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切换疗法”
                
                 
                “环境疗法”,包括“短程环境切换疗法”。“(短程)环境切换疗法”又包括“旅游疗法”(如周末郊游、节假日外出旅游,以此“换换脑子”)。在旅游或切换环境的时候,如果欣赏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并拍照其成图片,那就是“色彩疗法”和“图片疗法”。如果对自然美景、人文景观进行自由联想,那就是“联想疗法”。通过这些疗法,让人悦目爽心、异想天开、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使人放松、舒坦、忘我、开颜。 
                                                       
                            (十九)走进楚雄福塔、彝乡客栈
				于2012-9-22~9-25,山人随同心理学的同道来到楚雄,走进福塔、彝乡客栈。福塔是新建的,山人感到它没有明显的什么宗教色彩,而是一处体现民俗和陶冶情操的境地。在彝乡客栈歇脚,有3个收获:爬山锻炼,了解民俗,可以用口呼吸氧气。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又-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又又-65, 
				
				-66, 
				
				-67。 
				
				
				(二十)再一次走进我的第二故乡云水厂:2012-12-15星期六,山人随30年前所教的高中学生30人回云水厂,旧地重游。他们已是50岁的人,于工作、于生活都是骨干,承担着重担,如金秋时节,硕果累累。
				他们回忆着当年山人讲课的情景,还坦白当初怎么故意逗山人生气。山人在他们中,激动,兴奋,不但感到也回到中年,甚至回到青年。云水厂是他们青春期成长的摇篮,是山人人生社会角色重大改变的舞台。图1,-2,-3,-4,-5,-6。 
				
				
				 
				(二十一)走进重庆:于2013-3-26~27~28,云培联张晨会长带领讲师钱锡安、蒋启红等一行,赴渝培联,一是祝贺大会,二是展示课题。钱锡安的课题题目为《找情人的心理学原因剖析》。由于该课题世俗,听众颇有兴趣。另外,提前一天到达重庆,
				顺便参观了渣滓洞和白公馆,感触颇多。还浏览了古镇磁器口。当然要吃这里的小吃!图1,-2,-3,-4,-5,-6,-7,-8,-9,-10,-11。 
				
				  
				(二十二)清明过后青岛行:于2013-4-16~21,山人青岛行。在青岛,有山人的大姐李本川。山人与本川大姐家是义亲,这是出于本川大姐的父母对山人的同情、照顾,也因为性格的相似、做人的类同。山人称呼两位老人为大伯大母——差一点的干爹干妈。如今两位老人早已去世,但山人对他们的情意永远铭心。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情,今世未了。 
				
				岁月不饶人,不觉本川大姐年事已高。此次青岛行,山人与她的后代、山人的义外甥女小梅后续友谊。 
				
				不敢说写诗。此次青岛行,灵感一来,留下一首顺口溜儿: 
				
				大珠山顶绽杜鹃, 
				
				崂山九水十八潭, 
				
				八水崖上崂山饮, 
				
				珠山脚下琅琊宴, 
				
				墨鱼饺子海蜇拌, 
				
				饽饽火烧黄花煎, 
				
				小梅伴我青岛游, 
				
				青岛昆明一线天。 
				
				虽为顺口溜儿,但还是要注释,并附有图片: 
				
				大珠山顶绽杜鹃,(杜鹃花,映山红也)。 
				
				崂山九水十八潭,(道家意境也)。 
				
				八水崖上崂山饮,(在第八水的山崖上顶凉风喝热茶——本地产的“崂山绿”也)。 
				
				珠山脚下琅琊宴,(在琅琊台附近吃海鲜、下“琅琊台”酒也)。 
				
				墨鱼饺子海蜇拌,(墨鱼饺子,两个含义:一是墨鱼与饺子,二是用墨鱼的墨汁和面擀皮儿包的饺子,为了对仗,这里可取第一义也)。 
				
				饽饽火烧黄花煎,(火烧,烙饼也;黄花,黄花鱼也)。 
				
				小梅伴我青岛游,(小梅,山人永远的本川大姐的女儿也)。 
				
				青岛昆明一线天。(山人与本川大姐后代继续友谊,心相近也)。 
				
				
				
				【图片链接】 
				
				
				(二十三)北京行:于2013-5-12~17~22,山人北京行。此次北京行,游览了居庸关长城、鸟巢体育馆、中央电视塔、玉渊潭公园以及塘沽港上的“基辅号”航空母舰。在居庸关长城脚下,与功德墙上山人的题词合影。 
				
				
				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 
				
				-30。 
				
					
						|                         
				
                               
								
								(二十四)茶马古道行【一组图片】 
				
				  
						
						
						(二十五)“红色旅游”到“红色驿站”皎平渡 
						
						
						        2013-12-1,山人在禄劝县心理学同道的带领下,“重走长征路”。自禄劝县城出发,驱车前往皎平渡。经过羊肠十九弯的山路,山路让人颠簸得疲惫不堪,两边的自然景观却天工造物,令人叹为观止。 
						    
						禄劝县城—皎西乡—皎平村—皎平渡口—皎平渡大桥。 
						    
						皎平渡大桥的这边是云南禄劝,对面是四川会理,一江之隔,过了大桥,便是出省。这边与那边都有当年红军过江的纪念碑。那边还有当年毛泽东一行露宿、隐蔽的“猫耳洞”,令人浮想联翩、惊叹不已;这边还有划船帮助红军过江的永远的人民群众——老船工,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参见一组图片】 
						
						 |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田园美景是我愿 
				
				
				2014-3-13,山人今天去钓鱼了。期间灵感来了,顺口溜也出来了。 
				
				环境切换山水间 
				
				偷闲悠悠池塘边 
				
				东边采来西边撷 
				
				南面踏来北面转 
				
				苦菜花菜嚼两口 
				
				蚕豆豌豆尝一遍 
				
				鱼儿双双跃上岸 
				
				回到家中鱼汤煎 
				
					
						| 
						 
						环境切换山水间  | 
						
						 
						    | 
					 
					
						| 
						 
						偷闲悠悠池塘边  | 
						
						 
						    | 
					 
					
						| 
						 
						东边采来西边撷  | 
						
						 
						    | 
					 
					
						| 
						 
						南面踏来北面转  | 
						
						 
						    | 
					 
					
						| 
						 
						苦菜花菜嚼两口  | 
						
						 
						    | 
					 
					
						| 
						 
						蚕豆豌豆尝一遍  | 
						
						 
						    | 
					 
					
						| 
						 
						鱼儿双双跃上岸  | 
						
						 
						    | 
					 
					
						| 
						 
						回到家中鱼汤煎  | 
						
						 
						    | 
					 
				 
				
				
				(二十九)云水厂,我的第二故乡 
				这是山人离开后的第3次回访。 
				一晃,36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 
				
				云水厂,是你确定了我的社会角色——教师! 
				
				这次造访前,听说或有传言,这里将建成一个影视基地。 
				
				回来一看,中铁一个分队在这里安营扎寨,生产那建造高铁的基础设施。 
				
				而山人想象:若建造一个五脏俱全、与时俱进的大型长者乐村,该有多好。详细理由我就不论证了。 
				
				请欣赏这次的采撷: 
				
				
				1.山人同当年云水厂书记、组干科科长、化学老师、老朋友白姚生,两家人一起重返旧地。 
				
				
				2.山人的正式教师角色,在这里形成。这是学校其中一栋楼房,一楼把头的两间是语文、政治组教研室,右边是教室。二楼,记得是数学、理化教研室。 
				
				
				3.该厂于1970年拓荒始建,山人于1978年进厂子弟中学。这是近40年的教室的门。 
				
				
				4.当时还没有室内乒乓球桌。这样的露天乒乓球桌有N个。快要成为文物或遗址了吧? 
				
				
				5.山人36年前的故居。住在二楼。一卧室,一客厅,一厨房。卫生间在外面,公共的。楼下院子的空地建了一个简易的柴火棚子,以后又成为厨房、餐厅。不过那时,山人就离开这里了。 
				
				
				6.从卧室望窗外。 
				
				
				7.窗外的小路。 
				
				
				8.山人走后不几年,该厂就搬迁了。留下一批护厂人员。有当地户籍的职工,退休后,居然就住在了这里。他们不是住一套房子,而是一片N套房子。一片一片的菜地都是他们的。果树遍地。世外桃源哪!这是没有施过化肥的菜。 
				
				
				9.柿子丰收。 
				
				
				10.山人吃柿子的形象。 
				
				
				11.真过瘾哪! 
				
				
				12.车间原是人去楼空,现在成了中铁的仓库。 
				
				
				13.宽敞的校园,现在被当地农民种了一大片荞麦。真是“换了人间”! 
				
				
				2014-10-19 
				
				  
				
				(三十) 
                                                       
                                              
                钱锡安  13354621145             
                       [链接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