗。此一时期之内,按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避罚服从取向:对行为对错的判断,不从行为本身着眼,而从行为带来的后果着眼。后果带来奖励的,就是对的行为;后果带来惩罚的,就是错的行为。偷窃是要受罚的,故而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错的。

第二阶段是相对功利取向:对行为对错的判断,持利益交换的观点,帮助别人是为了希望别人帮助自己;故而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他挽救了妻子一命,也消除了自己的痛苦。

二是“习俗道德期”(10~20岁)。遵从世俗或社会规范,来从事道德推理判断。此一时期内,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是乖孩子取向: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多以符合家庭、社会期待的“乖孩子”为标准;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救了妻子一命,是个好丈夫。

第四阶段是遵守法规取向:开始认同社会规范,对学校校规和社会法律,有自觉遵守的义务与责任;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窃行为是错的,应受法律制裁。

三是“后习俗道德期”(20岁以后)。个人面对利害攸关的道德情境时,可本着自己的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此一时期内,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是社会法制取向:对行为的对错判断时,多以符合社会大众权益所定的法规为标准,以个人行为符合法规者为对,违犯法规者为错。故而认为海先生的偷药行为应该是对的;因为店主私自涨价,违犯公平交易的原则。

第六阶段是普遍伦理取向: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对道德事件判断时,建立了自己强调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普遍性的信念。道德发展达到此一阶段者,认为海先生偷药行为是对的,因为人类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海先生的作为不但救了他妻子的性命,而且也等于维护了人类的生命权。

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智慧发展与其道德认知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同步的。所以他主张,必须使人们在认知上的成熟达到能在原则上进行推理的水平。

科尔伯格在晚年因病魔缠身而极度压抑。他曾与人交谈过自杀的道德两难问题。他说: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有很大的责任,则这个人应该坚持下去;可是,与病魔做争斗又太痛苦了。最后,他还是在住院的时候失踪,自杀而死的可能性很大。

弗斯汀格(又译作费斯廷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失调论”说,一个人产生心理障碍,是因为不能正确、现实地对待“应激源”特别是社会应激源。他说,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则需要探寻如何来调整自己特别是调整自己的认知去适应环境的方法。他还提出消除不协调的三种方法:改变某一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或强调其中一项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艾尔伯特·艾利斯(又译作艾里斯、埃利斯1913~):美国临床心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创立“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称为“理情治疗”之父。并有著作《理情行为治疗》。他的“理情治疗”,将专门在“认知疗法”的亚种中较详细介绍。

格兰瑟(又译作格拉塞):“现实疗法”的创始人。现实疗法的主要目标是要求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人生负责。他提出,个体一定要承认自己无法重写个人的历史,同时要知道,无论过去的经历如何恶劣、凄惨,都不足以成为现今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借口;否则,就无法为他提供咨询。一旦开始了咨询,咨询师就会努力将焦点集中在来访者“现在”和“行为”上,引导他在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前提下,去面对现实,看清楚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尽量满足自己的需要。

加涅19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学习实验心理学家。他提出构成一个人学习行为的有机联系系统的因素或环节是: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他的“学习条件理论”,代表现代认知学派学习观的一个新动向、新发展。

韦纳(又译作温纳1935~):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创立了“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归因可以分成如下的类组:“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

内部归因是找出行为者行为的内在原因,如人格、情绪、意志等。

外部归因是找出产生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

关于“自我归因”,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较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如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内归因,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外归因。

稳定归因是导致行为的相对不变因素,如内在的能力、气质,外在的任务难度等。

非稳定归因是相对易变的因素,如内在的情绪、外在的机遇等。

可控制归因,如意志、努力。

不可控制归因,如能力、任务、机遇。

韦纳的主要观点——

一是人类行为的归因不单由饥、渴、性等驱力或需要所驱使,而且也由其认知(尤其是思维)所控制。

二是从产生不同结果(成败)的原因中确定几种可觉察的主要原因,分析主要原因的构成成分,并探讨它们同情绪、行为的关系。

三是学生成就结果的归因可分为四项,即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机遇(好坏)。

对学生成就结果的四项归因,笔者在《亲子师生沟通》一书“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篇中有表述。

还有一种六方面的归因解释:能力、努力、任务、机遇和身心状况、他人反应。

此外,海德的归因理论往往与韦纳相提并论,故此处从略。

认知疗法包括的亚种及常用的技术、技巧——

1.“理性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绪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艾利斯的理性治疗方法。同一个治疗方法其提法却这么多,是因为有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1955年创“理性治疗”,1961年改为“理性情绪疗法”(理情疗法),1993年又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情行为疗法)。

因为艾利斯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所以,又改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或“认知行为疗法”,他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关连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了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又称为“ABC理论”——

A是指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包括早年的创伤和近期的经历。

B是指个体在产生诱发事件之后的信念系统,即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如消极和不合理的认知、非理性的信念、错误的归因。

C是指由B引发出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或后果。如反应、症状。

艾利斯指出,人们往往认为情绪和行为结果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引起的,即由A引起C;但实际上,激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ABC理论又可以发展成ABCDE理论。其中D代表治疗,通过D来影响B,认知偏差纠正了,负性情绪和行为的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效果E

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

人类既具有积极、理性情绪的一方面,又具有消极、非理性情绪的另一面。即人类既会制造大量困扰自我的思维与情绪,同时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命运。

艾利斯的人格理论是负责任的享乐主义和人本主义。认为人类应该寻求和注重长期的快乐,避免痛苦特别是避免因暂时的快乐而带来以后长久的痛苦,享受是生活的主要目标。

艾利斯发现,人有一种毫无目的地伤害自己和用不合理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内在倾向,还有一种后天学来的自我挫败的模式;于是,往往弄坏事情,延长自己的心理疾病,拼命地奋斗,而不愿意治疗,妨碍了成长。

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体验A,而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体验A。因此,对A的经验往往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也就是,同样的A,不同的人或同一人不同时期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即B有差别或在发生变化。

艾利斯归纳出十一种不合理信念或非逻辑思维,认为那是导致心理障碍和产生神经症症状的主要原因——

一是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性思维。

二是过于易受暗示影响,特别是消极的暗示。

三是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如说:“我连这事都做不成,我是个废人!”

四是要求尽善尽美,并认为不完美的就是无用的、不好的。

五是对他人过分要求,如“你必须给我如何”。

六是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如“我必须成功”。

七是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或叫灾难性思维。

八是对挫折的耐受力低,自暴自弃。

九是过于自我贬低,认为糟糕至极,如“都怪我”、“我一无是处”。

十是消极预期,总相信有什么坏事将要发生,尽管目前没有征候或证据。

十一是过分关注自身机体的变化。

所以艾利斯说,当我们感到焦躁不安时,不妨检查一下认知扭曲。这就涉及到理情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术——

第一步是心理诊断。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告诉来访者,情绪的困扰大部分是非理性思考下的产物。非理性要求“这个世界‘应该’最好,别人‘必须’要如何”。而“这个世界”和“别人”是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步向求助者说明,现在你就持有这样许多的“应该”、“最好”和“必须”等。向当事人指出,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就是由于自身存在的那些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因此,如果要治好神经症或病态人格,最好停止责备自己与苛求别人,特别是停止苛求别人。并且,我们应习惯接纳自己,尽管自己并不完美;也学着接纳别人,尽管别人曾伤害过自己。

第三步是领悟。通过运用“不合理信念辩论”为主的辅导或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向自我挑战和质疑,认清自己的情绪问题来自于非理性信念,认清不合理信念及其危害性,认清自己应对自己所制造的问题负责,进而动摇这些不合理信念。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进行角色互换扮演,让当事人为不合理观念辩护而失败,起到镜子的作用。

第四步是修通。协助来访者矫正不正确的想法和放弃非理性的思考,帮助求助者学会掌握理性的思维方式。

使来访者在想像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认为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情绪反应。

帮助来访者接受“自己有能力明显地改变这些困扰”的观念,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验适度的积极的情绪。

停止想像,让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情绪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

疗程中可辅助一些合理情绪治疗的自陈量表,辅助一些诸如放松等行为疗法的技术。

这是治疗的关键阶段。

第五步是结束治疗,巩固疗效。

一是布置家庭作业,进行跟踪治疗。疗程后来访者自己要继续与不合道理的信念、不合逻辑的推理进行辩论,强调这种辩论过程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

二是学会合理自我分析、认知,以达稳定治疗效果的目的。激励当事人形成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学,客观地选择期望值,接受平衡,并能平和地与自己相处。如此,下一步或未来就能避免成为其它或新的一些非理性信念的受害者以至牺牲者。

理性行为治疗适用的范围或对象——

一是可用于处理紧张、焦虑、沮丧、抑郁、躁狂、敌意的情绪以及性格、精神异常;

二是可用于处理性、爱、婚姻、家庭、儿童教养和青少年问题;

三是可用于处理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和自我管理,如处理失业或退休问题等。

四是既适合个别治疗,又适合团体治疗;适合短期治疗,也适合中期治疗。

艾利斯不认为所有的来访者都能通过逻辑分析和重建人生观而得到帮助。因为有些人的才智不足以跟上严格的理性分析,有些人过于脱离现实,有些人太缺乏弹性,有些人固执己见反对逻辑,有些人是长期的逃避者,有些人是坚持寻找魔术般的方法以解决问题的懒惰者,有些人就是不按照理性行为治疗法所要求的去做,有些人拒绝作任何小小的改变,有些人似乎喜欢维持着他们的不幸。那末,这些人就不适合理性行为治疗。

2.“疏导疗法”又称“谈话疗法”、“言语疗法”、“苏格拉底式对话”

对来访者阻塞的病理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目的,这样的一种认知治疗方法。

医学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强行压抑自己的情绪,时间久了,其心理承受力达不到,便会产生心理疾病。疏导疗法就是利用这个道理,让患者把自己长期压抑在心里的种种问题全部倾诉出来。当患者有的心理问题还没讲出来或此刻还没意识到时,心理医生可以诱导其回忆出来,使心理畅通,从而达到治疗心病的目的。

心理医生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病情阶段,分析症状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产生的根源和形成过程,激励、鼓舞患者增强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教给患者战胜疾病的方法,充分调动患者本人的能动性,培养、激发患者自我领悟、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的能力,促进患者自身病理心理的转化,从而减轻或消除症状,并帮助患者认清疾病的规律,改造个性缺陷,提高主动应激反应的能力,巩固疗效。

疏导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心理疾病,但它最主要是用来解决那些还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程度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些人来接受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心理疾病,而是因为有许多苦恼,很痛苦,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和合适的人倾诉一下。一旦自己倾诉完了,心里就好受多了。对于这样的来访者,心理医生只要以准确、鲜明、生动、灵活、亲切的语言,热情接待他们,采用疏导疗法,就能达到目的或效果。

所谓苏格拉底式对话,即苏格拉底式辩论,属于言语疗法的一种。

其实,治疗过程的D,也就是辩论。通过辩论,改变来访者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法。辩论式,这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创建。在教师或治疗师的面前,由你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种观点做进一步的推理,最后引出矛盾或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认知、思维不合理的地方,并由你自己加以改变。这是一种揭示并纠正错误认知的方法。

辩论中,教师或治疗师的提问方式:可以是质疑式,也可以是夸张式。针对求助者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或直接提问或故意提出一些夸张性的问题。

当然,苏格拉底式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或治疗师为中心,而学生或来访者被牵着鼻子走。

另外,谈话疗法也包括患者互相聊天和倾诉。聊天是人们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茶余饭后几个人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讲故事,说笑话,交流经验,这不但可以促进大脑勤于思索,推迟大脑的衰老,还可以消愁解闷,消除孤独感,可以广交朋友。如未遇到合适的倾诉对象,那末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放声地自言自语即“自我谈心”,也不无裨益。

可参阅精神分析亚种中的疏导疗法。

3.“认知改变疗法”

先哲说:人不是被事件的本身困扰着,而是被他们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困扰着。

笔者说:不在于事件是怎样发生的,而在于你怎样看待发生的事件。

笔者又说:你成熟了,社会也便是成熟的。

仔细一想,果真如此!往往是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个事件,由于认知不同,所暴露出的情绪就不同,采取的态度就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进而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当然效果或结果也就不同。

这就引出“认知改变”的话题。

如“退一步,天地宽”,就是采取了“急流勇退”的认知;而不是考虑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阿Q把挨别人的打认知为“儿子打老子”,因此他也就能“天地宽”地活着。

遭受到冤假错案的人,有的委屈地活着甚至自杀,有的坦荡地活着。能坦荡地活着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看待遭受的不白之冤。

时代变了。如今的一些“杨白劳”赖帐不还,真拿“黄世仁”没办法。作为债权人怎么办?病态的和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的“认知图式”不能用。就用积极和中性的“认知图式”吧。如有位债权人说:我要是气出病来,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更上“杨白劳”的当了。我只好改换认识,采取另外一些看法、想法来安慰自己——①他欠债不还,是留着钱给自己买棺材。②是“前世的我”欠了他的。③让后世他变牛做马还我。④他会遭报应的。⑤他将受到良心所指,非正常死亡。⑥我财去人安,花钱买个教训。⑦也许那笔钱本不是属于我的。⑧塞翁失马,安知祸福……

4.“认知重建法”

通过沟通、促膝谈心、开导、指点迷津、教育和布置家庭作业,帮助患者进行对改变非逻辑认知的训练,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来促进患者产生良性的情绪与适应性的行为。

5.“认知行为矫正法”

认知行为矫正法包括认知重建法和认知对抗技术。该法是把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结合起来,针对患者认识过程的不同方面及认知中介因素影响行为的干预点,在自我评价和自我监察之后,进行治疗具体症状。

可按如下的步骤和方面进行——

一是任务分级法。把目标或活动分解成小目标或更小的行为定式,其目的是使任务更简单化,以便使患者能完成任务的一小部分,并获得成功的强化。进而再完成任务的一小部分,如此循序渐进,最终基本或全部完成。

二是把不愉快的活动转变成轻松欢快的活动。鼓励求助者,指出对任何一项具体的活动或任务,只有亲身参加了,才能对它做出评价。

三是改变消极观点。如让抑郁症患者向生活的消极观点挑战并改变它。

四是改变负面的自我语句。如把“我无用”变成“我有用”,把“我不想做那件事”变成“我能做那件事”。

五是施用意象法。可进行愉快的行动对未来进行想像再回到现实。

6.“认知—行为疗法”

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强调自知力,但不能直接操作产生变化的过程,无法对心理治疗进行科学评价;行为治疗强调系统的干预和评价,对可观察的行为进行精确的划分,但忽视了心理过程因而削弱了它的有效性。认知—行为治疗避开它们的弱项,加入一些行为技术,接受信仰系统、期望、归因等因素或过程,把它们作为基本的材料,同时建立标准的干预程序,并在求助者的报告和外部标准的基础上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

7.“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

随着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认知学习理论引入到临床治疗当中,并逐渐兼容了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精神分析法等各种经典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就形成了新一代的认知行为疗法。

这一方法不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简单结合,而是将潜意识行为原理、暗示学习原理及技术、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及行为疗法、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学习原理及认知疗法等有机整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临床技术。

8.“自我指导训练疗法”

自我指导训练是将认知过程看成是在行为技能发展中所运用的自我指导,这些指导在行为的初学阶段处于意识水平,当行为习得并形成习惯之后,这些指导从意识中消失,以后行为可以自动完成。如果这学习的指导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以后的行为就可能发生障碍。为此,让患者想像用一组新的指导方法去指导—组新的行为。该方法多用于治疗多动症儿童、进犯行为儿童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例如,对多动症和有进犯行为的儿童的冲动行为,可引导患童采用自我指导训练,教会患童在行动之前仔细地思考以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这种训练所包括的技术有示范法、反馈法和社会强化法以及公开的和内心的言语复述、提醒方法。显然,这里所采用的方法已超出了经典行为疗法的范围。

另外关于“自信力训练”,也可归入自我指导训练的认知行为矫正。此法适用于那些害怕自己会在公共场合中作出愚蠢表演或感到焦虑的人。自信力训练中包含角色扮演、示范和社会性奖励等成分,这些也超出了经典行为疗法的范围。

9.“应对技巧训练疗法”

该训练主要是让患者通过想像不断递增恐怖事件,然后想像如何应付焦虑,进而学会调节和处置焦虑。期间还可以用角色扮演等方法、技巧,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情境。主要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

10.“相互作用分析法”

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有两层意思: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二是来访者与心理医生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通过双方的“说”和“听”来完成的。要顺利地进行沟通,就要做到无论在听的时候,还是在说的时候,都要坚持“不谈是和非”。

人们之所以不能顺利地进行沟通,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急于“分清是非”。而实际上,只有先“不谈是和非”,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沟通。一谈“是和非”,“沟通”就成了“辩论”或“批评与反驳”。

当沟通有可能发生困难或不愉快时,可采用“两步反应法”,变不讲理为讲理。第一步先做到“不压、不顶”,第二步再做到“不屈从、不迁就”。先做到“不压、不顶”,才不至于使彼此的关系马上就变得紧张起来,才能使通过“成人对成人”的沟通和商讨来解决问题成为可能;而只有进行“成人对成人”的沟通和商讨,而不是“儿童式”或“家长式”的沟通,才能做到既不压、不顶,又不屈从、不迁就。所以“分两步”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有什么办法能做到“不压、不顶”呢?就是先对对方表示“接受”。所以,“分两步”也可以说成是“第一步先接受下来,该说的话等第二步再说”。

在较深层次进行沟通时,说的一方需要注意的是: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希望,而不要指责对方的目的和意图。听的一方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想法、说法和作法,也应该先对对方的感受表示理解。

事实上,人际交往中的许多误解,如果通过不谈是非的沟通,就会云消雾散。所以要想交往成功,双方都应该掌握“不谈是非”的沟通技巧和“我行,你也行”的理念。

运用相互作用分析法治疗,是心理医生与求治者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当然也是求治者需主观努力的过程。在与来访者沟通时,心理医生是带着中性态度和情感的,心理咨询原则之一就是不谈是非,用简洁、明确、极易理解的对话进行操作,并且只谈现在不谈过去特别是幼年时期。

11.“现实疗法”

也是只谈“现在”和“行为”。参见对格兰瑟的介绍。

12.“生活意义疗法”

“意义疗法”,参见对存在主义者弗兰克尔的介绍。

这里介绍“生活意义疗法”。

日本的“生活意义疗法”:

日本肿瘤专家伊丹仁朗发明了一种心理治疗癌症的方法,叫“生活意义疗法”。其主旨是,对肿瘤病变不仅要从生理学的角度,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治疗。该疗法取得了很大成功,其方法已在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得以推广,被美国学者称为“这是癌症患者康复的一场革命”。我国肿瘤专家也曾向伊丹仁朗请教并交流了中国的经验。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及淋巴系统,由生理和心理共同组成并受大脑支配。如果患者有斗争精神,心情舒畅,大脑功能就会增强;如果终日担心、顾虑重重,缺乏与癌症斗争的精神,则大脑功能就会减弱。伊丹仁朗认为,能主动与癌症进行抗争的人,其生存期可以达到10年以上;而被癌症击倒的人,存活率不足20%

“生活意义疗法”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自己做自己的医师,跟自己的疾病做斗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二是活一天就要愉快地体验人生一天,或者工作,或者投入个人兴趣爱好的活动,或者对社会做点贡献。

三是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使自己感到存在的价值。

四是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有生有死,要把这些问题置之度外,心情就会放松,这样反倒有利于康复。

五是要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同不安和恐惧进行斗争,积极参加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活动,如讲笑话、听音乐、玩游戏、练气功、登山和交友等。

总之,得了癌症以后,除了手术和中医治疗,增强战胜癌症信心的心理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13.“认知疗法”又称“贝克认知疗法”、“认知图式疗法”、“认知转变疗法”

贝克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一是识别“自动性思维”。自动性思维构成求助者的一种负面的思维习惯,并且多数求助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之前还存在着这些不良性思维习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提问、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形式,治疗师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式的思维过程。

二是识别“认知性错误”。所谓认知性错误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如任意推断、过分概括化、“非黑即白”的思维等等。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式思维更难于识别。因此,治疗师应听取求助者诉说的自动性思维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帮助求助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共性,辨别哪是正确、哪是扭曲的思维模式。

三是验证真实性。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通过这一过程,让求助者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基本甚至完全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随后要求求助者按照新的认知结构去实践,检验它是否切实可行,这就是认知转变;还要通过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其反复练习,以巩固新的认知结构。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四是“去中心化”。很多求助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品评特别是不好的品评,并且,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脆弱的。通过引导求助者的行为举止有所改变,结果发现,其实很少有人在注意他言行的变化。于是形成新的认知或认知改变:自己并没有引起周围每个人的注意特别是非难,不必象以前那样去认为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

五是监察忧郁或焦虑的水平。多数抑郁和焦虑的求助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地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发展、高峰和消退的过程。如果求助者能够对这一规律有所认识,那末他就能比较容易监测并控制自身的情绪。所以,鼓励求助者对自己的忧郁或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察,就可以使他认识到这些情绪波动的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贝克特别重视引导求助者去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的潜在能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因为贝克相信,求助者情绪和行为上的不适应,是由于在某些问题上出了故障,而不是其整个的认知系统都遭到破坏,在故障之外,他仍有正常的认知功能。

参阅对贝克的介绍。

14.“问题解决疗法”

要求患者详细说明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找出各种可能奏效的解决方法,并努力选择其中最好的方法。这种疗法常用来治疗那些似乎缺乏解决问题技能的成人。

15.“内隐示范法”

在想像中演习目标行为,让患者预先了解事情的结果,并训练其情感反应,进而产生对应激情境的适应能力。该方法较适合于治疗恐怖症患者。

16.“动力认知疗法”

认知治疗的理论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动力认知治疗”应运而生。该疗法认为,认知过程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个体的成长发育和人际交往,曾有过外伤或未接受良好教育的儿童往往会有部分的认知缺陷。该疗法的基本假设:适应不良性行为是由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产生的。因此,动力认知治疗就在于用恰当的认知结构来替代有缺陷的认知结构,综合应用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来矫正不良行为。

17.“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法”、“钟氏领悟疗法”、“谈话疗法”、“疏导疗法”

认知(认识)领悟疗法简称领悟疗法,又称中国精神分析法,它是从心理分析疗法派生出来的。

通过解释,使求助者改变认识、得到启发或领悟,进而使其心理压力或症结得以缓解或消除,从而达到咨询或治疗的目的,这样的一种心理防治方法。

“钟氏领悟疗法”是20世纪60~70年代由我国的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有称“中国精神分析第一人”),依据“心理动力学”的原理(该原理在“精神分析法”中有解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以及中国传统认识等实际情况而设计并形成的。

据了解,钟氏领悟疗法起始于60年代初钟友彬和王景祥的合作。他们用心理动力学原理尝试对几个强迫症和恐怖症患者进行治疗。文化大革命中,试验被迫中止,文化大革命后期二人又分别进行研究。不久,王景祥医生去世。到了80年代,钟友彬的工作进展较快。于1988年,钟友彬的《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出版,这标志着钟氏领悟疗法正式诞生。

认知领悟疗法就是要找出个体不现实的、不合理的或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并帮助他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思维方法,来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也可以把认知领悟疗法看做是求治者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是求治者对自己幼稚心理的改造。

钟友彬认为,在生活中,有时我们的主观愿望同现实往往不能相符。问题是要从实际出发,要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愿望。如果明白这一点,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扰。特别是患了某种疾病后,要学会在感情上能承认并容忍自己的不足之处,参加力所能及的一些活动,并感受其中的乐趣,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死观,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另外,如果在遇到一些与自己有较大利害关系的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困惑,这时要识别不正确的“自动性思维”,要了解自己认知的错误之处,然后进行真实的检验,纠正不良的信念。而且要锻炼自己的意志,难行要能行,难忍要能忍,要学会忍,不超过极限的忍是意志力的表现。

钟友彬指出,心理创伤会诱发心理上、躯体上的疾病,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及时抚慰和排遣。所以,正确、客观地认知事物,是防止产生心理、躯体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钟氏领悟疗法的具体作法或一般过程——

一是采取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如患者同意,可有家人1人参加。咨询历程和间隔时间皆不固定。有书写能力的患者要求他在每次会谈后写出对心理医生解释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问题。

二是初次会见时,要求患者及家人叙述症状产生、发展的历史和具体内容。确诊后可进行初步解释,告诉患者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但需要主动与心理医生合作。对医生的提示、解释要联系自己认真思考。疗效如何,取决于患者自己的努力程度。

三是在以后的会谈中,继续询问患者的生活史和容易回忆的有关经验。通过会谈主要是建立患者与医生间的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促使患者真诚地相信医生的解释。

四是随后与患者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引导他相信这些症状大多是幼稚的、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行动,有些想法近似儿童的幻想,在健康的成人看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也不值得焦虑、恐惧,甚至是可笑的。

五是当患者对上述解释、分析有了初步认知和体会后,再向患者进一步解释疾病的根源是在过去早些时候甚至是幼年期。一个人幼年的经历或遭遇对他的个性及日后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或者说可以从成年人的观念、作风和行为中看出他幼年时期的经历包括受到的创伤。一个人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或某种幻想引起的恐惧等体验,虽然被“潜抑”到“无意识”里而被遗忘,但并没有完全或真正消逝。成年后在一定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幼稚的幻想或恐怖的情绪就会再现出来,并会不自觉地运用幼年的态度、方式对待在成年人看来并不值得恐惧的事物,以此应激创伤、幻想或情绪,即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活动,这损害着患者的心理健康。如表现为强迫和恐怖症状等。再如对于性变态患者,结合他可以记忆起的儿童期性游戏行为等,讲明他的表现是用幼年方式来对待成年人受挫的性欲,因而是幼稚的和愚蠢可笑的。上述的解释需要经过医生与患者多次共同讨论,才能使患者完全理解并达到新的认知。

钟氏领悟疗法有一些独有的理念——

一是认为当前的强迫和恐怖症状是过去的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因而出现幼稚和成熟并存的症状特点。

二是提出人有四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智力年龄和情绪年龄。对多数患者来说,前三种年龄通常是基本协调的,但情绪年龄(即情绪的发展)明显不成熟,落后于其它三种年龄。因此,在遭遇重大心理冲突时,患者的情绪反应容易像儿童一样幼稚,但情绪的内容却是成人的。因而分裂,使人不易理解。

三是强调意识层面的领悟。中国人是一个重理智的民族,凡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一特点表现为当事人愿意倾听心理医生的解释。中国人愿意接受的是入情入理、符合常识的解释;因此,领悟治疗的解释工作集中在当事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意识领域,言之成理,易解即可。领悟治疗不去深挖当事人的无意识内容,不去分析无意识冲突的本质,也不去寻找当前症状的象征性含义,尽管无意识概念仍然存在并且有效。

四是把“相信”或“信任”作为重点,而不是把解释本身的客观性作为重点。解释的效果不取决于解释的客观真实性,而取决于当事人相信和接受解释的程度。只要解释在当事人听起来入情入理,即使解释是杜撰的(即“权威性谎言”)也照样有效。另外,中国人容易相信权威,包括信任医生,心理医生可自觉利用这一点来加强解释的力量。还有一点,就是治疗者对求治者亲切、真诚的态度,也有助于加强解释、说服的作用。

五是重视自我教育、自我修通的作用。中国人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习惯于主动吸收外部的教育影响,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自觉地理解、消化有关的道理;因此,在治疗中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布置“课外作业”,通过要求来访者写日记、写治疗体会等方式,促使来访者回家后自我消化、修通治疗中的解释,这成为一个可行的途径。

钟友彬认为不论是正统、经典的心理分析还是当代各种修改了的心理动力学疗法,都坚持由心理医生发掘患者的无意识冲突同当前症状的联系,其辅导或治疗都是要使患者首先获得“领悟”,而领悟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患者意识层面有了领悟并对心理医生的解释表示信任,症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而得以消失,辅导或治疗的目的便达到了。

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是强迫症、抑郁症、恐怖症以及神经性呕吐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等。

对认知领悟疗法,可参见精神分析疗法。

18.“悟践疗法”又称“悟践心理疗法”、“快速综合疗法”

悟践(领悟与实践)疗法是我国心理学家李心天、李崇培等在治疗神经衰弱基础上创立的一种疗法,开始称为“综合快速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由于神经衰弱症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存在缺陷,故心理治疗的核心是促使患者对该病要有客观、正确的认知。因而可以通过患者自己的积极努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缓解或排除“负性情绪”,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能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或基本和谐,以此达到除病的目的。

建国初期特别是在1958年“三面红旗”的时代背景下,神经衰弱是中国城市机关干部、工厂职工和在校学生常患的一种慢性心理疾病。由于不适当的或违反规律的体力、脑力劳动甚至非人道的劳动惩罚以及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百思不得其解的生活事件,使得很多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惊恐、疲劳、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进而产生苦恼、抑郁、焦虑、急躁、悲观甚至绝望的负性情绪(笔者在1959~1960年就曾患神经衰弱)。他们(包括笔者)不断寻求医治,但单纯的药物治疗通常难以奏效。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快速疗法采取集体治疗或单独治疗的形式,综合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太极拳锻炼及知识学习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1958年,北京某大学80名患神经衰弱的大学生接受了为期4周的综合快速治疗,100%好转,其中痊愈和显著好转者达81%。此后,在钢铁工人、军队和机关干部中开展的治疗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960~1966年间,在医院门诊治疗神经衰弱患者,每期收治30人,患者每天来门诊半天,疗程4周,多数人疗效显著,后期随访疗效较巩固,复发率低。到了1982年,对89人长达20年的随访结果表明:集体综合治疗痊愈和基本痊愈率达93%。此外,综合快速治疗还应用于高血压、溃疡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同样取得较好疗效,尤其是对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其疗效非常明显。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医学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新崛起和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解冻,李心天、郭念锋等出于对健康与疾病、生理与心理、个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人性主义”理论,并将“快速综合疗法”(或“综合快速疗法”,其提法有“多快好省”之印记)改名为“悟践疗法”。悟践疗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变了旧的医学模式和医患关系,强调患者或来访者主动参与治疗,通过正确的认知过程和医疗知识,提高疗效和健康水平。近年来,悟践疗法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治疗对象进一步扩大,并逐渐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理论体系。

悟践疗法在理论上注重人性主义,在实践方法中则强调认知活动与行为活动的结合及其交互作用,体现着悟践并重、知行合一的特点。悟践疗法的治疗手段包括对心理、生物和社会三方面的认知、活动和药物治疗等。除药物治疗,正确认知与积极活动的治疗最具特色。认知治疗:向患者讲授人性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医学知识,强调个性心理特征和主观能动性在健康与疾病中起的作用,提高其认知水平;活动治疗:包括主动调节内脏活动的深呼吸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和打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琴棋书画等文娱、文艺活动,阅读、计算等脑力活动,园艺、农作等体力活动,烹调、缝纫等家务活动,以及参观、辩论等社会活动。

悟践疗法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领悟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增强自知力,消除负性情绪;

第二阶段,通过领悟个性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事件,重新设计自我;

第三阶段,通过领悟积极生活方式、内容的作用,重建有利心身健康的个人价值体系。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各种治疗手段并非独立进行,而是紧密结合、难以截然分开的。

悟践疗法是在整合各种现代心理治疗理论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实践。

19.“道家认知疗法”

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哲学派别。它认为“道”是派生天地万物的精神本质,所以称为道家,春秋末期的老聃和战国时期的庄周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人们对于道家的人生观和政治观,一直存在着争议。它曾被批判为是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哲学观点。然而不能忽略的是,道家的思想从古至今都被有识之士推崇备至,并广为流传,连西方人也把它奉为至宝。从这其中不难看出道家哲学的深邃思想和无穷魅力,通过正确、客观、良性的认知,它能发散出精神的闪光点,可以成为国人自卫安康的良药。如果说儒家人生哲学主要适合于一帆风顺者,能给他们提供心理的指导,指引他们适应社会的话;那末,道家人生哲学更适合于身处逆境者,它能给那些遭受挫折、心身受到巨大打击、生活极度困苦的人以希望与光明,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厄运中依然那么坦然、从容。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张亚林、杨德森基于道家哲学的处世之道并参考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而创立的。其治疗,要求患者达到的境界是认知并顺应自然或客观规律。国人所具有的典型品格概括描述为:勤劳节俭,自强不息;克己容忍,谦和持中;家庭为重,亲疏有别;伦理为纲,尊卑有序。道家处世养生法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耻(“少思寡欲”、“知足知止”也通);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净无为,顺其自然。把现代的认知理论同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恰当地结合一起,施用于具有特定心理特征的中国人身上,从而实现了心理咨询、治疗的本土化的成功尝试。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一是调查患者目前的精神刺激因素;

二是了解其人生信仰和价值系统;

三是分析其心理冲突和应对方式;

四是道家哲学思想导入;

五是评估与强化疗效。

在这五个步骤之中,第四步是该疗法的核心和关键,其他四步都是为这一步骤服务的。在第四步过程中,首先向患者简单介绍老庄哲学的来龙去脉,然后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认知疗法的四条原则即32字保健诀。

道家认知疗法的四条原则——

一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是只做利己、利人、利天下之事,不做危害自己、他人与社会之事,这个原则完全符合行为科学、儒家、佛家的原则。为而不争要求自己做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与人争,不与人攀比,不妒贤嫉能,这样就可大大改善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安无事。

二是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人要生存与发展,有欲望无可厚非,但老庄认为欲海难填。因此要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利、地位、权势的疯狂争夺。人要制定力所能及、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不过多安排任务,对人对己不过于苛刻。只有知足,才会常乐;只有知止,才能避免危险。

三是中和处下,以柔克刚。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谦恭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和、中和及甘拜下风能减少人际冲突和维持安定团结。海纳百川,水容万物;求同存异,百花齐放;不同而和,兼容并蓄;不言自明,不战而胜。

四是清净无为,顺应自然。道家崇尚“静”,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对“妄为”的对抗。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反自然或客观规律的事情。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进程,预知结果,因势利导,游刃有余。不倒行逆施,不强迫蛮干,不揠苗助长,不急于求成,在危机面前,做好出现坏情况的准备,争取好的结果。也就是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通过集体宣讲和个别谈心的方式,针对患者共同的生活事件、心理冲突、性格特征以及消极的应对方法,共同找到摆脱心理危机的出路,使用认知疗法中的“双栏”或“三栏”技术,列出失败的认知,找出新的认知方式,接受道家处世养生的价值观,反复练习,不断解决生活中遭遇的生活事件,达到减除精神应激、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比较适合于某些神经症或与精神应激相关的疾病的患者。

20.“儒家认知疗法”

我们以往对儒家的学说主要是从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道德学等角度进行学习、研究及理解的。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就会提炼出儒家心理疗法,而且同“道家认知疗法”一样,都属于心理疗法本土化的典型。关于“儒家认知疗法”,将于以后的《人生自我实现》一书中的《关于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咨询业的本土化问题》篇中表述。

21.认知疗法常用的一些技术、技巧或专门术语

认知重建。

压力免疫训练。

让来访者学习应付较小的压力,进而耐受较大的焦虑和恐惧。

心理应付。

问题解决训练。

行为预习。

灾变祛除。

人在药物作用、疲劳、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过分警觉的状态下可以出现感知歪曲、评价失误,如“草木皆兵”。通过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即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从而祛除这种夸张性的认知。

重新归因。

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作逻辑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对挫折和失败作出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

认知对抗。

“双栏”或“三栏”技术。

一栏:列出失败的认知,二栏:找出新的认知方式,三栏:接受新的价值观并反复练习。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合理情绪想像。

自我评定问卷。

“第二原因效应”。

第二原因效应技术。一个人把挫败、不成功,老是归因于某个人或某件事,这里姑且叫“第一原因”;然而纠缠第一原因总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当来访者被第一原因折磨得不能自拔的情况下,据心理师判断这第一原因并非是真正的原因,于是启发、引导来访者寻找别的原因即“第二原因”,让其克服或避开(是他能做得到的)第二原因。第二原因克服或避开了,心理问题竟然也解决了。

注意:“第一原因”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笔者不愿在无法克服或避开、但确实是真正第一原因的情况下运用“第二原因”),但“第二原因”也不一定绝对是真正的原因(当然最好是真正的原因),甚至是该当事人不肯相信的原因。但如果问题解决了,事情成功了,久而久之,当事人就不去相信那第一原因了。这就是第二原因的效应。

⒁心态归零。

“心态归零法”,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方法。归零法主要指抹去由不愉快的、中性的事形成的闪回或记忆,使其心灵回到平静的状态。当然对遇到的快乐的人和事可以在记忆里储存、积累起来,过后可成为美好的记忆,加以回味。

说明、教育、批评、促膝谈心等。

⒃辅助一些精神疗法的技术。

如“解释”等。

⒄辅助一些行为疗法的技术。

自我管理的技术、放松训练、决断训练和社会技能训练等。

⒅辅助一些人本疗法的技术。

如“对质”等。

综上所述,如果说《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879年)是心理学的第一个里程碑——诞生;那末,《认知心理学》的创建1967年)就是心理学的第二个里程碑——发展并走向成熟。笔者认为,“认知疗法”既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其它所有疗法的基础、前提或先导,至少是其它所有疗法的辅助疗法。如“精神分析法”是把潜意识的东西调出到“水面”上来再进行治疗,“行为疗法”是通过纠正人的外显行为达到调适心理的目的,“人本主义心理疗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但这些都离不开对问题的认知。

因此,重点掌握“认知”概念和熟悉“认知疗法”,这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之二(之一,可以是每个心理师自己所拿手的或认同的那个能耐)

认知疗法是笔者运用的主要方法之一,用来辅导别人、抚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