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有句名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套用这个公式:健康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病态的家庭各有各的病态。
◆“心理边界”(或“疆界”)——是家庭成员履行和遵守各自的权限、责任的范围及其行为的规则。“心理边界的渗透性”指的是家庭系统和子系统成员相互接触的方式和限度。在一个叫“纠缠”的家庭中,有着高可渗透性的“边界”,家庭成员角色错位;而一个“不纠缠”的家庭,则是低可渗透性的“边界”。例如,在一个“不纠缠”的家庭中有个孩子。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这次他带回来老师的条子说英语没有考好。于是父亲告诉他要注意一些学习方法和行为,就完了。其他成员甚至包括母亲都不说什么。孩子自觉地去按父亲的指导去努力。证明这个家庭的“边界”是明确的,这样的家庭往往是和睦的。如果这件事情放在一个“纠缠”的家庭中,父亲还没批评完,母亲就抢过来否定父亲的批评,兄弟姐妹也过来嘲笑,爷爷奶奶也有他们的一套说法,甚至舅、叔、姨、姑也过来插嘴;那末,这个家庭的“边界”就不清或乱了套,说明这个家庭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成员的排序——
家庭角色不能错位或错乱,成员至多都是朋友,而不能再是别的(如父子间可以是朋友,但孩子不能是父亲的“太阳”)。孔子的“父父,子子”是有道理的。不能越轨。否则,家庭就要乱套,就不能过安生日子。
根据情感的远近和责任、义务的大小,对婚后的家庭成员人际关系、心理距离远近排序——
⑴已婚的自己。
⑵配偶(夫妻)。
⑶子女。
⑷双方的父母。
⑸双方的兄弟姐妹。
⑹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健康家庭的指标,在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保障下——
1、家庭成员富于人性即有人情味。
2、成员之间可适当地分配权利,但必须没有散漫、不负责和独权的现象。
3、成员之间的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病态或畸形的联盟关系。
4、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能维护交流的功效。
5、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能团结一致对付困难或外部的不良刺激。
6、每个成员都身心健康。
7、每个成员都具有良好习惯。
8、成员都有对家庭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9、把家庭维护成“避风港”,每个成员都有“归宿感”。
10、完整或齐全的家庭成员。包括单身家庭的一个人,只要心态良好,也属于完整。
11、几代关系的成员能相容、可磨合,达到和谐或和睦。
12、有基本相同的人生理念、价值观和志趣。
13、各自有自己的一点“小金库”。
14、各自有自己的一点“绿洲”——心理空间。
◆良好家庭的规范:
1、成员角色明确,不错位,基本或原则上按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
2、家庭角色在原则下有适当的灵活性,即必须有但不能绝对化分工。
3、具有适应成员人生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的氛围。
4、民主、开放、“外显型”的家庭,成员在家庭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5、夫妻之间做到“十互”——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体验、互相谦让、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安慰、互相勉励、互相扶养。
6、成员之间采取健康心态、积极方式,互相宣泄、疏导,不断清除“心理垃圾”。但不是把“心理垃圾”倾倒给对方。
7、家庭共同空间象征着全体成员的“共同占有”,不同房间象征着不同成员的“分别享有”,夫妻房间象征着夫妻的“共享拥有”。
8、在与大家庭利益不冲突的前提下,小家庭成员有各自的目标、规范和自由。
9、家庭有共同生活的仪式与规矩,家人有共同行动的重心与方向。
10、对内有共同的“家庭认同感”,对外有分明的“家庭界限”。
◆家庭的“潜规则”:
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无形存在并且大家都会或都要自觉遵守的一些约束因素。如——
1、“兄妹7岁不同床”——指同一个被窝。
2、孩子大了,离开父母,自己睡在一张床上或一个房间。
3、姐夫与小姨妹、妹夫与姐姐、姐夫与弟妹、公公与儿媳,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京剧《凤还巢》里的唱段有一句说:“小妹行见姐夫尤其不便”)。“乱伦”就是大家庭中的某些成员突破了“疆界”、违犯了“潜规则”的表现。
4、夫妻在子女和父母面前不谈性。
5、夫妻房间象征着“共享拥有”,是夫妻两人的“共享拥有”,甚至青春期以后的孩子都不方便或没有权利进出。
◆“如鼓琴瑟,夫妻和好之谓;琴瑟不调,夫妻反目之词。”“夫妻和谐而后家道成,家庭和睦而后万事兴。”可见夫妻和家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自古至今,这几乎已经是不用再论证的“公理”了。——其实,家庭辅导或治疗的理论、方法与典型案例在我国古代就散见于一些著作中。如《幼学琼林》中就有家庭成员角色的正名和定位,《朱子家训》等书中就更是突出了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家规了。
◆社会规则:
另外,一些社会规则同样也适用于家庭。如——
1、“谨慎规则”。避免那些对自己有消极后果的行为,为的是健康和安全。
2、“习俗规则”。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起结构性作用的行为规范。如对要离婚的双方,心理咨询师不刻意劝合或劝分,不指责道德问题。婚姻辅导对合或分,不划归在道德范畴里,而是划归在“习俗规则”里。因为,男女对客观世界、人生和婚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男人喜欢公正、刺激;女人喜欢关怀、感情用事,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也如此。
3、“道德规则”。对是非、对错的判断,相对公正,信任事物的客观性,而不依靠权威或少数人。一些道德观具有永恒性,成为公德。
◆关于“五好家庭条件”和评定“五好家庭”问题——
当今,家庭内关着门的事,街道居委会怎么知道的?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制定“五好家庭条件”,作为行为规范,自觉遵守;但不宜提倡评定“五好家庭”,避免给被评上的家庭制造心理压力以及人为制造邻里矛盾。
◆“家庭生命周期”9个阶段的界限或标志:
1、婚前阶段——恋爱成熟。“婚姻危机”的播种。
2、初婚阶段——登记结婚,“蜜月期”。容易发生“婚姻危机”——“第一危险期”。
3、怀孕阶段——怀胎10月。
4、生产及哺乳阶段——孩子0—1岁。婚姻潜伏着危机。
5、养育子女阶段——
⑴养育“学龄前期”子女阶段,孩子3—6岁。夫妻婚姻家庭“第二危险期”。
⑵养育“学龄期”子女阶段,孩子6—12岁。婚姻家庭“第三危险期”。
⑶子女在“青春期”(12—18或20或25岁)阶段。婚姻的“第四危险期”。
6、子女与父母分离阶段——子女18或20或25岁。
7、婚姻后期阶段——“空巢”的中年夫妻(45—65岁)。婚姻的“第五危险期”。
8、婚姻终尾阶段——夫妻进入老年期(65岁以后)。
9、婚姻的自动解除——有一方先去世。
◆有一种观点说:
男人结婚是为了寻找安慰、性的刺激,女人是为了寻找依托、情的归宿。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但协调或磨合不好,则会“异性相斥”。
◆有“婚外关系”的发生——
“婚外关系”或叫“婚外情”、“外遇”、“第三者”,往往是产生“婚姻危机”或叫“家庭有病”的重要原因,或互为因果。
“第三者”是当今一种流行病或时髦病。原因很多也复杂:
①或因婚姻平淡,厌旧喜新,想追求新的刺激与变化;
②或因家庭生活不称心,对配偶以外的异性产生幻想;
③或婚姻出了问题,让另外的异性乘虚而入;
④或婚后在一些社交场合与别的异性邂逅相遇,相见恨晚;
⑤或因升官发财,起了淫心邪念;
⑥或玩潮流,赶时髦;
⑦或因“审美疲软”;
⑧或“陈世美现象”;
⑨或“隔锅香”;
⑩或认为真的能找到“红颜知己”……等等。
总之,婚姻的顺利与否,常常依赖于许多条件。夫妻不和,并非一两种原因,往往是许多因素积攒在一起。但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成为“婚姻危机”的导火索。
◆关于“家庭暴力”——
妇联部门总是报道说:“丈夫打妻子!”其实,也有妻子打丈夫的。更有妻子愿意或主动要求丈夫打的,这里指做爱时的性“施虐”或“受虐”。另外还应区分“暴力”与“虐待”的界线。
◆有人总结出不成熟男人的36个标志,其中有7条是在情感或婚姻方面的幼稚可笑——
⑴跟异性知己上床;
⑵和情人结婚;
⑶向老婆坦白从前的感情经历;
⑷对情人发誓将很快同老婆离婚;
⑸介绍老情人和老婆交朋友;
⑹私房钱被老婆发现;
⑺在感兴趣的女人面前吹嘘自己的魅力和艳遇。
京剧里有个行当叫“小生”。笔者的解释:“小生”是不成熟的男人。不是生理不成熟,而是心理不成熟。在情感或婚姻方面幼稚可笑的男人也是“小生”。“小生”的认知或行为不利于夫妻的情感交流。
◆“互锁病态”。家庭的痛苦,是家庭成员互锁彼此的互动模式所制造出来的。家庭关系出现相互连锁、互动状态,有某种关系而绑在一起。家庭某成员个人的症状与家庭整个成员的心理问题是相互束缚、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如有的婚姻成了“绳索”、“火坑”、“坟墓”。
◆“不平衡的平衡”理论(即“相对平衡理论”):
在开始的时候,夫妻双方是共同承担家庭包括照顾、教养孩子的任务的。后来,丈夫越少负担家庭的责任,妻子就越多地承担起这些责任。反之,亦然。久而久之,这种习惯或模式就固定下来。——如果一方承担越多的责任,另一方就越少承担责任。
在性关系上也是如此,如果男方成为主动的一方,则女的就成为被动的一方。因此,主动的丈夫身边总是有个被动的妻子,外向的丈夫总是有一个内向的妻子,情欲强烈的丈夫总是有一个性欲弱的妻子,爱干净的妻子往往其丈夫懒惰、邋遢,冷静、理性的丈夫往往有一个情绪化的妻子,等等。正因为如此,当婚姻中一方改变了行为,另一方就很难再保持原来的习惯或模式,平衡的模式,就要发生变化,变得不平衡。
有些夫妻天天在吵架,这说明婚姻还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忽然不吵了,这有两种可能:夫妻关系紧张、婚姻危机了;或者是他们达到了“最高的情感和婚姻的境界”,——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多少婚姻达到了这种境界呢?
◆如一个孩子患了“厌食症”,其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父母要离婚。治疗:不是直接治疗孩子的厌食,也不直接指责父母为什么要离婚;而是要父母一起陪孩子,一起活动,让孩子开心、放心。
◆布置“夫妻吵架”等的一些作业的情况——
1、互换角色吵架。
妻子以丈夫的角色与对方吵架。反之亦然。这样来达到治疗效果。
2、限定时间吵架。
每周吵架限定为一次,每次只准吵10分钟。时间一到,谁也不准开口。这10分钟内主要是控诉的内容,等到要吵互相伤感情的话,时间到了。
3、戴上面具吵架。
因为感到这太可笑了,所以往往吵不起来。达到不吵架的效果。
4、投币决定谁先争论、申辩。
赢方先说,可以发泄,对方不准反驳、插话,但只限定10分钟。接着,给另一方10分钟的说话包括发泄的时间。然后再投币进行下一轮。总共不超过40分钟。时间一到,必须结束或终止。每周吵架限定为一次。
5、投币或择单双日决定谁有决定权。
前面说到沟通的方式和步骤是“倾听”—“表达”—“商讨”。那末,商讨不出个同一意见或措施,无法操作,怎么办?
当争执不下、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有些夫妻总是无休止地为争夺对一些事情的决策权而发生战争,尽管一件事情往往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它们同样都是对的。如关于如何教养孩子的问题,黄瓜到底是顺着切还是横着切等。因为两人的意见不同,以致不能采取行动,或一方的行动受到另一方的阻挠。由于夫妻的不一致,注定了其中一方的方法、行动是无效力的。
采用投币或单双日决定由谁有决定权的方法,跳过了“谁是正确的”这一无休止的争论。规定投币失败者和当日没有决定权的一方,不能干扰对方的方法的实施。
除了教养子女、切黄瓜菜,还有在一般性的花钱、购物、常回双方的父母家看看等方面,都可以这么做。
6、实行责任分工制。
减少或消除“谁是正确的”的争论的又一个方法,是实行责任分工制。即明确、强调角色及其分工,一方以耕田为主;另一方在没有得到对方提出援助的情况下,不能越俎代庖,你就把布织好就行了。
指的是日常事物。重大情况除外。
7、各自为自己打分。
各自根据自己一天的言语行为,当天晚上各自为自己打分1—10分,而对方无权过问打分的多少或理由、根据。到月底,由治疗师统一做点评。
8、为对方打分。
各自根据对方一天的言语行为,当天晚上给对方打分1—10分,而对方无权过问打分的多少或理由、根据。到月底,由治疗师一起做点评。对方要吵架,我不和你一起吵,而是给你打分。这可以改变旧模式下产生的“争吵—发火—指责—更发火—失望”的循环和结果。用打分的办法代替直接的冲突。
9、各自为自己扣分。
10、做预期作业。
夫妻每天晚上坐在一起,猜一猜明天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好日子。第二天的晚上再坐在一起,评价这一天实际上过得怎么样?如果双方都认为过得不错,就在日历或作业本上做个红色记号;如果评价不一致,做个蓝色记号;都评价不好,做个黄色记号。
这意味着今天晚上所做的预期,有可能成为推动明天向好的方面努力的心理动力。
11、记日记。
吵架后,只记录吵架时自己方面的经过、方法、内容。
12、记录谁先停止吵架。
双方都记录每次吵架是谁先停止的及停止时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双方记录每次吵架谁先结束争吵,同时寻找引起一方首先结束争吵的原因。——这很可能是该方在发出要求结束战争的信号。
13、记录对方的好处。
不是对方的坏处,也不是你自己的好处。
14、择“关心日”。
每个人都在一周中选择一天来关爱对方。如赞美对方,给对方做杂务事,为对方送上一束鲜花,为孩子做事情。达到双方积极互相强化的地步。
15、建造温存的氛围。
经常出去吃饭或散步、旅游,甚至到当年初恋的地方去杨柳依依、旧梦重温,创造孩子、丈母娘不在身边或不是在自己的住所里温存的环境或氛围。
16、重现过去的好时光。
让夫妻二人各自回忆过去对方的好处和共同度过的好时光,然后通过治疗师,分别交换给对方,让对方点评,最后去重演过去好时光时。——当夫妻一起去做双方都喜欢的事情时,就会引发双方愉悦的情绪,等情绪好了,就会乐意做更多的改变。
17、双方都不干涉对方买什么东西。
有些夫妻老是埋怨对方乱花钱。到底谁在乱花钱?说不清。如有一对夫妻,双方的收入都较高,但经常为经济问题争吵,都认为对方在乱花钱。妻子说:“我们过去是各管各的,不太注意对方买的什么东西或花了多少钱。后来,双方的收入由我统一管理,双方花消。我发现他在乱花钱。”——作业:双方都不干涉对方买什么东西。但开销超过2000元的,要与对方商量或通气。可考虑开设“小金库”。试试效果。
18、不论对错,只讲统一。
◆有些夫妻责怨、吵架时,所用的副词等往往是极端的——
如“早就”、“从来”、“从不”、“根本”、“总是”、“一贯”、“一直”、“一百遍”、“动不动”、“你看吧”,等等。
“我早就说了,我都说一百遍了,你就是听不进去!”
“谁都比你强!”
“我早就看出来了。这些毛病,就像你妈!”
“我们之间根本无法沟通!”
“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好,就没有好的时候!”
“我丈夫根本不爱我!”
“在性生活方面,我妻子从来不主动。”
“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
“她是个一贯不讲道理的人。”
“他根本就没有情调,就是这种性格。”
“我们的性格不合,总是在吵架。”
等等。
说这些话实在没法平息吵架,只能使吵架升级。所以,通过接受辅导或咨询,以后不说如上的这些过头话、绝话、气话、偏激和偏执的话。
可见,疼痛+谴责=矛盾;而,疼痛-谴责=接受。
◆我们可以把夫妻性格的相容性分成5类情况——
①相容或基本相容。和谐、基本和谐,但也避免不了时间久了会感到平淡和腻味。
②有些不相容。沟通—了解—理解—谅解—互补。这是积极的行为。
③不相容,磨合—求同存异。当然会发生各种表现的吵架、想支配对方等。
④不相容,维持—凑合。出现“情感不和”现象,实为“性格不合”。
⑤排斥。“情感破裂”,提出离婚。
◆夫妻之间提倡“十一互”——
夫妻之间不要讲是非、对错,因为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里无是非对错或无法辨清是非对错。有的是周总理提倡的“八互”(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安慰、互相勉励、互相扶养,笔者再加上三互:互相信任、互相体验及互相妥协。本来“互相谦让”与“互相妥协”是一码事,但在现实中有着微妙的情绪变化,故一分为二)。互相敬爱的典型事例就是古代的梁鸿与孟光。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以示敬爱。“十一互”的过程,也是夫妻情感和性格相容、磨合的过程。
◆有的男人有如下的发现,自己的妻子甚至也是做妻子的女人们的共性是:
①对公众说话是理性的;
②对自己说话是胡说八道的;
③对丈夫说话是宣泄或发泄的,是唠叨、责怨或吵架的。有很多的吵架往往与事实没有关系,而是为了“一口气”;所以有些聪明的丈夫并不去咬着那个“事实”去吵个水落石出,而是甜言蜜语地去宽慰对方。
学会不断清除妻子扫到自己心里的唠叨、责怨,忍受“性冷淡”,甚至理解成是注重情感,是撒娇,是爱的一种方式。
◆喜欢“猎奇”的男人——
这往往又成为男人犯错误的原因;所以“猎奇”既是优点又是弱点,所以要保持有道德、纪律的约束。
◆喜欢“展示”的女人——
多数美女除了保留诸如清高、自傲、任性、虚荣等传统小习性,还有诸如喜欢打扮、厌做家务、热爱享乐等无伤大雅但足以让男人大伤脑筋的“美女综合症”。就如名牌大都价格不菲,认为美女不端点架子,那不跟丑妞一样了么?“女为悦己者容。”一位丈夫质问妻子:“你这么打扮是给我看还是给谁看?”妻子反驳:“我就是要在大街上展示给大家看!回头率越高,我的心里就越爽!怎么啦?”所以,许多女人是成也“展示”,败也“虚荣”。没有“展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三级片”。那些男广告商、男导演们总是利用女人的这一弱点,叫她们“薄、露、透、裸”,而一些女人也乐此不倦,害得妇联部门精疲力竭地劝勉妇女应“自尊、自爱”。
◆夫妻天天在战斗,进行情感攻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场情感攻击。往往是两败俱伤。所以只好“打是亲骂是爱”吧!
◆女人总是表白说:“我这是关心你!”有的丈夫反驳说:“哪是‘关’,恐怕是‘管’吧?”——事无巨细都关心,那就是“不放心”、“看(阴平声)管”。
◆人们常说:“爱得越深就恨得越深。”“爱得深”似乎能享受得了,但这“恨得深”却无法令人忍受。既然都“无法令人忍受”了,是不是就不要或不用“爱得太深”?——人的情感可不能像淬火那样!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场斗争,谁强谁就赢。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不过是一场智斗,到头来谁也没有赢。
◆男人总是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话没错。但还有两点“潜台词”:一是话中有话——你要支持我或继续支持我,如果我失败了或犯错了,你也要包容和认可。二是“失败也有妻子的一半。”笔者有一位朋友发牢骚:“我本来可以升到正处级。就因为我老婆背着我收受贿路,东窗事发。落得个提前退休。”一个男人要去闯,想通过“闯”去获得成功。如果作为理想,这非常好,非常正确;但一旦要去实践,你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角色”问题。是你的“角色”在决定着你的表演。如,如果你是个单身汉(成人),你可以不顾父母,天马行空。但如果你为人夫,你就得同妻子商量,取得妻子的同意和支持。如果妻子不同意、不支持,那你即使有可行性方案,也得泡汤。——谁叫你有妻子呢?谁叫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个“丈夫”的角色呢?
◆在远古社会,男人们分工狩猎。他们全身心拼命地追逐猎物,直到追到手。一旦追到手,就弃置一边,不再在意。他们又要去追逐另外的猎物。他们打猎如此,从潜意识说,婚恋也是如此。这就是男人们的“猎奇”特征,这就是女人责备的“喜新厌旧”,这是“远祖潜意识”的遗传。
◆夫妻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西方人说:“婚姻不过是一种合作的契约,夫妻是合作伙伴而已。”夫妻本来是异性两个人在人生半路相逢结伴而行的一种合作关系,到了婚姻自动解除阶段或“大限”来时又要各自飞。能爱时,却不懂得甚至不去爱;明白了爱却错过了好时光。以后“阴间”见面,就不一定是亲人了。到了来世轮回,恐怕谁也不认识谁。既然是一种合作,就有个好、中、差的问题。所以应该促成合作的愉快,在“大限”分手时基本不遗憾。因此,对对方的期望值不要高得不切实际,所以在有限的婚姻期间要互相尊重、敬爱、客气、信任、体谅、珍惜。尽管我们说“夫妻是一个整体”,但毕竟不是狭义的“一个人”;就是如同一个人、自己,那也要善待自己呀!也要原谅曾经幼稚和犯过错误的昨天的自己呀!
◆从情感角度,我们传统地把夫妻分成5种类型——
①恩爱夫妻。这类型有的夫妻在弥留之际说:“来世为人,还结夫妻。”
②依从夫妻。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
③吵架夫妻。前世冤家现世报。
④讨债夫妻。如前世男的欠女的钱,现世女的来要,吃你的喝你的。
⑤惨淡夫妻。婚姻成摆设,夫妻做给别人看。
◆男人不喜欢被当作孩子——
如果你总是把丈夫当作孩子,他慢慢就会把你当作母亲或姐姐。当你为他整理衣物和反复提醒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他不可能对你做出激情、浪漫的事情,你得到的可能只是儿子、弟弟一样的感激。开始,男人还喜欢被照顾。但一个女人越接近母亲、姐姐的角色,她的丈夫就越难以用性爱的方式对待她。
◆女人重视“情爱”,而男人则重视“性爱”。
◆妻子要想拴住丈夫的心,须保持你持久的性魅力。可以经常通过性感的肢体语言,告诉丈夫你爱他,你正等待他的到来。记住,男人总有“尝鲜”、“猎奇”的欲望。男人多半存有“性幻想”,在做爱方式上总想推陈出新;你要耐心地和他一起探讨并进行实践。这样,虽然你们结婚已数载,却依然保持新奇与刺激。如果,你不是被动和应付的心理,这对双方都是件乐事,为什么一定要理解成“只是满足了男方的欲望”?
◆“性治疗”是在产生了“性心理障碍”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房中养生”则是对“性心理健康”的指导。如果做到了“房中养生”,何必还要去“性治疗”?“房中养生”真是中华之瑰宝哇!可惜世人多不珍视。
◆有人婚后深有体验地说:如果说“求职”是一种拼搏,那末,“求爱”则是一种赌博。结婚是嫁娶了某种生活方式和内容,而不是一个人,木已成舟,后半生的命运全都押在这婚姻上面了。
◆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肚子疼”,主要是指的“情感”之经、“心病”之疼。
◆民间说:夫妻是“冤家”,子女是“儿郎(狼)”、“孽债”。丈夫感到晦气,妻子也感到冤屈,到底谁不晦气、不冤屈?父母感到委屈,孩子也感到冤枉,到底谁不冤枉、不委屈?如果实在想不通,就以此自慰:因为,妻子是自己娶的,丈夫是自己嫁的,孩子是自己养的,父母是老天安排的,谁也不要怪谁;要怪,就怪自己没看准、无能、投错胎、找错人或运气不好、“前世欠的”。——你为人父母,不是也控制过子女么?你作为子女,当时听父母的话了么,惹父母生气了么,对父母的控制是否也逆反过,如今尽孝道么?人生不就是在这么轮回着么?
所以,与配偶,不能轻易划清界限;对父母不能选择,当孝敬,但不一定孝顺;对子女,既成事实,不能否认,他们既是夫妻吵架(教养方法分歧)的原因之一,也是两人情感的“黏合剂”,特别他们是18岁以后,一定不能控制。
如此而已。
正是:爱有多深,恨有多深。情有多深,怨有多深。
◆于是有人把现实中的“爱”分为“交易型”、“友谊型”、“吝啬型”、“掠夺型”、“奉献型”和“自我实现型”等6种类
◆一个女人,当她成为母亲的角色以后,在亲爱子女和子女的父亲的同时,潜意识里也萌动着对他们的控制。
由此也可知,人的一些毛病是由先天的性别差异本身造成的,现在也知道了女人要控制男人、与男人争吵,原来是亿万年遗传下来的,几乎是共性的问题,你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作为男人,你只能接纳、适应她和它。
这里不是说非要流血不可,而是说吵架不可避免。
◆一次作爱的过程和初婚到婚姻后期,都是这样的一种规律:情爱—激情—性欲—高潮—跌落—平静—平淡。不可能永远在激情燃烧。
◆婚姻也有生老病死。婚姻是有寿命的,如同没有长生不老的人一样,也没有长生不老的婚姻。婚姻到了一定的寿命,它的本身就不新鲜了,甚至会死。两口子天天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几十年如一日,再风情万种,也会逐渐感觉“平淡—没味—腻味”。如有人把初婚的妻子比做“嫩黄瓜”,人到中年或更年期的妻子比做“老黄瓜”。吃“嫩黄瓜”和“老黄瓜”的感觉明显不一样。婚姻后期就像酸不啦叽的老黄瓜。“审美疲软”这是共性的事实,这才是规律的、正常的。“鲜嫩”是相对的,不是长久的,不可能“青春永驻”。问题在于不断改变认知、调整价值观和积极体验,而不是改变“鲜嫩”不“鲜嫩”的本身。这样,你就会去体味配偶的积累和老练,你就会去欣赏配偶的褶皱和华发,你就会感到老夫老妻自有老夫老妻的幸福和快乐。
◆当今,婚姻和家庭正朝着多元化的、理性的、进步的、以人为本的、男女更加自由平等的方向发展。家庭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婚姻和家庭只是形式和手段,目的是为了幸福和快乐!婚姻出现变迁,使家庭“概念”又发生重大变化。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找到“家”的准确概念和内涵。
◆对于婚姻家庭来说,经济条件是基础,法律因素是保障,情感、性爱是“黏合剂”。情感+血缘+经济或情感+法律+经济是家庭和睦和婚姻稳固的“三脚架”。俗语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其实,难念的就是两个字——“情”和“钱”(经济)。
◆笔者预测:
“AA制婚姻”和“协议婚姻”很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婚姻史的一个突破并且是一种文明和进步;到那时,“家之经”也许会比现在“好念”一些。
◆婚后的“家”不但可以是“温柔乡”、“安乐窝”、“温馨巢”、“避风港”,而且也可能是“旅馆”、给人家看的“摆设”,甚至还可能是“监管所”、“绳索”、“火坑”、“坟墓”。
◆有的女士,执着地追求“唯情感”、“情感专一,忠贞不贰”,发现丈夫有不忠、不轨行为,就离婚。
离婚后她们又继续寻找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渠道较多:媒妁之言、朋友介绍、婚姻介绍所牵线;当然接触的异性就较多,有些异性对她很不严肃,动手动脚,有时自己也“防线坍塌”。到头来,一个也没相中,而自己却“不纯洁”了,连自己也背叛了“唯情感”、“情感专一”。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女人怀着“唯情感”或“情感专一”的心态,与某个男人恋爱或婚嫁。当失恋或失身被那个男人抛弃后,她可以选择当“三陪小姐”或“妓女”的服务方式而谋生。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女人及其在任何时候都能“唯情感”或“情感专一”,都是“唯情感”或“情感专一”的恪守者。
◆夫妻为什么要吵架?
“唠叨”和“吵架”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步骤。
“唠叨”的原因和表现是:
①向对方撒娇;
②向对方倾诉,特别是有了烦恼的事,寻求安慰;
③把烦恼等“精神垃圾”倾倒给对方,使自己一时痛快;
④想支配对方;
⑤“迁怒”于对方。
可是一旦对方不愿听或听腻味了,就会“反唠叨”。于是,就可能甚至是自然升级到“吵架”。因此,“吵架”的主要、一般原因也是以上这些,另外还有大量的是误会的原因,这与“爱得深,恨得深”和“爱的自私性、唯一性、排他性”有关。
于是,当别人问吵架的夫妻为什么要吵架,吵架的夫妻并不回答原因,而是要证明一种现象: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不吵架那就不是夫妻,难道你们两口子就不吵架么?
◆如果对婚姻实在无法挽救或挽救无效,怎么办?这就引出“健康式离婚”的话题。
◆离婚时的多数冲突是针对“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双方会为孩子的归属而奋力抗争,似乎孩子是他们赢取或丧失财产的筹码。在抗争的过程中,双方也许没有关注孩子的想法和利益,而孩子却成了双方争夺权利或者互相报复的工具,抑或成为双方在情感丧失时的一份寄托。
◆有些夫妻的离婚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床,分房间,两地分居,“尝试离婚”,通过法律裁决正式离婚。许多夫妻在“尝试离婚”的表演中,把“离婚”前后的生活场景做比较,权衡利弊,体验离婚是否能够适应。这样做,有助于双方最后的决定,使他们不会做出冲动、盲目的抉择。
◆有些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对于婚姻及其破裂的陈述是那样不同,以至于人们很难相信他们曾经是夫妻。
◆所有的再婚都是建立在“废墟”上的。如果对从前婚姻和家庭的“丧失感”没有得以很好解决;那末,再婚,会再次激发那种痛苦的体验。前次婚姻、离婚过程和从离婚到再婚之间没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会带到另一次婚姻中。同过去婚姻关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纠葛的解决程度,会影响另一次婚姻关系的发展。这种情感的复杂性,离婚后再婚家庭的协调远比丧偶后再婚家庭的协调更难进行。因为,前配偶的再婚会使另一方感到压抑、无助、愤怒和焦虑;因此,一方再婚时,最好是对另一方及其新配偶保持一种疏远但却真诚的关系。再婚者应努力做到同前配偶“在情感上完全离婚”。
◆离婚过程对于一个家庭体系来说是一个或一次重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冲击,会引发家庭结构和关系诸方面一系列的改变。双方正式离婚后,一些问题可能仍未得以解决;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是“离婚后遗症”的具体表现之一。
◆我娶的,我嫁的,我养的,都是自找的,谁也别怨谁;养我者,自己无法选择,走到天边你也得叫他们是爹妈。——这也是一种认知。所以,对子女不要真生气,对父母也不要真生气,对配偶就更不要真生气。特别是对父母和配偶不要争辩道理和是非。
◆婚姻是“双刃剑”,有权利也有责任,快乐也痛苦,伤人也伤己。而婚姻和家庭的目的又是为了幸福和快乐!但要共同幸福和快乐,这容易么?
◆性格的不相容和不可磨合,带来了“情感不和”以至“情感破裂”;志趣的差异造成“都是中国人,却没有‘共同的语言’”;而“性欲差别”也是造成“情感不和”或“情感破裂”的重要因素。
◆婚姻治疗的目的不在于离不离婚,在于让夫妻及未成年子女都能幸福快乐:
家庭关系维持也罢,婚姻关系解除也罢,都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双方及未成年子女都能健康、幸福、快乐。
◆夫妻二人因为教育孩子的方分歧法和目的不同,而发生争吵,以至闹离婚。未成年的孩子企求:“求爸爸妈妈不要离婚,我以后再也不惹你们生气了……”其实,孩子是无责的。比如说,夫妻二人乔迁新居,为了装修墙,男的说刷白漆,女的说刷粉色的漆。于是相争不下,吵着闹离婚。你说这“墙”有责任么?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孩子有什么办法?孩子无奈地“天问”:“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生我?”
◆那些断壁残垣的家庭对未成年孩子的人格发育、发展,非常不利。有的母亲来找心理医生,说孩子有心理疾病,问怎么办?其实,好多的情况是这样:孩子有病,病因就是父母亲的离异,并且母亲或父亲首先就有病。有的孩子成为“有父母的孤儿”。
◆离婚,你二人倒是解脱了,幸福、快乐了;可未成年的孩子呢?须知,幸福和责任是在一起的,夫妻和子女是在一起的。既然生了孩子,你们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有人说,两人处到这个份上,不离婚是非常痛苦的;认为一旦离婚就会得以解脱。殊不知,许多的男女离婚后,比维持婚姻时还要痛苦,包括离婚后再婚前的一段过渡时间(据笔者的调查并整合有关的资料,这段时间感到更痛苦的人占离异者的85%)和再婚后4年左右的时间里(这段时间感到仍然痛苦的人占离异者的70%)。有位男士说:“我没离婚时感到非常痛苦,可离了婚更痛苦,现在再婚了仍然痛苦。现在我才发现,离婚的“阴影”和再婚的“后遗症”太多、太严重了!还不如回到原来那个局面,凑合着过。”
◆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难断的主要就是“夫妻情感之纠葛”。现在,时代的文明、进步,要求“清官”把“夫妻情感之纠葛”移交给心理医生来诊断。心理医生啊,你可千万不要把自己看成是“神仙”、“救世主”、“万能者”,至多一“指点迷津者”而已。
◆最好的“指点迷津”,不是给婚后的病态家庭做治疗,而是做“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杜绝婚姻危机的发生。如指导两人在婚前学习“家政”,在理论方面先弄清楚夫妻的角色、婚姻的责任、家庭的边界、成员的排序等,并给双方做婚姻心理咨询。
◆婚前心理咨询:
过去找对象结婚要“查三代”,是查的阶级和思想;现在也需要“查三代”,是查的性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为的是婚后避免因性格不相容等而产生情感不和、形成婚姻危机和导致分道扬镳。
◆惨烈的婚变,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后遗症”很多,心理创伤非常难以愈合,“阴影”会延续很长时间。人生被认为是最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的时间段在人的25岁—45岁间约20年的光景,本来就不长。要珍惜、保护、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开心享受。追求快乐,避免伤害。如果连这20年也要互相或自相折磨、无谓内耗,则一生是浪费和虚度。这是人生的悲哀、婚姻和家庭的悲剧。这完全是自找的!
◆事情都是辩证的,婚姻家庭也是如此。一方面家庭是“温馨巢”,就看你如何经营、维护。祝愿每个家庭都和睦,每对夫妻都和谐,家家户户都能大团圆!让每个家庭成员特别是夫妻成员,都能体验到在家庭里,不是在打发光阴,而是享受美好时光。但另一方面,家庭又是“围城”。因此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值,不要过于理想化,要脚踏“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苦辣酸甜”、“阴晴缺圆”的实地,过平淡、平常、平安的日子。
◆有言相赠:
婚前双方都睁大眼睛看准,婚后都睁只眼闭只眼吧……
◆正是: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这“春日”、“春风”就是婚姻制度和配偶,这“花开”、“花落”就是夫妻情感和婚姻寿命。——这就是规律。随着规律发展呗!
◆观察和调查发现:
一部分刚退下来的老同志产生了“心病”。这“心病”不是心脑血管的病,而是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对昨天离开岗位或职位仍想不通以及感到有些事情还没有做或没有做完,对明天怎么度过是一片孤寂茫然,对后天自己的晚年或老年后期感到恐惧,对今天身边子女或子女的子女不理想的学业、婚姻和工作无限愁烦。
◆实际年龄-10岁=心理健康。实际年龄-20岁=人格不成熟。实际年龄-30岁=退行。实际年龄+10岁=失去自信。实际年龄+20岁=未老先衰。
◆参加“旅游养老”的行列——
“旅游养老”特别是“候鸟式旅游养老”,是新兴养老方式和旅游方式的一种结合。许多旅游养老者在一个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短则个把月,中则几个月至1年,长则数年。国外如韩国有位老人来中国。一会儿住山东,一会儿住云南。边住边旅游,边做投资不算大的生意。用获利的一部分支持当地的慈善事业。笔者认为,这是老年人在没有失去自理能力之前的很好的一种养老方式。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语),“宁静淡泊”(诸葛亮语)“夕阳红”(古诗句今用)。毛主席在1957年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的话。没想到那时的“你们”弹指一挥间如今已变成“那时的我们”了。世界是“你们”、“我们”共同的,这才公平合理,在老龄化社会里,尤其应该是这样。老年勿悲歌,老年无“悲歌”。在老龄化社会里,老年人真的就像《夕阳红》歌里所唱得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就看你自己怎么把握心理的艄和舵。所以说,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把自己的心理保健好了,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晚年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发扬“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共进精神”,搞好群体心理的管理,同心同德为企业的既定目标去奋斗。
◆“群体心理效应”包括:(1)归属感,(2)认同感,(3)自豪感,(4)利益的合理共享性,(5)战斗力,⑹凝聚力。
◆其实,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和发展初期,也存在着劳资关系的尖锐矛盾。改革开放以前,在我们的政治教科书里不厌其烦地讨论“谁人养活了谁人和剥削有理、有功吗?”,连篇累牍地宣传说是“贫下中农养活了地主富农、工人养活了资本家”。那时的资本家认为:我辛辛苦苦攒的钱,投了资,办了企业,当上老板,我就是“爷”,就是工人的“救世主”,没有“爷”和“救世主”,工人就要失业,就是“叫花子”。——当然这是事实,但只是问题的一面。由于处理不好关系,最终引发出工人阶级罢工以至无产阶级革命。后来,资本家特别是在周期较长的经济危机中进行反思,悟出和发现:如果没有这些“失业者”和“叫花子”来干活,我的机器就是一堆废铁,工厂就要墙倒房塌。换句话说,如果一边是“失业者”,另一边就是一堆废铁——这对谁都没有益处。看来要凝聚和管住员工的心,就应当同员工在平等关系上合作,资方与劳方需共同商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对合理分割“剩余价值”的方案。于是,又经过半个世纪的磨合、改革。现在,在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融洽,早已不见了工人的大规模罢工或劳资间的流血冲突;当然失业现象仍然存在,但失业者有充分的社会保障,温饱绝对不成问题。
◆无论是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昨天、今天或明天,企业的员工关心的是自己现有的工作或叫饭碗;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关心的是运作的盈利。如今,精明的员工,宁做高收入的被剥削者,也不做贫穷的主人翁。这就需要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上下一心,都以企业为家,共同完成企业运作指标;因为完成指标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企业的存活和员工的收入。
◆发扬“团队精神”(日本大和民族精神)、“敬业精神”和“共进精神”,搞好群体心理的管理,同心同德为企业的既定目标去奋斗——
⑴“群体心理效应”,包括:①归属感,②认同感,③自豪感,④利益的合理共享性,⑤战斗力,⑥凝聚力。
⑵“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集体”,其特点:①共同活动的方向性,②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③同志友爱感与良好的心理氛围,④组织性、纪律性。
⑶管理好“群体”,要做到:①有公平的领导和公正的规章,②确保战斗力和凝聚力,③正确克服群体潜在的矛盾和化解现实的冲突,④让成员不失去且逐步增长其自豪感、安全感、归宿感。
◆企业员工形成了这样的群体,大家就会“以企业为家”,为群体需要而献身,同时是在为自己做事,这也是(美国人的)“双盈”精神或原则。否则,如果是一盘散沙、一筐螃蟹,各吹各的号,各自为战,患得患失,各怀鬼胎,一颗老鼠屎搅和了一锅粥,呈内耗的局面,这必然会导致团队的失败或组织目标的无法完成。
◆遵循“领导效能”、“领导方式”、“权变领导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最大限度挖掘、调动员工的潜力和才能。孔子“……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也很适合用在今天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上。如何做到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不远不近”的管理,这个“度”,实难把握。而领导、管理者的水平就在于把准了这个“度”。
◆学会运用“人际吸引理论”,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和处理人际关系是“情商”的重要内容。
⑴“人际吸引理论”包括:①“平衡说”,即同与自己的意见相一致的人交友,会产生平衡感。②“归因说”,因为“臭味相投”,所以“物以类聚”。③“社会交换说”,即互利互惠的原则。
⑵相互吸引的形成因素:①“外貌效应”——即以貌取人。②“时空关系”——同桌的容易产生友情。③“熟悉效应”——熟人会很快拉近“心理距离”。④“相似性”——指同龄、社会地位和阅历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相同。⑤“互补性”——互通有无,需要从对方得到满足。⑥“能力吸引”——有能力的人受人尊敬,人们想和他交友;但能力过强,人们也会敬而远之。⑦“犯错误效应”——某个强者也有错误,原来他也是凡人,可以交友。⑧“对等性”——喜欢与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交友。
◆“职业厌倦综合症”,是指长时间对工作感到厌烦、不起劲、懒得去做、效率低、失误多等的心理和行为症状。这样的员工经常感到头痛、疲倦、全身无力、精力不集中、心情压抑,常发莫明其妙的肝火,有的为了应付工作的压力,竟嗜好增加,大量饮酒、吸烟,甚至服用镇静剂。但一直也解决不了“厌倦”的问题。
◆现在对“成功”的宣传很是有些偏激。似乎“可能”就是“现实”、“假设”就是“真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成功。成功首先是一种理想和追求。没有它,人便没有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最大几率不是100%,只在20%,而80%的是挫败或不成功。所以,在向成功努力拼搏的时候,要具备迎接挫败的心理。
何况,就在20%的成功里又分3种情况:一是在“唯钱是爷”、“以钱论英雄”观念教唆下走歪门邪道甚至是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而获得的成功,这种成功容易导致成功者得“心脏病”;二是通过“擦边球”、“钻漏洞”,这是精明和机灵人所为,也没法过多指责;三是遵循市场规律、游戏规则运作而成功,这种从正道取得的成功是健康、安全、快乐的成功。
假设健康、安全、快乐的成功占各类成功的一半,那我们提倡和追求的成功是10%。意思是,100个人中,有10个是成功的;一个人做了100件事,有10件是成功的。
◆“自我实现”是人生理想或梦想追求实现了的“亮点”。每个人都可以“自我实现”,只是在于每个人所具备的成功因素不同,而“亮点”的大小不一而已。所以心理管理工作者的使命之一就是创造条件,帮助员工实现他们的“亮点”。
◆“自我实现”也分三种:在有利于自己的前提下,一是利他,二是无害于他,三是违法犯罪。应该说,第三种不算——你说那些“双规”的人最终自我实现了什么?
◆注重既“留人”,也“留心”——“留心激励机制”:
笔者既不赞成计划经济下企业对职工“包死包抬包埋”和职工定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现象;也反对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许多人员不顾“游戏规则”胡乱“跳槽”、“孔雀东南飞”的行为。——东南方向到底有没有“槽”?如果有,肯定比原来的好?
——人员的过于频繁流动,对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没有好处!
有位私有企业的老板问笔者:对于企业留住人,有何高见?当了解到该企业具体、真实的情况后,笔者回答:给员工按时、全额发工资,这是基本也是最高一招,且不说工资额是否合理。
作为企业的领导管理者当建立善于“留人”的物质(薪酬)激励机制:工资(吃得饱的)、奖金(干得好的)、福利(走不了的)三者的有机配置。另一方面,端正“全体员工都是企业主人”的观念,制定与物质(薪酬)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留心激励机制”,从人格、人权等方面尊重员工,做到既“留人”也“留心”。——就某种意义上说,加大“心理管理工作”的力度、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行科学管理的这几点做法,就是“留心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当企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的因素就会从生产的诸要素中凸现出来。此时,企业的生产及效益更多的是源于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成为现代企业必然的管理模式。尊重人、“以人为本”,充分挖掘、调动人的“潜能”、“智商”、“情商”和“创新能力”,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把员工喜欢干什么、善于干什么同企业需要员工干什么有机结合起来,遂成为现代管理哲学思想的价值核心。“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支柱和灵魂,心理管理工作则是企业文化的具体、重要体现。因而,做好心理管理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这可以促进“人气”的旺盛,凝聚、吸引员工,使员工以企业为家,以工作为己任,这有助于企业组织目标的顺利、圆满实现。
◆1987—1997的10年中,在全国的一些大学中,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8%,占因病退学人数的64%。从1983年起,精神疾病已成为休学、退学的首要原因。
某大学学生因病死亡17例,其中精神疾病自杀占9例。
某大学休学、退学、死亡的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所致的占28%,其中神经衰弱等“神经症”占58%。
某大学因精神疾病退学者占因病退学者的80%;死亡3人中,有2人为自杀。
◆这些年形成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在校青年人的人格发育成长。我们常说“教书、育人”。如果说“教书”是为了“成才”,那末“育人”则是为了“成人”。从心理健康角度说,“育人”就是让青年人在学校健康、顺利地发展人格,培养“情商”,使其成为健全的人——“成人”。而“成人”,是做一切的基础。所以,不能把教育和教学仅仅理解是为了应试——升学——就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使情感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使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教育要按照现实存在的物质世界来塑造人,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也要以人的心灵自由和未来需要来发展人,使受教育者除了有谋生的外在目的,更要指向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文化素质。
◆《霍兰德职业价值取向量表》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或部门测量较好?对于人格正在发展、成长的人来说,笔者认为可有5个时间段或可分5次:
1、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科的时候;
2、高三毕业面临高考或就业的时候;
3、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4、大学应届毕业的时候;
5、择业的时候。
前4次应当是在学校里进行,最好是结合于学校的心理卫生课程中,学校里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测量师。最后一次最好由劳动就业部门通过专门的心理测量机构进行。
要提早做这方面的心理测量工作,而不是只在临毕业或择业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同学们的心理紧张焦虑,难以测量准确,并且也不能用一次测量的孤证下结论。
◆现在,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户口是“纸饭碗”。现在在择业问题上,户口已基本不起什么作用了,“铁饭碗”被打破,农业人口的照样可以在城里找到工作,非农业人口照样有下岗失业的。
——学历是“泥饭碗”。大学办到郊区,普及成人大学教育。人人都有高等学历,学历就不值钱了。如在美国,博士生,遍地都是。
——能力是“银饭碗”。在人人都有高等学历的前提下,能力就显得重要。不是智商,而是情商。情商又主要表现在“素质”里。
——素质是“金饭碗”。主要是指心理素质、人格特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偏执,同上级领导、同事都关系紧张,即使有文凭、再有能力,也不易被使用。
◆毕业前夕是否做做如下属于自慰、宣泄、放松的若干件事?
1、不管你曾经多么内向,你一定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认认真真地讲一次话,或者唱一首歌特别是毕业之歌,或同4年前开学时一样地再介绍一回你自己。
2、拜访一回你最尊敬的老师,聆听并记住一条关于人生的经验。
3、不妨对你喜欢的女生(男生)表白,认真地告诉她(他):我爱过你!
4、不妨同一个女生(男生)认真地走一回“情人路”,或者爬一次“情人坡”。
5、即使从不喝酒,也一定要认真地醉一次。
6、在夏夜的雨中,大声地喊一次那个你想过多次的人的名字。不要怕因你的喊声过大而惊醒其他同学。
7、认真地在你不喜欢的食堂里尝一次免费的汤,你会在很多年后还清晰记得它的味道。
8、在一个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早晨,去操场跑一次步,和那些生猛的“大一”新生,比较一下懒觉睡多了后体力上的差距。
9、鼓足勇气,在最后这次的班集体活动一定不借故溜走。
10、认真穿一次西装,看看自己同4年前究竟有什么变化?
11、花一下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书籍,看看哪些书是可以带走的,哪些是不要了的。在某本书里,是不是看见了一张久违的纸条,或者是某人的姓名?
12、男生整理衣柜的时候,可把你的球衣送给你的学弟,CD送给学妹,游戏自己带走。
13、再爬一次校园里的小山,如果有游泳池,一定也要再畅游一回。
14、留下每个你觉得应该是朋友的人的联系方式,然后把你以后的新单位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们。
15、终于要走了!再理一次发,让自己崭新地离开,然后崭新地开始。
16、虽然不提倡“宁肯罚钱也要留下自己的图书证、学生证、医疗证和食堂饭卡等”,但谁都会对此深表理解。
17、论文答辩可能是你人生当中最后一次课堂作业了,请认真地书写每一个字。
18、陪伴了你4年的桌子、椅子和凳子,还有你睡了4年的床,一定不要忘记跟它们合一张影。
19、尽可能去送每一个你能去送的同学。他们是你4年的同学,他们中的某人,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见到了……
20、再想想,还有什么事?不要留下遗憾!
◆大学生求职择业在心理上的百态:
1、功利心理。
这种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获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求。许多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涌向经济特区,涌向“三资”企业,或者是开创民办科、工、贸一体的公司,往往出于这种心理。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清贫、社会潮流的影响以及校园经商的存在,诱发了择业中追求高经济收入的求富心理。这些大学生的人生哲学是“多贡献,多获利”。
2、安全心理。
所谓安全心理,是指在选择职业时有些人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而选择那些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单位。这种心理在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求职者身上常常遇到。例如许多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一些工人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往往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出于安全稳定的考虑。此外,人们还发现怀着安全心理来求职择业的人群中,家长“越俎代庖”的居多。一位大学生的家长说:“我不要求孩子去冒风险挣大钱,只想帮他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了却当家长的忧虑。”而作为毕业生本人,也接受这一观念。
3、名牌心理。
在消费者中,有一种追求商品名牌的心理,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不顾购买假冒商品,以满足其虚荣心。在求职择业者当中也有这种求“名”心理。不了解职业的内在要求,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那些工作,单纯追求“名望高”的单位。
4、竞争心理。
商品经济强化了人们的竞争心理。竞争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一位已被某大酒店录用的大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愿意在有名气的单位做清闲、惬意的工作。我愿意参与各种竞争,情愿快节奏、高效率地工作,并希望工作之余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这多痛快!”
5、求闲心理。
是指在求职择业中追求舒适、清闲的一种心态。在昆明城区常有一种怪现象,即有些工作无人愿意干,而有些人又无工作干,这让大批“川军”填补了空白。在所谓的“人才供需见面会”现场,常常有许多手持毕业证的大学生在“挑肥拣瘦”地寻求职业。他们宁可待业,也不愿去从事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他们的理由是:“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去干那些没有科技含量的粗活?宁可吃闲饭、干个体,也不去干那些出力不少、挣钱不多的工作。”
6、求便心理。
是那些为了离家近或追求生活便利的人的一种求职心态。事业与家庭、工作与生活常常有冲突,造成许多不便,因而在择业时产生了求便心理,即使职业本身很不理想。
7、奉献心理。
这种心理常见于那些树立了高境界人生观、正确择业观的求职者。他们是愿当“螺丝钉”的国家机关干部,愿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教师,甘为“人梯”的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需要甘当“无名英雄”或甘愿到边疆工作的人们,等等。他们以过硬的思想素质、升华的心理境界和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强烈的献身精神,义无返顾地选择国家急需的工作。这些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往往更能做出较大的成绩。
8、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求职择业时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跟着感觉走”,报名的人越多,他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越大。如,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纷纷拥挤在“三资”企业、大饭店及外贸部门等狭窄的小路上,甚至还有人为此“献身”或受骗。
9、依赖心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社会俚语也在左右着当代一些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很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是由家长或中学老师做的主,临近毕业时,这些人又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怀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即使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盼望国家继续“统分统配”。他们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到处奔波,于是有的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帮助。
10、面试怯场。
昆明有位毕业生,在校时曾获讲演一等奖,平日说话,滔滔不绝,同学们叫他是“三寸舌”。可是到招聘单位应试的时候是他父亲带着的,而且开场的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他父亲只好抢过来先作答。
11、高傲心理。
前年,昆明有位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她认为我是新闻专业,你报社必须接纳我。甚至面试时认为自己已经是“无冕之王”了。结果那招聘单位愣是没录用。
12、“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脱节。
择业难,有毕业生方面的问题;用人单位也难,哀叹为什么他们想要的人才,迟迟不来到。各自在按自己的要求,苛求对方。而面试也是洽谈,洽谈就是谈判。所以,面试时就是要讨价还价、双方都做让步,适当降低条件,降到双方都能接受得了时。
13、求职心切,想一步到位。
有位夜大的毕业生,第一次只谈了一个单位就成交了。原因并不是他满意这份工作,而是因为家境困难,急于经济独立。那老板看出来者求职心切,就“拿乔”,把条件定得较低。是生活所迫,好像是“逼婚记”。
14、对招聘单位的内幕不掌握。产生神秘感,迷茫、莫测、惧怕。
15、“好工作”的内涵与自己的实际能力脱节。
16、哀叹“生不逢时”。
要“好工作”,那你有何能耐?责怨用人单位无“伯乐”,那你是“千里马”么?
17、期望值过高,同用人单位不相容。
18、怕苦心理。
19、嫉妒心理。
20、犹豫心理。
21、攀比心理。
22、自卑感。
23、紧张焦虑。
◆转换角色,适应社会需要——
大学生求职时要迅速转换社会心理角色:
首先,应聘不是应试。
其二,老板不是老师。
其三,公司不是学校。前者比后者人际关系要复杂得多。
其四,“职场”不是商场。
◆现在竟有这样的一种现象:
有的择业者找到工作,但并不想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原来是先干一阵子再说。如果满意了再签劳动合同也不迟,如果不满意可以随时炒单位老板的鱿鱼。如果一来就签合同,反而束缚了自己。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认识、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对经验的一种积累。既然就业很难“一步到位”,又何必一定要“一步到位”和“一棵树上吊死”?可以“走着路找牛”,“骑着牛找马”,“骑着马找车”,首先求得安定或稳定,逐步找到理想工作,找到人生坐标,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时下常提到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在合同制的今天,这也许是择业者的一种明智之举。
当然,事情是辩证的。为什么水滴石老是不穿?因为你老是不在一个地方滴。过于流动,频繁地“跳槽”,你永远是从“零”开始。这对企业和员工双方,谁都没有好处。特别对人到中年的员工,更是一忌。
◆帮助毕业生学会读懂面试官——
面试在招聘中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几乎每一个稍微抢手的工作,都要经过面试才可能获得。实际上,面试也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因此,掌握面试官的基本心理特征,有准备、有针对性地参加面试,对提高应聘的成功率是大有好处的。据了解,面试官有几个基本心理特征应聘者应当掌握,即“最初印象”和“负面加重倾向”、“雇佣压力”和“暗示”、“赏心悦目”和喜欢应聘者的良好语言习惯。
⑴“最初印象”和“负面加重倾向”。国外有研究结论,至少有85%的考官在面试正式开始前,已根据应聘者的应聘资料对其产生了“最初印象”。
“最初印象”对面试的过程和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如果你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不好,那末要改变这种印象将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负面加重倾向”的作用。了解了考官的这一心理特征,应聘者就应当认真准备自己的应聘资料,尽可能做到扬长补短。当然更不要因为自己的穿着打扮、面试开始时的一举一动而给考官留下糟糕的印象。
⑵“雇佣压力”和“暗示”。这里所说的“雇佣压力”,是指考官面临完成招聘任务的压力。考官的“雇佣压力”对应聘者来说是个机会。有人曾作过实验:将人力资源负责人分成两组,告诉其中的一组,你们离完成招聘任务的指标还相差很远;而对另一组的负责人说,你们已快完成招聘任务了。结果,被告之离招聘任务还相差甚远的那组,对应聘者面试的评价,会远远高、好于另外一组。当然,应聘者较难知道考官的“雇佣压力”,但是在面试中,考官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这种情绪。由于急于完成某岗位的招聘任务,考官可能用“暗示”来表现这种情绪,甚至主动引导应聘者“正确”回答问题。比如,他们会说:“在外语上,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根据你的经历,对某技术可能不成问题吧”等等。在大部分情况下,“暗示”不会这么赤裸裸,而是会有点隐晦,比如,考官认为你的回答“正确”时,会面露微笑,或轻轻地点头。这时,应聘者不失时机地把握考官的“雇佣压力”,及时地接住“暗示”,并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你就可能会达到目的。
⑶“赏心悦目”。这里所说的“赏心悦目”不仅是指应聘者的穿着打扮,而更强调的是求职者在应聘时的眼神、面部表情等。
有研究表明,那些善于用眼神、面部表情,甚至简单的小动作来表达自己情绪的应聘者的成功率,远高于那些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的人。有一项实验:让52名人力资源专家通过观看以前进行过的面试录像决定请谁来参加第二轮面试。这些专家被分成两组,一组观看的是一个有着许多眼神交流、显得精力旺盛的应聘者的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有23人邀请这个应聘者再来参加面试;另一组专家观看的是一个很少有眼神交流动作、表现得没有多少活力的应聘者的录像,结果26个专家中没有一个人请他参加下一轮面试。
⑷应聘者的良好语言习惯。良好语言习惯不仅指不犯语法错误,表达流利,用词得当,言之有物,同样重要的还有说话方式,并做到发音清晰,语气得体,声调自然,音量适中等。
交流时,如果俚语俗话不断,“口头禅”满篇,和病句、破句一样,都是语言修养不高的表现。就拿语调来说,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当你被问到是否能完成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时,用中等语速适当提高音量回答:“我可以试试。”用慢速轻声回答:“试试吧。”这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大一样。前者表示既谦虚同时充满自信,而后者会让人感到缺乏信心、底气不足或怯场。有研究说,使用上扬语调容易给听者造成悬念,提高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能表现说话人的果敢决断,但有时也会显露出他的主观武断。再比如语速,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以及考官的注意力情况,进行调节。
◆择业要感觉好,要对其感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才能或专长。这样,干律师、当图书管理员和扫大街,就都是一样的,都叫“好工作”。而我国目前“好工作”的内涵却不是这样,它往往是“肥缺”、“挣钱不出力,出力不挣钱”和“可以以权谋私”等,因此,不管有没有兴趣和才能、本事,都去争那个“肥缺”。结果,择业难!
◆不切实际的择业期望值,是“就业难”的最大心理障碍,它暴露认知方面的缺陷。有了这种缺陷,必然会产生择业的紧张焦虑。
◆请再看看、听听如下的3个数字:
近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包括毕业的大、中学生)约有1000万人,同步下岗、失业的人大约是1400万人;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全国9亿农民中进城打工的大约保持在1亿2千万人,昆明地区就有“百万川军”之提法。面对这3个数字,也许,你还应该预测到:“复关”以后,中国的农业将受到重大冲击,种粮不如买粮,大批农民失业,一些青年农民又要涌进城市;而城市里的一些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其它经济性质的企业,特别是重工业,将在与国际的竞争中节节败退,那时将又有一大批在岗的员工下岗,加入你们的行列。这样,“再就业”的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更何况一晃,几年过去了,你的学历低,技术传统或落伍,年纪又大了,已经适应不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工作岗位了。那时,“再就业”对你来说,恐怕就只会是一句空话,至于那“好工作”就只会是一种“神话”。这权且叫做是“警世”、“醒世”之真言。
◆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症”——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青春期神经症”。
15、“吮手指、咬指甲”——
16、“遗尿症”——
17、“口吃”(又称“结巴”)——
18、“肥胖”——
19、“神经性厌食”——
20、“偏食”——
21、“异食癖”(又称“嗜异症”)——
22、“睡眠障碍”——
23、“小儿屏气发作综合症”——
24、“大脑发育不良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