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2.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
少儿期人格发育及
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
——兼谈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钱锡安
导语
一、“少儿期”的界定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二、“婴幼期”是人格(个性)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三、可怕的“应激源”及无奈的“应激”
四、年轻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五、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导语
一、“少儿期”的界定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一)我国古代的几个提法
(二)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
(三)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8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四)笔者的一种整合
二、“婴幼期”是人格(个性)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一)弗洛伊德的结论
(二)艾里克森的结论
(三)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在0~4岁
(四)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
(五)“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六)回忆自己的少儿期,父母是怎样呵护自己的
三、可怕的“应激源”及无奈的“应激”
(一)婴儿先天或后天脑受损
(二)婴幼儿被父母遗弃
(三)残缺家庭对少儿扭曲的“爱”
(四)少儿遭到长时间的恶性刺激
(五)少儿在无监护人情况下,其它方面的不幸遭遇
四、年轻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一)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婴幼儿心理学》的有关基本知识
(二)首先应该是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并进行“胎教”
(三)年轻父母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
(四)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五)设计轻松、欢快、有健康音乐的氛围
(六)满足婴幼儿“皮肤饥渴”的要求
(七)学会跪着跟少儿交流
(八)注重对婴幼儿进行语言的熏陶和训练
(九)布置温馨悦目爽心的家庭环境
(十)营造诸多方面的综合良好条件
(十一)主动寻找、接触良性的社会刺激
(十二)培养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十三)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
(十四)接受或寻求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辅导
(十五)每个做父母的,你的高招或经验是什么?
五、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五)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六)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扭曲的爱
(七)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八)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九)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十)保姆—潜移默化—幼儿
(十一)幼儿园几乎是100%的阿姨或女老师,这不是科学的编制
(十二)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十三)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十四)一份调查显示
(十五)“体罚”与“心罚”
(十六)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十七)教养、监护的动机不是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十八)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十九)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二十)关心、关爱与关注、教育、教训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二十一)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二十二)每个做父母的,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一)人生有三大不幸
(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症”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应试教育并发症”
15.“青春期神经症”
16.“吮手指、咬指甲”
17.“遗尿症”
18.“口吃”(又称“结巴”)
19.“肥胖”
20.“神经性厌食”
21.“偏食”
22.“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23.“睡眠障碍”
24.“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25.“大脑发育不良症”
尾声
导语
问:“母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先讲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3岁孩子,从18楼上摔下来。这时,他的母亲正好买菜回来走到楼下。见状,说时迟,那时快,丢下手中的菜,双手一把接住孩子。孩子得救了,母亲因受了强烈的冲击而死。
这一消息,传到消防救生部门,他们不敢相信。处于敬业,他们决定做一次实验。他们从18楼摔下一体积、重量和软硬程度都与这个小孩的一样的物体;结果,没有一个消防救生队员能接得住。
结论:只有“母爱”的力量最大。消防救生队员是在用体力;而母亲用的是心力,极限的心力。
这个故事,可能大家不相信。但有一个故事是新闻报道过的。
故事发生在贵州。有一对夫妇带着自己的小孩去旅游。在乘坐缆车的时候,突然缆车坠落。一家3口被摔了出来。就在几秒钟的时间,父母擎着孩子而坠地。父母摔死了,孩子得救了。
孩子为什么能活过来?只有从父母对子女的“爱心”力量方面去找原因。
这就引出以父母为主要成员的成人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的话题,就引出少儿期人格发育、发展的话题。
一、“少儿期”的界定及其生理、心理特征
医学界、社会学界以及心理学界,把一个人的一生,按年龄段、根据经历和从心理角度,划分、分解出若干个阶段。由于角度、时代、标准、条件不同,就有几种不同的提法。但这并不影响人的寿命、前途或什么,只是为了便于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理解并指导人生。所以,过于绝对的划分是没有意义的。
狭义的“少儿期”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4个阶段,约1~12岁。广义的“少儿期”包括“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几个阶段,约1~18岁。我们不必狭义地去较真“少儿期”到底是几到几岁,广义地说就是指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人格发育和发展从不成熟走向基本成熟,因此说它对人生至关重要。
(一)我国古代的几个提法
1.我国古代医学指出,男子8个月长牙,8岁(虚岁,下同)换牙,16岁阳道通,64岁精绝;女子7个月长牙,7岁换牙,14岁阴道通,49岁经绝。
2.民间说“兄妹7岁不同床(一个被窝)”。
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二)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
1.“口腔(口唇、口欲)期”(0~1岁)。婴儿吃奶的吮吸本身所产生的快感,由口唇知道了性的快乐。这是原始、广义的“性”。
意义:建立母婴关系,获得安全感、信任感及自信。
一个人遇到危难时,会下意识地喊:“我的妈呀!”如李玉和被捕、母子分离时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母子分离,双方都会发生焦虑。婴儿对母亲产生心理依赖,长大以后即成人,通过吸烟、吃口香糖、喝水等,以排解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受挫后,产生不安全感、自卑、自恋。在心理上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有能力但不愿交往,有可能产生“自恋型人格”或“自闭症”。
如果“口欲”过于满足,就会形成“口腔性格”的“固结”,过度依赖,嫉妒性强,自立能力差。清朝的末代皇帝和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就是这样的。
2.“肛门(肛欲)期”(1~3岁)。相当于幼儿期,这一时期的性的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由排便而知道了性的快乐(满足)。在这一时期,父母开始训练孩子的排便习惯(限制)。
意义:建立与父母的关系。了解父母对自己有哪些要求,同父母讨价还价。一方面孩子被父母控制,另一方面孩子也控制父母。孩子通过对父母的要求,逐步扩大到对外界的要求。7~10岁尿床,是孩子在梦中的发泄,以此对父母进行攻击。
发展与受挫:形成“肛门性格”的“固结”。其特点,或守秩序、爱清洁、过分认真,或吝啬、节俭、爱财,或固执、不灵活、有报复性。有强迫症状的人,往往是“里比多”退行到“肛门期”。
3.“性器(阴茎、性蕾、前生殖器、俄狄浦斯)期”(3~6岁)。男女孩子都开始对男孩子的阴茎好奇、感兴趣;女孩子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羡慕男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恋父情结”(中国对“恋父情结”有一种解释是:父女在前世是情未了的一对情人);男孩子可能恋母,讨厌父亲。
意义:形成“三角”关系。于胎中形成母子一体;从“共生”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有双向关系,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这时的男孩子,一方面嫉妒、排斥父亲(取代父亲占有母亲),一方面有“阉割焦虑”(怕父亲的干预和进攻)。这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5~6岁时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
4.“潜伏(同性、冬眠)期”(6~12岁)。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这时期,男女孩子性的发展呈现“停滞”或“退化”的一种状态即异性相斥的“假象”状态。
意义: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
5.“青春(生殖器、心理危机)期”(12~18岁)。到了青春期,躯体成熟,性的快乐开始集中到男女的生殖器上,即性能量的关注点指向异性成员。
意义: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模仿成人,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人格基本形成。
从以上的5个阶段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里比多”说的是少儿性欲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到青少年,都是以“性本能”、性心理的冲动为动力的。
(三)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8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艾里克森受过弗洛伊德的训练和培养,但又批判地吸收了弗氏的人格理论,形成了他自己的个性发展的人生周期理论。他认为划分个性的发展阶段,在考虑生物本能欲望的同时,也要考虑各阶段的社会性特征即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当然,这一理论也是对弗氏人格理论的发展和继承。
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着A对B即积极品质对“危机”或“障碍”的冲突;因此,个性就是在冲突或解决“危机”、“障碍”中发展的。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相当于“口欲期”。
这一时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对环境产生信赖;否则,将增长恐惧和不安情绪,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
信赖,是人对周围世界的基本态度,也是健康个性的根基。它在孩子的第一年就开始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儿童信赖感的建立,并不是一次就全都完成,并且在人生发展的其它阶段还会反复。早期信赖感的缺乏,以后可以得到补偿(虽然会留下心理的伤痕);另一方面,早期获得的信赖感也可能丧失。
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
婴儿的内心世界有着两个必然性:一是一出生就必然会得到成人(外界的以母亲为代表的监护人)的呵护,二是这种期望的实现果然同外界所给予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时的孩子的“无助感”反应最为强烈,极需要成人的爱抚,使“无助感”得以消除,使信赖感、安全感、温暖感得以满足。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产生信赖的品质,人生的“婴儿期”也就完成任务,顺利度过了。
“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抚摩不够,抚育不良,孩子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信赖,对成人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相当于“肛门期”。
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的时期。
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
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做得不好,但这表明孩子开始显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出现一种矛盾或冲突:成人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自主行动,又要启发、引导孩子对一些行为要进行适当或定点控制。成人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得当,孩子在满足许多主动性和意愿的同时也逐渐知道并学会一些控制。结果,就会培养孩子自主、自律、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反之,如果成人对孩子过于训斥或“溺爱”,孩子过于自律,就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能自立,会产生羞涩感和怀疑等不良适应心理,这会使“意志”等品质发展不够。
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
3.“幼儿后期”(3~5岁)——创新对罪恶(自发性对内疚)。相当于“性器期”。
这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自主性”的发展,依靠自己进行活动的欲求进一步扩大,是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比如,对面前的一口闹钟,孩子奇怪,为什么它会不停地嘀嗒或突然地丁零?于是他要寻个究竟,就把闹钟拆卸肢解。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怎么理解或对待呢?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父母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成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这一时期的任务是在于发展孩子的自主的主动性。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成人当然要引导。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原因复杂。
4.“学龄期”(5~11岁)——勤奋对自卑。相当于“潜伏期”。
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这时期,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因此,帮助儿童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和学习竞赛,取得有意义的成绩是必要的。
以学习为例,一些行为如做功课,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掏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奖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如孩子在制造某种有用的东西时,在从事家务劳动时,能够得到成人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就会增强勤奋感,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逐渐养成勤奋的工作态度。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把少儿的求知欲和模仿行为看成是调皮捣蛋,横加斥责,就会使儿童有逐渐发展成无所作为和“自卑感”的人的危险。
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5.“青年期”(11~18岁,也叫“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年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自我意识”。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年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身的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成人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得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6.“成人初期”(18~30岁)——亲密对单独。(从略)
7.“中年(或壮年)期”(30~50岁)——关心下一代对自我关注。(从略)
8.“老年期”(50岁~晚年)——自我整合对失望。(从略)
(四)笔者的一种整合
在“少儿期”的前面还有酝酿、基础阶段,后面还有继续发展、再社会化阶段。所以在重点理解“少儿期”时,还应粗线条地了解人生的全过程。
1.“受精期”(即“怀孕”)
选择风和月皎的时刻、爽心悦目的环境、温欣浪漫的氛围,男女双方具有良好的情绪、理智的情感、充足的精力,这种情况下耕耘播种的效果最佳。
切忌在狂风暴雨、荒郊野外、烟酒过量、喜怒无常等情况下运作。
如果说这些是后天和外部环境因素;那末,男女自身的特征和条件,便是先天因素。但对孩子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先天因素,都有遗传的可能;并且是好是坏,对孩子都是无法选择的,对于“坏”还是无奈的。
如在中国的“三年生产救灾时期”,因为缺乏物质营养的原因,许多妇女不能怀孕生孩子,出生了的许多孩子羸弱低能;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生的许多孩子,一落地就带着一种先天的情绪障碍,特别到了“青春期”,情绪化严重,这与父母在怀孕期经受了“灵魂深处闹革命”有关。
2.“胎儿期”(0~10个月)
1个月便是生命;3~4个月成形,有部分感觉,能听到并辨别优劣的声音;6~7个月有情绪。
有一种提法叫“生前期”,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出生。小儿出生后的发育特征早在胎内已形成。此期又可分为3个阶段即①“细胞期”:也就是“受精期”,奠定了各种染色体上数以万计基因的位置及其遗传信息的特征,就好像给未来的小人儿制定了一张“设计图”。②“胚胎期”:妊娠(shen,-)3个月以内,是细胞分裂增殖、内脏各个系统的器官分化成形阶段。此期最容易受不良因素例如化学物质、放射线、感染等的影响而使分化中的内脏器官发育异常,例如“先天心脏畸形”就是这时这类原因引起的。③“胎儿期”:从妊娠3个月到出生,为快速生长阶段。若胎儿7个月时出生,已有存活的可能性。
讲究心理卫生问题,对孕妇来说,是自己和胎儿“两个人”一起的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孕妇经常用手去抚摩自己的大肚子,其实,就是在用肢体语言跟孩子交流、沟通——这是触觉。“胎教”还要注意和“大肚子”一起欣赏轻音乐——这是听觉。所以情感呵护,应该从胎儿开始或算起。
3.“婴幼期”(出生~3岁)
包括“婴儿期”(出生~1岁)和“幼儿期”(1~3岁)。
人刚出生时脑重大约400克,婴儿呱呱坠地,就会有哭、笑的情绪和一些肢体语言的表示,抓握力、吸吮力强;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7个月长牙;8个月会爬;10个月能站立;1岁左右断奶(过早或过晚都不好),能行走,会说话,有了情感;2岁会思维;3岁脑重大约1200克,能认知,能把自己同自身以外的客体区分开来,掌握人称代词“我”,而不是称自己的乳名,并且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思维还包括有想象力。
有一种提法,把“婴儿期”从出生~28天算做是“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从胎内转到胎外生活的适应时期。随着出生后呼吸、循环等器官产生激烈变化,一般要2~4周才能适应环境。新生儿容易生病,严重的“先天畸形”和“功能缺陷”常于该期死亡。
“婴儿期”又叫做“乳儿期”:出生后1~12个月,主要标志是哺乳。乳儿期是生长速度最快时期,满12个月时,体重增长为初生时的3倍。然而,乳儿期还不会行走,若与兽类哺乳动物相比,则1岁以内的小儿相当于哺乳动物中的早产儿。所以乳儿期是完全依靠母亲生存的时期,除了重视合理喂养和预防感染,要特别注意“情感抚摩”。
1~3岁的“幼儿期”,身体生长速度比乳儿期缓慢,生活上逐渐脱离对母亲的依赖而独立。同时,智力也迅速成长。
“母爱”,孩子在1岁形成。
孩子会提前叫“爸爸、妈妈”,这≠是心理健康。
3~4岁是语言的关键期。
“人格”在3岁开始发育。
4.“儿童期”(或叫“学龄前期”,3~6岁)
少儿在6岁以前不忌性别、“两小无猜”。这时一般要进幼儿园接受集体活动的训练。
这时期小儿与成人接触更多,求知欲强,活动范围扩大,应注意教育并预防意外事故。
上幼儿园可以广交朋友,提高幼儿社交能力。
在儿童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幼儿园是增强孩子社会交流的一个外部环境。
呆在家中的孩子由父母、保姆或亲戚照顾,教育与游戏、人际交往等非常局限。放在家里,是溺爱孩子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托儿所那里,虽有保育员看护但没有明确的社交和教育目标。
而在幼儿园,那里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和游戏等活动的指导,可为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研究证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等奠定基础。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诸如守纪律、爱学习等的常规;而不是刻意地背诵多少唐诗宋词。
5.“学龄期”(6~7岁,有的提法是把6~12岁定为“小学生期”)
这时大脑约重1300克,心理的载体发育完全。在幼儿园接受训练的基础上,接受普通学校的正式教育。知羞耻。6~7岁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6.“少年期”(7~14岁)
正在读小学和初中。7~12岁出现一种“错觉”和“假象”,即异性间有一段时间“相斥”,因而许多玩耍、游戏一般是男女分开的。
各种生理功能的发育趋向成人水平,对疾病抵抗力增强,对社会环境逐渐熟悉,也就是儿童“社会化期”。这时期儿童正在学习并具备最简单、最起码的各种知识,例如爱卫生、讲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老师、不说谎、互助友爱等等。
女孩子在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子比女孩迟两年。
7.“青春期”(14~18岁)
是豆蔻年华、含苞待放、“花季”、“青苹果”,是人的个性发展开始成熟的时期。14岁左右男的可以遗精、女的来了月经,“假象”消失,就回复到“异性相吸”的“真相”上来,异性间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
这阶段体格的生长突然加快。与其它几个期相比,青春期和乳儿期是生长速度最快的两个时期。
“青春期”的提法不一,如说是14~25岁、12~20岁、12~18岁。我们注重18岁这个年龄。
以上7个时期或18岁以前,便是广义的本文所指的“少儿期”。
8.“青年期”(18~35岁)
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有人顾此失彼。所以青年人的压力往往很大,易患“神经症”。
从“少年期”到“青春期”到“青年期”,可以看出,青少年性心理的变化“三部曲”:第一乐章——疏远异性阶段,在课桌的中间有“三八线”,下课了,女的一群唧唧喳喳,男的一簇嬉戏打闹;第二乐章——接近异性阶段,但不限于特定的目标,多是群体的异性交往;第三乐章——迷茫的爱慕异性阶段,开始有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9.“壮年期”(25~45岁)
原始积累的阶段。
10.“中年期”(45~65岁)
事业有成,自我实现,开始退休。
11.“老年期”(65岁以上)
调适心态,力所能及地做些“利他”和社会公益事情,注重精神收获,乐度晚年。
二、“婴幼期”是人格(个性)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现在一般提的“婴幼期”就在“里比多”的“口欲期”和“肛欲期”之间,在“个性发展8阶段”的“婴儿期”和“幼儿前期”之间,即出生~3岁。也可以认识到,父母本人的先天因素、怀孕的过程和婴儿出世后的爱抚或情感呵护,对婴幼儿个性的形成、发育、成长至关重要。人生的8个阶段少儿期就占了一半,又可见少儿期的重要。
当代科学认为人格是否健全,在3岁左右就奠定了基础。因为1~3岁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跨进了新阶段,体格发育、神经发育、心理发育和智能水平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这一时期,就显出作为“第一任教师”——包括心理学教师——父母责任的重大。
现从如下几个方面讲述“婴幼期”(出生~3岁)特别是3岁,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一)弗洛伊德的结论
“里比多”是表示性本能的一种身心概念,是个体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源,即“性本能”的冲动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人的个性的发展终止于“青春期”。他说的5个阶段,如果能得以顺利、圆满进行的话,个体的人格就会健全地发育、发展;如果在某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人格发育、发展不全或异常,产生个体心理障碍。他有个理论是,“成年期”以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甚至都是源于“胎儿期”即“回到子宫”。认为儿童期的人格发展全过程就是人生的缩影,即“孩子是人类的父亲”。
可见“婴幼期”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二)艾里克森的结论
1.个性发展8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主要由社会环境决定。
2.个体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折或过渡。如果解决了引发出的“危机”,个性的发展便会顺利前进。
3.如果顺利度过“危机”,便是积极的解决,这有利于“自我”的增长,会产生优秀的品质;反之则是消极的解决,这会削弱“自我”,产生不良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人格的发展会扭曲。
4.前一个“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下一个“危机”顺利解决的可能性;否则会步步欠缺,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任务在于形成该阶段的个性的积极品质;避免由于发展的“危机”或“障碍”而带来消极品质。如果个体没有能够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和发展任务,形成了消极的品质;那末,个体不仅在这一阶段遭遇困苦,而且也将影响下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导致人生的诸多悲剧发生。
艾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个体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开始进入成熟的时期。但个性的发展,要经历整个的人生即从出生到晚年。
他的学说,体现了“互为基础”和“鱼贯前进”的特点;而基础的基础和鱼贯的“鱼头”就是“婴幼期”。
可见“婴幼期”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三)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在0~4岁
脑的发展在幼儿期最快,这就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岁便可以测试智商。有科研工作者跟踪研究,把17岁(即少儿期)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100%,结果发现,光是0~4岁时期的儿童就获得了50%(包括哺乳期的“躯体记忆”);而4~8岁则又发展了30%,8~17岁20%。
(四)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4岁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6岁的“第二反抗期”。
在3岁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处于与父母一体的状态;3岁以后,他们能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产生了独立行动的愿望。当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抗倾向。心理学经验表明,在“第一反抗期”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处事优柔寡断。
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可见“婴幼期”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五)“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我国古代民间对婴幼儿人格发育、成长的观察的一种结论。也说明“婴幼期”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六)回忆自己的少儿期,父母是怎样呵护自己的
作为父母,你自己已度过1~6个阶段,到了“成人期”的今天,可以回顾一下是怎么度过和发展的,形成了哪些优秀的个性,产生了哪些不健康的品质?如何把自己后天形成的那些优秀的个性耳濡目染给自己的孩子,又如何避免把那些不健康的品质传染到孩子身上?从经验、教训正反两个方面,你可体验到,真的是“婴幼期”是人格发育的初始也是关键阶段。
三、可怕的“应激源”及无奈的应激
“应激源”及“应激”的话题,笔者在《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中有较详细的表述,此处从略。
(一)婴儿先天或后天脑受损
属于脑器质病变。
(二)婴幼儿被父母遗弃
如把私生子遗弃,把自己生的孩子卖、送、过继给别人。
(三)残缺家庭对少儿扭曲的“爱”
“残缺家庭”及扭曲的“爱”主要指夫妻离异,孩子被断给某一方抚养,并且该方由于离异的心理创伤及其郁积产生对对方的愤怒,反而常常“迁怒”到无辜孩子的身上。
(四)少儿遭到长时间的恶性刺激
比如,小两口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家庭中其它一些恶劣环境,居住区周围或社会上一些恶劣环境。
(五)少儿在无监护人情况下,其它方面的不幸遭遇
无监护人就是孤儿,孤儿又遇到“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
四、年轻父母如何对少儿进行情感呵护?
要让少儿心理健康,年轻父母首先要做到自己心理健康。25~35岁的青年男女很可能是婴幼儿的父母。也许有些当父母的会不以为然,说“母爱”这是“本能”和“天性”,哪个做女人的不会?但在心理卫生知识指导下的情感呵护,未必就会。有好多的少女,甚至自己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稀里糊涂就当上了某个男人的妻子;一不留神又怀了孕;还没有心理准备,自己的孩子已呱呱落地。也许你还在埋怨自己的母亲当初没有在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下,爱抚自己;可今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母亲(关于这个话题的一次问卷,就有几位听众在“回忆一下你自己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对你的情感呵护,你表示满意的程度”、“在此之前,你对自己的孩子的情感呵护,自己感到满意的程度”两栏里,填写的都是“不满意”)。
面对自己的孩子,怎么办?
(一)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婴幼儿心理学》的有关基本知识
《婴幼儿心理学》由婴儿心理和幼儿心理两部分组成。“幼儿心理学”又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它主要是研究“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父母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成为有心理卫生知识指导的理性的监护人。
(二)首先应该是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并进行“胎教”
对于胎儿或出生的孩子来说,夫妻在怀孕时刻的情绪、健康状态、所选的日子、所处的环境等情况,都是先天因素;就更不用说双方气质等本身的一些遗传因素了。
这里,较具体提出“胎教”的话题。“胎教”可以是“智力开发”的问题;但它重要的是“早期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早期教育”的“早期”,早到胎儿,早到孕妇的肚子里;当然它更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先天保障”的话题。所以,笔者就把“胎教”和“保证孕妇的身心健康”放在一起表述。因为保证了孕妇的身心健康,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有了先天的保障;在此前提下,进行“胎教”才是顺理成章的事,进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才有必要和可能。
1.关于“胎教”的命题
有观点认为,怀孕的胚胎,能够辨别出性别才称作“胎儿”,约在两个月后。胎儿3个月就初具人型。从怀孕5个月起,就可以施行有规律的“胎教”。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惊人,各种感觉器官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未出世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初次接触是透过母体。胎儿感应的并非是外界的直接刺激,而是孕妇因这些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变化,使得体内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如生气时释放出肾上腺素,恐惧时释出乙醇胆胺,兴奋时释出脑啡化学物质。它们在孕妇情绪变动时释出并进入血管中,再通过胎盘,胎儿即刻便可感受到。
因此,通过控制母体的内外环境,避免或排除对胎儿的不良刺激,同时给予一定的良性刺激,这样的措施及活动就构成“胎教”的命题。
前面提到:人的智力的获得,50%在4岁以前。“4岁以前”应该包括“胎教”在内。所以,适当、适度的“胎教”,就成为“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意义。
2.直接的“胎教”方法
⑴“音乐胎教法”。轻松愉快、活泼舒畅的古典乐曲、圆舞曲及摇篮曲等。若孕妇亲自给胎儿唱歌,则效果更好。
⑵“呼唤胎教法”。即“母儿对话”,孕妇及其丈夫与胎儿进行语言沟通,包括讲一些儿歌。胎儿是有记忆的,呼唤他的名字,或“宝贝”、“乖乖”等称呼,出生后仍可辨认。
⑶“抚摩胎教法”。孕妇及其丈夫用手轻轻抚摩孕妇腹壁的胎儿部位,使胎儿感受到并做出反应,可以促进胎儿运动神经的发育。若配上音乐背景,则更好。
⑷“光照胎教法”。可用手电筒。
⑸“运动胎教法”。通过孕妇躯体的适度活动。
注意这些活动的时间以上午9~10点钟、下午3~4点钟为宜,每次约进行5~10分钟,刺激的时间不能过长、程度不能过重。
3.间接的“胎教”方法
孕妇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都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⑴孕育准备。在有心理和物质等的准备下,有意识地怀孕。
⑵营养胎教。孕妇注意饮食调节。
⑶环境胎教。环境舒适,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⑷情绪胎教。注意调节心理和情绪,阅读一些有趣、轻松、健康、令人愉快的文学作品,欣赏轻松悦耳的音乐,提高各方面的修养。
⑸色彩胎教。包括对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悦目的图画的欣赏。
这些,这样,不管直接、间接的,孕妇所想的、说的、感觉的、希望的、做的,都对腹中的胎儿有积极、良性、健康的影响。
传说远古时代的后稷母亲姜嫄氏怀孕后,十分注重胎教。在整个的怀孕期间,她始终坚持或保持着性情恬静、为人和善、喜好稼穑、涉足郊野、观赏植物、细听虫鸣、背风而倚等行为或作法。相传古代孟子的母亲说过:“吾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源经训诂》中说孕妇“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乱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爱、慈良之事,则生子聪明,才智德贤过人也。”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胎儿产》中,就有提倡“胎教”的论述,这可能是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关于“胎养、胎教”的记载。“胎教”也成了当今优生、优育、优教的热门话题。
4.“胎教”特点
易行、安全、有效。
(三)年轻父母充满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
甘乐共享嘛。
(四)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同呼吸共命运哪。
(五)设计轻松、欢快、有健康音乐的氛围
听不懂话语,但听得懂音乐。
(六)满足婴幼儿“皮肤饥渴”的要求
婴幼儿有“皮肤饥渴”,年轻父母就要奉献出以肢体语言表达出的肌肤之亲。在婴儿不会说话的时候,主要用身体的庇护、手的抚摩、唇的吻接、目光的对视等肢体语言,进行爱抚、呵护;到了幼儿会说话的时候,再加上充满亲昵、欢快、柔情、信任等的话语。
(七)学会跪着跟少儿交流
让孩子体验到亲子关系是平等的,有的是尊重和亲切,消除威严和恐惧。
(八)注重对婴幼儿进行语言的熏陶和训练
当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对着孩子“自言自语”,这是熏陶;当幼儿会说话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训练说完整的话,结合具体事物、情景、动作,耐心反复练习。
在天真活泼的游戏中,把语言同事物、动作等结合起来,会更快地使幼儿理解词义。另外多结合图片,讲些小故事,说二三句儿歌,引导幼儿说连贯性语句。
教孩子熟悉物品名称。最好的方法是结合游戏,运用直观的玩具。东西不在眼前,认识就困难了。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条件,通过有趣的活动,可以把语言、动作和感知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九)布置温馨悦目爽心的家庭环境
“环境造人”嘛。
(十)营造诸多方面的综合良好条件
适者生存,舒适者生活。
(十一)主动寻找、接触良性的社会刺激
有刺激就有动力,有动力就能成长。
(十二)培养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先搞好关系,才可建立感情,有了感情,再办事情,包括办“上学读书”的事情。
(十三)孩子到了学前、学后期,“父母必做”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3.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是真正的以身作则,“家训”尽在“不言”中。
4.“家教”的问题。
“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
“家教”目的是实现孩子的“独立自主”,父母必须理解和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不能企图按自己的意志强行塑造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绊脚石。“家教”的成功,体现在父母能够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协商。
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职责;孩子帮助自己做个称职父母,促进自己个性的成熟、健康和人生的自我实现。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6.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
7.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8.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9.不要贬低孩子。
10.“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是孩子最好、最有用的老师。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11.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12.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13.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就可能高。
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进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双方教养态度的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儿童需要“安全”,所以父母吵架不要动辄说“离婚”,大的矛盾不要让孩子发现或知道。有人调查发现,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不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4%,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5%。
14.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6~7岁)的孩子更多是采用语言攻击如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其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性功能均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定型认知能力较弱。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期是在婴幼儿阶段。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违法犯罪行为。
“攻击”,是消极发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其有害,必须加以矫正。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消耗能量法”等,对待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如,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游泳等,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15.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前面提到两个“反抗期”。对这两个特别是第二个“反抗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尊重孩子,让孩子主动选择。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情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事情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事情,不露声色地与其它几种可能要做的事情摆在一起让他选择。这既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
其二,搭个“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或有其它挫败,你一定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这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而面对现实,当顺其自然,听孩子倾诉,多安慰鼓励。
其三,因势利导,让孩子尽兴地做完一件事。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会发展成与父母对抗,甚至采取极端之举。
其四,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应集中注意力听。
其五,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六,用尊重的而不是教训的语气与孩子沟通,避免带来反感或造成对立。
其七,家里的有些事也可以征求、听取孩子的意见,如果意见同家长的一致,就以孩子的意见做出决定。这一来可以增加孩子的责任感,二来也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
其八,无论孩子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必须保持冷静,避免做出过激反应。
16.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和“青年期”还依赖父母,凡事请父母拿主张,这时父母可逐步引导孩子走向独立。如孩子有件事又来请你拿主意,你可提出3个方案给孩子,并且说:“爸爸妈妈提出3个方案,供你参考。相信你自己一定会拿出主张的!”
17.当某一种教子方法长期使用,不但没有效果,且每次都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笔者奉告:马上终止这种惯性的教子行为,如果一时还没有有效的新招,遇事可先保持沉默。这时孩子的惯性防御机制会产生紊乱,一时不知所措,行为有可能发生转变。
18.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还可以举出一些。总之,种种方法,巧妙施用,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顺利、自信地度过人生的两段关键的“黄金时代”。
(十四)接受或寻求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辅导
建议为人父母者,用心填写书后的《关于亲子师生沟通的总问卷》。
(十五)每个做父母的,你的高招或经验是什么?
想听听各位父母的高招。请在问卷里表达。
五、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是近些年一些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从认知到行为的难点、疑点或误区。归纳起来供大家思考、借鉴或吸取教训。
(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适度的情感呵护是爱抚。过度和无原则的宠爱叫溺爱。
(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讲《365夜》里“狐狸的一家”的故事。狐狸妈妈告诉小狐狸说长大了要自己觅食。人,更应如此。所以在孩子3岁以后逐步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一种爱抚。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对夫妻离婚,孩子才3岁,母亲坚决不要,“断给”了孩子的父亲。邻人有非议,她说:“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嘛,可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可以说任何人都能鉴别出来:这是遗弃!
(五)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防止亲子关系的“代沟”。
(六)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扭曲的爱
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
(七)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常,但不是理解能力。
(八)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认字、写字那是学龄前的事。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和新事物。
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
(九)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1.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这是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2.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3.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4.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5.如果孩子喊出“老师!”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6.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7.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8.当有了情感、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
(十)保姆—潜移默化—幼儿
如今,许多家庭为了减轻育儿负担,纷纷请进了保姆。而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真值得思考。
1.文化素质。如果保姆初中或高中毕业,并掌握一些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就会情不自禁加以运用。例如,经常给幼儿介绍周围的事物、自然现象等,或是给幼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那末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就相对比沉默寡言的保姆带出来的快。这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的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其智力发展。
2.性格特点。常有这种情况,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善于交际,而他们的孩子却文静内向、不擅与别人和睦相处,原因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保姆的性格正是如此。还有的幼儿甚至连处世的态度、说话的表情都酷似保姆。由此看来,保姆性格的优缺点很有可能为幼儿个性的形成,打上一定的烙印。
3.特技特长。如果保姆有歌舞、绘画、手工等特长,用以引导婴幼儿,则会培养其相应的兴趣,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是个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的呢?
4.普通话水准。小保姆多为初中生,来自农村,带着浓厚的方言应职。她要是把孩子教成“南腔北调”呢?
当今的现实,基本上说,有水平的初中生也不会来给别人看小孩。可见,“看小孩”是怎样的一种层次或水平。
(十一)幼儿园几乎是100%的阿姨或女老师,这不是科学的编制
这容易造成幼儿的思维、观念和行为都女性化,使男娃娃从人格发育起就“男”不起来,对以后人格的发展及成熟包括性别角色的扮演和区分,很是不利。
(十二)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会产生坏的结果。
(十三)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性情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
说到“说谎”。家长一方面教育孩子“不可说谎,诚实是好孩子,说实话不打你”;另一方面,孩子说了实话,却又要遭受责罚甚至是挨打。这种矛盾冲突的结果,导致了孩子说谎。这种说谎是为了“自卫”。善意的和自卫式的谎言,是孩子人格走向成熟的表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谎言表示气愤。其实,一个充满宽松氛围的、没有责罚的家庭,孩子会知道他实在没有说谎的必要。
(十四)一份调查显示
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十五)“体罚”与“心罚”
任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十六)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对智能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在早期教育中,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十七)教养、监护的动机不是要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父母对孩子施爱(“母爱”)与“控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和过程。“母爱”是指对孩子的情感呵护包括通过物质表达的情感呵护,孩子能体验到并接受,进而产生快乐并把快乐的感受反馈给父母,这就是“母爱”的心理现象和过程。
笔者通过案例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甚至是规律:孩子0~3岁时,“母爱”很有效果;3岁以后效果见差;青春期前后,效果越来越差,每每产生副效果——形成“控制”。
“母爱”与“控制”两者有什么区别或怎样鉴别?简单地说:施爱者无条件地施爱并体验对方的感受就是“母爱”,有附加条件地施爱并只顾自己的感受就是“控制”。
孩子是谁的?18岁以前,委托父母抚育;18岁以后,是上帝的,是社会的,是孩子自己的。
(十八)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此处从略,参见本文“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中“(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之“5.儿童多动症”部分。
(十九)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1.父母和祖辈对“独苗苗”溺爱娇宠、舍不得约束、百般袒护,这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知为别人着想。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2.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小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集体活动的机会、条件;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3.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这就易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会缺乏劳动自觉性。
4.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等,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独生子女产生“心理偏异”的情况也是复杂的,不独是父母的“爱抚偏异”所致。
独生子女是指夫妻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现象。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问题才成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
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权威机构统计,至1995年,中国3.2亿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占20.72%,独生子女已达6600多万。这些独生子女大部分生长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大部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
这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实证性的探索和规范性的研究应运而生。如,“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与教育”、“独生与非独生学龄儿童行为特征的比较”、“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问题”等。
(二十)关心、关爱与关注、教育、教训是两组不同的概念
关注未必是关心,也不是关爱;教育不等于关心,教训就更不是关心。
孩子生活的内容不只是读书考试,父母和孩子见面的第一句问话不一定非要是“作业做完了没有”或者“这次考了多少分”不可。
(二十一)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少儿有少儿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
然而在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少儿就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不许这样那样,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外加做家长诸如练书法、学弹琴等的作业,孩子没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少儿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爱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观察世界,接触世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怎样和小伙伴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捏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因而横加阻拦,试图束缚其手脚,那末,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有心理学家提倡在人格方面,孩子与家长共同发展。这应该做得到。
(二十二)每个做父母的,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目前,有的城市在拟举办有关“21世纪父母的标准”研讨会,其动机与用心可以想见。
六、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
这是严肃而沉重的话题,轮到哪个少儿的身上,他对这个话题都会感到最为沉重,对这样的遭遇感到最为悲哀甚至无奈!
原先思考这篇演讲的题目就是《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后来应雀巢公司之邀,决定从正面提出,改为《婴幼儿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现在再扩大一点范围,定为《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把“不可让少儿遭受严重的心理伤害”作为副标题和正文中的一个中标题。
其实,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里,已经流露出这一观点,这里再明确地做一强调,并提出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是少年丧父,归纳出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有25种之多。
(一)人生有三大不幸
人生的三大不幸是少年丧父(没人抚养和不利于人格发育发展)、中年丧偶(缺少合作伙伴)、老年丧子(失去赡养和精神寄托)。一个人只要摊上其中一种,都是他的人生悲剧。这是传统观念和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
如果一个人在“少儿期”因丧失父母(“少年丧父”的广义),那他心灵上的创伤,一辈子也抹不掉。这样的少儿,会成为孤儿以至弃儿或流浪儿,这里统一称“孤儿”。
虽有父母包括继父母等监护人,但对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进行虐待,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无法进行正常的人格发育和发展,会成为有父母的“孤儿”。
如果一个孤儿受到某慈善者或慈善机构的养育、爱抚,满足了“皮肤饥渴”,使人格的发育和发展健康、顺利,产生出优秀的人格品质;从心理卫生角度说,他不是孤儿,或叫做“孤儿不孤”。
这里主要说前两种孤儿。
人一来到这个世上,就成为社会的人,就开始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孤儿同样也是人,是社会的人,有着社会角色,只是有些角色残缺或扭曲,但残缺、扭曲的原因或责任不在他本人。
他再小,也是父母的孩子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对象,是国家的一国民,是社会的一成员,是民族的一“族员”,是某个群体的一分子。
正因为他小(指未到18岁,即“少儿期”);所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国家(通过政府的民政、教委、卫生等部门以及居委会或社区,通过法院)、社会、民族、某个群体,就有责任和义务从生理到心理上对其进行养育、呵护,孤儿有享受来自这些方面养育、呵护的权利和自由,或孤儿有权说:“你们要把我养活到18岁!”
18岁对一个人来说有3个重大的意义:一是,人的人格从3岁发育,到18岁基本发展成熟;二是,18岁读完高中,掌握了工作或劳动的基础知识;三是,从生理方面说,是劳动力长成的时候。总之,18岁是个体开始或可以正式走上社会的年龄。
《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管是3口之家的还是单亲家庭包括离异的或私生子的)有抚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少儿必须要有监护人;如果没有,则由政府(通过有关机构)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义务。笔者认为,如果父母等监护人不履行这一责任、义务,而且还虐待孩子,甚至有遗弃行为,则必须追究其《民法通则》或《刑法》的责任;如果政府有关机构不履行或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义务,则应追究有关负责人或操办者的行政责任。少儿的这一权利必须得到落实。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情感呵护、看病吃药和读书求知等4大块。
衣食住行——是作为社会的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少儿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之前,必须要有有关的人员或机构负责提供服务,并且少儿本人不负担经济责任。
情感呵护——主要是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进行“情感呵护”;孤儿是弱势群体,全社会都应有“爱心奉献”,不歧视孤儿,对弱者发恻隐之心,这是“人性”的体现。
看病吃药——孤儿应该在民政等部门有登记,凭登记,在患病的时候,可以到任何一家国立医院免费治疗。这是“人道”或“人权”的问题。
读书求知——孤儿有权免费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读书学习任务。读书求知,也是每一个学龄儿童的义务。
说起“义务”,就联系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真正意义应该是:适龄儿童必须上学,起码上到初中,对于孩子来说,这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在为提高这个国家、民族、社会的综合文化素质负责,所以才用“法律”把它保证;但作为政府和学校,则必须承担孩子在校期间的书费、学杂费、服装等开销即物质保证,并保证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失学或辍学,至少到初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但我们却做得很不够。有父母等监护人的孩子且如此,更何况是孤儿。
日前,笔者一次晚饭后在街上遇见一位上初一的女少儿。她戴着红领巾,席地而坐在路灯下,埋头在做作业,旁边是一纸“求援书”。……
关于辍学的问题,孤儿的“我要上学”的问题。责任在谁,政府与学龄儿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这值得每一位负责教育的官员和“教育家”思考。笔者认为,真正的“希望工程”不是社会的“1+1”;而是财政开支,行政拨款,供养学龄儿童顺利读完初中。而对于孤儿,应该是直到培养成人——满18岁,或一直读书到高中毕业。
总之,孤儿的一切经济耗费,应由国家财政拨专款,通过民政、卫生等有关机构,进行开支。而不应该依赖社会捐赠之类的举措。
(二)儿童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
1.“儿童孤独症”
日前电视剧《书香门第》中塑造了个患“儿童孤独症”的典型形象。电视外我们有的心理咨询师在讨论,它主要是由哪些原因或因素造成的一种“精神病”;而好多的年轻父母,则祈祷自己的婴幼儿千万远离这种心理疾病。
“儿童孤独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综合)症”、“荒凉综合症”,是以严重孤独、对别人视而不见(包括父母)、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发展有障碍、刻板重复动作、任性和对环境异常反应为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上,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这种病症涉及患儿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的损害。“儿童自闭症”通常以3岁前起病为特征,会一直延续到终生。患者男孩子多于女孩子。孩子和父母都痛苦。
“电视孤独症”是“儿童孤独症”细分或新分的一个亚种——患者的玩伴只剩下电视了。
⑴病因:
很大的可能,与孕妇生病吃药、怀胎期间受到强烈的恶性刺激、家族遗传、儿童脑部疾病、家庭环境(如隔代抚养、机械抚养、“冰箱母亲”、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有关。
对于孩子来说,在他出生前的一切特别是父母在什么情况下怀的孕,都是先天或遗传因素,都是不可抗力、无可奈何的。
总之,病症在孩子身上;但病因,无论先天、后天,责任都在父母亲身上。
⑵临床表现:
①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和要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整天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甚至当别人喊他时也不理睬。
②情感冷淡。对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无面部表情,即使是同母亲分离也没有什么焦虑,不喜欢别人拥抱他,即使在母亲的怀里吃饭也不将身体贴近母亲,看人时常常是眯眼斜视或用余光。
③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不会正常地与小朋友交流。如找小朋友玩时,要么突然拍一下人家的肩膀,或者揪一下、搂一下对方,然后就走开。
④语言障碍。大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迟钝,有的语言发育正常但平常语言很少,“心中有事不说话”,显得很安静,有的常常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要求,有的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而无意义的话,或单纯模仿别人的语言(反射性语言),有的在说话时还会出现人称代词颠倒的现象。
⑤兴趣狭窄,行为活动单调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常常是在较长的时间里只专注于某一种或两三种游戏,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重复行为,不肯改变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⑥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少数患儿可表现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如具有超常的机械记忆或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
⑦其它症状。如有的患儿却对某种小动物或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兴趣,有的有怪异行为如在家里反复地锁门开门,在运动方面缺乏平衡能力。
⑶辅导或矫治:
①加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②加强语言训练。
③行为疗法。矛盾意向疗法(故意让患儿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正强化法、负性活动练习(让患儿过度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松疗法。
④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从略,下同。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儿童在一定场合下讲话,离开这一场合则沉默不语,拒绝讲话,用点头、摇头、手势,或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非常有限的单词,或用简单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表示自己的意愿。
这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较常见,还伴有其它精神行为异常。
在儿童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在3~5岁发生,女孩比男孩偏多。
⑴病因:
主要是由某些刺激如受惊、恐惧、抑郁、压抑、孤独等因素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
⑵临床表现:
①在某些场合和人多的地方不爱讲话,特别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和陌生人面前几乎是不开口,仅用手势等动作来交流。但并没有生理性损伤,也不是智力低下;因为他们在家里或面对熟人仍然说笑自如、正常。
②在性格方面,表现的是孤僻、敏感、害羞、胆怯、情感脆弱,爱哭闹,易动怒。
③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④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
⑤常用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攻击性行为控制他人。
⑶辅导或治疗:
①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
②疏导疗法。
③正强化技术。
④药物从略。
3.“儿童抑郁症”
⑴病因:
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包括遗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但主要是因心理遭受刺激而诱发。
①情感上受到重大打击。
②自尊心、自信心受挫。
③自己的不良性格的影响。
④家长特别是有抑郁症状父母的言动的影响。
⑤攻击性所致。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就会产生攻击性,而这种攻击性又不直接表现出来,于是转化成抑郁。
⑵临床表现:
①不愿与人交往,孤独,离群,缺乏热情。
②自我责备、贬低。
③性格变得古怪。
④有的还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腹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
⑤对学习等活动不感兴趣。
⑶辅导或治疗:
①支持疗法。
②行为疗法。
4.“儿童强迫症”
发病年龄以10岁前多见。
⑴病因:
①患儿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使儿童忧心忡忡、胆战心惊。
②性格影响。如性格内向、胆小拘谨、优柔寡断、行动古板。
③家庭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如父母性格内向、偏执,有洁癖、强迫行为。
⑵临床表现:
主要是强迫观念和动作。
①反复记数。
②反复洗手。
③反复玩弄手指或反复摇头。
④反复进行自我检查。
⑶辅导或治疗:
①系统脱敏疗法。
②反应阻止疗法。
③思维阻断疗法。
5.“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也叫“多动综合症(征)”、“注意力障碍”、“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
到了9岁是症状最突出的年龄,男孩多于女孩,患病率为3%~5%。
⑴病因:
有研究结果表明:产生该病症,80%的是生物学因素、遗传原因。
①遗传因素。
②神经心理学因素。
③轻微脑损伤因素。
④生物化学因素。
⑤心理社会因素。
⑥其它,如饮食方面的营养片面、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以及人工色素添加过多、锌和锰缺乏、铅和镉过多等的可能性。
⑵临床表现:
综合表现是活动过度,无法安静地坐着,言语过多,吵吵嚷嚷,注意力涣散,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常干扰别人,好顶嘴、打架,横行霸道,纪律性差,缺乏社交能力,学习困难,做事常常是有头无尾、丢三落四,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如逃学、说谎,甚至有不良行为如偷盗,在家里往往是睡得晚、起得早,不习惯与同龄或年长的孩子玩,倒喜欢与比自己年幼的孩子玩,想改正但自控力极差。
概括起来,它的临床特征是,
①多动,活动过度。
②注意力不集中,有注意障碍。
③情绪不稳定,冲动性大,任性。
④有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问题,适应环境困难。
⑤此外,学习困难(主要是对应试教育而言,情况复杂),但大多数患者的智力正常。换句话说,“学习困难”与“智力发展”没有必然或直接的因果关系。
⑶辅导或治疗:
①行为疗法。行为矫正。
②系统脱敏、自控训练。如先玩后做作业,做15分钟作业玩10分钟,逐渐做20~30分钟作业。
③代币制奖罚疗法。
④娱乐疗法。
⑤“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⑥疏导疗法。
⑦支持疗法。
⑧教育引导。
⑨调整饮食构成。近来有研究表明,限制西红柿、苹果、橘子和人工调味品(中有防腐剂)等甲醛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偏多吃绿色食物、蛋类、肉类等,对儿童多动症有较明显疗效。
⑩药物治疗。
⑷“多动症”与“好动”的区别:
①多动症儿童活动是杂乱、无目的的。
好动儿童活动则是有目的、有序的。
②多动症儿童几乎在所有活动中都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儿童只是在某一个场合下、某一种或几种活动有多动表现。
③多动症儿童多动不分场合,一些举动难为人们理解。
好动儿童即使特别淘气时,其举动也不离奇,能为人们所理解。
④多动症儿童不能专注于某一项活动,没有什么活动方式或内容能使他安静下来。
好动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能安静下来,能玩或做得很久,直到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
⑸注意:
多动症是由于神经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并出现轻微的器质性改变,而导致多动。对它的治疗可以药物为主。而现在许多家长、老师所认为的多动症,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许多孩子只是由于大脑、神经发育不成熟,有轻微的脑功能失调,而导致多动。这样的情况,一般只称为“多动反应”或“多动现象”。它是可以通过一些心理疗法收到很好效果的。
①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这个病名。
②活泼、好动、多动≠是多动症状,更≠是多动症。
③孩子3年级以前一般不要考虑是不是此病。
④“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
⑤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生理医生和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6.“儿童恐怖障碍”
指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对一般性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的程度。
“恐怖障碍”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恐怖症”。
⑴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环境和教育造成的,以父母、老师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不当为重点。其中,家庭对孩子的吓唬、威胁方法和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不一贯性,负面作用尤其大。
⑵临床表现:
①动物恐怖。
②社交恐怖。
③自身损伤恐怖。
④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怖。
⑶辅导或治疗:
①系统脱敏疗法。
②家庭疗法。
③支持疗法。
7.“学校恐怖症”
指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重点是怕考试、怕见老师,进而拒绝上学。以男生较多见。
⑴病因:
既有孩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应试教育的原因和家长的许多原因。
①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过于敏感。
②父母的过分溺爱和庇护,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弱。
③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过高,本来喜欢学习,现在反倒怕学习。
⑵临床表现:
①不愿上学。先与家长提出交换条件,后来条件越来越苛刻以致使家长无法兑现,再后来干脆就拒绝上学。
②害怕上学,害怕考试。
③易产生焦虑症状特别是考试焦虑症状。
④往往是优秀生、好学生、听话的乖学生患此症。
⑶学校恐怖症状与儿童逃学行为有区别:
①学校恐怖症患童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他不想去上学。
逃学行为患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一系列去上学的假象。
②学校恐怖症患童往往是优秀生、好学生、听话的乖孩子。
逃学行为患童往往被认为是坏学生,他们有违纪行为,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马虎,成绩差。
③学校恐怖症患童一般是被家长溺爱,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注,期望过高。
逃学行为患童的家长往往是整天忙于工作,或关系不和睦,给孩子的关心和温暖很少,这样的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遭受惩罚。
④学校恐怖症患童的心理障碍是情绪问题,较常见的是焦虑反应。
逃学行为患童其心理障碍是行为问题。
⑷辅导或治疗:
①暗示疗法。
②脱敏疗法。
③辅助使用一些无副作用的“安慰剂”。
④家庭疗法。
⑤教育治疗。
这成了一个难题。既然恐怖的是学校,那学校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宗旨、方法不改善或不改变,辅导和治疗此病恐怕就无从谈起。
8.“儿童焦虑障碍”
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特别表现在考试方面。考试方面的障碍严重了,发展为“考试焦虑症”。
⑴病因:
①父母的影响。父母的焦虑可直接“传染”给孩子。
②家庭环境不良。
③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当。
④学校与家庭的责任心过强,对孩子的期望太高。
⑵类型及临床表现:
①分离性焦虑障碍。主要在学龄前。
②过分性焦虑障碍。常常对未来或未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毫无根据的担忧和过分的恐惧。
③回避性焦虑障碍。在陌生环境里或生人面前表现得极其紧张。
⑶辅导或治疗:
①满灌疗法。
②模仿学习法。
③疏导疗法。
④放松疗法。
⑤矛盾意向疗法。
⑥教育疗法。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
9.“攻击性行为”
指个体用言语和行为对他人进行人格和身体的攻击。
有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表现出攻击性倾向和一些攻击性行为,但程度轻重不一。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一些。
⑴原因:
①遗传因素。父母身上可能存在着某种微小基因缺陷,受到遗传基因倾向影响的儿童在后天的环境中会将其表现出来。
②心理因素。有情绪问题和行为障碍的儿童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多动症患儿。
③教育因素。如家长对孩子袒护,会使儿童产生一种随时可以攻击别人的合理感。
④模仿学习。儿童的许多攻击性行为,是从父母、同伴等周围人那里以及电影电视中模仿学习而来的。
⑤饮食因素。如摄入过多的糖。
⑵临床表现:
①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讲粗话,骂人,好胜心强。
②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有的还可能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暂时停止,再严重时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
③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经常向同伴发起身体攻击。
⑶辅导或治疗:
①控制环境的恶劣影响。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那父母应该做自我检查并改正。
②暂停法。如“关禁闭”(有着严格的操作注意事项)。
③正强化技术。
④“转移注意法”。
⑤“消耗能量法”。
⑥纠正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⑦饮食疗法。如减少对糖的摄入。
⑧药物疗法。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学习”,应该是广义的。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很有争议的话题。
通常指患儿在言语技能、学习技能(包括阅读、拼音、书写、计算等)、运动技能等方面,发育延迟,虽然也很用功,但与同龄儿童相比和与他实际的智力水平表现有明显的差距。小学生比较多见,约占学龄儿童的7%左右,男孩多于女孩。
⑴原因较多,主要归纳为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①器质性因素。儿童在围产期造成轻微的脑损伤或轻度的脑功能障碍。
②遗传因素。
③营养因素。如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等的缺乏。
④不良的家庭环境。
⑤儿童在幼时未得到良好的教养。
⑥不适龄的学习内容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儿童产生一种厌学情绪。
⑵类型和表现特征:
①言语技能发育障碍。
②学习技能发育障碍。
③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④混合性技能发育障碍。
⑶注意的问题:
①学习能力障碍不是由于明显的智力低下、感觉器官有缺陷、有情绪障碍或缺乏学习机会所造成;而是由某一学习技能障碍引起的。
②指儿童在某一科或两三门课程上的学习成绩,比他实际智力能达到的成绩差得多。
③多动症儿童也会表现出学习障碍,但那是由于多动、注意力缺乏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
⑷辅导或矫治:
①教育训练。针对每位患儿的具体技能障碍,制定出专门的训练计划,在治疗师的示范下进行个别的矫治。
②心理治疗。如正强化法,对患儿每个微小的进步特别是对新技能的获得,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提高其自信心。
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
11.“考试焦虑症”
也叫“考前紧张综合症”或“考场堵塞综合症”。——适度焦虑、紧张≠焦虑症。参阅《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及如何调适》。这里从略。
12.“神经性紊乱综合症”
由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重而引起。患者对课堂有一种神经性的条件反射。一进教室就不由自主地挤眉弄眼、打嗝干咳、四肢抖动、目光散乱、自言自语。这些行为一开始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进而使病情加重。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其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紧张、焦虑,人多不敢说话,办事丢三落四,爱哭爱闹,学习不专心,虽然智力不差,但不能很好发挥,并且运动技能和适应能力都差。
“考试焦虑症”、“神经性紊乱综合症”和“感觉综合失调症”等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可以叫多症并发。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等。
14.“应试教育并发症”
参看《新谈“应试教育并发症”》篇。
15.“青春期神经症”
出现于“青春期”的。从略。
16.“吮手指、咬指甲”
有调查统计表明,90%的正常婴幼儿都有这样的行为,特别是儿童长牙的时候;所以,在婴幼期是正常现象。儿童到了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
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特别是到了学龄期仍然如此,就是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
该障碍不仅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是儿童内心紧张、压抑、忧虑、自卑和敌对等情绪的表现。
⑴原因:
①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缺乏母爱。
②缺少与同龄伙伴的接触。
③适应新环境困难。
④模仿。
⑤教育不及时。
⑥其它原因,如在饥饿、身体疼痛等不舒适的表现时,吮手指、咬指甲可以转移或分散这些不舒适反应的注意力。
⑵表现特征:
①只要手里、嘴里没有东西,几乎是整天将手指放在嘴里吸吮。
②睡觉时不吸吮,就不能入睡。
③上课时吸吮。
④往往是固定吮、咬某一个手指。
⑶预防和矫治:
①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
②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
③定期给孩子剪指甲。
④厌恶疗法。
⑤负性活动练习。
⑥正确的教育和正性强化法。
17.“遗尿症”
指儿童5岁以后仍然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
标准是,5~6岁儿童每月至少尿床2次,再大一些的儿童每月至少尿床一次,便可作出“遗尿症”的诊断。
有调查表明:患有“遗尿症”的儿童占儿童年期人口的15%左右,5~10岁的儿童居多,14岁以后发病率降至3%,男患童是女患童的两倍。
⑴病因:
①遗传因素。
②由躯体或生理的某种病变引起的。
③心理因素。如不被重视或关注、受惊、环境突然改变、遭受重大创伤、过度疲劳、睡眠过熟。
关于“不被重视或关注”一点,大多数父母都忽略或不懂得一个问题:孩子不被父母重视或关注,心里不痛快,于是夜间遗尿便成为一种表达抗议的形式。这是“潜意识”里的事情,孩子不是有意识、故意的。
④教养方式不当所致。
⑵类型和临床表现:
①分为夜间遗尿(尿床)、昼遗尿(尿裤)和昼夜遗尿3种。
②另一种分法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发育迟缓,或从婴儿期开始就从未建立起排尿控制。“原发性遗尿症”患童一般还伴有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继发性遗尿症”是指儿童曾经形成过或建立起控制排尿的能力,但后来由于某种或种种原因又出现不能控制排尿的状况。患这种“遗尿症”大部分是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的,同时还伴有情绪不稳、夜间心悸、梦游、言语障碍、多动、学习困难以及不良行为等症状。一般说来,5岁前如果一年以上没有尿过床而后来又尿床者,可诊断为“继发性遗尿症”。
临床表明,“原发性遗尿症”所占比例很大。在性格方面,“遗尿症”患童大多比较乖僻、内向,情绪不安,有自卑感。
⑶辅导或矫治:
①尿床报警铃。
②闹钟惊醒法。
③憋尿训练。
④建立合理或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⑤重视和关注孩子,让他成为家庭中关系实际平等的一员。
⑥正确对待儿童的尿床问题。不要对患童进行讥笑、羞辱、责骂甚至对外宣扬;若此,患童会感到出丑、丢人,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自卑感和不满以至敌对情绪。应该给这样的儿童以更多的关怀、安慰、鼓励,帮助患童树立起克服“尿床症”的信心。
⑦正强化技术。
⑧饮食疗法。主料:公鸡肠、糯米汤、猪小肚、猪膀胱、鸡蛋、牛鞭。
⑨针刺穴位法。
⑩药物治疗。
18.“口吃”(又称“结巴”)
是儿童在说话时频繁地不自主地表现出言语重复、发音延长或停止的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
“口吃”现象大多发生在2~4岁的儿童,约有10%的儿童曾一度发生过“口吃”,但绝大部分者不经治疗会自愈。这是暂时性的“口吃”,属于正常现象;所以父母不要刻意地予以纠正或指责,因为这反而会起到“强化”和“暗示”的作用,患童会越加“口吃”。儿童9岁以后如果仍然“口吃”,则需要矫正。否则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人期。男孩易患,比女孩多3倍左右。
⑴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几种可能如下:
①遗传、生理原因。有研究说,与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与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
②心理原因。这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在受惊、被斥责、被惩罚、被嘲笑、环境突变、家庭不和以及父母死亡或离异等情境下引起恐惧、焦虑情绪的一种表现或结果。
③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
④躯体的某些疾病。
⑤好奇、顽皮地去模仿和接受暗示。
⑵类型和症状表现:
①难发性。对开头的一个字发音感到特别困难。
②重复性。反复发某一个字的音。
③中阻性。在说话过程中,拖长或中止某个字的发音。有的患者在说话时还伴有挤眼、面部歪斜、唇颌颤抖、歪脖子、摇头、踏脚等症状。这使对话非常困难。
⑶辅导或矫治:
①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父母等周围的人不要过分地关注患童的言语缺陷,更不要讥笑、指责等。
②创造宽松、平等的氛围,让患童主动说话,别人不要中途插话或打住,直到他把话说完,别人再说。
③发音训练法。
④言语矫正法。
⑤树立矫正的信心。
⑥放松训练。
19.“肥胖”
指儿童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从而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过剩,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这样的一种代谢障碍。
绝大多数的肥胖儿童是属于多食少动的单纯性“肥胖”,主要是躯体表现,但与心理因素有关。
⑴原因:
①摄入热能过多,使营养过剩。
②运动量过少。
③喂养不当。
④不良的伴食行为。
⑤环境的影响。
⑥遗传因素。
⑦内分泌代谢或神经中枢调节机能失调。
⑵类型:
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轻度”即“偏胖”。笔者认为,根据时代的发展,撇开“瘦身”的时尚,“偏胖”在当今属于“正常”;并且建议不要轻易提“肥胖症”。
⑶辅导或矫正:
①认知改变疗法。
②限制食量。
③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④改正不正确的喂养方法。
⑤培养自控能力。
⑥正强化技术。
⑦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并落实。
⑧做少儿减肥操。
20.“神经性厌食”
一种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饮食障碍。患者自己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之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这样的心理生理障碍现象。13~25岁的青少年发病较多,且多是女生。
⑴原因:
①喂养方法不当。
②对新环境不适应。
③心理因素。当今社会以“苗条”为时尚。
④遗传因素。
⑤下丘脑功能异常。
⑵表现:
表现为儿童长期对食物不感兴趣,缺乏食欲,食量小,经常拒绝或回避进食,如果强迫其进食,则立刻引起呕吐。总之,是围绕着减轻体重而进行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活动。
⑶辅导或矫治:
①认知改变疗法。
②行为疗法。
③支持疗法。
④教育疏导。
⑤饮食疗法。
⑥按摩疗法。
⑦药物治疗。
21.“偏食”
是指儿童不喜欢、不吃某一种或某些食物的不良进食习惯或现象。
偏食主要是后天养成的。
⑴原因:
①大人进食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②不良的联想引起儿童偏食。
③不良的强化。
⑵表现:
①不喜欢吃某种食品。
②由于偏爱某种食品而少吃或不吃其它食品。
③由于特别厌恶某种食品而影响吃其它食品。
⑶辅导或矫治:
①饥饿疗法。
②正强化技术。
③系统脱敏疗法。
④认知改变疗法。
⑤创设良好的进食环境。
22.“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指儿童喜欢吃常人不能吃的一些东西,如泥巴、沙石、毛线、头发等,而且对异食感到快乐,不吃就感到不舒服。不常见。发生在1~6岁的儿童,男孩比女孩多。
⑴病因:
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
①往往与家庭环境的异常状态有关,如失去母爱、营养失调等。
②另外,与儿童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有关,如缺铁、锌等。
⑵危害性:
其重大的危害不在于这种行为的本身,而在于吃下去以后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吞食的异物不同,造成的并发症也不同。
⑶辅导或矫治:
①控制环境。
②认知改变疗法。
③正强化技术。
23.“睡眠障碍”
指睡眠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或时序紊乱等问题。
⑴病因:
①生理因素。与儿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功能的失调以及抑制和兴奋的调节不平衡有关。
②遗传因素。
③过度惊吓、兴奋,受到重大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恐惧而产生睡眠障碍。如晚上睡前看了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会产生“后怕”而难以入睡。
④躯体因素。
⑤教育方式不当。
⑥睡眠习惯不好。
⑦环境因素特别是居住条件不好。
⑵类型及表现特征:
①入睡困难和睡眠不安。
②夜惊。发作过后仍能平静入睡,醒后对发作的经过基本不能回忆。
③梦魇。发作时伴有防御性的身体运动,醒后往往难以再入睡,醒后能回忆起那些可怕的梦境。
④梦游。梦游并非是做梦。梦游时不会回答别人的问话,但有可能服从别人的命令回到床上。梦游的一些动作似乎有目的性。发作后又会自动上床入睡,醒后对发作经过完全遗忘。
⑶辅导或矫治:
①疏导疗法。
②放松疗法。
③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④改善睡眠环境和条件。
⑤教育方法要正确。
⑥药物治疗。
⑦另外,辅导、矫治“失眠”的一些方法,也适用于此。
24.“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就是小儿“气死病”。患儿一声哭出,呼吸加快,随后出现屏气,面色发紫,唇青,目肿,眼珠上翻,四肢抽动,全身强直,良久没有声息,呼吸暂停,甚至有短暂意识丧失,这样的现象或症状。
屏气发作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常见于那些被过分溺爱、任性或“神经质”的孩子,年龄大多见于1岁左右的小儿,发作次数少则数日一次,多则每日3次左右。
⑴发作原因或导火索:
每遇发怒、恐惧或不合意之事。
⑵预防及治疗:
①一旦孩子出现屏气发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中止发作,以减少因缺氧对大脑的损害。父母首先不要紧张,应立即将孩子抱到床上,保持安静,减少或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一般不需要用药,大多数孩子在半分钟至1分钟会发作停止,个别严重的孩子可能持续2—3分钟。此时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穴,孩子即会很快苏醒。如果频繁屏气发作,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药。
②孩子屏气发作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情感呵护。父母平时对待孩子要和蔼可亲,避免过分溺爱,要因势利导,耐心教育。如果不给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果对孩子百依百顺,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异,这对身心健康不利,其中有可能产生屏气发作。一般来说,大部分孩子3~4岁后,屏气发作会逐渐缓解或停止。
③此类患童多性情暴躁,且有郁滞,加之元气不足;除了心理疗法即科学的情感呵护,还提倡中医调理。
25.“大脑发育不良症”。
等等。
关于以上诸多心理病症及其治疗等,除了参阅《学生考试的紧张焦虑及如何调适》讲稿,还可参阅《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等篇。
受到心理创伤的少儿易产生“移情”。“移情”,显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特别是0~6岁期间的心理创伤很难愈合,能影响一生,常常“迁怒”在他人或别的事情上。
随机调查统计比例的显示,几乎是100%的孤儿、弃儿、流浪儿在以后的人生阶段,个性发展都是不顺畅的。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意志等心理因素或叫主观修炼不同:65%的自暴自弃,浑浑噩噩一生;30%的沉沦,走上犯罪的道路;5%的奋发向上,成就了事业(其事业多为社会学方面的,如改革家、作家)。
随机抽样100个作家,发现,70个作家在小时候都有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的就是孤儿如高尔基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苦难的儿童以后没有颓废、败坏、沉沦,而是“升华”了,“移情”为发愤,著书立说。
从哲学、社会学方面说,是苦难的历程,锻炼了孤儿的意志,实现了人生的“亮点”——这是极少数的孤儿。但从心理卫生角度说,是孤儿时的心理创伤使他们的心理不健康,因为心理的不健康给他们的一生带来苦难——这是绝大多数的孤儿。
在我们美化了的街道上或在“第二自然”的景观里,不能出现流浪儿、少年乞丐。一旦发现,民政部门应负责收容,无监护人者,立即送到孤儿院。孤儿院应该是由财政拨款的真正的慈善机构。
让“雾都孤儿”走出云雾,见到阳光。保证让孤儿不孤。
确保少儿的人格,健康、顺利地发育和发展!
尾声
以女方为例。每个女人都有做母亲的本能;但一不留神当了母亲,却未必能当好帮助孩子发育、发展健康个性和优秀品质的母亲。
本演讲,仅做抛砖引玉。目的在于引导父母能在关注孩子生理健康的前提下,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树立“新健康”的概念,从而科学、理智地爱抚自己的孩子并使其人格顺利发育和健康成长。
像导言中所说的伟大母爱下的孤儿,他的人格的成长应该是顺利的,甚至还会激励出加快人格成熟的速度和提高其质量即产生积极的品质。孤儿不孤,这是因为他父母最后一次最高境界的爱抚的定格,将永远爱抚着他,激励他人格的顺利、健康成长。这体现出母爱的力量和母爱对孩子人格成长的巨大意义。
每位自豪的年轻母亲都会对自己的小宝贝寄予无限的希望,希望他健康成长,长大成人、成才、成就事业。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成人,而成人的核心则是具备良好的个性。所以最后笔者送上“愿你们的孩子在你们的情感呵护下都具备良好个性品质”的祝福!
以上内容为一家之言,仅供年轻的父母参考,愿与“见仁见智”者商榷。
社会自由撰稿人演讲人
钱锡安(13908856911)
2003-9-19~2005-7-29
◆关于《人格发育及情感呵护》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讲座使用(下同)
姓名(可填可不填):
性别:
年龄段: 文化:
职业:
电话: (下同)
指导语:不必刻意考虑,拿过来就填写;有的题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答案;“其它”的括弧中需要填写具体内容。(下同)
一、你是否学习过“心理学”?
1.没有(
)
2.零碎学了一点(
)
3.较系统地自学过(
)
4.在普校或培训学校专门学习或培训过(
)
5.其它(
)
二、对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等3个阶段心理现象的提法
1.赞同(
)
2.基本赞同(
)
3.基本不赞同(
)
4.反对(
)
5.其它(
)
三、对“3岁看大”的说法
1.听说过(
)
2.没听说(
)
3.赞同(
)
4.不赞同(
)
5.其它(
)
四、说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
1.你自己在3岁时,反抗过(
)
2.你自己在3岁时,没有反抗过(
)
3.如果现在你自己的孩子是3~4岁,有反抗行为(
)
4.如果现在你自己的孩子是3~4岁,没有反抗行为(
)
五、回忆一下你自己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对你的情感呵护,你表示
1.很满意(
)
2.满意(
)
3.基本满意(
)
4.不满意(
)
六、在此之前,你对自己的孩子的情感呵护,自己感到
1.很满意(
)
2.满意(
)
3.基本满意(
)
4.不满意(
)
七、现在你的孩子,主要(!)是由谁来抚养?
1.自己(
)
2.孩子的爷爷奶奶(
)
3.保姆(
)
4.幼儿园(
)
5.其它(
)
八、关于情感呵护,每个做父母的,你的高招或经验是什么?
1.
2.
3.
九、可围绕本讲座的话题,提问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