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亲子师生在心桥上沟通

 

    9.“亲子关系”在心理上的对立统一

 

 

“亲子关系”

在心理上的对立统一

钱锡安

 

 

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

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

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

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五、教养、抚育、监护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

六、从“交叉”到“并列”,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必然

 

 

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

(一)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二)“亲子关系”的种情况

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

(一)“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二)“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三)“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六)四点结论

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

(一)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

(二)“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青春期”

(三)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

(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五)正确处理“三角关系”,促进亲子的和谐

(六)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七)关于“日记”的话题

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一)“情感依恋”

(二)“心理断乳”

(三)“情感依赖”

(四)“母子黏结”

(五)“替代生存”

(六)“情感补偿”

五、教养、抚育、监护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

(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意识”

(二)“父母必做”

(三)把握好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六、从“交叉”到“并列”,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必然

(一)瓜熟蒂落

(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三)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

 

 

笔者在一次“家长学校”讲座中曾做过关于“孩子(高中生)是谁的”的问卷,结果发现:80的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父母)的。

近年,笔者在接受初、高中学生家长的来访时,发现:95的家长哀叹自己的孩子翅膀硬了,开始反抗、背叛自己,怀念孩子小时候对父母依恋的情景。

孩子小的时候对妈妈百依百顺,形影不离。长大了,妈妈要孩子听话,孩子逆反,甚至离家出走。“要孩子听话”与“逆反”成为“亲子关系”的一对矛盾。

笔者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问到“逆反”的问题。笔者回答:“逆反”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是个“小绵羊”,反而不正常,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记者听罢不解。

这就引出“‘亲子关系’在心理上对立统一”的话题。这里主要谈狭义的“亲子关系”即“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子女,简称“母子关系”。子女重点说独生子女,其年龄段在1~18岁,主要讲在12~18岁。

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

对“人生周期”,心理学不同的学派或专家具体分法各有不同,但原理一样。下面是笔者的一种整合。母亲同1~18岁的孩子在血缘、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着“包含”、“重叠”和“交叉”等的关系。虽然断了生理的胎衣,但又有一根无形的心理或情感、血缘之“线”,一头拴在母亲的心上,另一头拴在孩子的脖子上。对孩子一直呈“特别操心”状态。下面亲子关系”,是笔者的一种归纳。

(一)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1.“婴幼儿期”(出生~1~3岁)。

2.“前儿童期”(3~6岁)。

3.“学龄期”(6~12岁)。

4.“青春期”(12~14~16~18~23~25岁)。

5.“青年期”(18~35岁)。

6.“壮年期”(25~45岁)。

7.“中年期”(45~65岁)。

8.“老年期”(65岁以上,又分老年初期、中期、后期)。

从以上生命周期看:1~18岁年龄段就占了5个期,并且“青春期”很复杂。

(二)“亲子关系”的种情况

可以用大小及交叉幅度不同的两个圆,来表达母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关系情况。可参看本篇的标题和目录页的背景图案。

1.包含关系”

共生,“怀胎期”。

2.重叠关系”

“围产期”。

3.交叉关系”

⑴交叉幅度很大:“围产期”、“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幼儿园);

⑵交叉幅度一般:“潜伏期”(小学);

⑶交叉幅度很小:“青春期”、“青年期”(初、高中)。

4.“并列关系”

⑴在切线处相接的并列:“青年期”,毕业后、就业初;

⑵很小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

⑶一般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成家。

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

整合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和艾里克森人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结论。

(一)“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相当于“口欲期”。

这一时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对环境产生信赖;否则,将增长恐惧和不安情绪,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

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

婴儿的内心世界有着两个必然性:一是一出生就必然会得到成人(外界的以母亲为代表的监护人)的呵护,二是这种期望的实现果然同外界所给予的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时的孩子的“无助感”反应最为强烈,极需要成人的爱抚,使“无助感”得以消除,使信赖感、安全感、温暖感得以满足。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产生信赖的品质,人生的“婴儿期”也就完成任务,顺利度过了。

“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如果成人对孩子的抚摩不够,抚育不良,孩子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信赖,对成人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将会影响人的一生。

“母爱”在孩子1岁时形成。

(二)“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相当于“肛门期”。

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的时期。

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

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做得不好,但这表明孩子开始显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出现一种矛盾或冲突:母亲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孩子按孩子自己的意愿去自主行动,又要耐心启发、引导孩子对一些行为进行适当或定点控制。母亲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得当,孩子在满足许多主动性和意愿的同时也逐渐知道并学会一些控制;结果就会培养孩子“自主”、“自律”、“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反之,如果母亲过于训斥或“溺爱”,孩子过于“自律”,就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能自立,会产生“羞涩感”和“怀疑”等不良适应心理,还会使“意志”等品质发展不够。

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其中,“耐心”至关重要。

(三)“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相当于“性器期”。

这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自主性”的发展,依靠自己进行活动的欲求进一步扩大,是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面对这种情况,母亲怎么理解或对待呢?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母亲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母亲的态度和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这一时期的任务在于发展孩子自主的主动性。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母亲当然要鼓励、引导。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相当于“潜伏期”。

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知羞耻。

这时期,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

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因此,帮助儿童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和学习竞赛,取得有意义的成绩,是必要的。

以学习为例,一些行为如做功课,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淘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如孩子在从事家务劳动时,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就会增强“勤奋感”,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逐渐养成勤奋的工作态度。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把少儿的求知欲和模仿行为看成是调皮捣蛋,会“耽误学习”,并横加斥责,就会使儿童有逐渐发展成无所作为和“自卑感”的人的危险。

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很多7~10岁的孩子尿床,那是他们在梦中发泄,以此对父母进行攻击,要父母重视自己的存在。

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即“生殖器期”。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春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会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的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六)四点结论

1.个性发展8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主要由社会环境决定。

特别是前5个阶段,这“社会环境”就包括父母的存在和对孩子的关爱。

2.个体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折或过渡。解决了引发出的“危机”,个性的发展便会顺利前进。

特别在前5个阶段,父母是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危机,还是“好心办坏事”、人为给孩子制造危机?这是抚育孩子的“焦点”问题。

3.如果顺利度过“危机”,便是积极的解决,这有利于“自我”的增长,会产生优秀的品质;反之则是消极的解决,这会削弱“自我”,产生不良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人格的发展会扭曲。

“青春期”是孩子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开始进入成熟的时期。但个性的发展,要经历整个的人生即从出生到晚年。

4.前一个“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下一个“危机”顺利解决的可能性;否则会步步欠缺,恶性循环。

由此可见,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任务在于形成该阶段的个性的积极品质;避免由于发展的“危机”或“障碍”而带来消极品质。如果个体没有能够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和发展任务,形成了消极的品质;那末,个体不仅在这一阶段遭遇困苦,而且也将影响下一个阶段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导致人生的诸多悲剧发生。

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学说,体现了“互为基础”和“鱼贯前进”的特点;而基础的基础和鱼贯的“鱼头”就是“婴幼期”,最难顺利度过的则是“青春期”。

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

逆反”,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反应,包括“亲子关系”的紊乱。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又叫“逆反期”

(一)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

娘怀胎,到婴儿诞生,到断奶和独立行走以前,母子是“包含关系”和“重叠关系”。这期间,生理上,孩子与母亲为一体,一切都依赖母亲,包括衣食行走都由母亲代劳。孩子心理活动简单,在心理上处于与母亲一体的状态,百依百顺,与母亲没有什么矛盾。

断奶,对母子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不可逾越的,也是必须的,这种痛苦促进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育。

但是,过了“婴幼期”就不是“包含关系”了。如果已断奶并能行走了,母亲还一切包办,这就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当孩子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妈妈交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区分自己与环境包括妈妈的不同,开始把自己与妈妈分开了,知道原来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吃饭,可是妈妈不允许,仍然要亲自动手喂孩子,说是“碗里一半碗外一半,嘴里一半嘴外一半”。孩子早上起来要自己系鞋带,可是妈妈不让,还要包办代替,理由是半天也系不上,系上了也是七扭八歪的,上幼儿园要迟到了。于是,具有独立行动愿望的孩子,当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抗”的倾向和言动。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哭着闹着不愿去,这时母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感到痛苦。处于人格的发育、发展,这种“分离焦虑”和痛苦是不可避免也是必要的。很快,孩子学会适应,喜欢那里的群体小玩伴。这样,孩子又成长了一步。

心理学经验表明:在“第一反抗期”表现出“反抗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处事优柔寡断,这不利于孩子将来独立地走上社会。

孩子既然有了“自我意识”,那末,母亲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跪着与孩子对话”,使用叙述、询问、疑问、征求意见的句子或语气与孩子交流。来了客人,也应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是我的孩子某某。让孩子感到我是家庭里的成员之一,我是独立的人。

不懂得心理学的妈妈还感到委屈,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爱。其实发问的应该是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第一反抗期”时间很短也较容易度过,可“第二反抗期”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人谓之“鬼门关”。

(二)“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青春期”

“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

3~7岁,孩子反抗,是要求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在“社会化”。“自我意识”是在适应自己;“社会化”是在适应社会,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不断在整合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包括挫折、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4岁左右“青春期”显露,如果过于莫名烦恼,那就是3~7岁以来的不适应心理的积累,至此集中爆发。所以,“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社会化”的发展最好是平行、同步、和谐、协调地进行。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急于与异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追星,模仿成人,吻龄,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恼。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

这时,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从对儿童(家庭的依附者)转变到对成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者)这样的显著变化。这些变更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来不及调适自我心理,进而诱发出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的变化,对其智能水平的提高、人格模式和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

1.“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又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于是便产生了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反抗心理。

⑵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⑶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将父母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把老师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

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2.“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

“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里;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

“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

“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

⑹“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

⑴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

⑵有自杀的倾向及行为。多始于15岁,高发期在20岁。原因可能是: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的恐惧等,也有出自浪漫的想法;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于是以自杀的方式来“彻底解决”。

⑶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病的重要原因。

⑷可能产生“代沟”。孩子从开始步入“青春期”到满18岁或到完成学业、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以前,同父母是“交叉关系”并向“并列关系”过渡。孩子一方面想摆脱父母的控制,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成熟的原因而摆脱不了,从生理到心理都是既依赖又独立。而父母一方面因为惯性想继续控制,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控制不了了。这属于成长过程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而已,不可逾越。一般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或参加了工作,有的最晚在结婚后,就渐渐缓解或消失了。但这段时期,如果亲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交叉的幅度越来越小,便是“代

4.较之初中阶段,高中生人格的发展明显成熟了许多

到了高中阶段,是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如,高三毕业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就业?所以孩子一切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又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或结果。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向成熟方向发展。

大多数的孩子在大多数的时候基本上能够与父母和睦相处,反抗成分逐渐减少;开始对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尊敬之情和感谢之意。

“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的成长。

注意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积累,身上的“棱角”磨去了一些。

“自我评价”和“道德意识”都走向成熟,具有自我内化的特点,能够接受外界的劝导并进行理性分析,受外界的负面影响小了。

尽管如此,但“代沟”仍然存在。

5.“代沟”了,就需要沟通

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亲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除非孩子的心理发展倒退;“架桥”是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和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孩子满18岁并已完成学业、立业成家、经济独立了,与父母为“并列关系”。这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心理,与父母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人,除了血缘。

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孩子应该首先从桥上走向父母。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孩子找个机会向父母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父母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更有效用。

说到“倾诉”和“倾听”,笔者有如下一组策略或做法,供家长参考:

下下策——家长训话,家长:孩子=10:0

下策——亲子对话,家长:孩子=8:2

中策——亲子对话,家长:孩子=5:5

上策——亲子沟通,家长倾听:孩子倾诉=2:8

如果到了“青年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他还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同你母亲呆在一起么?

(三)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

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不受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父母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

(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它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既让孩子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注意:使用叙述句、疑问句,征求、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仅供参考,相信孩子会自己做出自己满意的决定。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明显下降,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嘲笑讽刺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在“应试教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安慰、鼓励孩子: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这往往会发展到母子对抗,甚至可能还会有极端之举。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6.对错误:淡化,沉默。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不急于批评。就是没有优点,也不要老批评,可只关注。这时,耐心很重要。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此种种,巧妙施用,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自信地度过人生的关键的时期。

(五)正确处理“三角关系”,促进亲子的和谐

“亲子三角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特殊情感或联盟关系。父母除了喜爱自己所生的孩子,有时另有一种潜在心理,对异性的子女有时特别喜爱或偏袒,并无意识中形成某种联盟。如母亲疼爱儿子,父亲偏袒女儿。严重者为“亲子三角关系症结”。

于胎中,母子形成一体;后来从“共生”(包含)中裂变出来;特别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也有“双向关系”,于是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这时的男孩子,一方面嫉妒、排斥父亲(欲取代父亲占有母亲),一方面有“阉割”焦虑(怕父亲的干预和进攻)。这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5~6岁时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这便形成“三角关系”。

不是任何的“三角形”都是稳固的。只有“等边三角形”才平稳。而任何一方,只要他想搞不平等,这时的“三角形”便不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应平等,没有畸形的“联盟”,情感距离相对一样,都是朋友,但也要有家长的权威性,按规则办事。否则,角色错乱。角色错乱必行为错乱,行为错乱必“亲子关系”不和谐。

因此,亲子“三角化”害大益小,必须小心,妥善处理。

(六)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反”的话题,说人的心理在发育、成长中有两次“逆反期”:3~4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也许这些同学的观点,会被某个心理专家采纳,提出“人生有三次‘逆反期’”的结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症状上“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好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七)关于“日记”的话题

同是记日记,过去同现在不同,青少年与成人也不同,青少年中的小学生与初中生更不同。记日记的习惯一般可以持续到大学毕业。日记反映出青少年的坦白性和秘密性、真实性和虚伪性、自我批判和自我安慰等矛盾的“两极性”。这一“两极性”要么激化、要么和解,进而使多年记日记的习惯逐渐消失。

1.过去同现在

过去,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极左的人会把好人的日记内容当作“思想反革命罪”的证据,制造出数不清的“冤假错案”。

现在,在走向民主、自由的时代,日记内容是个人的“隐私”,就连偷看,都属于侵犯“人权”。

2.青少年与成人

青少年,多记录不愿对大人说或说了大人也不会理解的内容,以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为主。

成人,多记录事件,以做备忘。

3.小学生与初、高中生

小学生,记事且多为“流水账”,由老师布置的“周记”的形式,作为作文的雏形。

初、高中生日记的特点:

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和自我期待等;

②记日记的态度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

③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因为“应试教育”,高中时代被称之为“灰色的学校时代”;这也是“英雄式崇拜时代”。男生往往以勤奋学习、优异成绩来引起所爱慕的女生的注意;而女生则明显倾向于在诗歌或日记中倾诉心中的柔情;或之间交换“情书”。我们姑且把诗歌和“情书”都广义地归为日记。

4.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

有的孩子不但把自己房间的门上了锁,就连写字桌的抽屉也上了锁。那抽屉里藏着日记,分明是严防母亲偷看的。

可有的母亲胆子就是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由,偷着配了钥匙,趁孩子上学而私闯子宅;抽屉没有上锁的,直接打开翻看,上了锁的,竟给撬开……

笔者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母亲同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人”类比……

笔者手上就有因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而引发出“悲剧”的案例,可以想见,故不举出。

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儿时“情感依恋”与长大了“心理断乳”,这是正常现象,符合规律,有利于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该“情感依恋”时母亲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如保姆保育或隔代抚育,则会产生母子“情感断层”(“代沟”);如果该“心理断乳”时,母子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则会产生母子黏结”(“情结”)。

儿童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里,另一个是同龄伙伴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逐渐主要倾向同伴世界。

(一)“情感依恋”

婴儿的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逐、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接触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焦虑和痛苦;当遇到或感到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是寻找依恋的对象——母亲。

1.一般情况下,婴儿依恋有3个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不加区分,见了谁都会微笑、舞手蹬足。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面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陌生人反应更少。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当发展到特殊的情感联结的阶段,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特别高兴,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的这种快活,母亲成为他唯一的安全基地。而见到陌生人会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叫。

2.婴儿依恋有3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与母亲近距离地交谈,母亲在场,能或敢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或玩耍。当母亲短时间离开时,其探索或玩耍会受到影响,婴儿表现出苦恼、不安等;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很快会平静下来,继续探索或玩耍。

“回避型依恋”:在探索或玩耍的时候,即使是陌生的环境中,母亲也在不在场,婴儿都无所谓,都会积极地进行。母亲离开时,也不表示反抗;母亲回来时,往往也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比较短暂,接近一下,就又继续去玩自己的事。被称作“无依恋婴儿”。

“反抗型依恋”: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婴儿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哭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的时候,婴儿的表现是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近,如当母亲要过来抱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当他自己又去游戏时,会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称之为“矛盾型依恋婴儿”。

当家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安全型”也可转变为“不安全型”;或反之。三者没有绝对界线的。“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因此,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观察、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准确地理解,及时做出恰当的爱抚反应;那末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

在儿童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幼儿园可为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呆在家中的孩子由父母、保姆或亲戚照顾,教育与游戏、人际交往等非常局限。放在家里,是“溺爱”孩子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

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诸如守纪律、爱学习等的常规。研究证明,幼儿园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等奠定基础。

“代价”是母子暂时或间歇的分离。而在3~6岁期间这种逐渐疏离依恋,对人格的独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个人遇到危难,下意识地喊:“我的妈呀!”李玉和被捕、母子分离时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母子分离,双方都会发生焦虑。婴儿对母亲心理依恋如果感到或认为小时未得到满足,长大以后即成人,会通过吸烟、吃口香糖、喝水等来表达,以排解紧张或焦虑,获得安全感。

所以,一方面,“情感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育有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婴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但是,另一方面对婴儿又不能加倍、过度依恋,那便成为“溺爱”。久之,当孩子到了应该独立的时候,你还如此“溺爱”,则会形成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如果长久地依赖,特别到了“青春期”还如此,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很可能会出现障碍。这样,母亲反而被孩子控制了;你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反而更加困难了。

(二)“心理断乳”

一个人,在一岁前,捧着母亲的乳房吃奶,是可爱的;一岁左右,断奶,暂时感到痛苦,但是必要的;七八岁,如果还要母亲的奶吃,双方的心理都会产生困惑,母亲甚至会恼怒,斥责孩子不害臊;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还同母亲睡一个被窝,这说明尚未“心理断乳”。

子女在182025岁,以读高中、上大学或就业为标志,是与父母分离的阶段。

这个阶段,子女间接、试探、逐渐到正式离开父母。

这时,父母忙着送走羽翼丰满了的子女。

子女逐渐长大,走上社会,立业,结婚成家,相继离开父母,“亲子关系”由“交叉关系”成为“并列关系”,家庭也就进入子女与父母分离阶段。

这时、这种与父母的分离,是正常现象。

(三)“情感依赖”

子女离家以后,父母又开始重过夫妻俩儿的生活。如果两口子心理上不习惯这种“空巢”现状,表现焦虑、伤感,很想依赖子女,这一阶段就会产生不适应,有的甚至让已婚的子女还住在自己的家里。——似乎母亲倒成了“断奶期”的孩子。

如果母亲舍不得孩子的离开,或要跟着已婚的孩子一起生活,这说明母亲自私或人格发展有故障。

情感依赖者,不管是母亲还是子女,他们过度依赖,嫉妒性强,自立能力差。如清朝的末代皇帝、许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有些母亲,就是。

(四)“母子黏结”

比如孩子17岁左右还同母亲睡在一起,并且往往是在单亲家庭里发生,这样双方就都没有独立性了。

1.外省有这样一个故事:高中一女生考上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临行的一天,母亲哭着喊着企求女儿“不要撇下妈妈”!女儿最终没走,继续留在母亲的身边。

2.笔者的一个案例:某市一对母子。母亲四十余岁,儿子二十余岁,单亲家庭。儿子经常偷看母亲的裸体和偷穿母亲的内裤进行手淫,后来母亲经常夜里约儿子到自己的床上裸睡。

3.笔者的另一个案例:昆明市一“同性恋”者。原因之一是直到12岁才同姐姐、妈妈分床,把自己一直当成女性。

这都是病态,是亲子“情感依赖”、“恋母情结”达到严重地步所致

(五)“替代生存”

“替代生存”就是父母对孩子“包死包抬包埋”。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进而陷入空虚、迷茫,什么事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到了“青春期”,自己的内裤、袜子还是母亲给洗。

对孩子关注过多,会使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小。

对于已经有独立意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能或应该自己做的事,母亲一定不要主动伸手帮助;如果孩子主动向母亲提出求助,母亲这时一定要帮忙。本质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主动求助于你,是不是“情感依赖”或“替代生存”

“亲子分离”阶段一定要避免“替代生存”;如果存在“替代生存”,就没法分离、独立。

家长的“前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很成问题。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中失败,所以几乎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除了直接学习的事。——其实孩子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和经受这些挫折。不但道理要接受,实践也要让孩子这么去做。

(六)“情感补偿”

有的母亲,把一岁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几年后接回来。结果亲子生疏。母亲感到这些年对不起孩子,欠孩子的,想加倍做“情感补偿”。但这往往无济于事。因为“亲子关系”是在长期的连续性的情感呵护与被呵护中,在渐进中,形成的。

五、教养、抚育、监护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

“超我”指挥“自我”去做事情,包括去监控“本我”。但少儿时的“超我”和“自我”是父母,父母的意志往往起决定作用。所以父母在监护孩子的时候不要伤害孩子的主见、意志和人格。

(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意识”

所谓“远祖(集体)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以来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

笔者在一次问卷中发现:90的已婚女性具有控制子女或丈夫并子女的这种“意识”。

家长给孩子人生的设计、生活的亮点只有一个——“学习”。一旦失去学习的机会或“学习不好”,人生便没有希望了。这使孩子生活兴趣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成为成长中的烦恼。

面对青春的骚动、爱慕与学习的冲突,家长定性为“早恋”,也拿“影响学习”等来压抑之,结果成为一种“暗示”。其实本可顺其自然,不要惊动他们。因为当一对异性少年发生所谓的“早恋”——实为“爱慕”时,双方都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以取悦对方。所以,满足要求,处理得好,还是学习的动力。据说,马克思就是“早恋”者,他17岁时追燕妮。相反,父母的压抑,会引起孩子反感以至逆反的爆发,更不利于安心学习。

所以温馨奉劝母亲:要警示自己,要运用“意识”,站在身心健康的角度,来教养、抚育、监护自己的孩子。

(二)“父母必做”

1.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2.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3.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这便是真正的以身作则,“家训”尽在“不言”中。

4.“家教”的问题。

“爱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特性,促进孩子的个性”,是父母的天职。

“家教”目的是实现孩子的“独立自主”,父母必须理解和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不能企图按自己的意志强行塑造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绊脚石。“家教”的成功,体现在父母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能够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协商。

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父母不断学习新知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职责;孩子帮助自己做个称职父母,促进自己个性的成熟和健康、人生的自我实现。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6.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帮助孩子建立起“个人化”的生活和学习目标。

7.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8.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9.不要贬低孩子。

10.“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11.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父母对儿童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12.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13.应关注孩子“非学习”的需要;也要表扬孩子狭义“学习”以外的能力,以及学习以外的一些优秀品质、个性,如集体感、自我管理、独立性等。

14.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就可能高。

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进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双方的教养态度的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有人调查发现,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不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4,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5

15.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苦的行为。在幼儿园主要表现为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6~7岁)的孩子更多是采用语言攻击如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其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均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定型认知能力较弱。

“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期是在婴幼儿阶段。家长的娇宠放纵、缺乏严肃态度,是滋生攻击性行为的温床。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后,这种攻击性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犯罪行为。

“攻击”,是消极发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其有害,必须加以矫正。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消耗能量法”等,矫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如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游泳等,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的心理平衡。

(三)把握好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

提出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是近些年一些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从认知到行为的难点、疑点或误区。归纳起来供大家思考、借鉴或吸取教训。

1.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2.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3.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要讲《365夜》里“狐狸的一家”的故事。爸爸妈妈告诉小狐狸说长大了要自己觅食。人,更应如此。所以在孩子3岁以后逐步培养独立能力,也是一种“爱抚”。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遗弃孩子,有本质上的区别。

5.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防止“亲子关系”因此而“代沟”。

6.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扭曲的爱。

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

7.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长,但不是理解能力。

8.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那是“学龄前”的事。

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表现新事物。

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

9.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这是发自潜意识里的呼喊。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如果孩子喊出“老师!”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当有了情感、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我后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

10.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如今,许多家庭为了减轻育儿负担,纷纷请进了保姆。而保姆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对幼儿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真值得思考。

11.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产生坏的结果。

12.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

13.一份调查显示:

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

14.“体罚”与“心罚”。

任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15.“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龄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智能的培养进而获得更多知识。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接受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在“早期教育”中,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16.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17.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下结论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结论应当由医生或专家来下;如果孩子患了“多动症”,也应求助医生或心理医生;家长是积极配合。

18.独生子女易出现的几种“心理偏异”

⑴父母和祖辈对“独苗苗”溺爱娇宠、舍不得约束、百般袒护,这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知为别人着想。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小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集体活动的机会、条件;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这就易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等,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19.“亲子关系”对峙,看动机更看效果,“好心办坏事”不行。当你的教子方法无效、引起逆反和起了副作用的时候,就要停止或改变方法,并且,无论何时父母都要站在一个战壕,一唱一和,但不要与孩子为敌。

20.有观点说“医不治己”。说的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教不了他。这里就是因为有“亲子关系”的心理问题或情感障碍。特别是职业是教师的父母,不少的教师(同时为人父母),往往是种好了“大田”,却荒了自己的“自留地”。难怪古者“易子而教之”。

21.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

少儿有少儿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

然而在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少儿就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居高临下地看待、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不许这样那样,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外加做家长诸如练书法、学弹琴等的作业,孩子没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少儿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爱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观察世界,接触世界,开发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怎样和小伙伴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社会?不管是做什么,如,捏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因而横加阻拦,试图束缚其手脚,那末,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有益于智力开发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

说明:第五部分的第二、第三点,是一种综合和强调;因此,与其它部分的论述可能会有重复。此为不可避免。

六、从“交叉”到“并列”,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必然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论述,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或公式:依恋—分离—痛苦—成长。人生每走过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亲子之间的分离,虽然这是痛苦的,但却是一种健康和进步,是人生发展的必然。当聚则聚,当离则离,这才是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

(一)瓜熟蒂落

当你的孩子对你“逆反”时,你不理解,生气,感到委屈;当你的孩子长大结婚并当了父母时,他的孩子也要求独立、自主、自由,可他又对他的孩子进行溺爱、干涉、控制,进而对他的孩子的“逆反”不理解,生气,感到委屈。

这似乎成为一种悲哀的循环。

所以,从心理健康角度,处理好“亲子关系”,就成为人生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所以,作为母亲,要“狠心”地让孩子与自己分离。从不即不离,到走向独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

是自己的:父母同独立后的孩子是亲戚、朋友关系,不能一辈子在一起。虽然“血缘关系”不变,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三)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

当孩子是乳鸽的时候,离开母亲的怀抱,向前走;但走不多远,就会回头看看;稍稍远些,就折头回来,急匆匆跑回母亲的身边。

当孩子是鸽的时候,就不愿永远留在母亲身边,他要独立地飞,远走高飞;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一生。

因为子女与父母,毕竟是“血缘关系”;所以飞到天边也是母子关系呀!明天,孩子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但他无论飞到哪里,都叫你是“妈妈”呀!

但没有这样的道理——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所以你要永远留在我身边。

此时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的排序是:自己,同龄伙伴,其他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朋友关系”比“亲子关系”还重要。

这是规律,所以想得通、想不通,都是、都得这样!

所以,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

如果母亲还不肯放,或孩子仍不愿飞;就求助于心理老师吧!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心理老师  钱锡安0871-2861145

                  2005-7-17

 

 

 

 

◆关于《“亲子关系”对立统一》的问卷

一、“亲子关系”可归类四种情况,你目前是哪种情况?

1.“包含关系”(  

2.“重叠关系”(  

3.“交叉关系”(  

4.“并列关系”(  

二、不同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你对下列观点同意(A)或不同意(B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3.“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三、说人生有三个“逆反期”。你赞成(A)或不赞成(B

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  

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  

三是41岁以后父母的“更年期”(  

四、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如下。你的孩子是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3.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  

4.其它(                      

五、“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你的孩子的表现是

1.“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  

2.“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3.“勇敢”与“怯懦”共存(  

4.“高傲”与“自卑”共存(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共存(  

6.“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7.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8.其它(                            

六、“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你的孩子的表现是

1.心理生物性紊乱(  

2.有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3.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  

4.可能产生“代沟”(  

5.其它(                         

七、“代沟”了,就需要沟通。你的观点

1.“填沟”(  

2.“架桥”(  

3.其它(                            

八、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有如下几招,你的方法是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   )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5.对缺点、弱点:鼓励,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6.对错误:淡化,沉默(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9.其它(                      

九、母亲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你

1.有(  

2.没有(  

3.说不清(  

4.其它(                      

十、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你

1.有(  

2.没有(  

3.无可奉告(  

4.其它(                      

十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无意识”。你

1.有(  

2.没有(  

3.说不清(  

4.其它(                     

十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1.是父母的(  

2.是上帝的(  

3.是社会的(  

4.是孩子自己的(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