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介绍
短 消 息
一人三心
讲座标新

科研成果

三军联合
合作开发
典型案例
心理测量
文字排郁
咨访沟通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欢迎您——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


成 果 展 示


   人们总是认为,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认识自己。如果把别人当作参照物,这可能是正确的。但你再好好想想,你真的最了解、认识自己么?也许你很了解自己的躯体,甚至哪个器官有什么毛病,自己都一清二楚。可你也那么认知(客观、辩证、发展地看问题,系统、深层、信息反馈科学化的认识)自己的心理么,认知多少、多深?

  “在‘心桥’上沟通”专题讲座

   2.你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认知自己的心理么?

——“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钱锡安

 

导语

一、何谓心理?

二、何谓心理健康?

三、何谓心理疾病?

四、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五、“应激”中会采取哪些“心理防御方法”?

六、如何积极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

 

 

一、何谓心理?

(一)认识过程

(二)情感过程

(三)意志过程

(四)个性倾向性

(五)个性特征

(六)“人格”(即“个性”、“面具”)

(七)“人格特质”(即“个性特质”)

(八)自我意识系统

二、何谓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描述型定义

(二)“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和“生物论”医学模式

(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医学模式是“生物(生理)—心理—社会”

(四)60~70年代,形成了心身健康的“新健康”概念

(五)其实,所谓新的医学模式,在古代就有人提出并实践

(六)关于对“整体健康”和“大生态健康”医学模式的设想

(七)心理健康九项测试指标

(八)心理健康“六力”的测试

(九)对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的若干条描述型标准的整合

(十)对当前中外一些心理大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整合

(十一)笔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简易测试方法

(十二)评估、测量心理的健康或异常,也有尺度

三、何谓心理疾病?5类型41亚类224种)

(一)“人格障碍”26亚类35种)

(二)“神经症”7亚类50种)

(三)“精神病”6亚类35种)

(四)“心身疾病”29种)

(五)“性心理偏移”2亚类28种)

(六)其它心理障碍或疾病22种)

(七)少儿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25种)

(八)关于“失眠”的话题

四、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一)来自父母的病态遗传因素或有家族史

(二)特别是胎儿发育不全、婴儿大脑受损

(三)来自社会恶性“应激源”的打击

(四)来自一些自然的社会的不可抗力的伤害

(五)“潜意识”里的“本我”时不时私欲太过

(六)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来自体内“应激源”的刺激

(七)近期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或诱发

(八)从医学角度看心理疾病发生机理的一种说法

(九)笔者专门把原因分为

五、“应激”中会采取哪些“心理防御方法”?4147种)

(一)属于积极、健康、成熟的方法33种)

(二)属于中性、不成熟的方法57种)

(三)属于消极、错误、病态的方法51种)

(四)有可能导致行为违法犯罪的方法6种)

六、如何积极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

(一)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群体成员对“新健康”观念的正确认知

(二)政府部门当为社会群体构建完善的社会体制和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普及心理学教育,从各级普校到各类职校,都要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四)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作者携手攀登“脑科学”研究的高峰

(五)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会自我调适,自助和助人

 

 

一、何谓心理?

(一)认识过程

1.“感觉”。

2.“知觉”。

3.“直觉”。

4.“记忆”。

5.“思维”。

6.“想象”。

7.“通感”。

8.“灵感”。

9.“意念”。

(二)情感过程

1.“情绪”。

2.“情感”。

3.“情结”。

4.“情志”。

5.“情操”。

(三)意志过程

(四)个性倾向性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观点”。

5.“理想”。

6.“信念”。

7.“世界观”(与之有关的是“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

(五)个性特征

1.“能力”

“本能”。

“能力”(有时等同于“智力”)。

“智力”(“智能”、“心智”)。

“才能”。

“天才”。

⑹关于“智商”(IQ)。

⑺关于“情商”(EQ)。

⑻“智慧

2.“性格”

“习惯”。

“性格”。

3.“气质”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

古川竹二的“气质血型说”。

关于气质的研究,巴甫洛夫提出三种神经系统类型。

我国古代的孔子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分为“狂”、“狷”、“中行”三类。

(六)“人格”(即“个性”、“面具”)

1.几重人格的提法

2.人格的多维性

3.六种人格类型提法

4.八种人格类型提法

5.气质同人格的关系及一些区别

6.性格同人格的关系及区别

7.人格同健康、疾病的关系

(七)“人格特质”(即“个性特质”)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2.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分析。

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4.“大五”人格理论。

5.“大六”人格理论。

(八)自我意识系统

1.“自我认识”

心理活动三层次。

①“潜意识”。

②“前意识”。

③“意识”。

人格组织三结构。

①“本我”。

②“自我”。

③“超我”。

“里比多”发展驱力。

①“性驱力”。

②“攻击驱力”。

③“自毁驱力”。

此外,④“营养驱力”。

2.“自我展示”。

3.“自我体验”。

4.“自我调控”。

5.“自我完善”。

6.“自我实现”。

二、何谓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描述型定义

(二)“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和“生物论”医学模式

(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医学模式是“生物(生理)—心理—社会”

(四)60~70年代,形成了心身健康的“新健康”概念

(五)其实,所谓新的医学模式,在古代就有人提出并实践

(六)关于对“整体健康”和“大生态健康”医学模式的设想

(七)心理健康九项测试指标

(八)心理健康“六力”的测试

(九)对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的若干条描述型标准的整合

(十)对当前中外一些心理大师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整合

(十一)笔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简易测试方法

(十二)评估、测量心理的健康或异常,也有尺度

三、何谓心理疾病?5类型41亚类224种)

(一)“人格障碍”26亚类35种)

又叫“心理障碍”、“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类病态人格”、“人格缺陷”等。

1.“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

⑴“关系妄想”。

⑵“被害妄想”。

⑶“影响妄想”。

⑷“夸大妄想”。

⑸“钟情妄想”。

⑹“嫉妒妄想”。

⑺“被洞悉感”。

⑻“罪恶妄想”。

⑼“疑病妄想”。

2.“分裂样型人格障碍”(又叫“幻想型”、“关闭型”、“内向型”)。

3.“强迫型人格障碍”。

4.“癔症型人格障碍”(又叫“表演型”、“戏剧化”、“寻求注意型”、“癔病性”)。

5.“自恋型人格障碍”(或称“纳西斯型”)。

6.“依赖型人格障碍”(又叫“衰弱型”、“虚弱型”)。

7.“回避型人格障碍”(又叫“逃避型”)。

8.“焦虑型人格障碍”。

9.“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又叫“自罚型”,又解释为“隐蔽式发泄”)。

10.“情感型人格障碍”(即“情绪不稳型”)。

11.“边缘性人格障碍”。

12.“环性人格障碍”(又叫“循环式”)。

13.“冲动型人格障碍”(又叫“爆发性”)。

14.“攻击型人格障碍”。

1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叫“悖德型”、“社会病态”、“精神病态人格”、“品行障碍”)。

16.“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

17.“易反应性人格障碍”。

18.“亚抑郁性人格障碍”。

19.“轻躁狂性人格障碍”。

20.“双向性人格障碍”。

21.“混合性人格障碍”。

22.“支配型人格障碍”。

23.“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24.“多重人格障碍”。

25.未特定的人格障碍。

26.其它型的人格障碍。

(二)“神经症”7亚类50种)

全名“神经官能综合征(症)”。

1.“神经衰弱症”。

2.“恐怖症”(也叫“恐惧症”,全称叫“恐怖性神经症”,关于简称以下诸症同之)

⑴“社交恐惧症”。

⑵“空间恐怖症”。

自然现象恐怖”。

⑷“动物恐怖症”。

“疾病恐惧症”。

⑹“学校恐怖症”。

⑺“性恐惧”。

⑻“物体恐怖”。

⑼“流血恐怖”。

⑽“注射恐怖”。

⑾“单纯恐怖”又称“特殊恐怖”。

“泛化恐怖”

其它型特殊恐怖。

3.“强迫症”

⑴“强迫观念(或思维)”。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对立思维”。

“强迫疑虑”。

“强迫回忆”。

“强迫联想”。

“强迫意向”。

⑵“强迫行为(或动作)”。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洗涤。

强迫检查。

强迫计数。

4.“焦虑症”

⑴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发作)。

⑵慢性焦虑发作。

⑶道德焦虑。

现实焦虑。

神经质焦虑。

⑹杞人忧天式焦虑。

时间紧迫焦虑。

5.“抑郁症”

⑴重性抑郁症。

⑵慢性抑郁症。

⑶单相抑郁。

⑷双相抑郁。

⑸继发性抑郁。

亚综合征抑郁。

⑺反应性抑郁症。

⑻隐匿性抑郁症。

儿童抑郁。

⑽更年期抑郁症。 

老年期抑郁

6.“疑病症”(又叫“疾病臆想症”)。

7.“癔病”(又叫“癔症”,早些时候叫“歇斯底里症”)。

(三)“精神病”6亚类35种)

指狭义的。

1.“精神分裂症”(又称“分裂样精神病”,简称“分裂症”)

⑴“单纯型”(“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简称,下同)。

⑵“青春型”。

⑶“紧张型”。

⑷“偏执型”( 又称“妄想型”偏执狂”)。

⑸“未定型”(又称“未分化型”)。

⑹“衰退型”。

⑺“残留型”。

“后抑郁型”。

“轻型”。

“紊乱型”。

“周期性”。

2.“情感性精神症”(或称“情感性精神病”,又称“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

⑴“躁狂型”(或躁狂期,躁狂症)。

⑵“抑郁型”(或抑郁期,抑郁症)。

⑶“躁郁型”(或躁郁期,躁狂抑郁症)。

“轻躁狂”。

“儿童躁狂”。

“老年躁狂”。

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自闭综合征”、荒凉综合

儿童孤独症。

⑵老年孤独症。

自闭学者”。

4.“精神发育迟滞症”

⑴“先天性痴呆”。

⑵“后天性痴呆”。

“轻度型”。

“中度型”。

“重度型”。

“极重度型”。

“白痴天才”。

“未特定型”。

“其它型”。

5.“癫痫症”。

6.“反应性精神病”(又称“心因性精神病”)。

(四)“心身疾病”29种)

又叫“心理生理疾患”。

1.“高血压病”。

2.“心肌梗塞”。

3.“冠心病”。

4.“脑萎缩”。

5.“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6.“支气管哮喘病”。

7.“过度换气综合征”。

8.“神经性咳嗽”。

9.“口腔溃疡”。

10.“消化性溃疡”。

11.“胃溃疡”。

12.“十二指肠溃疡”。

13.“过敏性结肠炎”。

14.“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减退症”。

15.“肥胖症”。

16.“特发性耳聋病”。

17.“美尼尔氏综合征”。

18.“神经性皮炎”。

19.“类风湿关节炎”。

20.“糖尿病”。

21.“癌症”。

22.“不孕症”。

23.“更年期综合征”。

24.“离退休综合征”。

25.“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26.“青光眼病”。

27.“偏头痛”。

28.“神经性头痛”。

29.“肌紧张性头痛”。

(五)“性心理偏移”2亚类28种)

也叫“性心理偏离”,过去叫“性心理疾病”。

1.“性心理障碍”

“性倒错”(即“同性恋”—“同性爱”,包括“双性恋”)。

“窥淫癖”(又叫“窥阴癖”,或“窥阴癖”)。

“露阴癖”。

“摩擦癖”。

“异装癖”(或叫“易装癖”)。

“易性癖”(或叫“性别变换癖”)。

“恋物癖”。

“恋脚癖”。

“恋兽癖”(或叫“兽交癖”)。

“恋尸癖”。

“恋童癖”。

“恋老癖”。

“施虐和受虐狂”(即“虐恋”)

“性窒息”。

⒂“自恋癖”。

“群淫癖”。

“性梦幻”。

“乱伦”。

“性骚扰”。

2.“性功能障碍”

“亢进”。

“阳痿”。

“早泄”。

“阴道痉挛”。

“性冷淡”。

“性交恐怖”。

“性快乐缺乏”。

⑻“未特定的性功能障碍”。

⑼“其它性功能障碍”。

(六)其它心理障碍或疾病22种)

1.“神经性厌食症”。

2.“神经性贪食症”。

3.“神经性呕吐”。

4.药物成瘾与心理依赖。

5.赌博成瘾与心理依赖。

6.网络成瘾与心理依赖。

7.“工作狂”。

8.“购物狂”。

9.“精神变态性谎言”(也称“谎言癖”)。

10.“精神变态性偷窃”(也称“偷窃癖”)。

11.“精神变态性纵火”(也称“纵火癖”)。

12.“相思病”。

13.月经不调。

14.“延迟性应激障碍”与“遗忘症”。

15.自杀。

16.“失眠症”。

17.嗜睡。

18.“弹震症”。

19.“创伤后应激障碍”(又叫“应激性人格障碍”)

急性应激反应。

适应障碍。

慢性应激障碍。

(七)少儿期易患的心理疾病和产生的心理问题25种)

1.儿童孤独症。

2.儿童选择性缄默症。

3.儿童抑郁症

4.儿童强迫症

5.儿童多动症

6.儿童恐怖障碍

7.学校恐怖症。

8.儿童焦虑障碍

9.攻击性行为。

10.学习能力障碍(又称“特殊发育障碍)

11.考试焦虑症。

12.神经性紊乱综合征。

13.感觉综合(统合)失调症。

14.应试教育并发症。

15.青春期神经症。

16.吮手指、咬指甲。

17.遗尿症。

18.口吃(又称结巴)。

19.肥胖。

20.神经性厌食。

21.偏食。

22.异食癖(又称嗜异症或嗜异癖)。

23.睡眠障碍。

24.小儿屏气发作综合征

25.大脑发育不良症(又称婴幼儿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八)关于“失眠”的话题

四、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一)来自父母的病态遗传因素或有家族史

(二)特别是胎儿发育不全、婴儿大脑受损

(三)来自社会恶性“应激源”的打击

(四)来自一些自然的社会的不可抗力的伤害

(五)“潜意识”里的“本我”时不时私欲太过

(六)人生每个阶段,都有来自体内“应激源”的刺激

(七)近期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或诱发

(八)从医学角度看心理疾病发生机理的一种说法

(九)笔者专门把原因分为

五、“应激”中会采取哪些“心理防御机制”?4147种)

(一)属于积极、健康、成熟的方法33种)

1.吾日三省吾身”。

2.积极自我暗示。

3.积极定向应付(又叫问题定向应付)。

4.分解—化解—排解心理负担。

5.积极转移(或叫转置、置换、转向)。

6.积极隔离。

7.换位思维。

8.沉默。

9.幽默。

10.宽容。

11.恻隐。

12.宣泄(又叫疏泄)。

13.补偿(代偿)。

14.“理智化”。

15.认同。

16.自慰。

17.笑颜效应(说笑话、开玩笑)。

18.“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

19.“滚雪球效应”。

20.音乐冥想。

21.喊山。

22.心态归零。

23.随时清理“精神垃圾”(也叫“心理垃圾”)。

24.防患未然。

25.“安全岛效应”。

26.宗教活动体验。

27.急流勇退。

28.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29.宁静淡泊。

30.中庸。

31.利他。

32.升华。

33.“以直报怨”。

(二)属于中性、不成熟的方法57种)

1.呼天抢地喊爹妈。

2.祈祷。

3.自言自语(包括自问)。

4.保持距离。

5.善意的谎言。

6.“失去—舍弃效应”。

7.“塞翁失马效应”。

8.自卑—回避。

9.自欺。

10.忏悔(包括内疚感、自责)。

11.过分刻苦。

12.依赖。

13.撒娇。

14.“期待效应”。

15.自恋—自怜。

16.自我陶醉。

17.幻想(又叫白日梦)。

18.赎罪(又叫解除、消除)。

19.抵消。

20.替代。

21.发泄。

22.“躯体化”(又叫转换、转化)。

23.“但是、不是效应”。

24.“有效无效责任尽到”。

25.“不说坏的就都是好的效应”。

26.“不在于有没有,在于信不信”。

27.抑制(又叫压制、压抑)。

28.“潜抑”。

29.同化。

30.内化。

31.“内射”(又叫“内向投射”、“心力内投”、“仿同”)。

32.否认(又叫否定)。

33.后怕—闪回。

34.与权威认同。

35.趋众(又叫从众)。

36.无事忙。

37.“原始理想化”。

38.美化过去。

39.怀旧。

40.倒退(又叫退化、退行)。

41.选择性忽略与选择性觉知。

42.失误。

43.眼不见心不烦。

44.无奈—认命。

45.缄默。

46.“移情”。

47.四面讨好。

48.难得糊涂。

49.改译(又叫改变)。

50.叹气。

51.遗嘱。

52.临终忏悔。

53.“第二原因效应”。

54.“美人像效应”。

55.“合理化效应”(即“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

56.“祥林嫂效应”。

57.“阿Q精神”。

(三)属于消极、错误、病态的方法51种)

1.“光晕效应”(又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2.“标签效应”(又叫“名牌效应”)。

3.“定势效应”(又叫“刻板效应”、“刻板印象”)。

4.“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

5.“近因效应”(又叫“最后印象”)。

6.“最后一根稻草效应”。

7.“情绪遮蔽记忆”。

8.逆反(又叫反转)。

9.违拗(ao,去声)、执拗(niu,去声)。

10.“禁果好吃效应”。

11.“送上门的没好货效应”。

12.外化。

13.泛化。

14.掩饰→阻抗。

15.歪曲—诋毁。

16.自罚(又叫被动攻击)。

17.消极转移(或叫转置、置换、转向)。

18.消极定向应付(又叫反向作用、反向形成)。

19.“投射”(多为“外射”即“外投射”)。

20.“投射性认同”。

21.“鸵鸟效应”与掩耳盗铃。

22.妄想。

23.“攀高枝效应”。

24.抱怨。

25.攀比嫉妒。

26.过敏性推卸。

27.过敏性防御。

28.敏感性猜疑。

29.回避逃避。

30.退缩自闭。

31.冷漠。

32.迁怒。

33.“去个性化”。

34.“借刀杀人”。

35.“先斩后奏”。

36.“疾病性获益”。

37.不思茶饭→绝食。

38.借烟酒消愁。

39.禁欲作用。

40.控制(又叫支配)。

41.过量购物

42.“固结”(或叫“固着”、“固化”,包括“病态固恋”)。

43.强调客观找借口。

44.“偏执型闪回”。

45.故意的谎言。

46.情感剥离(或叫分裂、分离)。

47.离家出走。

48.易激惹。

49.神经质。

50.自暴自弃。

51.自欺欺人。

(四)有可能导致行为违法犯罪的方法6种)

1.恶意的谎言(包括“鳄鱼的眼泪”)。

2.用冒险来对抗恐惧、不满(往往表现出“社会攻击性”)

3.蛮干(即消极攻击)。

4.物质滥用(又叫药物滥用)。

5.、自杀。

6.伤人、杀人。

六、如何积极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

(一)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各群体成员对“新健康”观念的正确认知

(二)政府部门当为社会群体构建完善的社会体制和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普及心理学教育,从各级普校到各类职校,都要把它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四)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工作者携手攀登“脑科学”研究的高峰

(五)社会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要学会自我调适,自助和助人


(之一)

(之二)

(之三)


            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版权所有