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1.咨访沟通与反思
咨访沟通与反思
咨访沟通-1
有位老师与笔者“沟通”的话题是:我是小学的一名老师。我一直在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而焦急,感到这些孩子是有“学习障碍”。你能通过你的心理咨询,治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叫他们的考试分数提升上去么?
咨访沟通-2
有位家长说:“想请你给做做咨询。”
我是一名家长,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他是不是有学习障碍?想请你给做做咨询,提高考试分数。
笔者的答释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不能把“考试分数升不上去”作为孩子“学习障碍”的症状。真正的“学习障碍”范围很窄,一些老师和家长通常所说的或认为的“学习障碍”其实都不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在实际当中,大量的情况反倒是现行的教育体制或执行教育体制的老师在操作考试的行为中,给孩子学习带来障碍,而不是孩子本身。
其次,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担任或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对于服务于孩子的角色:父母——抚养监护,教师——教书育人,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通过对孩子宣传普及心理卫生,进行心理按摩、情感呵护,与孩子做心理沟通,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适应客观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考试现实。
再次,心身健康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或载体。如果“身心健康—学习包括考试—好成绩包括考分高”这三者相关的话;那末,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或任务是促进孩子的心理或身心健康,吸引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至于孩子能不能“学习好”或考高分,那不是心理咨询师的事。
结论:孩子的考试分数能不能上去的因素包括可变因素很多。心理咨询师能够引起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排解或缓解考试焦虑症状等,但不能保证孩子考试的分数提升。
咨访沟通-3
有的家长来电话问:“我的孩子昨晚离家出走,你能不能帮找回来?”
咨访沟通-4
或来信咨询:“我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笔者的答释也是一模一样的——
首先,笔者认为,只是帮助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这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事,换言之,心理健康工作者如果这么做了,那他就不是心理健康工作者了。
其次,要把孩子给找回来或做工作叫孩子听父母的话,第一步要弄清楚孩子离家出走或不听话的原因,尤其是父母方面的原因;第二或第三步才是与孩子沟通交流。据笔者近年的调查问卷和个案咨询发现,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恶性刺激源,75%是来自“问题家庭”。
结论:孩子产生了心理障碍,父母或监护人应首先接受心理咨询。
咨访反思-1
ABCDEF现象——
来自父母或老师方面负性的刺激(A)→孩子与父母或老师没有共同语言,感到烦恼和困惑(B)→对“扭蛋玩偶”倾诉,上网寻找知音,在虚拟的世界里进行发泄或宣泄(C)→影响了学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下降(D)。
其一,父母或老师方面只看到D并为之着急,进一步对孩子施加A;这种思路的结果可能使双方关系紧张、离心,控制与反抗,孩子离家出走(E),抑或可能由心理困惑上升到心理疾病(F)。
其二,孩子在父母或老师仍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注重或进一步注重C;否则心理困惑会淤积成心理疾病(F)。
其三,而心理老师则顺着孩子的B,打开孩子的心门,看到不愿同父母或老师交流的真正原因,证实来自父母或老师方面的刺激确是负性刺激,找到孩子烦恼和困惑的根本或主要原因,进而辅导或治疗。通过辅导或治疗,消灭或排解了A,这样孩子就缓解或消除了B,避免了E或F,进而孩子就不必一定去C,最终D的局面也就得到扭转。
咨访反思-2
笔者在心理辅导、咨询、治疗的过程中,总结出家长方面六个70%以上的百分数——
⑴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75%的与家庭环境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⑵未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80%的是由于父母心理错位的原因而引发的。
⑶并且90%的这样心理错位的父母与患病孩子互为因果地自己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⑷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认为孩子有病,而85%的实际上孩子无病,是父母他们自己有病。
⑸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75%以上的父母是以考试分数排序为依据。以50人为例,排倒数第15~1名的孩子,被家长怀疑或认为是有“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
⑹70%以上的单亲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特别是母亲,虽已离异多年,但离异时怨恨的阴影一直“闪回”在脑海,与关爱孩子的比例为6:4。甚至把孩子当“筹码”。父母的这种偏执型认知和行为,无法使辅导孩子心理问题或治疗心理疾病成功。
咨访反思-3
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则可以少做狭义的心理咨询,不用做心理治疗。如果撇开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那末,“心育”是避免、防止“小鹿”辍学、出走的关键,是容易唤回已经在“十字路口”彷徨的“小鹿”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孩子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根本,是心理健康和卫生工作防患未然的重大举措。
“德育”与“心育”并不是水火不相容。两者有机合作,会产生良性效果,使学生不但具有健全的人格,同时也会具有优良的品德,会把社会的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当然,“德育”与“心育”两者各有各的功能,不可代替。但如果德育和班主任思想工作能渗透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则会产生积极效果,且两育双收。然而,心理问题却一定不能用德育方法来解决!
具体操作时可把握:道德的问题正面提、宏观提,心理的问题私下提、微观提,分辨不清的问题,可先以“心育”的方式入手。
咨访反思-4
师生、亲子关系与“享乐”、“现实”原则——
未成年人的“自我”由老师和家长在把握着,他们根据“现实原则”在监控着孩子。而孩子的“本我”无时无处不蠢蠢欲动,因为任性的孩子遵循的是“享乐原则”。这样使得双方都很累。如果老师和家长在教育—监护—辅导—咨询过程中,能把“大理论”兑换成“心理硬币”,并渗透或贯穿着“同感”、“尊重”和“真诚”、“耐心”;那时,师生、亲子关系的沟通很可能就是有效沟通。
心理老师
钱锡安
2006-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