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三、何谓心理疾病?(5类型41亚类224种)
截止目前,对“心理疾病”也是还没有一个严谨、统一、规范的表述。定义和分类各式各样。下面是笔者对定义和分类做的整合,并且还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心理疾病:个体大脑,或发生器质性损伤,或出现生物、生化功能失调,或在进行心理活动的时候,行为与人格偏离,对客观现实表现出歪曲的反映,如果这种损伤、失调、异常及歪曲的反映,已导致个体的行为紊乱并破坏了适应生活、认识环境、改造世界的能力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且又不能简单地用像对一般常人的方法加以纠正,或者不能按传统的医学模式进行治疗,这时便是患了心理疾病。换句话说,如果前面所表述的心理健康指标十有五成以上不合格,如果诸多症状程度较严重、持续的时间较长,简单通俗地说,如果一个人自己的心理同自己的生理以及环境都不适应,即三者失去平衡,则很可能是产生了心理问题以至是有了心理疾病。
从心理健康到有心理疾病,笔者勾勒出一条纲或轮廓:心理适应—“心理弱点”—“心理疙瘩”—“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心身疾病”—“性心理偏移”。
“心理适应”,是指心理与生理、环境的相对和谐或基本平衡。
“心理弱点”不是心理问题,更不是心理疾病。
“心理弱点”(或叫“心理弱项”)是人类的共性,人人都有,如爱听表扬的话(即使表扬得不符合事实)、追求完美、求全、过于讲究卫生(洁癖)、过于谦虚、好为人师、好出风头、事后诸葛、嫉妒、攀比、依赖、疑心重、固步自封、过分内疚、无自知之明、“拉不出圈门”、记恨与报复等表现。女人有女人的心理弱点如虚荣、好展示等,男人有男人的心理弱点如好大喜功、猎奇等。
问题不在于有,而在于如何把握。把握得好,会成为人的长项,否则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如有的女人成也虚荣败也虚荣,有的男人成也猎奇(探索、创新)败也猎奇。
心理疙瘩、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三者可归在心理冲突的范畴。
“心理疙瘩”:打个通俗的比方,是一时适应不良的小小的心结。可自我化解。处于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困惑”:是在较短时间内想不通、没能解开、不大不小的心结。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困境,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所产生的一种疑惑、迷茫的心理体验,就是心理困惑。可自我调适。心理困惑通常不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处于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问题”有三个含义:一是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的、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状态,其心境和情绪方面明显地产生波动,但思维保持着逻辑性,人格也健全。这时心理冲突、心理不适应明显,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一般可自我排解。这是狭义的说法。二是广义地说,从心理冲突到心理疾病都叫有心理问题了,用心理问题囊括所有的心理疾病。三是人们在交往发生口角冲突的时候,会损或戏谑对方说“你有心理问题”,意即“神经病”。注意:“神经病”≠神经症。“神经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横纹肌等的疾患。病因多与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出血等有关。主要表现:头痛、头晕、失语、失明、抽搐、昏迷、步履不稳或瘫痪、肌肉无力或萎缩等。常见亚种:各种颅脑损伤、感染、肿瘤、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在神经科给予相应的治疗。“神经病”很难划归于心理疾病范畴。
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三者属于心理疾病,并由轻到重作这样的排列。它们表现为行为或人格异常,但是有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区别。
“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中的轻者,它主要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出了问题,即在看问题上发生故障,打个比方,如同手表因为接近了磁场或火炉子而跑得有点儿不准,可让手表离开或改变这样的环境。所以可主要用心理辅导或辅助以心理咨询的方式面对来访者或咨客,其疗法属于支持型的模式。
“神经症”是心理疾病中的中等者,它主要是机体功能发生了故障,使“自我”有点失控、“本我”有时做主,打个比方,如同手表的发条没油了、里面进去了灰尘、好上弦或换电池了,可洗刷灰尘、搞点机油、上弦或换电池。所以可主要用心理咨询或辅助以心理治疗的方式面对求助者,其疗法属于促进或深入型的模式。
“精神病”是心理疾病中的重者,它主要是大脑器质发生了病变,“自我”、“超我”全失控,由“本我”基本做主,如同手表的齿轮坏了、发条断了,这得要修理、更换零件。所以对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辅助以心理治疗,甚至是药物或手术同亲情、环境治疗并重,其疗法属于干预或治疗型的模式。
“心身疾病”与“性心理偏移”排列在最后,不是要说明它们是心理疾病的最严重阶段,而是因为不好排序。实在要排,性心理偏移可放在人格障碍的后面,心身疾病可放在神经症的后面。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并且有时候=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有时候专指神经症、精神病乃至专指狭义的精神病。
从心理困惑到心理疾病是一个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从心理健康到有心理疾病,每个层次之间都没有明显的标准和绝对的界限,虽然理论上的指标(多为描述型的)和界线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就像云雾天气下的地平线,你无法清楚地看到天和海的连接处。所以,这里只是做一种分解或分类,便于理解而已。
说到分类,应该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1856~1926)是心理疾病分类的先驱。
说到分类,总得有个依据或标准。
心理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也很多,各有各的依据或角度。虽然它同样需要规范、统一。
心理疾病有一种分类与诊断方法是属于医学背景的,它以几个诊断分类系统为代表:
一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现行的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
二是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当今已完善到DSM-IV。
三是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当前已发展到CCMD-3。
诊断标准可分为:
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
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功能损害指标、病期指标、特定亚型指标和病因学指标等。排除标准指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和酒精、烟草等)、非成瘾物质(不产生依赖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重金属及某些食物等)滥用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笔者对心理疾病的分类,依据的主要是社会学背景而兼顾医学背景,是以症状表现的不同程度为标准而相对界定的;但在咨询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寻找症状的原因,且分为第一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一般原因和近因、诱因、导火索等。
分类或界定是手段,是为了便于对症诊治。其常见的各类心理疾病表现如下——
(一)“人格障碍”(26亚类35种)
又叫“心理障碍”、“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人格缺陷”和“类病态人格”等。“类病态人格”又有“假性病态人格”之称。指人格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因为内、外因素刺激,与常态人格模式有较大差异,明显偏离正常轨道,影响了个体的安宁和正常社交、职业功能,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生活,这样的状态、症状或这样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目前对人格障碍成因的争论很大。内部因素是指先天发育的结果;外部因素是后天的社会诸原因,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爱心的扭曲或爱抚得不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源于大脑内的某种错误连接,尤其是特定神经递质失去规律性的活动,如有时活动量大、过于活跃、过于沉寂等,都容易产生错误连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同在上面的“轮廓”中所说:主要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出了问题,即在看问题上发生故障。正因为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出了问题,所以个体本人一般不能认识或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些问题。
这里要强调一点:儿童期是人格发育的基础和关键期,如果这期间产生人格缺陷或人格组成的各个部分发生不平衡、不协调,将影响他的一生;所以,这就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尤其是自我心理调适。
有26亚类35种“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
简称“偏执型”,下同。
偏执型者其思维障碍比较突出,表现为妄想。又包括:
⑴“关系妄想”。易把别人本来是中性关系或友好表示,误解为蔑视、敌对;把周围同他无关的人和事硬看作与他有关。怀疑别人,虽无足够根据,但不太荒谬。又叫“牵连观念”。
⑵“被害妄想”。在幻觉的基础上,坚信有人要陷害自己或迫害自己的家人,甚至要去上告以至要去杀害人家。
⑶“影响妄想”。坚信有“超人”之类的外力在控制他的思想和行为,感到有某种如“红外线”、“超短波”之类的外力在刺激他的身体。感到不适,痛苦。又叫“被控制感”、“物理控制妄想”。
⑷“夸大妄想”。突然坚信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或是富翁,或是某名人的后代,能发明出什么东西来并且不达目的不休止。所以又叫“发明妄想”。
⑸“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爱上了自己,理想与现实分不清,还主动去纠缠人家。多见于未婚中年女性。
⑹“嫉妒妄想”。如认为配偶对自己不忠贞,检查其内衣,甚至跟踪要抓“现场”;容不得同学或同事超过自己。
⑺“被洞悉感”。认为自己的思想、内心的隐秘已被他人知道并扩散。又叫“被泄露感”。
⑻“罪恶妄想”。对自己犯过的小错夸大化,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罪,甚至主动到公安局自首。严重者会发生严重心理危机,以至自杀。
⑼“疑病妄想”。或身体出现一点不适、或无根据地就认为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过于关心自己的健康,但又缺乏医学知识,疑心生“鬼病”。
偏执型是人格障碍的典型。妄想患者固执,在工作、生活和社交中常与别人不和谐。敏感猜疑,心胸狭隘,长久地记仇,对谁都不信任,认为别人都是别有用心或不怀好意,过分警惕与防卫。无同情心,傲慢,妒嫉心强,看问题主观片面,“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同时又自我估计过高,总认为怀才不遇,对于工作上的不顺利、事业上的挫折和失败,诡辩、强调客观、怨天尤人,谁都不好、不对,谁都对不起他,认为“洪洞县内无一好人”。无自知之明,总认为自己正确,习惯于将功劳归于自己,将错误推给别人。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还认为别人对他不忠实。为了个人利益或自卫,到处申诉,甚至写控告信,上访,有时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还不承认自己偏执,对自己坚信不疑。对社会适应不良,易伤害周围的人,自己也痛苦。俗叫“苗子”,发展到严重地步,可导致“偏执型”的“精神分裂症”。
偏执患者有如夜行者,一直用手电筒寻找危险,自然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他设立了强大、顽固的防线,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于维持自己的“幻想神话”中,在治疗中难合作;所以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药物治疗无效,当主要进行精神分析,宜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触及他的个人神话,摧垮他的错误心理防线,然后可帮助他进行认知改变,不过,治疗会缓慢,疗程会较长。
2.“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又叫“幻想型”、“关闭型”、“内向型”)
是以与社会隔绝和感情疏远为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内向,胆怯,孤僻,偏爱单独行动,做白日梦,言行怪异,社交恐怖,情感淡漠,眼睛空洞无神,几乎没有可以体验到愉快的活动,甚至对异性的接触也不感兴趣,回避竞争,对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没有知心朋友,不能也不想同别人建立信任关系。无视公认的社会规定及习俗(但并不是要去犯罪)。一些分裂样人格的人,有与文化背景不相称或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行为,其思维与现实是分离的,被自己的幻想世界所占据。例如,与人交谈时忽然自言自语,或对陌生人发出神秘的微笑,或走路时出现某个怪异的动作,或购买肥皂时突然问售货员“这里卖不卖涮羊肉”,等等;再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一般来说,分裂样人格的人,智能良好,有的还可能会在自然科学、哲学或文学艺术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鉴于此,分裂样人格的人可以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活动或过隐居的生活。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客体即父母亲的照顾。如果过早与母亲分离,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清楚,没有安全感,产生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易形成分裂样人格。对这种变态人格的个体,主要应多加关心、照顾、支持,即采用情感、环境疗法,引导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在恶性刺激下向“精神分裂症”方面发展。
3.“强迫型人格障碍”
做事过分墨守成规,道德感、责任心过强,顾全细节、规则,却顾不过来大事,以至于无法完成任务。过于疑虑、怕脏,有不安全感,不相信自己,总有一种不完美之感。过于谨慎,反复检查核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就怕万一”,如门锁上后还要回头反复检查,担心是否锁好,写完信后反复检查邮票是否贴好、地址是否写对了等等。为工作不惜放弃闲暇娱乐或与朋友交往。过分克制,生活行为刻板,情感表达拘谨,不能体验亲密,甚至是与配偶。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就是对自己做的事不满意也要重做。有强加的令人讨厌的思想、观念或冲动闯入,容易产生处境性和期待性的焦虑,总像面临重大考验似的。自己心里也明白,是自己强迫自己,深感苦恼,可就是身不由己。给人以过分自我约束乃至作茧自缚的印象。是一种典型的“面具人格”,男性较多见。可导致“强迫症”。该型人格通常形成于幼年期,与父母管教过分严厉、苛刻有关,使孩子循规蹈矩、优柔寡断。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注意放松和听其自然,还可运用“行为矫正疗法”、“思维阻断疗法”、“认知重建疗法”、“安慰剂疗法”和“橡皮筋技术”。
4.“癔症型人格障碍”(又叫“表演型”、“戏剧化”、“寻求注意型”、“癔病性”)
好感情用事,表面上显得热情,马上熟悉,但对人情感肤浅、易变而幼稚,言与行或言行与客观事实往往相差甚远,无法深交。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过分做作夸张,通过戏剧性行为而引人注意。依赖性强,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总在不断寻找或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夸奖、许可与保护,而很少为别人着想。其生活有时就如戏剧一般,虚荣心强,喜欢挑逗、诱惑异性,但却性冷淡甚至与性无关,或玩弄、威胁别人,以此自我放纵、寻求刺激。过分情绪化,暗示性强,容易激动,高度幻想。在潜意识中,以各种幼稚的方法表达。多为青年人,又以女青年居多,女性发作时为“歇斯底里”。可导致“癔病”。
这种人格,往往是问题乃至畸形家庭的产物,即这种患者的父母是“冷漠与多情”人格类型匹配,如父亲比较孤僻、冷漠,而母亲往往情感丰富、精力充沛;父母情感的不对称、不和谐,导致母亲情感缺少宣泄渠道,而将强烈的情感,以“歇斯底里”的方式,向孩子如女儿转移即迁怒;这使女儿缺少完整母爱及稳定生活的情感体验,进而使人格扭曲,形成歇斯底里症状。
对于这种人格障碍的治疗,须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帮助患者从激情的幻想里走出来,走到现实中。癔症型人格者大都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通过“升华法”,使其投身于艺术表演,这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戏剧化人格旧词叫“歇斯底里人格”,因为男人也会戏剧化,也有癔症症状,所以现在规范为癔症型人格障碍,但还是有那么多的“又叫作”或“又译作”。
“自恋型人格”和“边缘性人格”都可视为“戏剧化人格”的变种。
5.“自恋型人格障碍”(或称“纳西斯型”)
过分地自我关心,自夸自尊,夸大自己的能力与外貌,自以为是了不起的人物,往往想入非非,沉湎于对特权、美、被爱、成功的幻想之中。强烈地需要被别人赞赏,但对别人的需要不以为然,不能替别人着想,也不理解别人的难处和苦衷。有很强的嫉妒心,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却要求别人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择手段地占别人的便宜,不考虑对自己名声有何影响。
从心理疾病角度说,萨达姆是权力至上的恶性的“自恋狂”。他家世贫寒、受继父虐待,所以他人格发育、发展畸形,养成个性孤僻、脆弱、偏执、敏感、自恋、凶残、狡猾。可见,自恋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之一甚至主要原因是少小时同父母亲“共情”失败或苦难经历所致。自恋型与癔症型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其性格外向、显得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其性格内向、情感冷漠、孤芳自赏。
关于纳西斯的传说和象征:纳西斯意为水仙花。希腊神话中说,美少年纳西斯对自己的美貌发生了迷恋,终日趴在水边得意地照自己的面容,自我欣赏,不肯离开,终于,他坠水而死,化作了水仙花。所以自恋型人格又称为纳西斯型人格。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道: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
人生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是退行到了婴儿时期。
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必须了解、认知、改变成人的那些婴儿化的行为。
“自我中心”是自恋型人格的主要表现。如在心理师的指导下,先罗列出自己讨人嫌的有婴儿期成份特别是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
①渴望得到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取偏激的手段。
②喜欢、习惯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太阳。
③对别人的丰硕成果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十二分嫉妒。
再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可发现以上人格特征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自己,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地球和月亮。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得有。
明白了这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并且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果,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所得到的。
最后,将自我告诫付诸实施,并且最好开始能有人监督或协助。
同理,上面的“癔症型”和下面的“边缘性”、“依赖型”者,都可按这样的模式进行辅导或治疗。
6.“依赖型人格障碍”(又叫“衰弱型”、“虚弱型”)
缺乏自信心、主动精神和独立能力。通过套近乎获得“依赖源”,被动服从别人的意志特别是长辈和上级的意见、主张,为讨好他人甚至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只要能找到一座“靠山”。精力不足容易疲劳,没有生活乐趣,常为小事忧虑伤感。生怕被遗弃,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甚至精神要崩溃。可导致“神经衰弱”、“抑郁症”和“焦虑症”。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心理固结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过分溺爱、过度保护,鼓励子女的依赖性,不给他们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独立自主,不能作出决策和承担工作的责任,这也会形成依赖型人格。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的人。现在的独生子女,如果教育不当,有的很可能会形成依赖型人格。可以说,依赖型人格障碍是诸多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而“重建自信”便是从根本上矫正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方法。
7.“回避型人格障碍”(又叫“逃避型”)
心理自卑,过于敏感,沉默寡言,行为退缩,不愿人际交往。面对挑战或批评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表示过分焦虑和担心。回避带有强迫性、盲目性和非理智性的特点。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或自认为无能而产生不能胜任并痛苦的感觉,一个人由于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或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形成遇事退缩的态度,产生逃避的行为,造成回避型的人格障碍。易患“焦虑症”和“社交恐怖症”。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是通过“认知改变”消除自卑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还有“强化法”、“脱敏法”等。
8.“焦虑型人格障碍”
懦弱胆怯,对任何事都表现惴惴不安,在新的情况下易发生焦虑反应,是没有正当或正常情境理由的焦虑。一般从童年起就表现胆小,怕事,敏感,怕羞,易惊恐。易患“焦虑症”。
有观点认为焦虑型人格障碍与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码事,笔者感到还是两码事,当然一些症状有交叉、有些相似之处且有递进关系。
9.“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又叫“自罚型”,又解释为“隐蔽式发泄”)
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隐蔽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一方面惯于表现出自罚的姿态,一方面惯于隐藏内心的愤懑和仇恨。
对作错事主动认错,甚至不是自己的错也往自己的身上拉,目的在于保护自己。
违拗(ao,去声),软顶着,消极抵抗,常用的方式就是没有反应,其实,没有反应,就是一种最明确的反应,它可以代表厌恶、拒绝、蔑视等负性情感,这是一种无声、但却是十分有效的攻击;或对分配给他的事情,当面答应,唯唯诺诺,内心却充满抵触、敌意,在想方设法拖拉敷衍,常常找借口故意把事情搞糟,或事情搞糟之后总能找到借口、理由,声明自己已经尽力了,甚至你越是批评他,他出的问题就越多,其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
被动攻击模式是有害的,但是,被动攻击者也是家庭或单位不良环境的受害者。这些人的父母或领导往往管教比较严厉,他们只能默默抵抗。
有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学习成绩较低、人际关系较差、过分自卑等,也容易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要改变被动攻击型人格,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父母或领导改变那种严厉的管教模式,二是被动攻击者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适当表达自己的负性情感。
10.“情感型人格障碍”(即“情绪不稳型”)
以情绪和心境的困扰为特征,包括“高涨型”和“低落型”。高涨时,“欣快”,乐观振奋,扬扬得意,病态喜悦,有夸大倾向,是“神秘的欢乐”,无根据地面露笑容,因与客观无联,所以无感染力;好交往,急躁,不知疲倦,计划未经深思,做事往往有始无终,自我评价过高。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低落时,内心忧伤,情绪抑郁、悲观,愁眉苦脸,精神不振,自感精力不足、困难重重、无能为力。临床多交替出现成“混合型”或“循环型”。有提法“情感型人格障碍”又称为“心境障碍”,笔者认为是属于(!)“心境障碍”,因为癔症型、自恋型、边缘性、环性、亚抑郁性、轻躁狂性和情感型等都属于心境的范畴,都是以情感改变为基本特征的障碍。情感≤心境。当心境达到“抑郁—躁狂”双相障碍时,易患“双向性人格障碍”乃至“情感性精神症”。
此外,婚恋的固结、滞后、理想化、宁缺毋滥,也属于情感性人格的范畴。
遗传、心理和社会因素都有可能是情感型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从心理调适角度说,当以预防、养生为主,采用情感、环境和中医疗法辅导或治疗,指导患者学会用自控法、自我暗示法加以调节。
11.“边缘性人格障碍”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向和明显的冲动性,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基本特征。其“认知图式”是两极性思维,把事情看得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无法将好与坏两极折中,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高度冲动性,心境喜怒无常地变更,过度敏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其情绪变化时而变得反常,时而恢复正常。行为也不稳定,既想依赖又充满敌意,很难信任别人,生怕被人抛弃,忽热忽冷,一会儿可以跟别人好得不得了,将别人理想化,一会儿则会翻脸不认人,与人分手,强化世上无人值得信赖的信念。因此,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以至人际关系紧张,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常做出一些无法预料、不可思议的言动,但挫折阈限又很低,对自己的愤怒难以控制。任性,自我同一性、价值观、自我形象、长远目标等迷惑或紊乱,不能正确地判断、对待自己。有时感到这是在自我毁灭,有自伤行为、自杀企图。常常感到孤独、沮丧、抑郁以及害怕独处,长期感到空虚、焦虑和厌倦,感到处于危机状态中。不会自我安慰,为了避免空虚、孤寂,可能会随意与异性发生性关系,以排解之。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也遭受很大影响,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容易引起神经症、精神病症状发作,其中70%之多的边缘者是成年女性。一些女性患者缺乏自我边界,分不清自己对丈夫有依附需要还是有分离需要,会因为搞不清楚自己对丈夫是爱还是不爱,而与他人胡乱发生婚外情,然后又忏悔般的把隐私和盘托出,这使丈夫痛苦不堪。
关于产生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原因:一是不少边缘人格孩子的病理气质是天生的,多由基因决定。二是个体在童年期最怕的就是分离、抛弃,尤其是与母亲的分离和被母亲的抛弃。边缘人格青少年后天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强烈和持续的恶性刺激,会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或先天性障碍的恶化。他会通过攻击性的情感投注父母,甚至通过歪曲父母的形象来保护自我或报复父母。三是成人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大都诉说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有冲突,主要是情感虐待和被忽略。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中有33%的人在童年期受到过性虐待,50%的受过体罚。同时也发现,大部分成人患者都经历过分离事件,如离婚或亲人死亡。四是还发现,边缘者的父母多有精神疾患,特别是患有抑郁症、物质滥用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等。这对边缘者,或是先天遗传因素,或成为后天负面影响因素。
由于其症状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性的,由于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所以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或者诊断为其它型人格障碍,抑或诊断为某种神经症,甚至是精神病。
因此在治疗上注意:对伴有自伤、自杀行为者,可首先建立和维持一种治疗性的联盟,即将自伤、自杀行为作为主要的治疗内容并以契约的形式定下来;对幻觉、妄想明显者,除了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少量药物的配合,包括“安慰剂”;对自我功能、承受力较差者,可以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对自我功能较好、有一定承受力者,可考虑进行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但是,对此治疗将是非常艰难的。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近20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有较多研究的一种人格障碍,现在在我们国内很少有把患者理解或诊断成该人格障碍的。
有几种提法更增加了对该人格障碍的理解和诊断上的困难:“边缘状态青少年”、“边缘性人格障碍症”;因为该人格障碍处于神经症与精神病的边缘地带,故为“边缘性人格障碍”;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比其它人格障碍严重,所以属于神经症类,可叫“边缘性神经症”或“边缘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目前,有关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在精神病学界有颇多争议,喜欢或认同这种诊断的人大概满眼看过去是“郁郁黄花,无非‘边缘’”,讨厌或不认同这种诊断的人多数是抱着“本来无此物,何处下诊断”的态度。而笔者认为,可以分类成人格障碍的一种,但它再严重毕竟属于“障碍”的范畴,当它严重得发生质变,那时再定它或为神经症类的“强迫症”、“抑郁症”、“癔病”或为精神病类的“精神分裂症”等也不迟。
12.“环性人格障碍”(又叫“循环式”)
对外界事物颇感兴趣,多动,好交往,富有同情心。但心境不稳定。有时开朗热情、思维敏捷、积极进取、喜悦乐观,有时则郁郁寡欢、情绪消沉。可无端地突然抑郁或兴高采烈,历时数日至数周不等,使这两种看起来差距极大的人格特征同时存在于一人身上,如此循环交替。易患躁狂症或抑郁症。许多有天赋和创造力的成功人士都有这种人格表现,他们应当注意在抑郁、悲观情绪出现的时候,在心理师的辅导下进行调适或排解。
这种情绪兴奋与情绪低落的循环或交替,并非外部因素引起或外部因素仅仅是导火索。探讨环性人格障碍的成因存在着很大的争议。遗传以及神经系统与代谢功能的平衡失调可能是主要原因。除了药物,环境与情感疗法显得很重要。
情感型、边缘性和环性人格这三者有些相似之处且有递进关系。
13.“冲动型人格障碍”(又叫“爆发性”)
以情绪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爆发性、失控性为主要特点。发作一般没有先兆;发作时不考虑后果,意志薄弱,不能自控,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好争吵,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指责时,因此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伤己,以至伤人;发作之后能认识自己不对,感到懊悔;间歇期表现正常。易导致“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4.“攻击型人格障碍”
指主动攻击型。该型患者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或驱力,情绪急躁易怒,性格鲁莽,盲动,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呈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动。其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感到欣快、满足或放松。有的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但这并不能防止再发。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这种人酗酒,经常变换职业。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介于“冲动型”和“反社会型”之间,有过渡的性质。
该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有报告指出,小脑成熟延迟,中脑电波有异常,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二是心理原因。如对男子汉角色的错误认同,自尊心受挫而形成“挫折攻击”甚至迁怒,对自卑的加倍或歪曲补偿等。三是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环境或教育方式有较大关系。无论是溺爱型还是专制型的家庭,长期郁结就要发泄积怨,受到限制容易选择“还击”的行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恶劣家长的攻击行为。四是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少年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价值观也易使年轻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其治疗方法,注重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鼓励青春期的孩子独立反省,完善自我;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孩子体内的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从而使其健康成长。另外,对求治者可运用行为治疗的技术系统进行脱敏。
1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叫“悖德型”、“社会病态”、“精神病态人格”、“品行障碍”)
冷酷,粗暴,撒谎,逆反,任性,欺骗,易激惹,自我控制和“幸福延迟力”很差。有着严重的情绪爆发性和行为冲动性,仇恨他人他事,明知故犯,挑起事端,不顾社会公德,妨碍公众利益,危害性很大。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到内疚,缺乏羞愧和责任感,虽屡受惩罚,但屡教不改,不能吸取教训。这些人中以男性较为多见,不少的还在婚前虐待小动物(但不虐待尊重他的弱者),婚后虐待妻子和孩子。该人格障碍一般是出现在少儿—青年期。如少年时期出现偷窃、逃学、离家出走、反抗权威;青春期过早有性行为,常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酗酒,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据研究,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或是养子,或先天体质异常,或处于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还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没有较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据调查研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肯定违德违纪,常常导致违法,有可能导致犯罪;但犯罪率并不很高,因为他们当中许多人虽没有道德水准但有法律意识;即使犯罪,也是突然进发,而不是在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下进行的。
目前,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且疗效不明显;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也没有什么明显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环境疗法”、“情感疗法”及“认知改变疗法”以至“厌恶疗法”、“电击疗法”有一定疗效。到了严重违法、犯罪时,那就是少年工读学校和成人劳动教养范畴的事情了,而环境疗法及情感疗法则成为辅助疗法。
笔者感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并不少见,但他们一般却集中在少管所、劳教所或看守所!大都是在触犯法律以后,在受到法律制裁时,精神科医生才会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心鉴定他们;而却不是事先在心理科或精神科辅导、治疗他们!
冲动型、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三者有交叉之处且为递进关系。
还有一些提法如下,但可能在以上的15种中包括了,或成为其亚型、变种。这里也罗列出来,基本不做介绍。
16.“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17.“易反应性人格障碍”。
18.“亚抑郁性人格障碍”。
19.“轻躁狂性人格障碍”
持续轻度心境高涨,运动量增加,社交活动增多,自觉体力和精力旺盛,表现出很有幸福感、话多、过分亲密、性欲增强及睡眠需要减少,但尚未达到明显扰乱工作或被社会拒绝的程度,没有幻觉或妄想。
20.“双向性人格障碍”
心境障碍有单相型(只有抑郁)及双相型(抑郁—躁狂—抑郁)。单相型是重复性的抑郁发作。双相型发作周期较短、频率较高,常以抑郁作为首次发作。特别是躁狂发作时,中医和民间称之为“癫狂”症状。
21.“混合性人格障碍”。
22.“支配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的另一个极端,变态的“领导者”。这往往是领导者的“职业病”;这在一些已婚的女性身上也表现突出,她们把丈夫也当作儿子来支配,把儿子也永远看成是未成年人。
23.“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当前,在我国城镇青少年中,很多人表现出一种不健康的人格发展倾向,其中有些人的人格发展严重不良,形成一种独特类型的人格障碍。我国一些医学心理学家命名为“不成熟型人格障碍”。这些青少年自幼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宠爱,生活优裕;情感幼稚,依赖性极强;他们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是家中的“小太阳”,稍不如意,则激惹、暴怒;他们缺乏道德感、责任和义务感,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他们不讲道理,不遵守社会公德,甚至胡作非为;他们不善于与人相处、不珍惜友谊;他们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他们适应能力差,习惯于让别人照顾自己,如果处境不良或遭受挫折,则容易自暴自弃,或轻率自杀,或伤害别人。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至少部分与父母长辈溺爱、过度保护、包办代替的教养方式有关。只要这种环境不能改变,治疗则非常艰难。
24.“多重人格障碍”
如笔者接触到一位成年女患者,她是依赖、偏执、支配、癔症诸型并存。首先是依赖型,表现在最表层,这使家人烦之;后来发展成偏执型,这使家人烦而怕之,继而开始支配别人,不但是她的丈夫、子女,还包括大家庭的成员,这使大家怕而远之;当周围的人不买她的帐以后,开始出现癔症症状,又到了更年期,这搅和得大小家庭不得安宁。非常难以辅导和治疗。
25.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26.其它型的人格障碍。
说明:
以上所提“型”、“性”、“样”、“式”、“化”等,都是一个意思,提法、解释之多、之不一,多是因为翻译的缘故。
另外,人格障碍严重之后有可能发展成“神经症”,障碍与障碍、病症与障碍之间形成包含、重叠、交叉、递进、变异、延伸的关系或多症状并发、共病的情况,这是不同研究结果包括不同时间的临床诊断或分类局限性的缘故。
因此,想完整而系统地列出每一种障碍的特征定义、临床表现、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就非常困难。特别是治疗方法,也许这是在咨询与治疗实践过程中的事情,参见《心病还须心药医》一书。
(二)“神经症”(7亚类50种)
又叫“功能性神经症”、“官能性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症”,早些时候叫“精神神经症”(精神神经症是弗洛伊德对“癔症”、“强迫症”和“恐惧症”的称谓),全称“神经官能综合征(症)”。
神经症是精神活动的能力受到削弱或有了障碍,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是一组轻度的大脑功能障碍或失调的总称。神经症患者人格较完整,有自知力,意识清楚,一般不会把病态的主观体验、幻想同外在的现实混同,行为虽然有些负面影响,但通常保持在社会接受的限度之内。有病痛感,器质未受损,无明显的人格瓦解现象。只是自知力不完整,内抑制功能减弱。
“植物性神经”,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管理下,由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种功能相对的神经双重支配着,这两种不同功能的神经既对立又统一,从而保持着机体的机能相对平衡,使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症患者不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就可能会心理有冲突,情绪不稳,躯体不适,回避困难,逃避现实,适应性、防御性差,总之临床表现多样。
神经症起病多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即“心因性”),具体病因难以准确查出。主要是由支配器官的神经系统的失调、紊乱引起的,组织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叫功能性疾病或问题,但少数也有轻微器质损害的问题,产生神经症的原因还有基因、睡眠、食物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是青少年易得。
如果说人格障碍一般从早年开始,那末,大多数神经症是在人格形成之后发展起来的。
“生理心理学”告诉我们,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刺激和损害,均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神经症。
若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失调,则躯体—器官—内脏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症状——
一是躯体:虚弱、倦怠感、疲劳感、发热、肥胖或消瘦、颤抖、手脚发冷等。
二是精神:不安、紧张、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意志力薄弱等。
三是肌肉与神经:头重、头晕、头疼、腰酸背痛、手脚发麻等。
四是循环器官:心悸、心慌、脉搏不规律、高血压、浮肿等。
五是呼吸器官: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气喘、咳嗽、打嗝儿等。
六是肠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腹痛、便秘、胃有重压感等。
七是皮肤:多汗或无汗、引起皮肤炎、过敏、脱发等。
八是泌尿、生殖:尿频、夜尿、阳萎、更年期障碍等。
九是耳、鼻、眼、口:耳鸣、目眩、神经性鼻炎、流鼻血、唾液分泌异常等。
十是主观体验与行为反应:好幻想,自我评价偏离常态,社会交往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等。
当然这是一种机械的分解。
根据以上释义和症状描述,神经症患者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心理冲突:患者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知道这是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折磨自己,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或病态的,但就是不能解脱。
二是精神痛苦:喜欢诉苦是神经症患者普遍而突出的一个表现,能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
三是持续性:神经症是一种持续性较长的精神障碍或失调,不同于一些短暂的心理困惑或障碍。
四是妨害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患者心理冲突中的两个对立面互相强化,形成恶性循环,日益严重地妨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正常进行。
五是没有躯体疾病作基础:患者虽然有诸多的症状甚至有躯体化现象,但没有相应的躯体疾病与之相联系。
六是患者一般会主动求治。这是与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患者的重大区别之一。
因此,在辅导与治疗上,对于神经症则主要是使用广义的心理疗法包括心理量表进行辅导、咨询和治疗,使用“安慰剂”进行暗示,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辅之以药物(西药)做狭义的治疗。
有7亚类50种“神经症”:
1.“神经衰弱症”
神经活动机能失调,表现易兴奋、“易激惹”、疲累、烦恼、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快感缺失、灰心丧气等症状,又伴有较轻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也伴随着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往往还对外界刺激敏感,产生怕声、怕光、怕冷、怕热尤其害怕嘈杂环境的反应。总之是精神疲劳和躯体虚弱两类主症状。通常称“神经衰弱”,也有叫“精神衰弱”的。
神经衰弱是由于患者不能适应外部恶性“应激源”的刺激和不能客观认知、评价自己的价值所致,因此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进而产生有害心身健康的负性情绪。
病程至少3个月,一般是6个月。
辅导与防治:
一是改变认知,提高自信。
二是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机体的自我防卫能力。
三是培养诸多的兴趣。
四是保持积极的情绪。
五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六是坚持体育锻炼。
七是注意劳逸结合。
八是进行放松训练。
九是补脑安神的中药调理,使用“安慰剂”,慎用抗抑郁药。
十是忌烟酒及胡椒等辛辣刺激之物。
强调与说明:神经衰弱症状≠神经衰弱症,因为焦虑症和抑郁症也有神经衰弱的一些症状,但它们三者还是有区别的。同理,失眠症肯定有失眠症状,但不能因为有失眠症状就肯定是失眠症,因为神经衰弱症中也有失眠症状。关于症与症状的区别、诸症症状的交叉或重叠,下同。
2.“恐怖症”(也叫“恐惧症”,全称叫“恐怖性神经症”,关于简称以下诸症同之)
对某些事情尤其是特殊情境,会产生十分强烈的持续的恐慌、害怕的感觉。情绪与情境极不协调。所怕的情境或客体,多是并无危险、并不值得可怕的人和事或多数人喜欢的、常人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患者却高度紧张,每每出汗,极力避开。恐怖症患者自己也明知这种恐惧过分、不正常并且无必要,但就是不能自制且无法摆脱。其社交功能受损害是重要特征之一。
恐怖感是非理性的,因为害怕的主要原因存在于本我,而不是客观环境。因为人们好奇或猎奇,所需要的往往正是所恐惧的东西,或者是象征恐惧的东西,所以恐怖对象的诱惑可以满足本能的需要。
描述恐惧的词汇很多:害怕、担心、担忧、犹豫、胆怯、困扰、忧心忡忡、沮丧、惶恐、恐慌、惊恐不安、惊慌失措、惊吓、畏惧、战栗、烦恼、焦虑不安、不安全感、大祸临头感、末日将至感等等。这足可证明恐惧的普遍存在。
又可分为13种:
⑴“社交恐惧症”。也叫“恐人症”,见人脸红(赤颜、赤面),无论生人、熟人,于公共场所特别是拥挤的广场怕羞、怕人多、怕被别人注视、怕与人对视(“广场恐怖症”),当着他人的面不敢讲话、写字、进食、入厕,或出汗、心跳、心慌、震颤、恶心、呕吐、眩晕,可因恐怖而回避亲友,甚至恐怖至极而晕倒。
这种害怕源于儿童早期,且严重到足以引起社交功能的紊乱。对于社交恐惧,一般说,聪明的、敏感的、有些神经质的人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而这类人恰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受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地位低及单身者患病率也较高。
有观点认为,社交恐惧是人类独有的奇妙现象,在动物世界里是看不到这种现象的。在动物世界里,如果它们彼此排斥,也多半是为了生存的疆界、领地、食物与配偶,或者喜欢独居的习性,因此动物这样的排斥是朝外的。而人类的社交恐惧看起来是对某些人的排斥,实质上却是朝内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排斥。此观点很有意思!可能是因为动物没有文化,只对重大危险产生恐惧,而不会因为一般危险甚至不是、没有危险的因素产生社交恐惧。可供参考。
⑵“空间恐怖症”。空间如旷野、闭室、电梯、地铁、桥梁、隧道、深渊、高处(“恐高症”)、飞机等。
⑶“自然现象恐怖”。如打雷、闪电、黑夜、波涛滚滚等。
⑷“动物恐怖症”。对某些常见或一般或并不可怕的小动物的恐怖,如害怕猫、老鼠、狗、鸟类或蜘蛛等昆虫。
⑸“疾病恐惧症”。不可思议地怕脏,怕细菌感染,怕得某种可怕的疾病,甚至与别人握手还要戴上手套,怕死亡等。
此外——
⑹“学校恐怖症”。参见《亲子师生沟通》一书。
⑺“性恐惧”。惧怕性生活,以女性居多。
⑻“物体恐怖”。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如怕尖锐物件、红色物件等。
⑼“流血恐怖”。害怕鲜血,即使是见到别人受伤而流血。
⑽“注射恐怖”。主要指成人,应该排除少儿的怕打针。
⑾“单纯恐怖”又称“特殊恐怖”。单项、单一、单纯、特殊,限于特定场合。如恐高、性恐惧、流血恐怖、注射恐怖等都是单项恐怖。
⑿“泛化恐怖”。开始只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人或事发作,后来恐惧泛化、发散到很多人或事上。
⒀其它型特殊恐怖。
辅导与防治:对社交恐惧的治疗主要不是针对恐惧本身,而是注意如何面对恐惧,找到恐惧的原因,克服对社交环境或对象的回避行为。一是重新建构认知,坦诚接纳自己,承认自己不善社交,允许自己不完美;二是采用系统的“脱敏疗法”,渐进的“暴露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三是深呼吸等各种放松训练。后两者属于行为治疗。精神药物治疗从略(下同)。
3.“强迫症”
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想法、情绪、意识及言动的反复存在或出现,而自己又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有痛苦体验。它常常以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它的反复出现,越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越感到紧张和痛苦。这是自己强迫自己、不由自主,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强迫症”会影响到社会功能,导致与他人交往的困难和无法正常工作。“强迫症”患者是不敢相信自己,所以会主动求治。但“强迫症”是比较棘手的临床问题,因为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完美主义个性倾向。人太认真了会变傻。他们过分认真地追求规则和逻辑,于是,规则和逻辑把他们给变傻了。
又可分为12种:
⑴“强迫观念(或思维)”。包括——
①“强迫性穷思竭虑”。一些较为固定的观念在大脑中反复出现,或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想法,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甚至老去想一些毫无意义且不可能得出结论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思考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②“强迫性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并感到紧张和苦恼。如看见“和平”二字,马上想起“战争”二字。
③“强迫疑虑”。对自己做的事不相信、不放心,事先犹豫事后回头。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非要反复核实不可。如出门后怀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多次回去检查,不这样则感到焦虑不安;这样了,还是感到焦虑不安。
④“强迫回忆”。对自己已做过的事包括无关紧要的事,无必要地反复去回忆。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
⑤“强迫联想”。听见或看见某一事物,就会出现与这事物有关的联系并为之紧张、恐惧和痛苦。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
⑥“强迫意向”。有做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心理体验。
⑵“强迫行为(或动作)”。包括——
①强迫性仪式动作。做重复、无效、象征性的、刻板式的动作,若稍有差错或被人打扰,又重来。也是痛苦的心理体验。
②强迫洗涤。强迫性洁癖,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脏”,明知已洗干净,却又认为老没洗干净。
③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④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否则感到不安。
下面是笔者治疗强迫症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个强迫性穷思竭虑的案例——《原来强迫症的原因是因为曾经失恋》。
云南某大学二年级一男生P在电话中对笔者说他患强迫症已4年多,多处、多次治疗均不见疗效,情况似有加重之感。问笔者有否良药可治愈?语气中带有怀疑或瞧不起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成分。笔者回答说:这不敢保证。需要确诊并找到患病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这样,良药不成问题,治愈也很有可能。
第二次的通话,似乎是一个重复或强迫动作:P还是那样的问话,笔者还是那样的回答。然而个案咨询预约成功。
事件摘要:原来P同学在初三与同班一女生Ch相恋,到了高一,两人分到两个学校,见面的机会少了。一次,P去找Ch玩,发现Ch“另有新欢”。Ch递过一个纸条:“以后我们的关系就像刚上初中时那样。”当场他感到非常意外却没能问出口。事后总认为不在情理之中,心中非常痛苦,想不通,Ch为什么竟忘记他们曾经“山盟海誓”。他不甘心,有一次拦住Ch的去路,问她为什么要背信弃义?Ch当场没有给予答复。事后他收到她的一封信,信上说:“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因此就没有必要追问到底。我们的关系就是这类的事情!”P失恋了。但他“化悲痛为力量”,终于高考成功!
然而,伴随着他的刻苦学习,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他从高一到现在大二,从偶尔到经常,问老师、同学甚至是社会上的其他朋友,关于“为什么”和“到底是……还是”的话题: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起?为什么没有永动机?为什么地球能把人类和万物吸引住?为什么人要读书和吃饭?为什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到底是……他的问题,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勤学好问,后来发现他问的问题要么没法回答,要么不需要回答,要么是无解的问题。于是,大家开始怀疑这是一种病态。后来有人就干脆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这就回到上面电话预约中谈到的问题。
分析:P的潜意识在不断地问女方:“你为什么不爱我了?你为什么……”可是经过前意识层,却被阻挡。经过伪装、掩饰,投射进入意识层,成为:“为什么宇宙无垠?为什么没有永动机?为什么……”从此种下“为什么”的“心结”,就这样产生了强迫思维症状。
笔者测试诊断是观念性强迫症,并认定高一的那次“失恋”就是形成强迫症的原因,就是那个情结,强迫着P同学不断地发问“为什么”和“到底是……还是”。P同学听了,感到非常震惊!这是P在意识层面所没有发现的,并且他说,这也是以前看心理医生,谁也没有提到的。
具体的辅导和治疗从略。
案例二:
有位强迫症患者在某医院精神科接受药物治疗,却又问笔者:“长期服用氯丙咪嗪和氯硝西泮药,会有什么后遗症?”
笔者却换了个角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笔者在介绍了强迫症的定义、强迫症等神经官能症的性质之后,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强迫症是心病,所以还需心药即心理治疗。对强迫症的辅导或治疗可以采用如下的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可分为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思维阻断疗法(配合橡皮筋技术)、生物反馈疗法、厌恶疗法、暴露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环境疗法、亲情疗法、森田疗法、暗示疗法、替代疗法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同时还可多参加文体等集体性活动,从事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体验人生的乐趣,以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灶。因此,笔者认为辅导与防治这类病症85%的可不用西医药物治疗。
具体的操作过程从略。
4.“焦虑症”
过度的担心和忧虑,出现持续性精神紧张和发作性惊恐状态即慢性、急性两种发作,同时表现出精神运动性的不安和躯体不适感。
其临床表现:
躯体症状——头晕、头痛、耳鸣、心跳心慌、胸闷、窒息感、出虚汗、口干、哽噎、食欲不振、腹胀、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尿频尿急、肌肉疼痛、疲乏无力、身体震颤、睡眠障碍、阳痿、早泄、性欲缺乏、月经紊乱等。
精神症状——紧张、烦躁、惶恐、易激惹、过分警觉、心烦意乱、提心吊胆、坐立不安、踱来踱去、怕黑、怕吵、有时怕但又不知怕什么、不能忍受普通强度的噪音、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力下降、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示担忧、有大祸临头末日将至之感等。
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其焦虑与惊恐表现往往并非由实际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不安与惊恐焦虑的程度往往同现实情境不相称。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又可分为7种:
⑴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发作来得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一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者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一个月。表现烦躁,过敏,心悸,血压升高或下降等;有的表现为血管的“迷走反应”,如头昏晕、恶心、口干、出汗等;还有的表现为“过度换气综合征”,如虚弱、呼吸困难、有窒息感、手足痉挛等。
⑵慢性焦虑发作。广泛性、持续性,时间较长至少达6个月以上。表现为病态的烦恼心情,过度紧张,呼吸困难,易疲劳,运动性不安,肢体麻木,心悸,胸痛,背痛,胃部不适,腹泻,便秘等。
此外——
⑶道德焦虑。对“超我”的焦虑。人们害怕违反长者标准或社会标准。道德焦虑主要是来自个体内部的威胁。
⑷现实焦虑。对“自我”的焦虑。一个不友好的人或认为是不友好的人老跟在自己的后面,这是现实焦虑的一个实证。这一焦虑直接来自外部世界,焦虑情绪与情境相符。
⑸神经质焦虑。对“本我”的焦虑。当个体害怕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或本我并会做出将会受到权威惩罚的事情时,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主要也是来自个体内部的威胁。
⑹杞人忧天式焦虑。对未来可能发生或尚未发生事件的焦虑。
⑺时间紧迫焦虑。时间感是人自己造出来的——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倒计时。人生苦短!活一天少一天……
但以上表现或发作,心电图均未发现问题,也无器质性病变。
病因有家族遗传性,有本人肌体的焦虑素质,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如人过半百但事业无成,紧走赶上穷,慢走穷上赶,心里发慌)。
辅导与防治:运用认知改变、思维阻断、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和自我暗示等方法、技巧。
5.“抑郁症”
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负性精神状态,是在强烈的挫折或长期持续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适应不良情绪。使人苦闷、烦恼、孤独、沮丧、焦虑、自卑、自责、自罪、疑病,变得思维迟钝、思路阻滞、联想困难,失眠或睡眠过多,伴有精神运动性的激越或迟滞症状。
抑郁症患者往往是脸色阴沉,没精打采,愁眉不展,与环境格格不入,其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意志薄弱,不思进取,脾气不好,或急躁易怒,或情感淡漠,对什么都没兴趣,既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做事,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宁愿闭门索居。另外还有一种“隐形抑郁症患者”,这种患者表面上看起来谈笑自如,若无其事,笑脸迎人,但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向他人述说内心的事,把自己的“真”包上好多层。
于是,对抑郁症可归纳十个症状特征:
一是记忆、愉悦、兴趣减退以及食欲、性欲不振;
二是精神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和学习;
三是自我评价下降,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四是悲观忧伤,情绪低落,内心空虚,意志消沉;
五是优柔寡断,作出决定的能力降低;
六是言语和各种活动明显减少;
七是孤单无助感,无力自拔,又不愿与人交往;
八是觉得病情严重;
九是认为生命没有价值,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人生绝望,有自杀的念头甚至是行为;
十是病程在半年以上(有种观点是在两年以上)。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亚类之一,但发展严重便有可能导致“抑郁型”的“情感性精神症”即“精神病”。
又可分为11种:
⑴重性抑郁症。即狭义的抑郁症。
⑵慢性抑郁症。
⑶单相抑郁。
⑷双相抑郁。
⑸继发性抑郁。
⑹亚综合征抑郁。
⑺反应性抑郁症。
⑻隐匿性抑郁症。
此外——
⑼儿童抑郁。
⑽更年期抑郁症。
⑾老年期抑郁症。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类似痴呆。
抑郁症是反复发作、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和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急性抑郁病愈后,间歇期症状并非全部消失,有的患者仍处于慢性、轻型疾病状态,社会活动能力未能恢复到病前水平。这与年龄、家族史、长期环境适应不良、躯体疾病、缺乏社会支持、治疗不充分等因素有关。为此,应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适应社会环境的信心与勇气,指导其生活、工作和学习。抑郁症的发病与情感因素的关系很紧密,中医认为因“七情”或“五情”过度所伤,所以在疾病的缓解期要充分做好心理治疗工作,帮助患者摆脱心理压力。
抑郁症状与外界环境相符合,有因果关系,所以能感染人、让人同情。
可以对“抑郁”作这样有意思的解读:是个体在痛苦、无奈时想要得到帮助而不需要直接企求他人的最有力、最有效的表达方式。选择抑郁和焦虑可以控制别人,引起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同情、安慰、鼓励和照顾以至原谅。如一个人下岗失业后,选择抑郁、害怕和得病,这比选择找一份好工作要容易、简单、痛快得多。既然患病可以“受益”,有“好处”,那末,要改变抑郁者的抑郁行为或自我防御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认知偏执的患者。但面对现实,从本质上看,这种行为或自我防御既不能保护得了自己,对他人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个体还是需要接受辅导与治疗。一般说,许多患者会主动求治。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一是遗传与家族史。
二是生物生化的因素及神经内分泌的原因。
三是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对无序竞争、分配不公的社会现象的责怨、攀比。
四是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五是心理方面的原因。
六是中医的“肝胆郁结”。
七是也有其它一些非心理的因素,如一些药物的副作用、甲状腺问题、患糖尿病、患癌症、节食减肥、缺乏运动、日照不足、营养不平衡、女性经前综合症和内分泌紊乱等。
据国际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全球,抑郁症在神经症的亚类中、在精神疾病种类中的发病率最高。世界上约占8%~18%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被诊断为“有抑郁症的经历”,易发于青壮年,并且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是男性的两倍,白领高于蓝领、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城镇居民高于农民。有临床诊断,10%~15%的抑郁症患者面临自杀的危险,80%的自杀者死前几个月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在性格方面,抑郁症患者多为“内向型”的个体。当患者有“三无”即感到无望、无用和无助时,就有可能自杀。
台湾的三毛、香港演艺圈里的张国荣、韩国演艺圈女星李恩珠等,就是这类心理疾病的患者。他们都选择了自杀。
抑郁是文化派生出来的,是因为人生哲学出了问题——“痛苦的哲人”,面对浮躁的现实,当攀比不能实现时就容易产生抑郁。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则不会抑郁,更不会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目前,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中国也是如此。2003年10月10日是第1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预防抑郁影响每个人。
辅导与防治:
理性情绪疗法。
认知改变疗法,培养积极乐观的信念。
认知行为矫正疗法,增加正强化的行为,参与社交,做放松训练。
自我控制疗法,树立目标,提高毅力,增强意志,坚持下去,努力实现。
森田疗法。
气功疗法。
疏泄疗法。
音乐疗法。
积极生存疗法和生活意义疗法。
人际交往疗法,让患者主动与人交往。
支持性疗法,社会也要给患者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环境疗法和情感疗法。
心理危机干预,警惕自杀。
这些疗法可能有交叉或重叠。
抑郁症,中医文献中为“郁症”一类。
对一些抑郁症患者,还要给他服用药物,否则,他不相信光凭几句沟通的知心话,病就会治好。
笔者这里说的是中药和一些安慰剂。
药物如“中研国药”系列——“夜舒宁”、“脑乐静”、“安神胶囊”、“解郁安神颗粒”等。这类药以营养、调理精神为主,能营养脑细胞,激活体内疲惫神经,对心脏和胃肠功能紊乱进行调理,达到养脑安神、镇惊克忧、交通心肾、健脾益胃、养阴清火、舒肝解郁的效果,从整体上调整“五脏”与“五情”,使其得到阴阳平衡;其中有的药还起到安慰剂的效用。
安慰剂疗法(如服用维他命B)和自我暗示疗法(如早上照镜子)。
除了中成药,中医的“药膳”(“食疗”)、“中药代茶饮”(“饮疗”),均有养心、滋阴、健脑、安神之功效。
神经衰弱症—焦虑症—抑郁症有交叉和递进关系。
6.“疑病症”(又叫“疾病臆想症”)
是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了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观念为主导的神经症。个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认为自己的躯体患了某种大疾病,感到苦恼和呈现焦虑、抑郁状态,对“病”的疑虑和担忧占去了人生的大部分精神生活,对“病”的恐惧有“弥散性”,亲自查阅医书,反复跑医院不断诉说、求诊,并对医生“无病”的诊断不相信。
有些时候,个体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障碍不足以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或程度,或个体的痛苦与主导观念同现实不符,也属疑病症。
疑病,就像火镜聚光在皮肤的一个点上,通过负性的强化和消极的暗示,无病也成病,烧纸竟引出“鬼”了。
对于疑病症患者,你说他有病,他害怕;你说他没病,他不信;你说他装病,他跟你急。
辅导与防治:认知改变疗法、思维阻断疗法、行为矫正疗法,辅助以安慰剂疗法和自我暗示疗法。
7.“癔病”(又叫“癔症”,早些时候叫“歇斯底里症”)
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不良暗示(包括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的症状表现非常复杂,既有躯体功能障碍又有心理症状显露。多表情外露,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情绪化,易激动,喜夸张,好妄想,有幻觉,暗示性强,做白日梦等。
该症多见于乡村,且女性多于男性。癔症患者有时也会以有目的性的“癔症发作”来取得家属或亲友的特殊照顾。为了引人注意,有者甚至不惜伤害身体(如自伤或玩弄自杀)和不顾个人尊严(如放纵的戏剧化表演)。患者以此弥补生活中的挫折与不愉快。因“歇斯底里”患者常常会出现躯体化表演,所以往往会被“戳穿”是“装病”。
早些时候,医学界一般把歇斯底里看作是一种“伪装”或“拟态”,往往把歇斯底里症看作是妇女病,将其诊断为“子宫的倒错”或说由Yindi
的病症引起。后来有弗洛伊德等研究者确定歇斯底里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因为后来发现男性也有患此症状的,因此认为“歇斯底里症”的提法逻辑性不够严谨,所以规范称之为“癔病”或“癔症”。
癔症,是易感个体受到心理刺激与挫折之后,其不安的冲动、不满的情绪,经由“转换作用”表现于身体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或为“分离性障碍”或为“转换性障碍”。造成感觉或运动系统机能性紊乱,或造成意识、记忆、人格等心理活动的部分障碍。如意识范围变窄,选择性遗忘,自我身份识别障碍,情绪大爆发等;又如“躯体障碍”的过敏、抽搐,“情感障碍”的突然爆发,“意识障碍”的遗忘以及“神游症”、“鬼神附体”等;再如,一个人吵架时,忽然四肢痉挛、窒息、失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等,等到吵架这刺激因素消失后,这些症状也就马上或慢慢消失。总之,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什么病的症状都可能在该类患者身上呈现,常被喻为“天才的模仿师”;有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症状反而缓解,这是因为转换或分离的缘故。
癔病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集体发病,如在学校中一名同学患癔病,周围同学可能受到心理感应,因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而相继发病,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因为这是孩童式的和人格不成熟者的表现,是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产生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没有器质性损害作为基础;因此它可因暗示作用而产生,也可以暗示疗法而改变或消失,治疗效果往往非常神奇。
暗示治疗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往往效果不能持久,因此精神分析与认知行为治疗可紧紧跟上,这可以更好地重塑个性,减少癔症的复发。
说明:
前面说过,在“本我”不听话时,“自我”就会感到焦虑或有罪恶感,就会运用神经症性的一些心理防御方法进行活动。为了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他显得最累、最焦虑、最痛苦;于是在这里说,在这样长期、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就可以产生相应的神经症。
有位心理大师曾说过,抑郁症患者比其他人很可能更聪敏。患有神经症特别是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大都是比较聪明、优秀(敏锐、严谨、认真、刻苦、奋发、思索、创新)的人,也只有比较聪明、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因为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其优秀的短处,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那优秀的长处。——这真是金玉良言哪,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进而我们可以说,抑郁症状对个体的发展很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它让你陷入反思和内省,治愈后你可能会达到比以前更高层次的境界。所以,如果你抑郁了,不要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很可能你从抑郁病态的边缘挣脱出来后,其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就能有质的突破或飞跃!
(三)“精神病”(6亚类35种)
指狭义、重性精神病,主要是脑构造发生了严重、持久的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精神疾病。
由于器质的损害,导致患者大脑功能紊乱、失控、瓦解,精神活动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协调性遭到完全破坏,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表现,自知力丧失,人格明显改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有的患者有时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这类患者往往缺乏对自身疾病的判断能力,并不认为自己有此病,多无病痛感,拒绝就医和服药。
精神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慢性化,其复发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也可以治愈,使个体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
致病因素多方面:遗传因素、器质因素、体质因素、个性特征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
有6亚类35种“精神病”:
1.“精神分裂症”(又称“分裂样精神病”,简称“分裂症”)
21世纪初,国人易患抑郁症,所以笔者在神经症类中表述比较详细;同理,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也较高,所以在精神病类这里也想作比较详细的表述,为的是能引起重视并起到防患未然的作用。
分定义及释义、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亚种分类、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康复等6个方面表述。
定义及释义——
“精神分裂症”俗称“精神病”,是主观与现实相脱节、分开、分离的一种功能性障碍或紊乱,它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同思维的内容或外界情境不谐调、不配合、不吻合、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为特征,所以症状表现也就没有什么感染力,所以叫“分裂”。如对于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对欢乐、愤怒、恐惧等情境均无明显反应或只一个反应;可以一边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却一边痴笑,会一边叙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却一边流泪等。
分裂症表现出高级意向减退、缺乏或倒错,思维产生紊乱或障碍,若为联想障碍则会思维贫乏、迟缓、散乱、中断、破裂、奔逸、离奇或者出现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等;若为逻辑障碍,则会把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以及字词新作等,使人不知所云;具有强制性,好像有一种“外力”在支配患者大脑并产生一些思想,有的还会“鬼神附体”;其情感反应淡漠或行为表现怪异,有“恐人”症状,社交退缩,怀疑别人并且内容荒谬,言动刻板或模仿、作态,行为古怪,有各种幻觉、妄想以至其支配自伤、自杀,40%左右的患者试图自杀,10%的最终死于自杀;其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冲动、攻击性和对治疗不合作;其慢性病程导致患者脱离正常生活的轨道,个人生活陷入痛苦和混乱。
分裂症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一些患者外表如同常人,只有与其接触深谈,才会发现其精神不正常,这也是早期不能发现分裂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有许多的患者蓬头垢面,嘻嘻痴笑,或者奇装异服,东窜西颠,或者沉默寡语,茫然若失,他们易被发现。有的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有的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患者一般没有定向障碍,部分患者虽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但智能尚好,并且通常或正常情况下其意识清楚,而缺损的是自知力。
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多起病于青春期和青年期,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至35岁并比例高于男性。患者可以是各种层次的人。
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懒散、淡漠、窥镜、喃喃自语、独自发笑、无端猜疑以及身体莫名的不舒服等。到了人格严重解体的程度,有的患者会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象能飘得起来,走路时并不感到下肢的存在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或难以找到病因的精神疾病,而有权威精神病医生临床实践证明多为遗传因素形成,并且易感个体受环境刺激是出现分裂或分裂恶化的直接原因。
往往是多原因或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是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
二是精神病理表现及大脑结构异常。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或沟回增宽。
三是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
a.多巴胺(DA)假说,中枢DA功能亢进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
b.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c.5-羟色胺(5-HT)假说,5-羟色胺代谢有障碍。
四是子宫内感染与产伤。也许我们有时忽视了那把产钳……
五是“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患者在童年期学会行走、说话的时间均晚于正常儿童,有较多的言语障碍和较差的运动协调能力,智商较低。在游戏活动中独出,回避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该假说认为:由于遗传的因素和“母孕期”或“围产期”损伤,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其即刻效应并不明显,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六是社会心理因素。“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生活阅历、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等有关。病前性格多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
七是某个时候,负性生活事件又可能成为诱因或导火索。
临床表现——
一是感知觉障碍。多表现为“幻觉”,又以“幻听”最为常见。
a.“幻听”的内容多为争论性的(如两个声音议论患者的好坏,第二个声音往往是患者自己真实发出的)或为评论性的(声音不断对患者的所作所为评头论足)。听到别人在骂他,于是他就与不存在的“幻听对象”对骂,听到有人表扬,他就高兴地笑;而正常人认为他是在自言自语或在同“鬼”说话。
b.“幻视”。幻视的形象往往很逼真,内容离奇。如看到已故亲友或鬼怪,看见一只手、半边脸、没有头的影子、灯泡里的小人儿等。
c.“幻触”。如觉得有人在触摸他或接吻、性交,但实际上没有。
后两者少见。
患者的幻觉体验可以是非常具体生动的,也可以是朦胧模糊的;但都会给思维、情绪和行动带来明显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人格、不合常理的举动。
二是思维及联想障碍。同分裂症患者交谈很“费劲”,即使为了搜集一般资料,也需要较多的耐心和较高的技巧;而要想做深入的交流,更是十分困难,读患者书写的文字材料,往往不知所云,因为语言的流畅性和叙事的完整性方面出现故障。
a.“妄想”。指难以纠正的病态信念,它与客观现实不符,同个人处境、文化信念也不一致。原发性妄想按个体的经历和人格来看,是无法理解的;继发性妄想在病态心理学上可以理解,它可能源于其它精神症状或障碍,如情感障碍或“牵连观念”症状等。其最多的是“被害妄想”和“牵连观念”,涉及的对象从最初与患者有过矛盾的某个人,逐渐扩展到同学、同事直至陌生人,还有“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青春型)等。也许在患病的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某些不合常理的想法,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与病态的信念融为一体。这些“妄想”荒谬,没有原因和逻辑性。
b.“被动体验”。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缺乏或丧失自主性的感觉,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冲动等,都是受别人支配、控制的,身不由己。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并解释为“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而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先进仪器”、“墙上安装了监视器”等。
c.“思维贫乏”。回答问题简短,信息量有限,甚至到只说“是”或“不是”的地步,或回答问题延迟时间较长。
d.“思维散乱”。交谈时,患者的话语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
e.“思维破裂”。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不连贯、被瓦解,根本无法交谈。
f.“思维中断”(或“思维阻塞”)。说话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内容已不是原来的话题。
g.“思维奔逸”。思维紧迫急促,讲话语速快,滔滔不绝,联想丰富,常出现音连、意联,言语表达往往跟不上思潮,导致说话衔接不连贯。很容易因偶然因素或无明显理由而转移注意力即随境转移,通常还伴发轻躁狂的症状。
h.“思维插入”。体验和坚信并非属于自己的思想强行闯入自己脑海。
j.“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思维化声”。患者所进行的思考,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通过“声音”重复出来的思想、观念,虽然内容与原来的一样,但却感到性质上有了改变。也属于“幻听”。
k.“思维被扩散”。感到自己的思想、观念莫名其妙地被广播出去,被他人共享。
l.“思维被撤走”。体验和坚信自己的思维被什么人或事强行夺走。
m.“象征性思维”。如用线把自己绑起来,别人看不懂。
n.“逻辑倒错性思维”。如有患者说自己的脑子里乱哄哄的,是因为自己太聪明了,“我的血液里全是聪明,又浓又稠。”
o.“病理性赘述”。有的患者说话绕圈子,不正面回答问题或做一些不必要、过于具体化、令人费解的描述和解释。
p.“词语新做”。不恰当地使用符号、示意图、公式和自造的字。
q.“强迫观念”。但并不感到痛苦。
三是情感障碍。情感迟钝、平淡,表情呆板,没有辅助性的肢体语言,交谈时眼神不与对方接触,多茫然凝视前方,丧失幽默感或幽默反应,有的情感倒错,还有的有抑郁、焦虑情绪。
四是意志与行为障碍:
a.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打算,或有计划但不实施。忽视自己的仪表,不料理个人的卫生。自控能力下降。
b.意向(意志)倒错。如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吃不能吃的东西,闻到东西的臭味感到是香的等。
c.紧张综合症状。全身肌张力增高。包括“紧张性兴奋”(“木僵”患者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和“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空气枕头”),两者可交替出现(“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亚种分类又可分为11种——
⑴“单纯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简称,下同)。早期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脑中空空、呆滞、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缺少、意志倒错、人格衰退、生活毫无目的等。患病初期,常不被重视或被误解为“不求上进”、“意志消沉”等。多为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持续发展。因不明显,逐步加重,所以往往病程多年后才就诊,因而治疗效果较差。
⑵“青春型”。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多在两周之内达到高峰。
一是以情感和行为障碍为突出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自言自语、表现出神秘的或愚蠢性欢乐,有时又态度高傲、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弄鬼脸、傻笑、恶作剧,或不分场合和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表情做作。
二是思维破裂、内容离奇,语言内容松散、不连贯,令人费解。
三是有时会伴有片段性的“幻觉”(如“幻听”)、“妄想”。
四是有的表现为“花癫”(或叫“色情狂”、“色欲狂”)。
对于青春型的患者,过去农村说是叫“黄鼠狼”或“狐狸精”给迷住了,特别还通过让“情感纠葛”或“花癫”的患者结婚的办法“冲喜”,婚后病竟然好了。
有观点说:“青春型”以“紊乱”为主要特征,所以“青春型”又称“紊乱型”,还称“瓦解型”。其实,精神分裂症的共性就是“其精神紊乱”和“与环境分裂”,即各个亚型都是如此的共性,所以笔者把“青春型”与“紊乱型”分开,或者说“青春型”不叫“紊乱型”,也不提“瓦解型”。——其实,分裂症再分解成前面的⑴~⑷种也就可以了,后面的⑸~⑾种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
⑶“紧张型”。紧张型过于兴奋或抑制,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或中年,起病较急,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特征,发作时全身肌张力增高。包括“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可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近年有减少的趋势,所以较为少见。
紧张性兴奋:初次发病的患者行为冲动,违拗抗拒,言动刻板。有卧床不动的患者,可突然起床,无目的地砸东西,然后仍旧躺下。或有时会从木僵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的兴奋状态,出现冲动行为,打人、毁物、逃跑,往往历时短暂,一般数小时后可缓解,又可回复进入木僵状态,但严重者能昼夜不停。有的患者会“自动性顺从”或违拗。此型有可能自行缓解,治疗效果也较理想。
紧张性木僵:植物神经紊乱,但心里明白,就是身子动不了,短则几分钟,长则会成年累月。突出的表现是运动性的抑制,轻者运动缓慢,少言少动,重者以木僵固定于某个姿势,不言不动,不饮不食,表情呆板甚至毫无表情,对环境变化毫无反应,“缄默”,如泥塑木雕,呈“蜡样屈曲”或“空气枕头”的造型。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其意识仍然清醒。
⑷“偏执型”(
又称“妄想型”、“偏执狂”)。是较常见的一个类型,起病年龄较晚,多在30岁以后,病程发展缓慢,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进而以妄想症状为主(如认为肯定是别人在他的脑子里安放了窃听器),并伴有相应的幻觉(特别是幻听)。其情感、意志、言语、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不明显,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或衰退,但常被幻觉和妄想支配。特别是早期不易被人明显发现,可与人交往。偏执者对自己坚信不移,有时失去自制力,出现自伤或伤人的行为,自杀的危险性很大。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
此外还有:
⑸“未定型”(又称“未分化型”)。指上述几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或症状难以归入上述具体某个类型中的尚未分化、尚未明确者。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法被归入上述的任何一类别,似乎样样都具备一点,于是就列为“未分化型”,有些医生叫它“多症并发”或“混合型”。
⑹“衰退型”。
⑺“残留型”。
⑻“后抑郁型”。
⑼“轻型”。
⑽“紊乱型”。
⑾“周期性”。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做出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绝非易事。很难找到的真正病因,复杂而多变的临床相,跌宕起伏的病程,混杂其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加上有时缺乏知情者提供可靠的病史,这都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
一是症状标准(参见临床表现):
a.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b.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奔逸、思维贫乏及言语不连贯。
c.明显的思维插入、中断、被扩散、被撤走,或强制性思维。
d.被动、被控制、被洞悉的体验。
e.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f.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和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做。
g.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h.具有紧张综合症状,行为怪异或行为明显愚蠢。
j.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一般要同时具备3项以上。
二是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发生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正常、有效交流。
三是病程标准。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单纯型”另有标准。
四是排除标准。精神分裂症其中需依靠“排除法”做出诊断。
a.排除精神活性物质及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b.排除“心境障碍”(“躁狂”和“抑郁”)。
c.排除“神经症”(如“神经衰弱”)。
治疗与康复——
阴性症状:精神功能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意志缺乏、呆傻、无快感体验、主动性缺乏和有注意障碍等。是脑细胞缺失和脑结构发生变化,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差,伴有认知功能改变,所以较难治疗,预后差。
阳性症状:精神功能异常或亢进,包括兴奋、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躁动等。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好,无认知功能改变,较易治疗,预后良好。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愿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求医。治疗必须是科学的、人道或人性化的。
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如“支持疗法”、“认知疗法”。
行为治疗:纠正患者的某些功能缺陷,提高“情商”,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性格开朗或外向。
家庭治疗: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患病成员应降低期望,避免指责,要宽容和体谅。给患病成员提供情感的呵护和制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环境治疗: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使患者回归社会和自然。
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起到抗“幻觉”、“妄想”或镇静的作用。有些药,第一次效果较好,但一停,又复发,下次服用,就须加大药量,产生药物依赖,有副作用。因为精神功能衰退,所以有的会反复发病,甚至需终身服药。
电休克治疗。
其它治疗,如进特殊学校。
总体上讲,在第一次发作的患者中,有75%的可以治愈,其中约20%的可保持终生健康(即痊愈)。在该病的群体中,大约60%的患者可以达到社会性缓解。
当然,对某一具体的患者,要在患病的初期确定预后,这是比较困难的。
有利于预后的一些因素是:起病年龄较晚,急性起病,有明显的情感症状,人格基本正常,病前社交与适应能力良好,病情发作与心因关系密切,通常女性的预后要好于男性。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并不悲观。
因为“分裂”的提法或译法,的确有些吓人、有否定人格的意味;所以有权威拟更名为“综合失调症”;而笔者认为这“综合”的提法又失去针对性和准确性,“失调”则反而辨认不出到底是什么病症,但自己又拿不出合适的“标签”。
后来笔者在全国同道“微信”群的交流中,发现了有“精神失能症”的提法。笔者认为这种提法较之“综合失调症”,可能要恰当或适合得多。这是国内努力探索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多年的实操和研究中悟出并提出的。这难能可贵。
“精神分裂症”—“综合失调症”—“精神失能症”。当然,“失能症”,这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去看。
2.“情感性精神症”(或称“情感性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
是心境或情感性障碍的严重化,由情绪引起的一种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特征,故又名躁狂抑郁症。有的患者反复发作都表现为躁狂或者抑郁,称为单相情感性精神病;有的患者反复发作的表现既有躁狂又有抑郁的,称为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抑郁者发作机会更多。
又可分为6种:
⑴“躁狂型”(或躁狂期,躁狂症)。表现为情绪高涨,兴高采烈,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精神运动性激越,妄想,低级意向增强,记忆“增强”,兴奋不安。思维奔逸但还算协调,联想加快,言多语急,动作增多,离题的话滔滔不绝,“舌头跟着思维赛跑”,意念飘忽,注意力随境转移,还产生音连、意联。有的上街“维持交通”或演讲,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亢进的,睡眠需求减少。有的面带笑状叙说个人不幸遭遇。智力无障碍,但自知力缺乏,易激惹,不顾公德,有的毁物伤人。青年人易得。躁狂症状与外界环境相协调,不荒谬也不脱离现实,有因果关系,所以感染人。
⑵“抑郁型”(或抑郁期,抑郁症)。自卑、自责、自罪,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精力减退,意志消沉、食欲下降、性欲减退、失眠,女性患者常闭经,思维迟缓但还协调,精神运动性迟滞,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意念沉重、少言语、常独处,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若为“内因性”(器质或生理功能性因素)者,宜药物治疗;若为“心因性”(社会心理因素)者,是心理咨询的对象。中年人易患。
注意神经症中的抑郁症与精神症抑郁型的区别与关系。面对抑郁症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神经症类而不是精神症类。
⑶“躁郁型”(或躁郁期,躁狂抑郁症)。双向情感交叉、交替出现。双相型(抑郁—躁狂—抑郁)
中医和民间称之为“癫狂”。
此外——
⑷“轻躁狂”。
⑸“儿童躁狂”。
⑹“老年躁狂”。
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自闭综合征”、“荒凉综合征”)
是以严重孤独、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对别人视而不见、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发展有障碍、不开口说话、刻板重复动作、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环境反应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即“孤独型精神病”,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障碍的精神疾病,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发展障碍。主要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也有后天脑功能性的病变。起病于幼儿期,儿童“自闭症”通常以3岁前起病为特征,会一直延续到终生。男孩多见。
一是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障碍的症状——
a.严重孤独,自我封闭,明显缺乏情绪反应,社会人际互动功能损害,冷漠,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亲)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b.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逃避目光的接触;
c.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d.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e.遇到疾病或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二是语言障碍的症状——
a.智能明显受损,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b.自言自语,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而这些词语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c.机械地模仿你对他讲的话;
d.人称代词使用颠倒;
e.语言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f.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g.两岁以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但两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或不愿说话。
h.极个别患儿可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或是某一扇“智慧之门”被打开了,竟然具有超常的机械记忆或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当然,这只是发生在极少数的自闭者或智障者身上。
三是兴趣和活动异常的症状——
a.兴趣刻板、狭窄,如专注广告、气象报告等;
b.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如某件玩具或一个小动物;
c.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化的行为;
d.单调重复某个动作和姿势,如拍手;
e.头部前后左右摇摆;
f.对某些东西(如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它们产生的噪声等),对生物的某些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专注于环境中微小的细节而忽视大的方面;
g.做事目中无人,或就像别人不在场似的;
h.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四是感觉异常的症状——
a.视觉的:重复眨眼,凝视着光,把手指移到眼前;
b.听觉的:使手指发出声音,口中发出声音,轻叩耳朵发出声音;
c.触觉的:用手抓或用物体擦皮肤;
d.味觉的:把身体的某部分或某个物体放在嘴里舔;
e.嗅觉的:闻物体,嗅别人。
又可分为3种:
⑴儿童孤独症。
⑵老年孤独症。
⑶“自闭学者”。
这里主要说儿童孤独症,老年孤独症等从略。
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矫治:
建立亲密关系,接受强化训练。表达情感,社交游戏,语言模仿,手语训练,教育干预,从而矫正行为等。
a.父母与患童目光接触、身体接触的训练;
b.对患童注视和注意力的训练;
c.加强语言训练;
d.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e.按摩练习,肌肉放松训练;
f.对患童危险行为的干预;
g.用药物尝试控制冲动性、自伤行为。
难能治愈,但可改善。父母和教师应耐心、长期地坚持。
参见《亲子师生沟通》一书《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篇中关于此症的表述。
据临床发现:大约有70%的孤独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症”。
4.“精神发育迟滞症”
指先天、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等,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受损,进而使智力发育低下或停滞在一定的阶段,导致社会适应困难,这样的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又可分为9种:
⑴“先天性痴呆”。不严谨地说,“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痴呆”或说是“先天性痴呆”中的一个亚种。
⑵“后天性痴呆”。起病于幼年乃至成年期。患者大脑本来发育正常,后来由于产生严重疾病而导致智能缺陷。
此外——
⑶“轻度型”。
⑷“中度型”。
⑸“重度型”。
⑹“极重度型”。
⑺“白痴天才”。
⑻“未特定型”。
⑼“其它型”。
病理、患病原因及诊断:
a.遗传因素。染色体畸变或基因障碍。
b.孕产期有害因素刺激导致脑器质受损。
产前——母体病毒性感染,药毒性、放射性因素刺激,酒精中毒、酒精依赖,严重营养不良等。
产程——胎婴儿宫内窒息,早产,脑缺氧,脑损伤。
产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损伤,患脑膜炎,严重营养不良。关于能使头部受到机械压力的产钳等助产器……
以上二条可导致“先天性痴呆”,一般来说不好治。
c.后天脑受损,如外伤、脑炎、大脑发育成长不良。可导致“后天性痴呆”,表现为“童样痴呆”,一般可治好。
d.神经生物学影响。围产期以后营养不良,接触有毒等有害物质的不良刺激。
e.其IQ分数约在70以下。
f.经济贫困和文化低下型的家庭条件。
g.父母养育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人为性恶劣。
h.社会人际关系、学业和工作等领域的适应功能不足或受到损害。
j.社会体制等大环境的情况不良。如应试教育体制下,能否进入学校被视为比较儿童有否学习能力缺陷的一个关键要素。虽然这是不公平的。
k.起病于18岁以前。
l.有调查统计表明:患者占总人口的1~3%,其中90%的为轻度,男性比例比女性多一些,为3:1。
矫治、特殊教育与训练:
a.根据患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童早期特殊教育和干预方案。
b.通过传授、训练,培养患童积极的生活、行为习惯,让其学会自我料理生活、讲究个人和环境卫生、自我安全保护包括自我性防卫、家务劳动、家居安排等技能,做到生活自理。
c.发现特殊能力,传授特殊技能或简单劳动技能,帮助患童将来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养活自己,实现生活自立。
d.学习文化,训练言语表达、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的技能。
e.开展文体活动,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制造欢乐、休闲放松。
f.运用社区资源,取得社会救助。
g.家庭导向与亲情呵护。
h.药物。
通过早期教育、干预,培养社会适应功能,精神发育迟滞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症两者在好多方面较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智力方面:孤独症患者在智力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精神发育迟滞症患者则是智力全面发育都低下;孤独症者是可以做但不做,精神发育迟滞者是无能力做。
5.“癫痫症”
由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过度放电所导致的,以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以发作性植物神经紊乱、肢体抽搐、行为和运动异常、感觉障碍、意识和神志丧失以及昏倒为症状表现的,这样的一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发作时有的患者会发出类似羊的叫吼声,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羊角风”。具有突发性、间歇性、复发性及自然缓解性的特点。可分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形式。可以分为原发性(功能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类。据统计癫痫患病率约为5‰。
大部分癫痫是后天获得性的。并非不治之症。
救护与治疗:
患者及时呼告。
现场急救。
医院救治。
家庭护理。
预防保健。
环境与情感疗法。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6.“反应性精神病”(又称“心因性精神病”)
起病前由剧烈或持续的社会心理紧张性刺激直接引起,其临床表现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创伤及其创伤时间密切相关,伴有明显的内心情感体验,容易被人所理解,致病因素一旦消除或环境改善,并经适当的休息或治疗,精神状态即可恢复正常,其持续时间短,预后也是良好的,且一般不再复发。
注意该病与抑郁症、癔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的鉴别:该病病程较短,多为“一过性”,改变环境即可减轻症状,预后较好;反应性症状特点多与发病当时的处境密切相关,情感反应与思维是协调的,因而容易被理解;在治疗方面,暗示技术对反应性症患者无效。
患者发病年龄多在16~45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个性属胆小、孤僻、多疑、敏感、急躁、易激动者,家族有精神病遗传史者,患有躯体疾病、经期或过度疲劳者,易发生本病。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五个方面——
a.反应性意识模糊状态。
b.反应性抑郁状态。
c.反应性兴奋状态。
d.反应性偏执状态。
e.拘禁性精神病状态。发生于被拘禁的人群中。
治疗——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疗法。
环境治疗,环境切换,新环境—新刺激—新心情。
支持疗法。
物理疗法。
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狭义的“精神病”就介绍到这里。
说明:
前面说过,当冲突发生在“自我”与“本我”之间,就有可能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在这一范围里,本我与外界的冲突转化成为本我与自我的冲突。于是在这里说,“超我”有时也是痛苦的,因为会受到道德的约束、良心的谴责,有的良知甚至会命令个体“伏罪”自杀,没自杀而活下来的有些个体,会以“精神病”患者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的个体往往也就不感到有什么痛苦了。
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因为其形成的原因和发病的程度等的不同,所以在辅导与治疗上其方法也不同。如对于人格障碍是使用广义的心理疗法包括使用“安慰剂”,进行辅导和咨询;对于神经症则主要是使用广义的心理疗法包括心理量表进行辅导、咨询和治疗,使用“安慰剂”进行暗示,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有时辅之以药物(西药)做狭义的治疗;而对于精神病则主要采用药物(西药)、仪器乃至手术做狭义的治疗,但笔者认为心理治疗中的环境与情感疗法适用于任何疾病,包括精神病。鉴于此,精神病的治疗方法本文基本从略。
(四)“心身疾病”(29种)
又叫“心理生理疾患”,还有“身心疾病”、“心身障碍”、“心身反应”和“心身问题”等诸多提法。
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大部分的由心理与社会因素引起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出了故障的一组疾病。
心身疾病属于心身医学研究的范畴,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有如下诸多类种:
1.“高血压病”。
2.“心肌梗塞”。
3.“冠心病”。
4.“脑萎缩”。
5.“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6.“支气管哮喘病”。
7.“过度换气综合征”。
8.“神经性咳嗽”。
9.“口腔溃疡”。
10.“消化性溃疡”。
11.“胃溃疡”。
12.“十二指肠溃疡”。
13.“过敏性结肠炎”。
14.“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减退症”。
15.“肥胖症”。
16.“特发性耳聋病”。
17.“美尼尔氏综合征”。
18.“神经性皮炎”。
19.“类风湿关节炎”。
20.“糖尿病”。
21.“癌症”。
22.“不孕症”。
23.“更年期综合征”。
24.“离退休综合征”。
25.“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虽然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但这是以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随年龄增长而渐变的、规律性脑退行的症状或病变,所以笔者把它归在心身疾病而不在精神病类。不要吓着老人,这才是重要的。
26.“青光眼病”。
27.“偏头痛”。
28.“神经性头痛”。
29.“肌紧张性头痛”。
说明:
有人发现,近年来心身疾病范畴有所扩大。
——这是分类者的角度和观念使然。调侃地说,疾病是医生“编造”出来的。笔者在2002~2005年期间归纳出20类种,2005~2008年间重新整理就归纳出上面的29类种。笔者认为,当今的疾病往往与心理因素有关,如胃病的较大比例误诊或者说一些胃病为什么吃药老是治不好。所以先通过心理科的诊治或转诊很有意义。
有观点说,心身疾病≠身心疾病。身心疾病是身体疾病在前,因身体疾病而引起心理、行为上的改变;心身疾病是心理疾病在前,因为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逐渐以躯体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
——笔者认为,心身疾病≈身心疾病,不怎么严谨地说,心身疾病=身心疾病。心理科主要诊治的不是心身疾病,采用的也不是药物疗法,所以把两者混为一谈,也许没有多大的麻烦。无非是心理、生理两者的互为因果而已。分类为的是方便于操作、治疗,过于细化也许有探究“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嫌。——要把上面的诸多疾病再准确地分辨出哪是心身、哪是身心者,这对笔者或心理科来说,有些勉为其难。
心身疾病的疗法,从略。
(五)“性心理偏移”(2亚类28种)
也叫“性心理偏离”、“性心理障碍”、“性心理异常”和“性变态”,早些时候叫“性心理疾病”。主要是性情绪、性认知和性功能出了偏差或故障所致。
可以做这样的分类:
1.“性心理障碍”
在性指向、偏好、身份、角色、关系、对象等方面发生障碍。
⑴“性倒错”(即“同性恋”—“同性爱”,包括“双性恋”)。
⑵“窥淫癖”(又叫“窥阴癖”,或≥“窥阴癖”)。
⑶“露阴癖”。
⑷“摩擦癖”。
⑸“异装癖”(或叫“易装癖”)。
⑹“易性癖”(或叫“性别变换癖”、“性身相异”,属于“跨性别”一类)。是性别身份偏离,如女的想变成、要变成男的,男的通过手术变成女的。
⑺“恋物癖”。恋、收集异性的贴身之物(也包括头发等“物”),并作为性兴奋、满足的手段。多为男性。
⑻“恋脚癖”。如“恋足俱乐部”。
⑼“恋兽癖”(或叫“兽交癖”)。
⑽“恋尸癖”。
⑾“恋童癖”。
⑿“恋老癖”。
⒀“施虐和受虐狂”(即“虐恋”)。
⒁“性窒息”。
⒂“自恋癖”。(也称“影恋”)。以自己为性爱对象。
⒃“群淫癖”。
⒄“性梦幻”。
⒅“乱伦”。
⒆“性骚扰”。包括补偿型、游戏型、权力型和攻击型等性骚扰。
说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统道德的被冲击,一些性心理疾病已被否定、正被否定和将被否定;所以笔者倾向“偏移”、“偏离”的一些提法,尽量少提“毛病”,不提“疾病”。
如“易性癖”,只要本人愿意,未必就是什么障碍,也不是什么疾病。但我们并不提倡第一选择就是做变性手术;如果能引导、促进这种人改变认知、接纳自我、消除自卑,与异性结婚,这也有利于对偏离心理的纠正。
又如“同性恋”,笔者在《“同性恋”现象的宣传教育提纲》篇中说:“同性恋”与常人或大多数人的性欲、性行为不同,不符合社会文化的主流,因此社会的看法与对待也就不同。从曾被认为是邪恶—违法犯罪—道德败坏—病态—变态—异常—不正常,到认为基本正常—正常—合法化,以至今天在某些国家还可以结婚。今天,我们可以说,“同性恋”同异性恋一样,也是人对性欲表达和满足的一种方式;只要(!)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对家人不造成痛苦,对社会不造成危害。参阅笔者的《家学心理学》一书。
再如“异装癖”,喜欢从头到脚穿着打扮成异性一样,以此得到性心理满足或其它某种需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者。一般情况下,对“异装”不可与“性变态”等同对待,因为不危害社会或他人,仅偏好、偏移而已。异装者自觉穿着后不但好看,而且心神舒畅,虽被别人取笑,也不肯改变;自知自己的性别角色,并无变更性别之意图。排除同性恋、恋物癖和易性癖者的穿着打扮。
2.“性功能障碍”
⑴“亢进”。男女色情狂,性欲过强。
⑵“阳痿”。
⑶“早泄”。
⑷“阴道痉挛”。
⑸“性冷淡”。
⑹“性交恐怖”。包括性交疼痛。
⑺“性快乐缺乏”。达不到性高潮,包括性欲减退、性厌恶和生殖器反应丧失。
⑻“未特定的性功能障碍”。
⑼“其它性功能障碍”。
打个比方,“性功能障碍”就是“电脑”并没有“硬件损坏”,其“死机或运行不畅”是“操作程序”或“某些软件”出现了问题。
关于性的“纯器质损坏”或其“严重器质性病变”,不包括在性心理偏移之内,所以从略。
人类的性欲、性心理发育与发展,要经历从“无性”到“有性”、从低级到高级、从动物到人类的种系发生的全过程。可以列出这样的提纲——
a.受精卵。人之初,可以视为雌雄同体。
b.取决于染色体和性激素环境因素的性别发育。3~4个月胎儿成形,所以是关键时期,当确保孕妇身心不受伤害。
c.形成男女分明的胎儿。若发育出现偏差,则会导致不同情况的性别“中间类型”,包括“怪胎”。
d.皮肤依恋期。皮肤饥渴,与母体或母亲形成肌肤之亲,通过搂抱、抚摸、依偎等形式得到皮肤欲的满足——这是原始、广义的“性”的满足。若此期发育异常,会导致日后对身体接触的过分追求,如摩擦癖。
e.口鼻腔依恋期。婴儿吃奶的吮吸本身所产生的快感,由口唇知道了性的快乐。若此期的发育形成障碍,日后不仅接吻的性感会十分强烈,进而会发生咂阳、口淫等特殊的性行为。
f.肛门和尿道依恋期。这一时期性的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由排便而知道了性的快乐。如果在此阶段发生问题,日后除了追求皮肤欲、口腔欲的满足形式,对肛门、尿道的需要显得很突出。可具体表现为肛门淫、尿道淫或排粪淫、排尿淫等。
g.恋父恋母期。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有双向关系,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为了成长,这时的男孩子,与父亲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若性心理发展停滞于此期,成人后则可能有“乱伦”的哺乳动物性心理特点。
h.同性依恋期。在这潜伏期,男女孩子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一种状态即“异性相斥”的假象状态。同性依恋期的孩子,若过早出现异性依恋,或者同性依恋期延长,不能适时把恋情转向异性,都可能发展成同性恋或双性恋。
j.性器依恋期。到了青春期,性能量的关注点开始指向异性,且高度集中地体现在性器交接的过程之中。如果恋父恋母期发展不成熟,或是恋父恋母情结严重了,这会使青春期的情感转向带来困难,可能会发展成为同性恋;如果性器欲期的主导地位没有形成,或形成后又丧失,那末,前几期的性欲功能的表现则会相对增强,于是,口淫、肛淫、摩擦癖等偏移或畸形的性行为方式产生或复发。
k.性心理成熟期。性心理的发育还要有最后的成熟阶段,即成人接受人类文化的规范和社会伦理道德约束,形成现代社会文明的性观念,也就是性的社会教化过程。若此期性教育失误,也会成为各种性偏移产生的根源。
性心理的发育、发展和成熟的情况,属于心理的范畴。可参阅《亲子师生沟通》一书。
于是可以归纳出性心理偏移产生的原因:一是生物和遗传因素,二是家庭因素的早期影响,三是社会因素使其后天习得,四是心理因素。
总之,“性心理偏移”或“性心理疾病”,这是个很敏感和很有争议的话题。很多方面与当事人本身无关,而与社会见解、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经济发展等情况有关。
(六)其它心理障碍或疾病(22种)
说“其它”,是感到有一些心理障碍或疾病归在以上各类都感到不大合适,但只作为一种症状又感到没有那么轻松。这里整理出如下一组,并主要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一介绍。
1.“神经性厌食症”。
2.“神经性贪食症”。
3.“神经性呕吐”。
4.药物成瘾与心理依赖。如物质滥用的年轻女性,往往先有性虐待或被强暴的经历。
5.赌博成瘾与心理依赖。
6.网络成瘾与心理依赖。
7.“工作狂”。
8.“购物狂”。过度地购物,称之“购物狂”,是一种病态,说明很可能或至少购物者近日在心理方面呈现亚健康状态。所谓“狂”或病态,一是指其购物的量超过了自己的购买力,二是基本买而不用。多女性。
9.“精神变态性谎言”(也称“谎言癖”)。编造谎言不以诈骗为目的,仅用来获得心理的满足,如酒精中毒后造成的病理性谎言。
10.“精神变态性偷窃”(也称“偷窃癖”)。往往偷不值钱的东西,偷后也不使用,与一般性偷窃不同。
11.“精神变态性纵火”(也称“纵火癖”)。没有报复、破坏、陷害之类的动机,仅为满足变态的心理需要。
12.“相思病”。包括双思和单思。
13.月经不调。
14.“延迟性应激障碍”与“遗忘症”。长久地失忆、遗忘。可参见以“遗忘症”、“延迟性应激障碍”和“通过人、事、情、景,唤醒中、远距离记忆”为题材的电影《鸳梦重温》。
15.自杀。通常情况下说的自杀,指个体的烦恼、苦闷发展到极端以至极限,对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恐惧或赌气、怨恨、示威性以至绝望的情绪,对生活和未来彻底失去信心,而采取唯一、最后的自我防御手段,企图实现心理的最终满足或解脱。这样的自杀当然是一种病态。
16.“失眠症”。很少单病发作。参阅下面《关于“失眠”的话题》部分。
17.嗜睡。
18.“弹震症”。为战争精神病,特别是伤残的幸存者易患。“弹震症”与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有联系。
19.“创伤后应激障碍”(又叫“应激性人格障碍”)
创伤确实是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创伤可以形成长期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应激性人格障碍,表现为侵入性且痛苦的回忆—反复重现创伤画面—阴影—后怕—“闪回”—过度警觉、惊恐、错觉、幻觉……的应激现象。这种“闪回”程度严重,持续时间长,且不能自拔,于是形成障碍。其发病率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创伤,如战争、冤假错案、地震(如唐山、汶川大地震)和山洪等强大的自然灾害、车祸和空难等一些死里逃生的事故、遭受罪犯的侵袭、被强奸、亲人死亡、离异、家中失火或被盗、个人社会地位急剧改变等等,这些都是突如其来、不可抗力性的灾难。这些灾难就是重大生活事件,或叫“应激源”,它们可造成使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创伤体验,它们就是产生应激障碍的原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灾难性、威胁性事件的延续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或不断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再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有持续性的回避行为和整体性的情感木然反应,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应激反应可表现为躯体性应激和心理性应激,因此可产生心理障碍,同时也可产生生理或躯体化障碍。就其发生的过程而言,这两者无法绝然分开。它们又各有所侧重,前者的症状主要是心理功能出现适应性障碍。
包括“急性应激反应”、“慢性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⑴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受到恶性刺激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若同时存在躯体衰竭或器质性病变因素(如老年人、正在生病的人),发病的危险性随之增加。症状因个体易感程度和应对能力而有所差异。典型的表现是出现茫然状态,轻度意识模糊,注意范围狭窄,不能领会外在刺激,发生定向性障碍,伴有情感迟钝、麻木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有的则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活动增多且行为盲目,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有些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出汗、面赤等生理反应;还会有部分或完全的遗忘现象。症状多在2~3天内消失。
⑵适应障碍:这是指出现于对明显生活改变或对应激性事件的后果进行适应期间,个体主观感觉痛苦和情绪呈现紊乱的一种状态,通常会导致学业、职业或社会功能的损害。患者会产生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障碍,感到对现实处境不能应付,能力下降,无所适从,活得太累,不愿与人交往,退缩,还有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的生理功能变化。病程一般3~6个月。在这个时间段里,如果经过辅导或治疗,痊愈了,说明障碍已经排除,新的环境已经适应;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段还不适应,则可能转入慢性应激障碍,最严重的不适应会导致自杀。
⑶慢性应激障碍:这是属于灾难性打击的远期心理功能障碍。一是病程迁延,可长达数月以至多年(如唐山地震有些患者至今心有余悸、阴影闪回);二是发病与创伤性刺激的时间间隔很长,但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者大致相同。慢性者反复出现创伤时体验,触景生情,做噩梦,导致社会功能明显缺损,症状固定化或习惯化。常伴有继发性的心理障碍。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时间拖得过长或治疗不愈,则可形成“精神创伤后遗症”。后遗症还有遗传的可能性。可见,治疗的最佳时期在病程的3~6个月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创伤后遗症—最严重的表现是自杀。说到“最严重的不适应会导致自杀”,北川抗震英雄原农办主任董玉飞在灾后(重建)5个月自杀,可能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据媒体报道,董玉飞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兴存者和救援者,在这次灾难中,痛失爱子等众多亲人,自己身上也多处受伤。可以说,5个月来,他也是一个没有系统受到心理抚慰和治疗的人。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可应用心理抚慰、援助或危机干预的技术,当场、当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援助(如这次心理师对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援助),发动社会资源给予患者有力的支持,帮助患者接受不幸的事实和客观面对当前的困难,消除内疚、自卑等心理,排解负性情绪,尽快走出阴影。
抚慰、援助或危机干预之后,当继续进行辅导、治疗。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法”、“眼动疗法”、“家庭疗法”、“团体或小组疗法”、“宣泄—疏泄疗法”、“叙事疗法”(避免对未愈的伤口再撕裂一次,所以至少应征得患者同意最好是患者主动)、“暴露疗法”(对意志薄弱、承受力差者慎用)、“日记疗法”(避免老是记忆于脑海中)、“药物疗法”(包括“安慰剂”)、“系统脱敏技术”、“放松训练”及“社会技能训练”等。
可辅导当事人以“自我康复”的技巧;还可告诉当事人每个人都有“自愈本能”,——俗话说:时间就是治愈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但时间的长短,一要看是什么性质和多大程度的创伤;二是要告诉当事人,要缩短时间,这需要信心、毅力、意志和自控力。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精神创伤后遗症的辅导和治疗,往往是战略性的,对汶川地震的灾民,尤其是这样。
为了配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灾后家园重建,根据心理抚慰和援助的原理,在创伤的3个月后,笔者为四川省40个县市的教育局捐赠了3360册《亲子师生沟通》一书,旨在能起到战略性的辅导和治疗作用。
经过心理调整,建立新的适应模式,精神障碍逐渐消失,人格走向正常,社会功能恢复,终使创伤的个体成为心身健康的新的个体。
(七)少儿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25种)
另外,从少年儿童角度整合出25种心理疾病和问题,以表示对未成年人人格成长的重视。其详情请参阅《亲子师生沟通》一书中《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一文。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征。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应试教育并发症。
15.青春期神经症。
16.吮手指、咬指甲。
17.遗尿症。
18.口吃(又称结巴)。
19.肥胖。
20.神经性厌食。
21.偏食。
22.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23.睡眠障碍。
24.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25.大脑发育不良症(又称婴幼儿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八)关于“失眠”的话题
由“失眠”说到“神经衰弱”,说到“生物钟”。
1.关于睡眠及其功能
睡眠是保护性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中逐渐扩散并达到大脑皮层下部中枢以至整个神经系统的生理—心理现象。是全身得以彻底休整的一种自然方式,是身体的自卫本能之一。是“自我”和“超我”在入睡。这时,白天被“自我”和“超我”压抑了的“本我”在没有把守、监控的情况下,公开出动,干着白天不能干或没有干的事情,让其得以发泄,获得解放。
睡眠每夜可划分5期:浅层睡眠期→轻度睡眠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清晨睡眠期。
睡眠还可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是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深度睡眠状态,大多发生在下半夜,这时阴茎或阴蒂往往自发性勃起,许多梦境展开,思维和记忆主要在这个阶段整理、储存,灵感往往也是在这个阶段获得。
保证学龄前10~12个小时、学龄期9~11个小时、青春期7~9个小时、成人平均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功能或好处:
一是对白天或睡前那段时间工作和学习的思维、记忆在进行整理、巩固和储存。
二是增强免疫力,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特别是小孩子睡觉还有利于对心脏的发育和保护。
三是完全放松,可以解除白天或昨日的疲累,使第二天体力得以恢复,并且精力充沛,精神抖擞。
四是有利于病体的康复。
五是让“本我”得以释放。
六是忘记忧愁烦恼,减轻心理负担。
七是能美容。
2.关于“失眠”
失眠:入睡困难,躺下30分钟后,还不能入睡;入睡后夜间易醒,再入睡难;早上醒得早,不能恢复体力、精力。
通俗地说:又瞌睡,又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想睡觉,越想睡觉就越睡不着,就是失眠。
失眠一般可分为3类——
一过性(或易过性)失眠:持续时间在1周以内。是偶然的、暂时的,属于正常现象。
短期失眠:1个月内,与焦虑有关,不严重。是失眠症状。
慢性失眠:长期(时间为3个月以上),维持性,严重。可能是失眠症。
打呼噜是睡得不好,不是睡得香。睡得香和睡眠质量好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优质睡眠的标志是深睡眠。
睡眠如果有了障碍,会免疫力下降,可产生疾病。
3.“失眠”是“神经衰弱”、“抑郁症”和“失眠症”的症状之一
失眠,是困扰现代人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几乎人人都曾失眠过。失眠症是一种未被广泛认知的疾病。有调查统计表明:全球成人中约30%的出现过睡眠障碍,28%的国人曾患有失眠症。它有易感、促发、维持因素。失眠的原因可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由于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因心理因素而导致失眠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初主要是为一些事情烦恼、担心、焦虑而失眠。这没有多大问题,甚至是正常的,因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事情,因这种困惑情况造成的失眠一般在一周内会好转或消失。但如果这时采取一些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应对方法,那么,失眠将有可能加重。这时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已不再是先前那些令人困惑的事情,而变成了另一问题——因为担心失眠本身而又造成或加重失眠。
“失眠”、“失眠症状”和“失眠症”是3个有区别的概念。如果以失眠为惟一症状,则为失眠症。一般出现的是失眠症状,但不是病。神经症的好多亚类都有失眠症状,约80%的神经衰弱、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症状,反过来,失眠症状也是神经症加重的原因之一。
4.防治“失眠”的方法很多
⑴认知改变疗法。心理学认为失眠后的疲乏、难受、头晕等状态很大比例是自我暗示出来的。捅破这种暗示,改变对失眠痛苦的看法,疲乏等状态会基本随之消除。
⑵放松调节法。包括森田疗法。晚上要按时上床,上床时不要把能否睡着想得过重。先睡心,后睡眼。不当一回事,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从头到脚全身地放松,连脚趾。想像有个螺丝钉拧在大拇脚趾上,松螺丝,最后连脚趾也飘起来了。
⑶刺激控制法。想睡就马上上床,不能入睡就去干枯燥的事。但早上必须在同一时间起床,并且白天不准睡觉。
⑷自我催眠法。在天花板上钉一个圆头钉一类之物,仰卧,注视,目不转睛,两分钟,眼皮发涩、发重,睁不开,闭上了,入睡了。松弛训练。
催眠限制:今晚12:00躺下,第二天下半夜12:30上床,第三天下半夜1:00。睡不着也躺着闭目养神。但早上必须按时起床,不论夜里是否睡好。如果下午感到头昏或倦怠时,可用冷水洗脸,但不要睡觉。物极必反。
⑸行为调节法。包括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和文娱、体育活动。
⑹饮食调节法。如酸奶及香蕉等一类水果。
⑺裸睡法。
⑻性生活调节法。肌肤之亲是克服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性爱是巨大的镇静剂。研究者认为,性生活越完美、越兴奋,过后则越容易入睡。
⑼物理调节法。睡前沐浴,洗热水澡,温水泡脚,配合头部和脚底按摩。
⑽愉快想像法。避免负性刺激。
⑾冥想疗法。
⑿音乐疗法。一般是朦胧、舒缓的。
⒀药物催眠治疗。慢性失眠需长期治疗,并辅助药物。包括“安慰剂”。慎用安眠药!
⒁非药物即仪器疗法。如生物反馈技术;这里,姑且把睡眠工具枕头也归类于仪器中。高枕有忧!可选择形状、大小、高矮、软硬科学且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枕头使用,就叫做“量颈定枕”吧,枕内填充物可以是荞麦壳等。
⒂芳香疗法。包括枕内填充物使用菊花、玫瑰花、茶叶以及薰衣草之类的香草等。
⒃环境改变治疗。包括光线、温度、湿度等的调整,避免噪音,使其室内清静、温馨,空气新鲜。——也许不卫生乃至恶劣的睡眠环境就是失眠的根本或主要原因。
⒄中策是形成习惯,按时上床、起床。
⒅上策是排解造成失眠的刺激源(即根本或主要原因)。一般说来,排解了造成失眠的刺激源,失眠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否则,吃药不能根本解决失眠甚至无用。
具体治疗要因人而异,并且都要配合以积极心理暗示。
5.遵循“生物钟”的规律,保持正常的睡眠
生物钟,以人类为例,是存在人体内的决定生命活动的节奏性机理或叫生理节律。正常情况下,这种天然生理节律如同时钟一样正点运行,保持人体同外界日夜同步。如果一个人能按照这个规律作息,就会健康长寿;否则,将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紊乱,给疾病的侵袭以可乘之机。
生物钟的规律大致如下:
⑴0:00~1:00——人体内释放的生长激素最多,从健康角度讲,必须入睡。
⑵0:00~6:00——按时睡觉可使人神清气爽、美丽悦人,期间固有“美容睡眠期”之称,而任何熬夜行为都是求美的障碍。期间有利于深睡眠,保证优质睡眠,以备白天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⑶6:00~6:30——醒来并起床。醒后可赖床5分钟,再缓慢起床。不提倡“晨练”。
⑷6:00~7:00——喝一杯温开水,拉撒、洗刷后,用早餐。
⑸7:00~10:00——是进行“日光浴”或“有氧运动”的最佳时间。晒太阳约30分钟,可抵抗中老年期常见的骨质疏松症,并提高免疫力。
⑹7:00~12:00——经过一夜的“睡眠充电”,这个时间段的脑细胞活力强,记忆中枢敏感性高,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多,血液循环加快,理解力和记忆力特别好。宜于学习。
⑺12:00~13:00——午饭和放松时间。
⑻13:00~15:00——是一天中很疲乏的时候,精力与体力明显降低,人体需要放松,所以当午睡或闭目午休1小时左右。午睡可以使人体得到很好的调整,重新积蓄能量,使人整个下午的耐力、反应速度及体力、脑力达到很佳的境界,并有防病作用。
⑼15:00~18:00——是工作、学习以及锻炼或日光浴的第二佳时间段。
⑽18:00~19:00——晚饭和放松时间。
⑾19:00~22:00——是人体很佳的长时间记忆的时间段,是脑力劳动者的好时光。
⑿22:00~第二天6:00——按规律睡觉。
如此良性循环。
否则,违反生理节律,可引起头晕、头疼、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即使第二天再睡也难以补上。
绝大部分人的睡眠类型是“夜间型”。所以“白昼型”者从略。
以上表述以中原的时间为准。当然,云南或昆明与中原有个时差的问题,约为一个半小时。还有个季节差问题。
有观点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不睡午觉照样精力充沛。笔者认为,我们是东方的“草食动物”或“杂食动物”,百万年集体遗传下来的体内生理节律以及人类外部生存世界的特征,都同西半球的不一样,并且,对于我们夜间型者来说,他们属于白昼型的群体,不可比。因此,我们还是睡我们的午觉好,即使打个盹儿、眯瞪一下也好。
调侃地说:失眠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病。在发达、文明的社会,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也许客观、辩证地对待它,也是一种疗法。如果不服,那就武断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直接、最便宜、最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式就是远离或逃避文明社会,回归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氛围。
——关于失眠及对其防治的话题,就说以上这么多。
重申,以上笔者罗列的各类心理疾病只是一种机械分解而已,实际上往往是交叉或综合发生,临床表现又多是后者(如精神病)包含着前者(如人格障碍)或两种疾病都有同一种症状(如神经衰弱症和抑郁症都失眠)即“共病现象”,因此需要“多重诊断”。并且,伴有人格障碍的精神病患者比没有人格障碍的精神病患者,更难治疗和康复;因为这不但要解决功能或器质的问题,还要解决认知的问题。
从国际疾病分类(10大类72亚类近400种)来看,从以上整合、列举出的心理疾病表现(5类型41亚类224种)来看,心理疾病种类不少于、程度不轻于生理疾病,其存在非常普遍。据有统计分类:心身、躯体、精神疾病各占人类疾病的三分之一。据有的医学心理学专家调查和测试表明:有30%的男人,在心理方面一生会较严重发病1~2次;50%以上的女人较严重发病2~3次。其病程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不治自愈”,有的经过调适治疗很快就好了,有的则会伴随人生很长一段时间。还有的医学心理学专家调查发现:许多疾病死者包括癌症死者,有50%是被病吓死的,30%是被病折磨死的,20%是被药药死的。——当然这是机械的分解。现在大家都知道心理因素和疾病是有关系的,科学实践证明:健康的心理使那些不治之症患者还能活很多年,包括那些癌症患者。这里且不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的俗话。
健康对于人类,是一种较难追求得到的境界;疾病对于人类,是一种难以调顺的恩怨。健康人患了疾病,就成了病人;经过治疗,病人的病好了,又恢复了健康。有的人患了一般的躯体疾病,不去治疗,自然地好了,这叫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身抵抗力;患有严重躯体疾病,久不治或久治不愈,就有可能夺走这人的生命。一种致命的疾病被人类征服了;新的一种致命疾病又被人类自己制造了出来。健康是相对的,疾病是动态的,健康与疾病之间就没有截然分界,对生理疾病如此,对心理疾病包括心身疾病也如此。再健康的人,有时候也不免会感到“心痛”或“心理难受”,即“心理感冒”或“心理饥渴”。许多躯体疾病常常伴有不佳的精神状态(如感冒了,百无聊赖,不想起床,故意叫家人伺候),一些躯体疾病痊愈了但却产生了心理阴影以至心理危机(如脸上的严重烧伤是治好了,但又为毁容破相而烦恼),有些心理障碍又往往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有人、有时胃痉挛是焦虑、惊恐心理的躯体化表现),而据临床发现许多躯体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紧张、焦虑、惊恐、气愤能引起胃病),等等。可见,健康与疾病、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都是复杂地搅和在一起。所以,其标准、分类与区别都不是绝对的。
(下接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