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人们总是认为,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认识自己。如果把别人当作参照物,这可能是正确的。但你再好好想想,你真的最了解、认识自己么?也许你很了解自己的躯体,甚至哪个器官有什么毛病,自己都一清二楚。可你也那么认知(客观、辩证、发展地看问题,系统、深层、信息反馈科学化的认识)自己的心理么,认知多少、多深?
人们是要了解自己的躯体,但也要认知自己的心灵。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支配着躯体及一切表情、言语、举止、行为。人能够挺胸站立是因为有脊梁骨,但在解决了温饱的前提下,是人的“精神支柱”在支撑着人的脊梁骨。所以,一个人只有认知了自己的心理或精神,才能注重心身健康、积极指导人生。
如此重大的一个课题,过去却设置了“禁区”或用有政治色彩的“思想”来取代。今天,思想解放了,禁区打破了,为什么人们对“心理”还是不甚了解、认知不深?这是因为过去禁锢得时间太长
、程度太过,今天则对“心理”的宣传普及不够所致。
据笔者观察、调查发现,当今,人们大都感到“心理饥渴”,常常发生“心理感冒”,许多人已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只是还有些忌讳、碍于启口而已。换句话,目前从总体上说,大家还没有明显的这种意识、观念和渴望,甚至怕人家说你是“神经病”。什么时候,人们能有像去治疗躯体疾病的医院一样的心态,去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或工作坊?这一天会到来的!但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为了缩短这一段时间和过程,这就需要在今天注重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本讲座试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这两门包含关系的学科理论为指导,从社会心理角度,对心理及心理健康问题作以阐释,旨在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以解决广大个体的“心理饥渴”问题,同大家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一、何谓心理?
我们过去使用“思想”的频率很高。其实,抹去它的政治色彩,思想就是“思维”。而思维就是心理活动中的因素和过程之一。
除了“思维”,“心理”也叫“意识”,有时也指“精神”、“神志”、“心灵”、“灵魂”。从不同角度对它可以有多种解释:
它是人的主观的“内心世界”;它是大脑机体对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诸因素主观、能动反映的机能、现象和过程。这是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界定的。
如果要添加时代的色彩那就是,通过大脑这一信息处理系统对来自外部或体内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加工的机能、现象和过程。
如果要最简单、通俗地说,就叫“想法”。
如果纯自然科学地说,是叫“脑理”。
说到“脑理”。古人(如孟子)认为“心之官则思”,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原来是“脑之官则思”,所以,心理其实是“脑理”。但早已约定俗成,就像是“太阳升”而不是“地球升”一样,所以叫“脑理”反而显得“不科学”了。
当然,现在有一种观点又说:心脏是有一定思维功能的,不要去完全否定“心之官则思”。——这里,笔者不去做论证或辩论、争论。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等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人们就开始了对“自我”的探索。但真正较为科学而且系统地对自我即心理进行研究,只有百多年的历史。
心理是由“知”、“情”、“意”、“行”这4个要素组成的。
“知”包括感觉、知觉、认知等,“情”包括情感、情绪等,“意”包括意志、意向等,“行”包括动作、行为等。
在整个的心理活动中,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从心理的功能角度看,此三者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系统”(从心理的特征角度看,此三者为个性化)等现象。
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识过程
1.“感觉”
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觉器官收集有关环境的信息的过程。感觉又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凡是生物都会有某种或某几种感觉,高级动物的人更是感觉灵敏,共性都是“趋利避害”。对良性刺激,总是趋之;对恶性刺激,都要避开;对中性刺激则呈现游离状态。
有人感觉过敏,有的痛觉减退甚至消失,还有异常感觉等。过敏者对声、光、冷、热等不能忍耐。
2.“知觉”
是对事物整体认识的反映,是指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的过程。
若不能整体感知(如“不识症”)、反映模糊、感知有误,则会出现“错觉”或“幻觉”。
“错觉”,如错视、错听等。把甲看、听成乙,是歪曲的感知,“一过性”(或“易过性”)。风吹树影动,疑是神鬼来。
“幻觉”,包括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等虚假知觉。并不存在甲,偏说有个甲。大白天见到“鬼”了。
3.“直觉”
即“第六感官”的“第六感觉”。是大脑神经系统发出的电波,其频率与对方发出的电波的频率相同,而接收到某种信息或产生共鸣。如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甲病重、病故,个体乙有感应,有某种预感,或“托梦告知”。一个人突然中止了某个重大的行动,事后得知那重大行动的中途或目的地发生了重大的灾难。问他:你是怎么事先知道的?回答:不知道,说不清。这种既知道又不知道、既说得清又说不清的感知觉,就是直觉。诸如“鬼使神差”、“阴差阳错”等都属于直觉。
直觉的定义很多,如:指不经过逻辑推理就直接认识真理的能力;它是高于推理并完成推理知识的理智能力;是一种先天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体验”能力;它是长期思考后的突然澄清或创造性思维的集中表现。
预感:事先感觉。有些预感就属于直觉。
产生直觉的第六感官在哪个区域?有待继续或进一步探索。
4.“记忆”
记住、回忆。感知了的事物,当再次出现时,能辨认出来。是过去的经验在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叫重现)这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一般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⑴“瞬时记忆”:理解成“感觉登记”,是在信息加工中,知觉的刺激消失后而保留的非常短暂(不到1秒钟)的心理表征(也叫表象,如声音等)。
⑵“短时记忆”:通常只把信息保留大约20~30秒钟,但通过复述(即重复信息),信息可以保留更长的时间。这种复述,如果只是把信息维持在短时记忆中,被称之为维持性复述;而精确性复述,则涉及信息的意义,便于把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组块”,是短时记忆中另一种控制信息的方式,即将片段的信息组成大的单位或块。
⑶“长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上以至数年。要想把信息保存下来长期使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变成能够存进记忆并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代码或表征形式。也称永久记忆。它的特点是保持的容量和时间趋于无限。有如下三中情况——
①“外显记忆”:是对事实或事件有意识的记忆,它又包括“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语义记忆指对一般的知识或事实的记忆;情节记忆指个人体验到的特定情节或事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是不能进入意识层但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记忆。
③“关联网络”:是长时记忆存储信息的一种方式,诸多的信息彼此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网络中的一件信息称为一个节点,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激活,引发激活与之相关的其它节点,致使它们更容易进入意识层。
从长时记忆中找到信息,称之为“提取”。回忆,是即刻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材料。
另可分为: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运动记忆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一旦会了则不易忘记。
“再认”,指清楚地了解某些事物原先是否曾遇到或学习过。即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回忆是一个构造或重新构造的过程,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帮助重建一个事件的心理表征。
在信息编码、储存、提取的各阶段,可以应用很多方法改善或促进记忆。
记忆10法:提要法、解意法、序列法、连带法、韵语法、谐音法、推算法、编组法、形象法和复呈法。
若记忆产生障碍,则会减退、遗忘、“增强”、错误、恍惚等。
减退,是指对近事减退。
遗忘,是不能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重现,或错误地再认、重现。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两种遗忘。病理性的遗忘是病症,是大脑器质引起病变,有顺行性、逆行性的遗忘症。非病理性的遗忘其原因有记忆痕迹衰退、干扰、压抑等,即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这种遗忘通常表现为“健忘”,如确知长时记忆中有某种信息,但情急之中却想不起来,这被称为“舌尖现象”(即平常所说的:来嘴边儿想不起来了)。
“增强”,常发生于轻度躁狂患者和搞创作的人身上。
错误,指错构、虚构。
恍惚,见到熟人却说似曾相识,即旧事如新。
5.“思维”
利用感知材料和已有知识,分析思考,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可分为单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多向思维又包括辐射思维、换位思维、转化思维等。
人类思维过程并非完美无缺。如“表征性启发”、“便捷性启发”和“验证性偏见”、“功能性固着”等现象或倾向,它们可能会导致信息加工出错。
“表征性启发”:指一个客体与原型的相似性。
“便捷性启发”:根据能意识到的内容下判断。
“验证性偏见”:人们对业已相信的东西深信不疑,并寻求确认的倾向。
“功能性固着”:当个体心中对一个客体有一种固定功能的认同之后,容易忽略其它可能的功能,这样的一种倾向性。
人要有积极的思维和联想。如面对半瓶子酒,积极者是“我还有(!)半瓶子酒”,而消极者是“我只剩(!)半瓶子酒”;面对一个面包圈,积极者是盯着圈饼,而消极者是看到面包圈的洞孔;积极者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消极者可能会引起悲观情绪的体验进而陷入心理困境。
如果思维产生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即妄想),则会思维贫乏、迟缓、中断、破裂、奔逸及出现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等。
6.“想象”
在感知、记忆、思维的基础上,头脑中加工形成的一种新形象。可产生理想或幻想。
理想的前提或基础是想象,理想与幻想、与现实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人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奋斗、前进的目标或方向。理想过高即“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反差过大,最终实现不了,也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所以当有能指导现实的、“期望值”适中的理想,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这便是合理想象的结果。在想象或联想中,会涉及到“通感”。
7.“通感”
又称“移觉”和“联觉”。指人的心理机能存在着彼此交错相通和心理现象有整体性反映的一种体验,如嗅觉通听觉、听觉通味觉、视觉通触觉或听觉等。常用在艺术创作中的修辞手法上,如声音“明亮”而“甘甜”,颜色引起“冷”或“暖”的感觉,“红杏枝头春意闹”——想象那花在闹。
另外还有“灵感”和“意念”——
8.“灵感”
是长期积累(包括远祖遗传因素)、突然得之、如“钱塘涌潮,一泻千里”的一种创造性思路。
9.“意念”
是高深的思路、念头,是高级阶段的意境。
它们也是重要的心理现象。
(二)情感过程
1.“情绪”
有时又叫“心情”,是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或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体需要、愿望、观点而形成的主观体验。
我们说“情绪”,通常往往指“消极情绪”。其实“情绪”是个中性词,也有“积极情绪”。
良性或积极情绪,如热情、愉快、喜悦、乐观、开朗、开心、赞同、奋发向上、手舞足蹈等。
中性或适度情绪,如期盼、骄傲、羞耻、惊讶、害怕、窘困、内疚、移情等。
负性或消极情绪,如悲伤、厌恶、偏执、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嫉妒、暴跳如雷等。
消极情绪能消耗人的“生命能量”,甚至伤害心脏。“伤痛言语”用得过多,会杀死躯体许多细胞,谓之“自身中毒”。反之,情绪过度高涨、激昂,也会伤神到伤身。一个人没有情绪,那是“行尸走肉”;情绪过激,便是有了心理问题。最好是情绪平稳,当然这是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如果因愤世嫉俗、见义勇为、刚直不阿、争鸣是非、坚持原则、捍卫真理,而引起情绪的不平稳,则又是做人角度的问题了。
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
2.“情感”
有时等于“情绪”,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倾向。如喜爱、憎恶等态度和倾向。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种类。
情绪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冲动性和外显性,难以控制。
情感基于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它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内隐性,处于意识的支配。
情感若产生了障碍,则会情绪高涨(病态的喜悦)、欣快(神秘的欢乐)、低落、不稳,或面部表情呆板,内心恐惧、焦虑,情感淡漠、脆弱、倒错,行为失常。
3.“情结”
情感产生了冲突、障碍,不能解开或排除,便形成情结。如“自卑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不能解开或排除的情结,时间长久了、程度严重了,则逐渐形成心理疙瘩、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以至心理疾病。仔细想想、算算,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因为恩恩怨怨、患得患失而形成许多的情结,一些情结排除了,新的情结又出现了,有的情结一生也没能排除,只好带着它离开了人世间。
4.“情志”
我国医学把情绪的基本状态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悲、思、恐、惊,或“五志”即喜、怒、忧、思、恐,统称为“情志”。
中医情志相胜疗法中说,人的情绪、情感、情志的变化,能反映和概括出人的主要心理状态。人的情志活动是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又是以脏腑作为生理基础的。
情志是思想、情感、志趣、理想的统称。情与志是不可分割的心理内容,“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5.“情操”
是复杂、理智、高尚的情感,它构成人的“品格”或“品德”。
(三)意志过程
为个体需要,自觉、有意识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式,通过调节和支配自身的“动作”(完整的动作叫“行为”或“行动”),克服困难,坚持努力,从而达到目标,就是“意志”。它是借助于整个认知过程特别是抽象思维,在人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较完整的图景、经验与知识的总合。它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能对自身及其心理活动进行审查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是意志行为的动力,意志则对情感起着调节作用。
与意志有关的是“意识”、“毅力”、“自信”、“自控力(自制力)”。
情绪不由人的意志支配,但行动却服从人的意志;意志是人格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也是控制和使用本能驱力的积极力量。有意志、毅力、自信和自控力的人不容易患病;一旦患病,也容易接受辅导和治疗。因此,要锻炼自己的意志,作到难行要能行,难忍要能忍。要学会克制和忍耐,不超过极限的克制和忍耐是意志力的表现。
若意志产生障碍,则会意志“增强”、减退、缺乏以及意向倒错、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
以上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构成“心理过程”。
(四)个性倾向性
1.“需要”
饮食(自身生存)、“男女”(繁衍后代,扩大再生产)、防御(进攻、劳动)、娱乐(天性,放松)等维持个体生存生活、种族延续发展的必需和要件,是“本我”对一些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通过动机等表现出来,是行为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象饮食、性欲、休息(包括睡眠)、趋利弊害等,是生物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学习以及文化、秩序、道德等的需要。
美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生理到心理、从生物性到社会性、从基本生存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参见《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哪些资质?》篇里“人本主义疗法”中的表述。
有一说叫“人必有一漏”,指的是花钱。有人花在“本我”的吃喝玩乐上,如酗酒者、打麻将的;有人花在“超我”的升华事情上,如做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们。这都是需要。
2.“动机”
是与满足个体某些欲望、需要有关的活动时的内部动因或动力,直接推动或指引着行为去实现一定目标的意念活动。动机的产生,一是内部需要的存在,二是外部环境的刺激或诱导。表现为兴趣、意向、意图、观点和信念等。
人们想做什么叫动机的指向,人们这么做的愿望有多强叫动机的力度。
动机的功能有:
一是始动功能。行为总是有原因的,动机往往是隐藏的。
二是导向功能。不断调整行为,引导行为达到目的。
三是维持功能。当目的难以达到,行为可能暂缓。
四是强化功能。这次动机得以实现,又强化了下一个动机:需要→动机→紧张或焦虑→行为→目标实现→需要满足→又一个需要→动机……
动机若不能实现,往往会受到挫折。挫折,是欲达到目标的过程遇到阻碍所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及主观体验。对挫折要有耐受性。
这里侧重说一下“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同时,既存在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又存在着两个以上的相互排斥的动机。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是“双趋式冲突”。两个同时并存、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但又不能同时实现,必须或只能从中选择其中之一的心理冲突。鱼与熊掌,都是想要的但同时不可兼得,怎么办?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义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二是“双避式冲突”。同时面对两件令人讨厌的事情,回避其一件必遭遇另一件。如前有悬崖,后有追兵。两难。关于道德两难的“海因茨难题”,参见《心理咨询师备忘录》篇“认知疗法”中的表述。
三是“趋避式冲突”。对同一目标既向往又拒绝的心理冲突。如要么利,要么害,火中取栗,患得患失。
四是“多重趋避式冲突”。
3.“兴趣”
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认识倾向,是人认识探究事物或从事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它具有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的特征。
“兴趣”能调节机体的机能,增进健康,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
产生和影响兴趣的内在因素是年龄、性别、个性等,外在因素是家庭(如京剧世家)、环境(允许或吸引)、教育等。
兴趣有精神的和物质的。
兴趣包括直接的(从物质客体本身直接获得心理满足。对结果感兴趣,如吃鱼)、间接的(对过程感兴趣,如钓鱼)。
兴趣的品质:
一是倾向性。针对某种内容产生兴趣。
二是广度性。有人兴趣狭窄,只有一两项;有人兴趣广泛,什么都喜欢。兴趣的广度性可以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质量。
三是稳定性。可以保持一生不变,从中获得愉悦。
兴趣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大:少年多一个兴趣会增加一条就业的渠道,老年多一个兴趣会增加一个玩伴。
与兴趣有关的是“爱好”、“嗜好”、“乐趣”、“志趣”。
4.“观点”
观察事物所采取的态度。
5.“理想”
对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活动的主要动机,实现目标的内在力量,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设想。
追求目标失败≠错误≠不合规律。
“理想”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它的水平可分为4级:
一是低级、浮浅、模糊的目标。混吃等死,听天由命,被动适应环境。
二是有目标,但不愿付出努力。
三是目标实际但不够远大,仅限于眼前利益。如放羊→卖钱→娶妻→生子。
四是有远大目标,正义的事业、老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
与理想有关的还有“空想”、“幻想”、“妄想”。
6.“信念”
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被个人所确信了的正确观念和准则。
观念和准则是个体主观认为正确的,并且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先后会有不同的信念。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过去活着是为革命,如今活着是为挣钱,等等。
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性,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有“信念”的人,其个性稳定而明确,品质优良,意志坚强。
“信仰”、“信任”和“信心”都属于“信念”的范畴。
7.“世界观”(“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
是由理想、信念组成的复杂、理智、高级的心理活动总的价值体系,是个体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总和。这里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看,而不是政治、宗教和哲学的角度。
(五)个性特征
1.“能力”
⑴“本能”。
⑵“能力”(有时等同于“智力”):
是个体从事、完成某项活动已学会的、心理所具有的潜力和能量,即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动力和实际力量,它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包括“一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等)、“综合能力”(由诸多特殊能力构成)和“特殊能力”(如擅长绘画、音乐、体育等专项活动所具有的、所需要的潜力或能量)。特殊能力及其发展趋向的结合便是“能力倾向”。
生理条件是心理能力的物质载体,一般能力是实现特殊能力的基本条件,特殊能力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决定条件。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是从幼儿到少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增长,到了成年以后,增长呈负加速(即减速);二是“基本心理能力”对常人的心理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到了18岁以后,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三是有的观点把“能力”(“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等)和“晶体智力”(如经验获得、言语理解等),有种观点认为“流体智力”的发展约在25~30岁到达顶峰,此后呈下降趋势,而“晶体智力”在发展到25~30岁后,还会缓慢地稳步上升。
参见《关于“心理测验”的学习提纲》篇中的表述。下同。
⑶“智力”(“智能”、“心智”):
抽象的思维能力。
⑷“才能”:
多种能力较完备的结合。
⑸“天才”:
既有先天之才,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之才,后天习得的,是能力的高度发展并得到最完备的结合,是超才能的能力。
⑹关于“智商”(IQ)。
⑺关于“情商”(EQ):
说到“智商”,现如今还有个新概念叫“情商”,更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情商”即“情绪(情感)商数”,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为“非智力”因素即智力之外的个性因素。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幸福的延迟能力、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情商”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经历、学习、修养、感悟而得来的。它是影响个人健康、情绪、人际关系等的重要因素。它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能使人们摆脱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
⑻“智慧”:
在传统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可在高科技的时代,今天,知识只是一种记忆、储存。只有把所有的能力通过科学指导、技术操作,而去践行,并在践行的创新中获取成功或胜利,这才是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智慧,正过来说:“智慧就是力量”。
2.“性格”
⑴“习惯”:
有意识地学习某些行为,当熟练到某种程度就会进入潜意识中,不再需要意识的调控,这时就成为习惯反应。如骑自行车、游泳等。包括良好习惯、不良习惯。
⑵“性格”:
个体对现实的较为稳定的态度及习惯性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如有人性格开朗、豪爽、温和、懦弱等。性格亦即近似平日所说的“脾气”、“脾性”、“秉性”、“性情”、“性子”、“习性”。
性格源于儿童时期的自我意识,在青春期的13岁左右形成。
①包括“性格典型性”即社会集团人们共有的性格,“性格个别性”即每个人在生活、工作、接受教育中形成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典型性与个别性两者对立统一。性格可变但难变。当性格影响到社会和他人了,便是道德品质。
②性格又可分成“内向”、“外向”、“独立”、“顺从”、“支配”(指挥、控制)、“依赖”和“趋众”等类型。但一个人特别是成年以后,往往是综合、混合型(如介于内外向、半是支配半是顺从)的性格。
③现在又有人提出“双性”性格,说是“双性”性格的人更能适应社会。“双性”是指男人刚强、自信、独立性、支配型的性格和女人慈爱、自卑、温柔、服从、有情感的性格。主张男人再加点女性性格、女性再加点男人性格,这是最佳性格的人,这样的人最受欢迎。笔者不禁想起一句顺口溜:“辣椒不辣,苦瓜不苦,男的不刚,女的不柔。”
④另外,性格还有A、B、C型(不是血型)之分——
A型性格的人:热心,有竞争性,办事急躁,雄心勃勃,争强好胜,有紧迫感,关心工作细节,有责任心,易怒,有敌意、攻击性,常跟别人意见不合,易患高血压、冠心病。
B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思想保守,时间充裕,不加班加点,行为轻松悠闲,不愿意从事冒险性工作,待人温和,有耐心,不与强者比较,不易得A型者的病。
C型性格的人:“乖孩子”、“老好人”,他们内向,压抑,忍让,过于屈从权威,老去讨好别人,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不能按自己的主见办事。没有自我,心理痛苦。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排解,就可能有另两个渠道:一是攻击破坏;一是憋出病症,如胆小者易患恐怖症,心胸不开朗者易患抑郁症和癌症。
3.“气质”
是个体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具有生物学基础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上的风格、气度。如有人高雅,有人聪慧,有人粗犷,有人恬静,有人直率敏捷,有人沉着冷静。
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
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或译作希波克拉特)的“体液学说”把人的气质分成4种类型。他认为,人体有四条河流,分别在快、慢、急、缓中间穿行。河流的特点在于流液的不同。哪一种流液占上风,这人就具有这条河流所具有的风采面貌。
①多血质(血液)为“活泼型”。强盛,敏捷,灵活,多变,平衡,外倾性,在不良环境中刺激强度与反应强度符合,智商高,语言清楚、流畅,有活跃的体姿,良好的模仿性,易唤起情绪,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保持和谐协调,与周围敌对情绪较少,就事论事,不易发生功能性问题,能很好适应环境。做事缺乏持久性,情感体验不深,失恋不会过分痛苦,易交朋友但铁杆的少,轻率,粗心。
②胆汁质(黄胆汁)为“兴奋型”。强而不平衡,直率,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占优势,旺盛,外倾性。性急躁、易怒暴,无节制,极端者会产生攻击性,不能有效地表现意志。
③黏液质(黏液)为“安静型”。强而平衡,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很强,少有情绪表现,沉着,稳当,慢性子,按部就班,有耐性,内倾性。固执,淡漠,迟缓,守旧。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保持协调,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但不适应变化过快的环境。适宜专心持久搞科研工作。
④抑郁质(黑胆汁)为“抑郁型”或“弱型”。深沉,安静,心细,皮质与皮质下中枢兴奋性低,兴奋与抑制不平衡,刺激强度与反应强度不相符,难以长时间保持兴奋,但也难以长时间保持有效抑制,不能很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内倾性。迟慢,孤僻,脆弱,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看问题角度反常,有敌意性,别人与他是中性的交流他却认为有恶意。
“体液”是一种想象,是借助的名称,实际没有什么科学性,气质与这体液无关。但这气质类型的命名仍被沿用下来。
国内的心理学家在《红楼梦》中找到与这4种类型相对应的典型人物——
“活泼型”的典型人物如王熙凤。
“兴奋型”的典型人物如尤三姐。
“安静型”的典型人物如薛宝钗。
“抑郁型”的典型人物如林黛玉。
据说,国际上有人研究发现俄国的4位著名文学家是如下的气质类型——
赫尔岑属于多血质。
普希金属于胆汁质。
克雷洛夫属于黏液质。
果戈里属于抑郁质。
⑵古川竹二的“气质血型说”:
日本心理学家古川竹二将4种血型和4种气质类型联系在一起,创立“气质血型说”。
①O血型的人。直爽外向,热情好动,精力充沛,爱憎分明,见义勇为,主观自信,急躁好强,野心勃勃;习惯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易得罪人,动作粗犷,不善左右逢源,不愿做耐心的工作;爱情上多主动,也易接受别人的爱;长寿者多。
②A血型的人。内向,理智,精明,固执,沉思好静,情绪稳定,忍耐力强,不善交际,独立性强,易于守规,做事细心谨慎,但不果断,责任心强;感情含蓄,注重仪表,但不新奇,是料理家务的能手。
③B血型的人。聪明,活泼,外向,敏捷,善交际,精力分散,兴趣广泛多变,行动奔放,不习惯约束,大事故不多,小事故不少,工作热心,不怕劳累,易冲动,缺乏细心和毅力;感情丰富,易引起他人注意。
④AB血型的人。属于复合气质类。冷静,不浮夸,机智大方,行动有计划,办事干净利落,善于承担责任;兴趣广泛,因倾向不同,有的人有领导能力,而有的人则沉默寡言、满腹心事,不善待人接物。
古川竹二的研究涉及到人类学的许多未知领域,潜伏着人类对自身了解的重大突破。
有观点认为,人的气质是由内分泌腺的活动决定的。一些内分泌腺将分泌的激素释放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不同的器官,对生理和心理的活动产生着影响。因此,对人体进行血液的抽样化验,就可得知其何种内分泌腺特别发达,从而判定此人的气质类型。
其实,希波克拉底和古川竹二他们说的不但是气质类型,也包括性格以至人格类型。现在关于血型与气质、性格、人格关系的说法也较多,虽多有出入,但确实是有关系,尚属于研究的过程。
⑶关于气质的研究,巴甫洛夫提出三种神经系统类型:兴奋型、抑制型、平衡型。后来他和他的学生又提出4种神经系统类型:不平衡型、平衡型、灵活型、抑郁型。其特征:兴奋性、抑制性、平衡性和灵活性。高级神经系统类型发展成为人的气质。
⑷我国古代的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狂”、“狷”、“中行”三类。狂者进取,狷者守分有所不为,中行者则介乎两者之间即“中庸”。
其实,当我们这么归类、分析“气质”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的时候,这时已经很难分辨“性格”、“气质”、“人格”和“特质”了。“人格”和“特质”在下面表述,并且对其四者尽量作区分以便理解。
现实中一个人的气质多为“混合型”,且有一定的可塑性。
“性格”与“气质”两者有别。
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不提“婴儿性格”。但也有认为主要是先天形成的),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变化较快、较大。性格可以改造,它的表现带有气质色彩,它可以掩饰气质,它在行为中起核心作用。
气质主要是先天形成(所以母亲最先能观察到婴儿的个性特点、自然特性是“气质”),无好坏之分,变化较小、较慢。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它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或促进某些性格的发展,它的表现有时可以服从性格的内容,它在行为中是从属作用。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与一位女子初次见面,只见她俊俏腼腆,这是气质给带来的;交谈不几句就见她满嘴脏话,这是性格给造成的。
总之,两者关系密切,互相渗透、制约。
以上由个性倾向性、个性特征组成“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当然也包括下面的“人格”、“人格特质”及“自我意识”,它们形成人们心理结构的差异、特异,即世界上没有在心理上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个性化。
(六)“人格”(即“个性”、“面具”)
人格由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构成,是一个人独特、经常、稳定、长久、深刻、本质、典型、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先天因素条件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能影响人的整个行为习惯并与他人有差异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强调全面完整的人、真实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社会化的客体。“人格”也叫“个性”,有时也叫“人性”、“品格”,是人生在社会舞台上不同于他人的一种角色(所以又是“制服”、“面具”或“脸谱”)。
此外,“人格”还有身份、名誉、声望、尊严以及价值体系、道德品质、社会属性等的含义。
一个人的“人格”,如果没有遇到特别重大的刺激,一般在16~18岁基本形成,以后就是调整和修补了。
1.几重人格的提法
⑴单相人格。
⑵双重人格。
⑶多重人格。
正因为人格是多面性的,所以判断一个人不能只有“好人、坏蛋”之分,不能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2.人格的多维性
它具有动机性、适应性、整体性、独特性、多重性、复杂性、自然性、社会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3.六种人格类型的提法
根据基本的生活领域和从社会文化的观点出发,有人把人格分成6种不同的类型——经济型、知识(理论)型、艺术(审美)型、宗教型、权力(政治)型和社会型。
4.八种人格类型的提法
感觉的外倾型、直觉的外倾型、思考的外倾型、情感的外倾型和感觉的内倾型、直觉的内倾型、思考的内倾型、情感的内倾型。
5.气质同人格的关系及一些区别
⑴气质更多的是生物进化(先天因素)的结果,人格主要是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后天因素)的产物;
⑵个体从一出生就有气质,而此时尚不存在人格;
⑶气质是个体行为的外显特质但与行为的内容无关,人格主要构成了行为的内容;
⑷气质是人格形成及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因,并且人格与气质互相影响,气质也不是一成或绝对不变。
前面说了气质主要是先天形成的,但后天还是可变的,尽管其变化较小、较慢。如笔者发现,我当年的一些当官、当兵及成为企业老总的同学,后来他们的仪表举止与学生时代时明显甚至截然不同,不同得在时隔20年后见面时竟然一时认不出来,似乎没有共同语言,并且很难平起平坐;同样,我后来的一些学生,又时隔20年后,他们当上地方官、军官及企业老总,排除模样和人格的成熟,其仪表举止、口气语声,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那不可一世,那威风凛凛,那财大气粗,证明他们的气质的确发生了重大改变。——此现象是存在的,此理论是成立的,进而,我们可以通过人的气质,来推断他的社会身份和经济地位。
6.性格同人格的关系及区别
人的个性大于性格,两者是包含关系,性格是个性的一部分,核心部分;但有时候,两者也等同。
如果说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那末人格则是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7.人格同健康、疾病的关系
⑴人的个性特点可以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基础和原因,如办事急躁、争强好胜的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
⑵个性能影响人的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如意志坚强者病会发展得慢,好得快。
⑶个性的改变也可作为某些疾病诊断、鉴别的依据,如老年人一旦孤独、痴呆,个性会明显变化。
⑷良好的个性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如古代的真人、至人的养生。
(七)“人格特质”(即“个性特质”)
现在,对心理理论的研究,在人格的基础上,又提出一个“个性特质”的概念。
特质,是构成个体差异变化的人格维度背后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倾向,是一般化了的、个体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能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有等价作用(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能具有一贯性倾向,例如,一个武断的人在许多不同情境中总要表现为武断),并有导致一贯的适应性和表现行为的能力,它是性格、气质、能力、动机、爱好、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性以及自我调控等诸因素的有机综合(即“统我”)。
特质是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当人格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时,人格特质就形成。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核心,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相对稳定的品质或特性。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重叠的,一系列特质相互交织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格。
较详细的情况,此处从略,参见《做一个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哪些资质?》篇里“人本主义疗法”中对奥尔波特“人格特质论”的表述,因为人格特质过于专业,主要是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同理,下面对艾森克等的人格理论的表述也在本篇从略,参见《关于“心理测验”》篇中的表述。
2.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分析
提出人格特质的三维特征。
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16项个性因素即16种“根源特质”说。
4.“大五”人格理论
人格五维模式说。
5.“大六”人格理论
中国人人格界定六维说。
笔者认为,从一种意义上说,特质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气质和性格的综合、深层解释。
特质与“道德”、“思想”等不同义。
特质既可作为个体的人格看待,也可以是在群体中的一种分布(如某种特质在某个少数民族中分布高或低)。
特质理论把复杂的人格单元分析成实证性、可测量、与社会关系密切相联的若干项目。
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不断重复的言动,来证实特质的存在。
当然,到目前为止,特质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和不完善的概念。
(八)自我意识系统
1.“自我认识”
“自我”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其含义很多:我、自己、意识、性格、个性、认知图式等。“自我认识”即“自我意识”。
我是谁?
你认识自己么?
……
为此,将“心理动力学”原理的“三个三”,表述如下。
⑴心理活动三层次:
或“心理结构说”、“心理地形说”。主要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
①“潜意识”。
“潜意识”,或叫“无意识”、“下意识”、“非理性”、“本能”。该观点认为在理性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它潜伏在深层的冰山底下,是在意识和前意识的底下受到压抑但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所以叫潜意识。
潜意识里的心理活动内容主要是各种原始冲动,是那些不愉快的个人经历,是一些可能违背习俗、社会道德的观念、想象或本能、欲望、动机。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这些内容是个体意识所不能够接受、不愿意承认的,不见容于社会理性,因此,在内心里又有一种压抑的力量,使上述的冲动、动机和欲望等不能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不能成为现实。当然个体没有觉察到它们的存在,人们也无法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它们具有强大的心理能量,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按照“快乐原则”,在千方百计寻求满足,一有机会就要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一方面,一旦露出水面,就会引起意识的焦虑、害怕;一方面,如果一直得不到满足,就要通过做梦、口误、失手、遗忘、谎言以至癔症等神经症症状表达出来。
潜意识不仅是个体正常活动的内驱力,而且也是人的一切精神疾患产生的深层根源。
可见,人们在清醒、理智的意识下面原来还有潜在的一些心理活动在蠢蠢欲动。个体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但这恰恰是它们在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正因为潜意识往往很难觉察到,往往又给个体带来诸多烦恼、痛苦,所以这需要通过自由联想、梦境分析等方法,来进行揭示,使其得以排解或提升。
②“前意识”。
在浅层游离、彷徨的心理活动,它通过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来过滤那有的潜意识是否能来到意识的层面。前意识心理过程不在当前的意识中,但在需要时能够或可以进入到意识中。所以,可以进入意识层面的潜意识,称为前意识。所以它是个中间状态、过渡阶段和中介机制,起到桥梁作用。
③“显意识”。
指对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主观觉察、体验,是文化了的、理性的、理智的、自觉的和压抑了的心理活动,是在表层的、外显的、个体在清醒状态下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也是通过同外界接触能够被他人直接感知的个体的心理部分。载体主要是语言,“君子动口”。
潜意识于漆黑之夜,前意识于黎明之前,意识于光天化日之下(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表意识”)。
把无意识中的东西通过前意识转入意识层面,是心理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或任务。
此外曾有“超意识”的提法。
心理学家荣格的三层次:一是“意识”(或自我),二是“个体潜意识”,三是“集体无意识”。此处从略,参见《心理咨询师备忘录》篇“精神分析法”中对荣格的介绍。
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
⑵人格组织三结构:
又叫人格概念。弗洛伊德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理论体系,他大胆地尝试解释人格的起源、人格的发展进程、人格的结构、心理的本质、人格的变态以及如何通过治疗改变其变态的人格。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成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行其职。
①“本我”。
或叫“原我”,又音译作“伊底”或“伊德”,为本能冲动的根源,是“火山”底下的岩浆、动力源、能量库,指原始的、非理性的、非人格化的、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
本我没有时空概念,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用“初级”即幼儿的思考方式,非理性地开展工作,发生冲动,表达动机,寻求快感,即时、直接满足欲望,而不考虑逻辑关系、客观现实的可能性、道德的约束性和法律的禁止性。
本我表现的是人的各种生物性冲动,特别是性冲动。由于生物性需要是始终存在的,因此本我在人格中是永存的部分。
它对事物的评价是以欲望为标准,通过联想以至幻想,在潜意识里活动。它直接用行动来体验情绪或满足要求,而不是用语言。
它情感水平低,思维简单,非爱即恨。它一边要快乐,一边还得防御。如探戈舞,很有意思。笔者的联想:那男子的“本我”一边要与那女子寻快乐,一边得防备其他男性来争夺或干涉,可能还包括那女子的丈夫前来角斗。要不,为什么他老是转头环顾左右呢?
②“自我”。
又音译作“伊格”,为人格的核心,是人格的执行者,是本我的“监督员”、“把门人”和“泄洪闸”,它代表理性、审慎和监督调节机制。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它的活动范围,一部分在意识里,一部分在潜意识里。按照“现实原则”,运用“次级”即成人的思考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考虑因果关系,考虑后果;用语言表达思想;去做现实允许做的事情,一方面管制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帮助本我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使得满足本我需要的活动有目的性,合理,有效,适应外界的要求。
自我除了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在“超我”形成之后,自我还要调停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并判断哪些行为既能满足本我又不违反超我,协调本我、环境和超我3方面的要求,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所以它“一仆三主”。
③“超我”。
又音译作“超伊格”,超我最早的提法叫“内心检查者”,是人格中的监控机构,是良心、榜样和理想的自我的代表。
超我半是出于无意识,半是出于有意识,启始于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使幼小的自我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个体对父母的良心、权威的榜样和社会的准则的接纳。
超我为人格的主要成份,是个体价值观的源泉,是在人与客观环境的交往中由“自我”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境界的心理组织(“超自我”)。随着人对社会禁忌的内化,对良知的呼唤,并对道德规范、先进典型的不断习得、认同,而形成超我。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按照“高级”即伟岸丈夫的思考方式,通过社会化,把道德、法律等纳入个体的人格之中,是人的社会性的最高代表和反映。
超我的形成,有助于人格的成熟,有助于保护自我,也有助于克服过剩的本我冲动,进行自我鞭策和积极解脱,进而追求真善美,做“利他”的事情,体现“升华”,最终体验“自我实现”。
超我行为,有时是痛苦的,因为会受到道德的约束、良心的谴责,有的良知甚至会命令个体“伏罪”自杀;没自杀而活下来的有些个体,会以“精神病”患者的形式表现出来;当冲突发生在“自我”与“本我”之间,就有可能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在这一范围里,本我与外界的冲突转化成为本我与自我的冲突。
由上可知——
“超我”可以影响、指挥本我和自我。
“本我”欲望的表达,常常通过梦境、失误和发泄、排解等行为或症状来完成。
“自我”会运用神经症性的一些心理防御方法进行活动,在超我的指挥下活动但本我又不听话时,“自我”就会感到焦虑或有罪恶感;所以,比较起来,在通常情况下,人生最累、最焦虑、最痛苦的是“自我”。
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或三个体系相互之间形成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实际上是整个人格中不同的过程、功能、机制、能量的一种解释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它们既对立,又相互影响,且融合成一体,从而构成了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使个体一会儿成为“魔鬼”,一会儿成为“天使”,一会儿成为凡人。
有学者用小说《西游记》中的角色人物来作比喻:“本我”就像“妖精”,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比如想吃唐僧肉;“超我”就像唐僧,有较高的道德境界及较强的自控能力;“自我”就像孙悟空,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保持切合实际的人格,在妖精与唐僧之间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这比喻对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来讲,很生动、形象、易懂。
⑶“里比多”发展三驱力:
“里比多”,又有翻译成“利比多”、“力必多”、“力比多”的,又可翻译成“原欲”、“欲力”,有时特指“性欲”。
在心理活动包括自我认识活动中,在精神分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里比多”。里比多是一种身心概念,以性欲作为基本能量,是个体得以生存、发展以至死亡的根源。
与生俱来的3种驱力包括——
①“性欲驱力”。
弗洛伊德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他的里比多说的是少儿性欲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到青少年,都是以性本能、性心理的冲动为动力的。
这5个阶段如果能得以顺利进行的话,个体的人格就会健全地发展。如果在某一阶段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身心障碍或心理的停滞不前。
这5个阶段的具体表述,可参阅《亲子师生沟通》一书中的《少儿期人格发育及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篇。
晚年的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是广义的“性本能”,而“死亡本能”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自虐或攻击的冲动。
②“攻击驱力”。
指意在侮辱别人的人格以至伤害他人性命的言语或行为。如人类中雄性的攻击性总是显得比雌性的强,再如有的民族擅长侵略、发动战争。
攻击、进攻,也是劳动、生产、工作的意思,是为了生存。
③“自毁驱力”。
即死亡本能。死的本能一是表现为“求死”的欲望,二是表现为“杀生”的欲望。当“生”的本能变得脆弱的时候,“死”的欲望就会抬头。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由此可以解释个体的自杀现象。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人的剖腹行为。日本武士,他们不怕死,坚信轮回转世之说:死不过是下一轮生命的开始,没有什么可怕的。因此剖腹自杀似乎是大和民族本能的行为。
而当今,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
有的自杀是被逼无奈,有的在自杀之前先杀别人。
当死亡冲动转向外部世界时,会导致对他人的仇恨、攻击、谋杀,于是杀害他人,甚至制造战争。如“一战”和“二战”的战争贩子。
还有那些含冤者的自杀。笔者认为,他们的行为不是畏罪、怕死,而恰恰是一种勇敢。
又有另类者,如宗教中的坐化,因气节而自戕(拔剑自刎,杀身)以成仁,这都是一种境界,也都体现了勇敢。
被他杀的阿Q相信: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多少烈士就义时从容地说:砍头只当风吹帽!
但他们都有信念、信仰或自毁驱力的精神支撑。
此外,自毁驱力还包括“自限机制”,个体的、群体的。例如生物体内的细胞凋亡,个体的衰老死亡,个体和群体的自杀(如某种动物以自杀来控制种群数量),生育率和性别控制(如灾害后生育率上升、战争时的男孩增加)等,均体现了生物和人类生命的自限机制。
死亡本能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的“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最终目标,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也只有在这时,人不再会有烦恼、焦虑和抑郁。呜呼……
此外,④“营养驱力”。
人是铁,饭是钢,民以食为天。
这是后来发现或发展为4个驱力。
“自我”的结构或分类很多,除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还有主体的自我(儿童镜像现象)、客体的自我(照片)、完整的自我(主客体)、行为目的追求者的自我、行动整体组织的自我以及作为文化主体体制的自我等。
儿童3岁会说第一人称代词“我”,就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人格、品质、能力和自身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观察、认识、理解和评价,即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反光镜”,是人格结构中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自我调节系统,它担负着个体的内部世界以及内部世界同客观世界之间相适应或协调的任务。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格特征形成及人格走向成熟的过程。
在实际当中,一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并不一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能客观、适度评价,则为人格健康;若过高则为“自恋”,使人自傲;过低则为“自卑”。一个人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往往会很大。若二者差距太大,会使人焦虑不安;二者差距的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此外还有自我评价与他人或社会评价的差异。因此,自我认识成为个体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之一。
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有“自尊”、“自爱”、“自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等积极因素。
2.“自我展示”
人都是有个性的,有个性就需要张扬,张扬就是展示。
3.“自我体验”
对自我情绪、情感的经历和感悟,如体验自豪、自爱、自卑和自暴自弃等。自我体验是一种训练,通过反复认知而得到。“第六感觉”即“直觉”也属于自我体验。
4.“自我调控”
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主动地掌握、有机地调节、适当地控制。是控制的本我,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毅力、自控力及行动上的表现。
5.“自我完善”
通过认识、展示、体验、调控,适应自己同时也适应环境,实现身心健康、快乐人生。
6.“自我实现”
是人生最高目标、最终理想的实现,可死而瞑目。
人生自我实现的较详细表述,参见《心理咨询师备忘录》篇“人本主义疗法”中对马斯洛的介绍。
从以上的表述可见,三个我、三个意识、三种驱力和自我的六方面,可以说这是对古典—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乃至整个心理学的简要整合。
二、何谓心理健康?
先说健康。人们都知道要健康,但对健康的理解却不一样。过去和现在有出入,现在的你和我有差别。但“健康”的提法和概念,渐趋客观、准确、科学、实在;因为它有了心理健康的成分或比例。
(一)心理健康的描述型定义
对心理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严谨、成熟的表述。
表述之一:人脑反映现实是客观的,心理现象符合规律进行,想法与行为无异常。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生理与社会环境基本保持了动态的平衡、和谐的统一。
简单通俗地说:一个人既适应了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又适应了他人和环境,便是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的人。
人的心理与行为,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都受着许多因素的制约。概括起来,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三大方面的因素,各大因素其中又包含许多亚因素。
生物学因素——有遗传、生理生化、神经内分泌(结构上属于神经系统,而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及神经系统等。
心理学因素——有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和人格等方面的因素。
社会学因素——包括各种社会规范的因素以及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经济背景、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等等的因素,非常复杂。
所有上述因素都能影响到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人的心理无论是健康还是有病,往往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形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二)“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和“生物论”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总体认识,是对全部医学现象的一种理论概括,也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每一种医学模式只有医学发展到某个阶段,初步具备了较完整的医学思想,并具备了较完善的医学手段之后,才有可能形成;因此,医学模式的诞生和演变都是与人类认识水平和医学手段的发展相适应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医学模式。
1.“神灵主义”阶段:1万年以前,对医学呈模糊状态,将疾病看作是神灵对人类的惩罚或恶魔作祟所致,因此,对于治疗手段主要是采取对神灵和恶魔的“软硬兼施”,或者祈祷神灵保佑与宽恕,或者采取驱鬼与避邪的方式,来祛除疾病。这就是“巫术”,当中有“心理暗示”和一些“民俗疗法”。在当今世界的一些偏远地区和某些文化群体中,还可见到它的遗迹。如电影《摩雅傣》中所描写的。
2.“自然哲学”阶段:3千年前后,中医诞生,整体的“黑箱”操作,身心一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同大自然整体观念和谐。是传统的学科。如养生学典籍《黄帝内经》。
3.“机械论”阶段:14~18世纪,工业革命前后,发明了机器。连人体都被看作是一台机器,一台复杂的、精密的机器,人的某个器官就是机器上的某个零部件。各部件的正常工作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人就健康;机器的某一零件出现故障或失灵,人就出现疾病。这时的医生被视为“机器的维修匠”。机械论医学模式忽视了人体生命的复杂生物性,也忽视了人的复杂心理以及人的社会性。
4.“生物医学”阶段: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发现微生物的物质,并认为某些生物物质(如蛔虫、细菌等)是人类患病的病源,使医学开始重视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人们认为,似乎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和专门的治疗方法;由此,诞生了生物医学模式,用其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的保障制度。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都是“生物论”医学模式。绝大多数人还认为,健康主要是指人的躯体良好,健康就是生理健康。生物医学模式最大的贡献是从生物科学角度对人的研究和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通过运用解剖手段对人体组织结构直接观察,进而运用显微镜以至电子显微镜对细胞及其以下水平直观,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手段进行各种实验,弄清了人体组织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发现了人体内复杂的生物生化反应过程,发现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机体进行自动、精确控制的过程,发现了复杂的生殖过程以及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和节律现象等;从而促进了生物医学科学的全方位发展,进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医学科学体系。但是,这种模式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人的生物功能,忽视了人的心理功能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注重人的生物活动过程,忽视了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过程。因此,生物医学模式不断面临现代医学发展自身所提出的新课题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突破生物医学模式,拓宽医学研究和实践新领域的模式应运而生。
(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医学模式是“生物(生理)—心理—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医学模式也在演变。
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医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学也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0世纪初,在美国,因精神病人皮尔斯的悲惨遭遇和不公正待遇而掀起心理卫生运动,因工业革命使童工不断增多进而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战争而对士兵进行筛选、对伤残士兵心理测验与治疗、对退役军人心理咨询,因通货膨胀、犯罪、吸毒和“性解放”等社会问题而造成心理问题;这些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都催促着“医学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除了社会需求,医学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还基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
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
1977年,美国的医学、心理学家恩格尔撰文正式提出这一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在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等方面,都应把人视为一个多层面而连续的完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会诸因素的作用。指出,心理治疗是针对疾病的心理社会属性,而药物治疗是针对疾病的生物属性。
1.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强调:
一是身心统一的观点;
二是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观点;
三是认知与评价的观点;
四是主动适应与评价的观点;
五是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六是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除了生理的健康,人们开始逐步接受还有个心理健康的问题。
2.有个心理健康的参考标准,通俗易懂:
一是正常的智力;
二是完整的人格;
三是愉快的情绪;
四是坚定的意志;
五是顽强的毅力;
六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七是正确的自我意识;
八是吻龄的心理特点。
(四)60~70年代,形成了心身健康的“新健康”概念
60~70年代,人们开始发现和认为,心理与生理都健康,才是一个人完全的健康,也叫“心身健康”。
60~70~80年代,在中国,人们在交际中习惯通信。在信的正文之末,要写上祝愿之词。先是“致革命敬礼”或“毛主席万岁”等,后来逐渐改为“祝你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从心理学角度说,这就是祝你“身心健康”。现如今,一个人达到了这种认知,那他身心如果感到不适,就会首先到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坊去做心理咨询或检查,然后视具体情况再考虑去不去医院诊治。
心身健康也有个描述型的定义,说它是“新健康”标准也行,叫“五快三好”:
吃得快,
走得快,
说得快,
睡得快,
便得快;
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处世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其实,所谓新的医学模式,在古代就有人提出并实践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且是病人,提出: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指出:知道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患有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主张:“治病先治人”及“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的医疗观点,告诫:除了药物治疗,还重视卫生饮食疗法,尤其注意预后。
我国典籍《黄帝内经》主张“养、调、治”的中医医学模式;它论证人的“五情”同“五脏”的关系(怒发冲冠伤肝,大喜过望伤心,思虑过度伤脾,忧伤悲愁伤肺,惊慌恐惧伤肾);它提出上古真人、中古至人以及后来的圣人、贤人的“养生”之道。中医学本身就包含着医学心理学或今天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六)关于对“整体健康”和“大生态健康”医学模式的设想
1.“整体(健康)医学模式”:鉴于当今道德、良心的危机,有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模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个“道德”因素,并对健康又有新的提法,叫“整体(健康)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说这样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完整,都健康。——笔者认为,这样的健康,要么就是上述新健康的高境界,要么过于理想化;但证明了当今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活动方式以及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包括道德因素对致病的作用。
2.“大生态(健康)医学模式”:为了将医学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之中,从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中去把握医学的本质,基于当今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和人们对健康所提出的全新的强烈要求,因此,有人又提出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来指导未来医学发展的设想——“大生态(健康)医学模式”。该设想者认为,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恶化的自然环境和紊乱的社会环境之中,人类疾病的防治和康复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强有力的保证,很可能在总体上无效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该设想者界定,“大生态”,是一个与生态密切相关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概念,它与人类生存—生活—享受环境等值,是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二者的总和。
如果这两个医学模式也成立或将成立,那末,人类前后整个的医学模式便是“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论”、“生物—心理—社会”和“整体健康”、“大生态健康”等7种。
(七)心理健康九项测试指标
1.认知功能正常(即智力);
2.情绪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占优势,胜不骄败不馁,喜不张狂忧不绝望);
3.自我意识客观(客观评价自己,悦纳自我);
4.个性结构完整(个性倾向、特征协调发展);
5.人际关系和谐(宽容、善待、礼让别人);
6.社会适应良好(接受、适应环境,对消极的环境既不逃避也不推波助澜);
7.人生态度积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与时俱进,快乐人生);
8.行为表现规范(遵纪守法讲道德);
9.社会活动吻龄(自己的动作、行为、社会活动同自己的年龄段、与大多数的同龄人相一致)。
(八)心理健康“六力”的测试
1.适应能力——体内机能同心理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都能适应;
2.控制能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3.社交能力——善于交往,若与世隔绝、自我封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但交往也要有个限度和保持一定的距离;
4.耐受能力——压力变动力,逆境出人才;
5.康复能力——在蒙受精神打击或刺激之后,心理创伤恢复较快;
6.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九)对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的若干条描述型标准的整合
1.对现实有卓越的洞察力,并能和现实保持适宜的关系。视野宽阔,关注各种社会问题。能客观地看待现实世界,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来看待周围世界。
2.悦纳自己、他人以及自然。能宽容地接纳自身、他人以及环境的不足和缺憾,而不为这些不足和缺憾所困扰。
3.自然、真实地流露自己的行为表达方式,不矫揉造作,表现出朴实、纯真的美德。
4.发挥特长,兴趣广泛,热爱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它们看作是快乐的源泉。
5.说话风趣,赋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
6.有静居独处和自立的需要。超然物外,远离尘嚣,而能泰然自若,平静安详。
7.是积极、负责、有主见的行动者,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自身的发展依赖于自己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
8.具有不衰退的鉴赏力和好奇心。对容易熟视无睹的某些生活细节,如一次落日、一首交响曲、一张孩子的笑脸,都会获得愉快、持续的体验,感到兴奋、入迷。
9.富有正义感、社会同情心和献身精神。热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的一员,愿意真诚地帮助他人。
10.人际关系和谐。和蔼、平等待人,尊重别人的个性,但与为数不多的朋友建立深厚的个人友谊。
11.具有民主性。没有偏见,为人谦逊,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学习他人之长。
12.信守道德标准。致力于目的,能够得到的就得到,但绝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
13.具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并为自己独特、新奇的方法和手段而兴奋不已。
14.不受外界干扰,不被传统束缚,走自己的路,以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对世俗合而不同,对生活环境有改进的意愿和能力。
15.能够产生具有某种神圣意义的高峰体验,有气势磅礴、浩瀚澎湃的心灵感受,陶醉和忘我于工作、学习、生活的诸环节之中。
翻译的版本很多,这里只是一种整合。关于马斯洛,可参阅《心理咨询师备忘录》篇“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介绍。
(十)对当前中外一些心理大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整合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既独立自主,又与环境关系和谐。
2.欣赏自己,个性相对稳定,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并能作出适当、如实的评价,相信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3.接纳自我,清醒、理智地看待顺境和自己的优点,不抱怨、无焦虑地对待逆境和自己的缺点,善于协调自我,能适度地发泄并控制情绪,紧张而不忙乱,休闲而不空虚。
4.能够正视现实,客观地看待世界,以问题为中心,适应外部环境,对不可改变的外在因素,顺其自然。
5.奋斗目标、生活理想切合实际,在符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需要,在不违背团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6.善于总结经验,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失败面前不气馁,挫折面前不推诿,吸取教训继续努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和忠告。
这些标准尽量不和马斯洛的重复,所以只剩下6条,因此也可以理解成是对马斯洛的标准的补充。
(十一)笔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简易测试方法
在一个时间段内,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下,由自己记录,但最好由身边人暗中记录,取平均比例数。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对所遇到的外部环境和对自己的言动反应:
十有三成不称心,尚属心态正常;
十有四成不称心,则有点心理问题;
十有五六成不称心,则很可能产生了心理障碍;
十有七八成不称心以至到嫉恶如仇的程度,便是心理疾病到了较严重地步;
十有九十成不称心,那主要的问题肯定是自己的心理,而不是社会诸文化因素,——虽然社会环境因素的确有问题。
(十二)评估、测量心理的健康或异常,也有尺度
1.凭心理咨询师的临床经验判断,这是主要的尺度;
2.看来访者或患者的社会适应程度;
3.心理测验;
4.医学生物生化的检查;
5.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作为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可见:这些标准、指标、提法、条件很多且大同小异。每个人自相对照,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便可相对测出。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些指标,不是可以成为一个绝对的“完人”,而是可以成为一个心身相对健康的人。
另外,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心理卫生”、“精神卫生”两个概念,这三个概念并列、基本等同,且互补。但细分有区别:“健康”主要是名词,是状态、水平、目的;“卫生”主要是动词,是措施、手段。通过讲卫生达到健康的目的。
“心理卫生学”,是研究如何维护和增进人类的心理健康、保健的一门学问,是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预防心理障碍发生,增进心理抵抗力,达到心理健康、保健,这样的手段。讲究心理卫生,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培养人们健全的心理、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论,达到人的心理与自己的生理、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成为心身健康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是相对的提法与平均的标准。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
第一,躯体健康是片面的;
第二,没有疾病≠健康;
第三,十全十美即绝对健康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第四,健康的人一般都是适应环境的人。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笔者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能像海洋和天空那样翠蓝、宽阔了,那末,那人便肯定是心理健康的人!
(下接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