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个体提供案例


 

昆明心桥心理所钱锡安的

16个关于亲子师生沟通案例

 

1.那10岁四年级的R是先天性智力低下

2.女儿在4岁半的时候为什么突然不想上幼儿园?

3.Yanjun智力没有问题,她“发怪”是在问妈妈要爸爸

4.如何把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搞上去?

5.四年级一男生情人节时给同桌女同学送鲜花

6.“坚决不上初中,坚决要出去打工”的根本原因

7.原来,“早恋”的原因之一是对紧张的学习压力的一种调节

8.留守少儿Q终于找回了母爱!

9.如何突破应试教育下的一种“怪圈”?

10.母亲能接回留守15年儿子小F的心么?

11.异性恋爱、异性友谊、异性吸引,他到底是算哪一种?

12.这是接力棒操作的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积极案例

13.是怪异之病,还是怪异之才?

14.原来强迫症的原因是因为曾经失恋

15.大三时的心病源于高二时遭受的刺激

16.大学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渗透、融和着心育的因素

 

流程:症状摘要—测试分析—确诊结论—疗法—效果

原因←—①症状—→②分析—→④结论—→⑤方法—→⑥治疗—→⑦效果—→⑧结束。

1.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自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孩子。

2.心理健康问题从孩子乃至胎儿抓起。

3.以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育发展5阶段理论为指导。

4.作为社会派站在校外看校内。

5.依次选择了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大学生计16个案例。是近6年的案例,供参考。

 

1.那10岁四年级的R是先天性智力低下

云南省嵩明县小学四年级10岁的R女生,在她两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发觉她动作和说话不正常,曾去看过儿童医院的医生。医生说等过几年再来检查。事过8年,R爸爸、妈妈越发困惑:孩子不聋不哑怎么一直不愿说话、不会学习?爸爸、妈妈寻求笔者的帮助。

经测试检查,R患的是“大脑发育迟滞症”,IQ50智力相当于5岁的孩子,并且是爸爸方面有这方面的家族史。——这就是说,早在胎儿的时候,R就患上这种病。

辅导和治疗是艰难的。笔者转介到某医院的神经内科检查治疗,并提出了“兴趣疗法”、“亲情疗法”和“环境疗法”等辅助性的治疗

笔者把长期辅导和治疗的经验,告诉小R爸爸、妈妈供参考——

如果你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兴趣—特长—专业—工作专业对口,那兴趣会让你的职业成为你的乐趣甚至是第一乐趣。如果不是这样,那下班后,你的兴趣会排解你的工作紧张、职业厌倦。特别是到了老年,多一种兴趣,就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因此,若能发现和培养小R的兴趣,为长大到16岁以后,找到适合兴趣的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这是父母的责任和功劳,也是义务教育的责任和功劳。

亲情疗法就是辅导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成员间进行情感传递和呵护的方法或过程。笔者认为,无论对任何心理疾病施用任何疗法,都可以甚至是都需要配合或辅助以“亲情疗法”,即使是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病。如2005年年底,电视台播映印度电视剧《阴谋与婚礼》。男主人公是一个后天脑受损导致弱智的人。除了心理治疗中的训练、药物,亲情的呵护是重要因素。在妻子的精心呵护下,男主人公终于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再如,美国电影《雨人》中兄弟(其中兄长是自闭症患者)手足之情的传递、交流,也说明亲情疗法的重要性。小R现在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姐姐这样的亲情。

同“亲情疗法”之理,笔者认为,无论对任何心理疾病施用任何疗法,都可以甚至是都需要配合或辅助以“环境疗法”,即使是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病。不可想象,没有环境,个体怎么生存或接受心理治疗。环境里有除了当事人以外的人、与当事人有关的事、当事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物。这些人物、事件、物体,分布在自然界、学校、社会、工作单位、社交圈、大家庭、小家庭和个体自己的房间或空间。一个人要生存,就要适应这些环境——适者生存;一个人因不适应恶劣环境而患心理疾病,还是需要靠良好的环境来调适。因此,就需要:美丽的自然,和谐的社会,有序的学校或工作单位,真朴的社交圈,和睦的大家庭(含“亲情疗法”),其乐融融的小家庭(含“亲情疗法”),自由的个人空间,也包括“短程环境切换疗法”(如周末郊游,节假日外出旅游)。小R现在就需要爸爸、妈妈和姐姐这样的家庭环境以及义务教育下的学校环境。

 

2.女儿在4岁半的时候为什么突然不想上幼儿园?

昆明某邮电所女职工S,向笔者咨询:这几天,为什么4岁半的女儿突然哭着哀求妈妈说她不想再上幼儿园?

幼儿园里有许多的小朋友和玩具,怎么孩子高高兴兴上了一年半,就突然害怕起幼儿园来了呢?

经了解,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从环境到老师,孩子和家长S女士均满意。知道S本人的文化程度是高中毕业生,是邮电业的一般营业员,工作单调,收入一般;其丈夫是初中生,目前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较低。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都表示不满意。

这时,笔者武断地或叫省略了一道环节地问道:“你在什么时候第一次或开始对孩子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孩子,现在在幼儿园好好背诵唐诗宋词,过几年就上小学,上中学,是重点中学,初中的,高中的,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挣大钱?”

S几乎未加思索:“上个月。我就是这么跟孩子说的!——你是怎么知道我是这么跟孩子说的?”

笔者:“行了!这就是孩子突然害怕起幼儿园来了的原因。”

分析:爸爸妈妈没有上过大学,他们上大学的“梦想”想让自己的孩子来圆。孩子连“小学”都不懂,于是在潜意识里产生恐惧心理,于是表现在“哀求妈妈说她不想再上幼儿园”。

经过心理分析,S对自己的“大学梦想”使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可怕的“大学阴影”表示认同。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认知改变疗法,辅导S,让她在女儿面前表示今后决不再提“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梦想。

经过3个月的跟踪辅导,孩子的“大学阴影”终于得到排解,孩子又高高兴兴地上她的幼儿园了。

 

3.Yanjun的智力没有问题,她“发怪”是在问妈妈要爸爸

昆明一位姓L的女士与笔者取得联系,要求给她的在幼儿园中班的4岁半的女儿Yanjun测试一下智商。

问她:Yanjun在幼儿园不会说话或数数么?

回答:Yanjun孩子很聪明,那些事情都不在话下。就是回到家里,脾气大,破坏东西,责怨妈妈不关心她、不爱她。——可除了工作,我把100%的情感都给了她呀!

据了解,L女士除了把“100%的情感”给了孩子,还动辄打孩子,对孩子发“无名火”。

笔者没有给Yanjun孩子做智力测验。

先给妈妈做了投射等测试。发现妈妈方面“情感饥渴”,同时对孩子的情感呵护不符合心理卫生。

然后检查了Yanjun在幼儿园的各种作业。发现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孩子在寻找父爱或亲子关系的完整的爱。孩子从问世就没见过自己的爸爸,她自己给自己想象或设计自己的爸爸是个警察,常年在外出差或执行任务。

L女士明白了孩子“脾气大,破坏东西,责怨妈妈不关心她、不爱她”的原因:导火索是妈妈天天忙于工作,经常早出晚归,把孩子交给姥姥和小保姆;深层次的原因是亲子关系不正常,没有父爱,家庭环境不符合心理卫生。

L女士终于悟出来:自己应该给孩子重新找一个爸爸(继父)!这一来可以解决自己的“情感饥渴”,更重要的是这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顺利发育和成长。

预测:如果自己不能在近几年把自己重新嫁出去,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可能由现在的心理困惑发展成心理障碍。

L女士决心已下:在孩子6岁以前,把自己嫁出去!并要求笔者“帮忙到底”。

在笔者的辅助下,L女士在网上贴出了“我为女儿找爸爸”的启事:

我今年43岁,中文大专文凭,自由职业者。生育较晚,女儿4岁半,现为单亲家庭。女儿渐渐懂事,常问爸爸在哪里?于是我改变原来独身的打算,为了给孩子以完整的情感呵护,愿觅45~60岁的有意男士商谈这个话题。有意者可拨打0871-2861145电话。

马上,引起《都市时报》社会新闻部记者的关注。于是采访,见报。《揭开百万富婆为女征父之谜》的醒目标题吸引了100名男士应征。笔者以婚姻研究工作者和当事人委托者的身份,在电话里回答应征者的提问,参加了媒体举办的集体应征活动,与记者、当事人三方一起,从100名应征者中筛选出7名综合条件比较优秀或门当户对者,交由L女士自己考虑是否见面。不久,L女士从7位中选定了一位——W男士。

与其说是L女士选定了W男士,不如说是女儿Yanjun选中的。不排除有“饥不择食”的因素,小Yanjun选中W有个过程,是“水到渠成”的。通过生活、接送上幼儿园、游戏、郊游等方式进行交流,小Yanjun认定了W就是自己的爸爸,——他长期出差在外,现在终于回家了!在一次活动中,笔者问小Yanjun最近做了什么梦?

她马上回答:“梦见了我爸爸!”

“他在哪儿?”

她指着走在前面一点的W的背影:“就是他!他出差了,现在回家了。”接着,她念叨W“回家后”的这些日子怎么对她好。开始还称“他”,很快就一口一个“爸爸”。小Yanjun跟着她妈妈称呼笔者是“钱老师”。笔者说:“钱老师也不认识你爸爸,那你替钱老师把这本书送给他,好吗?”她接过书,跑过去,勇敢地叫了声“爸爸!”这是第一次叫爸爸。似乎“百里挑一”的爸爸就这么敲定了。

但笔者告诉L女士还要随时或定期接受跟踪辅导,还会有个时而认同时而怀疑的过程;等到7~8岁,还可能会有怀疑的可能,毕竟“嫁接”得有些晚;再等到青春期,就是孩子要弄清真相的时候了,因为那时Yanjun懂事了,一定要知道或找到自己真正的爸爸。

 

4.如何把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搞上去?

开学的前夕,一次家长心育学习班上,笔者接受一位家长的提问:如何才能把刚上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搞上去?

这位家长的女儿刚从昆明某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她们母子坐在一起,孩子一副胆怯的样子,母亲一副焦虑的样子。母亲介绍说孩子已经背诵了不少的唐诗,会写不少的字;但比起别人的孩子还有很大的差距。母亲表示担心,想心理老师有什么高招能使其急起直追。

笔者:“在回答你的提问之前,我想问问你和她爸爸都是什么文化程度?”

母亲:“我和她爸爸都是高中。”

笔者:“你因为孩子背不下唐诗而打过孩子吗?”

这位母亲没有正面回答,低下头。

笔者:“你想把你和她爸爸的大学梦一起让孩子来给你们圆,是吗?”

低着头的母亲眼泪悄然而下。胆怯的女儿偎依在妈妈的怀里,一边哭着,一边劝妈妈不要哭。

笔者给她讲“罗森塔尔效应”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讲父母的“大学梦想”使孩子在潜意识中形成可怕的“大学阴影”的现象;讲一年级新生主要任务是适应,适应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为以后的边学习边玩耍、在玩耍中学习打下心理基础。

让这些内容催出妈妈再多一些的眼泪,帮助妈妈做一些反思,以利于今后对孩子的情感呵护符合心理卫生。

 

5.四年级一男生情人节时给同桌女同学送鲜花

情人节的前一天,昆明某小学四年级一男生M问妈妈要5元钱,说是要买花送给同桌女同学。M跟妈妈要钱时主动说出用途,并且没有羞赧之色。这是M妈妈在电话里咨询时笔者知道的。

笔者:“你给孩子钱了么?”

妈妈:“还没有。”

“那你准备给不给?”

“想听听心理老师你的意见。”

“你在给我来电话之前是怎么答复孩子的?”

“我说妈妈现在手上没有零钱,等明天早上再说。我就是想留给我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很好!——我想听听你对‘情人’的看法。”

“我听说外国的‘情人’不象中国人理解的那样。是个广义的概念。异性的亲朋好友都是‘情人’。”

“这么说男女同学之间也可以模仿一下成人过情人节送束鲜花的交流方式了?”

“不敢这么想,可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其实就是同学之间的一份友情嘛!不过是放在情人节这天表达了罢了。”

“很好!——你现在已经这么想了,那实际上你打算怎么做?”

“钱老师,那你说呢?”

“你是孩子的监护人。”

“这么说,还是应该给孩子钱?”

“很好!——那你在明天早上给孩子钱的时候还想有什么说教或训词吗?”

……我想什么也不要说。说了反而把正常的事情弄成不正常了。”

“很好!聪明的母亲!——明天晚上孩子放学回来,你打算怎么问孩子这件事?”

“就当作他买学习用具或是零食了,什么也不问。”

“很好!很好!多么聪明的母亲!——平日,孩子放学回家,你们母子见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说:妈妈妈妈,我回来了!我说:唉,乖孩子。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说给妈妈听听好吗?”

M同学的妈妈,你真是孩子的心理保健师!”

“谢谢钱老师的夸奖!可你还没有告诉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聪明的母亲,你已经自己告诉自己怎么办了。我的话是多余的了。”

情人节也就是第二天的晚饭后,M同学的妈妈又打来电话,告诉笔者说:“孩子很平淡地告诉我,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把鲜花送给了同桌女生。”

笔者:“你认为孩子为什么那么平淡?”

“我想可能是‘两小无猜’吧。”

“你说得很好!两小都无猜,那大人还有必要对孩子胡猜吗?——作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我代表未成年人谢谢你!”

——这是笔者感到个案咨询最成功的一个正面案例。

 

6.“坚决不上初中,坚决要出去打工”的根本原因

都开学了。已六年级毕业12岁男生W坚决不上初中,坚决要出去打工!他的妈妈强硬地带着他来到笔者的茶饮工作坊。听完了妈妈对W同学的“心理画像”,就请妈妈回避。

W同学的性格内向,心门上了好几把锁。通过墨迹投射和量表测试,发现W的心扉与妈妈给他的“心理画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据了解,W同学的学习成绩中上,初中毕业乃至上高中都不成问题。那为什么连初中都不想念了呢?

当再同W的父母交流时,笔者找到了W坚决不上初中,坚决要出去打工”的根本原因。自打W上一年级的时候起,爸爸就不停地训话和唠叨:“孩子,只要你能考上大学,你爹就是砸锅卖铁抽骨髓,也要供你!”这是父母意识层面的话。“砸锅卖铁”是砸了饭碗,“抽骨髓”是不要命了。所以W在潜意识里的理解则是:“爸爸妈妈,你们不需要砸锅卖铁抽骨髓。我不上学了,打工干活养活自己就是了!”

又据了解,W同学的父母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高处不胜寒”。

父母知道了孩子为什么坚决不上学的原因了,感到羞愧难当。在笔者的辅导下,当着孩子的面承认了错误,并写了一份以后决不再说“砸锅卖铁抽骨髓”之类的话的保证书,交由W保存;儿子向父母也立下字据,保证从12~18岁期间,不提打工的事。就这样,在孩子青春期,他们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契约成为一种保证,契约确保完成义务教育以及劳动力的健康长成、人格的顺利成长。

第三天,W同学按照契约履行的责任,自觉地上学了。

 

7.原来,“早恋”的原因之一是对紧张的学习压力的一种调节

笔者为昆明某中学的校外心理辅导员。一个学期开学不久,笔者接到学校德育兼心育负责人布置的任务:学校初中部二年级某班“恋爱成风”,家长着急可是压不住,班主任担心可是管不了,有些“隐私”,同学们也不愿跟校内的心理老师讲,故请校外心理辅导员做做同学们的疏导工作。

“疏导”一词用得好!但疏导的对象应该是家长、老师同学三方。

笔者提出互动、交流的四部曲——

首先,与老师交流,摸摸他们的观点。

其次,家长交流,看看他们的态度。

再次,同学们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

最后,家长、老师、同学三方一起互动、交流,统一对“早恋”的认知,疏通他们之间的代沟,化解他们之间的对立。

互动、交流包括讲释、游戏、问答、问卷、测量、讨论和调查等方式。在互动、交流中,对所谓“早恋”这一热焦点、敏感、有争议的话题,讨论得特别热烈。

对“早恋”的看法呈现三个大多数——

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不存在“早恋”,或“早恋”是正常的,“早恋”也可以促进学习。

大多数家长默认以至公开认为“早恋”会耽误学习,担心会有失矜持,可能会失去贞操,甚至可能会违纪违法。

大多数老师在意识层面也认为“早恋”的提法不科学,不宜当着学生的面说这个词,但如果异性同学的相互吸引、喜爱的行为超过或突破传统的道德底线,往往会按德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按违纪的行为进行处理。

笔者发现——

紧张与松弛,是文武之道,人生之道,健康之道,也是学习包括考试之道。笔者发现,除了个性原因,该班同学“早恋”的共性原因之一竟是对紧张的学习压力的一种调节!——“早恋”可以使人快乐、松弛(且不谈也可以激发向上、促进学习)。在取消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情况下,要快乐、松弛,除了吃饭、睡眠,还有什么了?

笔者讲释——

“恋爱”,按传统、现代的解释是指未婚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就婚姻与家庭来说,“恋爱”是重要以至是最重要的“手段”。“早婚”,这个词容易界定:是指未到生理和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可这人与人(这里指异性)的爱慕之心、爱慕之情,谁能用年龄来界定?谁能说出个具体数字?

当然还有“新潮”的恋爱:正因为在恋爱阶段也不排除性爱,所以当代一些“新潮”的人,有把“恋爱”只当作“目的”的。他们把恋爱的时间拖得很长或把恋爱的对象换得较频。也就是“光恋爱,不结婚”。“新潮”,实际上是在恋爱期间,性爱行为冲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或在性欲方面一个人的“本我”打败了“自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说,男女在儿童期是不忌性别、两小无猜;到了少年期,会有一段时间的“异性相斥”,这是一种“错觉”和“假象”;到了青春期、青年期,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在传统的时代,其“相吸”是隐秘而含蓄的;可到了开放的今天,就变得公开和赤裸,甚至还要“趋众”、赶时髦—— 谁身边没有个异性朋友傍着,谁就是落伍者。所谓的“早恋”,就是青少年从“假象”走到“真相”初步的“相吸”行为。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相吸”不能叫“恋爱”,也不能等同于“新潮”;只是一种异性间本能的性吸引的暂时表现,性意识的萌动,盲目、好奇、懵懂、朦胧的“游戏”而已,是在幼稚地对成人进行“模仿”罢了,但对婚姻与家庭,他们还没有考虑到,甚至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感到迷茫,连自己都不知道或说不清楚,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

因此,对待“早恋”,建议老师注意五点——

一是不要指责或斥责这是“早恋”;否则,就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这些学生的潜意识会说:“哇,这就是‘恋爱’呀?我也长大成人了!为什么光许你们,就不许我们?”

二是不要因担心万一有的“偷吃禁果”怀了孕,就对一万个人进行防范,一见有一男一女在一起走,就像盯“贼”一样。这会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倒引起学生的反感或逆反。

三是万一有的怀了孕,首先不要张扬,最好也不要开除;因为这样做,不是挽救学生的积极或最好的办法。在过去或正统的态度和办法是,一旦被发现,学校和老师便大会批小会斗,把当事人批倒批臭,使之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然后通知该生的家长,最后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还要证明老师没有责任或已尽到责任,就把当事人开除。二十世纪60年代,笔者高中时的一对男女同学就是这样在毕业的前夕被开除的。结果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虽然他俩的学习非常优秀。他们因为“早恋”而遭到开除的处分,这种处分当然是不公平的、错误的;但就因“早恋”或因开除,而毁了个人的前程,并且事后两人也未成眷属,竟成为终身遗憾的事。极左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正统的东西在受着巨大的冲击,不要说“早恋”,就是怀了孕也不应当开除。对这种事“杀一儆百”,不但被杀的不服,就是那一百个也会声援那被杀的,矛盾反而会激化——当事人如果一时想不通,跳了盘龙江,恐怕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会更大。要“冷处理”,这是最现实的方法。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会帮助怀孕者刮宫并替其保密。怀孕、刮宫的“现身说法”,这就够当事人反思的了,这比张扬出去、开除要好得多。最近,云南有了“少女意外怀孕救助中心”。怀孕少女可拨打电话与该中心联系,接受医疗救助和心理咨询。

四是客观认知。判断是恋爱还是游戏,主要看是否有明确的意向和严肃的责任感。客观认知包括:①初中以下,不是“早恋”;②高中阶段,校纪里不宜提“早恋”;③大学阶段,不但可能是恋爱,并且也可以结婚,当然,这主要是理论。

五是大大方方地跟同学们讲性。在客观认知的前提下正面辅导,包括有突破性地宣传、学习“性”的知识、心理动力“里比多”和性心理卫生常识,组织学生进行文娱、体育等集体活动,请心理老师给同学们做关于性心理的辅导,以便顺利排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性冲动。

六是对于“调节紧张的学习压力”的这一原因或现象,或者恢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要么就什么也不说,任其自然。

建议家长一定要配合学校,并相信孩子这时、这样的“游戏”是难以持久的——

一是在学生时代,这样的“游戏”或“模仿”(演戏)多半是不立志、不成熟的选择,又加进了自己的许多幻想和情绪冲动,容易形成一时的过度狂热和痴迷。

二是在遇到波折如争吵、分离等情况时,容易产生偏激行为。

三是被一种朦胧的性爱意识所主导,缺乏基本的性知识和必要的理智,自我约束力较弱,还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稀里糊涂地发生并非自愿或事后懊悔的性行为。当然突破道德底线的人和事毕竟是极其少数的,我们不能因为可能的1/10000,而把9999个正常现象也一起和同时否定。

四是缺少承诺,大多是没有结果的。有人说,早开的花,是不会有结果的。

五是没有真正恋爱的能力和责任,难以持久,会较快转移或自生自灭。

作为孩子们自己,当顺利调适“青春期”到“成人期”婚前的爱、情、性欲冲动——

现在的孩子的性发育越来越早,“青春期”后结婚越来越晚。有的甚至是1430=16年。一个人婚前需要有性寄托的对象或偶像,有正常性释放、排解的渠道或出路,就像那水库的“溢洪道”。否则,可能会出现“性心理不畅”—“性心理障碍”—“性行为偏离”。因此,正常性释放、排解的渠道或出路有如下一些:写在日记里,做白日梦,遗精,手淫,胴体自我欣赏,歌舞,进行文娱、体育活动,做一些集体游戏,开展一些社交活动,墙上挂着“追星族”崇拜偶像的照片等等。关于性心理的辅导:客观认知疗法、躲避刺激法、排遣法、意识控制法、升华法、自然“脱敏”、开展“转移”活动等等,当然,这些疗法需要在心理老师的辅导下进行。以此正常、健康、顺利地处理或解决性冲动。

总而言之,首先,“早恋”这个词就没有个科学的定义;然后,现实中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对这个词的理解普遍偏激;最后,几乎查遍所有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权威和常用的工具书,都没有“早恋”这个词条。建议家长和老师多提“喜欢”和“爱心”,少提“恋爱”二字,免提“早恋”二字,避免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即使发现有突破道德、纪律底线的人和事,也最好首先从“心育”方面解决。

通过跟踪辅导发现,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同学们在这方面的对立情绪或尴尬局面,消除了,现在说“早恋”二字的不是家长和老师,而是同学们在互相打趣。没有发现有突破道德、纪律底线的人和事。也没有发现或无法证明全班整体学习成绩明显上升或下降与“早恋”是因果关系。

 

8.留守少儿Q终于找回了母爱!

14岁的留守少儿Q同学,从7岁起,断断续续地从湖南老家被接到云南昆明父母这里上学,过上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父母又把Q送回老家读书,至今,大约已上了七八个学校。当最近听到父母说春节过后又准备把自己送回老家读初三时,他开始逃学,要求提前就业帮助父母做做生意上的事情。

除了逃学,母亲认为Q“不正常”的地方还有:经常要钱,买衣服、鞋子,穿不完,浪费,有一次竟然背着父母拿了家里的钱,出去乱买东西。

据了解,Q的父母在外地展转打工,10月怀胎后母亲回老家生的QQ从生下,连1年的哺乳期都不够,且吃的主要是牛奶。一方面母亲的情感呵护基本没有,虽然按时给Q寄生活费,另一方面,以奶奶为核心的大家庭对Q的情感呵护非常不符合心理卫生。一直到孩子7岁的时候,父母才回来看望,孩子好长一阵子都不敢叫“爸爸、妈妈”。

在昆明的家里,是母亲为主教育Q。笔者边了解情况,边同母亲分析,找到Q“逃学”、“乱买东西”和“急于提前就业”这些“不正常”表现的根本原因是亲子代沟7~14年,而最近提出的又让孩子回老家实则让孩子又一次失去或找不到母爱,则是逃学这不正常行为的导火索。

父母终于明白:孩子嘴里不说,但在潜意识里,那些“不正常”表现是向父母索要补偿,逃学、提前就业是拒绝父母再度抛弃自己!

辅导期间,笔者主要运用的是心理剧疗法。

Q一直扮演自己。首先,笔者扮演奶奶,与妈妈举行一个移交仪式,把Q“正式”移交给妈妈;接着,又扮演妈妈,“正式”把Q接纳在自己身边。

母子心理剧的游戏一波三折,到第三次,孩子的手终于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肩膀,在妈妈的怀里,声泪俱下,连声喊着:“妈妈妈妈,你们不要再抛弃我!”妈妈泣不成声:“孩子,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再也不抛弃你,你会永远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临时扮演观众的爸爸激动万分,情不自禁地回到自己爸爸的本来角色,站起来,扑向母子,三人紧紧地抱着,谁也不说话,静静地……直到作为编导的笔者说:“好,很好……”他们才不情愿地松开并显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第三次的表演,使亲子双方各自都找到了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妈妈说:“我感觉到,直到今天,儿子才真正回到我的身边!”儿子说:“就在我紧紧地抱住妈妈肩膀的时候,感觉到我终于找回了母爱!”

在游戏成功的基础上,又布置了有关的作业。

父母写下保证书:从此,坚决不再把Q送回老家,至少18岁以前绝对不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

咨询期间的作业:父母与Q一起商定了春节去(!)老家探亲后回(!)昆明择校和继续读书的计划。

课后作业:过春节去老家探亲,举行移交和告别仪式:奶奶正式把Q移交给妈妈,Q与奶奶正式告别。

这就是说,Q从春节前后,从15岁起,父母正式(!)接纳了他,他也终于(!)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这是一次符合心理卫生的寻觅和补偿。

 

9.如何突破应试教育下的一种“怪圈”?

只剩下半个学期就毕业的初三男生与其班主任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和自白:

班主任对应试教育的理解认为,因为中国人太多了,社会竞争太厉害了,所以就要通过考试来淘汰一些人;并称一些“差生”是“三逃分子”。——“差生”是考试排名次在最后的5~10名者,并且往往他们与逃课、逃学、逃家互为因果。

这位初三学生与两位“同病相怜”或“物以类聚”的同学,正在商定不参加中考,以示抗议。他称自己是“三逃生”,他说:“你们不需要通过这么多的考试来淘汰我们,我们自己主动退学,不上学就是了!这样,也不影响你们老师的教绩,也不用你们费神给家长出‘让孩子转学’等主意,我们也从此不用因为三逃再挨家长的打了。”

这是在辅导亲子有效沟通过程的前一阶段了解的一些背景资料。

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还有:该同学的爸爸自己因当年学习吃力、贪玩,勉强读完初中,虽然他的母亲是大学生;而同学的妈妈的父母是农民,妈妈当年的学习较好,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也只读完初中。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现在都想把自己的“大学梦”让自己的儿子来圆。为了让儿子能考上大学,爸爸经常打骂儿子,唠叨“只要你能考上大学,你爹就是砸锅卖铁抽骨髓,也要供你”的内容;除了责骂和唠叨,妈妈为了不让儿子“三逃”,先是把孩子锁在家里,后来干脆辞了工作,专门在家里看着儿子。但同学已多次离家出走,到昆明或稍远的地方去打工,然而几次都被找了回来。同学最后发出抗议和警告,说若继续这样,他将以死相拼!无奈,同学的爸爸妈妈寻求心理援助。爸爸妈妈希望能通过心理咨询,让孩子继续读书;笔者却思考,如何让孩子及爸爸妈妈在改变不了学校应激源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教育认知和沟通模式,走出应试教育下的一种“怪圈”。

“怪圈”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及格→班主任向爸爸妈妈告状→爸爸羞怒打孩子、妈妈责骂唠叨→孩子紧张、害怕、委屈、愤怒→孩子不能专心听讲,上课走神→孩子考试成绩不及格……

“怪圈”的恶性升级:→孩子考试成绩不及格→班主任向爸爸妈妈告状并劝学生“转学”→爸爸羞怒打孩子、妈妈责骂唠叨→孩子紧张、害怕、委屈、愤怒、仇恨→孩子三逃,但又被找回来→孩子不能专心听讲,上课走神→孩子考试成绩又不及格……

该同学的学习能力一般,不习惯机械记忆特别是背书、默写,但有着其它的兴趣爱好如工艺美术等。在咨询过程中笔者给该生下的结论或诊断:情绪化,有学校恐怖症”、“少儿抑郁症”的一些症状以及攻击性行为”的障碍。而这些,也正是“应试教育并发症”的一些症状。

在没有学校方面成员参加的情况下,笔者把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参加接受辅导的方案和效果称之为“中策”。

疗法有认知改变、心理剧游戏和契约签订等。

对于认知改变,主要是改变父母:自己的梦自己圆,特别是在孩子不情愿的情况下,一定不能让孩子给圆,孩子有他自己的梦要圆。孩子考试不成功,不能责骂孩子是“笨蛋”,岂不知这“笨蛋”本来是“笨鸡”下的,而“笨鸡”就是爸爸妈妈自己!是因为学校和家庭两头挤孩子,孩子无路可走,所以才离校、离家出走。

那个“怪圈”似乎没有“突破口”,但爸爸找到了。爸爸说:“孩子无论考多少,他都是尽力了。以后老师告状,自己不再点火就着,坚决不再打骂孩子!”

妈妈找到的突破口是“孩子上课要专心学习,听课不要走神

孩子找到的突破口是“爸爸不打孩子,妈妈不责骂唠叨

心理剧是3个:

一是父子的沟通。情之所至,爸爸当场给孩子跪下,发誓,并折断用来打孩子的那条棍子。但孩子没有流泪,也没有扶爸爸起来,是爸爸自己起来的。

二是母子的沟通。妈妈一把搂过孩子,抱头痛哭,发誓不再责骂、唠叨,不再威逼孩子上学。而孩子没有流泪,两只手一直下垂,头转在一边,妈妈自己尴尬地收回了手。

三是工艺美术学校招生与报名。笔者扮演工艺美术学校招生办的老师,孩子扮演前来报考的学生。学生:“老师,我想报考工艺美术专业。”老师:“你有作品或作业吗?”老师接过学生的手工艺品,点点头,“毕业证书?”“……没有。”“我们学校招收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对不起!没有初中毕业证书,就没有报考资格。——你的作品没有问题,欢迎你明年还来报考!再见!”

在亲子契约中,爸爸和妈妈写下保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再责打青春期的孩子;妈妈近期出去找份工作,不逼孩子上学;孩子计划下一步报考工艺美术学校,前提是保证拿下初中毕业证书。

辅导预后:毅力、意志、自控力测试——爸爸8分、妈妈6、孩子6.5。特别是妈妈的分数,一个疗程难以奏效,跟踪或以后的辅导将是艰难的。

在两个月的跟踪过程中,发现爸爸的教育模式和习惯90%得以改变,较严格履行契约;妈妈基本没有改变,多次违约;孩子的表现或症状没有明显好转。

 

10.母亲能接回留守15年儿子小F的心么?

F同学在他15岁的时候,被父母从老家四川接到云南省昆明市某中学来上高一。到17岁的时候,F同学已把父母弄得焦头烂额,父母用尽招数,无效。无奈,这才寻求心理援助。

比起14岁的湖南留守少儿Q同学,F同学的经历和“不正常行为”那不但有量的差别,甚至是有质差异。

笔者接触到许多这样的留守少儿的心都是“冰冻三尺”,而F同学是“冰冻三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不满1岁的时候,因经济困难就被父母卖(!)给了老家一个亲戚。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因为调皮,领养的父母生气地告诉了他的身世,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五雷轰顶!

所以,F同学来到父母的身边,发生诸多的“不正常行为”,这不仅仅是在索要补偿,而且是在抱怨、报复以至是报仇。

排除器质性因素,经诊断,F同学是“情绪化”、“攻击性行为”、“多动症”、“学校恐怖症”和“青春期神经症”等诸多的症状并发。

测试F同学的毅力、意志、自信和自控力仅为6分。这个分数告诉心理师特别是笔者自己,通过一两个疗程,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奏效的;更何况测试小F母亲的毅力、意志、自信、自控力仅为5.5分,母亲还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和癔病;除了小F,这里的新家庭成员还有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同父同母的一个姐姐、异父异母的一个妹妹,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这是使小F无法接受的,当然这样的家庭环境就非常不符合心理卫生;期间,父亲因为“生意忙”,没能一起接受辅导。所以这次的辅导是“下策”。

建议小F的母亲回去与小F的父亲沟通达成共识,做好心理准备,这样的抱怨、报复以至是报仇,可能会延续15年左右。

不要期望小F读书上大学,首要的是促成小F的人格健康地发展。与学校说明情况,取得理解和谅解。根据小F对未来几年的设想,可在他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资金方面父母给予支持。观察小F18岁以后的心理变化。而目前是给小F安排自己的宿舍和寄宿学校。一方面防备他对经济的挥霍,这是报复;一方面保证他对经济的充足需求,这是补偿。

对小F的设想和父母的经济承诺,双方定下契约。

在不改变母亲及家庭环境方面问题的情况下,无法评估下策辅导的疗效。

但这个案例告诉打工群体里做父母的:超过7年以上的亲子代沟,不要指望轻易地就可以得到自己的留守孩子,虽然他本来是属于你们的。

 

11.异性恋爱、异性友谊、异性吸引,他到底是算哪一种?

昆明某中学一男生A18岁,于高三上学期,自称失恋不能自拔,欲请长假在家自学,母亲坚决不让。双方争执不下,母亲带他来寻求心理帮助。

听了A的陈述,经笔者侧面调查,了解到A失恋不能自拔的真相:A喜欢上班上的女生B,几次示意、表白,B都淡淡一笑。B态度暧昧,这越发使A相信B对自己有意,碍于情面,B也应邀与A在一起交往,一来二去,交往频繁,A发现B竟也在与C交往密切。CA的同桌、好朋友。于是A越发喜欢B,越发嫉妒C,认为是C在“插足”,声明要与C“决斗”。CA说:这完全没有必要!首先我和B是异性朋友关系,我们互相交流学习情况,其次,就是恋爱关系,我们的关系早于你大半年,这你是知道的。我没说你“插足”就够高姿态的了!

B的心目中,除了篮球打得好,而长相、学习、家庭条件诸方面,A都不如C;并且,B性格外向,喜欢广交男生,甚至班上有同学说她“风流”、“浪”,喜欢打扮和“招蜂引蝶”。

经分析,笔者认为是A对“恋爱或恋情”、“异性友谊”和“异性吸引”三者区别不清。通过对其三因素比例的测试,判定AB是介于“异性友谊”和“异性吸引”两者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BC是介于“易过性恋情”与“异性友谊”两者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

A承认,欲请长假在家自学,是自己感到没面子、下不了台阶了、不好意思见到他俩,怕同学们议论和笑话。

笔者进一步帮助A分析:本来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你突然不上学了,反倒证明“有事”。现在的情况是,C大度,也不当回事,即使是他俩在恋爱,但他们绝对没有考虑责任,绝对没想到这与结婚、成家有什么关系,他都没有同其他男生决斗;而B压根儿就不知道或不在意此事!

经笔者分解、透析、引导和暗示,使A这才豁然省悟,如释重负。这时,他突然发问:“钱老师,既然这样,那你说我还请假不?”笔者说:“你都18岁了,是成人了。什么叫‘成人’?是人格成熟了的人,成人应该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承担责任。主意自己拿,决策自己作。”

咨询结束,见他的背影消失,笔者立刻接通他妈妈的电话,嘱咐她见到A千万不要提“请不请假”的话题!

笔者对A用的是认知改变疗法和分解—化解心理负担技术。

 

12.这是接力棒操作的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积极案例

云南省丽江市某县第一中学在全省是较早配置了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学校,这位心理老师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久因故她辞职了;后来由校长亲自抓心育,对编班不但考虑分数高低,还考虑人格发展;于2007年,该县教育局又聘请笔者作为该中学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员;除了辅导,笔者还为学校捐赠了《亲子师生沟通》一书,作为心育的辅助教材。

其中,笔者通过与44名“攻尖班”的同学交流,发现他们的人格基本成熟,能够把父母和老师给自己施加的期望认同、内化成自己的压力并转换成动力;并且,他们懂得“磨镰割草不误工”,相信“睡觉的功能之一是大脑在整理对用功学习的内容的记忆”,愿意做到张弛搭配、劳逸结合。

该县第一中学的高中部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下,是这样编班从而维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

他们把1100多名高三同学分成——

“攻尖班”:文科班22人,理科班22人,是通过考试过600分的分数线者;

“民族班”;

“重点班”;

“普通班”;

“特长班”:少年每多一项兴趣、爱好、特长,将来就会多一条就业的路子;

“高职班”:在高三复习的基础上,不参加普通高考,而是通过“三校(职高、中专、技校)生”高考,录取后,进入国家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他们将最先进入社会并很可能成为老板级的人才。

他们的这种实验或创新是在2001年开始的,那时由于扩招,导致初中的质量不高,特别是农村户口的同学增多,使高中的生源基础较差。经过5年这样的摸索,到了2006年,他们高中的升学率为84%,而16%的落榜者,学校还要协助他们就业、当兵或复读等,使大家都能找到人生的坐标。到了2007年,学校已经有了较成熟的经验,使同学们在各个方面训练有素,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

校长近似调侃地说:要善待学习成绩较高的同学,因为将来他们很可能成为我们的同事;要善待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为将来他们很可能成为我们的领导;要善待考试成绩较低的同学,因为将来他们很可能成为老板或是有创造性的人才。

——善待全体同学!

在这种理念和运作下,“失去奋斗目标”现象在县一中的高中年级中,已经不复存在,也基本杜绝了“三逃生”在全校的出现。

笔者认为,让那些在传统的学习成绩评价体制下的所谓“差生”,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子或人生坐标,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他人对自己的重视,实现或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教育教学原则,使全体同学的学习热情都高涨起来,这难能可贵,令人赞叹,值得推广!

他们于2006年设计出的《××县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研及县一中开设心育课程的思考》课题,在笔者的辅导下,正在逐步成型,它将推动该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的开展。

这个案例对避免或克服应试教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3.是怪异之病,还是怪异之才?

云南某大学东北籍一大二男生,突然感到迷茫,寻求心理帮助,请笔者帮助分析他到底是怪异之病,还是怪异之才?若是怪异之病,是否需要休学调养?若是怪异之才,为什么没有“伯乐”和“知音”出现?

事件摘要:

在老家当地中学里,他是学习尖子,很受宠,不少的女生都喜欢他,他为了前程,拒绝“异性诱惑”,专心考上大学。

到了南国的大学,环境、饮食等有些不适应;发现大家都是尖子,自己并不鹤立鸡群,也没有女生主动向他示爱;再加上第一学年的几次考试成绩均中等偏下,感到很没有面子,奇怪,是自己有问题还是大学的同学有问题?到了大二,他发现不少佼佼的女生都“有了主”,心中不免着急、慌乱。一次主动向一女生示爱,但被拒绝,那女生说:“感到你怪怪的。等我确定你到底是病态还是个才子,再来答复你的问题!”那女生怪怪的回答,给他的打击非常之大,他卧床不起3天。当然有同学和辅导员对他表示关心,但谁都不知道个中因由。

从此他真的有些怪异。他自称是与时间、季节、区域有半天、一个季节和半个中国的差距。他是上午处于睡眠状态,下半夜起来读书;夏天处于“冬眠”状态,冬天早起晨炼;在云南似在异国之感觉,思念家乡的面食和土炕。他的这种差异或怪异,与学校的作息制度发生严重的冲突,与同学不合群甚至人际关系紧张。

上面摘要是夹叙夹议,其议的成分,主要是笔者在倾听他的叙述中的偶尔议论。

该生是在南国那个夏天的一个上午时分“失恋”的。

笔者跟他拉老乡;讲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从北国来到这里,也经历了一段关于适应的考验;还把北国同南国的“时差是1个半至2个小时、节气差是1个月左右、四季差是3个月甚至是半年、气候差是北寒带与亚热带之跨度”等情况说给他听;启发他,这一切在书本里都有,过去是书本知识,现在是实际体验;告诉他,这一切都正常,如果感到不正常,那就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辅导他,适应能力强的年轻应人主动适应环境和承受逆境。

经笔者分析、测试,给他下的结论:

第一,主要是适应不良。从北国来到南国,对新的环境包括新的老师、同学的面孔较长时间不能适应;

第二,有点儿癔病症状。是因为受到那女生的“暗示”,以后就真的“怪异”起来,否则,自己就太没有面子了。

第三,总体看,他既不是严重的病态,更不是什么怪才,凡人一个。但自命不凡,所以,在认知方面还有点障碍。

笔者在辅导期间及课后作业用的是认知改变疗法、行为矫正疗法、情志疗法及自我披露技术、同感技术,课后又特别布置读书疗法——阅读《黄帝内经》一书。告诉他:它主张“养、调、治”的中医医学模式;提出上古真人、中古至人以及后来的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它指出时间差、季节差及区域差同人类的身心健康及患病的关系。聪明的他可以在该书中找到自我调理的良方。

事后跟踪辅导发现该生没有休学,但调整“现状生物钟”还步履艰难。这一来是他的毅力、意志和自控力不够,二来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

 

14.原来强迫症的原因是因为曾经失恋

云南某大学二年级一男生P在电话中对笔者说他患强迫症已4年多,多处、多次治疗均不见疗效,情况似有加重之感。问笔者有否良药可治愈?语气中带有怀疑或瞧不起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成分。笔者回答说:这不敢保证。需要确诊并找到患病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这样,良药不成问题,治愈也很有可能。根据“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和“求助者自愿、自主”的原则,笔者只按他的提问中性、被动回答问题,不主动、深入问话。通话结束,祝愿他早日排解强迫、恢复自由、坚持放松。

第二次的通话,似乎是一个重复或强迫动作:P还是那样的问话,笔者还是那样的回答。然而个案咨询预约成功。

事件摘要:

原来P同学在初三与同班一女生Ch相恋,到了高一,两人分到两个学校,见面的机会少了。一次,P去找Ch玩,发现Ch“另有新欢”,心中非常痛苦,想不通,Ch为什么竟忘记他们曾经“山盟海誓”。他不甘心,又有一次,拦住Ch的去路,问她为什么要背信弃义?Ch当场没有给予答复。事后他收到她的一封信,信上说:“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因此就没有必要追问到底。我们的关系就是这类的事情!”P失恋了。但他“化悲痛为力量”,终于高考成功!

据悉,Ch与“新欢”都没有考上大学,且不久也“分道扬镳”,Ch也早早地参加了工作。PCh也曾一度失去联系,还是他前不久暑假回老家与原来中学的同学聚会,得知了Ch的手机和QQ号码。

然而,伴随着他的刻苦学习,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他从高一到现在大二,从偶尔到经常,问老师、同学甚至是社会上的其他朋友,关于“为什么”和“到底是……还是”的话题: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为什么没有永动机?为什么地球能把人类和万物吸引住?为什么人要读书和吃饭?为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到底是……他的问题,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勤学好问,后来发现他问的问题要么没法回答,要么不需要回答,要么是无解的问题。于是,大家开始怀疑这是一种病态。后来有人就干脆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这就回到上面电话预约中谈到的问题。

事件摘要的顺序,是笔者在与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包括使用量表和进行投射发现并整理的。笔者测试诊断是观念性强迫症,并认定高一的那次“失恋”就是形成强迫症的原因,就是那个情结,强迫着P同学不断地问“为什么”和“到底是……还是P同学听了,感到非常震惊。这是P在意识层面所没有发现的,并且他说,这也是以前看心理医生,谁也没有提到的。

在问到大学期间的异性朋友和分别给几个女生打分的时候,P说他暗恋过两个女生,但不想或不敢公开示爱,怕一旦被拒绝又找不到答案;他给包括Ch在内的3个女生打分,Ch5分,竟排在最后。P说他与Ch近期在QQ上有过交流,是P主动的,双方谈了些各自学习和工作的情况,谁都没有深谈或追问、回首往事,似乎过去那段事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并且,PCh明显地有反感和耿耿于怀的情绪。

根本或第一原因找到了,笔者开出的药方中重要的是心理剧疗法——与Ch举行一次“告别仪式”,此外,还运用了思维阻断疗法、认知重建法、“安慰剂”疗法和橡皮筋技术。具体操作从略。让P告别过去,告别过去的Ch,这对迎接并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和新的异性友谊,都有着重大意义。

通过跟踪辅导,3个月后P同学说他感到有明显的疗效,与老师、同学交流,基本见不到“为什么”和“到底是……还是”的问题。

 

15.大三时的心病源于高二时遭受的刺激

云南某大学保山籍大三同学junjun(女)不得不休学回家治病,她得的是心病。

在这之前,师生发现junjun言语、行动反常以至怪异,动辄对老师、同学发无名火,有时幻听、与“鬼”说话,两手抽搐。大家甚至对她有些恐惧,她的反常言语、行动已经影响了学业。所以学校劝其休学,并建议父母领着junjun去看心理医生。

先后看了三次医生:

一是保山地区的乡下郎中。郎中用中药调理,辅助以暗示。有效果,但母亲感觉疗效太慢。

二是保山某医院精神科。诊断为轻微“精神分裂症”。吃西药,不见疗效,担心副作用,中途停药。

三是昆明某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抑郁症”。也是吃西药,不见疗效,担心副作用,中途停药。

经人介绍,这才找到心桥心理所的心理科。

1.junjun的经历、亲子关系及家庭环境

junjun从小爱好美术、手工、音乐。

小学、初中全面发展,各门功课名列前茅。美术多次获奖,拉小提琴水平见长。

高中一年级与物理、数学老师的关系紧张,因此这两门课程没学好,且一直有“阴影”。

高二文理分科,爱好文科,但母亲包办代替,报了理科。这时母亲到了更年期,支配和偏执的性格特征突出,认为“其母善游其女亦善游,凤生凤”。这次选定专业,母女经历了激烈的争辩,终以女儿闭嘴、收声、服从结束。junjun也从此形成“心结”。

在大学竟以分数而不是以爱好、专长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这仍然与母亲的支配有关。

大一公共课学得还好,大二专业课成绩下滑。明显厌恶目前所学专业。

这期间,愤怒、寂寞的母亲时不时打来电话,诉说与父亲吵架的事,甚至说了“离婚”的话,要junjun“站在妈妈一边”。这使junjun心理紧张、焦虑、迷茫、烦恼。

母亲曾打过青春期时的女儿。主要原因不是女儿有什么过错,而是因夫妻吵架而迁怒。

母亲是大学本科生,理科专业,在单位是个头头,性格外向、支配型;父亲是大学专科生,文科专业,性格中性,仕途一直没有长进。父母两人性格不相容、价值观有差异,经济与社会地位有明显的高低之分,经常吵架,使家庭的气氛冰冷、凝固、有重量。

2.从上面的介绍可看出,junjun的症状表现主要源于母亲的恶性刺激,特别是逼迫女儿选定理科之事。

3.笔者只对症状表现与潜在原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免去结论;而对精神科、神经内科的诊断结果不加可否,只解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概念供其参考。

发无名火:是对母亲的怨恨淤积过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厌恶过分,无处发泄,又憋得难受,于是在大学里迁怒于他人。

有时“幻听”:“幻听”是“幻觉”的一种,比较常见。“幻听”的内容为有争论性或为评论性的东西。如一个人“听到”别人在骂他,于是他就同不存在的“幻听对象”对骂;听到有人表扬他,他就高兴地发笑。而正常人认为他是在自言自语或在同“鬼”说话。Junjun是“听到”母亲当年的逼迫并在现在发出回驳或反抗:对“幻听对象”发出声音,质问“为什么”——为什么夫妻吵架迁怒于女儿?为什么母亲要包办选报理科专业?为什么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计算机专业?为什么……如果反复地自问“为什么”,又有可能形成强迫症状。

两手抽搐:心里厌恶目前所学专业,两手操作计算机键盘,似乎母亲在逼迫自己的手在操作,自己要表示反抗,于是两手表现的不是灵巧、娴熟的操作,而是机械、杂乱的抽搐。

笔者认为,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也许比明确告诉Junjun及其母亲病症的名称叫什么更重要!因为找到原因,就容易对症下药。

Junjun及父母对笔者的因果分析表示认同。Junjun与父亲表示非常认同,母亲是经过启发而被动认同。——此分析对母亲的震撼很大,大得一时压倒了支配与偏执,表示一定配合治疗。

4.既然母亲认为吃药不见疗效,又担心副作用,那就采用心理疗法,趁势取得母亲的配合。

与其说是辅导junjun,倒不如说辅导母亲。因为母亲既是女儿心理困惑的根源,她本身又有病态人格。

母亲的认知改变。其中最重要的认知是:青春期以后孩子自己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决断、做主。母亲认同,并作出契约保证:以后对女儿的事情,只建议,谈看法,决不包办代替。

母女心理剧游戏。根据认知改变的原理和内容,母女表演高二时选定专业的情节。表演结果是女儿选定文科专业。父亲作为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因为有“游戏规则”,所以母亲没有对孩子的父亲发火。在心理剧游戏中,junjun的潜意识就是要否定母亲当初的包办,重新按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专业和人生。

junjun对下一步复学的专业选择设计及测定(包括理想—可行性评估分数)——

①复学:转专业为人文+外语=双学历→毕业(80~75)。

②复学:转专业为人文→毕业(80~75)。

③复学:原专业+外语=双学历→毕业。(65~60

④复学:原专业→毕业。(60~55

⑤退学:高四生+报文科→高考。(70~65

从评估分数可看出,junjun宁愿复读高三重新参加高考,也不继续读计算机专业。最后,“转专业为人文+外语=双学历→毕业”设计,定为首选方案,虽然学校方面有些难度。

环境和亲情疗法。这里专指小家庭、父母,注重讲究家庭心理卫生。对父母的辅导或家庭辅导,从略。

休学期间,制定一个生活、学习、娱乐、休闲及体育运动、放松训练等的日程安排并落实。强调做不到就不写上去,写上去的就一定做到。活动包括junjun一个人进行及小家庭3人一起进行。笔者委托父亲检查作业。

找回兴趣爱好。绘画、手工、声乐(轻松、欢快的乐曲)、器乐(小提琴)。作为现在学习、将来工作之余的调节,陶冶情操。

安慰剂。从略。

自我积极暗示疗法。早上照镜子。

⑼自我警示:橡皮筋疗法。

此外,亲子3人对有关心理学文章的阅读,主要指心桥心理网站里关于《亲子师生沟通》及《家学心理学》中的文章。

5.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力测试及治疗难度预测

孩子: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力、社会支持力为7.5分。

父亲: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力为8分。

母亲: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力为6分。

从分数中可看出:有难度,有个过程,进展将较慢。以上诸多疗法里也渗透着对意志、毅力、自信心、自控力、社会支持力的提高以及对抽搐的手的矫正。

6.课外作业及跟踪辅导

开始有些艰难,难度来自母亲的惯性。但结果终遂junjun之愿,复学后终于实现“转专业为人文+外语=双学历→毕业”之设计。母亲再也不能干涉她了,她的心病,很快也不见了踪影。后来她母亲的病态人格也明显地在改变。

 

16.大学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渗透、融和着心育的因素

目前,云南的一些大学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心育,有的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如心育办,有的归口学生部,有的隶属校团委。云南某大学的心育活动归在学生部,说是与德育并列,实际上受德育的领导,学生部部长不但兼任德育的负责人,现在又兼任心育的负责人。他邀请笔者做该校的心育校外辅导员,首先协助解决一下校(德育)辅导员与学生对立的尴尬局面

因德育的局限性或操作上的偏差,使有些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成为无效沟通进而形成对立的尴尬局面;这时心育的出现是一种增援或解围。

该校的学生称辅导员是“盯梢者”、“克格勃”、“监控器”和“特务”。辅导员与学生尴尬到怎样的一种局面?比如说,一男生与一女生在校园里散步,辅导员会跟在后面跟踪,发现两人“零距离”了,就上前提示校规;结果,那两人反而把腰搂,靠得越发紧密。本来是异性相吸、异性同学间的友谊,你辅导员一定要理解成是恋爱,那同学就逆反——我们就恋爱给你看:大学不但可以恋爱,还可以结婚呢!再比如说,同学们在饭堂里吃饭,不免会有三三两两的男女坐在一起,边吃边打趣,或给对方的碗里夹菜。这时辅导员走过来,说这样做是如何不雅观,一顿训词;这时两个异性同学表现得越发亲密起来,甚至夹一筷子菜塞在异性同学的嘴里。据学校官方说该校恋爱成风,而据同学说没有那么严重,赶时髦、逢场作戏而已,但有些假戏真演的原因就是辅导员“辅导”的结果。有些辅导员还把学生心理复杂、性情桀骜、抽烟、喝酒、上网吧、手淫、恋爱等视为“不良行为”,加以批评或制止,这些都引起同学的反感、反对以至反抗。

笔者提出辅导的三部曲——

首先,与辅导员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

其次,同学们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

最后,辅导员、同学们双方一起交流,疏通他们之间的代沟,化解他们之间的尴尬。

最后一起交流的题目是《辅导员与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交流提纲:

第一,辅导员的理论定义和实际定义,辅导员具体都辅导些什么?笔者感到辅导员角色的提法有待推敲。

第二,辅导员的职业范围、道德规范和辅导能力到底有多大?与心理老师如何分工?

第三,辅导员认为现在一些学生心理复杂、思想刁滑、性情桀骜甚至行为不轨。辅导员的角色扮演者在学生时代犯没犯过这样的错误?

第四,无效沟通通常的观念和作法。

第五,有效沟通的一些认知和作法。

了解到该大学辅导员与同学们的无效沟通通常的观念和作法是——

1.观念落伍:教书育人的“育人”,偏重于传统的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心育。

2.作法有误:跟踪、盯梢、监控。

3.交流中多使用反问句子。这对学生的人格有不尊重之嫌。

4.偏重于校纪的条款,忽视人性化的态度、手段。只注重是非、对错和规章、纪律、道理。其实道理同学也懂、纪律同学也知道,所以解决问题主要在于态度、方法。

5.不能容忍同学们的错误行为,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同学,用大而无当的道理搞“训政”。

6.无效沟通的结果:反而形成问题,制造麻烦,增加对抗,产生困惑。

师生关系的“享乐—现实原则”如何做到和谐统一?需要互相沟通、洽谈或谈判、让步、接纳。提出辅导员与同学们有效沟通的一些认知和作法——

1.首先是观念的端正或转变,是新形势下的认知,是双方的认知。

2.辅导员的释义与界定工作范围。使其名正言顺。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辅导对象是:辅导员自己、同学们。

4.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服务。学生,未成年人,纠错学习,错而后通。生活、道德、心理辅导也如此。

5.是系统工程:辅导员、课任老师、心理老师当有机配合。德育辅导渗透、融和着心理辅导。

6.沟通的对话比例:上中下三策。心理师:同学可为2:8,辅导员:同学可为5:5,心理师或辅导员:同学一定不能10:0

7.双方关系、身份:辅导员是学生的侦探、教练、朋友,首先取平等的朋友关系。

8.因为年龄段、未成年人、受教育者的原因,所以学生有错,辅导员有责。

9.学生违纪特别是有攻击性行为,可由心理老师做心理测试,作为“心理档案”存档,供辅导员做辅导工作参考。

10.“罗森塔尔效应”在学生中的应用。

11.校纪最好通过学生民主公议形成,贴在学生的心里,辅导时最好不要拿出条款。

12.大道理与小道理、100元大钞与“心理硬币”,最好取小道理与“心理硬币”:同感而非说教,尊重而非霸道,真诚而非虚伪,倾听而非教训。

13.弄清楚辅导的本来和应该的含义,把握好德育与心育的关系。

14.疏而不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5.可以批评学生的品行问题,但要注意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

16.学校应关心老师包括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17.有人提出学校老师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对辅导员也有借鉴作用

.热心、耐心、爱心、真心、细心。

亲和力、观察力、领悟力、影响力。

健康的人性观点、乐观的人生态度、融洽的人际关怀、良好的人格素质。

具有对学生的基本信念。

相信学生有很大的潜能。

相信学生是愿意上进的、愿意变好的、愿意被人喜欢并接纳的。

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教育的。

相信学生是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

健康、正常的心态。

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较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应善于学会随时、定时清理、腾空自己的“心理垃圾站”。

18.作为学校,如何帮助教师包括辅导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开辟安静的休息室,以减少教师身心的干扰。

建立对教师的心理咨询和支援机制。

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倾听教师的心声,进行群体沟通。

劳逸结合,做放松运动。

协调教师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⑺在每个班设立心理委员,与学习委员等并列。

19.《狼来了》是德育课还是心育课?具体操作时把握:道德的问题正面提、宏观提;心理的问题私下提、微观提;分辨不清的问题,可先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入手。两育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如果辅导员工作能渗透、融和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然而,心理问题却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来解决。认知:学生的很多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格发展中的问题。德育与心育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会具有优良的品德,会把社会的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以上都是送给辅导员的。

20.下面的四点是送给同学的:

⑴天下的事都是双方的有机配合,才能和谐统一。辅导员角色的设定,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和冲突。谁干都是这样,同学们干也是这样。就像你们的辅导员他们在学生时代也犯过与你们相同的错误一样。就像工厂里的质检员与计件工人一样。现在你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你就要表演犯错误和接受批评色彩的辅导。处理好自由与校纪的辩正关系。天下就没有绝对的和没有附加条件的自由,到哪都得有人管着,这“有人”包括你自己管自己。这是认知。

角色互换——当辅导员要批评同学们同学们不服时,辅导员可以请同学们拿出有效的高招。否则就服从。

⑶心理学有4类心理防御方法,其一是消极、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当事人想利己,结果害己、害他人。我们好多同学在拒绝接受辅导时就是运用的这种防御方法,结果是无效沟通。

认知是双方的认知。辅导与被辅导的行动也是双方的行动,这才有可能是、才会是有效的沟通

学生部部长也想通过心育增援或解围,但限制笔者必须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套路或模式进行,提出五个“不得”,其中之一是不得表态说辅导员是错误的。

是不能说辅导员是错误的,但心育的使命也不说同学们是错误的。因此,这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夭折;因为笔者不是德育老师,笔者没有作出让步。

心育是不讲是非、对错的,如果心育作成德育,那心育便不是心育,那心育的校外辅导员也就没有意义了。

笔者认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往往是艰难的,心育这一所谓的新生事物也是如此。当前能开设课程、开展活动就不错了。当然,最好还是设立专门的心育办,让它与学生部(德育部)并列。如果心育能渗透、融和于德育中,则会两育双赢;如果排斥心育,则心育有可能成为“花瓶”以至德育的“婢女”。校内的专职心理老师与校外兼职的辅导员联袂开展工作,是一种创新,可以做到强强结合,一些“医不治己”和“旁观者清”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心育与德育的融合与和谐,心育的规范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校内的决策者和校内外的心理师当按照心育的规律,努力争取缩短这个过程。

昆明心桥高级心理咨询师钱锡安 0871-2861145

                      2008-2-16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