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桥’上沟通”专题讲座
6.关于“心理测验”的学习提纲
关于“心理测验”的学习提纲
钱锡安
一、“心理评估”常用的方法
二、“心理测验”(测量)的性质、发展及功能
三、“心理测验”的分法及种类
四、“智力测验”与“商数”
五、“人格测验”及有关的“量表”或“人格问卷”
六、各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七、“成就测验”
八、“职业测验”
九、“临床测验”
十、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如何贯彻标准化原则?
十一、什么是“常模”及“常模分数”?
十二、“信度”、“效度”的联系与区别
十三、有哪些因素能影响测验的结果,造成误差?
十四、现场实验(“准实验”)有什么优点?
十五、如何处理实验的混淆和如何控制“反应线索”?
十六、分数的解释及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十七、“心理测验”的管理及主试者资格
“心理评估”、“心理评定”、“心理测量”、“心理测验”、“心理测试”、“心理测评”、“心理实验”和“心理研究”的概念,有区别但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其关系紧密、有机得常常通用。如“心理测量”(动词)≧“心理测验”(工具:量表)。在心理测量过程中使用的“量表”与“问卷”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下面的内容里,广义地对它们通用,但以“心理测验”的提法为主。
应当客观地看待心理测量:国外许多量表翻译到国内,已是许多年前的老版本,显得落伍;有些测量也较少考虑中国国情即“本土化”,基本是机械照搬;何况它本来就是“仅供参考”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治疗来说,心理测量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没有它,但也不能过于夸大它的作用。
工具,总有它的局限性。作为“心理测量量表”这一工具也是这样。只有了解到它的局限性,才能有效地使用它,才能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它。
“测量”是指用一定的物理量去进行比较。严格地说,心理的本身是不可测量的,只能“评价”。因此,心理测量便是广义的测量。
目前,心理测量有三种情况:一是小游戏,通常出现在媒体上,只是娱乐消遣而已,没有什么“信度”和“效度”。二是一般测验,一般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操作。三是严格(经典)意义的测验,须由具有测量资格的心理测量师操作。笔者谈及的是指第二、第三种,重点又是第三种。
一、“心理评估”常用的方法
心理评估,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鉴定。评估的范围既涉及到疾病,又涉及到健康,而且更重视对健康的评估。
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一些。
(一)“调查法”
1.历史调查法。
2.现状(现场、临床)调查法。
3.直接调查法。
4.间接调查法。
注意有些调查有可能涉及到人权的问题。
(二)“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一起,甚至被观察者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在被观察。
2.间接观察法:如用单相玻璃,观察儿童、动物、精神病人和罪犯等。摄像。
3.自然观察法:被观察者的行为不受观察者干扰,在自然状态中进行。被观察者不带表演,不做作。
4.控制观察法:在有单相玻璃的实验室,事先设置好一些场景,在标准情境中观察。用于审讯如鸠山用窃听器加上人工监控观察李铁梅赴刑场,使用生理多导仪、测谎仪。以观察被试者的生理反应或情绪。
(三)“会谈法”(访谈、晤谈、面试、面谈)
可用于诊断、治疗或咨询、评估中。
1.自由式会谈:咨询师主要凭经验、技巧,即席发挥。
2.结构式(定式)会谈:有目的、针对性,按事先编好的方案和内容,有层次、按程序进行。如干部考核的程序化。
(四)“问卷法”(自陈法)
“自陈法”通常以让被试者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都是事先编制好的,由一系列问题或条目组成,要求被试者报告自己在给定的情境中可能有的情绪感受、想法、认知和行为。一般说来,自陈量表的编制采用3种方法:一是理论推测,二是因素分析,三是标准施测。
问卷法和上面的访谈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1.访谈法
⑴访谈法的优点是,能确保被试者按照要求完成对问题的回答,还可以对被试者提供的信息做出反应,询问进一步的信息或探索未曾预料到的话题。
⑵访谈法的不足是,实验者的在场及其行为会对被试者有影响,如实验者的期望及被试者的“反应性”、“社会赞许性”和“阻抗”等问题。
2.问卷法
⑴问卷法的优点,访谈的缺点就是问卷的优点。实验者对被试者的影响性较少,被试者的“反应性”和“社会赞许性”降低,可以同时测试多个被试(群体)。
⑵问卷法的不足是,被试者可能没有按照要求回答,也不能主动发挥,得到的信息有局限性。
(五)“作品(广义)分析法”
1.文化性创作,文如其人。
2.劳动手工产品,如花道。
3.甚至犯罪现场的情景,也是(罪犯的)“作品”。
(六)“投射性测验法”
(本文下面有具体的表述)
(七)“统计法”
统计学方法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
(八)“量表法”
(见本文下面有关的量表)
等等。
二、“心理测验”(测量)的性质、发展及功能
“心理测验”有多种释义,但基本内容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这样的一种科学手段。即指在“标准情境”下,对所获取的个体“行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描述,它依据一定的法则(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测量的规律、规定、模式、方法等),运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确定和测量,它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它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数量化评估。
(一)“心理测验”的性质
它必须具备“参照点”和“单位”两大测量要素。从内容到手段,从编制、测试过程到结果,它具有如下几种性质:
1.间接性
S—O—R,即测试题目的编制及对受试者进行刺激→受试者应试动机等的心理认识、反应及生理状态→对受试者产生的心理反应或行为的测量结果,主试者进行评分、转换分数,解释,公布结论。
通过一个人对刺激性量表的心理反应,主试者间接地推断出他的心理特质。
由此,对于诸多间接性的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误差。
2.相对性
一是心理测验题目的相对性,它们很可能会有误差。如果题目有了误差,那测试的过程和结果都不能保证准确。
二是对结果的解释也是相对的。因为得出的结果不是直接性的,它需要转换。从转换过程到结果,都不能保证它们的绝对准确。
何况,心理测验主观因素很多,本身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不象“物理测验”那样。
3.客观性与标准化
⑴测试内容的一致性。
⑵对测验程序统一控制。
⑶采用的数量化手段,都是客观和标准的。
(二)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思想
人心叵测,人心不古,人心向背。
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验只是圣贤哲人的言谈或著作中有零散的记载,不系统,科学性有待论证,是心理测量的雏形或初步思想体现,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测量。
1.最早对人格测量的尝试是“颅相学”。它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可以通过触摸其头骨来分析。如后来的诸葛亮指出魏延将要造反,理由是魏延的后脑勺部位有“反骨”。强调先天因素。
2.还有“面相学”。它通过观察人的面部特征来确定个人的性格及吉凶祸福。强调先天因素。
3.孔子把人分成三种:“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从心理学角度说,这是对人的智力和品行做出的综合评估,这实际上相当于现代心理测量学中的命名量表和次序量表。
4.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指出了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同物理现象一样,具有可测量的特性。
5.科举制度。始于汉(立官学,用“策问”即考试),兴于隋唐(形成科举制度)。考试制度是测量的前身。科举考试中的“帖经”(以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和“对偶”,类似于现代心理测验的言语测验中常见的“填字”和“类比”。
6.南朝人刘勰的著作《新论·专学》中提到了类似现代“分心测验”的思维。他提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人能同步完成。即他认为一心不能二用(当然,受过特殊训练者除外)。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
7.“抓阄儿”、“抓周”。
8.“七巧板”,民间的一种智力游戏,国外称为“唐图”。七巧板是很常见的一种儿童拼板玩具,而其中的某些方面可以作为智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的一种方法。
9.“九连环”,民间的另一种智力游戏,可与现代魔方相媲美,受到西方心理学家的推崇,被称作是“中国式的迷津”。
10.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是中外现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滥觞。
1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的思想中,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定性的描述带有道德判断色彩。
12.外国人说:心理测量的故乡在中国。
(三)中国近、现代“心理测量学”的发展
1.1914年,广州做儿童记忆和比喻理解的测验。
2.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向国内介绍了《比奈—西蒙量表》。
3.1917年,北京大学创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心理学的学府,早在1900年就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以及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4.1918年,最早的教育测验。
5.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两个心理学实验室。廖世承和陈鹤琴先生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心理测量课程,1921~1922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这是中国最早的心理测验专著。
6.1922年夏天,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这说明我国近代心理测量与世界同步。
7.1924年,陆志韦先生发表了《订正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20世纪)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20世纪)80年代与吴天敏第三次修订。这样,中国有了《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和《中国比奈测验》。
8.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心理)测验学会。
9.1932年,心理《测验》杂志创刊。
10.至抗战前夕,由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制定或编制出的合乎标准的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约20种,教育测验50多种。
11.1946~1952年间,我国使用过“主题统觉测验”与“罗夏克墨迹图测验”,又对韦克斯勒量表有修订并用于临床。
12.至1949年,我国出版心理测验方面的书刊共计20余种。
13.1949~1979年,由于极左路线的封杀和受到前苏联批判“儿童学”运动扩大化等的影响,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我国心理测量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一概禁止。如摩尔根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的,李森科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的。
14.从1978年北京大学首建心理学系时,心理测验才重新得到恢复。
15.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林传鼎、张厚粲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
16.1980年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设了心理测量课程,并恢复对国外诸量表的修订。
17.1982年前后,吴天敏修订出版《中国比奈测验》,龚耀先、林传鼎、张厚粲等人修订“韦氏智力量表”,张建新、宋维真等人修订《明尼苏达多项量表》,陈仲庚等人修订《艾森克测验》。由此可见,这个时期主要以修订国外一些著名的测验为特征,这些测验主要是用于教育领域和医疗临床诊断方面,在其他方面则应用很少。
18.1984年,北京召开第五届全国心理学年会,成立了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加强对心理测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19.1989~1991年,成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心理测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此后,不断有心理测量学方面的专著问世,测验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学术交流活动也空前活跃,并进入到国际学术舞台,邀请外国专家讲学,举办国际心理测量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测验界的同仁们也举行学术研讨会。近年,我国的心理测验工作者在探索编制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测验量表。
这是从发展或大事记角度讲的,一些情况在下面的测验及其理论、方法部分还要交代。
(四)外国的“心理测验”——近代“心理测量学”的发展
1.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是出于实际需要。最初,是因为要辅导智力落后儿童和治疗精神病患者。法国的医生艾斯奎罗于1838年第一个把智力落后与精神病分开。他认为,精神病以情绪障碍为标志,不一定伴随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则是以出生时或婴儿期表现出来的智力缺陷为主要标志。
2.詹姆斯(1842~1910),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的著作除了《实用主义》(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义》(1909),还有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1890)。《心理学原理》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詹姆斯的“情绪说”预示了20世纪行为主义的诞生。
3.冯特(1832~1920),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创立了世界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心理研究试验室,从视觉、听觉及其它感觉方面,对心理进行实验研究。这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
4.英国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1822~1911),是倡导、推动心理测量运动的主要人物,他于1884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专门设立了一个“人类测量试验室”。他也是“评定量表”、“问卷法”和“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5.美国心理学家M•卡特尔(德国冯特的学生,1860~1944),将“实验心理学”与“心理测量”结合起来。他1890年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6.法国心理学家比奈(1857~1911),倡导从正常学校学习的儿童中筛选出不适应的儿童,安排在特殊的班级里进行学习训练。这导致了心理测验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第一个“智力测验”诞生。他提出、测出“心理年龄”。他是智力测验的鼻祖。
7.1905年,比奈和助手西蒙发表了《比奈—西蒙量表》(为了鉴别弱智儿童,史称“1905量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1908、1911年又两次修订,以后并不断修订。提出“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叫“心理年龄”)的概念。测验的结果用“智力水平”来表示,它表示一个儿童(3~13岁)能完成何种年龄水平所能完成的测验。主要强调的是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即智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8.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1877~1956),于1916年提出“智力商数”(“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的概念,修订、发展成一个美国版本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推孟坚信并宣传个体智力中有很大成分是属于先天的。该量表的编制被评价是美国心理学史上非常有争议又颇为成功的探索。
9.除了修订编制智力测验量表,推孟又促成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采用智力测验来甄选将士的事宜。1917年,美国陆军甲种、乙种测验,包括文字的、非文字的。
1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卡特尔的学生,1874~1949),是“教育测验”的鼻祖,第一个提出“标准化成就测验”。
11.1936年,推孟与人合作编制了第一个《男子气一女子气量表》,认为“男子气—女子气”是比“男性—女性”更深一层的心理差异,是个体产生许多异常行为特别是婚姻问题中的异常行为的一个根源,进而他还编制过“婚姻幸福评估量表”,希望能推测出婚姻的美满程度。
12.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1896~1981),是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他认为“斯坦福―比奈测验”只适用于儿童,而对成人则无法使用。于是他从1934年开始制定成人量表,1939年编制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942年编制出《韦氏军队量表》。他又创造性地把比奈依据心理年龄计算智商的方法改换成运用统计方法计算,提出“离差智商”,于1949年编制出《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3.1950年前后,出现了多种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有:欧提斯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美国陆军用的甲、乙两种测验,韦克斯勒的儿童智力测验等。人格测验有:武德沃斯的个人资料调查、罗夏克墨迹图测验和明尼苏达多项测验等。
现代西方心理测验的发展受到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统计方法的改进的极大影响。它越来越标准化。当然,一方面标准化是现代心理测验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另一方面严格的标准化程序也给心理测验带来一种副产品。
(五)“心理测验”的用途或功能
“心理测验”的用途或功能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成就测验”等各个方面的,这里是综合的。
1.教育评价:了解学生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2.人才甄选:甄别选拔。选拔人才,分类,区分能的、差的,判断或预测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3.岗位安置:指导就业,使人员与职业两者尽量最佳组合。
4.临床诊断:临床使用,鉴别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5.科研手段:用于科研学术领域,开展资料搜集,进行试验分组,建立和检验假说。
6.反馈信息。
7.被试评价:对受试者的测验结果或结论,做出解释评定。
8.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辅助:借助心理测验可以了解求助者的问题所在,以便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进行行为矫正训练。
9.具有描述、鉴定、预示和预测功能的作用。
10.可了解自我,了解个体的人格发育、发展情况和社会化情况,有利于指导人生的自我实现。
(六)“心理测验”与“评定量表”的区别
如上所述,“心理测验”的释义之一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对所获取的个人“行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描述。它依据一定的法则,运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确定和测量,它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评定”,是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以数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样的一个过程。
“量表”,是按照标准化来进行测量的程序或工具,包括“自陈量表”和“他评量表”,也可分为“客观量表”和“主观量表”。“自陈量表”又叫“自评量表”,由受评者客观地自行报告或自我陈述,所以也叫“客观量表”;“他评量表”,由评定者主观地对受评者进行观察、评价,所以也称“主观量表”。当然,这是机械的分类或分析。在实际的测评中,双方会互动,使客观、主观的测评结果都能尽量符合标准化要求。
“评定量表”(如某某“问卷”、“调查表”、“指数”),通常由一组描述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的词、句子组成,要求由他人经过观察,对某个人的某种行为或特质做出评价。严格地说,它并非是一种测验,而是观察法和晤谈法的延伸,其途径和方式是非正式和非量化的。它又是对观察和晤谈内容的总结,是观察者和评定者将观察和晤谈的结果系统化和数量化,也是观察法和测验法的一种结合。——笔者在讲座、群体咨询及一对一咨询之后,做出的一些“问卷”,又主要是“自陈问卷”(或叫自陈量表)。
1.它们的相同点
形式类似,都有数量化、标准化等基础特征。
2.它们的区别
⑴编制的理论要求程度不同:心理测验比较强调理论依据,要求有较强的论证;评定量表则不过于要求理论,而是注重实际。因为它们的出发点不同。
⑵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心理测验要求标准化,“效度”和“信度”要高,对“原始得分”必须换算成“标准分”,最后得出结论,尽量避免误差;评定量表比较简单粗糙,不需要换算,科学性可忽略一些,强调简捷、经济,能解决实际问题。
⑶对使用者的要求不同:心理测验要求主试者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有的还必须是有专门的资格或专门的授权;评定量表虽然也要求评定者要有专门的训练,但不一定必须有专门的资格或专门的授权,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都可以操作。
⑷对工具的控制使用也不同:心理测验工具强调版权、技术的保密和使用资格;评定量表只是一般控制,允许在一些出版物上介绍,限制不严,如《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已公开发行使用。
⑸操作的难易不同:较之评定量表,心理测验难些、复杂些。
⑹评定的方法不同:心理测验需要通过“常模”,转换原始得分,得出结果、结论。
⑺保密要求不同:一些典型、专业的心理测验保密要求要高些。
三、“心理测验”的分法及种类
广义地说,智力、职业、成就和临床测验等都是人格测验。分法是相对的。
(一)按测验功能分
1.智力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方式分
4.问卷法。
5.作业法。
6.投射性测验。
7.纸笔(文字)测验。
8.操作(非文字)测验。
9.口头测验。
10.电脑测验。
11.描述性测验。
12.诊断性测验。
13.预示性测验。
(三)按测验对象分
14.个体测验。
15.团体测验。
(四)按测验应用分
16.成就(教育、学绩)测验。
17.职业测验。
18.临床测验。
下面就分别简介或单独提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等5种测验方法。
四、“智力测验”与“商数”
智力测验有一般智力测验和特殊才能测验;有正常时的智力测验和病理时的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在临床工作中最为常用且多用于个别测验,而教育(求知)和某些研究可进行团体测验。
笔者不主张轻率地为少年儿童做智力测验。理由是,实际上因智力问题导致“学习困难”的情况是极少见的。如果做智商测量的目的仅仅在于为“学习困难或考试分数低”找理由的话,这会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有些老师来说,动辄要学生做智力测验,其潜在动机可能是想尽量推卸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责任。绝大多数的学习困难不是孩子的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或孩子以外的原因所致。笔者接触过很多孩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或正常,就是学习成绩差,原因多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比如高压、责打、批评多、鼓励少等等。
因此,在强调“智力测验仅是一种参考,不能作为定论。智力测验要避免走入歧途特别是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歧途!”的话题后,方适合介绍如下的内容。
在测量时,为突出“智力”,把“能力”从“人格测验”中分离出来,单独放在“智力测验”里。
(一)“智力”
很难能给“智力”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和“非智力”的一些因素很难截然分开。
1.智力(智能)
关于智力的理论,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类:一是抽象思维的能力,二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三是智力测验所测出的能力,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五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韦克斯勒把智力定义为:个人行动有目的、思维合理、应付环境有效的一种聚集的或全面的才能。
还有人定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判断、理解、创造等。它是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认知能力,它的最高表现是创造能力,它有着生物学遗传的基础,它表现为一种潜能,它也是后天一种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
又有人定义:智力是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是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结合体,也是主观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主要包括5种能力:学习、适应环境、抽象思维、信息加工和综合理解归纳,是一个人心理能量的总合。
⑴智力包括
①一般或普通能力。
②“特殊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一方面事情的能力倾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能力。
⑵智力可分为两种
①“潜在能力”即个人将来“可能为者”及某些“势能”。
②“实际能力”即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
当它集中表现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时候,便是“情商”。
2.非智力
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等心理特征,属于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指认知的发展、品格的成熟、自我调控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叫“情商”。“情商”、“亲和力”或“社会支持力”等是一种“能力”,但不是“智力”。
可见,“能力”是广义的。
正因为智力主要是潜在的但也有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提出培养和开发智力。这就涉及到“智力测验”。
(二)“智力测验”(能力测验)及其理论、方法
这里简介5个种类的智力测验——
1.《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它是将各智力功能的测验项目混合排列。
2.《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和《中国比奈测验》。本土化的。
3.《瑞文智力量表》(RPM)。英国的瑞文于1938年编制出“非言语智力测验”。该测验实际上是三个不同的测验,即瑞文儿童彩色(抽象图形)渐进测验、瑞文标准渐进测验、瑞文高级渐进测验。从1985年起,我国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家张厚粲主持,对瑞文测验进行修订。该测验适用于不同语言、文字和聋哑人的人群,也用于儿科如“自闭症”。
4.韦氏智力量表。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一个量表中分若干个分测验,每一分测验集中测量一种智力功能。
⑴包括:《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即学前儿童智力量表(4~6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即学龄儿童智力量表(6~16岁),已有《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16~74岁),已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三种量表的结构形式基本一样,但内容难易有别。
⑵如成人量表包括11项分测验,其中6个言语量表:常识、数字广度、词汇、算术、领悟、相似性,5个操作量表: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这两部分量表体现了左右脑功能的整合。
⑶结果、结论的划分:非常优秀、优秀、中上聪明、中等、中下等、临界智力不足、智力缺陷。
⑷其中儿童量表适用于儿科,如“多动症”。
1979年以后,特别是1982年龚耀先的修订,1983年林传鼎、张厚粲等人的修订,使中国有了韦氏智力量表修订版。
5.《托尼智力量表》(TONI-2)。非语文智力测验。
以上几种智力测验,多用于小儿科、神经科及对老年人智力衰退能否从事某项工作的测试。
智力究竟由几种因素构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简述如下——
1.高尔顿、比奈、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认为智力是一种总的能力。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种普遍(一般)因素和一系列的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而且主要是遗传的;特殊因素有口语能力、数算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五类;此外还可能有第六类即心理速度。他指出,每个人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都各不相同,即使拥有同一种特殊因素,但在程度上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
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三因素论:抽象的、具体的、社会的能力。
4.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三元论”。
他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把智力看成一个整体但可以进行分解,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如下三个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的:
⑴“分析性智力”——用来解决问题并判定思维的质量;
⑵“创造性智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设计良好的问题和形成积极的思维;
⑶“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维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
在此基础上,斯腾伯格又形成“成分”、“经验”和“情境”三个亚理论,并在三个亚理论指导下再提出“组合(成分)”、“经验”和“实用(情境)”性的三个智力。
三个亚理论:
⑴“成分亚理论”与个体的内部世界相联系,主要考察构成智力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的潜在模式,探索智力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⑵“经验亚理论”涉及个体的内部和外部世界,经验是联结主体心理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
⑶“情境亚理论”涉及个体现实的外部世界,它与智力行为的内容或对象有关。但对于不同的个体和文化而言,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智力行为,这存在着差异。
5.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认知发展测验”。提出智力发展分为四个期:“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1岁)和“形式运算期”(11~15岁)。
6.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测量学家瑟斯顿(塞斯顿,1887~1955)提出了“智力七因素结构模型”,即7种基本或主要能力,且多是特殊能力。他认为智力是一些基本心理能力的组合。人类的智力由7种基本能力组合而成:
⑴语文理解,即理解语文涵义的能力;
⑵词语流畅,即语言迅速反应的能力;
⑶数字运算,即迅速正确计算的能力;
⑷空间关系,即方位辨别及空间关系判断的能力;
⑸形象记忆—机械记忆—联想记忆的能力;
⑹知觉速度,即凭知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⑺一般推理,即根据经验做出归纳推理的能力。
7.立体结构的120种能力。
8.智力分层理论。
9.统计分析方法。
1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液态(流体)智力”和“晶态(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认为,仅凭一般因素无法为智力提供足够的解释。他在因素分析中发现:一般因素不是一种,而是两种,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因而被称作流体智力。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习中获得词汇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等。在卡特尔看来,流体智力大多是先天的,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不大依赖于学习;而晶体智力则依赖于后天对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但这两种智力通常又包含在所有智力活动中,难以分开。流体智力随生理的成长而上升,随机体的衰老而衰退。相比之下,晶体智力是经验性的能力,它的衰退要缓慢得多,它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长、保持,直到60岁左右才开始衰退。
(三)“商数”
智力测试有个公式(尺度)即“智商”(IQ)。“智商”是表示智力水平高低的心理测验指标,即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所得的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
将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与年龄大小相比,从而反映出智力发展与年龄发展或平行或后退或提前的情况,以此判断智力发展水平。
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或=MA÷CA×100。
其中=100为“中智”,120以上为“优秀”,140以上“超常”或为“天才”;90以下为“稍笨”,70以下为“低能”。可通过量表中的一些指标来测试。
“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叫“心理年龄”,是反映智力水平高低的测验指标。
2.离差智商
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相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所谓“离差”,指将个体智力水平与同龄人群中的位置或平均水平相比,其之间的差异,并用“标准差”作为衡量差异大小的单位,即判断“离平均成绩差多少”之意。
离差智商=(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同龄人群的智力测验平均成绩)÷团体分数的标准差×15+100。
或=(X-M)÷SD×15+100,或=100+15
Z。
标准差单位的大小=15,常数=100,Z是每个被试者的总量表分数在“常模团体”中的百分等级。
“智商”又包括“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三种。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相差越小,其全量表智商就越高(言语和操作两个量表合称为全量表,其智商称全智商,代表受试者的总体智力水平)。
比率智商适用于儿童,离差智商适用于成人。
此外,还有“教育商数”和“成就商数”。
3.教育商数:EQ=教龄÷实际年龄×100%。(“情商”的字母也是EQ)
4.成就商数:AQ=教育商数(教龄)÷智商(智龄)×100%。
(四)“百分等级”
测验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可用百分等级来表示。百分等级反映的是某个观测分数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比例的百分数,在0~100之间取值,作为人格或教育测验的常模。
(五)“标准分数”(“等距量表”)
“标准分数”由“原始分数”转换而来。将“原始分数”与“平均分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叫“等距量表”。标准分数是等距量表,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又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
等距量表数量单位相同,且相邻二数之间的差异是等距的。如温度60度到40度,同50度到30度之间的差异是相等的。这种量表可以表示“多多少或少多少”,但不表示倍数关系。如温度的“0”不是绝对的,是人定的,故不能说15度只有30度的一半热。在教育与心理测量中,等距量表的数量化法则是:数量之间的相等差距必须能表示心理上的相等差异。由于大量的统计方法适用于等距量表,所以教育与心理测量中常用两种主要方法实现等级量表数值向等距量表数值的变通:第一,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而标准分数便是一种等距量表。第二,可在正态分布和假设标准差相等的条件前提下使用等距量表。
标准分数最常见的是“Z分数”,所以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一个数据在团体一组数据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此外,还有“T分数”和“标准九分数”。
五、“人格测验”及有关的“量表”或“人格问卷”
“人格测验”,也称“个性测验”,测量个体行为的独特性和倾向性等特征,如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信念等特质,即“个性”中“能力”以外的全部。
人格测验剔除“认知”的测评,让“认知测评”单独成为一种方法。
把各项的“实得分数”累计成“原始分数”,然后据“换算对照表”(即“转换表”)转换得出“量表分”(即标准分或导出分),再按常模做出结果、结论。
手工换算非常复杂、麻烦。现在多用电脑自动换算,对操作者来说,非常简便。
这些测验也可以叫做是“心检”,或比做是“心理CT”,又如同体检中验血、心脑电图之类的检验。
常见的人格测验如下——
(一)《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
“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1973~1975年编制。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测量一个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如睡眠、饮食诸状况,也叫附加项目)等10
因子90项目身心因素的健康程度,展示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广泛应用于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学校心理咨询以及一般性心理卫生调查。有指导语。参见《关于〈心态心病心药〉的问卷》中的附件-1。
(二)《焦虑自评量表》(SAS)
情绪状态评定量表,20项。于1971年编制。有指导语。参见《关于〈心态心病心药〉的问卷》中的附件-2。
(三)《抑郁自评量表》(SDS)
情绪状态评定量表,20项。于1965年编制。有指导语。参见《关于〈心态心病心药〉的问卷》中的附件-3。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UPI)
UPI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该表于1966年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入学时作为心理健康调查而使用。UPI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它有四个作用:一是全面掌握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二是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被早期发现,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三是起到心理卫生的宣传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四是作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手段与工具。
近年,我国大学新生入学也开始进行心理测试,填写专门为大学生量心定做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它包括四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该测评量表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应激反应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生活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
MHT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测查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和身体症状等8个方面的问题。
(六)《艾森克量表》(EPQ)
即“艾森克个性问卷”。英籍美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人格特质的三维特征:“情绪稳定—神经过敏”(“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和“精神质”;论述“神经质”(情绪型)和“精神质”(独特性或倔强型)的观点;指出“神经质”和“精神质”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但如果受到刺激,具有这样特质的个体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人格维度——人格特质类型和相当于的气质类型:
1.稳定外向型(多血质)。情绪稳定—支配—自在—活跃—随和—敏感—健谈—开朗—爱社交—外向。
2.不稳定外向型(胆汁质)。外向—有活力—乐观—冲动—多变—兴奋—敢作敢为—不安静—爱生气—神经过敏。
3.不稳定内向型(抑郁质)。神经过敏—焦虑—刻板—严肃—悲观—缄默—不善交际—安静—忧郁—内向。
4.稳定内向型(粘液质)。内向—被动—谨慎—有思想—温和—可信赖—性情平和—镇静—有节制—情绪稳定。
艾森克的人格问卷是自陈量表,由E、N、P、L等4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测量人的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指被试者是否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感受),包括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对择业有指导意义。EPQ于1952年编制,现在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修订。
(七)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验》(VPI)
即《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职业的选择,是自我观念的完成及延伸。美国的霍兰德把职业爱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指出职业的调整是生活步调调整的主要成分。
1959年,霍兰德提出了以“人格类型学说”为基础的职业指导理论。以后他又指出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背景因素”决定了个体的职业选择方向。个体倾向于选择最能满足个人需要、实现职业满意的职业环境,从而使“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互协调和匹配。
霍兰德认为,一方面职业环境造就了人格,另一方面人格又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人们总是寻找能够施展自己的能力与技能、表现自己的态度与价值观的职业。职业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体人格类型和职业环境的匹配与融合。职业行为是人格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该测评根据“兴趣”(你想做什么)、“能力”(你能做什么)、“人格”(你适合做什么)这三个因素了解自己,以及根据“市场需求”(社会或用人单位是否能接纳你)来了解环境,为升学、就业提供帮助,共144道题。
霍兰德的职业心理分类,是把人分为6大类型或因素并提升为6种职业的理论,即6种“人格类型”和6种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模式”:
1.现实型(操作、动手或现实取向,R)
现实型的人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具体活动,对操作型的体力劳动感兴趣。
现实型的职业如机械、农业、电机、维修等。
2.研究型(探索取向,I)
研究型的人内省、理性,也猎奇、创新,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
研究型的职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天文等。
3.艺术型(艺术取向,A)
艺术型的人想象、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即喜欢对情感的抒发和自我表达。
艺术型的职业如绘画、音乐、写作、表演等。
4.社会型(社交或社会取向,S)
社会型的人助人、合作、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交,乐善好施,善于交流处理人际关系,并从中感到满足。
社会型的职业如心理咨询、教育、法律、宗教和社会服务等。
5.事业型(企业、管理或企业家取向,E)
企业型的人支配、自信、精力旺盛,喜欢指挥、劝导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即喜欢做能控制别人的行为的工作。
企业型的职业如工商与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保险业等。
6.常规型(传统或常规取向,C)
常规型的人有条理、稳定、顺从、有序,喜欢有规则、程序化、条理性的工作。
常规型的职业如秘书、档案、会计、出纳、总务、数据录入等。
因此,把这6个因素分别放在一个六边形的每个角上,便是霍兰德“职业类型和人格类型理论的六边形模型”。这6个因素可以任意取三者进行组合,可以组合成若干种可能性,但需三者相容。这时,很可能就是你择业的最佳选择。
当然,这只是一种分解。而实际上,一个人的取向往往是两种以上或是综合的,并且要复杂得多。所以,职业的价值取向仅供参考。
本土化者为《LCVIT职业兴趣测验。
(八)《卡特尔量表》(16PF)
即“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或叫“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验”),它是以正常人为对象建立起来的,反映了人类人格的关键特征或根本特质。
16种人格因素为: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情绪)性、恃强(支配)性、兴奋(乐观)性、有恒(责任)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隐秘)性、忧虑性、实验(开放)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美国心理学家B•卡特尔(1905~1998)将“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应用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他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于1949年编制,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个性测验方法,广泛应用于对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患者的个性特征的研究;另一方面,它为受测者提供一条人格曲线,并同已鉴定的不同职业的性格特征曲线相比较,对择业咨询很有帮助,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有参考价值。是自陈量表。
(九)《明尼苏达多项量表》修订第二版(MMPI-2)
即明尼苏达多项(多相)人格问卷。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哈萨威(又译为哈特卫)和迈金利(又译为麦克利)于20世纪40年代编制的。
MMPI测量个体的人格特点,多用于精神科临床,如神经症状评定分量表,鉴别正常的人和精神疾病患者。该量表适用于16岁以上的人。是自陈量表。
MMPI由500多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涉及一种行为、态度、认知的内容。测验分为13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3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它们分别是:
1.疑病—Hs;
2.抑郁—D;
3.癔病—Hy;
4.精神病态—Pd;
5.男性化、女性化(男人气、女人气)—Mf;
6.妄想狂(偏执)—Pa;
7.精神衰弱—Pt;
8.精神分裂症—Sc;
9.轻躁狂—Ma;
10.社交内向—Si;
11.说谎分数—L;
12.诈病分数—F;
13.校正分数—K。
另外还有Q分数,是被试者无法回答的题目数。
MMPI十分庞大,能提供十分丰富的信息,但实施起来也较费时,尤其是对病人更为困难,往往要分段实施。后来,有许多人研究MMPI的新应用,总结、演化出了多达200种以上的量表。也有人尝试缩小这一测验的规模,减少测验题目,缩短测验所需的时间。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是当今人格量表中使用最广泛而且最受研究者重视的一种。MMPI的测验结果将原始分数转化成T分数,超过70的分数被称为高分,提示着精神障碍的可能存在,但在我国分数临界60就要亮“黄牌”,值得注意。MMPI-2于1989年推出。
从1980~1989年的10年间,我国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宋维真为首的研究小组对中国版MMPI几经修改和测试,于1989年1月正式发表了MMPI的测查表和使用手册。
另外,“加州心理量表”(CPI)是一个类似MMPI的经验效标问卷,最新修订本出版于1987年。CPI主要用于测量正常人格维度。
(十)《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美国人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225道题,主要测量个体在15种不同的心理需要上的反应倾向,在职业指导和人员选拔中广泛应用,也适用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是自陈量表。
这15种需要是:成就、顺从、秩序、表现、自主、亲和、省察、求助、支配、谦逊、慈善(助人)、变异(变通)、坚毅、性爱、攻击。
(十一)“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人格测验是美国名叫科斯塔和麦克雷的两位心理学家在1992年编制的,该测验的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家张建新修订。
目前,特质理论学者基本认为人格由五种特质构成:
1.“外倾性”(外向)
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喜欢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外向性的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外向者乐于和人相处,充满活力,常常怀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内向者往往安静,抑制,谨慎,对外部世界不太感兴趣,喜欢独处,其独处和谨慎有时会被误认为不友好或傲慢。
2.“宜人性”(随和、愉快)
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宜人性的个体重视和他人的友好、大方、和谐相处,他们乐于助人,愿意谦让。不宜人的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一般不关心他人,有时候甚至怀疑他人的动机。
3.“责任性”(尽责、谨慎、正直)
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人们一般认为谨慎的人聪明、可靠,容易避免麻烦,但是谨慎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是一个工作狂,极端谨慎的个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生气。谨慎性指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过程、程度,冲动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有时候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快刀斩乱麻,冲动的个体常有快乐、有趣、很好玩的体验,但过分冲动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容易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击他人等。
4.“开放性”(开明)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奇,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封闭性的人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
5.“情绪稳定性”(对“神经质”)
平静对烦恼,安全感对不安全感,自我满意对自怜;神经质包括焦虑、敌对、压抑、失控、冲动、脆弱等特质。
神经质指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过程、程度。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而比较平静。
(十二)“大六”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界定六维说《中国人人格测量表》
如上所述,西方心理学家在逐步摸索区分个体人格差异的过程中,发现了人格的“五维模型(模式)说”。它假定,人的行为和人格最终能够由五个基本人格因素加以解释。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这个理论模式并不能客观地涵盖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行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五维说”虽在国际风行,却难以“说”清中国人。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凸显“开放性”,中国人则更强调“人际关系性”。
那末,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是怎样的呢?“我是谁?”这是一个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答案的哲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心理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实证研究的“数据”尝试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揭示出来。其中,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提出:在中国人人格的界定问题上,“六维模型”比“五维模型”似乎更为切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
十几年来,张建新和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张妙清共同主持了《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编定。这套心理测试量表反映出了符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那些个性特点,如“人情”、“面子”、“人际和谐性”等。而这些人格特质在西方的人格测验中是难以获得的。在对《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结构进行探索时,他们提出四大因子:“领导性”、“可靠性”、“个人性”和“人际关系性”。特别是“人际关系性”这个因子汇聚了上述提到的许多本土化人格概念。他们将这项在独立条件下完成的“四维”人格结构,同“五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了衡量、描述中国人人格的“六因素模型”——也就是在“五维说”基础之上增加了一维“人际关系性”。“五维说”中的“宜人性”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更多地带有“被动”、“中性”的意味。西方社会中那些“耿直”、“诚实”的人在获得自己的利益时,会更多地依赖法律、规章的保护,而中国人则是寻求“人情关系网”的庇护,因此第六个人格维度恰好折射出中国人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独特文化特色。
“六维说”中的另一个有价值的发现是:“开放性”在西方人的人格结构中十分突出,他们更强调创新、审美的追求和理性的思索等;而相对却被中国人的价值体系所忽视,虽然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潜藏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可见,人格“六维说”既容纳了“五维说”中的“外向性”和“宜人性”等共同人格特质,同时又突出了“人际关系性”这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
(十三)“九型人格”的测量及应用
九
型人格属于人格心理学范畴,是一种性格分类,基本上把人的性格分成九类,与生俱来,难以改变。它是一种性格分析的工具,为个人修养、自我历练,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它揭示了个体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焦点,它很难能受表面现象和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它可以帮助个体明白自己的个性,从而接纳自己的短处、活出自己的长处,可以让个体明白其他不同人的个性类型,从而懂得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沟通及互动相处,建立真挚、和谐的合作伙伴关系。
它包括:完美型、全爱型(或助人型)、成就型、艺术型(或自我型)、智慧型(或思想型)、忠诚型、活跃型(或开朗型)、领袖型(或能力型)及平和型(或和谐型)等九类。
它翻译、演绎的版本较多,大同小异,其中还有108项自我陈述,让被试者自己评判。但笔者认为它被翻译、演绎得有些杂乱,至少让人格与性格混淆起来或人格与性格不分。从九型看,确实指的是人格;因此只好说,它的展开解释,说的是性格、习惯和气质。机械地说,人格=性格+习惯+气质等,人格的后天性比性格的后天性要大,常说秉性(性格)难移,没有说人格难改的,而性格在人格中又占较大比例。
阐明九型人格相关的图案称之为“九形图”或“九宫图”、“九柱图”等。
其应用范围广泛,有助于个人成长及人际沟通,适合于企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和培训、组织构建和团队管理以及提高执行力的过程中,作为评价人员性格、习惯和气质以至能力(虽然能力有专项的测试)的工具,近年来更是扩展至夫妻相处及亲子关系等方方面面。
(十四)“投射性测验法”
“投射”是指个体把自己的需要、动机、思维、态度、愿望、情绪、冲突、防御或人格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给外界的事物或他人,通过对特定投射物的反应,了解被试者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一种心理作用。测验者通过分析这些对投射物的反应来分析被试者的人格特性,这是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个体自己意识不到。
通过刺激情境,让受试者自己不能或不肯接受的内在经验或体验,在不被他自己知觉的情形中表现出来。在这时,可以得到以普通沟通方式无法得到的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内容。在这里,刺激情境的作用只是一幅“银幕”,主试者可以通过“银幕”,看到受试者把他的人格特征投射出来。
由于投射法以一些含义模棱两可、甚至本身可能毫无意义的图形或墨迹为刺激,让被试者没有防御地对这些刺激进行自由反应;因此,投射法的优点是,它不对被试者的反应方式进行硬性规定,被试者相对较少拘束,甚至不知道测查的意图,不了解反应方式同评定方式之间的关系,并且测验目的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这使被试者的反应偏差较小,然而,由于被试者的反应可以相当自由随意,因而也就没有标准性的反应可言,对反应内容的评定也就很难标准化,致使结果的分析十分困难或者很不准确。因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验者的经验、技术及对测验结果的解释能力。
1.有人把投射测验又分为5种反应方式
⑴联想法:让受试者对单字、墨迹,引起联想。如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的墨迹测验技术。
⑵构造法:要求受试者根据看到的图画中的人或物,编造出一段含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完整故事。如“主题统觉”(下面将单独提出)。
⑶完成法:把不完整的句子或故事等,让受试者自由补充,使之完成、完整。如语句完成测验。
⑷选排法:要受试者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做各种排列。如图片排列测验。
⑸表露法:要求受试者通过一项活动或作业来自由地表露、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如绘画、泥塑、游戏、心理剧等,尽量让被试者用非言语方式自由表现,借此分析其人格特质。
2.可以提炼出投射测验的5个特点
⑴以非结构(不清晰、不系统)的任务为刺激材料,反应不受限制。
⑵测量目标的隐蔽性,不易伪装;因为受试者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将被主试者做何种心理学上的诊断。
⑶解释的整体性,关注的是人格的总体评估而不是对单个特质的测量。
⑷记分困难,不易掌握。
⑸与标准化心理测验相比,投射法缺乏方便有效的“信度”、“效度”标准,主观性强。
(十五)“罗夏测验”(RIT)
又称“罗夏墨迹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罗夏克墨迹图测验”,由瑞士的精神病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编制。根据“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通过观察被试者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出被试者所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
如将一白纸对折,打开,在纸的折痕上滴一滴墨汁,又任意折叠挤压,墨迹四面流动,洇浸,打开,呈现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图形,再让被试者做出反应。
测验工具是由10张两侧对称、但没有意义或意义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墨迹图片组成。罗夏克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选定10张墨迹图作为刺激材料,这就是著名的RIT。在10张图片中,有5张是黑白墨迹(浓淡不同的墨色,第1、4、5、6、7图),有两张是红色的(浓淡变化的墨色再加红色斑点,第2、3图),其余的3张则为淡彩色(由几种颜色构成的彩图,第8、9、10图)。罗夏克设想,当一个人面对模棱两可的图片这种特定的情境时,要当场做出回答,除了必须组织他所知觉的东西,还必须与过去的经验和印象联系。回答往往会不自觉地联系自己的需求、动机与冲突等方面的内容,因而反应出了他的人格特征的内部形象。
RIT的评分与解释,主要依据以下四个线索:
一是被试者注意的是墨迹图的局部还是全部?
二是决定被试者知觉的是哪些图形特征,是形状、颜色还是阴暗部分?
三是被试者的答案是以人、动物还是以其部分器官、骨骼等形式出现?
四是被试者的答案是常见性的还是具有创新性的?
墨迹测验的实施分为四至五个阶段:
一是自由联想阶段——测验时,让被试者对10张墨迹图按顺序逐一进行自由反应。主试者尽量避免一切诱导性的提问,对任何反应都不置可否。
二是询问阶段——让被试者回答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询问或提问他一些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主试者对被试者的反应类型做出判断,进而根据被试者反应的数量、速度、部位、内容等来评分。
三是类比阶段——如果经过提问阶段尚不能确认被试者的反应类型,有时需要进一步通过类比来确认。在类比阶段,主要是通过询问被试者的某种考虑是否与其它的反应相类似。
四是极限试探阶段——了解图中的哪些内容引起被试者的强烈或明显反应。在极限测试阶段,通过类似自陈式测验那样的“是或否”的方式进行提问,直接问被试者是否能看到某种东西。如果受测者对这些图片连最普通的反应也没有,主试者可能就得给予最大限度的提示,来确定受测者是否能从图片中看到某些具体内容。
五是给出结论阶段——罗夏墨迹测验最后要给出关于被试者的智力、情绪、意志、毅力、自控力、幸福延迟力、社会支持力、一般适应能力与经验类型、成熟、预后等方面的解释性的结论或诊断。
RIT主要适用对象是成人,但也可应用于少年儿童。可用于选拔特殊人才、临床精神病人和犯人。
RIT也属于投射测验,但单独分离出来提及。
(十六)《品格教育测验》
采用的是被试者熟悉的实际工作、学习或生活环境,来测量其诸如诚实、自我控制及“利他”等品格或行为。适用于对中学生的品格评估。也属于“情境测验”。
(十七)《情境压力测验》
属于“行为观察法”的一种。将被试者置于特定情境下,故意造成一些困境,使其产生情绪上的压力,由主试者观察其行为反应即如何应对,从而判定其人格特征。
常用于教育、军事领域或对特殊人才的选拔。
(十八)《逆境对话测验》
进行“逆境对话”。被试者在反应时,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图片中受挫折的人物的身上,“替”他(假定你是他)作答。
也是投射性测验的一种。
(十九)“主题统觉测验”(TAT)
由美国哈佛大学默里与摩尔根等人于1935~1938年编制而成,后经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TAT的材料包括31张图片,其中一张为空白卡片。图片中绘有主题不明确、情景模棱两可的图画,大多数图画中包含人物。测验者每给被试者看一张图片,在指导语中鼓励被试者尽量突出想法,产生联想,说出图中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样的情境,这一情境将会如何发展或解决,这样就编出一个有主题的故事。对那张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试者面对着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图画,然后根据想象出的图画也编一故事。
让被试者根据所呈现的图片自由联想编造故事,被试者会不自觉地把隐藏在内心的冲突或欲望穿插在所编的故事中,借故事中的人物宣泄出来,即把个人的心理历程投射在故事之中。测验完毕,再和被试者谈一次话,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并要注意被试者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
TAT也属于投射测验。
另外,“语句完成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的程序是要求被试者将一系列的残缺句子补充、调整成为完整句子、段落。
适用于对临床精神病人的人格评估。
(二十)《儿童人格问卷》(PIC)和《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
适用于8~14岁的中小学生。
等等。
六、各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也叫“心理健康问卷”。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如按编排的方式分为“数字评定量表”、“描述评定量表”、“标准评定量表”、“检选量表”、“强迫选择评定量表”;按评定者的性质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下面的几种量表是按量表内容分类的。
(一)“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
如SCL-90。
(二)“情绪状态评定量表”
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孤独评定量表。孤独评定量表如“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三)“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心理的适应和体验,如对残疾人进行评定。
(四)“应激与生活事件评定量表”
检测个体面对刺激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及应对结果如何。
(五)“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评定量表”
主要用于家庭生活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精神的又包括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程度给个体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心理感受。
(六)“精神障碍评定量表”
一个家庭、单位或其他群体,往往会有或要有一个人做“替罪羊”。通过用该量表检测,可发现该“替罪羊”有否精神疾病,若有,其程度如何,应如何重新平衡该群体成员间的关系。
(七)“人际信任评定量表”
一个家庭、单位或其他群体中成员之间关系、心理距离情况的检测。若融洽、和谐,则信任度高;或若信任度高,则必融洽、和谐。
(八)“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评定量表”
可辅助于“家庭疗法”。参阅笔者的《家学心理学》一书中主题篇《“家庭疗法”是辅导问题婚姻治疗病态家庭的有效方法》。
(九)“自我意识与自尊评定量表”
对人格的检测。可用于个体或群体的检测。在没有专业心理师指导下的自我检测,只能当作游戏,应有心理准备,不要当真。
(十)“烟草与酒精依赖评定量表”
有不小比例的人都在抽烟、喝酒,并当作享受以及消愁解乏的方式。但是通过对烟草与酒精依赖的检测,至少对限烟、少酒自控能力的维持,是有作用或有意义的。
等等。总之,目前心理量表非常多,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淑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北辰软件有限公司及上海惠诚咨询有限公司等机构都在推广心理测量系列量表。就把他们叫做是权威或专业的量表机构吧。
七、“成就测验”
“成就”是有先天条件并经由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
“成就测验”又称“教育测验”、“学绩测验”,是一种相对直接的测量(而以上所表述的那些测量都是间接测量的方法)。成就测验测的是实际能力即知道的“知识”和能干的“技能”。一般是评估被试者在已经完成的训练中的作为。也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学习(“性向测验”是对特殊能力即能力倾向的测验,常用于预测将来)。
八、“职业测验”
当测验用于职业指导以及选拔、评估程序时,便为“职业测验”。如个人对职业或学业的选择,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对人员的选拔、安置以及评定在职人员的能力和人格。
职业测验兴起于19世纪工业突飞猛进、专业不断分化的西方社会。后来,如美国的帕森斯于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1927年斯特朗有“职业兴趣问卷”,20世纪50年代末有了“霍兰德职业爱好问卷”及60年代出现“职业兴趣量表”。
“兴趣测验”的分数能较好地预测职业选择、职业的稳定性和对职业的满意度。人们虽然可以避开他所不喜欢的职业,但却不一定能进入他所感兴趣的行业。由此可见,兴趣测验主要测试被试者不会去做什么,而不是他将做什么;只证明你有这种可能性,而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找到该工作。
兴趣测验当注意避免被试者的“掩饰”和“默认”、“反应定势”、“社会赞许性”。
兴趣测验参见本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验》”一条。
九、“临床测验”
“临床”是任何一种深入研究个案的方法或过程。
“临床测验”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临床测验”指专为医学临床诊断而设计的测验。如“神经心理(学)测验”、“儿童心智缺陷测验”、“心理健康问卷”等。
广义的“临床测验”指所有有助于临床诊断之用的和心理评估时运用的若干测验方法。如前面所介绍的大部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教育测验”等。
关于“神经心理测验”:
在临床评估与治疗中,神经心理评估试图把大脑功能与对行为的目标测量联系起来,通过行为测量出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完整性及其功能不良,并对功能不良为儿童带来的后果做出推断,对神经有某方面损害或某方面有障碍的儿童进行追踪,对潜在的大脑损害及加工过程进行识别,从而协助治疗儿童的各种神经障碍。
相比之下,神经心理测验的客观性很高,智力测验较高,人格问卷次之,投射测验偏低。
而有意思的是,笔者运用投射测验在测查人格障碍方面的客观性却较高。
经过多年的实操,笔者整合出纸质游戏图九幅:
一是墨迹投射。
二是房树人。
三是鸟与树。
四是杨柳依依下的长条椅子。
五是宠物。
六是写字。
七是划线条。
八是自命题。
九是撕纸(雪花片片)。
实操过程从略。
当然,即使客观性很高,心理测量只是诊断的辅助工具,只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第一依据。
十、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如何贯彻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是指在心理测验的整个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差、干扰的过程和动作,控制那些与测验无关的“变量”,使其测验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使测量结果更具客观性。
(一)标准化的内容和手段包括如下一些
1.要有统一的测验题目及方式。
2.规定出统一的测验程序。
3.有标准的测验“指导语”:指导语,是由主试者编写的测验实施说明。以便统一方法,避免出现不正确指导。内容包括说明测验的目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指导语是统一、规范的,不能随意增减或外加提示说明。
4.控制测验的时限、环境及受试者的情绪。
5.确定出公平的评分原则和方法。
6.有代表性的“常模”,有“信度”与“效度”。
7.对分数进行科学的转换(有《转换表》)及合理的解释。
等等。
即使编制出一道好的测验题目,也不一定是好的测验;因为还有测试、评分、换算、结果等环节或过程,都不敢保证不出纰漏。重要的是看效果,能不能尽量排除或减少误差。因此在心理测验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去贯彻、体现标准化原则。
(二)通过几个步骤或方面去贯彻、体现标准化原则
1.测验的内容:要选择编制好题目即工具,并严格按程序操作。
2.实施过程:包括指导语、时限等,对全体受试者必须一视同仁。
3.主试者本身要培训好,并且要有经验。
4.使受试者处于正常或良好的受试状态。
5.创造良好的测验环境。
6.评分:对客观题容易掌握。对认知、论述等主观题,过紧或过松都有可能发生误差。
7.运用“常模”:通过“常模”即“转换表”或“常模表”,转换“原始得分”,使其变成“量表分数”(也称“导出分数”),再分析得出结果、结论。
8.最后还要通过运用“信度”和“效度”,对测验结果进行鉴定。
十一、什么是“常模”及“常模分数”?
前面提到通过“常模”,转换心理测验的原始得分,使其变成结果、结论。那什么是“常模”?
(一)“常模”
是代表一般人的同类行为的分数,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是把受试者的成绩,与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这里,用来做比较的团体,叫“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叫“常模”(包括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即一般参照样本。
(二)“常模团体”
1.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或是该团体的一个样本。
2.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即常模),是我们解释受试者分数的基础。
3.以常模作为我们解释受试者分数的标准时,必须考虑常模团体的组成。
(三)“常模分数”(即常模参照分数)
从一般参照样本中得出测验的、可供参考或可供比较的正常的、平均的成绩,就是“常模分数”——即常态化标准分数。
(四)常见表现形式的“常模分数”
1.Z分数(标准分数。测验标准包括“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标准参照从略)。
2.T分数(T=50+10Z)。T分数以50分为平均数(常模),以10为标准差。60~70分者为有点问题,需要咨询;70分以上者要考虑有心理疾病了,需要治疗。
3.CEEB分数。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分数。
4.韦氏测验分量表分数。
5.划界分数。比如像测体温、量血压者。例如教育领域60
分为及格,60即为划界分。
6.百分等级。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用百分比来表示。
7.商数(比率智商、离差智商、教育商数、成就商数)。
8.标准九分数(=5+2
Z)。它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9.发展量表。
十二、“信度”、“效度”的联系与区别
前面提到心理测验最后还要通过运用“信度”和“效度”,来对测验的结果进行鉴定。那什么是“信度”与“效度”?
(一)联系与区别
1.信度:是指多次测验的结果保持一致性。包括在时间、内容和不同评分者间的一致性,也叫可靠性、稳定性。
2.效度:是测验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特质的真实、有效、准确程度,即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3.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前提,效度是保证。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的条件,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对效度的要求比信度还要高。
(二)接受“信度”的水准
1.一般能力与成就测量的信度系数在90%以上。
2.人格、兴趣测验的信度系数在80%以上。
3.信度系数大于70%,可用于团体比较。
4.信度系数大于85%,可用于个体鉴定。
(三)关于社会文化背景的问题
我国目前使用的人格测验,大部分是由国外的人格测验修订而成。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被试者,对某些题目的理解可能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在MMPI中有这样一个题目:“遇到同学或不常见的朋友,除非他们先向我打招呼,不然我就装作没看见。”对这一题目,我国多数的被试者答“是”,而MMPI将此题划在精神分裂症量表中,答“是”反映有一定精神分裂症倾向。结果我国被试者在这一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美国人。因此,人格测验的编制或修订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本土化,从国外引进的人格测验,只有经过仔细修订并建立自己的常模后才能使用,才有信度、效度可言。
又如上面提到“大五”、“大六”人格理论:西方发现人格的“五维模型说”。但跨文化的研究显示,这个理论模式并不能客观地涵盖生活于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行为,当然也包括中国人。“五维说”难以“说”清中国人。相比之下,西方人更凸显“开放性”,中国人则更强调“人际关系性”。“大六”——《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编定,反映出了符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那些个性特点,如“人情”、“面子”、“人际和谐性”等。而这些人格特质在西方的人格测验中是难以获得的,特别是“人际关系性”这个因子,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格特质。“五维说”中的“宜人性”也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更多地带有“被动”、“中性”的意味。西方社会中那些“耿直”、“诚实”的人在获得自己的利益时,会更多地依赖法律、规章的保护,而中国人则是寻求“人情关系网”的庇护,因此第六个人格维度恰好折射出中国人特别强调“人际关系”的独特文化特色。这样以来,《人格测量表》在中国也就有信度、效度可言。这就印证了前面对《中国人人格测量表》的表述。
十三、有哪些因素能影响测验的结果,造成误差?
各种测验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这里以智力测验为代表,较细分出若干条,并概括出对所有测验有可能造成误差的主要几点。
(一)影响智力测验结果的因素很多
1.测验类型的选择是否合适?
2.题目与理论根据是否相一致?
3.题目的编制是否有利于受试者操作?
4.指导语如何?指导语必须是标准化的,不能暗示答案或正确反应。
5.规定的统一测验程序,是否严格按程序操作?
6.测验的环境是否良好?控制测验的环境及受试者的情绪,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7.主试者在施测时的状态及平时的经验,是否有造成误差的可能?
8.受试者的受试动机及配合程度、掩饰情况如何?
9.受试者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等情况如何?
10.受试者平常的表现、行为,能否证明此次测验结果主要是因为误差,而不是智力问题?
11.是否确定出公平的评分原则和方法?
12.是否对分数进行科学的转换及合理的解释?
(二)如下的因素可以对测验的结果造成误差
1.被试者的态度,如过分合作、过分谨慎、过分防御、掩饰甚至阻抗,可能做出相反的表现。
2.实验的有些环境,能分散被试者的注意力,导致他对“额外变量”做出反应。
3.实验的某些程序,可能传递“反应线索”,造成混淆。
4.主试者的期望、本身衣着和行为过分随便,能影响被试者。
十四、现场实验(“准实验”)有什么优点?
“准实验”:采用年龄、性别、气质、种族(先天特征)及文化、职业(相对稳定因素)等“准自变量”进行的现场模拟实验。
准实验研究是相对于真正实验(通常叫实验)研究而言的,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研究是随机安排被试者进行实验处理;而准实验研究运用的是原始群体,如在教育领域中,许多被试者是既定的,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自然而完整地形成了被试群体。
准实验的优点:
一是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
二是可将实验带给被试者,样本可以来自选定的目标群体或一般群体。
三是当被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真实情境时,观察他的行为有更高的实验现实性。
四是观察真实的行为而不是依赖于被试者的自我报告。
五是在真实世界中复制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以确保它们的一般性。
十五、如何处理实验的混淆和如何控制“反应线索”?
“反应线索”:由物理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能适宜被试者行动方式的线索。是为研究情境提供的线索,会引导被试者的行为出现偏差。是一种“混淆变量”。
(一)如何控制“混淆变量”?
除了“自变量”,还有一个潜在的变量同时存在,变量之间就发生了混淆。干扰对“假说”的验证,降低“内部效度”。“混淆变量”也叫“额外变量”,它能产生“竞争性假说”。
当无法确知被试者是否受到“额外变量”的影响时:
1.消除。必须预测潜在的混淆变量,发现并消除它。
2.保持稳定。如果不能消除,就要保持该额外变量在所有实验条件下的一致性、稳定性。
3.进行平衡。使它的影响,平均分布于每个条件的被试者之间。
(二)如何处理(应对)实验条件的混淆?
1.告诉被试者不能把实验细节告诉他人。
2.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实验。
3.可以测试不同地点的被试者。
4.对实验处理进行伪装(给“安慰剂”)。
(三)如何控制“反应线索”?
1.分辨任何可能产生“反应性”和“社会赞许性”的测量程序。
2.实验的现实性。让被试者自己觉得有趣,全神贯注,做出真实的反应。告诉被试者要自然和诚实地反应,任何情况下都不必感到不安。
3.向被试者保证,对他们的行为是保密的。
4.允许被试者匿名。
5.给被试者提供一个使他们感到舒适的反应模式。
6.提供尽可能少的线索,尽量减少反应线索对被试者的影响。如指导语不要泄漏研究的目的、假说和操纵的真相。
7.提供的信息尽可能是中性的,不要暗示所谓“正确”的反应。
8.创造一个人工的情境。精心隐藏、掩盖真实程序,让被试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某项任务。如让其嘴衔笔,实测微笑状。
9.给“对照组被试”以“安慰剂”。给的是零数量的“自变量”,造成相同的期望。如给色味与酒精相同的饮料。
10.控制被试者和主试者的期望——采用“单盲程序”、“双盲法”或使用自动化手段。
11.当被试者有可能受到反应线索影响时,要控制实验者的性别、年龄等。如有的男被试希望由女主试来测验。
12.当被试者的反应要受到限制时,可选择更加敏感的测量程序。
十六、分数的解释及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解释分数及向当事人报告分数的结果或结论,是测验的最后步骤,是测验的目的之一,是对被试者的交代。
(一)解释分数要注意的问题
1.一个被试者的分数出来了,还要考虑有否可能来自各方面干扰产生的误差。
2.除了测验的分数,还要考虑心理评估的其它方法、背景材料等,一并进行综合分析。
3.虽然是具体的分数,如70分,但它不是一个确定的“点”,而是一个“范围”:可能是68~70~72分之间。
4.常模分数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尽管常模是标准的,但它是相对的。虽然常模不变,但受试的人在不断变化。如用20年前的常模来测试今天的人,就有局限性。
(二)如何向当事人报告分数?
1.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而提倡使用当事人所能理解的语言。
2.开始实验、测量、辅导或治疗时,要让当事人了解测量的目的和内容,特别是治疗,要告诉患者是怎么个意思。
3.让当事人明确,其分数只是有参考意义,而不是绝对的。
4.注意测验分数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影响。一定避免因解释的不清楚或误会,而给当事人带来副作用。特别是治疗,注意避免本来没有病,反倒吓出病来。
5.涉及到个人的隐私等,要保密。
十七、“心理测验”的管理及主试者资格
为了维护心理测验的严肃性、科学性、权威性,所以要对其进行管理,规定主试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因此对使用者的资格及道德准则要有明文规定。
笔者认为,当前,测验及量表的出版发行必须严格加以控制。不宜在科普读物里出现,也不能销售给外行人和没有这方面资格的人。
(一)《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于1992年12月,由中国心理学会制定。
(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
于1992年12月,由中国心理学会颁布。
(三)主试者资格
特别是进行标准化测量,主试者必须是在量表和测量方面接受过专门训练并获得从事“量表心理测验”工作的资格的心理测量师。
笔者就是在“量表”和测量方面接受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门训练并获得从事“量表心理测验”工作的资格的心理测量师。本学习提纲是笔者学习的整合和实践的体会,主要为了与心理测量师同行切磋所用,也不排除一般读者涉足。
心理测量师
钱锡安(0871-2861145)
2004年11月29日~2007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