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负性心态剖析


“在‘心桥’上沟通”专题讲座

   3.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剖析一些求诊者的负性心态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

剖析一些求诊者的负性心态

钱锡安

 

一、求诊者来做咨询、治疗和寻求援助的动机是什么?

二、患者是由谁带来就诊的?

三、患者为什么迟迟到现在才来求诊?

四、患者对自己病情症状发作的心态如何?

五、患者在心理咨询师面前,会表现出哪些内心冲突?

六、患者有否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症状?

七、一些“使者”是不是“周朴园式”的人物?

八、患者能否获得领悟的能力?

九、患者有否改变自己错误心理防御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

十、来访者一定要咨询师给出主意,怎么办?

十一、求助者、求诊者成为求救者,怎么办?

十二、李子勋老师的“苏珊的故事”具有高度综合的典型性

 

 

“心理动力学”原理,包括心理活动3层次(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组织3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和“里比多”发展4驱力(性驱力、营养驱力、攻击驱力、自毁驱力)这三个方面。

这里说的一些求诊者或患者大都是较高水平的人。所谓“较高水平”,是说这些人也学过心理学,甚至自认为比心理咨询师的水平还高,但的确又有心理疾病并且往往是不能自拔的偏执型人格障碍。

其实,没有文化的人和什么都懂的人的心理疾病最好治;而就是那些有“较高水平”、同时又有一大堆心理问题的人——小知识分子,最难治。

剖析这些有“较高水平”人的负性心态,是为了提高我们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在辅导、咨询和治疗当中的耐受性和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被求诊者“牵着鼻子走”,进而提高辅导、咨询和治疗水平,使我们变得成熟和有经验。

一、求诊者来做咨询、治疗和寻求援助的动机是什么?

一是,想让心理咨询师给他的病情下个结论,但又往往以复杂的形式表现或表达。

如有的一来就先说是他的一个什么人(如自己的父母或一个要好的朋友)有如何的症状表现,而实际上是要讲自己的事。

——其实,几乎任何一个咨客都不会为别人而来咨询的。

又如笔者曾接触过一个求助者,他来过3次电话。第一次说,他有“强迫症”,然后说他是做会计工作的,每当写下一组数据,总要校对6~7遍才放心。问这种习惯动作能不能证明是强迫症?笔者说,一个人能够这样地解剖自己,这就说明不是强迫症,至多是“过于认真”。第二次来电话说:“我去过精神卫生中心,是那里的医生这么下的结论,并建议我再看看心理咨询师。你看像我这种情况用不用吃什么药?”笔者说恐怕这需要当面咨询。他说等他再考虑一下。第三次电话又重复第二次的内容,并说:“我认为不需要见面咨询,请你告诉是不是强迫症?”据笔者的经验判断,其实,他根本没去过精神卫生中心!笔者本想建议他不需要吃什么药,倒是应该考虑是不是改行不做数字工作(环境疗法),但说出口的话却有点尖刻:“很遗憾,心理咨询师不是诸葛亮,一下子算不出来。”

——作为心理咨询师应该透过复杂的现象看到简单的本质。

二是想叫心理医生开个证明,证明他不是“闹情绪”,而是有心理疾病,进而作为要求病休或调换工作的科学依据。

笔者曾接触过某国有大型企业某车间的一位青年工人。经过咨询后,他要求给开个他患有“抑郁症”的医生证明。这位青年工人来咨询前的背景是:大学生,对分配在车间当工人,感到掉价儿,想调整到部室做营销或管理工作。目前,他正在断断续续休病假。

——由于他的真正目的不是治病,所以在提出“以后考虑是否出具医生证明”之后,他再也没有来找笔者。

三是请心理咨询师给开出个“立竿见影”、“短平快”的治疗良方。

如一位母亲,在孩子中考分数公布后,寻求笔者的援助。她滔滔不绝地数落了孩子不好好学习的“罪状”后,催逼地问:“我的孩子是不是有‘学习障碍’?吃什么药,有什么办法,能治好这病?”笔者说不能轻易下关于“学习障碍”的结论,首先需要孩子愿意跟心理老师做一对一的交流,然后了解掌握孩子的真实或本来情况,最后才能下结论并提出怎么办的建议。这位母亲听罢,眼神儿里流露出对笔者或心理咨询师的不信任和瞧不起。

——这位母亲的潜台词是:要笔者开出一副药或拿出一高招,孩子一吃或一照办,考试的排座次就能进前几名。

四是要心理咨询师给出主意。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下面有表述。

五是想对心理医生产生依赖。

如笔者接触到的一位接近更年期的已婚妇女。她有“精神分裂”的若干症状,她很相信甚至佩服笔者的分析及所下的结论;因她的自信、意志、毅力和自控力较差,所以她几次要求由笔者“搀扶走路”,致使笔者提出的一些调适方案一直无法实现。经过三个疗程,笔者终止了对她的调理。对她说,跟踪辅导或继续治疗的原则是:“按医嘱吃药”但没有效果,或认为“药不对症”,这都可与笔者联系;如果不“按药方吃药”进而没有效果,则不再重复回答问题。

——不但心理咨询师自己要知道:心理咨询是在咨询师的支持、辅导和帮助下,通过同来访者一起交流、讨论,找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制定出辅导或治疗方案,运用有关或若干方法,使求助者克服障碍、摆脱困境、解除不适,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环境适应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顺利成长;而且同时或同步,也要让求助者理解:心理咨询是咨客中心”,只有调动求助者的潜能和积极性,才能最终使自己服障碍、摆脱困境、解除不适,进而治疗好心理疾病、恢复心理平衡,最终实现心理健康。

六是把心理咨询师视为“精神垃圾站”或当作间接的“出气筒”,前来倾诉,一吐为快。

来访者的这种心态、动机和行为,无可厚非,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也不能算是积极和良性的,这可以作为一种自我防御或辅导、治疗手段,但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也不能最终达到目的。

如有位孩子的母亲同时又是已离异7年的女士,她要求解决的是孩子的问题;可是说到第三句话就是控诉孩子的父亲的内容。她把对面坐着的笔者视为原丈夫,声泪俱下地控诉。幸好笔者习惯性地准备好一叠纸巾。为了让她发泄和控诉,笔者就势与她表演“心理剧”。当笔者以丈夫的角色说到“孩子的妈妈,过去的恩恩怨怨就让它过去吧,今后我们还有继续共同抚养我们的孩子的责任、义务,我们是不是都冷静下来,一起商议与孩子有关的事宜?”时,孩子的妈妈斩钉截铁:“办不到!”

——“办不到!”既是对她的原丈夫说的,也是对心理咨询师说的。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他们离婚的阴影久久未散,还会继续先穿透共同的孩子的心灵,再把“恩怨之箭”射到原丈夫的身上;二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母亲的问题”的咨询或治疗方案无法实现。

七是有的咨客想“检验”或叫“耍弄”一下心理咨询师,有“移情”或“迁怒”之嫌。

在沟通的过程中,他企图挫败你,以此证明他比你有水平,或者是他没有病,或者是谁也治不好他的病;进而以此发泄、迁怒、排解心中的不适,获得自己的快感。

——这样的咨客很可能在童年受到较大的心理创伤并且一直没有得到调适。

等等。

二、患者是由谁带来就诊的?

一种是有家人带着来的,这是被动型的;一种是自己来的,这是主动型的。对主动与被动不同的患者,诊治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笔者曾与昆明某重点中学高二的一女生及其母亲两位来访者有过如下电话和会面的对话。“……我的女儿好象有心理问题,想请你看一看。”“是你做母亲的想看,还是孩子本人想看?”(听到电话里母亲问女儿看不看心理医生,女儿说“随便”)“那就看吧……”我们约定下午230在咨询室见面。一见面,女儿便问:“医生,请问你怎么能叫我相信你呢?”“我可先对你进行自我简介,然后在我们的沟通过程中你去体验。”“你能把我说服倒?连班主任和校长都没有这个能耐!——是我妈非逼我来不可。你就试试吧。”

为了做对比,这里不妨举一个正面的例子。笔者曾接触到一位昆明户口在东北某大学读法律本科专业的L同学(女)。是她自己主动找笔者沟通、交流的,并要求不要把情况告诉她爸爸妈妈。在接受了咨询后,她反馈意见说:这次与心理老师进行互动,开始是抱着消费的心情来的,结果走的时候体验到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享受。

——你看,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凭心理咨询师职业的敏感性或经验,能从中了解或觉察到患者来求诊的动机、内心冲动以及能否积极配合诊治等情况。

三、患者为什么迟迟到现在才来求诊?

一般说来,现在来求诊,说明在这之前早就想来,心理斗争是持续了好长时间的。患者一直没有这个勇气,是因为顾虑很多,顾虑来自观念,观念来自认知,认知来自眼下的现实。能有勇气迈出找心理医生的一步,就说明,他是感觉到自己有问题并确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这是个好现象,他会积极配合。另一方面,也说明来找心理医生时,已经是病情明显严重了。

有位女咨客迟迟不愿露面。她在电话里说:“其实我早就知道有你这位心理医生,但一直没有勇气来跟你谈我的苦衷。我想在电话里说……”我建议她以“对心理健康话题感兴趣”的角度,不露声色地来听讲座并参与群体咨询。她说那不能解决她的针对性问题。但有可能针对性地解决她的问题的个案咨询,她又没有勇气来。

当然“迟迟到现在才来求诊”总比一直不求诊要好,但“迟迟到现在才来求诊”总不如在出现迹象或萌芽的时候求诊要好。主要是个觉悟和观念的问题。但结果或效果却大不相同!笔者就接触了几个离异又后悔、感到离婚后的痛苦比离婚前夕的痛苦还要严重的案例——“死亡婚姻”比“病态婚姻”还要糟糕。她们有些后悔:要是早些找心理医生,也许会把婚姻的病态治好,让婚姻不死亡……

四、患者对自己病情症状发作的心态如何?

有的患者发病时要自杀。这些人中有的是想通过自杀报复、惩罚父母等亲人,有的是想用一死解脱,有的扬言自杀是要通过看到自己的亲人惊恐、痛苦他反而产生快感,有的扬言自杀是要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或重视,有的喊叫着要自杀是在向亲人发出呼救、求援的信息,等等。这些,作为咨询师要去透视。

五、患者在心理咨询师面前,会表现出哪些内心冲突?

最大的内心冲突就是“掩饰”以至“阻抗”。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不能以“对峙”(直接指出来访者的症状或下结论)作为咨询的开端。

有些癔病型和偏执型患者会走“掩饰”、“阻抗”的另一个极端:编造情节或夸大事实。这就不能轻易地相信,否则反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有的会发生“负性移情”。如前面所举的斩钉截铁说“办不到!”的那位母亲的例子。

有的没有勇气见心理咨询师。如有位求助者给笔者发短信说:“我常常觉得心里空空的,有时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平静。请问我是否心理不健康?”又,“我一个人很孤独,在这个冷酷无情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的心总是漂浮在空中,没有根似地飘荡。我现在的心很痛很……”初给她打电话,不接。过了些日子,笔者感到好像这件事还没做完,想,也回她一个短信吧——心理健康工作者说:“对于感到‘心理饥渴’的个体来说,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学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进行积极、成熟的心理防御,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就可以调适自己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有的患者在咨询开始的时候,夸耀、讨好心理医生(过分合作、社会赞许性),这有可能会使双方都感到高兴,情绪达到高峰;但很快,他说的话,就会让人听了不舒服,甚至他倒扮演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在开导以至是教训心理咨询师了。这时,作为咨询师就要弄清楚与该患者互动的意义,或有否必要继续互动下去。

一些求诊者还会倒过来问咨询师“你有没有心理疾病”、“你的家庭幸福么”?想通过咨询师说出咨询师自己“也有病”、“也不幸福”,来证明人人“都有病”、“都不幸福”,“有病”、“不幸福”才是正常的,求诊者自己也是正常的。

六、患者有否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症状?

患者的文化程度较高,还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他来看心理医生,首先是展示他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时,咨询师心里大可不必紧张。因为“心理知识”与“心理疏导”是两码事。只要他有心理疾患并来看心理医生,那他心理学的知识再高,你也不要怕他,因为不是你主动找的他。有利的一面是,可引导患者从心理学角度配合,有共同语言,这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不利的一面是患者会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强烈地阻抗和防御,排斥心理医生。这时你大可不必与患者一样较真在心理学知识方面争高低。换句话说,患者若能用心理知识对他自己进行心理疏导,那他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自己的疾患恐怕也被自己治疗好了,何必还来找你

七、一些“使者”是不是“周朴园式”的人物?

这里的“使者”是指主动与笔者取得联系要求咨询并认为是对方(即配偶或其他主要亲人)有心理疾病的那个人。

周朴园是曹禺笔下《雷雨》的剧中人物。他认定自己的夫人蘩漪“有病”并命令她吃药,还要给她请脑病专家!而她则说“我没有病!”

案例之一:

有位女来访者向笔者咨询。她说:我老公读博士没毕业,现在一直没有找到专业工作,后还怀疑我有外遇。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诊断为“嫉妒型妄想症”,要吃药治疗。但他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并要求与我离婚。我不知如何是好,请问这种病能治愈或自愈吗?

——这是一对移民加拿大的夫妇。

这里,男方有否心理疾病或是不是“嫉妒型妄想症”姑且不论。

女方在先找了加拿大心理医生后,又在网上和电话里漂洋过海地找国内昆明的笔者咨询。

笔者是这样与她在网上交流的——

就以你提供的情况包括那位心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为事实来分析。

你提供的情况过于简单,但要求笔者帮助的难度却很大——恐怕谁包括给你老公诊断的那位医生也不敢预测“能自愈”或“不能自愈”,因为这要看你老公的心理素质和他处的环境如何。

但笔者可以指点你如何应对你们目前的处境。

首先,简介“嫉妒妄想”(“嫉妒型妄想症”)等是怎么回事

1.“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因素刺激,与常态人格模式有较大差异,明显偏离正常轨道,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社交和职业功能,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生活,这样的状态。

2.目前对人格障碍成因的争论很大。有内外部的原因。内部因素是指先天发育的结果,外部因素是后天的社会诸原因。

3.人格障碍有十几种类型的人格缺陷,其中之一是“偏执型”(又叫妄想型)。

4.“妄想型”,患者的思维障碍比较突出,主要是认知出了问题,其中又包括嫉妒妄想”。

5.“嫉妒妄想”,如认为配偶对自己不忠,检查内衣,甚至跟踪要抓“现场”;或容不得同学、同事超过自己。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看,你的老公可能是前者即情感的认知出了故障。

6.人格障碍的患者自己痛苦,别人也跟着痛苦。

“妄想”患者固执,在工作、生活和社交中常与别人不和谐,无自知之明,敏感多疑,心胸狭窄,长久地记仇,对谁都不信任,无同情心,傲慢,妒嫉心强,看问题主观片面,同时又自我估计过高,对于工作上的不顺利、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诡辩、强调客观、怨天尤人,谁都不好、不对,习惯于将功劳归于自己,将错误推给别人,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还认为别人对他不忠实。为了个人利益或自卫,到处申诉,甚至写控告信,有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承认自己偏执,对自己坚信不疑。对社会适应不良,易伤害周围的人,自己也痛苦。俗叫“苗子”,在治疗中难合作。易导致“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

然后,你如何应对你们目前的处境?

1.既然你老公是患者,作为健康或正常的你,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能同患者一般见识,不要和他较真,不要和他争辩是非高低对错。如果他主动同你较真,你可表示沉默,或持中性态度,或转移话题,或幽他一默,等等。

2.一如既往地扮演好“妻子”的角色,而不计较他的“丈夫角色”扮演得是如何不好。

3.事出有因。前面说了,该病症成因的争论很大。这里排除内部因素。他的“生活事件”中的“博士没毕业”和“一直没有找到专业工作”可能是重大的外部因素。若此,需要解决重大的“生活事件”,根源解决了,一些症状就会好转。

4.你说他“拒绝治疗”。你需分清他是“拒绝治疗”还是“拒绝吃药治疗”?笔者前面说过,“嫉妒妄想”主要是“认知出了故障”,而“功能故障”不是主要方面,并排除“器质性病变”;那末,(首先或主要)吃药,有多大的意义呢?——当然,笔者没有或不能同他面对面交流,你提供的已知条件又非常有限,所以,这里只能是“假设”。科学、严肃地说,“假设”是实验室里的事,而不应该是临床的行为。

5.还有规律性的特别是年龄段里的规律性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如异国他乡“水土不服”快节奏生活竞争攀比“七年之痒”“更年期反应”等。

6.这“更年期”主要说的是你。你如果接近了更年期的年龄,你的一些言动是不是成为他形成症状的刺激源?若此,你自己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言动;然后并同时,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他的“反常”。

7.如果他的话题是“要求离婚”,你可以平静或中性的态度,劝导(而不是祈使、反问、命令的口气)他,说:这个话题,是不是(征求的口吻)等把你的“心理困惑”(注意:不要说“心理疾病”)排解了,再提?这期间,我——做妻子的有责任一起分担你的焦虑和烦恼(是“焦虑和烦恼”的提法,而不是“嫉妒”、“妄想”、“病症”),直到你有了笑颜(而不说“病好了”)的那一天。

8.你有什么社交活动,可约他一起参加。他若谢绝,你可告诉他是怎样的活动,包括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在长达3个小时的通话中,她强调或使用频率最多的是男方“这病需不需要吃药”和她“自己没有外遇,是误会和怀疑”;笔者则强调的是“病因”、“导火索”和“刺激源”。通过各种角度和方式的交流,她的潜意识渐渐被剖析,层层剥开,露出水面:除了“博士没毕业”和“一直没有找到专业工作”,作为妻子自己的一些言动确实是丈夫产生“症状”的“刺激源”,自己主张或坚持看心理医生的动机就是想通过心理医生权威的话、科学的结论来证明丈夫是有病和错误的,而自己是正确或是没有问题的。

案例之二:

省外某大城市一位男士诉说自己的妻子患有“情感妄想人格偏执狂”,他说这是根据妻子的症状在网上查到的。妻子的具体症状是无故怀疑他情感转移有“外遇”,经常莫名其妙地跟他大吵大叫、无理取闹。他问吃什么药才能治好妻子的这病?

凭着经验,笔者感到他“醉翁之意不在酒”。

“听风是雨”,“望风扑影”。笔者通过与他交流,发现“风”的后面或同时确实有“雨”和“影”。当拆除“掩饰”之后,他承认自己是想通过心理医生权威的话、科学的结论来证明妻子是有病和错误的,而自己是正确或是没有问题的。

——忽发联想:记得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极左分子为了证明自己“一贯正确”,把“持不同政见者”打成“反革命”,则往往先定性说人家是“精神病”,然后“人道”或“人性”地把人家送进“疯人院”(实则是政治监狱)进行治疗。

八、患者能否获得领悟的能力?

一次笔者对一位求助者说:“在这件事情上,你还想来第二次、第三次?笔者可是想同你只沟通一次。”笔者的意思是通过一次的沟通,让她回去思考、领悟。

我们常听说砍柴、钓鱼、扫地者长期机械或单调行为的领悟过程:新奇—单调—缺乏耐心—厌烦—不厌烦—有所感悟—渐悟—开悟—顿悟—大悟。能达到“开悟”以后的程度或境界,仅仅是樵夫、渔人中的极少数者。

但现实中,好多的情况则是“长期思考,偶然得之”。为领悟一件事,需要长时间,可人生又苦短;能大悟一件事,又仅仅是少数人,可多数人却在似悟非悟当中。

人生漫长还是暂短,甜美还是苦涩,轻松还是沉重,是“还有半瓶子酒”还是“只剩下半瓶子酒”?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结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体验和结论。道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懂得了,懂了道理也不是马上就可以去实践。从道理到实践,都需要逐渐地体验、感悟。心理健康的人尚如此,更何况是有心理疾患的人。所以作为咨询师,要认识到患者“赞同改变”、“决心改变”和“实际改变”是三码事,也不要试图改变患者人格的整体。

许多咨客希望能从咨询师那里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因此一定用足咨询时间或拖延时间,甚至对咨询师的诊治感到不满足。其实好多咨客本末倒置。岂不知要害不在时间,而在于咨询师的哪句话对你有启发?

九、患者有否改变自己错误心理防御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

其实,咨客无论是否存心改变自己的错误心理防御和不良行为习惯,都没有必要为一件事情持续地咨询下去。如果咨客并不存心改变自己的错误心理防御和不良行为习惯,所制定的疗程也就更没有必要坚持到底。作为咨询师要有承受挫败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对于偏执的患者。

十、来访者一定要咨询师给出主意,怎么办?

某女士来电话说,她与丈夫已离异两年,最近原丈夫向她承认错误,要求复婚,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她说她曾见到笔者的一份演讲目录,里面有一篇是《“分道扬镳”后宜否“破镜重圆”?》。她问这事怎么办?

其实,这时她的心理防线开始动摇,已经有了基本的主意或主见,只是想通过咨询师的口中说出来给以印证或首肯

还有几位“贵妇人”,或来电话,或来短信,或来人当面咨询。有的说最近她的丈夫经常彻夜不归——“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有的说她已确证自己的丈夫有了“第三者”,有的说她的儿子夜里偷拿她的贴身衣物或窥视她的身体来手淫,等等。无论是无奈地倾诉,还是愤怒地控诉,还是矛盾地讲述,最后都是:“我该怎么办?”

现在,一些闹离婚的人会想到心理咨询师。有了初步方案或一定之规,于是去请咨询师帮助拿主意。

家庭关系维持也罢,婚姻关系解除也罢,都是手段;“婚姻治疗”的目的不在于离不离婚,而是为了双方及未成年子女都能至少是大多数能健康、幸福、快乐。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原则上咨询师不会给来访者出主意。

我们提倡“指导”或“非指导”型的咨询,但许多求助者却说,我是因拿不定主意才来找你的。我来是花了钱的,你凭什么不给出主意?有的会变相地套你的“主意”,如对咨询师说:“你们咨询师也是凡人。假如这样的事情轮在你的身上,那你怎么办?”刚才说了,按理说,咨询师不能给求助者出主意。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从咨询师到求助者都懂这个道理或有这种意识。但中国目前,从总体上看,咨询师队伍的业务水平还不是那么高,多数求助者也不懂这个道理或不是这种意识。这需要时间,需要做工作和等待。当然,如果“出主意”对求助者及全体或大多数相关成员确实有益,“不出主意”的原则也不是刻板、绝对的。

笔者在“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心态”的讲座中说到我们是“助人”而不是“救人”。其实就是“助人”,我们也不要“主动”去助——这里是指个案咨询切忌“主动拉客”。有心理困惑或障碍者,只有有了这种意识和欲求,感到确实需要心理师,并且主动找上门来了,这时心理师的指导或帮助才可能有效。何况有些帮助实际上只是仅供参考的“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头脑应当清醒——来者不拒绝,走者不挽留。

十一、求助者、求诊者成为求救者,怎么办?

笔者一次给下岗职工做演讲。在“掌握对心理紧张、焦虑的控制及面对恶性‘应激源’的一些原则和做法”中说到:一是最好能消除“应激源”,如下岗的人重新找到了工作。二是回避或逃避斗争的场面。三是改变恶劣环境。对恶劣环境,能消除就消除,能回避或逃避就回避或逃避,能改变就改变,这才是“适应”环境;否则,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好好先生、坐以待毙,这不但没有适应环境,更没有适应自己,常此下去,必会产生心理疾病。

于是,一些下岗的人就说:你讲得再头头是道,对我们又有什么用?你真有本事或有那份好心肠,那请你给我们找份好工作!那时我们的心病自然也就好了。

我尴尬、无奈地回答:那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工作者的事。如果我有那份能耐或责任,我可能也就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了。

诸如帮助家长寻找出走的孩子、给下岗职工施舍点钱物、辅导学生把考试分数提升上去、给吵架的夫妻做调解工作等等,都不是心理咨询师职责范围内的事。

必须告诉来访者、求助者、求诊者:心理健康工作者没有那么“神”,不是“救世主”!

十二、李子勋老师的“苏珊的故事”具有高度综合的典型性

苏珊近来很不顺,先是因为工作安排与公司老板暴吵一顿,一气之下愤然辞职;后是发现温吞水般的丈夫小K竟然在外还有一个相交至深的红颜知己。从小个性倔强、行为果敢的苏珊,本想给丈夫一些厉害尝尝,让他知道“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没料到,丈夫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他已经忍让苏珊太多,不想再退让什么。苏珊不得已,启用“最后通牒”,那男人立马收拾好自家的东西就搬出去了。苏珊刚得意两天就觉得这事不妥,反过来屈尊央求丈夫回来,这一下子轮着小K不肯。

苏珊慢慢变得很沮丧,每天躲在家里吃很多的东西,有时肚子胀得不得不去呕吐;如果不吃东西,感觉有莫名的恐惧,觉得自己要么会发疯,要么会心肌梗塞。苏珊没有太多的朋友,况且这样的事也难以启齿向别人倾诉。不要忘记苏珊是个很要强的人!

苏珊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结婚五年来,公公婆婆对儿子的婚姻一直就不认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终于有了异心,不往坏处使劲就算是菩萨保佑了。

苏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苏珊有记忆开始,这两个人就没有好好过过一天。连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父母,会给女儿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苏珊有个大她3岁的哥哥,留学在美国。她在E-mail中跟哥哥诉苦。哥哥嫂嫂回信却把她数落一通,说她向来都是自我中心,从不考虑丈夫的感觉,公开替小K抱不平,还说:“小K能忍你这些年已经算得上是圣人了!”气得苏珊差点儿砸了电脑。

苏珊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过运动来分散自己对食物的渴求,控制增长的体重。开始几天她似乎找回了那种自控的感觉,但很快又被她难以控制的易怒情绪破坏了。她看不惯别人,有时莫名其妙地讥笑讽刺别人,别人自然也看不惯她。她被孤立。她放弃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里,继续拼命地吃东西。

一次,苏珊偶然给市“妇女热线”打电话。遇到个老大姐似的咨询员,温柔、关切的话语一下就赢得了她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亲,许多的眼泪、委屈、愤怒与抱怨像长河决堤般喷涌而出。那母亲般的咨询员就在这种疾风暴雨般的倾诉中顽强地坚持着,用她的理解、“共情”和无条件支持来安抚她。拿着话筒的时候,苏珊觉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听筒去面对空落落的家——那没有气息的空气好像在产生着无穷的压力。

刚开始苏珊还能克制,后来她一打就是几小时。她觉得那是一条生命线、“救命稻草”,没有它她会去死。终于,那可爱的咨询员自己受不了了。咨询员明白这样的电话咨询效果只是鼓励了苏珊的一种成瘾性行为,鼓励了苏珊的人格退行、依赖性和无力感。咨询员建议苏珊去找心理医生,说自己已经不能给她再提供什么帮助了。

苏珊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第二次被亲人抛弃。她非常孤独、愤怒与恐慌,她不停地打电话,要求那位大姐继续接听她的倾诉。但热线变成另外一个对她来说非常陌生的声音。她绝望了,她觉得都是自己不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关系总是不能维持呢?

在卧室里,苏珊用刀片割破了自己的手腕。苏珊看到殷红的血溅落在白色的床单上,她有种解脱感,好像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突然她感觉有些疼,不相信自己会干这样的事,急忙找来碘酒和纱布,处理好伤口,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早上醒来,苏珊觉得是该去找找心理医生了!可是她去哪儿找心理医生呢?苏珊对心理医生的想像都是来源于好莱坞的电影,像英格丽·褒曼饰的(电影《爱德华大夫》)极具洞察力的聪敏而又风趣的女心理分析师,或像布鲁斯·威利斯饰的(电影《第六感》)满含灵性灵感的男心理治疗师。在宽大的房间里,填充着奇妙的鲜花,那柔软的沙发,神秘的气氛……

苏珊去了全市6个心理咨询中心和4家医院。她始终找不到那种熟悉的内心感觉,在她看起来,大多数心理医生很普通,智商不那么高,有的还有些庸俗,个别的医生甚至其貌不扬。苏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觉,她看心理医生就像谈恋爱,不想遇到没有品位的人。

苏珊找心理医生就像《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少则一次,多则三次,总是不能完整地结束一个疗程。不过,让她很惊讶的是,每一个医生给她的印象都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个医生认为她患有“抑郁症”,并有自杀的危险,强烈要求她服用抗抑郁药,遭到她拒绝后,草草将她打发走了。

第二个医生说她是“适应性障碍”,失业、丈夫的离去给她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建议她用“渐进性放松训练”来控制焦虑。苏珊觉得这个医生什么都不想承担,只让她做这做那,再来点评她做对没有。

第三个医生诊断她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冲动、依赖、低自尊、遇事不能忍耐,要求她重建“自我认同”的能力。苏珊反感这种说法,她觉得这个医生在卖弄自己的学识,不是真正想关心人。

第四个医生认为她的贪食和体重增加与“恋父恋母情结”有关,需要接受长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关系人分析”,但苏珊觉得每周3次,连续半年的分析治疗,一是她经济承受不起,二是时间也不可能保证。

然后是第五个医生,他坚信苏珊的婚姻困境是来源于父母婚姻模式的潜在影响,让她接受婚姻指导。苏珊觉得医生这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仍与事无补。如果换着她给别人说说婚姻的道理,没准自己比医生还强。

第六个医生告诉苏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实的,她无意识地在扮演一种受害者的角色,放弃这种角色才是好转的开始。苏珊无奈地想:要能放弃我早放弃了,还等现在!还来找你?

第七个医生努力探索苏珊内心的“对立化与冲突”主题。他认为苏珊内心潜藏着许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无法表达的悲伤、孤独、被遗弃感、罪恶感与愤怒等,他试图用“空椅子技术”来让苏珊对自己冲突的内在有所觉察。苏珊觉得诊室里发生的事过于游戏化,她讨厌让自己的屁股在两把椅子间挪动来挪动去。

第八个医生建议苏珊接受催眠治疗。灯光减弱,苏珊躺在催眠椅上,医生用一种拉长了的怪怪的声音让她数数。开始的时候苏珊跟随医生努力放松,但医生的声调让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发笑,这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医生尽职地顽固地重复一些诱导语,好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苏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结束。当第二次按约去催眠的时候,医生告诉她催眠对她是不适合的,最好寻找别的途径。

第九个医生相信苏珊需要“合理情绪治疗”。他觉得苏珊有三大自贬情绪:一是抑郁,使她与正常的生活环境隔离;二是焦虑,导致她体重增加和睡眠困难;三是愤怒,使她失去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医生分析了苏珊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找出每种认知、情绪与行为的人格脚本。这把苏珊搞得很糊涂:难道自己真真实实体验到的东西只是幻觉?

第十个心理医生很难承认他是心理医生,因为他竟然说苏珊是在逛“医生商店”,只看不买。他风趣地把苏珊称为“医生杀手”,是“训练心理医生的医生”。这让苏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着对苏珊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通过挫败心理医生,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愤怒。”这让苏珊有些委屈。医生又说:“你来这里就是要为自己寻找问题,但我不会满足你,我甚至觉得你的烦恼对你很重要,不要放弃它(‘激将法’)。”苏珊实在气不过,忍不住就大声地哭了,哭得让那个医生的脸有些挂不住,让外面候诊的人都以为她遭到了医生的欺负。

但哭过以后,她突然有了一些觉察:自己需要放弃依赖或是什么,包括放弃心理医生,鼓起勇气,接受现实,自己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道路!

 

 

      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钱锡安0871-2861145

                2005822~2006217

 

 

 

 

关于《剖析一些求诊者的负性心态》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下同)

 

姓名(可填可不填)   性别:  年龄段:    文化:   职业:     电话:  (下同)

 

指导语:不必刻意考虑,拿过来就填写,在有选择答案后面的括弧里打钩(√);有的题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其它”后面的括弧里及没有选择答案的问号后面等情况下,请填写具体内容。(下同)

 

假定你是求诊者并愿意填写——

一、来做咨询、治疗和寻求援助的动机是什么?

1.只是做咨询、治疗 (   

2.想寻求咨询以外的社会援助 (    

3.想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    

4.想在咨询师面前一吐为快 (    

5.无可奉告 (    

6.其它 (                                                    

二、是由谁介绍或带来就诊的?

1.监护人 (   

2.配偶 (    

3.子女 (    

4.朋友 (    

5.无可奉告 (    

6.其它 (                                                    

三、为什么迟迟到现在才来求诊?

1.不懂 (   

2.没有这个勇气 (    

3.找不到咨询师 (    

4.不相信咨询师 (    

5.无可奉告 (    

6.其它 (                                                    

四、对自己病情症状发作的心态如何?

1.不怕 (   

2.担惊受怕 (    

3.夸大了病情症状 (    

4.不知所措 (    

5.听天由命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五、在心理咨询师面前,会表现出哪些内心冲突?

1.依赖与怀疑 (   

2.信任与阻抗 (    

3.害怕与不怕 (    

4.不知所措 (    

5.听天由命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六、有否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自己的症状?

1.有 (   

2.没有 (    

3.没在意 (    

4.不知道 (    

5.不懂心理学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七、认为带你来就诊的那个人是不是“周朴园式”的人物?

1.是 (   

2.不是 (    

3.看不清楚 (    

4.不知道 (    

5.不懂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八、通过咨询,能否获得领悟的能力?

1.能 (   

2.基本能 (    

3.不能 (    

4.不知道 (    

5.无可奉告 (    

6.其它 (                                                    

九、有否改变自己错误心理防御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

1.有 (   

2.基本有 (    

3.想有 (    

4.没有 (    

5.说不清楚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十、在咨询中会不会一定要咨询师给出主意?

1.会要 (   

2.基本会要 (    

3.试探着要 (    

4.不会要 (    

5.犹豫不决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十一、在咨询中会不会成为求救者?

1.会 (   

2.基本不会 (    

3.不会 (    

4.不知所措 (    

5.无可奉告 (    

6.其它 (                                                    

十二、对“苏珊的故事”具有高度综合典型性的一说认不认同?

1.非常认同 (   

2.认同 (    

3.基本认同 (    

4.不认同 (    

5.不懂 (    

6.无可奉告 (    

7.其它 (                                                    

十三、在咨询中,出现过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负性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