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心理减压训练场


心理减压训练-4

四、亲子减压

(一)“包含关系”—重叠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

(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三)少儿期的心理发展。

(四)呵护而不控制。

(五)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打?

(六)发现、培养兴趣而不提出过高期望值。

(七)“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八)“更年期”—“青春期”。

(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象”。

(十)“瓜熟蒂落”—放飞雏鸽。

(参阅资料及问卷)

 

(一)“包含关系”—重叠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

有一组图,由大小及其交叉幅度不同的两个圆,表达母子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心理关系情况。

1、“包含关系”——

共生,“怀胎期”。

2、“重叠关系”——

“围产期”。

3、“交叉关系”——

⑴交叉幅度很大:“围产期”,“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幼儿园);

⑵交叉幅度一般:“潜伏期”(小学);

⑶交叉幅度很小:“青春期”、“青年期”(初、高中)。

4、“并列关系”——

⑴在切线处相接的并列:“青年期”,毕业后、就业初;

⑵很小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

⑶一般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成家。

(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1是父母的:孩子在18岁以前,父母有抚养、监护的责任和义务。

2是上帝的:上帝把孩子委托给你抚养、监护,满18岁或学业有成之后,当还给上帝。

3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孩子成人后,当还给社会。

4、是自己的:父母同独立后的孩子是亲戚、朋友关系,不能一辈子在一起。虽然“血缘关系”不变,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三)少儿期的心理发展: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相当于“口欲期”。

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

“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

“母爱”在孩子1岁时形成。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相当于“肛门期”。

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

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

反之,如果母亲过于训斥或“溺爱”,孩子过于“自律”,就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能自立,会产生“羞涩感”和“怀疑”等不良适应心理,还会使“意志”等品质发展不够。

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其中,“耐心”至关重要。

3、“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相当于“性器期”。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面对这种情况,母亲怎么理解或对待呢?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母亲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母亲的态度和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

这一时期的任务在于发展孩子自主的主动性。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母亲当然要鼓励、引导。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相当于“潜伏期”。

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知羞耻。

这时期,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

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因此,帮助儿童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和学习竞赛,取得有意义的成绩是必要的。

以学习为例,一些行为如做功课,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掏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如孩子在从事家务劳动时,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就会增强“勤奋感”,越来越爱做这样的事,逐渐养成勤奋的工作态度。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把少儿的求知欲和模仿行为看成是调皮捣蛋、“耽误学习”,横加斥责,就会使儿童有逐渐发展成无所作为和“自卑感”的人的危险。

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很多710岁的孩子尿床,那是他们在梦中发泄,以此对父母进行攻击,要父母重视自己的存在。

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即“生殖器期”。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春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过去只看到自己,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

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

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诚于包括父母的外部环境。

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会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

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

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的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

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

(四)呵护而不控制:

1、“呵护”,主要是情感的,而不是物质的;主要是对心理的,而不是对生理的。

2“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

所谓“远祖(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共同心理现象,是从原始社会以来本民族的老祖宗那里“遗传”而来的。如人类怕黑暗、蛇等猛兽、洪水、孤独、疾病等,又如男人有“大丈夫主义”和“家长作风”、女人“妻管严”和“控制”孩子等。

笔者在一次问卷中发现:90%的已婚女性具有控制子女或丈夫并子女的这种“潜意识”。

如家长给孩子人生的设计、生活的亮点只有一个——“学习”。一旦失去学习的机会或“学习不好”,人生便没有希望了。这使孩子生活兴趣范围变得非常狭窄,成为成长中的烦恼。

3、孩子18岁以前,委托父母抚育;18岁以后,是上帝的,是社会的,是孩子自己的!你有权利控制么?你能永远控制么?你能控制得了么?

4“控制”与“反控制”。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控制”越厉害,“反控制”或“逆反”就越大,极限就是离家出走以至自杀。

(五)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打?

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体罚”与“心罚”。

能不能打孩子?意见分歧。

笔者有个折中的观点——

1任何惩罚都要适当、适度,“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打”,也是如此!

2、“幼儿期”—“学龄前期”可以打;但是有很多的“但是”在变相、间接地否定:轻轻地,高擎矮落,酌情、适当、偶尔,……

3“学龄期”原则上不能打。

4、“青春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自杀。

(六)发现、培养兴趣而不提出过高期望值:

“兴趣”,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过高“期望值”,就是父母给孩子设计的、孩子必须要走的、唯一的一条路——小学→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研究生。

有一些家长请求笔者帮忙“开发孩子的智力”。而笔者是怎样回答的呢?下面有两个例子——

1、“Zhenzhen理想”的案例分析。

Zhenzhen的理想:Zhenzhen ,女孩,10岁。她在题为《我的理想》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同学嘲笑我,老师也看不起我。这些都没事,因为我爸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读书仍然可以发财,可以有很多很多钱。现在的社会,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更没有人会看不起自己。我的理想就是买彩票,然后中500万大奖,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还可以用这些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游。到那一天,我会让那些看不起我的同学知道我不是笨蛋,不读书也可以有大前途……

分析——

首先假定Zhenzhen所表达的情况属实。

Zhenzhen10岁,当在小学4年级,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初期。这时期的孩子不能受到恶性“应激源”的刺激,应该是在良好的氛围里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而恰恰Zhenzhen就在并不良好的环境里遭到较大恶性“应激源”的刺激:一是唯“学习成绩”即分数的高低论英雄,这说明该小学很可能还在搞“应试教育”。二是同学嘲笑、老师看不起,这说明学校的班级“集体意识”较差,没有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没有开展“手拉手”活动和形成“成员共进”的班风,老师没有对全体学生做到在人格上一视同仁,不注重甚至不懂孩子的心理卫生。三是社会“有钱就是爷”的世风堪忧,要么是“爷”、要么是“孙子”的她爸,信奉这是“真理”并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就可以走这条路。于是Zhenzhen就通过做“中大奖”的“白日梦”,来补偿“学习成绩不好”的弱项。

因此说,Zhenzhen就是上述这些“应激源”的受害者。她的心理防御失败了,心灵受到创伤,人格发展受到阻碍。

Zhenzhen尚未成人,还是处在接受“启蒙教育”阶段;所以首先不是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克服那些“应激源”。但要直面这样的“应激源”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那是Zhenzhen以外的人的责任和思考的问题!

看来她现在只相信自己的老爸了。那就请她的老爸,克服偏激的认知,劝勉孩子:排除外在恶劣环境的干扰,保持健康的心理,注重做人、成人,至少度过“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时期,学习掌握工作和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长项并努力培养、发扬它,使其成为将来择业或谋生的一种技术或手段。也许,这是所谓“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现在要走的比较实在的路。

如果Zhenzhen有了这样的“理想”并在成人以前走下去,这将会有力地证明自己不是笨蛋、无论干什么都可以有前途,而不唯独是过“独木桥”上大学,也不是“买彩票,然后中500万大奖”。

Zhenzhen做“白日梦”和对“学习成绩不好”的补偿心理,代表着约20%左右的小学生。对还在忙着“应试教育”的小学和老师,此案例很有反思的意义!

2Wangxuan:“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   

钱老师:

我的女儿今年上六年级,开始上学还好,三四年级滑坡,现在感到吃力,怕上学,分数老是不高。她妈说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对孩子没有信心。我着急,请钱老师帮助开发智力。

回复——

Wangxuan家长你好!

“分数不高”同“智力开发”两者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分数不高”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笔者认为,至少是初中以下,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这是违反教育和教学规律的,即使学校、老师都这么做,这还是违反教育和教学规律的!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作为老师评职称、长工资的“硬件”,这是当今教育和教学的悲哀,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悲哀,是《义务教育法》的悲哀!连我们的先师孔子也懒得呐喊了。

一些“智力开发”的操作渗透着“铜臭”(开发无效,取财无道),“开发”一词本身就有商品经济之嫌。就是“智力测验”,在入学前可以搞,但不要把测验的结果当作定论,它一定是“仅供参考”!现在都到12岁左右了,“智力测验”还有多大意义?且不说那些“智力量表”的“信度”有多大,那“常模”是迎合哪种性质的教育?何况“智力开发”!——这都是以分数“论英雄”、“排座次”闹的,把家长给搞困惑了,也阻碍了孩子的人格的正常、顺利发展。

笔者总结出如下几条关于考试不成功的原因或可能,不妨你看一看哪些是不能责怨孩子的:

遗传因素,

智商不高,

不感兴趣,

考前生病,

考前受到较大心理创伤,

一时失去信心或意志,

有考试焦虑症状,

有考前紧张综合症,

因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造成心理压力,

脑器质有损。

教育方式—目的,应当是“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降人才”。可结果呢?我们的教育,除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带来“副产品”——有一位心理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集20年在校考试的经验教训,说:“不得不承认,一方面我们培养出一批死背硬记或考试的能手,一方面我们也造就出一些考试紧张综合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

除了先天性的“弱智”,不要轻易认定哪个孩子的脑子笨。再“笨”的学生总有他的专长、爱好。学习他的专长、爱好,往往就聪明起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学生的与考试分数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长、爱好,不被重视或受到埋没。这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学生的结果。

俗话说:麻雀跟着蝙蝠飞,熬眼遭罪!你的孩子如果是“麻雀”,就让他白天飞嘛,何必赶时髦或趋众跟着蝙蝠做夜游神? 

如果你同意笔者的观点;建议你们两口子统一认识,劝勉孩子,排除外在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做人、成人,至少度过“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时期,学习掌握工作或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长项并努力培养、发扬它,使其成为将来择业或谋生的一种技术或手段。也许,这是所谓“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现在要走的比较实在的路。

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这样的“理想”并在成人以前这样去做,这将会有力地证明自己的孩子不是笨蛋、无论干什么都可以有前途,而不唯独是过“独木桥”上大学!

——请注意:是培养“兴趣”,不是“开发”智力!

(七)“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对该效应简单、通俗地理解是,坚信自己制造的、生产的事物是最好的。这主要运用在孩子(自己养的)、配偶(自己嫁娶的)和父母(养自己的)身上。欣赏着他们的亮点,品味着他们带来的欢乐。而忽略不记他们的弱点和错误。尤其是对孩子。

下面,较详细地介绍一下“罗森塔尔效应”。

1、一则希腊神话——

在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塞浦路斯一位王子皮格马利翁,他善于雕刻,用象牙雕刻了一位美女。雕刻时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和心血,雕成后又每天捧在手中,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它”。时间久了,忽然有一天,这座雕像“她”竟然有了生命活了起来!

2、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

开始,他把一些“聪明”的老鼠交给一位实验员,而把一些“不聪明”的老鼠交给另一位实验员。过一段时间,他把这些老鼠都放进迷宫里进行测试。果然,那些“聪明”的老鼠比起“不聪明”的老鼠要灵活的多,很快就钻出迷宫。其实罗森塔尔事先并没有考察过这些老鼠,“聪明”与“不聪明”都只是对实验员讲讲而已。但实验人员根据他自己的评价却产生了不同的观念,在训练时也就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训练效果也就不同。

进而,罗森塔尔把这种实验方法扩大到学校。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校长和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潜力的评价。老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在上课时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这些学生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而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进而取得了好成绩,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罗森塔尔做过多种、多次这样的实验。

又如,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以后,师长们在各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积极、恰当地引导。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老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这些学生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

再如,“大器晚成”的实验。

这是罗森塔尔在实验中获得的教育效应。

实验表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实验中,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待而产生的效应。

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之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3、“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感情,建立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或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培养师生情感、达成师生间的双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体会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意见、要求。哪怕学生说:“我就是冲着我喜欢、信任、敬佩语文老师,才好好学习语文的!”总比因为对数学老师敬而怕之—怕而远之—远而恨之—由恨数学老师到不好好学习数学课程要好!

笔者认识一位老师,他就是这样的语文老师。

这位语文老师的教学特点之一是:善于通过语文作业本特别是作文本这块“平台”,与每一个同学沟通、互动。本来就是“文如其人”、“文如其心”,每一个同学都有一种老师在单独跟自己交流的感觉,把老师视为知音,甚至连作文以外的高兴事情,都愿写在作业里,与他分享;他也愿意和同学一起分忧——分同学之忧。

排除学习的心理障碍,错而后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积极活动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前提,创造性活动不可能在缺乏自信和心理压抑、焦虑、恐惧等状态下进行。心理障碍中最大的是“害羞”、“怕错”、“自卑”,三者又是以“怕错”为主,“怕错”的预后是怕遭到批评甚至是处罚。本来,错误在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逐渐使这些错误得到纠正。“学习”可以说就是通过尝试来“克服错误”的过程。教师不可过多地指责学生出现的错误,而要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勇于从错误中求进步,便可形成“排除心理障碍,错而后通”的良性循环。

笔者认识的那位语文老师,他的教学特点之二是:上课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如果答案错误,则不记分数;指定发言而分数不及格者,在下次提问时主动发言,若及格,则用及格分数取代上次的不及格分数;若仍不及格,则删除上次的不及格分数。这样的效果是,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争先恐后,当作一种乐趣和游戏,根本用不着紧张、害怕。这位语文老师修改了一条格言为:学海无涯“乐”做舟!

总结成绩,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或评价而作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或长项。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态度和蔼、委婉地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常对学生讲激励的话语,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常让学生登台轮流演讲或复述课文等,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提的问题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并且要抓住一点点的优点或进步,及时地多表扬、多鼓励。

笔者认识的那位语文老师,他的教学特点之三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轮流当班干部;在课堂上,让同桌交换作业,每个同学都当“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交替进行批改,然后被批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作业,检查出认为“老师”哪个地方批改得不对的地方,由老师点评或统一答案。

4、总结与启示——

在教育学上,“罗森塔尔效应”它给予我们很多、很深的启示。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人们通常这样来通俗、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积极、现实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过分的期望则能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即积极的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相反消极、不良期望对人行为的影响也会有多大。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心理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什么“打牛上树”,逼着“麻雀跟着蝙蝠飞”,进行“魔鬼训练”等等,这些消极、过分的期望误导孩子,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行”、“不良”,最终自暴自弃、走向犯罪的深渊。

自古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然而,仅仅“传道、授业、解惑”也许只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教书匠。只有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育人的艺术、懂得师生沟通的技术,以此来使得“教书、育人”发挥最大的效果,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神圣的称号!

无论是罗森塔尔保密名单上“大器晚成”的学生也好,还是在教育艺术下受到表扬或鼓励之后上进的学生也好,其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

进一步的启示:

其一,成功来自于信任。心理学表明,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意向效应”,能增加人的自信心,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尤其需要这种信任。教师的信任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且,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能体会到对他自己的这种信任感。

其二,成功来自于赞扬。最能鼓舞学生自信心的莫过于对优点的赞扬、对进步的肯定。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绩都给予表扬;对缺点、弱项、失误,当以鼓励和指出希望、努力方向为主;对错误当然不能表扬,但有的可用沉默来对待。以此来促使他们乐观向上,充分调动起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去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三,成功来自于师爱。没有爱,教育者就不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来抚慰。对于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育者只能用自己火热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与他们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感情沟通的桥梁,给他们带来爱的力量。

一言以蔽之,“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赞扬和爱所创造的。

因此,可以说“罗森塔尔效应”是师生沟通、教学相长艺术的核心。

5、“罗森塔尔效应”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

为什么?就因为是父母自己亲自生的呀!

所以,依笔者之见,“罗森塔尔效应”首先应该由父母进行实验。但我们的现实是:这么有意义的实验,学校老师落实得很不够,家长就压根儿不懂。

其实,“罗森塔尔试验”最恰切、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应用在亲子关系上,或者说亲子关系的“罗森塔尔效应”最恰切、最有意义;因为父母你们就是雕刻家皮格马利翁,你们的孩子就是自己亲自雕刻的那位象牙美女!

所以,笔者提前“总结”出一条启示:孩子的成功来自于母爱——此效应用于亲子关系上,不是更恰切么?不过是目前尚无人(包括各位父母亲)从心理学角度正式做这样的实验而已。

6、“罗森塔尔效应”在师生、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的失败案例——

正因为学校老师落实得很不够,家长就压根儿不懂,所以在师生、亲子关系中应用的失败屡见不鲜。笔者手上就有这样的案例:

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应试教育”的期望值过高,采取“魔鬼训练”和“高压政策”,使孩子的能力和努力超过极限,考试反而失败,孩子受批评、挨罚,进而自卑、紧张、恐惧,进而逃学,进而离家出走。

⑵还有一个稀奇的案例:某学校初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对一位数学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说:“你是天才,无师自通,你的数学甚至就是不学、自学,也能考高分!”这位同学,接受了这一消极的暗示,真的以为不学自然就可以自会、自学也自然会考高分,于是上课不再专心听讲,连黑板都懒得看,也不做作业,结果数学考试,每况愈下,到了高中,甚至别的课程的作业也不做、黑板也不看,终于出现考试一直不及格的事实。这位数学老师的失误,不但在于说“因为是天才所以可以不学自通、自会”,而且更在于说完真的就没有用心指导该学生的学习。该学生到了高中,仍然按照这种认知前进,另外的数学等老师同这位学生就产生教学适应不良。

(八)“更年期”—“青春期”:

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

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反”的话题,说人生有两次“逆反期”:34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也许这些同学的观点,会被某个心理专家采纳,提出“人生有三次‘逆反期’”的结论。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

41455065这个年龄段的人,其心理,想到昨天还是青年,不禁留恋惋惜;想到明天将步入老年,不禁忐忑不安;想到今天人在中年,万事未休,上有老、下有小,样样有操不完的心。

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情绪不稳、焦虑烦躁、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和有失落感、多疑、易怒、抑郁、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

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发“无名火”,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的危害性是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不和谐、亲子不沟通,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征状上“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

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通过减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

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你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疏导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象”:

借用一句京剧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比喻。比较适用于单亲家庭。意思是说,特别是单亲家庭更要依着18岁以后的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实际能力,由孩子自己决定是继续读书还是就业。而一定不要刻意设计“小学—初中—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公务员”的蓝图。

“穷人”——单亲家庭,“早”——18岁以后,“当家”——人格成熟,独立,就业。

“穷人”,也指教养、抚育未成年的孩子,其物质条件不要过于优越。

(十)“瓜熟蒂落”—放飞雏鸽:

当孩子是乳鸽的时候,离开母亲的怀抱,向前走;但走不多远,就会回头看看;稍稍远些,就折头回来,急匆匆跑回母亲的身边。

当孩子是鸽的时候,就不愿永远留在母亲身边,他要独立地飞,远走高飞;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自己的一生。

因为子女与父母,毕竟是“血缘关系”;所以走到天边也是母子关系呀!明天,孩子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雄鹰;但他无论飞到哪里,都叫你是“妈妈”呀!

但没有这样的道理——因为我是你的母亲,所以你要永远留在我身边。

此时孩子对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的排序是:自己,同龄伙伴,其他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见“朋友关系”比“亲子关系”还重要。

这是规律,所以想得通、想不通,都是、都得这样!

所以,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

如果母亲还不肯放,或孩子仍不愿飞;就求助于心理减压师吧!

(十一)参阅资料及问卷:

1、参阅资料——

www.kmxinqiao.com公益网站“亲子师生沟通”栏目里《“亲子关系”在心理上的对立统一》一文。

2、问卷——

 

(姓名):        性别    年龄段:     文化:     职业:             电话:

亲子减压》的“问卷”

——本“问卷”仅供本训练使用

一、“亲子关系”可归类四种情况,你目前是哪种情况?

1、“包含关系”(  )。

2、“重叠关系”(  )。

3、“交叉关系”(  )。

4、“并列关系”(  )。

二、不同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你对下列观点同意( A )或不同意( B ):

1、“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

2、“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  )。

3、“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看,人生有三个“逆反期”。你赞成( A )或不赞成( B ):

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  )。

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  )。

三是41岁以后母亲的“更年期”(  )。

四、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如下。你的孩子是——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  )。

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

3、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  )。

4、其它(                       )。

五、“青春期”的孩子,“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你的孩子的表现是——

1、“反抗性”与“依赖性”(  )。

2、“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  )。

3、“勇敢”与“怯懦”(  )。

4、“高傲”与“自卑”(  )。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

6、“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  )。

7、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  )。

8、其它(                          )。

六、“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你的孩子若有则表现是——

1、心理生物性紊乱(  )。

2、有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

3、可能产生“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厌食症”等(  )。

4、可能产生“代沟”(  )。

5、其它(                          )。

七、“代沟”了,就需要沟通。你的观点——

1、“填沟”(  )。

2、“架桥”(  )。

3、其它(                               )。

八、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有如下几招,你的方法是——

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  )。

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  )。  

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  )。

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  )。

5、对缺点、弱点:鼓励(  )。

6、对错误:淡化,沉默(  )。

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  )。

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

9、其它(                                                       )。

九、母亲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你——

1、有(  )。

2、没有(  )。

3、说不清(  )。

4、其它(                        )。

十、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你——

1、有(  )。

2、没有(  )。

3、说不清(  )。

4、其它(                        )。

十一、“控制”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你——

1、有(  )。

2、没有(  )。

3、说不清(  )。

4、其它(                        )。

十二、孩子到底是谁的?

1、是父母的(  )。

2、是上帝的(  )。

3、是社会的(  )。

4、是孩子自己的(   )。

十三、关于亲子关系的话题,请你说一句经典性的话——

 

职场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