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重大活动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桥心理案例


2.《百万富婆为女征父》

百万富婆为女征父

 

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师 钱锡安

昆明《都市时报》采编 章荣来、罗立高、白楠、张丽芳、知行、张村、龙宇丹

 

20075月的一天,一条帖子出现在昆明《都市时报》论坛彩龙社区:某女老板为女儿找爸爸。帖子的内容极其简短,简短得让人产生无尽遐想:这女老板究竟何许人也?其为女征父究竟是真是假?带着种种疑问,记者章荣来按照帖子提供的联系方式展开了调查,并引出一个稀奇的婚姻心理辅导案例。

一、女强人:事业有成,生活凌乱

启事的内容:“我今年43岁,大专中文文凭,自由职业者。生育较晚,女儿4岁半,现为单亲家庭。女儿渐渐懂事,常问爸爸在哪里?于是我改变原来独身的打算,为了给孩子以完整的情感呵护,愿觅45~60岁的有意男士商谈这个话题。有意者可拨打0871-28611××电话。”

章荣来记者拨通了这个电话,果然通过这个电话找到了这位女老板。她叫赵琪(化名),“为女儿找爸爸”启事的自我介绍情况属实。于是决定采访赵琪女老板。

22日下午4点,记者在翠湖边一家茶室见到了帖子中的“女老板”赵琪,只见她:黑衣黑裤,戴素边近视眼镜,一头短发稍显凌乱,但看上去颇为干练。在作自我介绍时,她这样说明自己的名字:“就是‘安琪儿’的琪,或者《安琪的礼物》的琪。”——颇有小资情调哇!

除了我们的摄影记者,同座的还有钱锡安,钱锡安是女老板和记者共同选定的一位婚姻心理辅导老师。

在此之前,赵琪曾接受过钱老师的心理辅导。赵琪,祖籍黑龙江,但生长在昆明,在2002年产下女儿后就彻底和前夫分手,并从此一门心思扑在了事业上。如今,43岁的赵琪已经拥有一个资产百万的印刷公司。“相对于工作的干净利落,她的生活让我们这些朋友看了直摇头。”钱老师解释说,赵琪经常是忙得饭都没法好好吃,穿着打扮从来都是随大溜儿,甚至连女儿的衣服也大多是过季的,不是厚了,就是薄了、小了……

赵琪的东风雪铁龙轿车似乎印证了钱老师的说法:银白色的车身看上去十分干净,可是车里报纸、衣服、水瓶将驾驶室以外的座位占得满满当当。因为记者要去她的公司看看,已经打着发动机的赵琪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慌忙走下驾驶室,将副驾驶位置上的衣服抱至后座,“真不好意思,平时都是女儿坐这儿,也没有管那么多。”

23日中午1点,一走进公司的赵琪似乎在陡然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看上去她精神抖擞,但并没有一丝老板的骄傲模样。路过车间时,看到一名工人正在印刷机前忙活,她习惯性地走上前去,条理清晰地问了几个很专业的问题;她认真地、一字一句地打电话纠正某本胶片书上的错误;在其复印店,当手下工人忙不过来时,她甚至亲自动手,为前来复印试卷的学生服务……

王师傅跟随赵琪已有8年,说起自己的老板,他说了一句话:“她这个人太踏实、太认真了。”王师傅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冬天的一个雪夜,为了给某学校送价值40元的试卷,在所有工人都已经下班的情况下,赵琪硬是自己开着车,花了一个多小时,在凌晨1点多钟将试卷送到学校,让这个学校第二天的考试顺利进行。

虽然只是短短一天多的考察,但记者感觉赵琪是一个“双面人”:生活中她有些凌乱;而工作上,她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二、女儿是唯一精神寄托

下午5点半,记者随赵琪来到西昌路一家幼儿园接她女儿。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过,一群5岁左右的孩子如出圈的小羊一样,拥挤着从中班教室窜出,全然不顾等候多时的父母,呼叫着四散奔走。等一个穿着灰色牛仔裤、扎一条细细黄黄小辫的小女孩跑出来时,赵琪叫了一声:“jun-jun!”但小女孩只是看了她一眼,又径自随着几个小男孩跑向了远处的一个游乐场。

jun-jun就是赵琪的女儿。此刻,她正在一片带“碉堡”的矮墙上和一群男孩子爬上爬下,玩得满头是汗,全然没把赶过来近在咫尺的妈妈“放在眼里”;不过妈妈倒也不是很在意:“孩子被关得太久了,让她疯疯吧。”

大约过了20分钟,jun-jun似乎有些累了,这才一溜小跑扑进妈妈的怀里,还撒娇地在妈妈的额头亲了一下。但过了不多久,她又“嗖”地跳下地面,四处奔跑。又玩了好一会儿,她才在妈妈的呼唤下不情愿地回来,她要去读古诗文了。

上车后,她突然得意地张开小手,掌心里竟爬着一条黑色的小节节虫!在车辆驶向书舍的时候,jun-jun开始和记者一人一句地背诵《大学》,对到一半,她突然悄悄地站起来,将抓着虫子的拳头往妈妈头顶一放:“妈妈,我把虫子放进你脖子了!”见到妈妈大吃一惊的表情,jun-jun得意地松开手掌:“妈妈,我逗你玩的!”赵琪哭笑不得。

其余的时间,jun-jun除了撒娇外,有时候会眼神游离,四处张望,一张小脸露出大人般的表情。对此,赵琪沉默难言。

三、女儿缺失父爱,心中留下阴影

赵琪说,自从与前夫分手后,她在女儿面前绝口不提“父亲”、“爸爸”这样的字眼。因为怕女儿问自己“爸爸在哪里,为什么还不回家”之类的话,有时朋友约她一起吃饭,如果对方是两口子一起带着孩子去,那她一定不会带jun-jun去。而jun-jun的爸爸也只在去年来看望过两次,每次只是停留短短几分钟,且并没有在jun-jun面前公开他是爸爸。

半年前的一天,jun-jun突然把赵琪所有的化妆品全部倒在了床单上,害得家里的保姆收拾了半天。事情发生后,她把jun-jun责怪了一通,也就没有多想。谁想此后,小jun-jun常有泼牛奶、撕小人书的举动,甚至在幼儿园搞破坏,例如把泡泡糖贴在教室的墙上,上课时站在课桌上跳来跳去……老师甚至因此认为,这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她也怀疑jun-jun是不是智力有问题,于是找到心理老师钱锡安,想请测量一下智商。钱老师测量的结果:智力没有问题,她是在找爸爸!

她是在找爸爸?! 赵琪将信将疑。

有一天,赵琪带着jun-jun路过公安局门口时,jun-jun突然说:“我爸爸就在里面,我爸爸是公安局局长!”从此以后,jun-jun的嘴里经常会冒出“爸爸”的字眼儿——“这是我爸爸告诉我的”、“我爸爸是警察”、“我爸爸是医生”、“我爸爸是老师”、“我爸爸”……这引起了赵琪的警觉:她是在找爸爸赵琪完全相信了。

“看来我是该给她找个爸爸了,女儿是我唯一的寄托和动力,我一定要想办法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赵琪说,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后,她就开始物色合适的男人,但见了两个人,均觉得不合适,对方不是看中她的钱,就是在她面前觉得自卑,无法交流。后来有朋友给支了一招:在网上为女征父。

“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年龄在60岁以下,并富有爱心,愿意和我一起照顾jun-jun就行。”在与记者的接触中,赵琪一直这样强调。在媒体上“为女征父”倒也新鲜!记者行文对成年未婚男士说:如果您符合条件,并自信能当好jun-jun的爸爸,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5353000

四、专家说:单亲儿童易产生心理障碍

心理专家钱锡安说,现在社会上的单亲父母很容易产生一种固执的看法,认为有着良好的物质生活就可以让子女健康成长了,而实际上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有完整的父爱母爱,无论哪种爱缺失了,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钱老师说,就以jun-jun为例,3岁开始有自我意识以后,作为女孩子就需要有一个父亲来呵护,12岁以后便是对其崇拜。但她从小到现在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没有提起过,所以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父亲接送时,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自己的父亲,并开始对父亲这个角色充满幻想,以至于把父亲想象成警察、医生和老师等等。在想法无法实现之后,她开始着急烦闷,并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如泼洒化妆品等,以引起母亲的注意或要母亲回答问题。

钱老师说,对于4岁左右的女孩子问题还不大,如果能够及时弥补还来得及;否则,到了青春期,适应不良者很可能会大爆发,变得非常叛逆,并会过早地结交异性朋友来代替父亲的角色;等到再大一些,如果严重一点儿,她甚至会因为思父过度,发生移情,即突然会把某个中年男人当作自己的父亲;抑或会娶个父辈年龄的男人做丈夫。这样时间长了,就很容易演化成精神分裂症,那时则很难治愈。同理,男孩子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建议单亲的父母最好要给孩子找一个有爱心的继父或继母。

五、编后语:可怜天下妈妈心

赵琪的想法让编者想起了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另一位单亲母亲京美——为了让6岁半的儿子感受到父爱,去年10月她萌生出为孩子找个“周末爸爸”的想法,遗憾的是却一直没能如愿。

在两起事件中,我们看到:亲生父亲几乎完全没有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而这种缺位直接导致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赵琪为孩子找爸爸的愿望很好,但如果她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对象,那jun-jun该怎么办?夫妻离婚了,但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却是抹杀不掉的。

除了“再婚”这条路,单亲父母该如何给予孩子完整的爱?读者有什么好意见,不妨也向我们的热线5353000支支招。

六、公开征婚,百里挑一

消息见报后,结果热线电话真的很热,但没有人支招“再婚”以外的路子,而是自荐应征做jun-jun的爸爸,在3天的时间里,累计自荐应征的男士101名。年龄包括小到16岁的一个男孩子也来凑热闹,大到62岁的男人;文化从文盲到研究生;职业包括产业工人和公务员,有退休者也有待业者;经济水平包括拮据者和富有者;而籍贯来自全国各地。

(一)热线电话真的很热

第一位应征者王先生打进了热线电话,36岁的王先生说自己还没有结过婚,“我觉得父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的,也许赵女士与我并不适合,但我想给这个孩子一些关爱。”

离异的46岁的公务员李先生在电话中说,“我自己的孩子已经在读大学了,当父亲的经验我有,两个人能否组成家庭需要缘分,但我可以先给孩子做一个‘周末爸爸’。”李先生还特意提到,自己的经济也算不错,“我绝对不是冲着她的百万资产才想认识她的!”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李先生很真诚地表示,自己非常想与这对母女做朋友,相处合适的话,还可以重组个新家庭。

还有一位以开摩的为生的离异男子,经济上的悬殊并没有让他认为是在“高攀”,“我是个异乡打工者,想要拥有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庭,我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会用心照顾家庭,希望赵女士能给我一个机会。”

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插曲也不得不提:一名16岁的男孩也要应征。从河北来到昆明打工刚一年,不到结婚年龄的他坦言,赵女士吸引他的是优厚的经济条件,“我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父母没办法给我事业上的经济支持,我希望赵女士能给我个机会,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嘛。”

(二)相亲会上花絮很多

26日下午,一幅为赵女士画的素描挂在相亲会的会场上,这是62岁市民刘先生以登在报纸上的照片为蓝本,亲手所绘。刘先生表示,他希望能让赵女士和她的女儿感受到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除了素描,随画刘先生还送来了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亲笔信,在信中,刘先生建议赵女士一定不要让jun-jun勉强接受一个父亲,“要成为父亲,应该在jun-jun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她喜欢的形象。如果仅仅停留在照顾孩子的水平上,就与这次活动的初衷相背离了。”

有细心的应征者,虽然明知见不到赵女士和她的孩子,但还是精心准备了一份“六· 一礼物”。“儿童节马上就到了,我想送一份小小的礼物给jun-jun。”在相亲会现场,应征者洪先生边说边把用红色精美礼盒包装的音乐盒,送到钱老师手里,“我们都是有过婚姻经历的人,都有自己的孩子,都在为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难过。我特意为jun-jun挑选了一个水晶音乐盒,希望她的心能像水晶一样透明。”

“看了报纸上关于赵女士想为女儿寻找一位父亲的报道,相同的经历,使我对赵女士想重组一个家庭的愿望感同身受,今天我来到这里,就是希望能让世界上多两个幸福的人,能让一个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在同记者、钱老师面对面交流时,一位姓陈的应征者真诚地说道。

“来之前心里很忐忑,离异多年,我很期待重新拥有一个家庭,但从来没参加过相亲会。是赵女士的真诚打动了我,我不愿意错过这样一个机会。”一位40多岁的单身父亲说出了在座男士的心声。

在相亲会上,坐在会场角落的一名女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是应征者朱先生的女儿。“爸爸把关于赵阿姨的报道给我看了,我今天陪他一起来就是想给他信心和支持。”这个17岁的女孩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已经6年了。“明年我就要参加高考,很可能会到其他城市上学,我不忍心爸爸一个人孤单生活。真心希望他能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开始他全新的生活。”看着懂事的女儿,朱先生满脸欣慰:“一直以来,我和女儿之间的感情都非常好,大事小事,只要是关于家庭的事情,都是两人一起交流后做决定。这次来应征,女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面对父亲的感谢,女儿会心一笑:“爸爸要重新寻找幸福,我完全能理解。虽然爸爸也可能成为别人的爸爸,但我也多了家人。只要彼此真心相处,我们会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相亲会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除了希望简单了解赵女士性格、兴趣爱好外,更多提及的是关于如何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问题。相亲会几乎变为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座谈会,应征者纷纷讲述着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种种看法和见解。

(三)很多市民表示关注

好心市民担心富婆被骗,除了众多的应征者,许多热心人也打进电话提醒、劝说赵女士。一位姓周的女士善意地说,赵女士条件不错,这样大张旗鼓地为女儿征父亲,可能会引来不怀好意的人,要多个心眼儿。

一位姓陈的先生说,良好的经济条件,是赵女士的优势,但也是她寻找适合伴侣的一个障碍,“重组家庭是一把双刃剑,赵女士要有耐心,要有面对压力的心理准备,决定要慎之又慎。”

这几天,赵女士接到了很多朋友的电话,都觉得她的举动有些不可思议。

赵女士在得知有百名男士想与她认识后,甚感意外,心理压力非常大,“我的母亲还不知道这件事,我想她可能也无法理解,但人生毕竟是自己的,我觉得我是对的。成为一家人需要缘分,如果有合适的,我会和他先相处一段时间,增进了解。”

(四)赵琪缺席但有委托

虽然通知了70名应征者,但在相亲会上,仅有21名男士如约参加,年龄最小的33岁,最大的51岁,都曾有过婚姻经历。

钱老师接受赵琪的委托,出面来到报社会议室,参加了由报社举办的赵琪缺席的“相亲会”,与记者一起听取了应征者的自我介绍。

“在得知了参加相亲会的男士们的基本情况后,我很庆幸自己迈出了这一步。”一直没在相亲会上露面的赵女士在相亲会结束后说。

参会者和场外专门电话自我介绍者计31人。经赵琪第一次从101人及第二次从31人的两次筛选,定下7人,答应把她的电话告诉他们。又在同这7人的一一交流中,答应与3个人继续再保持一段时间的电话或见面的交流,直到甄选剩下王先生一人。

王先生,50岁,168厘米,离异十几年,有一个16岁的女儿,当过兵,退伍后在铁路系统工作,喜欢运动,自称没有恶习。

(五)记者手记:希望jun-jun找到父爱

又经过一段时间单一与王先生的接触,赵琪最终决定就选中王先生。——百里挑一就一定是满意的吗?这,谁也不敢拿出答案。但大家都希望jun-jun能得到父爱。

2007-5-24~30,几天的时间的追踪报道,“为女征父”完成了。

七、给“新家庭”做心理辅导

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为女征父。那jun-jun的感觉和认同程度将如何?

赵琪和王先生都愿意接受钱老师“婚前心理辅导”。

赵琪、jun-jun、王先生和钱老师一行,由赵、王二人轮换充当司机角色,驱车,径直来到西山脚下的一座山庄。

检测的主要手段是一个问卷《婚恋家庭辅导问卷±60条》和一个量表(雏形)《婚前18项心理指标综合检测》,这是对赵、王二人的。

jun-jun则是画图投射。

记得在第一次给jun-jun“测量智商”时,是检查的图画填空及讲故事的作业,这是幼儿园里统一购置的豪华型作业本。jun-jun在一幅图中的一辆空小面包车的6个座位上分别填上了妈妈、姥姥、自己和爸爸等。爸爸坐在驾驶舱的座位上。她的故事是:“一天,我们全家人一起去郊游,爸爸开着车,爸爸是公安局长。”

这次是让她自命题画图。画的竟然也是一辆车子,小轿车,就像今天我们一行,车上坐着4个人。只是把王先生改为爸爸,坐在驾驶室里。

钱老师问jun-jun:“驾驶室里坐的是什么人?”

jun-jun:“我爸爸。”

“你确定吗?”

“是。”

“那你爸爸是谁?”

jun-jun望着王先生胆怯羞赧地笑着:“我不敢说。”

钱老师:“那钱老师教你说好不好?”

“好。”

“我教一句你就问一句。好不好?”

“好。”

下面是母子对话——

“请问妈妈,我身边这位王先生是谁?”

……他就是你爸爸呀!”

“那为什么这些年他不回家呀?”

“爸爸在国外打工挣钱给你花呀。”

钱老师:“jun-jun,赶快喊爸爸呀!”

jun-jun:“爸爸!”

“唉!jun-jun。”其实,这几天,王先生已经做“见习爸爸”和赵琪一起去幼儿园接jun-jun回家了,只是叫“叔叔”。

钱老师:“jun-jun的爸爸,你今后还去不去国外了?”

……不去了,这次回来就不准备出去了。”

“很好。你就䞍等着jun-jun问你国外的故事吧。”最后钱老师要结束辅导,示意王先生,“现在,你们3个人应该做个怎样的动作或造型呀?”

准爸爸把她们母女俩拥抱在一起……

这次测量及辅导,他们分别对对方的满意度:赵琪给王先生打75分,王先生给赵琪85分,而jun-jun给王先生是100分。

75是个基本合格及吵架的分数,85是个接近幸福美满或忍耐、忍让的分数,而未成年人100则是理想化和完全认同的分数。

100分实际上是jun-jun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突然收获了一个爸爸的认可和满意。

前面在花絮中提到应征者朱先生的女儿的愿望,现在应验在王先生父女的身上了。

但预后并不理想和浪漫,现实需要赵、王二人用心并耐心经营才行。

这里主要说的是赵琪。从上一次的检测、辅导就发现,孩子智力没有问题,是母亲心理有问题。赵琪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她恋爱、结婚和离婚,接触不止一个男人,但从恋爱到分手,从结婚到离婚,一个致命的弱点乃至是缺点,就是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个性的男人,换个角度说,她的方法使几个男人都无法忍受。深层次的原因是赵琪的父母关系不正常,赵琪与母亲之间亲子情感不完整,大家庭环境很不符合心理卫生。因此,无论作为女儿、母亲或妻子,赵琪都有问题。今后,王先生要面临诸多考验,处理不妥,会卷进一种漩涡。而赵琪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孩子满意了王先生,自己却不满意,怎么办?你是考核自己的丈夫还是考核孩子的父亲?

新的小家庭组建后,三方特别是两个成年人还要围绕着一个目标而不断磨合。这些,是留在下一步或今后的作业。

钱老师告诉赵琪还有个战略性的作业,注意可能会有个时而认同时而怀疑的过程;等到7~8岁,还可能会有怀疑,毕竟“嫁接”得有些晚;再等到青春期,就是孩子要弄清真相的时候了,因为那时jun-jun懂事了,一定要知道或找到自己真正的爸爸。

 

为女征父”是指一个母亲站在女儿的立场上给找个父亲,同时也给自己找到一个丈夫,因此,它也是择偶方式的一种,且仅为一种尝试。它本身不能说明好坏对错,就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组织决定、朋友介绍、自由恋爱及商业媒介(婚姻公司)促成等方式一样,这只有通过以后的实践检验,才能体验出婚姻幸福指数的高低,而且,在不同人身上效果也会不同。

 

注明:

1.搜索新昆明网http://www1.clzg.cn/qinggan/2007-05/24/content_696535.htm

2.参阅报纸《都市时报》2007524日、25

 

2013-1-25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