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重大活动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咨询师战略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桥心理案例


15.《 某些心理疾病可与之长期做伴》

某些心理疾病可与之长期做伴

心桥 钱锡安

 

摘要

本篇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如果我们突破传统的理念,避开病理学的分析,换个角度,用一种新的价值观看待心理疾病,就会发现至少是某些心理疾病它们还有另外的一面,即对患病个体还有很多的益处,就看你如何发现、感觉、体验及调动它们。

如果我们做了认知改变,就会发现,原来某些心理疾病可以有助于患者择业或创业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能给个体带来精神安慰,能促进个体的人生自我实现,通过调控并驾驭自己的心理疾病并与之终身做伴,实现开心并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的目的。

原来,某些心理疾病的确能折磨人,但也可以锻炼人,同时还会帮助人,于是人可与之为伴。因此,认知改变后,进而悟出:发生或存在心理问题,是平常事,不可避免,而主动接纳,顺其自然,与时俱进,积极人生,过好每一天,乐度后半生,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本篇的立意或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心理疾病确能折磨人,但也可以锻炼人,同时还会帮助人,于是人可与之为伴】

知识要点【某些心理疾病的另一面——具有正性能量的特性,就看你的把握】

基本概念【这里的心理疾病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

典型案例【“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笔者的临床案例及思考、提炼】

常见误区【认为有病包括心理疾病,是件坏事,需要赶快去治疗】

课堂活动PPT讲解,讨论,案例剖析,联系自己寻找并分析心理疾病正负性特征的两面】

方法技巧【指交流其调适心态、调控某些心理疾病程度的方式方法。自愈疗法与自身免疫

教学目的【认知并驾驭自己的某些心理疾病,与之为伴,达到开心并有价值地活着的目的】

 

导言

一、对某些心理疾病的辩证认知

二、某些心理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三、某些心理疾病还能带来精神安慰

四、驾驭自己某些心理疾病并与之终身做伴

 

 

导言

一、对某些心理疾病的辩证认知

(一)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1.老年人心理健康描述型的参考标准

2.身心健康描述性的定义,说它是“新健康”标准也行,叫“五快三好”

3.笔者提出的简易测试方法

4.最通俗易懂的提炼

(二)心理疾病的通俗定义及范围

1.心理疾病的通俗定义

2.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范围

3.专业术语的通俗化解释

(三)某些心理疾病,指的是那些?

1.某些人格障碍

2.某些神经症

3.某些精神病

4.某些心身疾病

(四)心理疾病大概有四个作用

1.折磨人,

2.锻炼人,

3.帮助人,

4.与之为伴。

(五)对心理疾病认识的前后三种境界

1.开始或初期:不知、不懂心病。

2.后来到现在:害怕得心病。

3.现在到将来:驾驭某些心病。

本单元小测试、小困惑、小讨论:

二、某些心理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一)某些人格障碍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1.强迫型人格障碍

2.夸大妄想型人格障碍

3.癔症型人格障碍

4.冲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二)某些神经症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恐惧症

5.癔病

(三)某些精神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俗语说:

医生说:

大师说:

有人说:

笔者说:

1.精神分裂症

2.躁郁症(即躁狂抑郁症)

3.“学者症候群”

⑴“白痴学者”

⑵“自闭学者”

4.关于癫痫

5.关于身残志不残

6.关于通过吃蘑菇中毒与神“交流”

(四)某些心身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肥胖症”

(五)“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的案例及其分析

本单元小结:

三、某些心理疾病还能带来精神安慰

(一)凡人身心健康水准的心理暗示

(二)接纳并欣赏老年性抑郁与老年痴呆诸症

1.老年性抑郁症

2.老年痴呆症

痴呆:

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的可能发病原因——

老年痴呆症分类复杂——

老年痴呆症的分期和程度——

对老年痴呆症的一些认知: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及发现。

对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诊断。

痴呆老人痛苦吗?

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人,而是他的亲人。

老年痴呆症可以摧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笔者对老年痴呆症的几点看法。

家人等社会角色做好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情感关怀及精神支持:

医生、护士。

家政。

护工。

社工、志愿者。

家人。

⑹老人自己在清醒时候的认知、信念及心理准备:

认知主要是认知改变。

一是改变“耻病”和“回避死亡”的文化观。

二是怎样配合家人等的护理?

三是“孝顺”含义在老年后期的新解。

四是在平静的时候做些什么?

五是当发病的时候怎么办?

六是把人生做积极的比喻:

当有信念以至信仰。

要有心理准备甚至是行动准备。

这是最全面、最后的精神安慰。

3.焦虑、强迫和躁狂、分裂者

4.有些慢性病

(三)“小怒疗法”排解应激积怨的假设及分析

1.给“小怒疗法”下个雏形定义

2.“小怒疗法”与其它愤怒的区别

3.“小怒疗法”属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

4.有人提出生气与寿命的关系

5.出口恶气,带来安慰

(四)对如下几种精神安慰的态度

1.不提倡一般性的“得病获益”

2.鄙视因政治斗争而住医院避难

3.反对借发动战争来残害人类

本单元小结、小讨论:

四、驾驭自己某些心理疾病并与之终身做伴

(一)人体内的自愈能力就是人类最好的神医

(二)用某些心理疗法来调控某些心理疾病

(三)关于“做伴疗法”的提出

(四)抑郁、焦虑和强迫三症将伴随笔者终生

本单元小结、互动交流:

 

 

导言

本篇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如果我们突破传统的理念,避开病理学的分析,换个角度,用一种新的价值观看待心理疾病,就会发现至少是某些心理疾病它们还有另外的一面,即对患病个体还有很多的益处,就看你如何发现、感觉、体验及调动它们。

如果我们做了认知改变,就会发现,原来某些心理疾病可以有助于患者择业或创业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能给个体带来精神安慰,能促进个体的人生自我实现,通过调控并驾驭自己的心理疾病并与之终身做伴,实现开心并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的目的。

原来,某些心理疾病的确能折磨人,但也可以锻炼人,同时还会帮助人,于是人可与之为伴。因此,认知改变后,进而悟出:发生或存在心理问题,是平常事,不可避免,而主动接纳,顺其自然,与时俱进,积极人生,过好每一天,乐度后半生,这就是生活。

这就是本篇的立意或核心知识。

一、对某些心理疾病的辩证认知

人们都不愿意患病,可难道疾病就没有好处吗?有一定好处。

人在患病期间,失去一部分工作能力和生活乐趣,这是工作超负荷、学习过于劳累及生活染上不良习惯所致。通过休整、维修、保养,做到“一张一弛”,体现“磨镰割草”,从而恢复元气,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难怪还有俗语说“官还不差遣病人”,言下之意是,等你恢复了正常工作的功能,再差遣你。

人们都不愿意患心病,那患上心病丢人吗?不丢人。

心理医生并不认为是丢人。是世俗的社会对心理疾病不能正确认知和对待,有的被认为是装病,有的被认为是癫狂,有的被认为是诡异,因而才“丢人”。从病理学查看病因,应该问责恶性应激源,这才明白,原来心理疾病同生理疾病一样,并不神秘,是一种客观形成。但是,目前社会还没有这种客观的认知,所以,“替来访者保密”的原则在中国大陆意义尤其重大。

心理“最健康”的人,在当今,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吗?不存在。

一次讲座,笔者做心理健康的问卷,问卷中的健康状况级别分为最健康、非常健康、很健康、健康、基本健康、有心理弱点、有点心理问题、有某种心理障碍、有某种神经症等。一位女士说自己“最健康”。但在接下来的问答中,却测试出她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她反过来问笔者:“请问老师你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回答:“综合情况是介于健康与基本健康之间。”——谁敢说自己“最健康”?

有心理疾病就一定是不健康吗?未必。

不健康一定是有心理疾病,但有心理疾病不一定就不健康。偶尔一病,仍属健康;久病不愈,无法谈及健康;健康与否,视病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它综合因素而断。

有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就一定要治疗吗?也不一定。

健康对于人类,是一种较难追求得到的境界;疾病对于人类,是一种难以调顺的恩怨。健康人患了疾病,就成了病人;经过治疗,病人的病好了,又恢复了健康,成为健康人。有的人患了一般的躯体疾病,不去治疗,却自然好了,这其实是“本能自愈现象”,这叫锻炼了意志、增强了自身抵抗力;患有严重躯体疾病,久不治或久治不愈,这叫“耽误”了,就有可能夺走这人的生命,还有俗话说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有些慢性病退变性疾病是“弯腰树不倒”,既磨练意志,又可能长寿,且不影响或基本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而在大家眼里,他是个“老病号”,都让着、照顾着他点儿。一种致命的疾病被人类征服了;新的一种致命疾病又被人类自己制造了出来。

因此,健康是相对的,疾病是动态的,健康与疾病之间就没有截然分界,对生理疾病如此,对心理疾病包括心身疾病也如此。

还有的医学心理学专家调查发现:许多疾病死者包括癌症死者,有50%是被病吓死的,30%是被病痛折磨死的,20%是被治病的药药死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心理因素和疾病是有关系的,科学实践证明:健康的心理使那些不治之症患者还能活很多年,包括那些癌症患者。

因此,传统认为“疾病都是不好的,一定要治疗,吃药打针做手术”,是一个误区。

患心理疾病,还有什么好处吗?有好处。

刚才开场说到可以锻炼人、帮助人,可以与之为伴。正因为有好处,所以有人会患病久治“不愈”,还有人会没病装病,以获取或继续获取别人的关注和照顾,——上个世纪60年代还有“病号饭”呢,谁不想“病”啊!更有官场仕途上的通过患病“政治避难”,病官把病床当作挡箭牌,甚至还在病房里办公。现如今有的人长时间感到失落、孤独或无聊,会口吐真言:“我真想病一场,住个医院,这样大家会来看我。”——“得病获益”。这些是中性和消极的好处。其积极的好处,将在下面表述。

以上6问的后面都是用一种新的或辩证的价值观看待一些疾病包括某些心理疾病的答案,与传统观念有差异,是一家之言。

(一)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这里整合出4种说法。说法不同,意思相同。

1.老年人心理健康描述型的参考标准:

⑴感知觉尚好;

⑵记忆力较好;

⑶逻辑思维健全;

⑷想象力丰富;

⑸情感反映适度;

⑹意志坚强,经得起悲伤的挫折;

⑺态度和蔼可亲;

⑻人际关系和谐;

⑼保持学习的兴趣;

⑽有正当的爱好;

⑾与大多数同龄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一致;

⑿保持正常行为,能应付变化了的环境;

⒀生活起居坚持自理,不依赖别人,不倚老卖老。

2.身心健康描述性的定义,说它是“新健康”标准也行,叫“五快三好”:

吃得快,

走得快,

说得快,

睡得快,

便得快;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处世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3.笔者提出的简易测试方法:

在一个时间段内,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下,由自己记录,但最好由身边人暗中记录,取平均比例数。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对所遇到的外部环境和对自己的言动反应:

十有三成不称心,尚属心态正常;

十有四成不称心,则有点心理问题;

十有五六成不称心,则很可能产生了心理障碍;

十有七八成不称心以至到嫉恶如仇的程度,便是心理疾病到了较严重地步;

十有九十成不称心,那主要的问题肯定是自己的心理,而不是社会诸文化因素,——虽然社会环境因素的确有问题。

4.最通俗易懂的提炼:

你的心理和自己的生理,和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都感到和谐一致了,那你也就健康了。

(二)心理疾病的通俗定义及范围

1.心理疾病的通俗定义:

当你的心理和自己的生理,和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都感到不适应、不平衡,那你可能心理有问题了。产生心理问题,是亮黄牌,有亚健康之嫌。当你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和学习了,那可能产生心理疾病了。

2.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范围:

从心理健康到有心理疾病,笔者勾勒出一条纲或轮廓:心理适应—心理弱点—心理疙瘩—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心身疾病”—“性心理偏移”。

3.专业术语的通俗化解释: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并且有时候=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有时候专指神经症、精神病乃至专指狭义的精神病。精神疾病≠精神病,它们是大小概念的关系。“精神分裂症”俗称“精神病”,本是小大概念的关系。“有病”≠有心理疾病。神经病≠神经症。

(三)某些心理疾病,指的是那些?

某些:不敢说是全部,所以说是“某些”。

心理疾病:

1.某些人格障碍,如强迫型人格障碍、夸大妄想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及攻击型人格障碍等。

2.某些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癔病等。

3.某些精神病,如“白痴学者”,还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4.某些心身疾病,如肥胖症、老年性痴呆症等。

可以:不是大力提倡,是说有这么一种好处或正性作用。体现了辩证地看待疾病,尤其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心理疾病。

与之长期为伴: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疾病正性作用这另一面,忽略它发病期对患者折磨的那一面。无论是青年期、中年期患病,还是在老年期患病,所谓的长期,就是一直没有痊愈,到了老年,就让它陪伴自己的终生。

还有一个心理暗示:据说人一死,这时其身上全部的疾病都消逝了;于是,一个健康的灵魂离开躯壳,安详地驾鹤西去新的归宿地。

(四)心理疾病大概有四个作用

这应该是回答前面“有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就一定要治疗吗”后的结论。

结论:某些心理疾病大概有4个作用——的确能折磨人,但也可以锻炼人,同时还会帮助人,于是人可与之为伴,所以不都是坏事。后三者是正性的作用,所以可挖掘和利用。

近年,美国有心理学家提出“请你拥抱痛苦”,说“人总是会遭受到疾病折磨的痛苦”,建议那些痛苦的人们“不要跟负面情绪作斗争,而是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这一定程度或从某个方面旁证了笔者的“四个作用”这一“结论”。

(五)对心理疾病认识的前后三种境界

大约把2001年作为参照。在此之前心理辅导和咨询可以说基本是空白,有的也是药物治疗精神病。心理治疗发起的艰难与夭折,主要原因是世俗愚昧和开展了政治运动。

1.开始或初期:

不知和不懂何谓心理健康、心理疾病。这是15年前的事,大多数国人不知、不懂。就更谈不上心理辅导和咨询了。

小测试:时至15年后的今天,不说山区或农村,而说在城镇,对于有点儿文化的老人来说,几乎多少都知道一点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话题,因为至少有各种媒体在宣传。如果有一组老人说“不懂这个话题”,这可能是过于谦虚或掩饰(因为世俗认为有心理疾病“丢人”),这可以做一个小测试。

问:“你知道或听说过心理疾病吗?”

3秒钟后回答:“没有。”

重复问一遍:“请你再想一想,有还是没有?”

会在两秒钟时回答:“好像没有,可能有吧。”

进一步做通俗的诱导:就是佛教里说的“心病”;民间所说的“癫狂”、“花痴”之类,可能是精神病;还有具体描述的“被黄鼠狼魅着了”、“叫狐狸精魅着了”等,这有神秘色彩。

则会在一秒钟内马上回答:“听说了,是有。”

“听说过‘五快三好’吗?吃得快……

“听说过。”

“那就是说的关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

拿过来就回答,没有掩饰;两秒钟后回答,可能半有真情半是掩饰;3秒钟后回答,基本是掩饰。受过特殊训练者除外。

2.后来到现在:

朦朦胧胧、一知半解地听说或知道一点儿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事。但紧接着害怕得心病,认为心理越健康越好。——这里不说极个别或极端的“癫狂”、“花痴”之类。首先,人不可能“最健康”,其次也没有必要“最健康”。——有些人为了实现“最健康”,喝遍微信里的、各种培训班上的“心灵鸡汤”,结果都不知道怎么做人做事和开心了,并且累得反而得了心病。

小困惑:传统医学主要发现躯体疾病,“新医学模式”则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其实,中医早就发现这种模式,只是文言形式写成的理论艰涩难懂,不易被非专业者学习,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特别是现当代国人很不重视中医药,认为它是“慢功夫”,不能立竿见影,就更不知道中医里还有很多的心理疗法;还有我们的《黄帝内经》,它提倡“治未病”,它主张“养、调、治”的中医医学模式,它论证人的“五情”同“五脏”的对应关系,它提出上古真人、中古至人以及后来的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它同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主张“英雄所见略同”,且还要成熟早些,但“新医学模式”竟成了舶来品。——这是为什么?

3.现在到将来:

懂得病理,端正认识,面对心病,心中不慌,有的需要专业治疗,有的可以自我调适,有的只能任其自然,驾驭某些心病,与之为伴终生。

小讨论:联系自己,寻找并分析心理疾病正负性的两面特征。

二、某些心理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一个人要生存,就需要干活挣钱,就需要择业或创业。当今,如果择业、就业,主要是给别人打工,那创业特别是自主创业,则是自己当老板,自己给自己打工。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通过某种职业,为自己糊口养家,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和某些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呢?

“工作”,是老年人的“救生圈”。退休后的“工作”,不是在职在岗时的性质,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一种“志趣”,一种“利他”活动。以此充实老年期的精神生活,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和某些心理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笔者在《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篇中说:

有位心理大师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特别是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人大都是比较聪明、优秀的人,也只有比较聪明、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其优秀的短处,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那优秀的长处。

进而我们可以说,抑郁症状对个体的发展很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它让你陷入反思和内省,治愈后你可能会达到比以前更高层次的境界。所以,如果你抑郁了,不要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很可能你从抑郁病态的边缘挣脱出来后,其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就能有质的突破或飞跃!

而笔者在本篇的这里说:某些心理疾病能够产生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让这种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用于择业或创业上,那这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会有质的突破或飞跃!

(一)某些人格障碍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如果选择某些思维的路障顺势前进,排除其中的危险,那末也许会达到另一种目的地或境界。

1.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其中有:做事过分墨守成规,道德感、责任心过强,顾全细节、规则,却顾不过来大事,以至于无法完成任务。过于疑虑、怕脏,有不安全感,不相信自己,总有一种不完美之感。过于谨慎,反复检查核对,选择时犹豫不决,“就怕万一”,如门锁上后还要回头反复检查,担心是否锁好,写完信后反复检查邮票是否贴好、地址是否写对了等等。

可以调控到强迫型人格这样一个状态:接近于,做事有道德感,恪守规则,责任心强,顾全细节,严肃谨慎,准确无误等。

适合做校对、检验、会计、设计等工作。

2.夸大妄想型人格障碍

夸大妄想型人格障碍:突然坚信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或是富翁,或是某名人的后代,能发明出什么东西来并且不达目的不休止。所以又叫“发明妄想”。

夸大妄想型人格:有某个方面的才能,喜欢科幻,自信能发明出什么东西来,并且不达目的不停止。

适合搞创造发明之类的工作。

3.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又叫“表演型”、“戏剧化”、“寻求注意型”、“癔病性”人格障碍。好感情用事,表面上显得热情,马上熟悉,但对人情感肤浅、易变而幼稚,言与行或言行与客观事实往往相差甚远,无法深交。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过分做作夸张,通过戏剧性行为而引人注意。依赖性强,高度以自我为中心,总在不断寻找或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夸奖、许可与保护,而很少为别人着想。其生活有时就如戏剧一般,虚荣心强,喜欢挑逗、诱惑异性,但却性冷淡甚至与性无关,或玩弄、威胁别人,以此自我放纵、寻求刺激。过分情绪化,暗示性强,容易激动,高度幻想。在潜意识中,以各种幼稚的方法表达。多为青年人,又以女青年居多,女性发作时为“歇斯底里”。

戏剧化人格及戏剧表演职业:不是说凡是戏剧表演者都是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而是说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从事戏剧表演的工作,因为他们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善于形象思维,有艺术表演的细胞。戏剧化人格旧词叫“歇斯底里人格”,因为男人也会戏剧化,也有癔症症状,所以现在规范为“癔症型人格障碍”的提法。癔症型人格者大都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所以,通过“升华法”,使其投身于艺术表演,这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4.冲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又叫“爆发性”):以情绪和行为具有明显的冲动性、爆发性、失控性为主要特点。发作一般没有先兆;发作时不考虑后果,意志薄弱,不能自控,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好争吵,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指责时,因此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伤己,以至伤人;发作之后能认识自己不对,感到懊悔;间歇期表现正常。

攻击型人格障碍(指主动攻击型):该型患者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或驱力,情绪急躁易怒,性格鲁莽,盲动,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呈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动。其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感到欣快、满足或放松。有的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但这并不能防止再发。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这种人酗酒,经常变换职业。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冲动—攻击型人格:掌控情绪的冲动性、爆发性,有目标地大打出手,使行动之后感到满足或放松。冲动—攻击是递进关系,往往是一整体行为的两个环节。

适合做拳击运动员及擒拿格斗、训练警犬的特警人员等。

(二)某些神经症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正如刚才所述,这是一些呈现在负性状态但又是敏锐、严谨、认真、刻苦、奋发、思索、创新的人。

1.焦虑症

焦虑症:过度的担心和忧虑,出现持续性精神紧张和发作性惊恐状态即慢性、急性两种发作,同时表现出精神运动性的不安和躯体不适感。除了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和慢性焦虑发作,还可分为道德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杞人忧天式焦虑及时间紧迫焦虑等。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做人恪守道德、小心谨慎、担当负责,做事集中精力、抓紧时间、只争朝夕。

适合做自觉性要求较高、时间性要求较紧及责任心要求较强等特点的工作。

2.抑郁症

抑郁症: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负性精神状态,是在强烈的挫折或长期持续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适应不良情绪。使人苦闷、烦恼、孤独、沮丧、焦虑、自卑、自责、自罪、疑病,变得思维迟钝、思路阻滞、联想困难,失眠或睡眠过多,伴有精神运动性的激越或迟滞症状。

抑郁症患者往往是脸色阴沉,没精打采,愁眉不展,与环境格格不入,其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意志薄弱,不思进取,脾气不好,或急躁易怒,或情感淡漠,对什么都没兴趣,既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意做事,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宁愿闭门索居。另外还有一种“隐形抑郁症患者”,这种患者表面上看起来谈笑自如,若无其事,笑脸迎人,但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向他人述说内心的事,把自己的“真”包上好多层。

抑郁症是反复发作、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和功能紊乱性疾病,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急性抑郁病愈后,间歇期症状并非全部消失,有的患者仍处于慢性、轻型疾病状态,社会活动能力未能恢复到病前水平。这与年龄、家族史、长期环境适应不良、躯体疾病、缺乏社会支持、治疗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对抑郁症可归纳十个症状特征:

一是记忆、愉悦、兴趣减退以及食欲、性欲不振;

二是精神疲惫,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和学习;

三是自我评价下降,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四是悲观忧伤,情绪低落,内心空虚,意志消沉;

五是优柔寡断,作出决定的能力降低;

六是言语和各种活动明显减少;

七是孤单无助感,无力自拔,又不愿与人交往;

八是觉得病情严重;

九是认为生命没有价值,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人生绝望,有自杀的念头甚至是行为;

十是病程在半年以上(有种观点是在两年以上)。

抑郁:具有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尤其是敏锐、执着、严谨、认真、刻苦、奋发、思索的人。

孤独,——独处修炼,欣赏孤独。

闭门索居,——思想者思考问题。

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重时休养,轻时做事。

适合做的工作:如文学创作、文艺演出、哲学研究、科学实验等工作,再如接触人少的库管、园艺之类的工作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3.强迫症

强迫症: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想法、情绪、意识及言动的反复存在或出现,而自己又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有痛苦体验。它常常以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它的反复出现,越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越感到紧张和痛苦。这是自己强迫自己、不由自主,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强迫症”会影响到社会功能,导致与他人交往的困难和无法正常工作。“强迫症”的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完美主义个性倾向。人太认真了会变傻。他们过分认真地追求规则和逻辑,于是,规则和逻辑把他们变傻了。

又可分为12种——

⑴强迫观念(或思维)。包括

①强迫性穷思竭虑,

②强迫性对立思维,

③强迫疑虑,

④强迫回忆,

⑤强迫联想,

⑥强迫意向。

⑵强迫行为(或动作)。包括

①强迫性仪式动作,

②强迫洗涤(洁癖),

③强迫检查,

④强迫计数。

强迫:自觉自愿,刻苦努力,认真负责,追求完美,恪守规则和逻辑。

适合做的工作:思维、回忆、联想,——搞创作;洁癖,——从事卫生教学或检查;反复检查,——产品检验工作;计数,——做财会。

4.恐惧症

恐惧症:对某些事情尤其是特殊情境,会产生十分强烈的持续的恐慌、害怕的感觉。情绪与情境极不协调。所怕的情境或客体,多是并无危险、并不值得可怕的人和事或多数人喜欢的、常人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患者却高度紧张,每每出汗,力避开。恐怖症患者自己也明知这种恐惧过分、不正常并且无必要,但就是不能自制且无法摆脱。又可分为社交恐惧症、空间恐怖症、自然现象恐怖症、动物恐怖症、疾病恐惧症、学校恐怖症、性恐惧、物体恐怖、流血恐怖、注射恐怖、单纯恐怖及泛化恐怖等亚种。

恐惧:对特殊情境,产生持续恐慌的感觉;好奇或猎奇感到恐惧的东西;害怕、担心,有不安全感;聪明、敏感,有些神经质。

适合做的工作:如侦察兵、安全员、打字员、理货员等。

5.癔病

癔病: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不良暗示(包括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的症状表现非常复杂,既有躯体功能障碍又有心理症状显露。多表情外露,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自我为中心,过分情绪化,易激动,喜夸张,好妄想,有幻觉,暗示性强,做白日梦等。癔症患者有时也会以有目的性的“癔症发作”来取得家属或亲友的特殊照顾。为了引人注意,有者甚至不惜伤害身体(如自伤或玩弄自杀)和不顾个人尊严(如放纵的戏剧化表演)。患者以此弥补生活中的挫折与不愉快。因“歇斯底里”患者常常会出现躯体化表演,所以往往会被“戳穿”是“装病”。该症多见于乡村,且女性多于男性。

歇斯底里: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易激动,喜夸张,好妄想,有幻觉,暗示性强,做白日梦等。常常会出现躯体化表演,什么病的症状都可能呈现出来,常被喻为“天才的模仿师”。

适合做的工作:做个表演艺术家。

(三)某些精神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艺术创作时灵感的到来与精神病的发作,有时候没法区分。有不中听的话这样说:搞艺术的人都是些“疯子”。“疯子”(演员)耍,“痴子”(观众)看。反过来说:不疯,其表演就不生动感人。“痴子”满足地给予热烈的掌声,“疯子”在掌声中陶醉。据说,郭沫若在地上打滚儿,才写出了《凤凰涅槃》。——在创作间打滚,在舞台上带着面具陶醉,那叫“来了灵感”;如果在大街上这样,那可能就是精神病的发作。

俗语说:“天才与疯子,只隔一步之遥。”“天才都是疯子”。天才原本都是“病人”。天才的一生都或多或少的伴有某种心理疾病,或者说正是这些心理疾病才成就了“天才”。精神病患者会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东西,天才也是这样,世俗或实证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只是看谁有证据罢了。成功了,你就是杰出的科学家,失败了,你就是精神病。然而他们,往往就是科学家的坯子,只是思考偏离了常规,并且失败了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就从天才变成“疯子”,变成精神病。

医生说:现代医生通过临床、分析脑电图、阅读名人传记及鉴赏其艺术作品,结合中医及民间的一些说法,试图得出一种结论。国外有医学杂志刊文说,精神病人与天才很接近。国外有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病症,而精神疯狂病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高智商的人也大都患有精神病。现代医学已基本证明精神病的器质性根源;而多少年来,有许多医学专家在推测、假设及实验,探索“精神病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着的直接联系”,但据说截至目前,“医学界尚无定论”。

大师说:“我们艺术家的某些精神分裂基因被转而用于激发创造力。精神分裂的艺术家的症状跟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我们能把创造力发挥到艺术领域中去。”“我们艺术家全都疯癫,有些人迷醉于狂欢,有些人则受制于忧怨,但都有点精神错乱。”“一个天才和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中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没有一个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疯癫是我绘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愈是疯癫,就愈是艺术家。”“每次我经历这种神经紊乱时,我都会把它写在纸上;在那种状态下我会比往常写得更多,也写得更好。”“当我疯癫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烟花绽放。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疯癫是一种了不起的经历,不应对它嗤之以鼻。在疯癫的熔岩中,我找到许多可供我写作的东西。那时所有一切都以它们的最终形式喷薄而出,于是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不像神志正常时那样,只是滴滴细流。”“我经常在利用躁狂状态去工作,在它出现时,它能帮到我很多忙,能带给我很多灵感及创意。病是伤害我了,但它又能把我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个人认为可以把它利用起来,我自己也知道这样做是有点危险,所以我也尽量控制它的状态不能太激昂。”“天才就是人类的病态,它就如同珍珠是扇贝的病态。”

有人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认为,精神病人和天才之间有一个平衡,掌握好这个平衡,才是真正的天才。又说,精神病人没有功利,很执著,完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笔者说:据间接了解和直接观察,精神病发作时说的某些话及回忆的那些事情,和该人的文化程度没有多大关系。其人是小学、初中的文化,但其暴露出的“专业水平”却超过大学生、研究生及专家。这些东西好像来自天外。因此说,精神病发作起到一种钥匙的作用,它撞击了潜意识的按钮,打开了“远祖潜意识”的大门,结果精神病症状便和闪光的才华一同迸发出来。迸发过后,或通过意志力,或凭借记忆力,把闪光的珍珠采撷或分解出来,变病为宝。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俗称“精神病”,是主观与现实相脱节、分开、分离的一种功能性障碍或紊乱,它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同思维的内容或外界情境不谐调、不配合、不吻合、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为特征,所以症状表现也就没有什么感染力,所以叫“分裂”。如对于与其密切相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对欢乐、愤怒、恐惧等情境均无明显反应或只一个反应;可以一边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却一边痴笑,会一边叙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却一边流泪等。

分裂症表现出高级意向减退、缺乏或倒错,思维产生紊乱或障碍,若为联想障碍则会思维贫乏、迟缓、散乱、中断、破裂、奔逸、离奇或者出现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等;若为逻辑障碍,则会把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以及字词新作等,使人不知所云;具有强制性,好像有一种“外力”在支配患者大脑并产生一些思想,有的还会“鬼神附体”;其情感反应淡漠或行为表现怪异,有“恐人”症状,社交退缩,怀疑别人并且内容荒谬,言动刻板或模仿、作态,行为古怪,有各种幻觉、妄想以至其支配自伤、自杀;其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冲动、攻击性和对治疗不合作;其慢性病程导致患者脱离正常生活的轨道,个人生活陷入痛苦和混乱。

分裂症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一些患者外表如同常人,只有与其接触深谈,才会发现其精神不正常,这也是早期不能发现分裂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也有许多的患者蓬头垢面,嘻嘻痴笑,或者奇装异服,东窜西颠,或者沉默寡语,茫然若失,他们易被发现。有的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有的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患者一般没有定向障碍,部分患者虽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但智能尚好,并且通常或正常情况下其意识清楚,而缺损的是自知力。

分裂症患者病前性格多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懒散、淡漠、窥镜、喃喃自语、独自发笑、无端猜疑以及身体莫名的不舒服等。到了人格严重解体的程度,有的患者会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体,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象能飘得起来,走路时并不感到下肢的存在等。

分裂症又可分为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及偏执型等诸多亚种。

做出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⑴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⑵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奔逸、思维贫乏及言语不连贯。

⑶明显的思维插入、中断、被扩散、被撤走,或强制性思维。

⑷被动、被控制、被洞悉的体验。

⑸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⑹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和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做。

⑺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⑻具有紧张综合症状,行为怪异或行为明显愚蠢。

⑼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⑽自知力发生障碍。

⑾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分裂”的提法或译法,的确有吓人、有否定人格的意味;所以有权威拟更名为“综合失调症”;但笔者认为这“综合”的提法又失去针对性和准确性,反而辨认不出到底是什么病症。所以,关键在于解释:主观与现实相脱节。脱节分裂。

精神分裂:主观与现实相脱节、分开、分离,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同活动的内容或外界情境不谐调、不吻合。智能尚好。思维紧迫急促,讲话语速快,滔滔不绝。有幻觉。思维联想丰富、奔逸、离奇。好像有一种“外力”在支配大脑并产生一些思想。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人都分裂了。分裂了的人搞起政治或阶级斗争来就很兴奋,革命、造反就很激昂。

适合做的工作:如文学与美术创作(特别是科幻小说及其插图)、文艺演出、创造发明以及做政治领袖、图书馆管理员、园艺师等。

2.躁郁症(即躁狂抑郁症)

躁郁症:又叫“情感性精神症”,是心境或情感性障碍的严重化,由情绪引起的一种精神病。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情绪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特征,故又名躁狂抑郁症。有的患者反复发作都表现为躁狂或者抑郁,称为单相情感性精神病;有的患者反复发作的表现既有躁狂又有抑郁的,称为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抑郁者发作机会更多。

躁狂型:表现为情绪高涨,兴高采烈,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精神运动性激越,妄想,低级意向增强,记忆“增强”,兴奋不安。思维奔逸但还算协调,联想加快,言多语急,动作增多,离题的话滔滔不绝,“舌头跟着思维赛跑”,意念飘忽,注意力随境转移,还产生音连、意联。有的上街“维持交通”或演讲,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亢进的,睡眠需求减少。有的面带笑状叙说个人不幸遭遇。智力无障碍,但自知力缺乏,易激惹,不顾公德,有的毁物伤人。青年人易得。躁狂症状与外界环境相协调,不荒谬也不脱离现实,有因果关系,所以感染人。

躁狂:情绪高涨,兴高采烈,极其兴奋,动作增多,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记忆“增强”,兴奋不安。思维奔逸但还算协调,联想加快,言多语急,口若悬河, “舌头跟着思维赛跑”。有的上街维持交通或演讲,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精力显得异常旺盛。

适合做的工作:文学创作、绘画、文艺演出、拳击运动、保安、广播宣传、维持交通及做政治领袖等。

3.“学者症候群”

有人提出“学者症候群”的病名,该病患者是指有严重的智能障碍,但却还有与其障碍全然相对的、不协调的、超乎常人的一种甚至几种特殊甚至是特异的才能,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某种艺术或学术方面的才能,他们的记忆、背诵和运算特别是口算能力及其内容,都是没受训练、无师自通的。这种现象可能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因为脑生病或脑受伤而致。他们头部受创伤,之后就出现了超凡的诸如数学、物理、音乐、美术及其它的艺术和学术专项才能。有一种观点说这是“左脑的某种损伤导致了右脑的超补偿性发育发展”。多为后天脑受伤、脑患病而获得,所以又叫“后天性学者症候群”或叫“获得性天才综合征”。它包括白痴学者”及“自闭学者”两个亚群。

⑴“白痴学者”

“精神发育迟滞症”:指先天、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期间,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等,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受损,进而使智力发育低下或停滞在一定的阶段,导致社会适应困难,这样的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中有个别患者成为“白痴天才”或叫“白痴学者”,因为他们又具有“学者症候群”的某些特征。

⑵“自闭学者”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自闭综合征”、“荒凉综合征”):是以严重孤独、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对别人视而不见、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发展有障碍、不开口说话、刻板重复动作、任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和对环境反应异常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即“孤独型精神病”,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障碍的精神疾病,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发展障碍。主要由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也有后天脑功能性的病变。起病于幼儿期,儿童“自闭症”通常以3岁前起病为特征,会一直延续到老年,成为“老年孤独症”。男孩多见。其中有个别患者成为“自闭学者”,因为他们又具有“学者症候群”的某些特征。

学者症候群适合做的工作:数学、物理、地理等的记忆和运算,文学、音乐、美术等的创作和鉴赏。

4.关于癫痫

“癫痫症”:由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过度放电所导致的,以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以发作性植物神经紊乱、肢体抽搐、行为和运动异常、感觉障碍、意识和神志丧失以及昏倒为症状表现的,这样的一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发作时有的患者会发出类似羊的叫吼声,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羊角风”。具有突发性、间歇性、复发性及自然缓解性的特点。可分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形式。可以分为原发性(功能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类。

一些人的艺术创作可能与癫痫病有关,是因为艺术创造中出现的瞬间间歇和意识的突然缺失,其特征就是癫痫。据有人研究发现,一些天才作家特别是患“多写症”的作家的情况,确实是这样。这些作家在发作和苏醒中间的一个间歇的瞬间,潜意识里爆发电光石火,其意识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理想境界,感到豁然开朗。在这个时候,其知觉异常灵敏,意识异常清晰,思维异常活跃。这是患者自己平时以及其他一般的人所难以企求和达到的。

5.关于身残志不残

残疾人不是“疯子”,但有着“疯子”的聪明。如果以上四者主要是基于潜意识里才智的爆发;那末,残疾人的身残志不残则主要来自于意志力的坚持,当然也有“被关掉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了叶窗”的潜意识现象。“一扇门与叶窗”,是说上帝总要给你生存的一种本领,除非你不要、不学、不用。如有的盲人耳朵机灵,哑巴擅长舞蹈,跛子手灵巧,等等。他们可以凭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自立于社会。

适合做的工作:推拿、唱歌、修鞋、打电脑等,也有患有眼盲的“音乐天才”。他们的劳动,正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此,对他们来说,劳动是第一需要,也是第一乐趣。他们满足着需要,也享受着乐趣。

6.关于通过吃蘑菇中毒与神“交流”

有的蘑菇吃多了会使人中毒。中毒期间其中有神经和精神方面的症状表现,如出现烦躁,感到兴奋,产生幻觉(多幻视),狂笑乱语,手舞足蹈,穿越时空等。幻视,如中毒者好像来到“小人国”,看到眼前有许多小人(“小人国幻视症”);反之有“视物显大幻觉症”。

据说,在几千年以前,美洲墨西哥印第安人将这类能引起幻觉的毒菌称之“神物”,用于祭奠活动

又据说,西方有神职人员会食用适量的某种蘑菇(“魔菇”),达到一定程度的中毒或致幻,然后进入幻境,与上帝或天使交流。

(四)某些心身疾病与择业创业的关系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患”,还有“身心疾病”、“心身障碍”、“心身反应”和“心身问题”等诸多提法。

定义: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大部分的由心理与社会因素引起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出了故障的一组疾病。

心身疾病属于心身医学研究的范畴,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同人体健康、疾病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里就举“肥胖症”一个例子吧。

肥胖:体内所含的脂肪组织超出了维持生理正常功能的比例,导致身体超大、超重。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是一组代谢紊乱症候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会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当其量严重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时,遂演变为肥胖症。病因,或有家族史,或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所致,还有生理性、心因性等原因。

肥胖症患者在生活、工作及交友特别是交异性朋友等方面,有诸多不便和尴尬。

关于通过治疗达到减肥的目的,这里强调以认知、饮食及运动等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而运动疗法则包括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等。

但是肥胖也有它的好处,肥胖者可以当运动员,从事体育领域中诸如推铅球、举重、摔跤及拳击等项目的运动,从事出力、出汗并消耗热量的某些体力劳动。这正符合运动疗法,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是接近在治疗了,——当然,既然是治疗,就要有科学方法和技巧,而不完全是通常的劳动和体育行为了。

运动疗法除了有科学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还要辅助以暗示等心理的方法和技巧,暗示自己随着每一次肌肉的运动,那烦人的脂肪就会消耗几克,而自己的耐力和活力都会增加几分。

关于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达到减肥目的的话题,这里从略。

所谓排解“症状反应”,就是中医学里说的“以毒攻毒”,就是心理疗法中说的“顺势疗法”。而利用“症状反应”,就是笔者提出的“就势疗法”,这就引出本单元第五小节“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的话题。

(五)“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的案例及其分析

《“就势疗法”的创立与应用》一文定稿于2013,已发表

该文的导言说:截至2013年,笔者正式或专职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已达12年。12年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整合出排解心理压力、矫正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的诸多技术和方法即“心药”计十类406种(参阅《心病还须心药医》一书)。在整合中,战战兢兢地把归在最后一种的“就势疗法”说成是自己创立的,当然也是在别人所创疗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大约在2006年,“就势疗法”开始试用于少年儿童的“多动症”上,从2008年以后,就正式作为一种疗法,在辅导有些人的“多动症”时应用;继而,又试探着在给企业员工做心理辅导时,把“就势疗法”使用于职业生涯设计上。可谓“三易其稿”——《“就势疗法”》—《“多动症”与“就势疗法”》—《“就势疗法”的创立与应用》。

该文剖析了用“就势疗法”治疗“多动症”的案例。

二级标题的提纲如下:

一、大胆提出《“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的命题

(一)在传统辅导中8年摸索

(二)九成儿童都好动

(三)多动严重才成“症”

(四)“多动症”成因复杂

(五)活泼好动不等于“多动症”

(六)莫扼杀“好动”天性

二、《“多动症”患童照样摘金牌》是有力的印证

(一)菲尔普斯所在学校的传统观念

(二)菲尔普斯母亲冲破世俗或传统观念

(三)教练老师训练菲尔普斯变多动为强项

(四)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夺得8块金牌

三、第一阻力还是来自父母监护人

(一)“多动症”等患者大都聪敏甚至是天才

(二)应试教育虽然厉害但也是可以避开的

(三)只要父母改变认知并拿定主意

(四)上专科学校、职业学院,请专业老师直接辅导

四、变阻力为动力,变多动症状为特殊能力

(一)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多种

(二)“无为疗法”与“顺势疗法”

(三)“顺势疗法”与“就势疗法”

(四)“就势疗法”再试用于职业生涯设计

(五)通过引导和训练,变多动症状为特殊能力

(六)“将病就病”,一生与“症状”为伴

笔者在“一、大胆提出《‘多动症’与‘就势疗法’》的命题”的小导语中说:

“就势疗法”虽然经过笔者的长期思考、大胆设想,也做过一些辅导实践和临床试验,但一直没有敢写进“疗法”中来,原因是没有成功的完整案例。直到20088月,有了关于在第2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创造了单届8金世界第一人奇迹的新闻背景,并且有了媒体——云南信息报霍佳雪记者对笔者的专题采访,笔者感到或认为它已渐趋成型,现在,这才正式提出来。

笔者在“二、《‘多动症’患童照样摘金牌》是有力的印证”的小导语中说:

《“多动症”患童照样摘金牌》,这是云南信息报霍佳雪记者采访笔者后见报的标题。

“多动症”患童是谁?是菲尔普斯。

菲尔普斯是谁?8年前,如果问这个问题,很多人要想一想,再去网上查资料,才可以回答。

菲尔普斯是谁?今天,如果谁还问这个问题,那问的人多半就不是地球人。

这个如今“地球人都知道”的泳坛天才,谁曾想到,他在小时候十分好动,片刻都停不下来,患有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是个被贴上“多动症”标签的孩子。

其实,当今时代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好动,但像菲尔普斯一样严重到成“多动症”的只占3%~5%。而即使被定论为“多动症”的“问题孩子”,却用事实证明,至少在游泳池里,曾经的那位“问题儿童”竟然会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拿金牌夺冠军!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可思议?

笔者在“三、第一阻力还是来自父母监护人”的小导语中说:

这里,我们把菲尔普斯通过泳坛训练与夺冠治好了自己的“多动症”称之为“菲尔普斯现象”。“菲尔普斯现象”在国外,有,但是也不多;在中国,应该有,但可能目前还没有。原因就是对教育、教学和“多动症”有着世俗或传统认知,要改变或突破,有阻力。下面说的是在中国的阻力,包括“应试教育”下过“独木桥”的阻力,父母监护人高期望的阻力,社会世俗观念的阻力。

笔者在“四、变阻力为动力,变多动症状为特殊能力”的小导语中说:

好了,现在,来自“多动症”孩子的父母自己的阻力克服了,并且,成为激励孩子上专科学校、职业学院甚至接受专业老师直接辅导、训练的动力。父母的动力推动孩子前进;孩子变多动症状为特殊能力,就有了希望,就会成为可能。

上面说了,造成孩子“多动症”的原因有内、外两类。其实内因形成的“多动症”很难治愈,或说很难治本除根。与其终生服药,倒不如采用“不治疗”的态度和手段。——可以不视为一种症状,因为它本身是该个体的一种特殊能力嘛。

笔者在该文中说:

笔者开始偶尔、不久便常常、后来总是问前来咨询“问题孩子”多动等问题的母亲另外的一些问题,而母亲的回答也是另外的答案——

笔者:“请问,如果,说的是假如。假如咱们不提孩子的考试分数问题,那你认为咱们的孩子有问题吗?

母亲:“那没有问题。”

“如果不提老师说的孩子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那咱们的孩子还有问题吗?”

……也没有什么问题。”

“你发现了没有,孩子在玩他或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吗?”

“绝对不会,那时的注意力集中得很!”

“除了上主课、学习、考试,咱的孩子有没有别的兴趣爱好?”

“有,有,有!唱歌、跳舞、打篮球、踢足球……可是,钱老师,这些将来能当饭吃吗?”

……

这使笔者开始挑战如下的问题——

一是确诊了是“多动症”吗?

二是“多动症”一定要药物治疗吗?

三是行为治疗一定是要矫正吗? 

四是多动者一定要使其少动或安静吗?

五是“不治疗”,是不是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六是能不能“以毒攻毒”,让“多动”动出正性效果?

几种疗法的介绍——

“无为疗法”:是一种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充满了道家的观念,无为而治,随遇而安。

“森田疗法”:由日本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于1920年前后所创,森田生前反复实践和推敲并使之理论化,后人又有发展和完善,是一种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是一种具有独特哲学色彩和人生理念的日本认知行为疗法,它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人本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

“无为疗法”≈“森田疗法”。

“顺势疗法”是利用和激发个体固有的自愈能力消除疾病。有两个含义:一是传统药物治疗的“以毒攻毒”,这是中医疗法(西医的“顺势疗法”从略);另一个意思是心理治疗的顺势,是顺环境、客观之势,去改变症状。这里当然是指心理治疗的顺势。

“顺势疗法”与“森田疗法”的原理是顺其自然。顺着情势(习惯了),就着动作姿势(如多动)上的便利,紧接着做另一个动作(如游泳),这另一个动作既是自己的兴趣和强项,也是一种学习和训练,又可谋生或成为一种职业,还有利于社会,以至成为专业、事业(如菲尔普斯与泳坛)。

“无为疗法”≈“森田疗法”≈“顺势疗法”。

“顺势”与“就势”是连续并递进的关系。“顺势”后面的“紧接着做另一个动作(如游泳),这另一个动作既是自己的兴趣和强项”部分就是“就势”,“也是一种学习和训练”部分就是“就势疗法”。“又可谋生或成为一种职业,还有利于社会,以至成为专业、事业(如菲尔普斯与泳坛)”则是“就势疗法”产生的效用

“就势疗法”的雏形定义:在“顺势疗法”与“森田疗法”的原理指导下,不是通过吃药等方法消除个体的症状或行为,要他少动或安静;而是让个体就势于症状或行为的特征,学习自己感兴趣或有特长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其旺盛的精力和满足其运动的欲望,去挖掘、发展、发挥个体的优势或叫长项,变病态行为为“正常”,变症状表现为“强项”,这样的一种行为疗法,就叫“就势疗法”。

“顺势疗法”与“就势疗法”是递进关系,就势治疗是更积极的解决。顺势——顺环境、客观之势,去改变症状;就势——就症状或行为之势,而发展成为自己的长项!这就是“顺势疗法”与“就势疗法”的区别。因此,就势治疗成为不是治疗的治疗,最终也达到了治疗的效果。

“就势疗法”强调自然规律的威力,强调人体机能的奥妙无穷和自然修复能力的强大。

面对菲尔普斯对功课学习的无法集中以及多动,他的母亲不是一味责备并采用药物等手段压制,而是调动天赋,遵循规律,掌握方法,就着他的习惯和兴趣,培养他游泳,把他充沛的精力用在泳坛上。笔者认为,母亲对菲尔普斯的“不治疗”,就是一种“就势疗法”。

当菲尔普斯在泳坛训练与夺冠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从职业生涯设计”角度看待“多动症”了。

上面谈到“多动症”的孩子上专科学校、职业学院以及请专业老师直接辅导、训练的程序或做法。当孩子毕业、结业或训练合格后,就要融入社会,要工作,要自食其力。这就涉及到“职业生涯设计”,开始或初步的设计是学有所专,专有所干;继而练有所长,长有所用。

一批“武状元”培养出来了,怎么分配或择业?体育项目除了游泳,手喜欢动的可以打篮球,脚喜欢动的就踢足球;引导“攻击型人格”的人当爆发力强的特种兵或特警,引导肥胖者举重、摔跤;同理,“文状元”者也适用,如对“癔症型人格”者就鼓励他去从事戏剧表演工作,对“抑郁”、“分裂”的人就鼓励他去搞文学创作,对“发明妄想”者可以安排他去搞发明创造;还可让那些曾被扣上“网迷”、“网瘾”标签但没有戒断的人,从事软件设计、网络管理及实操的工作,等等。终生工作是上策,终生服药是下策。权衡利弊吧。

笔者发现,在职场上提出“就势疗法”用于分配、择业、定岗,也很有现实意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因事设岗,以才找事,专业对岗。才、事、岗三者和谐统一。

有这样的认知:很可能是个体的某项特长太过,超过常态,超过常人,超过世俗,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被常态、常人、世俗和社会视为某种症状表现。

还有这样的原理:患有“多动症”的人大都是比较聪明、优秀的人,也只有比较聪明、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多动症”,因为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这些患者是发挥出了其优秀的短处,而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那优秀的长处。

“就势疗法”就是根据这样的认知和原理,帮助个体就势于病态或症状,发挥出那优秀的长处或天赋,使其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有质的突破或飞跃。

就其原理而言,多动少年泳坛天才菲尔普斯不正是施用“就势疗法”成功了的鲜活的典型例证么?

就其认知而言,那末,正为多动孩子发愁、无奈的父母,正考虑让孩子吃药、手术解决多动问题的父母,是不是可以换种思路想想:孩子的好动,焉知非特长?堵不如疏,能不能通过引导多动,就势成为特长?

试想,如果让那菲尔普斯来中国到“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去给“多动症”患童做一个报告,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或结果?

试想,如果让那位“金牌教练”来中国到“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校去甄选体育健儿,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或结果?

试想,如果让那菲尔普斯的母亲来中国到“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家长学校”里,讲怎样对待多动孩子的非药物、非手术治疗,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或结果?

所以笔者认为,菲尔普斯的故事,将给中国的“应试教育”以及治疗“多动症”等留下启示和反思,连同前面说的挑战问题,重新整理,有如下一些——

一是确诊了是“多动症”吗?

二是“多动症”一定要药物治疗吗?

三是行为治疗一定是要矫正吗? 

四是多动者一定要使其少动或安静吗?

五是“不治疗”,是不是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六是能不能“以毒攻毒”,让“多动”动出正性效果?

七是假设当今时代的孩童要是少动了,又会怎样?

八是如果没有了或淡化了“应试教育”,多动的孩子是否也能成“龙”?

九是“就势疗法”是否可与“多动症”长期为伴?

十是一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可否与人的一生为伴?

这个案例,对我们老年朋友有什么启发或意义呢?“多动症”的一些症状可能会延续到老年。作为职业运动员,青少年“多动症”患者争做竞技健将,及至中年退役后可做其教练,而退休后可做社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的教练志愿者;作为京剧行业里的武生演员,退休后也可做京剧少儿班武生料子的教练志愿者;同理,专业舞蹈演员退休后也可做舞蹈少儿班的教练志愿者。这可以叫做是“发挥余热”,也可以叫做是“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精神积累或收获”。

本单元小结:

行为、症状、疾病有量到质的递进关系,三者有区别。偶尔有一些病态行为≠症状,有某些症状≠就构成疾病。疾病是由症状构成的,但至少有三个标准:症状较多,病情的程度较严重,发病的时间较长。而这里所指的某些心理疾病,其程度一定是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的,症状也不很多并且其中有一个症状较突出。

某些心理疾病可以使聪明、优秀的人走到负性的道上,但通过改变认知,主动培养、锻炼情商特别是其中“意志力”要素,自我掌控情绪,引导到正性的道上,就可以在发病中产生激情、发挥才能乃至形成灵感。灵感的贬义就是病态或症状,如果我们倒过来释义和理解,也就是病态或症状,可以转化成灵感,从而发奋乃至创新地工作,——当然是自己特长的、喜欢做的、专业性的工作。

这种择业或创业——

1.主要根据“症状反应”或“特长表现”的假设提出的,理论欠缺,但现实中,这样的人和事很多,特别是一些数学家、作家、画家及音乐家。

2.次要的是根据照顾性(他有病)的常规而选定。

3.但无论主要或次要,都需要尊重当事人的兴趣和特长。

4.认知改变及意志力的坚持则又是关键。

5.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一定不可缺少。不要聚焦或夸大症状的发作,而是通过暗示,用意念把痛苦转移到可帮助自己发挥能力特别是才能的一面。

三、某些心理疾病还能带来精神安慰

择业、创业成功的本身,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中就有精神收获或精神安慰,——这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而这里说的是心理疾病本身,给家人及患者主要是患者本人带来的某种或某些精神安慰。

(一)凡人身心健康水准的心理暗示

“永远健康”、绝对健康的人是没有的,“万岁”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命,大命、寿命,是由上天决定的,也可以用法理学去理解:不可抗力。

人必有“一漏”,人都有、总有一个最薄弱的环节或链条,体内的垃圾、心理的障碍,就会从这最薄弱的环节排出或链条爆发;不能正常排出或爆发就会得病,得病严重了会被认为是不健康,并且会减少寿命。“一漏”,可以理解为不良习惯、恶习、陋习。陋习不改,疾病难除。

凡人的身心水准,是介于健康与基本健康之间。这样,个体就可以同自己、同家人、同其他方方面面的人相安无事,同社会相平衡、相和谐。

过去凡人的身心健康水准是希望健康、长寿;后来的凡人增加了生活有质量的追求,生活质量又包括一些内涵,而主要内涵是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现如今的凡人又增加了自我实现、巅峰体验的欲望。——这样,生理的、心理的健康都有了。

社会上调侃从雷锋到张学良一拨人的寿命。凡人认为,雷锋尽管很革命,做好事留照片,但寿命太短,连个媳妇都没娶,不选择;毛泽东是“八三四幺”,老百姓没法选择;而张学良,虽然落下这样那样的骂名,但活了一百岁,且一生的享受和快活多多,值得,可选择。

国共两党下野的元老多有长寿者,除了家族史,这与“想得通”、“活得潇洒”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很关注。

这里大约截取近代、现代、当代这三个时代来谈国人的寿命。有点调侃的意思。

近代,人的平均寿命是60岁,所以“人生七十古来稀”。

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是70岁,所以有“七十三、八十四”之说。

当代,人的寿命多在85~90岁之间,所以“人活百岁不是梦”。

所以笔者从心理健康角度提出“八十四、九十五”之说。

弹指一挥间,笔者离开原籍山东已30多年,期间故乡行共12次。在第12次,明显地发现当年的发小都已变老,有的甚至是老态龙钟,看罢,一时伤感不已。但还是“打起精神”,积极乐观起来,即把控“甜美而略带伤感”水平的心态。

这里,介绍故乡的两个人,一位是当地新乡绅、我的本家小叔,一位是书法家、我的忘年之交王厚圻。他们分别正在过“七十三、八十四”的坎儿。

例一:家族小叔是新乡绅

本家小叔。一晃,他过了“古稀”之年,今年他73岁,精神头不如以前了,应酬一概拒绝。“七十三、八十四”可能成了他的一点心理负担。我给他也讲“八十四、九十五”的提法并有新诗句安慰、夸赞他:

七三八四成过去,

八四九五为当今。

偶发伤感可解忧,

直守情志能定神。

满腹经纶大才子,

德高望重新乡绅。

人活百岁不是梦,

叔侄共度期颐春。

例二:忘年交厚圻是海边的琥珀

处于年龄和传统观念等的原因,人生经过一个花甲后,总会回想过去很多的事情,对明天也会想得很多很多甚至伤感。从84岁的仁兄厚圻来信的字里行间发现如此,笔者有时何尝不是如此?故情不自禁,又作新体一首,与仁兄共勉:

七三八四成过去,

八四九五为当今。

偶发伤感可解忧,

直守情志能定神。

沧海桑田真琥珀,

才盈财缺乃至君。

君活百岁不是梦,

携心共度期颐春。

说明:几年过去了,他们的坎儿也都过来了。

(二)接纳并欣赏老年性抑郁与老年痴呆诸症

面对某些心理疾病,在难以治愈的情况下还长期坚持药物治疗,是下策;接纳它,是中策;欣赏它,则是一种境界。

患者本人,通过改变认知、积极体验,从中体验某种或某些甜美、快乐及满足;家人,是有血缘及法律关系的亲人移情感受到了患者的美好体验,从而一起甜美、快乐及满足,就像“鱼与人一起快乐无忧”一样。

1.老年性抑郁症

很多人在其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被诊断为“有抑郁症的经历”,易发于青壮年,甚至拖延到中老年。老年期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者,该症中有一种就是抑郁症长期拖延、积累的结果,而另一种则是在这个期间受到一些恶性应激源刺激导致发病。易发于青少年者,多为遗传因素所致;老年期突发者,一定是在前不久有个恶性应激源袭来,甚至祸不单行,如丧偶、穷困潦倒或机体老化退行、器质性疾病发生等,无法适应或防御失败。

通过以下几种手段、措施或渠道,寻求或获取某种甜美、快乐及满足:

认识到,抑郁症已成为21世纪的时尚疾病了。是只有要强的人、敏锐的人、谨慎的人、多愁善感的人、追求完美的人、过分正直的人、过分善良的人,才有资格得此症。用这种“Q精神”来安慰自己。

进一步认识到,抑郁是文化派生出来的,是因为人生哲学出了问题——出现了“痛苦的哲人”,出现了“思想者”。一些人面对求知浮躁、竞争无序、物欲横流、道德失去底线、不知道信仰什么的现实,当攀比别人或追求目标不能实现时,就容易产生抑郁。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与世无争、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人,则不会抑郁。这就可以用上面的正直、善良,指导自己,相信因果,看破红尘,成为先知先觉者,去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一方面,当事人可以有了独处的能力和机会,自我欣赏,与孤独对话,这可以避开喧嚣、无序,安静一会儿,清高一下子,增添一些生活的烂漫色彩。

另一方面,单位及家人鼓励当事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努力与人沟通交流。老人生活身边需要有人,但不一定是子女,这个人除了料理家务,还有一项特殊任务就是倾听老人倾诉。家人、亲友、邻居关注老人生活,支持老人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利他活动。这样,做到静动结合、内外结合,享受家人的引领和鼓励,丰富自己的生活。

失眠了,可理解为灵感来了。如果夜里怕影响家人休息,可自己悄悄到客厅沙发上,躺下。一个人或去回忆过去美好的事和人,大胆地联想一些好事,自己偷着乐;或任脑海翻腾,并用准备好的纸和笔,记下脑海浮现的东西,作为写回忆录或创作的素材。

平日把“老米钱”花出去,花到兴趣爱好上,换取放松和开心。

老年性抑郁症≠老年孤独症≠老年痴呆症,虽然从表象看它们有些症状相似。但抑郁症是情绪障碍和功能紊乱,性质较轻,尚能生活自理;痴呆症是发生器质性衰退,性质较重,开始不能生活自理;而孤独症可以理解是介于抑郁症与痴呆症之间。下面谈谈老年痴呆症。

2.老年痴呆症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越来越多,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有一个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高达15~25%。这是老龄化的必然趋势,只要活得够长,几乎每个老人到了老年后期都可能会得老年痴呆症。

⑴痴呆:呆滞。由遗传因素或后天脑物质损坏引起的智力恶化所呈现的状态。

⑵痴呆症:起病隐匿的、病程缓慢的、由进行性脑疾病所致的、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紊乱的综合征。由遗传因素引发的痴呆症甚至也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而后天脑物质损坏引起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⑶老年痴呆症:该综合征一般是起病隐匿,而病程则较长,大多是在“老年后期”(即8590岁以后)发生。开始表现在人格的改变上,这时的老人变得主动性差、孤僻、活动减少、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对周围缺乏兴趣,难以或不愿从事、参加原先已习惯了的活动;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暴怒、争吵,无辜打骂人;邋遢,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收藏杂物,缺少道德感和羞耻感等。后来,出现记忆包括“远记忆”障碍(即遗忘)、抽象思维障碍,思考问题偏激,不分主次,固执己见;出现判断力障碍,多疑、幻觉、妄想、虚构等。再后来,出现睡眠障碍,表情呆滞,失语、失认,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流口水、大小便失禁,走路不稳和运动功能损害以至丧失自理能力等。

痴呆老人中可能包括变老了的“白痴学者”及“自闭学者”。

老年痴呆症的可能发病原因——如家族史、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某些疾病、低教育水平、某些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摄取过量铝等元素的原因。

老年痴呆症分类复杂——时代不同、年纪不同、病因不同、提法不同,导致对该病分类的复杂性。这里只简单通俗地称其为“老年痴呆症”,大约等于“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症的分期和程度——分早期症状、中期症状和晚期症状,轻度痴呆期、中度痴呆期及重度痴呆期。意思一样,都是渐进性的,不同的理解角度或方式而已。

⑷对老年痴呆症的一些认知: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兆及发现。

老年痴呆一般最初征兆是从失忆开始,尤其是近事记忆差,且有些事刻意去记还会忘,事后还想不起来,甚至跑出去竟然认不得回家的路,这影响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所以家人要注意观察、发现老人的早期征兆,以便应对。除了近事遗忘,还表现出叙事迟钝或啰嗦、有方位障碍、思维与判断能力低、主动性与条理性差、敏感多疑、喜怒无常及行为反常等。

对老年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和诊断。

因为治疗很困难,因此早期预防很重要,除了家族史,针对可能发病的诸多原因进行预防,并根据早期征兆做出诊断。

痴呆老人痛苦吗?

一种观点认为,都病成这个样子了,没有了感知觉,没有痛觉,所以患者并不感到痛苦。特别是遗忘,遗忘了过去的幸福,也遗忘了痛苦,这是一种残忍的幸福。随着疾病的进展,他们的思维世界就会变得“返老还童”,他们有思考,但思考过程中有退行或幼稚化倾向,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像个小孩儿一样,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咸,都没什么感觉;所以不痛苦。另一种观点则说,当然痛苦!老人痴呆了当然也有思维有思想,有时还比较清醒呢,他们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连累家人会感到无奈、痛苦和自责甚至自罚。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往往是卧床不起、丧失自理能力,特别是最终昏迷了,丧失思维能力,只有一点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临死前的痛苦,别人无从去理解和把握,当事人是非常痛苦的。

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人,而是他的亲人。

患者本人痛苦还是不痛苦,虽然有相反的答案,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最痛苦的是患者的亲人”这个观点却没有持异议者。这包括“病在老人身上痛在家人心上”的亲情因素使然,包括家人不离不弃、持久侍奉导致精疲力竭、焦头烂额甚至反倒产生抑郁和焦虑,包括眼看着倾其家产却不见康复的那种绝望。

老年痴呆症可以摧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一是经济摧毁。久住医院活受罪,明知活不了多久,却不准安乐死,于是倾家荡产,来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出于道德,为了行孝,当然更是因为亲情,把所有的钱砸进医院,终归老人还是死了,但是活着的人,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二是情感摧毁。包括亲子、兄弟关系的摧毁。子女天天守着“说子女偷了他的珠宝”、“往自己的脸上抹粪便”的痴呆父母,心灰意冷;“久病没孝子”,已婚的子女们服侍,日子久了,就开始消极攀比和推卸,造成之间的不团结,各怀心态,树尚未倒,猢狲之心已散。

三是精神摧毁。就像一个班全体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去完成一个任务,途中,突然其中一个成员病倒或负伤,整个队伍不能正常或继续前进,撇下也不是,带着也拖累,结果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眼看着子女也老了,“也老了”的子女,看到活成这份儿的人生,自问:明天我也会这样吗?人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笔者对老年痴呆症的几点看法。

一是,老年性痴呆症是大脑在发生器质性病变,是慢性、进行性的精神衰退,是规律性的衰退。于是端正认知:这是规律,规律任何人都不可抗拒,但可适当延缓或把持;我们就在延缓或把持方面做出适度努力。

二是,医学界及精神病学把老年性痴呆症归类在精神病中,又称“老年性精神症”或“老年期精神病”。笔者主张归类在身心疾病里,认为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的身心疾病。虽然它是器质性精神障碍,但这是以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随年龄增长而渐变的、规律性脑退行的症状或病变,所以笔者把它归在身心疾病而不在精神病类。目的是不要吓着老人及其家人,这才是重要的。

三是,不要把“假痴呆”误认为是真痴呆。对突然或暂时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更要注意进行心理呵护。如果发现老人与平常有些不同的表情、言动,就要及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某方面有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除了多加宽慰,最好取得心理医生的支持。

四是,目前医学界及社会上正在给该症起个好听的名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症”—“脑器质退化症”、“脑萎缩症”。阿尔茨海默,是德国一个医师的名字,中国老百姓不好记;“老年性痴呆症”,不好听,有点吓人;“脑器质退化症”,是笔者编出来的名字;“脑萎缩症”,是一个老年福利院的院长给起的名字。

五是,老年痴呆症分轻度(不太影响日常生活)、中度(需少些的监护和照顾)、重度(需经常监护和照顾)三种。目前对该症,还没有特效药物,药物治疗反倒有可能导致其它病症并发,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做好生理照顾和心理护理

⑸家人等社会角色做好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情感关怀及精神支持:

如果不常住医院病房,则在医院医生、护士的指导下,建立“家庭病床”,或让老人入住老年福利院、养老院等,在这些地方,都是有专门或专业人员护理的。

医生、护士。医院还是要去的,只是不是唯一和第一。并且还需要医生、护士的继续跟踪指导。

家政。这里指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应该是或最好是家政协会的会员,在协会里接受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的及心理素养的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某个家庭,通过家政协会,与某个家政服务员签订合同,家政服务员按合同条款,不嫌脏、不怕累,尽职尽责,开展工作。家政服务员是这个家庭里的一个特殊成员,大家一起和谐生活。

护工。在医院、老年福利院、养老院专门做护理的工作者。比较脏、比较累的活儿,或整夜陪床什么的,都是护工的事情。与家政比较,护工需要具备一点儿医疗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据说在日本,护理人员都接受过先进、科学的护理培训,合格后才能担当此项工作。中国大陆的护工也应该有行会组织并进行培训,护工获得合格证书再上岗。护工,也可以进入家庭,通过“家庭病床”,加强对老人的功能训练,培养并尽量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尽可能帮助其保持卫生习惯,还要注重对老人的安全护理,努力延缓其衰退速度。

社工、志愿者。在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的组织、布置、带领下,社工、志愿者分片包干、定期定时,走进医院、福利院、养老院,走进社区、家庭,开展工作。社工、志愿者工作的任务之一,是排查登记准老年痴呆者并给其发放“黄手环”或胸卡(关于“黄手环”或胸卡作用的介绍,这里从略)。志愿者队伍中就有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护理、精神支持。

家人。主要指法律关系的配偶和血缘关系的子女。特别是到了重度痴呆期,老人无论在哪里,基本上都要有家人的身影,实在有时候做不到,也要有家政的身影做替代。通过家人,做到家庭环境疗法、亲人情感疗法以及责任的落地,具体落实老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诸多事情。认识到失去自理能力并不等于是“植物人”,也不等于失去生命,要安排在温馨的住所,用血缘关系、亲情表现去呵护老人,帮助老人鼓足继续生活下去的风帆。

上面说到“最痛苦的是患者的亲人”、“久病没孝子”,于是这里说:对于久病,应当接纳并欣赏,虽然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别人是履行责任(如护工等)及作为公益(如志愿者等)来对待;那末,亲人则是感恩与还债,——感激养育之恩,偿还情感之债。而养育及其产生的情感,永远也算不清、还不完。

往低里说:人在做,天在看。你是配偶,可回顾一下当年步入婚姻殿堂时候的誓词;你是子女,可做如下的联想或设想——你的子女或下一代更在看,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把你对你长辈的德性,再复制到你的身上。因此,接纳并欣赏痴呆老人,就等于接纳并欣赏将来自己的老年后期,同时也让自己的子女接纳并欣赏你将来的自己。

往中里说:面对现在“不懂事”、不可理喻、无法沟通和看不到希望甚至没有希望的痴呆老人,你可联想他当年的英俊和风光,想到他曾为社会及为家庭做出的重大贡献。——以此掩盖和替代自己心中的不快和痛苦,避免老人死后,家人自己后悔、自责一辈子,甚至担心老人的在天之灵不会保佑自己。

往高里说:各人行各人的孝,各人积各人的德,这是做人的一种修炼;亲人间的缘分、关系及情感、责任,命运中的因果,这是你的福报

老人抚育了小时候不懂事的你,那时给你擦屎端尿,感到那屎尿是“香喷喷的骚臭”,你犯了错误,他来承担监护人的责任,还感到你错得是那么可爱;因为他对你充满了成长的期望。

现在,老人竟然成了“不懂事的孩子”,现在长大了的你须要照料你的老人,出于生物生化的原因,老人的屎尿肯定是恶骚奇臭;但出于感恩和敬重,有深厚情感的支撑和重大责任的鼓励,你就不会嫌弃,这会冲淡许多许多,此外还有一个“久闻其骚臭会产生脱敏”的现象,更何况还有一个勤频打扫卫生的问题。你现在就是这个老小孩儿的监护人、护理者,这样,你甚至会感到老人的一些症状或行为(犯了错误)就像小孩儿一样可爱,虽然是无奈的可爱。当老人“归西”之后,你可以自豪地说:“老爷子是一个永远的好老头儿!”——那你也是一个“永远的好家人”。

“不在于是不是,而在于信不信”。儿童,是神,问世初期靠着本能成长,逐渐长大成人;老人,特别是到了85~90岁的老人,开始“返老还童,由人慢慢蜕变成神。成神的老人,通过一段时间对家人的“折磨”、“考验”,然后与家人“告别”,由“还清账目”的亲人把“移交后事”的“神”送走,这是感恩的最后冲刺;最后,老人自己在天使的指引下,驾鹤西去,去到天国,接受上帝新的安排或分配。

⑹老人自己在清醒时候的认知、信念及心理准备:

认知主要是认知改变。

说的是患者本人对自己更要接纳并欣赏。在轻度期或在症状没有发作的时候,认清自己,也认清疾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及“往生观”,避免或克服把症状聚焦和放大,采取成熟的心理防御方法,快乐地度过晚年。

一是改变“耻病”和“回避死亡”的文化观。患病由感到“丢人”,转变为“随着规律发展”。只有敢于承认这个现实,然后才能积极面对、应对这个现实。社会应当开展“死亡教育”。老人接受“死亡教育”,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最后一刻,在面对不可治愈的疾病面前选择舒缓医疗,做到开心地活,体面地死。

二是怎样配合家人等的护理?在轻度失去自理能力时,努力管理好自己,就像3岁的孩子主动要自理一样,让自己从中取得快乐;在中度失去自理能力时,在家人或家政的监护下,管理自己,延缓衰退;在重度失去自理能力时,把自己交给家人,顺从家人的一切安排。

三是“孝顺”含义在老年后期的新解。认识到,新义应该是:特别是老人从生活不能自理后期到弥留之际之前,这个时期,在整个的姑息护理过程中,子女要践行尊老、敬老、爱老、惜老之道,而老人则要配合子女,依顺子女,服从子女的安排和照料。即我孝你顺,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就叫做“孝顺”,这符合当今的孝道。如果家人“不孝”,态度不好,也要想得通,想到当年自己风光的时候,还不是呵斥过平辈儿及下辈儿甚至长辈儿?

四是在平静的时候做些什么?老人当认识到时至今日已自我实现,完成了人生的使命。现在,在温馨、安全的“家庭病床”上,可享受独处,积极自我暗示,与自我对话,调动晶体智力,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以诸多方式做些放松的动作甚至活动。在有精神的时候,写写备忘录,练练书法,做点手工,捡起儿时的爱好,施展自己的才华。或拍个小视频,赠给家人,配音向配偶和子女致歉、致谢,说明发病时的一切言行无效,“请不要生气,我不是故意的”。

五是当发病的时候怎么办?找出发作的大约时间和规律,让自己在僻静、单独的房间发作,不伤人伤己,身边不远处有家人或家政的身影,保护其安全。

六是把人生做积极的比喻:

有人比喻说——年轻人的梦是初升的太阳,老年人的梦则如同烂漫的晚霞。

有人作诗说——阿尔茨海默医生,一次次帮助温柔迷航的我找到回家的路;阿尔茨海默病症已经与我陪伴十年,像是我的情人。曾经相濡以沫;终会有一天相忘于江湖。

好多人都说——痴呆,是上帝送给老人的礼物。

笔者说——即使不能主动,也要被动地与痴呆为伴。

当有信念以至信仰。

不管你是学的、从事的什么专业,人生最好还要学点或懂点心理学、哲学及宗教学的东西。

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有了信念,就会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

有些“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和“无信仰者”是很可怕的。他们造反、腐败、五毒俱全、无视因果、不顾后果,令世人害怕;他们临死时没有归宿感,自己的灵魂惶恐、迷茫,不知飞向哪里或哪里会接纳自己。

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自然科学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到了晚年都开始相信上帝。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问题也许只有从神学的角度才可能找到答案。因此,人生在世至少要有个信念,最好要有个信仰——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你信不信,不需论证或考证,——作为自己前进的精神支柱或指路明灯。

借用神学做心理学的暗示:人生直至思维停止或灵魂出窍,灵魂驾鹤西去。西去,去哪里?我的归宿是去见上帝,在上帝身边吃糖果,然后听从上帝的重新安排,——抑或还能做个信使,在上帝的身边工作。所以,人到了晚年一定要有一个信仰,然后老人的灵魂才能安心、安分、安详地驾鹤西去,即使得不到家人的用心侍奉,自己也能走得安静。否则,没头苍蝇一只,孤魂野鬼一个。

要有心理准备甚至是行动准备。

小命靠自己,大命得靠天。小命是延缓、控制病情,大命是气数将尽。当今活到85~90岁,作为寿命来讲,已经够本了。痴呆期就是过渡期或准备期,剩下的寿命是通过痴呆等待老天召唤,到新的地方报到。老年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港湾,生命的风帆在这里停泊,又将在这里重新鸣笛启航。每个人都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有个心理准备甚至是行动准备,把遗嘱写好,安排好自己的后事,等待着弥留之际做最后的一次心理防御。反倒淡定。

这是最全面、最后的精神安慰。

生命偶然,疾病常事,顺其自然;老年后期,品尝了人生五味,冷静地面对死亡。

一个人有痴呆病症,受到全社会的关心、爱护、照料和支持,懂得这是规律,自己有个信仰,让灵魂安详地驾鹤西去,去找自己新的归宿,特别是听说还能去到上帝的身边吃上帝赐给的糖果,这就是最全面、最后的精神安慰。

3.焦虑、强迫和躁狂、分裂者

焦虑、强迫的情况基本与抑郁者相同;躁狂、分裂者许多情况则与痴呆差不多,只是生活自理及死亡情况没有像痴呆者那样严重;这四者的共同点,其现象都是“急急风”,“似战鼓催征人快马加鞭”,再深一层则是似有“天降大任,使命在身”的境界,他们中也不乏“思想者”,忧国忧民,并引为自豪、以此为荣;这是时代病或是时髦病,他们孤芳自赏。——值得接纳并欣赏。

4.有些慢性病

在医学上,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很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老年慢性病是目前很难根治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病、骨质疏松症、帕金森氏病等,多为身心疾病。

慢性病多为“富贵病”。有的女人长期患病还形成一种“病态美”。别人都和他们保持距离,不敢惹他们,甚至还有意无意保护他们。有的患者还享受特殊医保,似乎自己“对革命有功”。有些慢性病是“弯腰树不倒”,既可磨练人的意志,又可能是长寿的一种标志。慢性病不影响或基本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也值得接纳并欣赏。

(三)“小怒疗法”排解应激积怨的假设及分析

应激积怨太过,特别是从中年一直忍到老年,对于凡人来说,可能会形成淤积甚至产生癌变,“小怒疗法”的使用起到自我心理防卫的效果,并且是正当防卫。“小怒”不是病,“小怒疗法”能疏泄怨愤,带来精神安慰,值得老年朋友偶尔一用。

笔者的《“小怒疗法”》一文写于2013-5-22~2014-1-20,已发表。

该文的导言说:笔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达12年。这12年,笔者自然是生活与工作同行,还总结反思了前半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自我防御问题,并为后半生的做人、处理人际关系也做了试探性的设计,在设计中就有一个关于“小怒”与“宽容”尺度的把握问题。这些经验、教训和试探都成为笔者个人成长的基础,因此,个人成长感悟也就颇多。但在云南省昆明市共青团12355督导班这次学习中,重点提炼出生活中的“小怒疗法”这一点感悟,在督导中接受朋辈小组的剖析。

该文对“小怒疗法”排解应激积怨做了假设和分析。

二级标题的提纲如下:

一、“小怒疗法”的试探性提出

(一)从夹着尾巴做人到做相对自由的人

(二)你们心理咨询师也会发火吗?

(三)听说你们心理师都是有病的人

二、“小怒疗法”的不成熟表述

(一)“小怒疗法”的描述性定义

(二)“小怒疗法”与其它愤怒的区别

(三)“小怒疗法”属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

(四)“小怒疗法”在生活中的有时和适度使用

(五)“小怒疗法”在“对质”咨询环节的可能使用

三、咨询师个体对“小怒”的修炼

(一)工作与生活中的咨询师个体是两个不同社会角色

(二)咨询师一旦与来访者吵起来,还是咨询行为吗?

(三)咨询师至少做到在咨询期间为人师表

笔者在“一、“小怒疗法”的试探性提出”的小导语中说:

当有人欠你不算小的一笔钱,你会等待他来偿还。如果久不来偿还,你会间接甚至直接索要。如果对方想赖账,抑或你会愤怒地讨债。人情债,无论广义、狭义的,同样是这个道理或原理,也要偿还、索要。

当有人要来打你,你会伸出胳臂抵挡、招架;当你正在和已经被打,你很可能进而还会握紧拳头还击。这是躯体或生理的应激反应。心理的应激反应也是一样的道理或原理。

当有人羞辱你了,伤了你的自尊,给你下不来台,你需要自己马上设法下台阶、站稳脚跟,或让对方一时不能下台阶、不得不向你认错道歉。如果你自己僵在高处受寒,有理反而蒙羞,而对方则在幸灾乐祸,这会使自己的心理无法承受。不还击吧,憋屈得难受;还击过当吧,可能双方都会受伤,而自己是二度受伤;迁怒是欺负无辜;大怒是拿着对方的错误在伤害自己;以怒制怒乃至以暴易暴,这可能升级为违法犯罪;如果双方都能高姿态,实现言归于好或和好如初,那是上策的效果,但这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如果能以德报怨,那是圣人,可在现实中难能遇到圣人;于是提出第八种情况,这便是正当防卫,而“小怒疗法”就是凡人心理正当防卫方法或技巧的一种。

笔者在“二、“小怒疗法”的不成熟表述”的小导语中说:

先介绍有个心理疗法叫“情志疗法”,即“中医意疗”又称“情志相胜疗法”、“情志调适法”。

“情志疗法”中的怒胜思”或“激怒”的方法,与愤怒或发火有关系。为了表示它同“小怒疗法”有区别,这里先把它的定义简单介绍如下。

“怒胜思疗法”——木克土,思伤脾(土)制于肝(木),用怒胜思疗法,即以怒制之。意思是过度思虑(隐忍又想不通)能使脾气郁结,运化无力,发怒则能使气机运行畅通。而心理医生的工作是刺激或引导患者发火,所以又叫“激怒疗法,简称“怒疗”。

此外,反暗示即“激将法”,也可以引起来访者的逆反、反抗、愤怒,反而达到本来就想达到但正面说他不听或不信的效果。

情绪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这里说的是:合理、恰到好处的愤怒或发火能治疗某些心病。

于是,引出“小怒疗法”,说它可以用来做个体自我防卫、自我疗伤,能够自我调适或疏泄因外来刺激所引起的负面情绪。

笔者在三、咨询师个体对“小怒”的修炼”的小导语中说:

咨询师个体要修炼的方面很多,如工作原则、职业道德及专业理论、相关知识等,这里只说对“小怒”方法技巧的修炼,这是笔者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和体验较深刻的一点。这一点说的是情绪或情感(发脾气或发火),是说的对它的把控。咨询师把控好了,再去辅导或指导来访者。

笔者在该文中说:

1.给“小怒疗法”下个雏形定义

试探着给“小怒疗法”下一个雏形定义——当人格受到伤害或尊严受到侮辱时,个体不是采取宽容、忍让、压制甚至是潜抑的防御方法,去躲避或逃避,而是让意识做一定的把握,同时潜意识里的情绪进行宣泄乃至一定的发泄,对对方进行严肃乃至严厉说理乃至教育、教训,从而使对方无法还击,让对方处于尴尬境地或局面,甚至让他当场向受到伤害或侮辱的个体赔礼道歉,以此安慰其情绪、偿还其情债,这样的一种心理自卫方法或手段。

简言之,在受到侮辱或伤害时,个体通过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愤怒,理智地还击对方,这样的一种“自我正当防卫”,叫“小怒疗法”。

一个人的情绪绝对平静,那可能是高人;一个人的情绪过于不平静,那可能是有心病的人。心理防御的一种标志或效果是使心态平静、情绪平稳,但这是相对或适当的,使人的情绪在适度的波浪中前进,而不大起大落,这是心理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表现。而心理健康、基本健康的人有时也喜欢使用一些“利己,也无害于他人”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有人认为做心理老师的人没有脾气或不应该发脾气,其实心理老师也有“情志”,他不能24小时都在角色之中。“小怒”既然是“既可以保护自己、也不算伤害他人”的一种中性防御方法,这在有人不尊重你的时候,在非咨询工作状态中,偶尔使用一下,也是比较现实的“自我正当防卫”,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在大环境不能给予保护或只有自己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施用“小怒疗法”。“过后不思量,回家后,自己清除心理的余尘垃圾,在轻小的伤口上敷上“心药”,在短期内促使其康复。而回家后的“自我疗伤”,别人包括对方未必知道及理解,这是“小怒疗法”背后和后面的环节。

“情志疗法”,简单地说就是对情绪的调适。所以,笔者倾向把“小怒疗法”归在“情志疗法”中,与“激怒疗法”等并列。

2.“小怒疗法”与其它愤怒的区别

愤怒:因对人对事不满而情绪激动。愤怒有个对象与程度、频率的问题。本文指他人他事直接伤害了个体,引起个体的愤怒。

中怒:程度中等,有一定的杀伤力或还击力。中怒是亮“黄牌”。

大怒:程度严重,有很大的杀伤力或还击力。大怒,发泄太过,可能是拿着对方的过错在折磨、伤害自己。大怒伤肝,扰动心神。大怒伤人伤己。大怒不宜。

愤世嫉俗者、正义者、革命者、杀敌的战士,他们往往会大怒。那是斗争或战斗前夕的热身,这是另外的话题。

迁怒:外投,偏离愤怒对象,伤害无辜。别人成为你的出气筒,是道德问题。忌讳迁怒。

抑制:有意识地把委屈、伤痛压抑下去。自己是受气包。“忍”字心上一把刀,刀刺心,是什么感觉?若无疏泄渠道,则可能会形成“心结”,抑或在心里憋出病来。

潜抑:把困扰或痛苦,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压抑到无意识状态中。潜抑得都得病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宽容: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度地把握宽容。如果你连他对你的伤害也宽容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宽容了,其结果他还是变本加厉地伤害你,这样,过度的宽容就成了纵容。这时,潜意识会在下面闹情绪,还可能会得癌症。

以德报怨:用恩德、曲意隐忍、高姿态来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高人、上人他们高境界,即使当场不能化解,自己竟能忍受,并且事后善于从另外渠道排解疏泄。它成为高层道德,因此常人难以做到。

以直报怨: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待有怨恨、冤仇的人和事,当以正直之道、坦率之态对待,不作相应的报复(不以牙还牙),但也不应曲意隐忍。这样,它成为较高层道德,正人君子之行,但常人也能做到。比如“小怒疗法”。

疏泄:又叫宣泄,使负面情绪科学、有序地排解。宣泄是心理调节的安全阀,宣泄方法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非常广泛,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小怒:愤怒程度较小,并有理智把控。现实社会中大量的是凡人、中人、常人,他们在小怒练胆,自卫,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小怒可产生某种快感,有利于肝胆之气的疏泄。

“小怒疗法”:大多的愤怒都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技术来控制,即能在愤怒的时候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的升级,因此这时就可以理性地思考、处理问题。“小怒疗法”愤怒而不失控,得理饶人,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小怒疗法”有创意、果决而适度地表达愤怒,并且有破有立,提供正面的情绪能量给对方,最终目的是达成问题的解决。不要为怒而怒,还要权衡利弊,预测事件的后果,以及连带的负性后果作用的可能发生。

3.“小怒疗法”属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

中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效果是:利己,不害人。“自我”—“本我”。

大量实验证明,其实,“本我”和“自我”双方都能接受的就是中性的防御方法,“自我”一看是“擦边球”的事儿,在和“本我”讨价还价后也就同意使用了,而“超我”那边也就没有什么话可说。

中性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有好处,对社会、他人也没有坏处。其方法虽不大好听,但适当、偶尔一用,也无伤大雅,而且有些也确实可以缓解以至平衡心理的紧张或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特别像“阿Q精神”,有人把它比做是国人中“弱势群体”的第二“精神支柱”,所以使用频率恐怕还要多一些,效果还要好一些。

这是人们一般习惯使用的防御机制,也见于人格障碍、神经症患者的身上,但一般不能构成症状。

就像从心理问题到精神病一样,从成熟的防御到病态的防御,之间没有明显或截然的界限,但都在于对“度”的把握。若把握得不好,中性的防御也可能转化成病态的防御;把握得好,病态的防御也可以转化成中性的防御。可以做一个比较,比如:“疏泄”(成熟的)—“小怒”(中性的)—“大怒”(病态的)。

所以,笔者把“小怒疗法”归类于中性心理防御机制,并作为“心药”推介出来。

4.有人提出生气与寿命的关系

经常自己找气生的人,即小心眼儿的人,一般活20~50岁;

经常受和认为在受别人气的人,叫俗人、庸人,一般活50~60岁;

经常自我生气、也气别人的人,叫凡人,一般活60~70岁;

经常让别人生气、自己却不太生气的人,叫伟人,一般活80岁左右;

不论别人怎么气你也能化解、淡然处之的人,叫圣人,一般活90岁左右;

从不气别人、自己也不生气的人,叫高人,一般能活100~150岁;

能以直报怨,甚至以德报怨的人,叫至人,150岁以上;

而达到真人境界的,最多的活到800岁。

结论:

生气—得病—折寿;不生气—少得病—能长寿。

进而提出属于积极类型的心理防御方法——“消气法”。

而笔者提出的则是中性的心理防御方法——“小怒法”。

5.出口恶气,带来安慰

一口恶气憋着,会憋坏自己;大怒,可能双伤害。怎么办?事不过三,到了三,通过“小怒”,吐出这口恶气吧。这也是“小怒疗法”的使用。是对熟人。

对熟人、生人的“小怒”有区别,“小怒”与伤害程度大小也有关,还有个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问题,有个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的问题,有个伤害个体和伤害社会的问题,有个有否利害关系的问题,等等方面。

创造并使用“小怒”的人,可能跟性格及人格特征有关。笔者的性格为人是豪爽不阿,吃亏不吃气,刚直不阿中就包含了小怒。笔者是矛盾型的人,一方面适应、随和,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认知和个性。所以是互相尊重,而谦让等是有一定限度的。笔者现在不是广交朋友,而是大浪淘沙,包括对曾经的学生。

阿庆嫂在《智斗》中对刁德一用的就是“小怒”,“小怒”之后,人走茶凉,过后不思量。

其实,“小怒”,几乎人人都在用,到处都可见。只是形式、方法、策略、态度各不相同而已,许多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而已,事后不会自我化解而已。

如果有人既不认同“小怒”,也不会事后自我化解,还躲避不了恶性刺激源,那就不知还有什么办法了。

(四)对如下几种精神安慰所持的态度

不是说凡是对患者能带来精神安慰的病态或症状,都可以发作,如下列3种就不提倡甚至有的还要坚决反对,因为在效果上已经伤害了他人,破坏了社会,他们违反了家规、单位规章、社会道德,有的是属于违法以至犯罪,超出了一个患者的行为范畴。

1.不提倡一般性的“得病获益”

一个人病了,经过医生精心治疗、家属细心照料,本来病好了。但是病人想到患病期间,受到那么好的待遇,于是,又不想好了,又继续地“病”下去。注意,这后面的病是装病。

也许人人都有得病获益的念头,也可偶尔一用,但须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能长用和常用。长休病假,单位会有看法,饭碗危险;久病在床,等人侍奉,讨嫌于家人。

2.鄙视因政治斗争而住医院避难

官场仕途明争暗斗,尤其是一时的败者,有的会患“政治病”住院,取得庇护,并把医院病房当作办公室、交易场、斗争指挥所。老百姓鄙视他们这种政治避难。

3.反对借发动战争来残害人类

一些政治野心家、战争狂人往往就是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患者,他们的病态或症状发作主要表现是开展运动、发动战争,或在运动、战争中表现得激昂、亢进。如希特勒等,他们成为千古罪人,人们反而忽略了他们是精神病患者。

本单元小结:

谁都不想得病,但谁都难以保证不得病,疾病是永远不可能被消灭的。说“某些心理疾病还能带来精神安慰”,这是相对的,是处于病症现实的一种“积极转移”和“升华”。一定不是提倡得病,一定不能理解成“得病获益”。

小讨论:

1.关于“孝顺”含义在老年后期的新解。

2.关于“小怒疗法”及其是否适用于老年朋友。

四、驾驭自己某些心理疾病并与之终身做伴

有位心理大师说:“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都是平常的,这就是生活。”

有人说:“疯子”要是无害,为什么要治疗他?

笔者说:“疯癫”要是有用,为什么不可以调控它并与其为伴,且是终身?

(一)人体内的自愈能力就是人类最好的神医

“本能自愈现象”,是解除压力、焦虑和抑郁等的本能疗法。人的本能有一种像大自然“自我净化”的能力,叫“愈合能”,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靠自己摆脱压力、焦虑和抑郁,而不是靠医生或药物。这种自愈免疫潜能简直是无限的,只要运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调节,那末,人体内部独特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无限地发挥出来,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同时人体的自我保护及对外在病邪侵袭的抵御能力,也会提高到不可估量的程度,使体内的病变难以产生,使外在的病邪难以入侵。俗话说“三分病七分精神”、“三分药七分养”,这“精神”和“养”就是“自我”在保护、抵御、净化、愈合。大自然就是医生和药物,人的本能就是医生和药物,它是与生俱来的、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这种本能自愈即靠潜意识进行自我治疗的现象需要人类进一步认识和挖掘。

有一种说法:个体自身某个部位明显不舒服,这是亮黄牌了,警示自己生病了,要注意超负荷的劳作或不良的生活习惯了,甚至要去看医生了。

又有一种说法:很大一部分的生病是人体内在维护功能、清理垃圾、调节平衡的过程表现,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而不应该把它当成症状来驱除。比如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及郁闷、失眠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否则这些药物就会破坏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一旦修复功能减弱或丧失,那就是把命运交给这些药物了。因此,只要症状不严重,可以做积极自我暗示,安心静养,让自身的修复功能来完成对疾病的祛除、对健康的维护工作。

还有一种说法:说上面这两种观点相辅相成。对于一般的病,或某种病在病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可以以药物为辅,让药物辅助“体内医院”一下,把病治好;即使是手术,愈合的基础也是体内的自愈能力。换个说法是,不要一来就上医院。

据免疫学说,一个人经过化疗,免疫系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情,因为一旦有压力或生气、紧张,半小时以内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免疫功能若下降,新病可能来袭,旧病可能加重。

(二)用某些心理疗法来调控某些心理疾病

笔者整合出的心药:心病还须心药医》一书中,整合出10406种药方,就包括上面说的人体内的“自愈疗法”。

对于家人护理老人,当重视或强调的两个疗法:一是家庭“环境疗法”,二是“亲情疗法”。二者其实是一码事,是在家庭范围或氛围里的二疗法,二者的施用,十分重要。

作为老人自己:清醒时,要做到几个相信——相信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相信权威给开出的“安慰剂”,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命运及气数(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相信家人。不能自理时,要做到几个配合——配合家人或护工对自己的照料,配合命运或气数的安排。弥留之际,要做到几个服从——可以向家人提出在医院还是在住所“往生”的要求,但决定权很可能在家人一边;可以甚至是一定要立遗嘱,但有些条款,家人未必都能、都要践行,特别是对于关系较复杂的家庭来说,真的是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养你的、你嫁娶的、你养的”这三种人面前,常常是无奈的,之间永远是一笔糊涂账;在这样最后的时刻,作为接到“调令”要“调走”并且“移交工作”都做完了的自己,就不要还管“原单位”的事情了。

有如下的一些疗法,适合于老人:

西药治疗从略,中医治疗包括饮食疗法也从略。

说的是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支持心理疗法、自我控制疗法、积极生存疗法、生活意义疗法、音乐疗法、自然疗法及冥想、祈祷、深呼吸技术等。

其中自然疗法,是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用温和、天然的方式自救,帮助人体改善循环、释放压力、排除毒素、增加营养,最大限度地唤醒人的自愈能力,以此达到预防疾病、维持或恢复健康的目的,这样的一组方法。人类的健康一定是依赖大自然所赋予的力量。自然或物理疗法包括森林、园艺、温泉、漂浮、熏蒸、刮痧、拔罐、针灸、足浴、推拿、气功、拍打、色彩、热水袋、冰块儿及芳香疗法等等。这些疗法都是有交叉甚至是相通的,这些疗法都离不开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并注意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

笔者又整合出自我调适、排解压力的10条方法,可能适合所有人:

一是最好能消灭应激源或改变恶劣环境。

二是回避(发生之前有准备)或逃避(中途离开)现场。

三是在不改变现行体制和环境的情况下,改变认知,适应客观。

四是适当运动、娱乐、放松、转移。放松疗法:如男士游泳,女士瑜珈。

五是分轻重缓急,分解—排解—化解心理压力。

六是采用一些中性的自我防御机制。如“精神胜利法”等。

七是上班进入角色,下班心态归零。(基本上做到)

八是变(唉声)叹气为哈气:叹气—吹气—哈气—深呼吸。

九是相信每个人自己都有“本能自愈机制”。

十是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包括心理辅导的支持。

方式:个体单独进行,几个人自愿组合,当然企业能集体组织更好。

(三)关于“做伴疗法”的提出

上帝造人,一方面编制了疾病病灶,另一方面又在人体内设置了“自愈医院”。——这是折磨人,还是锻炼人的意志?既造出“天使”,又造出“魔鬼”。——这是要指引人积极向上,还是让人受诱惑形成坏习惯甚至做坏事?

我们不要把心理疾病完全看成是坏事,当然,这也不是说它完全是好事。如果有一点情绪波动,一点焦虑,一点抑郁,甚至一点躁狂,这都可能会有益处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疾病都不用治疗。

忘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对当年的“苦辣酸甜咸”,把控到一定程度,把过去的“苦难”发酵成“甜美而略带酸楚”,则是可能的、可以的。笔者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苦难的人生历程,后来离开了故乡。到了中年及老年,故乡行共12次。每次,特别是第一次,心态都把控在“甜美而略带酸楚”的程度。这样去寻找、回味当年的美好和遗憾。

上个世纪60年代,笔者受到极左的迫害,于是抑郁了,感到孤独无助,用写诗、吹口琴和拉二胡来抒情言志。

上个世纪80年代,先后从事过教师和记者工作。由于文凭不够,于是自学考试,并对工作格外刻苦认真,于是焦虑了,于是在焦虑中对工作更加刻苦认真。

本世纪初,一不留神,到了退休的年龄。觉得有好多的事情还没有做,或者还没有准备好、处理好,感到光阴迫,于是强迫了。2001年开始正式从事心理健康工作,做到2005年,笔者不禁想起了晚年的孔子、达尔文和潘菽,潘菽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觉得年事已高,要抓紧时间整理典籍和著述呀!笔者不是要成为他们,而是受到他们的提醒:弹指一挥间,人生竟到了老年初期,后半生的时间有限,得抓紧时间挥毫奋笔呀!于是,除了一边继续学习心理学专业,一边做心理辅导、咨询和讲座,其主要是安排时间撰写心理健康系列丛书。——制定计划,用3/5的时间著书立说,1/5的时间做心理咨询,1/5的时间做公益善事。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从自己切身体验到观察、测量、辅导别人,从自己抑郁、焦虑、强迫到别人多动、痴呆,从症状发作到有意识掌控,从青年、中年期的“顺势”—“就势”到老年期的“顺势”—“做伴”;于是“做伴疗法”的假设形成。

“做伴疗法”的雏形定义:在“顺势”—“就势”疗法的基础上,对于久治不愈或难以治愈的、但却能够产生创造力或艺术表达力的、通过调控能够带来快乐及精神安慰的某些心理疾病,不同它们做斗争,不去做“积极抢救”,而是接纳它、欣赏它,“积极转移”和“升华”,强调人体机能的奥妙和自然修复能力,用某些心理疗法来调控,将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接受,接受这样的做法及其过程,就叫做做伴疗法。做伴疗法的特性是个体不把症状当作自身的异物,而是当作自身的一个部分,有主动和进取的意识,对它不加排斥和压抑,还要发挥它的长项或优势,使其变病为宝。调侃地说,既然诊断不清,治疗不了,那就不要治疗了,就“将错就错”、“将病就病”,一生与症状为伴吧。

(四)抑郁、焦虑和强迫三症将伴随笔者终生

现在看来,笔者的抑郁、焦虑和强迫三症都是轻度的,或者是有某些症状较明显。笔者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介于健康与基本健康之间。

抑郁——灵感来了,思绪万千,思考问题,抓住电光石火。鲁迅说,痛定之后,再长歌当哭下笔撰文,才能深刻。而笔者则每每是,病痛发作时,暗示自己,这是灵感来了,当即搜集资料或写下初稿;痛定之后,再做修改。

焦虑——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奋笔疾书。时间感是人自己造出来的: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时间都去哪儿啦?笔者老年初期的焦虑是“时间焦虑”,常自问:“何日能完成自己人生的使命?”要只争朝夕!

强迫——命令自己,把这段情节或这篇论述撰写出来,保质保量地完成目标或任务。为了完成目标或任务,人家是“笨鸟先飞”,我则是“病鸟劬(qu,/)飞”。当年在某报社做采编时,对自己的文章一丝不苟,对通讯员的来稿字斟句酌,形成强迫症状。好处是保证工作质量,缺点是要耗费很大的心血。

书刊的允许出错率是万分之一,笔者的《亲子师生沟通》一书,出错率是三十二万分之一。这是抑郁、焦虑和强迫三者综合表现出的“办事过于认真”的结果。

现在,伏案写作,成为笔者生活的组成部分了。当然,这首先是孤芳自赏的过程和结果。有时候也会这样自我安慰:很多人总是“没有做完,只好带着遗憾走了”;也有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做完,所以一直没走”。这既是上帝的考验,也是个人的遗憾。因此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认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笔者在践行着同抑郁、焦虑、强迫三症终身做伴,把它们作为生活或人生的组成部分。与这些心理疾病为伴,痛苦并快乐着,病着也收获着。

本单元小结:

有的疾病不治而愈,谓之有自愈能力;有的疾病因为不治而死亡,谓之耽搁了;有的疾病能发挥它的长项或优势,于是可以终生与之为伴。

“本能自愈现象”,是解除压力、焦虑和抑郁等的本能疗法。

自然疗法,是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用温和、天然的方式自救,帮助人体改善循环、释放压力、排除毒素、增加营养,最大限度地唤醒人的自愈能力,以此达到预防疾病、维持或恢复健康的目的,这样的一组方法。

笔者整合出的10条,是作为排解压力及自我调适的方法;特别又提出了“做伴疗法”,把某些症状当作自身的一个部分,作为生活的一个部分。

互动交流:

变叹气为哈气。

在众人面前叹气,会把你的心理垃圾倒到别人心理,引起别人的反感;独自一人叹气,吐出心理垃圾,又会重复产生心理垃圾,是一种病态的排解。众人在场可轻哈气,独自一人可重哈气,哈出声音,想象把心理垃圾哈出去了,但最好做深呼吸。

 

整个课程结束。

 

2015-5-2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