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战略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疗法
沟通与备忘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理测量



(三)

  28、关于《家长负性心态》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指导语:根据各自具体情况,有的不需要填或可以不填,填就请真实地填。

一、如果你是家长,你对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的态度:

一是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75%的与家庭环境有关。

二是未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

三是90%的这样的父母与患童互为因果地自己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四是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85%的实际上孩子无病,是父母他们自己有病。

五是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甚至疾病,75%的父母是以考试分数排序为依据。

六是70%的单亲家庭中特别是母亲,离异的怨恨与关爱孩子的比例为64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二、你对下面的一段话:

早些时候,大学录取率为20-25%,扩招后上升到70-75%。我们假定参加高考的100个高中生,个个都考满分如600分,但还得有25-30%的满分的同学落榜。几年后,那7075个毕业生也不能都找到“好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分配率或就业率很不好统计,假定为70%,“好工作”的位子为整个编制的30%,这里面还有15%的“黑箱”操作,这样下来,就业者为75×70/10053人,这样,前后就有75×30+2547人得去“扫大街”,尽管当初他们也是满分、高分;而凭满分、高分找到“好工作”的为53×15/1008人,加上“黑箱”操作找到“好工作”的为8×215人。这样以来,“成龙”或是“精英”、“佼佼者”,就占8-15%

所以,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学的招生名额和用人单位的员工编制问题,也是社会人才或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或配备的问题。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三、孩子有时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十条父母就占了45条。你——

⑴遗传因素。

⑵智商不高。

⑶不感兴趣。

⑷考前生病。

⑸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⑹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⑺有考试焦虑症状。

⑻有“考前紧张综合症”。

⑼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⑽脑器质有损。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四、许多父母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你——

1、一贯。(  

2、有过。(  

3、没有。(  

4、从来没有。(  

5、绝对没有。(  

6、其它。(                         

五、对ABCDEF现象:

来自父母方面负性的刺激(A)—→孩子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感到烦恼和困惑(B)—→对“扭蛋玩偶”倾诉,上网寻找知音,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发泄或宣泄(C)—→影响了学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下降(D)。

其一,父母方面只看到D并为之着急,进一步对孩子施加A;这种思路的结果可能使双方关系紧张、离心,控制与反抗,孩子离家出走(E),抑或可能由心理困惑上升到心理疾病(F)。

其二,孩子在父母仍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注重或进一步注重C;否则心理困惑会淤积成心理疾病(F)。

其三,而心理老师则顺着孩子的B,打开孩子的心门,看到不愿同父母交流的真正原因,证实来自父母方面的刺激确是负性刺激,找到孩子烦恼和困惑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进而辅导或治疗。通过辅导或治疗,消灭或排解了A,这样孩子就缓解或消除了B,避免了EF,进而孩子就不必一定去C,最终D的局面也就得到扭转。

1、你对孩子的情绪与行为表示理解(   )、不理解(   )、其它(      )。

2、你对父母的情绪与行为表示理解(   )、不理解(   )、其它(      )。

3、你对心理咨询师的辅导表示正确(   )、不正确(   )、其它(      )。

六、一些父母教养、监护的动机是企图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你——

1、是。(  

2、不是。(  

3、其它。(              

七、“心灵虐待”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你如果有,则是——

1、强迫型。(    

2、冷漠型。(    

3、贬低型。(    

4、抹煞型。(    

5、严厉型。(     

6、其它型。(                    

八、经常挨责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你如果有,孩子则是——

1、说谎。(    

2、懦弱。(    

3、孤独。(    

4、固执。(    

5、粗暴。(    

6、怪僻。(    

7、喜怒无常。(    

8、焦虑不安。(    

9、紧张。(    

10、自卑。(    

11、逃学。(    

12、“逃夜”。(    

13、离家出走。(    

14、自杀自伤。(    

15、违法犯罪。(    

16、其它。(                    

九、有这样的三个等式,你的总体看法或认为——

“青春期”=困惑—烦恼;

“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烦恼—麻烦;

“离异的怨恨”+“更年期综合症状”+“青春期的反叛”=麻烦—灾难!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十、更年期父母当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的几点做法,你赞成与否及补充:

1、让孩子有所选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    )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6、对错误:淡化,沉默。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可以“表示担心”。(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9

10

11

十一、什么人容易逃学离家出走有一组调查数据。你的总体看法或认为——

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方抚养。

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十二、孩子到底是谁的,笔者有如下的观点。你的总体看法或认为——

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上帝和社会可以理解成一码事。

是自己的:父母同独立后的孩子是亲戚、朋友关系,不能一辈子在一起。虽然“血缘关系”永远不变,但孩子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十三、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假定让你在第23条中选一条,你选哪一条?

1、成功的健康人。

成功,指健康、安全、快乐、心安理得的成功。健康,是身心的健康。

2、不成功的健康人。(   

3、成功的有病人。(   

4、不成功的有病人。

十四、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你赞成与否及补充: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3、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是真正的以身作则。(  

4、“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6、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  

7、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8、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9、不要贬低孩子。(  

10、“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是孩子最好、最有用的老师。(  

11、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  

12、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13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14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15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16、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17

18

19

20

十五、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你赞成与否

1、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2、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3、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5、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6、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残缺、扭曲的爱。(  

7、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8、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9、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10、警惕: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11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12、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13“体罚”与“心罚”。  

14“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15、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要不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16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17、要注意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十六、父母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过程的忌讳,你赞成与否

1、过度溺爱,会使孩子对人无爱;(    

2、过度纵容,会使孩子对人无情;(    

3、过度保护,会使孩子做事无胆;(    

4、过度替代,会使孩子做事无能;(    

5、过度强制,会使孩子被动无志;(    

6、过度挑剔,会使孩子无路可走;(    

7、过度加压,会使孩子精神崩溃。(    

十七、在此之前,你知道“罗森塔尔效应”么?

1、知道。(  

2、不知道。(  

3、其它。(                     

十八、亲子“代沟”了,就需要沟通。你对笔者的观点赞成与否

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母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架桥”是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所以要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父母应该首先走到桥上,耐心期待。不妨星期天来个亲子关系的角色切换:让孩子当一天老子。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都累。孩子在桥上找个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父母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特别是训斥的言语更有效用。

1、完全赞同。(  

2、赞同。(  

3、基本赞同。(  

4、不赞同。(  

5、完全不赞同。(  

6、其它。(                         

十九、你感到还有哪些话想对心理咨询师说?

 

27、关于《我想有个“家”》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一、同学或学友你,是带着什么动机来参加“心理学”学习的?

1要借此机会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的基本知识。(  

2想通过学习首先调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3想在有余的时间和精力下,从心理健康角度,为社会做些公益事情。(  

4通过学习,获得资格证书以后,想开办第二职业。(  

5想开创第一职业。(  

6想举办民间非企业性质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对心理咨治工程有所研究。(  

7、其它。(                             

二、如果你还在“十字路口”徘徊,其原因?

1、要把心理咨询作为第二职业做,担心单位上不能允许。(  

2、想开创“心理咨询中心”,但因投资、租场地等,感到力不从心。(  

3、“心理咨询中心”是开起来了,但不敢登场表演。(  

4、牌子是挂起来了,“患者”一直没有主动上门。(  

5、想干但尚未干,在观望等待。(  

6、其它。(                           

三、你在心底里有否“我想有个家!”这句话?

1、有。(  

2、没有。(  

3、不知道,说不清。(  

4、其它。                  

四、你认为我省或昆明地区目前的心理咨询师是——

1、一盘“珍珠”。(  

2、一堆“散沙”。(  

3、不知道。(  

4、其它。                    

五、目前心理学界实际上已存在三大流派或三支队伍,你是——

1有医疗背景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2有从事教学、科研背景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老师。  

3以社会经历为背景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工作者。  

4、其它。                  

六、云南心理咨询业要告别“单兵作战”,你认为还需要多少或多长时间?

七、“家”基本没有进行或没人来活动,你认为是些哪样的原因?

 

26、关于《唤回失群“小鹿”》讲座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一、你现在的身份是:

1、学生(    ),

2、家长(    ),

3、老师(    ),

4、教育教学的负责人(    ),

5、其他人(              )。

你如果是:

1、学生,在几年级(       ),

2、家长,你的孩子在几年级(       ),

3、老师,所教学生是几年级(        ),

4、教育教学负责人,所负责的对象是几年级学生(       ),

5、其他人,监护的孩子在几年级(          )。

三、你对什么人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一组调查数据,持赞成(    )、基本赞成(    )、不赞成(      )的态度。

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

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抚养。

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

并且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

四、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你喜欢哪一种或几种?

“武断式”(    )。

“放任式”(    )。

“民主式”(    )。

“爱式”(    )。

⑤其它                 

五、对“对孩子管得太松,可能会把孩子送进监狱;管得太紧,可能会送到精神病院”的说法,你持的态度:

1赞成(    ),

2基本赞成(    ),

3、不赞成(      )。

六、下面几种教育模式,你喜欢哪一种或几种?

⑴“义务教育”(     )。

⑵“基础教育”(     )。

⑶“素质教育”(     )。

⑷“兴趣教育”(   )。

⑸“特长教育”(     )。

“政治教育”(文化大革命时)(    )。

“升学教育”(   )。

⑻“应试教育”—“魔鬼训练”,“魔鬼训练”是为了考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   )。

⑼“择业教育”,上大学以至是名牌大学是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     )。

七、我们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假定让你在23条中选一条,那你选哪一条呢?

1、成功(指健康、安全、快乐、心安理得的成功)的健康人。

2、不成功的健康人(     )。

3、成功的有病人(     )。

4、不成功的有病人。

八、对“应试教育在操作过程中违反《劳动法》”之说,你持的态度:

1赞成(    ),

2基本赞成(    ),

3不赞成(      ),

4、其它(                       )。

九、假定《义务教育法》要改革,你对下列的提法,分别持赞成、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态度:

教育经费国家全部报销(     )。

年限由9年增为12年(     )。

增加条款明令取消“重点中学”的提法(     )。

十、学生有时或偶尔考试没有发挥好,你认为原因是:

遗传因素(    ),

智商不高(    ),

不感兴趣(    ),

考前生病(    ),

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

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

有考试焦虑症状(    ),

有考前紧张综合症(    ),

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

脑器质有损(    ),

其它(                        )。

十一、对“没有不合格的孩子或学生,只有不称职的家长和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或学生,只有监护方法不当的家长和教育方法不当的老师”的提法,你——

1赞成(    ),

2基本赞成(    ),

3不赞成(      ),

4、其它(                      )。

十二、你对“目前心理教育实际上成为应试教育旁边的一根软骨”的提法所持的态度:

1赞成(    ),

2基本赞成(    ),

3不赞成(      ),

4、其它(                      )。

十三、在此之前,你听说过“罗森塔尔效应”了么?

1、听说过(     ),

2、没听说过(     ),

3、其它(                              )。

十四、请说出你对“心理教育”的高见:

 

25、关于《“亲子关系”对立统一》讲座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一、“亲子关系”可归类四种情况,你目前是哪种情况?

1、“包含关系”(   )。

2、“重叠关系”(   )。

3、“交叉关系”(   )。

4、“并列关系”(   )。

二、不同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你对下列观点同意(A)或不同意(B):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

3、“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看,人生有三个“逆反期”。你赞成(A)或不赞成(B):

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   )。

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   )。

三是41岁以后母亲的“更年期”  

四、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如下。你的孩子是:

⑴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

⑵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

⑶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   )。

⑷其它(                       )。

五、“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你的孩子的表现是:

⑴“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   )。

⑵“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

⑶“勇敢”与“怯懦”共存(   )。

⑷“高傲”与“自卑”共存(   )。

⑸“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共存(   )。

⑹“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

⑺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

⑻其它(                             )。

六、“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你的孩子的表现是:

⑴心理生物性紊乱(   )。

⑵有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

⑶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厌食症”等(   )。

⑷可能产生“代沟”(   )。

⑸其它(                          )。

七、“代沟”了,就需要沟通。你的观点:

1、“填沟”(   )。

2、“架桥”(   )。

3、其它(                             )。

八、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有如下几招,你的方法是: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   )。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   )。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   )。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

6、对错误:淡化,沉默(   )。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

9、其它(                       )。

九、母亲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你——

1、有(   )。

2、没有(   )。

3、说不清(   )。

4、其它(                       )。

十、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你——

1、有(   )。

2、没有(   )。

3、无可奉告(   )。

4、其它(                       )。

十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你——

1、有(   )。

2、没有(   )。

3、说不清(   )。

4、其它(                      )。

十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1、是父母的(   )。

2、是上帝的(   )。

3、是社会的(   )。

4、是孩子自己的(    )。

 

 24、毕业生求职过程的紧张焦虑及其排解》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一、大学生择业的认知情况有如下5种,你的情况是:

1择业意识普遍增强(   )。

2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   )。

3自我评价偏高(   )。

4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   )。

5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   )。

二、你的“价值取向”情况是:

1强调个人取向(   )。

2注重经济效益(   )。

3向往经济发达地区(   )。

4行业或工作,把经济利益、社会地位、优越的工作条件等作为重要因素(   )。

三、大学生择业的“定向走势”有如下一些,你的情况是:

A表——

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专长者(   )。

有利于体现自我价值者(   )。

追求高收入者(   )。

个人能力特别是特殊能力能得到施展者(   )。

只要工作轻松者(   )。

是工作选择我者(   )。

父母的意愿或包办者(   )。

B表——

经贸人员(   )。

政府公务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新闻工作者(   )。

经济管理人员(   )。

医务人员(   )。

法律从业人员(   )。

演艺人员(   )。

大学教师(   )。

个体工商者(   )。

社科研究人员(   )。

中小学教师(   )。

四、大学生的一些不良择业观,你有否?

1消极等待观(   )。

2职业绝对稳定观(   )。

3专业狭义对口观(   )。

4“毕业既失业”的求职观(   )。

5盲目择业观(   )。

6“职业自我”与“生活自我”同一性的择业观(   )。

7知识与能力、素质等同观(   )。

五、大学生求职择业在心理上的百态,你是哪种?

1功利心理(   )。

2安全心理(   )。

3名牌心理(   )。

4竞争心理(   )。

5求闲心理(   )。

6求便心理(   )。

7奉献心理(   )。

8从众心理(   )。

9依赖心理(   )。

10面试怯场(   )。

11高傲心理(   )。

12“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脱节(   )。

13求职心切,想一步到位(   )。

14对招聘单位的内幕不掌握,产生神秘感,迷茫、莫测、惧怕(   )。

15“好工作”的内涵与自己的实际能力脱节(   )。

16哀叹“生不逢时”(   )。

17期望值过高,同用人单位不相容  

18怕苦心理(   )。

19嫉妒心理(   )。

20犹豫心理(   )。

21攀比心理(   )。

22自卑感(   )。

23紧张焦虑(   )。

六、你若产生紧张焦虑,是哪种原因?

1“择业难”的社会“暗示”(   )。

2第一次,没有经验(   )。

3期望值没能在当年或一次性实现(   )。

4理想化与现实的差距过大(   )。

5社会有“口袋卖猫”、择业竞争不合理事实的刺激(   )。

6心理承受挫败的能力过低(   )。

七、对总结求职一些的经验,你赞成——

1先不露声色到人才交流市场去观察,剥去老板的神秘面具,消除自己的恐惧感(   )。

2不要被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严要求”吓倒(   )。

3告诉自己这次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肯定    )。

4谈报酬时,要委婉,要有一个幅度(   )。

5不卑不亢(   )。

6多参加些含金量高的现场招聘会(   )。

7把挫败当成经验和借鉴(   )。

8既抓紧,也不要急于求成(   )。

9如果不是生活所逼,就不要草草找个工作(   )。

10两个极端都不宜走:一是草草找个工作,二是过于理想化(   )。

11若有“双趋”的机会,应该当机立断,先抓住一个(   )。

八、你对“支边”政策的制定表示:

1赞成(   ),

2不赞成(   ),

3持怀疑(   ),

4无所谓(   )。

 

23、关于《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

一、你对考试会紧张、焦虑吗?

1、会(     )。

2、不会(     )。

3、不知道(     )。

如果会,你在考试紧张、焦虑时,都有哪些表现或反应?(在该词上面打钩)

1表现出对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过度担心和过分忧虑,感到疲劳、虚弱,烦躁不安,头昏晕、恶心,过敏,易激怒,注意力不易集中,肌肉紧张,手足痉挛,心悸,胸痛,血压升高或下降,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有窒息感,出虚汗如手出汗,背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睡眠也成问题。

2心情紧张、恐惧、提心吊胆,会面色潮红,全身出汗,手指震颤,无法工整地书写,心悸胸闷,头晕头胀,注意涣散,思维迟钝,视物模糊,运动不安,口渴,有的考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尿频尿急(应考性尿频),严重者可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眼冒金星,血压下降,甚至虚脱、昏厥,女同学还会发生痛经、月经紊乱、情绪化甚至发生精神变态,不能自主,等等。

、你的焦虑是来自“考试情景”(即考试本身)还是“考试预后”(即学生自己或老师、家长对考试的期望值要求过高,学生担心考不好老师处罚、家长责打)

1“考试情景”(   )。

2“考试预后”(   )。

3两者都是(   )。

4、说不清   )。

5、其它                                )。

四、你采取哪些办法缓解或排解考试紧张、焦虑?

1、接受任务(   )。

2、适应环境(   )。

3、调动能力(   )。

4、有张有弛(   )。

5、适度紧张(   )。

6、准确审题(   )。

7、顽强作答(   )。

8、冷静复查(   )。

9、心态坦荡(   )。

10、彻底放松(   )。

五、你对考试的态度:

1、不怕考试(   )。

2、喜欢考试(   )。

3、接受考试(   )。

4、实战演习意志磨练(   )。

5反对考试(  

6想消灭考试  

7其它                            

六、你对“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的态度:

1、非常赞同(   )。

2、赞同(   )。

3、基本赞同(   )。

4、不赞同(   )。

5、其它(                                  )。

七、考完试,通常你是怎样彻底放松的?

1、大睡一场(   )。

2、玩球,游泳(   )。

3、跳舞,唱歌,听音乐  

4、喊山,哭叫(   )。

5、互相拍打肩背(   )。

6松弛训练  

7、保健按摩(   )。

8、观光旅游(   )。

9、其它(                                     )。

八、你赞成或喜欢哪一种教育?

1、素质教育(   )。

2、应试教育(   )。

3、基础教育(   )。

4、义务教育(   )。

5、政治教育(   )。

6、兴趣教育(   )。

7、升学教育(   )。

8、其它教育(                                  )。

九、你能说出哪种教育方式适合你?

1爱式  

2武断式  

3讨论式  

4放任式  

5其它                                      

十、很多情况不是学生有“学习障碍”,而是老师有“教学障碍”。你对此话——

1、非常赞同(   )。

2、赞同(   )。

3、基本赞同(   )。

4、不赞同(   )。

5、说不清(   )。

6、其它(                                       )。

十一、你喜欢考第一名吗?

1、非常喜欢(   )。

2、喜欢(   )。

3、基本喜欢(   )。

4、不喜欢(   )。

5、说不清(   )。

6、其它(                                  )。

十二、简谈你对考试的看法或态度: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