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重大活动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桥心理案例


10.《 生活中的“小怒疗法”与咨询里的“四情”掌控》

 

生活中的“小怒疗法”

与咨询里的“四情”掌控

——云南省昆明市共青团12355督导班个人成长感悟

 

学员 钱锡安

 

导语

一、“小怒疗法”的试探性提出

(一)从夹着尾巴做人到做相对自由的人

(二)你们心理咨询师也会发火吗?

(三)听说你们心理师都是有病的人

二、“小怒疗法”的不成熟表述

(一)“小怒疗法”的描述性定义

(二)“小怒疗法”与其它愤怒的区别

1.愤怒:

2.中怒:

3.大怒:

4.暴怒:

5.迁怒:

6.抑制:

7.潜抑:

8.宽容:

9.以德报怨:

10.以直报怨:

11.疏泄:

12.小怒:

13.“小怒疗法”:

(三)“小怒疗法”属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

(四)“小怒疗法”在生活中的有时和适度使用

(五)“小怒疗法”在“对质”咨询环节的可能使用

三、“四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什么是“移情”?

(二)什么是“反移情”?

(三)什么是“同情”?

(四)什么是“共情”?

(五)“四情”的关系以及在咨询时的把握

四、咨询师个体对“小怒”与“四情”的修炼

(一)工作与生活中的咨询师个体是两个不同社会角色

(二)咨询师一旦与来访者吵起来,还是咨询行为吗?

(三)咨询师一旦与来访者恋起来,还是咨访关系吗?

(四)咨询师至少做到在咨询期间为人师表

 

 

笔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达12年。回顾、反思这12年,在咨询中,感到“移情”、“反移情”、“同情”及“共情”这“四情”很有意思,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怎么把握。这12年,笔者自然是生活与工作同行,还总结反思了前半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自我防御问题,并为后半生的做人、处理人际关系也做了试探性的设计,在设计中就有一个关于“小怒”与“宽容”尺度的把握问题。这些经验、教训和试探都成为笔者个人成长的基础,因此,个人成长感悟也就颇多。但在这次学习中,重点提炼出生活中的“小怒疗法”与咨询里的“四情”掌控这两点感悟,在督导中接受朋辈小组的剖析。

一、“小怒疗法”的试探性提出

当有人欠你不算小的一笔钱,你会等待他来偿还。如果久不来偿还,你会间接甚至直接索要。如果对方想赖账,抑或你会愤怒地讨债。人情债,无论广义、狭义的,同样是这个道理或原理,也要偿还、索要。

当有人要来打你,你会伸出胳臂抵挡、招架;当你正在和已经被打,你很可能进而还会握紧拳头还击。这是躯体或生理的应激反应。心理的应激反应也是一样的道理或原理。

当有人羞辱你了,伤了你的自尊,给你下不来台,你需要自己马上设法下台阶、站稳脚跟,或让对方一时不能下台阶、不得不向你认错道歉。如果你自己僵在高处受寒,有理反而蒙羞,而对方则在幸灾乐祸,这会使自己的心理无法承受。不还击吧,憋屈得难受;还击过当吧,可能双方都会受伤,而自己是二度受伤;迁怒是欺负无辜;大怒是拿着对方的错误在伤害自己;以怒制怒乃至以暴易暴,这可能升级为违法犯罪;如果双方都能高姿态,实现言归于好或和好如初,那是上策的效果,但这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如果能以德报怨,那是圣人,可在现实中难能遇到圣人;于是提出第八种情况,这便是正当防卫,而“小怒疗法”就是凡人心理正当防卫方法或技巧的一种。

(一)从夹着尾巴做人到做相对自由的人

笔者中年时期在一家大机关工作。为了工作,为了识大体顾大局,为了站住脚跟,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在处理上下级、平级同事的关系中,总是高姿态、忍让,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就像刘少奇主席教导的那样。这对于一个性格刚直不阿的人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虽然这在道德境界是有提升,受到基层的尊重甚至敬仰,但在人格尊严方面,也损失很多。就这样,憋在心里,直到退休。

退休后,自我调整,告别过去,角色切换,去快乐人生。不用“夹着尾巴”,也没有必要再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对有些人、有些事也不想再去高姿态、忍让,而坚持要做自由人(当然是相对的)。

记得退休后不久,笔者在老干处,参加了对在职职工的慰问演出。笔者演唱的是传统京剧《女起解》。笔者原来所在处的处长上台专门为笔者献花:“老钱哪,你太不够意思了!怎么在职的时候,不露一手为处里争争光?”笔者接过鲜花,口吐真言:“那时是‘夹着尾巴做人’,只说工作的话,干本职的事。现在我自由了,‘尾巴露出来了’。——嘻嘻,谢谢处长的花儿!”

“自强不息,豪爽不阿,善解人意,宽容助人”是笔者的整个“尾巴”,而其中的“豪爽不阿”则是“尾巴”的主要部分。露出“尾巴”,做自由人!这似乎使憋在心里的委屈消逝了许多,肩膀子上明显地感到轻松。

进而想到:当社会并不和谐、不能保障老百姓的人格尊严不受伤害的时候,如果“精神暴力”也到了过分地步,则需要自我防卫,人人自保。这时候,人们究竟要“隐忍”些什么?“制怒”的意义又有多大?——于是,“小怒”的概念,开始在笔者的脑海里萌生。

进而又想到:当自我防卫之前、之中、之后,自己的心理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怎么办?没有谁看到、理解,更没有人给你疗伤。那就要,回到家里,舔干净自己伤处的血,疗养好自己的伤口,自己爬起来,继续前进!就如鲁迅所说他自己的那样。——于是,“小怒疗法”的概念,开始在笔者的脑海里浮现。

(二)你们心理咨询师也会发火吗?

角色切换,干自己喜欢干的心理咨询工作。但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师感到神秘、不理解。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话,这里有一个很尴尬的话题:你们心理咨询师也会发火吗?

前几年有一天,笔者与一位朋友到一家饭馆吃午饭。刚落座,一个服务员就过来问点菜的事。笔者对她说:我们渴了,请先来杯水。那小姑娘,装作没听见。笔者又说:那你先把桌子上的残羹剩菜收拾干净。那小姑娘还是不动。于是笔者严肃甚至严厉地开始教育乃至是教训她:“小姑娘,你听着!我一看你就不是一个应试教育下读书的料子,这不能怪你,我很同情。但现在你成人了,你得有一技之长,你得有你能干的一件事情。如果你什么本事都没有,那我不会同情,就回家去啃老族吧。你先盘田,那庄稼不会跟你找茬儿。即使再出来打工,我看你也不适合干服务性的工作,因为你不机灵,不会同人打交道。”来势迅猛,听罢,那小姑娘走也不敢走、说也不敢说,低着头,一个劲儿地哭泣,很多人过来围观。这时,大概是个拉长之类的负责人走过来,端来茶水,摆在我们面前,还跟着个服务员,那服务员勤快地收拾桌子。拉长一个劲儿地道歉,要笔者消消气儿,说那小姑娘是新来的,不懂事,我们一定批评教育她。笔者转而批评拉长:“这么说,你们没有对新招来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不是批评教育,而是培训教练!”……气氛弄得很不好,于是朋友说:“服务员,赶快点菜吧。”这才结束了这场教训课。

吃饭期间,朋友忽然问:“你们心理师也会发火吗?”“咳,我也难受,可是如果我不发火,则更难受甚至持续的时间还要长些。”笔者说,“我平常辅导亲子关系,总是同情未成年的孩子,还劝导父母不要苛求孩子的考试分数。可是,孩子长大成人了,走上社会了,自食其力了,怎么还是不懂规矩、不勤快、不肯吃苦?”“发火,这恐怕不符合你们的咨询原则吧?”“就像城管、医生他们一样,下班了,一定要脱下制服。一个心理师若一天24个小时都在角色之中或在咨询的状态之中,那他是有病。我现在就是普通一个体,自然人,说话做事包括发火,不是咨询师行为。”

(三)听说你们心理师都是有病的人

还有一个感到很受侮辱的话题:听说你们心理师都是有病的人。

又有一次,一个熟人,退休前曾是个当官的,他跟笔者开玩笑地说:“听说你们心理师都是有病的人。”笔者先是沉默了3秒钟,继而对他进行还击:“我说领导,你能不能在心理师前面再限制一下,比如说‘有的’、‘有些’?”“嗯,是,是。听说你们有些心理师是有病的人。”“嗯,听说你们有些当官的是腐败的人。”对方无语,尴尬一笑,转移话题。事后有一次同行聚会,与漆平老师谈及此话题。漆平老师说:“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心理师有病,自己知道并主动治疗,而你们有病却不知道、不承认,更不愿治疗。”漆平老师的话有科学性啊!

不怒的,大概有3种人:高人,病人,正人(君子)。高人是意识战胜潜意识并善于化解且能处理好善后事宜的人。病人是忍着或大怒完了自己也严重受到伤害并且不知道怎么疏泄负性情绪的人。君子因为道德境界很高,无条件地接纳和宽恕,甚至去“以德报怨”,由于不善自我疗伤,不会倾倒(读四声)心理垃圾终自己也憋出病来,但能够用道德境界或升华的东西来支撑着。

就像笔者这样,凡人的潜意识心理,都会愤怒或发火,要自我防卫,只是愤怒的方法和程度有区别。因为不愤怒,普通人会更难受;反倒使对方沾沾自喜、得寸进尺,甚至会把你的高姿态作为再进攻的缺口。

二、“小怒疗法”的不成熟表述

先介绍有个心理疗法叫“情志疗法”,即“中医意疗”又称“情志相胜疗法”、“情志调适法”。

“情志疗法”中的怒胜思”或“激怒”的方法,与愤怒或发火有关系。为了表示它同“小怒疗法”有区别,这里先把它的定义简单介绍如下。

“怒胜思疗法”——木克土,思伤脾(土)制于肝(木),用怒胜思疗法,即以怒制之。意思是过度思虑能使脾气郁结,运化无力,发怒则能使气机运行畅通。而心理医生的工作是刺激或引导患者发火,所以又叫“激怒疗法,简称“怒疗”。

此外,反暗示即“激将法”,也可以引起来访者的逆反、反抗、愤怒,反而达到本来就想达到但正面说他不听或不信的效果。

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这里说的是:合理、恰到好处的愤怒或发火能治疗某些心病。

于是,引出“小怒疗法”,说它可以用来做个体自我防卫、自我疗伤,能够自我调适或疏泄因外来刺激所引起的负面情绪。

(一)“小怒疗法”的描述性定义

激怒、激将方法原理的启发,以及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碰撞的反思,引出对“小怒疗法”的构想。

于是,试探着给“小怒疗法”下一个雏形定义当人格受到伤害或尊严受到侮辱时,个体不是采取宽容、忍让、压制甚至是潜抑的防御方法,去躲避或逃避,而是让意识做一定的把握,同时潜意识里的情绪进行宣泄乃至一定的发泄,对对方进行严肃乃至严厉说理乃至教育、教训,从而使对方无法还击,让对方处于尴尬境地或局面,甚至让他当场向受到伤害或侮辱的个体赔礼道歉,以此安慰其情绪、偿还其情债,这样的一种心理自卫方法或手段。

简言之,在受到侮辱或伤害时,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愤怒,理智地还击对方,这样的一种“自我正当防卫”,叫“小怒疗法”。

一个人的情绪绝对平静,那可能是高人;一个人的情绪过于不平静,那可能是有心病的人。心理防御的一种标志或效果是使心态平静、情绪平稳,但这是相对或适当的,使人的情绪在适度的波浪中前进,而不大起大落,这是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表现。而心理健康、基本健康的人有时也喜欢使用一些“利己,也无害于他人”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有人认为做心理老师的人没有脾气或不应该发脾气,其实心理老师也有“情志”,他不能24小时都在角色之中。“小怒”既然是“既可以保护自己、也不算伤害他人”的一种中性防御方法,这在有人不尊重你的时候,在非咨询工作状态中,偶尔使用一下,也是比较现实的“自我正当防卫”,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在大环境不能给予保护或只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施用“小怒疗法”。“过后不思量,回家后,自己清除心理的余尘垃圾,在轻小的伤口上敷上“心药”,在短期内促使其康复。而回家后的“自我疗伤”,别人包括对方未必知道及理解,这是“小怒疗法”背后和后面的环节。

“情志疗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情绪的调适。所以,笔者倾向把“小怒疗法”归在“情志疗法”中,与“激怒疗法”等并列。

(二)“小怒疗法”与其它愤怒的区别

1.愤怒:因对人对事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有个对象与程度、频率的问题。本文指他人他事直接伤害了个体,引起个体的愤怒。

2.中怒:程度中等,有一定的杀伤力或还击力。中怒是亮“黄牌”。

3.大怒:程度严重,有很大的杀伤力或还击力。大怒,发泄太过,可能是拿着对方的过错在折磨、伤害自己。大怒伤肝,扰动心神。大怒伤人伤己。大怒不宜。

愤世嫉俗者、正义者、革命者、杀敌的战士,他们往往会大怒。那是斗争或战斗前夕的热身,这是另外的话题。

4.暴怒:超过大怒,程度极其严重,完全没有理智控制,一点儿也不假思索,点火就着,伤人伤己。属于病态。

5.迁怒:外投,偏离愤怒对象,伤害无辜。别人成为你的出气筒,是道德问题。忌讳迁怒。

6.抑制:有意识地把委屈、伤痛压抑下去。自己是受气包。“忍”字心上一把刀,刀刺心,是什么感觉?若无疏泄渠道,则可能会形成“心结”,抑或在心里憋出病来。

7.潜抑:把困扰或痛苦,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压抑到无意识状态中。潜抑得都得病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8.宽容: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度地把握宽容。如果你连他对你的伤害也宽容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其结果他还是变本加厉地伤害你,这样,过度的宽容就成了纵容。这时,潜意识会在下面闹情绪,还可能会得癌症。

9.以德报怨:用恩德、曲意隐忍、高姿态来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高人、上人他们高境界,即使当场不能化解,自己竟能忍受,并且事后善于从另外渠道排解疏泄。它成为高层道德,因此常人难以做到。

10.以直报怨: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当以正直之道、坦率之态对待,不作相应的报复(不以牙还牙),但也不应曲意隐忍。这样,它成为较高层道德,正人君子之行,但常人也能做到。比如“小怒疗法”。

11.疏泄:又叫宣泄,使负面情绪科学、有序地排解。宣泄是心理调节的安全阀,宣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非常广泛,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12.小怒:愤怒程度较小,并有理智把控。现实社会中大量的是凡人、中人、常人,他们在小怒练胆,自卫,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小怒可产生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的疏泄。

13.“小怒疗法”:大多的愤怒都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来控制,即能在愤怒的时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的升级,因此这时就可以理性地思考、处理问题。“小怒疗法”愤怒而不失控,得理饶人,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小怒疗法”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并且有破有立,提供正面的情绪能量给对方,最终目的是达成问题的解决。不要为怒而怒,还要权衡利弊,预测事件的后果,以及连带的负性后果作用的可能发生。

(三)“小怒疗法”属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

中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效果是:利己,不害人。“自我”—“本我”。

大量实验证明,其实,“本我”和“自我”双方都能接受的就是中性的防御方法,“自我”一看是“擦边球”的事儿,在和“本我”讨价还价后也就同意使用了,而“超我”那边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

中性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他人也没有坏处。其方法虽不大好听,但适当、偶尔一用,也无伤大雅,而且有些也确实可以缓解以至平衡心理的紧张或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特别像“阿Q精神”,有人把它比做是国人中“弱势群体”的第二“精神支柱”,所以使用频率恐怕还要多一些,效果还要好一些。

这是人们一般习惯使用的防御机制,也见于人格障碍、神经症患者的身上,但一般不能构成症状。

就像从心理问题到精神病一样,从成熟的防御到病态的防御,之间没有明显或截然的界限,但都在于对“度”的把握。若把握得不好,中性的防御也可能转化成病态的防御;把握得好,病态的防御也可以转化成中性的防御。可以做一个比较,比如:“疏泄”(成熟的)—“小怒”(中性的)—“大怒”(病态的)。

所以,笔者把“小怒疗法”归类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并作为“心药”推介出来。

有人提出生气与寿命的关系:

经常自己找气生的人,即小心眼儿的人,一般活20~50岁;

经常受和认为在受别人气的人,叫俗人、庸人,一般活50~60岁;

经常自我生气、也气别人的人,叫凡人,一般活60~70岁;

经常让别人生气、自己却不太生气的人,叫伟人,一般活80岁左右;

不论别人怎么气你也能化解、淡然处之的人,叫圣人,一般活90岁左右;

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的人,叫高人,一般能活100~150岁;

能以直报怨,甚至以德报怨的人,叫至人,150岁以上;

而达到真人境界的,最多的活到800岁。

结论:

生气—得病—折寿;不生气—少得病—能长寿。

进而提出属于积极类型的心理防御方法——“消气法”。

而笔者提出的则是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小怒法”。

(四)“小怒疗法”在交际中的有时和适度使用

1.忆起了早些时候的一件事。

昆明有一个街道工厂,该工厂有一个接近退休的工人,一天下班后,他骑着自行车从巷子里冲出来,欲横穿公路,却撞到正常行驶的笔者的自行车后轮子上,他摔倒了。笔者感觉到了撞击,加把劲继续前进,才没有摔倒。然后下车,回过头去搀扶摔倒在地、头部流血的老工人,一起去了不远处他的厂部。厂医先给他做了包扎,然后通知家人送医院检查。如果要住院,厂工会负责人建议笔者做道义上的补偿。笔者同意,并当场给厂工会和他的女儿提供了联系电话和住址。这位老工人住了几天院,后来又去医院复查,这两次,他女儿都通知了笔者,笔者通过工会,都支付了一定的费用。

过了不久,该女儿又来电话,说父亲自打那次摔伤,身体一直虚弱,经常请病假,工资奖金不能全领,希望笔者能再给予补助。笔者听罢,想了想,要他们爷俩一起听电话。

笔者说:“我讲3句话,请两位听好。第一,那次交通事故,我这方面没有责任,这一点,当时谁也没有分歧。第二,当时我正在忙着工作调动,这决定着我的前程,不希望因突发的这件事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所以,主动和你们厂工会取得联系,没二话,并尊重工会的建议。第三,做人,得寸不要进尺,事情可以一而再,不能再而三,老工人无产阶级觉悟高,那就要自尊自重,年轻人要有出息,那得懂事明理,请你们记住,脸面和名声比金钱更值钱!”

笔者的话语不卑不亢—软中带硬—咄咄逼人。听到电话的那边传出父亲责备女儿的声音:都怪你,我还得要我这把老脸的……电话中断了。

从此,笔者再也没有接到这位女儿的电话了。这就是“小怒疗法”的试用吧。这是对生人。

2.想起了前些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次,笔者乘公交车。车站大概有五六个人,笔者站在前面有序地上车,刚伸出手抓车上的扶手,后面一个中年妇女往前挤,她的脸碰着我的胳膊。“不要脸!你碰我的脸了。”当我上了车,才反应过来这是在骂的我。车上的人也不多,空座有好几个。只见她在一个座位上坐定了,又重复“不要脸,你碰我的脸了”这句话。

笔者没有坐下,忍无可忍的潜意识请示意识:“还击!”理智的意识说:“在公共场所,更年期妇女很麻烦,要是她放起机关枪,怕你都抬不起头。”“那我们就先放连珠炮!”

这时,笔者扶着一个拉手,居高临下,余光斜对坐着的那位中年妇女,先是来一串儿反问句子:你怎么不说‘不要脸,你碰徐娘我的胸了’?那才是个‘杀手锏’哪!你才是个脸。你看,正好人也不多,没有遮拦,车上的监控器还能给你拍个胸片取证。车上、车下可都有监控,你说话可要有证据呀!你该不会说‘请尊重妇女、你应该让着我们妇女点儿’吧?因为我还会说‘请尊重老人、不要挤到排队老人的前面’!刚才我上车有‘爱心卡’的电子声音作证。你不会说你是‘最需要、最着急上车’的人吧?因为如果最需要、最着急,那一定是中产阶级,有专车接送。”

紧接着偷了一口气,“现在,根据车上的监控器监控显示,事实的真相是:不是我的胳臂碰了你的脸,而是你的脸撞了我的胳臂。幸亏我没有被你撞倒,要是撞倒,那你还要负责请来120送我上医院呢。”

最后是一阵教育的言辞,“文明国度的国民是排队,不文明的人群是插队。并且,一旦形成插队加塞的习惯,就是俩人,也要挤、争、抢。你就是这一类的市民。这种现象令人眼见心烦,反感,纠结。文明办未看见你的不文明行为,怎么办?只好自己解决了。现在,我以长者的名义教育你:希望你今后多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学习他们遵守秩序、按顺序排队的优良品质,请记住,当你的前面有人了,你就不要往前挤,做个文明乘车的好市民。不好意思,一不留神教育了你一通。”

这才发现这位中年妇女一直没有出声,但眼泪汪汪的,嘴唇发抖,在怒目视我。这是她攻击笔者所付出的代价及最后的自我防御。——这时得有人做中介,给我们俩一个台阶下呀!虽然笔者是站稳了脚跟,可进可退,但最后双方都要退呀。乘客七嘴八舌,全部支持了笔者。“好男不和女斗。”“加塞惯了的人。”“在人家后面挤,还说人家碰,这叫什么事!”“看你戴着佛珠,是个好人,不和她一般见识。说她一下也就行了。”是的,笔者应该打住了。突然,司机“出现”了,他高声提示:“某某车站到了,下车了!”这位妇女起身下车了。

因为有乘客劝导及司机提示,特别是这位妇女的先一步下车,“小怒”才得以结束。这也是对陌生人。

3.最近的一件事,是对熟人的,还是笔者的一个得意弟子,Z

在一年前的一天,一个中年男人找到笔者,说他要组建一个培训师的社团,问笔者愿不愿意参加。

这些年,江湖上的忽悠者偏多,笔者被忽悠了的事也不止一件,或者是组织宗旨有问题,或者负责人人品有问题,或者干的那些具体的事有问题。为什么会屡次三番地上当,原因是过于关注团队凝聚的重要性。所以一有人鼓动,心就动了。这次放松自我警示的理由因为Z是笔者当年的得意门生,对此人知根知底,所以,身不设防,即使不相信社团,也要相信具体的这个人。

在成立该社团(筹备,后来也一直没有注册)的时候以及开展工作的开初,Z说江湖上许多社团都是龙头蛇身蛇尾甚至无尾,提出“行动学习法”要害是行动落地,还承诺参加了“上面”的某某培训(成长培训,培训费比较高),下一步会安排在全国企业巡回讲课的多少多少课时,将会得到多少多少K1K1000元人民币)的课酬。半年过去了,有雷无雨;大半年过去了,参会或参加活动(光成长、不收获的活动)的会员递减——参加筹备鼓动会大约70人,成立大会45人,后来的会议12人,7人,直到最后的5人。

最后的这5个人中,仍有笔者。笔者终于忍不住,提示Z要带领大家干事,不能老是你一个人自己去独享“蛋糕”。成立10个月了,笔者提醒他:“很快就要到年底了,你考虑了没有,一旦要召开年终总结会议,一是会不会有人来参会?二是一旦来参会,你有什么可以总结?三是没有总结的东西,还能提出明年的工作计划吗,明年还会有人跟着干吗?”Z说:“钱老师,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见识。谁有战略眼光,经得住考验,坚持下去,谁就会笑到最后。”笔者预感到一种结局,所以顺便跟他说了一句话:“我们把过去的师生情义同现在的社团活动分开。”在笔者参加的最后一次5人会议上,Z又在画饼空谈,传达“上面”如何如何。笔者当众向他发难:Z会长,就不说多少K课酬许愿事情的兑现了。请解释一下我们成立时对大家承诺的东西什么时候落地?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展工作,那我们的龙头还有身子、有尾巴吗?”Z说:“这个就不解释了,接着传达第二件事。”笔者见状,拂袖而去。

笔者对Z发难并拂袖而去的消息在这个社团有传。有熟人说:“钱老师,你就那么相信你的学生吗?他连他的老师都敢忽悠,何况是我们!他利用了咱们,成立了这个社团,上挂北京,他在全国提高了身价,现在外出讲课的课酬翻倍了,因为他有了省级、西南片‘会长’的头衔。——钱老师,你可明白了,你的那学生当初成立这个社团的真正动机了吧?”

熟人,特别是自己的学生,忽悠自己,受伤害的感觉反而会更大。当年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现在怎么变成这份儿了。在江湖上,对别人的承诺不要过于当真,能兑现更好,不能兑现,可以一笑了之。但学生失信,这能笑得出来么?就是勉强一笑,那是笑的学生,还是笑的自己?

如果说,得意弟子Z是第一次伤害了笔者,那末,好心熟人等于是又把伤口第二次撕开。于是,笔者需要反思,自我疗伤,还得有经验教训什么的总结一下。

“亏点钱,心中也明白,权当消费了或交学费了。没有什么大了不得的,没事儿。”这种自我安慰的正能量,实际上远远抵挡不住下面的反诘——“这把年纪的人,说人家骗你,还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容易或愿意受骗?你的鉴别能力、‘火眼金睛’哪里去了?一个老师好意思说自己的学生骗自己吗?”

于是,联想到其它一些大同小异的社团,拟定游戏的约法三章,提出松散社团活动按约法办事——

记得曾经警示过自己:今后超过1K钱“入会费”、“成长费”的社团及其速成活动不要参加。该警示今后继续有效。这是一,游戏忌讳。

第二,江湖快乐游戏9要素:

①一定要有游戏规则并严格按规则办事。为什么陌生人都能在一起打麻将?打麻将,甚至都不用说话,有序进行,才好玩,才玩得长久一些。打麻将,不按某个人的意志办事,特别是不按长官意志办事(除非集体按潜规则爽约)。它公平,按游戏规则办事,所以不用说话,更不用争吵。江湖社团活动,有了游戏规则并严格按规则办事,包括到会时间、会议纪律与活动注意事项,事前定好,这不但能保证会议或活动质量,对社团还能避免不作为,制止乱作为。

②不跑题,按每次活动的主题办事。每次活动负责人必须要有主题,会员则带着问题或事情来对接或链接。上次开会布置的任务,会后要有落实,这次会议要有检查。没有落实,也得有个交代。这是按主题办事的含义之一。会议要避免跑题及现场突然发生多个主题,包括避免因插话、争论及说闲话而背离主题。这是按主题办事的含义之二。介绍案例不等于讲故事;规定讲观点和提纲,就不能展开或发挥;并且,除了指定发言的,一般发言要限时。这是按主题办事的含义之三

③不抢镜,按活动程序办事。决定了的事情,负责人必须到会。即使负责人没来,会议或活动也要照常按日程安排进行。因为突出的是团队、事情,而不是个人。按活动程序办事,可避免乱套。

④不霸道,按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办事。从潜意识讲,人人都有支配别人的欲望但同时人人都不欢迎被别人支配。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个性较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尤其负责人还有长官意志。QQ霸,麦霸,戏霸,会霸等,都不好玩!怎么办?按每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办事,什么角色说什么话。一般有主持人控场,包括规避个别人借主动发言为胡乱发言,也包括规避负责人的“电话霸”——负责人也不能搞特殊化,他不能一边讲话,一边接电话,让其他人在现场等待。

⑤不忽悠,按加入社团的集体动机办事。集体动机:成长,收获(经济、社会的),展示,开心。权责利有机统一,通过参与,努力,承担责任,付出,谦让,促进个体的成长,进而让其获得薪酬和荣誉,展示专长个性,实现快乐开心。如果五项中一项也得不到,如果只有负责人独享,那还不如自己的左手玩右手。

⑥可以说自己如何好,但不说别人如何不好。参加或参与了社会上的一些团体组织及其活动,以及上个QQ群,就叫做江湖?江湖哇江湖,人在江湖走,为什么会挨刀?什么是职业素养?众口难调,什么叫讲得好?在多重标准或条件下,听谁的?江湖上出现诚信危机,该相信谁?这些疑惑,谁来答释?如果无法答释,那笔者说:学术讨论乃至争论,与东家长西家短有区别。提倡自信,自我感觉良好是好事,但不能通过说别人如何不好来衬托自己如何好,除非对方有意地、直接地伤害了你。不允许把个人不良习惯甚至是恶习,带进团队,污染坏了一个群体。

⑦可以印证、整合别人的观点,但不争论和辩论不认同的东西。别人讲的和你一样,这是“英雄所见略同”;别人讲的你没有讲过但你赞同,可以整合、内化于自己的观点或文章里;你不赞同的东西,只要不是直接攻击着你了,没有必要去争论甚至辩论。争论往往跑题,辩论每每无结果,都可能会伤害了之间的关系或感情。百家争鸣本身是好东西,但大多都鸣坏了,要么争论不休,跑题、无结果,要么回到一家之言、万马齐喑的局面。

⑧不行,就掷色子、抓阄、抽签、排队。如果情、德、理、纪、法都行不通,那就掷色子、抓阄、抽签、排队,这些是天意,老天裁判,天人感应,众人意志。

⑨违约、失信、破坏规则等,事不过三。过了三,那就亵渎了信约与规则。拿着钱,搭上时间,获得无聊以至伤害,那一定无法开心,不好玩,没有意思。那要么个人退出,要么集体散伙,要么社团成为“植物人”。要么……

9条笼统称之为游戏规则。

第三,游戏效果:一些社团,往往是“一盘散沙、各怀心态、各持己见、夸夸其谈、谈而不决、决而不做、做而无效、不能落地”。鉴于此,如果做人做事“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果必正”的效果不能落地,就没有必要再跟着去瞎折腾。而正果则是大家都满意,或大多数都满意,至少基本都满意。

到了年末年初,一些社团包括Z的社团开会总结今年工作、布置明年任务。笔者没有参加Z的年会,感慨地写了一则顺口溜:

江湖组织真忙

年末年初交响

皮包忽悠依旧

单兵讲师彷徨

龙头蛇身无尾

敢问路在何方

一口恶气憋着,会憋坏自己;大怒,可能双伤害。怎么办?事不过三,到了三,通过“小怒”,吐出这口恶气吧。这也是“小怒疗法”的使用。是对熟人。

对熟人、生人的“小怒”有区别,“小怒”与伤害程度大小也有关,还有个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问题,有个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的问题,有个伤害个体和伤害社会的问题,有个有否利害关系的问题,等等方面。

创造并使用“小怒”的人,可能跟性格及人格特征有关。笔者的性格为人是豪爽不阿,吃亏不吃气,刚直不阿中就包含了小怒。笔者是矛盾型的人,一方面适应、随和,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认知和个性。所以是互相尊重,而谦让等是有一定限度的。笔者现在不是广交朋友,而是大浪淘沙,包括对曾经的学生。

阿庆嫂在《智斗》中对刁德一用的就是“小怒”,“小怒”之后,人走茶凉,过后不思量。

其实,“小怒”,几乎人人都在用,到处都可见。只是形式、方法、策略、态度各不相同而已,许多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而已,事后不会自我化解而已

如果有人既不认同“小怒”,也不会事后自我化解,还躲避不了恶性刺激源,那就不知还有什么办法了。

(五)“小怒疗法”在“对质”咨询环节的可能使用

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可能会产生“心理阻抗”。

“阻抗”,是说在接触、沟通特别是进入深入性咨询、治疗时,求助者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要掩饰或隐藏隐秘的“心声”,即真实的问题被埋在心理防御机制和外表症状的深层下面。阻抗是患者对治疗的一种抗拒力量,它维护现状、阻挠改变、害怕引起良心上的过分谴责,它不愿放弃那些形成情感症状的幼稚冲动的想法、态度、感受或行为,它往往会使治疗受阻或重心偏移。

克服“阻抗”的方法如下:

一是用同样的内容反复向患者解释。

二是解除患者的戒备心理。

三是必须给予准确的诊断。

四是以诚恳的态度对待阻抗。

五是可以使用“对质”的技巧。

“对质”,当咨询师发觉来访者的表达、认识、行为出现不一致、不协调和明显矛盾的时候,向他提醒并提问,以冲破误区,作出澄清,鼓励来访者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对质又称面质、质疑、对峙、对抗、对立或正视现实等。诸多的提法,是不同翻译的结果,其实是一个东西或一个意思。

注意:一是“对质”的前提是已经有接纳、尊重、同感、真诚和温暖出现,二是使用“对质”时避免个人发泄和无情攻击,否则可能会产生新的阻抗,威胁到咨访关系,导致咨询危机出现。

这里,提出一个较尖锐的问题:在“对质”中要不要点破或揭穿求助者的阻抗?

笔者主张在一定的情况或条件下,为了有利于辅导或治疗,有必要点破。一定的情况或条件是:求助者的求助、求治心迫切,也十分信任心理师,即注意中的“已经有接纳、尊重、同感、真诚和温暖出现”,突破了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或外表症状便可以发现心声。一定的点破方法,可能就包括“小怒疗法”,在“对质”的过程中,试用“小怒疗法”,促其猛醒。这是笔者在实践中形成的一个观点。

笔者多用于亲子关系辅导,是代表孩子对父母“小怒”的,并且事前征得父母同意了,是对事、对错误认知的“小怒”,在心理剧表演要达到高潮的前夕施用。

比如,有一位爸爸先后用苍蝇拍子、少先队队鼓鼓棒、抽屉下面的轨道铁条、铁管子和菜刀等,打上小学的女儿。这些工具或用具变成打女儿的“凶器”。特别是用菜刀刀背划伤女儿的耳朵,有些凶残。通过辅导,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同女儿的心在“流血”。在笔者面前承诺:“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一切,要命都行。”笔者说:“不要你的命,要你改变认知行为,可能需要剥下你的面子,偿还给孩子。”“我一定做到!”“你确定吗?”“我保证!钱老师,现在,你怎么说我,我都能接受,尽管我打孩子的动机是好的。”当爸爸出现“承认这样打孩子是惨无人道”但又说“我打孩子的动机是好的”两面性的心理矛盾时,趁热打铁,笔者安排父女做心理剧表演。笔者充当观众,竟然代表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当面愤怒地反诘爸爸的“动机论”。使得爸爸理亏词穷、心服口服,不做任何辩解,并表示愿意无条件地接受孩子任何形式和程度的还手,偿还欠孩子的情债。在表演过程中,女儿拿着那5件工具或用具,一件一件地往爸爸身上“施暴”。爸爸见女儿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副心疼爸爸的样子,竟感动得哭着跪下来,完全地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惩罚”。笔者通过“小怒”,警醒了爸爸,也替孩子出了口冤气。表演结束,笔者要他们父女两人,分别在小纸条上写下对笔者的“小怒”、心理剧编导及对方的表现的综合满意度是多少,他们不约而同,都写下“满意”的最高评价。该案例,通过跟踪辅导,效果很好。

三、“四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小怒疗法”是笔者新近提出的一个方法。而“四情”则是心理学的经典技术。

四情:移情、反移情、同情、共情。

四情主要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咨询师是中性人,中性人的含义之一是牢记“中性感情”的咨询原则,中性人没有或不能有情感的倾向。

四情有着怎样的关系?咨询时如何把握它们?

(一)什么是“移情”?

笔者在小学四年级时候,曾把自己崇拜的Z老师视为已故的父亲,有时凝视着他而忘记了看着书。他批评笔者上课走神儿。已婚女子认为别人的丈夫好,崇拜另外的男人。母亲拿着自己孩子不及格的考试卷子,指责说:“你看隔壁家的孩子,人家就是比你好!”这些,都视为生活中的“移情”。

“移情”,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所使用的一个术语(也是一种分析法)。指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疾病患者有可能把心理治疗师当作与原事、原情有关的某个或是恨的、或是爱的人,如自己的配偶、父母或仇人等,对心理治疗师产生强烈、毫无根据、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或叫“情感迁移”,并借以调节自己行为的体验。

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把小时候或早些时候同他有关系的人的情感关系,转移到正在施治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上去,形成了患者与治疗师普通医患或咨访关系之外的另一种情感关系;尽管心理治疗师的举止言行并不存在对该患者产生的这种“移情作用”需要做出解释或负责的原因。正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爱慕、敬佩、赞扬、依恋、信任等,叫“积极性移情”(正移情);负面的情感转移如对心理治疗师憎恨、仇视、恐惧、厌恶、不信任等,叫“消极性移情”(负移情)。

面对来访者的爱与恨,咨询师要做的是在来访者表达爱时要淡定,在表达恨时要坦然,因为,来访者爱的不是你,恨的也不是你,而只是一种投射。然后,让来访者看到自己在做什么,觉察自己在咨询室中的某种投射,从接受咨询师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的失落开始,学习面对、接纳真实,包括咨询师非工作状态下的真实,来访者自己咨询后生活的真实。

对于负性移情,笔者主要是遭遇了两个同行,都是中年女性。在心理学活动的交往中,她们把对自己父亲的怨恨,负移情到笔者身上。这使笔者很纠结,但没有按照辅导来访者那样处理好关系,而是采取小怒(用在有移情的同道身上不适合)、逃避,导致效果不佳,后来大家见面显得尴尬。现在,笔者一直同她们保持一个距离,避开单独或直接的专业交流。

正性移情的事件,笔者运用“反移情”的技术,淡定地把它揉进后半部分的辅导里,效果都不错。

(二)什么是“反移情”?

“反移情”,指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患者有“移情”现象,心理治疗师通过制定有关“自由联想”等的方案,让患者的自由联想穿过“阻抗区”,暴露出真实的想法,上升到意识层面,以便了解患者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和找到证据。可见,反移情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策略或手段,使移情成为治疗的突破口、推动力或向导,为的是达到清除患者“掩饰”或“阻抗”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反移情有潜在的用途,可以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因此,也成为协助患者克服依赖、适应环境、走向独立、培养优良习惯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在很多的时候,“反移情”适用于要闹离婚的女性身上。

(三)什么是“同情”?

“同情”,在反移情的时候,需要表示出对患者了解、理解、同情。“同情”是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搞好医患或咨访关系;所以,“同情”成为治疗的辅助性方法、技术。而笔者的实践表明,当它要成为辅导或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时,进而应转换为“同感”,感同身受,然后进行操作。

案例:青岛一中年男子W要辞去铁饭碗二次择业甚至创业,引起家庭冲突。除了对新工作的评估等,笔者其中就运用了“同情—同感”的技术,促成妻子理解、尊重丈夫的自我选择。

(四)什么是“共情”?

“共情”,也有译为“神入”或“感情移入”,又称为“投情”,有设身处地的意思,是为了调动患者的潜能,使其在治疗师的治疗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情”的深一步,并且双方产生情感互动,这便是“共情”。

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对“共情”也有阐述。依照罗杰斯的观点这样理解:一个人所具有能够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桥梁。

心理师应具备的原则和职业道德警示我们,“共情”有可能会失去理性,稍微把握不好,便会导致治疗失败,特别是在辅导婚恋家庭方面。因此,笔者不轻易使用“共情”,而坚持“中性感情”的提法。“共情”一定是手段,并且“同情”之后,再用“同感”取代“共情”。“共情”一定得有距离,当处在零距离到近距离之间的时候,应当先后退保持距离,再处理关系,办理事情。

笔者在咨询的这些年里,曾“投情”于未成年人身上,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早熟的思想者”,另一个是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女生。

昆明一女孩儿,9岁,正读小学三年级。2008-6-4~5,笔者接受一对夫妻的来访,他们要求帮助解决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和撒谎的问题。

孩子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等所谓主课考试成绩一般,有时偏差;但美术(包括手工)、音乐(节奏感很好)、舞蹈(甚至自编舞蹈动作)和德育、体育、劳动等都很优秀,有着某些特殊的能力。她说她喜欢兴趣教育。

笔者问孩子:“你最想跟心理老师说的话是什么?”

孩子(疑问):“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一考不好试,爸爸、妈妈就打我、骂我?他们拳打脚踢,我就像个皮球,被他们踢过来,踢过去。特别是爸爸,下手更狠,打得我鼻青脸肿,我非常伤心。我是他们的孩子,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待我呀?”

让孩子把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

孩子写道(希望):“妈妈,请你今后不要再打我。我学习已经尽力了。我不会的题,请你耐心教我,不要动不动就骂我、训我、打我。请你不要和爸爸吵架,我害怕。”

通过对话、问卷、投射等发现,父母认为孩子的那些问题和毛病以至“罪状”基本都可以排除。撒谎,那其实是孩子在对那实际上是家庭暴力的虐待行为的自我防御。至于偷钱,不能成立。“多动”什么的,也不存在,——那是在挨打时本能的躯体防御,与多动症无关。

据了解,他们夫妻早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因为“男方喝酒、彻夜不归和打呼噜”而分房间睡觉;这些年来双方一直吵架闹离婚。通过观察孩子的眉宇,发现,孩子这样的恐惧、困惑,至少在幼儿园期间就发生了。

夫妻的情感危机迁怒在孩子身上,双方都通过打骂孩子,以发泄对对方的怨恨,这就是为什么双方居然在打骂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方面竟然那么一致。孩子成为夫妻情感危机激战或冷战下明枪暗箭的牺牲品,而导火索、借口是孩子的主课考试分数低。

辅导从略。

期间,笔者对妈妈说:“这么可爱的孩子,你们做父母的却如此打骂虐待。要不然这个孩子我要了,我来领养。”(对孩子是“投情”,对妈妈是“激将法”)

曲靖某中学高中三年级一男生,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写一些类似“天问”的日记;六年级的时候就被贴上患有“精神病”的标签;高二下学期被父母带着到昆明某大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药物治疗,但他不认同诊断书,拒绝吃药;2008-9-21~22,又接受笔者的辅导。

通过检查测试,笔者的结论如下:

1.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有某些抑郁症状,但不构成抑郁症。

2.从心理科角度分析,有较严重的心理困惑。心理困惑不是心理疾病,即该生没有心理疾病!

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该生是一位“思想者”。因此,他的某些抑郁症状就可以理解了,是发挥出了优秀素质的短处的人。

4.该生的实际年龄17岁,而心理和社会年龄为24岁。

当笔者宣布这个结论的时候,该学生泪流满面,握紧笔者的手不放:“钱老师,7年来,你是第一个理解我的人。只有钱老师读懂了我,拯救(帮助)了我!”笔者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对该生的辅导及对父母的建议,从略。

结束辅导的时候,笔者把父母支付的辅导费私下给了该生,单独做了些叮嘱。他非常认同,连连表示照着去做。

以后可能也难以把控自己,使其不“投情”于未成年人,这可能与笔者少小时是“孤儿”、年轻时是“愤青”有关系。但笔者也在警示自己:辅导和咨询不要超出心理师职业或职责范围说话、做事!

(五)“四情”的关系以及在咨询时的把握

“移情”和“反移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情”与“共情”之间是递进关系。“移情”、“反移情”、“同情”和“共情”四者都是说的情感的波动不定、变化多端以及对它们的掌控。

正因为“移情”、“反移情”、“同情”和“共情”这4个词,很专业、复杂,本来就不好理解,不同的人又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也很不好把握;所以笔者认为,重点掌握好这“四情”,是作为心理师的基本功之一。

笔者对“四情”的运用及把握,上面都有举例。不敢说把控是有分寸的、案例是成功的;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事情。

四、咨询师个体对“小怒”与“四情”的修炼

咨询师个体要修炼的方面很多,如工作原则、职业道德及专业理论、相关知识等,这里只说对“小怒”与“四情”方法技巧的修炼,这是笔者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和体验较深刻的两点。这两点的共同点又是:都是说的情绪或情感,都是说的对它们的把控。

(一)工作与生活中的咨询师个体是两个不同社会角色

前面打比方说到城管和医生。试想,一位城管下班了,还穿着制服,上菜市场去买菜,那将会是怎样一种局面?一位医生下班了,还穿着白大褂,走在街上,碰到一个面黄的人说“你有病”,那有病的人到底是谁?任何人都不能一天24小时地呈现在工作状态或职业角色之中,包括咨询师,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的时候是两个角色,非工作的时候或下班了,他不是咨询师,是另外社会角色的人或自然人。即使“小怒”出了点问题,“四情”没有把控恰当,但在非工作期间他可以是心理基本健康的人,而咨询工作状态时他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人。有一位咨询师,平日与人相处,有时一些言谈使人不能接纳,甚至有些病态出现,但一旦咨询起来访者来,判若两人,交流得体,效果很好。这也可以。至少说,扮演咨询师角色是合格的。旁白:他可能需要参加督导班学习。

这些年,笔者观察到我们的同行中有这样3种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比如有阴影、发情绪、易愤怒,简称“有病”)的心理咨询师:一是自己有病,但进入咨询角色的时候,却能以健康的姿态,给来访者做咨询,并且获得成功,比如刚才说的“有一位咨询师”;二是自己有病,在咨询过程中,因移情等情况而“旧病复发”,但他会从来访者的表情反映觉察出来,于是能很快用自己的意识或理智去阻止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咨访关系的可能紧张,并且咨询的效果也较好;三是在第2种情况下,不能醒悟和自拔,因而造成自己也成为病人,与来访的病人共躺在了“一张病床”上。我们向第一个看齐;当处于第2种情况时,要有自悟、自控的能力,要有个底线;多次出现第3种情况,则要考虑是否适合当心理咨询师的问题了。

(二)咨询师一旦与来访者吵起来,还是咨询行为吗?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角色期待”用语。指对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一个人所应有的角色行为的要求与期望。这种角色行为是被社会规范化了的行为,期待包括社会公众对这个人的角色行为的期待和这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行为的期待。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这个人也就可能失职或不称职。

接上面“与朋友吃饭小怒”后续的故事。那个朋友继续问笔者:“咨询时,你对来访者也会发火吗?比方说来访者对你的话不愿听而朝你发火,或不恭、指责你,一副要和你吵架的样子。”笔者说:“咨询师在工作状态中是绝对不能对来访者发火的!来访者对咨询师是有期待的,往往期待很高,高出现实。来访者的发火,暴露出他对眼下的咨询不满意或不理解。咨询师可视为这是来访者发病时的痛苦喊叫,你不能和患者一起痛苦喊叫。若也跟着发火,那你还是咨询师吗?这还是咨询过程和咨询行为吗?这时,咨询师一定是冷静的、中性的态度和语气,跟他说,要不我们暂停咨询,让双方都冷静一下、重新思考一下?”

(三)咨询师一旦与来访者恋起来,还是咨访关系吗?

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某剧团一男一女两个演员扮演李玉和、李铁梅——“台上父女俩”,但他们的品德有问题,不演出的时候,两个私通——“台下两口家”。当今,有的已婚男演员与未婚女演员配戏,一场爱情戏下来,居然在生活中也成为恋人,男方甚至先宣布离婚后宣布结婚,这叫做“假戏真演”或“弄假成真”。这些都是“共情”没有掌控好的例子。

据可靠信息透露,某地有一位男心理师与女来访者“共情”后不能自拔。虽经导师提醒、警示,但终于在匆匆的咨询结束后,建立了恋爱关系,并不久结婚。婚后,没有根治的分裂症又复发,但他现在“医不治己”了,并且感觉好像不是和妻子在过日子,而是同患者在一起生活。只好“哑巴吃黄连”。这个“哑巴吃黄连”例子,是咨访关系的“共情”失控。

教训告诉我们做咨询师的:应当思考来访者(比如是个女性)她爱的究竟是谁?因为“移情”了,来访者会把咨询师幻想成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期待同咨询师建立她所需要的亲密关系。但是,来访者并不认识完整或全面的咨询师,她看到的只是在心理咨询室里的咨询师。而咨询师除了在咨询室里呈现出他最好的一面比如聪明、大度、体贴、善良等,咨询师的真实还包含来访者并不了解的他生活中的另一些内容,咨询师在非工作状态时也会傲慢、小心眼、发脾气、哭泣等。就像演戏一样,台上与台下的那同一个躯体的人,其实是两个人,来访者“移情”需要的则是台下的那个人,但这时这个人是在台上。——这只有走出角色,才能看清楚。

他们看不清楚我们,我们可得要看清楚他们。共戒,共勉。

(四)咨询师至少做到在咨询期间为人师表

“哪里不平哪有我”,这是济公的座右铭。但济公后来不见了,因为不平的地方太多了,济公招架不住,只好退隐江湖了。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按世俗而言,也许是独醒的人有问题。怎么办?那就“小醉”吧。当今,整个民族素质不高,少数人若要高尚,那很艰难痛苦,甚至会有人说你的行为是“作秀”、“神经病”。怎么办?那就“小怒”吧。包括非工作期间的咨询师,可以通过“小怒”而自卫。所以还是先做凡人、好人,再做正人、君子,而一定不做小人、坏人。

平常生活、交际,遵守做人的规则,工作期间再加上遵守做咨询师的原则和道德。即使不能时时处处,咨询师至少做到在工作期间、在来访者面前为人师表,这也是“角色期待”

一次,笔者应邀到玉溪教育口子讲课。一位心理咨询师提问:“我们心理师的压力来自于周围的人,他们动辄说,‘你还是心理咨询师呢!’该怎么回应他们?”笔者说:“你就跟他们说,职业有对我们的角色期待,你的要求不在期待之中。在不咨询的时候,我和你一样。”

另外,咨询师自己有心理疾病(轻度到一般的),能不能给别人做咨询?离婚或单身的咨询师,有没有资格辅导别人的病态婚姻家庭?这恐怕都不能轻易否定,说这不符合师表。如果他们专业优秀,在工作状态中起到了师表作用,辅导出很好的效果;那末,对于咨询来说,咨询师另外的一面,也许不是那么重要。

 

把一个人内心的东西,挖出来,摆到桌面上,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情。心理咨询师挖别人,别人往往有“掩饰”、“阻抗”。那挖自己呢?一方面要分析透,可另一方面永远也分析不透。特别是精神分析派最痛苦。据说荣格多年把自己关在乡村的一个小屋子里,独居,隐居,自己分析自己。——我们权且把荣格的行为称作“自我督导”

在这次接受“朋辈督导”的学习中,包括在本篇“个人成长感悟”中,笔者多次、多处都有直接的自我解剖。接受督导是痛苦的、有阻抗,但也一定是有利于今天的成长、今后的进步的。

2007-7-9~12,应北京大学心理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委会和奥地利维也纳弗洛伊德大学邀请,笔者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奥地利国际心理治疗学术交流(2007年)年会。在这次年会上,笔者接受了一次(也是第一次)督导的训练学习。那毕竟是一次急就篇。而这次能作为一个长程来梳理、学习、解剖、成长,这在浮躁的现实中实属难得。借此感谢12355服务平台以及梁永红督导老师。

 

2013-5-22~20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